世界尽头

The World's End,世界终点,世界终极,世芥末日(台),醉后末日(台),醉爆末日党(港)

主演:西蒙·佩吉,尼克·弗罗斯特,帕迪·康斯戴恩,马丁·弗瑞曼,埃迪·马森,裴淳华,托马斯·洛,扎卡里·拜莱斯,贾斯珀·莱文,詹姆斯·特拉佩,卢克·布罗姆利,索菲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3

《世界尽头》剧照

世界尽头 剧照 NO.1世界尽头 剧照 NO.2世界尽头 剧照 NO.3世界尽头 剧照 NO.4世界尽头 剧照 NO.5世界尽头 剧照 NO.6世界尽头 剧照 NO.13世界尽头 剧照 NO.14世界尽头 剧照 NO.15世界尽头 剧照 NO.16世界尽头 剧照 NO.17世界尽头 剧照 NO.18世界尽头 剧照 NO.19世界尽头 剧照 NO.20

《世界尽头》剧情介绍

世界尽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过度沉湎酒精、年届不惑的盖瑞·金(西蒙·佩吉 Simon Pegg 饰),突然间想起20年前青春时代一件引以为豪但未竟的浪荡事,于是相继找来如今已经有了各自家庭和事业的好伙伴奥利弗·张伯伦(马丁·弗瑞曼 Martin Freeman 饰)、彼得·佩吉(埃迪·马森 Eddie Marsan 饰)、史蒂文·普林斯(帕迪·康斯戴恩 Paddy Considine 饰)和安迪·奈特利(尼克·弗罗斯特 Nick Frost 饰)。他们相约返回故乡纽顿哈芬,试图再次找回通宵5人、12间酒吧、60杯啤酒的快乐时光。小镇一如既往,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是镇上的人似乎全然不记得这几个老男孩。 在盖瑞的引领下,起初一切还比较正常,可当夜幕降临之后,诡异事件交替上演,盖瑞等人发现,他们仿佛不知不觉步入某种超自然的圈套之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直言真相第三季圣斗士星矢圣斗少女翔风车七小汪警犬队列夫·朗道:诺拉与母亲过年好之花馍馍与马卡龙非常案件帕尼帕特动物狂想曲最终季Part.1邻家大贱谍怒海红尘救世军死宅之地军号密码毕业那年布拉格来信吸血鬼生活第二季耀眼的他心灵之地黑欲连环套绝世古镇之九宫八卦门黑衣女人八角街十一字杀人30+单身贩售彗星的轨迹我们的四十年大自然对你说了什么超战斗DVD假面骑士BIBIBI的胆小鬼GEIZ大王之梦

《世界尽头》长篇影评

 1 ) 我们要自由,要随心所欲,即使我们会喝高,那又怎么样?我们觉得爽就行了!

《骇客帝国》的结尾,矩阵之父对尼奥说,你们人类不完美,没有秩序,不完美的东西无法进化,反而会毁灭自身。

我们是来帮你们变完美的,完美的东西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你们不应该反抗,反而应该感谢我们。

接下来的镜头是尼奥对于这句话的无数种反应,包括竖中指,包括狂笑,包括嚎啕大哭,我倒是觉得,能把片尾西蒙佩吉的这番话放进去,变成对于这种大道理的另一个回应。

你是不是有这种感觉,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学校的老师,总会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行为不能做,什么行为应该提倡,上课应该认真听讲,作业应该认真完成,早恋是不允许的,只有课本上说的才是对的;等你长大了,公司的老板,单位的领导,gover-ment的官员,社会的公知,也在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要老实工作,要勤俭持家,要安心哄老婆带孩子,坐公交要排队,住旅馆要登记,XO要戴套,blablabla……小时候出操走队列你要走在方阵里,长大了在单位工作你要坐在格子间里,死了进墓地也得埋在格子里……无论何时何地,总会有人催眠似的,不厌其烦地告诉你一堆大道理,一堆规矩,然后强迫你照着做,如果你实在烦了,他们就会把两手一摊,做出一副全知全能人兽无害的样子对你说:我这是为你好啊,不按照我说的来你会吃亏。

让你一肚子的火无处可撒。

英国人是一个很奇怪的民族,我一直以为他们的基本造型是:衣着考究,言辞文雅,循规蹈矩,不管下不下雨,出门总是带把伞……但我和认识的几个英国留学生聊天,他们却告诉我,你去他们的家乡,每晚路过小酒馆,都能在路上踩到许多喝高了的,满地都是酒鬼,大部分是年轻人。

这个事实让我一度很费解,这些每天靠酒精填饱肚子的家伙,跟那些“英国绅士”,到底是不是一个国家的?

《The World's End》是这样一部电影,前半段里,它饱含了导演对于青年时代的无限缅怀:身体健康,思想活跃,没有负担,大把空闲,能吃苦,能受累,熬夜不会生病,宿醉隔天就能恢复,想和谁XXOO就和谁XXOO,他们free to do anything,简直就是“完美”的代名词。

人到中年,天天要关心血糖血脂血压,思维渐渐落伍,房贷车贷一堆,忙着陪老婆孩子家人,想喝酒都挤不出时间,偶尔出轨包个小蜜,还得防着Ed,所以说,人怀念年轻时代,怀念的无非是年轻时的那点轻狂,那点“想到了就做”的劲,换言之,就是那点“自由”。

片子里的史蒂文应该就是这类怀念的代表体,他开十年前的车,听十年前的磁带,用十年前的地图,甚至拿十年前的方式把妹子。

在一帮中年大叔里,他显得那么的不真实,不合群,在旁人鄙视的目光里,让人看不透动机。

到了最后,他还是吐槽了一把,你们都有房有车,老婆孩子热炕头,自我价值实现了,社会存在感爆棚了,我什么都没有,只有这一夜的疯狂回忆。

某些人总能在他身上照到自己的影子,然后扪心自问,我会不会是自己朋友圈里最没有成就,最不愿意长大的那个?

但是故事不仅仅停留在这里,后半段故事突然急转直下,开始扯上外星人,扯上意识形态,让人还没从自怜自伤的中年危机里缓过来,有点淬不及防。

看完电影,你又会发现,其实后半段导演想讲的,前半段也已经告诉你了。

外星人想要改造人类,一如“老大哥”想要改造人民:我给你们带来的是秩序和完美,人类本身是不完美的,这种不完美将会导致毁灭,牺牲一部分个体的自由,和集体同化,成全整个集体,才会有美好的未来,我这是在为你们好,你们完全没有理由反抗我。

在这种精神领导之下,你们应该老老实实买“五险一金”,老老实实贷款买房,老老实实娶妻生子,不要想太多,不要听太多。

不然你就会被“替换”,而你则成为社会建设的“肥料”。

这种情况之下,史蒂文用“坚持年少的梦想”作为反抗方式战胜了外星侵略者,其实是个很狡猾的答案,年少的梦想有很多种,有简单如史蒂文式的“喝爆一条街”,也有“老男孩”式的渴求被主流认同,还有有泰勒德顿式的“重组一切”,你到底怀抱哪一种?

电影的结尾是我最喜欢的,外星人撤走,机器人垮台,社会文明陷入瘫痪,人类返回农耕社会,其实就是导演某种程度上对于“推翻最高权威,破坏秩序,寻求自由”这个结局的隐喻。

自由总是伴随着一定代价的,既然你选择了自由,就得承受自由的代价。

至于史蒂文,一定有不少人对他最后反过头去领导机器人大闹人类酒吧这个结局不解。

其实很简单,维护机器人不是说他反了人类,反过头来想想各位看官,末日之后人类对于机器人的排斥和抗拒,不又是某种程度上的“规矩”了么?

他这样的人就是如此,自由对于他的含义就是“做想做的任何事情”,他天生反对一切,不对所有规矩低头,这样的人放在乱世叫做英雄,放在和谐社会叫做“不安定分子”。

总有这样的家伙,他们站在“规则”的对立面,嚣张地比中指,然后大吼:“我们要自由,要随心所欲,即使我们会喝高,那又怎么样?

我们觉得爽就行了!

 2 ) 让我喝完最后一杯

当初看僵尸肖恩的时候,没有看过几部电影,更加没有接触过所谓的英式幽默。

看完后目瞪口呆,呆若木鸡,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我操,太酷了!

后来又看热血警探,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比僵尸肖恩的笑料更多,而且从非现实题材回到了单纯悬疑,整部电影酣畅淋漓,特效,动作,音效,让人看完了还是会不断回味,脱不开来。

星期五美国上映的电影,其实一般影院都是星期四晚场就开始了。

而这次为了可爱多三部曲的完结,AMC更是推出了星期四下午连看三部曲的套餐。

我想了想,还是没有去。

正好多僵尸肖恩和热血警探躺在我电脑里很多年,我一直也没有看超过三遍。

有些经典,不需要一直重复,精彩也会永远刻在你的脑海里。

星期五一个人去看完了世界末日。

给了四颗星。

也许懂我的人会知道,我没有给五颗星,其实已经是一种否定了吧。

诚然,电影精彩,尽职,做到了作为一个该系列粉丝期待做到的一切。

也许一些笑料并不是那么突出,但是这正是可爱多系列的风格,让你想笑又笑不出来地痒痒,但又痒得很舒服,最后结局再给你痛快一把。

我没有失望,但是我却也没有达到前两部时的高潮。

就好像第一次吸烟进肺,带着期盼,害怕,对未知的不安和惶恐,一口下去,整个人晕眩,窒息,麻痹,肺部收缩,但是同时两扇肺叶好像两颗巨大的睾丸同时高潮了一样。

那种感觉,只有第一次吸烟才能感觉到,越到后来,越淡。

烟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肺和你的期待。

世界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们。

看了僵尸肖恩以后,追着去看完了spaced,论荒诞程度,不亚于三部曲任何一部,那时候的Simon和Nick那么年轻,笑起来超级没心没肺,生活里没有任何重要的东西,就好像僵尸肖恩里的主角,工作和人生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现实价值,他们恣意地挥霍自己地青春。

后来看Simon闯荡好莱坞,在一些口水电影里跑龙套,各种苍老。

于是在世界末日里,主角们都已经沦陷在生活里,无法自拔。

唯一“追随自己内心”的Gary其实确是个懦夫加瘾君子,只是通过放纵自己来逃避现实生活的残酷。

虽然最后世界毁灭,他终于每一天每一天地活在了自己理想的生活里,但却正因为剧情荒诞到如此,才更让人意识到现实的冷酷,冷酷到让人后背发凉,汗毛倒竖。

完结曲的世界末日, Simon和Nick笑容依旧,但是鱼尾纹都已经可以夹住苍蝇了。

也许真的是外国人老得比较快吧。

影片的开始,Simon在AA的聚会给其他的酒鬼讲故事,世界还没有毁灭。

影片的最后,Nick给围坐在火堆边的孩子们说故事,只要还有火,还有孩子,就还有希望。

僵尸里,女主就是酱油,警探里,根本没有女主。

末日里,女主最后跟男配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这就是改变,这就是进步,这就是希望。

外星智慧生命最后被两个二愣子气得甩手离开,留下了一句Fuck it。

有谁能这么洒脱地说一句,Fuck it.然后撒手离开

 3 ) 《世界尽头》标题含义以及冰淇淋

黄金大道就是喝酒马拉松的路线,沿途酒吧每个喝一杯,最后一家酒吧就是“世界尽头”,主角们到达“世界尽头”以后真的启动了世界末日,也算是“世界尽头”。

影片中的血是机器人的蓝血。

冰淇淋在最后世界末日中胖胖面前飘过了一张包装纸。

最后三间酒吧没有客人和员工,所有酒吧名字和他们的遭遇也相符,男主开头沉迷酒精,成为精神病治疗小组中的一员,讲述故事。

才明白这一切都是一个可怜的人追忆童年美好的幼稚而热血的幻想,很多没有逻辑的地方都是主角自己的执念或者情感。

 4 )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距离埃德加.赖特和他的怪咖三人组的《血与冰激凌》三部曲里的第二部2007年的《热血警探》,《世界尽头》真正的完结三部曲,已经到了2013年。

影片的主题批判,三部曲各有端口。

《僵尸肖恩》直接表现为现代都市生活的枯燥单调对人本质的异化,作为一个自由人的生活形态的异化,重复,机械,漠不关心,自我封闭,变成毫无个人主张的行尸走肉;《热血警探》则控诉为意识形态体制或曰资本的黑手导致群体异化,整个小镇的几乎所有居民为了所谓“安全小镇”的名号,集体谋杀异己者,而且正义附体,匪夷所思,不管是小镇还是伦敦警局,都把恪守法制的尼古拉斯当成异类排挤打击,除之后快,所谓的旗号,其实都是利益的推动,小镇也只不过是资本操控下的一幕傀儡戏;《世界尽头》貌似是以一群中年人追寻青春时光,怀旧学生时代的酒吧一条街打卡为主线。

然而离奇的却发现,小镇上的几乎所有人都变成了蓝色液体充盈的被外星智慧操控的机器人(奴隶)。

经过几番厮杀,当然男主也没忘了一路打卡。

最后揭晓,所谓的外星智慧,其实就是互联网或曰网络化人工智能。

10年前,早已经有《黑客帝国》系列这样对于人工智能操控世界的更开脑洞的想法。

世界镜头的内核,并不见得有多惊世骇俗,而且只不过是《僵尸肖恩》的PULS版,只不过后者是被现代生活僵化和套路了的僵尸,而前者则是沉迷于手机、平板电脑虚拟网络世界里,被虚拟世界操控了的蓝色液体的空壳子人而已。

批判的主体虽有不同,从乏味的城市生活,到资本原罪及意识形态洗脑,再到互联网虚拟世界的操控,三部曲的内核理念并没有更有先验性或思想深度,不过其无处不在的荒诞英式幽默,极其风格极度鲜明的技术流镜头剪辑语言,都让这三部曲把暴力喜剧爽片外衣穿得华丽陡峭,深秀蔚然,让人过目难忘;且都能让西蒙.佩奇与尼克.弗罗斯特塑造的人物熠熠生辉,有自己坚定的平民价值观。

肖恩,尽管生活一塌糊涂,既没理想,也没规划,对爱情对事业对生活都没什么激情,但遇大事不含糊。

一是对胖基友不离不弃的照顾,再就是僵尸袭城的时候,救老妈,救女友。

一个小老百姓,你能要求他什么?

不就是关键时候不掉链子嘛。

尼古拉斯.安奇儿,一个意志无比坚定的钢铁直男小警察。

情商很低,洋相也没少出,但就是恪于职守,一个人硬刚整个小镇的阴险诡谲。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热血,二字,说的就是不同流合污,不屈服于权势的底限。

对小老百姓来说,这个要求有点高,但是个理想吧。

盖瑞.金,一个大家眼中的失败者,青春时斗志昂扬,人到中年,一事无成,还沉湎于少年时的冲动豪迈荒唐无稽的幻想里,最大的心愿时了却少年时喝遍整条街的酒吧,直到“世界尽头”。

中年时再度召集老友,重现往日。

2刷的时候我正和几个日常酒友在一起,大家都笑着说,我们老了的时候能这样就好,我们中一定要有一个这样的人,能张罗,有情怀,有号召力,有激情,能带动所有人情绪,这样就好。

一个普通人,不就该这样吗。

变成发光体,照亮你身边的人,用快乐感染你身边的人。

至于拯救世界,跟资本较劲,还是跟互联网较劲,都不如,内心常怀一个简单的执念,把这条街的酒吧都喝一边,一杯也不差。

就跟武松打蒋门神之前,一定要逢酒望就喝三杯酒,村醪也不放过。

原话叫“是酒望,就须三杯”。

这个就是原则。

国家大事可以含糊,喝酒打卡涉及到人生信条,这个不能含糊的。

其实《世界尽头》这个片子的题材很有意思,尤其对于2013年,经历了若干成功后的怪咖三人组,彼时已经各有成就,不再是当年热血上脑组团搞喜剧电视剧,刚开始作《僵尸肖恩》时还稚气未脱雄心勃勃的时候。

三部曲最后一部,距离第二部已经过去了6年,这应该确凿就是他们的最后一次电影合作。

对于西蒙佩奇饰演的盖瑞金,重招旧友一起完成当年许下的夙愿,喝遍整条街直到世界尽头,就好像历经波折,三人组也终于重新聚首,完成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了结夙愿。

所以每一处酒望,每一杯酒(酒吧把他拉黑不让喝,桌上残酒凑一杯也得喝),哪怕和机器人打得翻天覆地,也得喝,这就是小人物的信条。

我反而觉得,这个核是最动人的,也是盖瑞金这个人物身上最耀眼的地方。

世界尽头,这个名字,恰如其分。

哪怕直到世界尽头,小人物的信条,也得坚守。

哪怕就是满饮此杯。

因为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2023年7月19日1:50

 5 ) 要是能重来——脑补重构1990串吧之路

扫了豆瓣20条长评,好像还没有人真的聊这电影的另一种可能,即开场4分钟之后全是主角Gary一人脑补的。

来,我们仔细探讨一下这个可能性。

“你失望了吗?

”“失望什么?

”“你们最终没有到达世界的尽头。

”这段发生在电影开场的互助会的对话,成了Gary脑补1990串吧之路的契机,电影里的提示:一. 从他招募众人的片段可以看出,他对四个好友的认识隐约留在1990。

二. 串吧之路的一系列故事,稍后展开。

三. 约85分钟,他与好基友争执时露出了精神科病患的手环。

互助会与精神科串吧之路需要详细展开,我们可以隐约感觉到前四分钟的1990串吧之路和电影(权且当作是2013吧后面说外星人来这里23年了)的串吧之路有诸多相似,列下对照清单的话,我们似乎才能理解,为什么到后面剧情越来越荒诞。

0. 途中

1990/2013——我开着“野兽”进城,按了一个路人的门铃。

五个人并排走时位置都一样。

1. 一号邮局(The First Post)

1990/2013——“我们去了酒吧,大喝一场”。

酒吧名字直译就是“第一站”。

2. 老相识(The Old Familiar)1990——“我们醉了,我们笑了,我们争锋相对,有小妞,有烈酒,有好戏看。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有酒喝。

”这里的剪辑并没有告诉我们具体是在哪间酒吧,因此2013的Gary也是把这段记忆搅在一起,并没有严格按照1990“可能”的时序。

1990/2013——“我们醉了”。

酒吧名字直译就是“老朋友”。

3. 闻名雄鸡(The Famous Cock)

1990/2013——“我们笑了”。

酒吧名字直译就是“出了名的屌”。

1990/2013——“我们针锋相对”。

4. 交叉之手(The Cross Hands)

1990/2013——“有烈酒”。

酒吧名字直译就是“过过招”。

1990/2013——“有好戏”。

5. 好伙伴(The Good Companions)

1990/2013——“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有酒喝”。

酒吧名字直译就是“大家要一起”。

6. 忠仆(The Trusty Servant)

1990/2013——“我们觉得自己天下无敌”。

酒吧名字启发Gary,“这家伙变走狗”。

1990/2013——Oliver跪了。

7. 双头狗(The Two Headed Dog)

1990/2013——和Sam一起上厕所。

酒吧名字启发Gary,“大战双胞胎”。

1990/2013——双胞胎/双头狗。

8. 美人鱼(The Mermaid)

1990/2013——“有小妞”,西方的美人鱼约等于我们的白骨精。

酒吧名字启发Gary,“有人要色诱”。

9. 蜂窝(The Beehive)

1990/2013——“喝到第九杯,我们开始与世界为敌”。

酒吧名字启发Gary,“这是一个蚂蚁社会”。

1990/2013——“在蜂巢,事情有点大条”。

9¾. 烟屋(Smokehouse)

1990/2013——“那里的一切都很疯狂”。

不用多解释,就是吸嗨了。

1990/2013——Peter跪了。

10. 国王之颅(The King`s Head)

1990——没去 2013——国王之颅。

字幕组翻译错了,他们略过了(blow off)最后三家酒吧,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三家酒吧没有顾客/酒保,因为记忆中就没去过。

剧情只能根据酒吧名字脑补,比如这一间,国王之颅,够直观吧?

11. 墙洞(The Hole in the Wall)

1990——没去 2013——墙洞。

墙上的洞,够直观吧?

12. 世界尽头(The World`s End)

1990——没去 2013——世界尽头。

世界尽头,够直观吧?

总结一下,所有稍微“正常”点的剧情都是1990年发生过的,重要的时间节点和酒吧都是对的上的,在细节上可能有一些出入,记忆嘛,这很正常。

这也是为什么36分钟之后剧情逐渐“失控”,因为喝大了,记忆越来越模糊了呀。

最后三间酒吧没有酒保/顾客,因为没去过,只能靠酒吧名字脑补。

这个故事就是Gary试图圆梦黄金一里,打破重重阻挠(世俗价值观变成了外星势力),却在最后,还是没能喝上最后一杯。

梦没有完满,生活还在继续,未来就仍有希望。

 6 ) 个人对世界尽头 的分析理解

三部全看完了,个人感觉第三部拍得最好,最后的结局看明白了真的会觉得讽刺悲伤。

以下是本人对世界尽头的分析,涉及剧透,慎入king是一个不能适应社会的人。

他个性自在,无拘无束,胆大包天,这样的性格让他被一群十几岁的青少年奉为领袖。

随着时光的流逝,少年的成长,大部分人渐渐学会收敛,安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车祸让他明白,自己并不能永远不理会自己身后的责任。

从此他兢兢业业,滴酒不沾,这里的安迪,代表了大部分的少年,从不成熟到成熟,学会控制自己,承担责任。

而king的表现则正好相反,他逃了出去,逃脱了法律的惩罚。

这也正代表了他对生活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的态度:逃避。

自学生时代过了十年二十年,往日的小伙伴都融入了社会,在社会上有了自己的成就和一席之地。

可king拥有的就仅仅是那一段回忆了,三四十岁的他一事无成,本性无拘无束的他不能接受任何规则的束缚,无法接受适应这个社会,最终被当成精神病患者送入医院。

king不能适应社会并不代表他真的是一个精神病,他十分清楚自己所处的境地,在精神病院(戒酒所?

)里他夸夸其谈自己的黄金时光,让其他人羡慕不已,但是他当年始终有一件遗憾,就是那最后一间酒吧,世界尽头。

每日每日,一群人一遍遍的讲述自己的故事,或悲惨,或辉煌,这更是刺激了king,现在的他孑然一身,一无所有,于是,重温那段美好的时光就成了他最想达成的愿望。

king叫齐了当年所有的死党,甚至用自己妈过世的假消息将安迪都喊了出来。

五人重回小镇,中间曲折自不用提。

一直到机器人出现。

机器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正正是站在了king的反面,而在一番相谈之后,往日的老友渐渐找回当年的感觉,自由自在,为所欲为(还有原因就是被逼得无路可走,只有无所顾忌,可以看出来,king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是有领导能力,这也就是他的价值所在,这里先提一提)。

一路逃亡中,king虽说是给出了一条相对正确的路线,说到底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这些年他活的生不如死,面对这他人生中唯一辉煌璀璨的时光,完成未完成的狂欢简直就成了他生命的全部。

两位好友在旅途中相继被同化,其实也是有用意的,仔细看剧情,会发现被同化的两位好友都是生活相对美满的。

暗恋奥利弗妹妹苦苦不得的史蒂文,妻离子散的安迪,一事无成的king,只有他们三个生活有所残缺的人才疯到了最后。

这是不是在说,拥有的越多,人就离自由越远?

亦或者是在说,想要自由,先要失去?

这里能读出什么,就任各位发挥吧。

话分两头,我们分析一下机器人的立场,为什么到最后将king和安迪逼入死路,机器人竟然不用强,还要和主角打嘴炮?

这里并不是烂尾或者编剧想不出点子,这些也是黑色幽默的一部分。

前面提到过,机器人指代的是king的对立面,循规蹈矩,墨守成规。

更进一步说,机器人暗喻的正是有规律的每天或者的人们,或者说是现实社会。

机器人阵营多次提到“我们不是机器人,因为机器人是奴隶,我们不是奴隶”,但是king坚持叫他们“机器人”,其实正是表明了,king认为那些被生活束缚住的,规规矩矩的人们,就是奴隶。

而机器人呢,最后说的很明白了,他们不想入侵地球,只想帮助人类,而事实也正是这样,循规蹈矩的人们为人类作出了贡献,发明了各种工具。

这是“机器人”做的,也正是那些守着规矩的人做的。

而“机器人”们一直在尝试同化主角们,其实就是想让主角他们也回到“正常的”社会,一直到最后,他们几乎是向king妥协了,甚至告诉了king他们的计划。

他们给出的是什么?

是年轻,是青春,是再来一次的机会。

是让king洗掉自己过去的失败重来一次的机会。

而king这一趟拼命的寻找世界尽头,不就是被多年的失败所刺激吗?

这不应该是king最想要的吗?

这确实是机器人能给出的对king来说最诱人的筹码了。

可惜king要的不是这些。

他要的,只是自由。

也许之前还有一次说服king的机会,就是在世界尽头的门口,那杯可以给king的狂欢画上完美句号的啤酒。

如果king喝下那杯酒,他是不是就满足了呢?

是不是就会向机器人屈服了呢?

答案是不会,因为胖子没有让他喝道那杯酒。

最后胖子阻止king喝下那杯酒,看上去是想让king冷静下来,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不让他喝呢?

理由胖子说了:你永远是我们的王,我永远追随你。

胖子是这么多年改变的最多的人,但是他的心底依然对当年充满向往,因为他意识到,即使他再努力的承担一切,他还是不能挽留住他的生活。

于是他想告诉king,求求你永远疯下去吧。

不要结束这个狂欢。

king这个名字充满深意,他是他自己的王,他是孩子们的王,他是孤独的王。

他只能在自己的回忆中当王。

最后又如何?

最后遂了他们的愿,生活再无束缚,机器人被视为异类,所有人都自由自在,胖子和史蒂文都如愿得偿,可king又如何呢?

king带着年轻时的五人组,继续着飞扬跋扈,继续着反抗规则的生活(新的规则,即机器人受到歧视),没有尽头,继续的追寻着所谓的自由。

可笑吗?

真的很可笑。

我来告诉你们结尾是什么意思。

king这个人自身最大的价值,他最擅长做的事,就是离经叛道,无拘无束,在规则已形成的社会,他一无是处,处处碰壁。

而后,结尾给了king一个机会,做他最擅长的,推翻了一切束缚他的,推翻了一切规则。

那这样一来,是不是king就能获得一段新的人生了呢?

不是再混浊的水,也会沉淀,再混乱的社会,也会有他的规则,旧的秩序对人不利,有人可以通过推翻旧有的获得救赎,比如andy和史蒂文。

可是king,你本来就是“推翻”本身,你如何能获得救赎?

永远也不会有适合你的位置生存,因为你本身的意义就是“绝对的自由”可惜那种东西是不会存在的。

在最后的最后,king打破了“机器人不能入内的”的规则。

这一条可以说是他参与创立的规则。

这也就暗示了他的宿命,也正是我一开始说的。

king无法适应任何社会和规则。

他人的疯狂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king,只是为了疯狂而疯狂。

也许他真的应该呆在精神病院里。

king是一个疯子。

 7 ) 血与冰淇淋

这是“血与冰淇淋”系列的第三部。

看到这个不正经的系列名,大概也能想到是什么调调的片子了吧。

没错,这是部cult电影,充满了无厘头恶搞和低俗元素,一眼看上去很像渣片,不过如果你喜欢“僵尸肖恩”或者“Hot Fuzz”的话可不要错过,他们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从半截毫无预兆的跳转神展开,以非典型的结尾收场。

最后一本正经的外星人也被搞得没脾气,忍不住来了句“fuck it”,笑死我了!

话说这几个哥们真是很有性格,听说有部僵尸电影邀请他们去客串,本来想给他们几个路人角色,但是他们坚持一定要演僵尸,而且是被机枪打的稀巴烂那种...如果你喜欢这部片的话,相信下面这几部你也会喜欢的:僵尸肖恩,热血警探,外星人保罗,歪小子斯科特。

 8 ) 就算死也要到世界終點

血與冰淇淋三部曲終於補到最終篇(不舍)故事很簡單 中年失意的Gary 想找回曾經意氣風發的自己 於是叫上了好麻吉們重新回到黃金大道找回那段「One night. Five guys. Twelve pubs.」的青春!

我們的Gary King還說他就算死也要到世界終點!

(這男人怎麼這麼帥啊我哭死)值得一說的是從藍色塑料外星人入侵地球開始到最後地球爆炸 從喪屍片突然變成災難片 我真的好喜歡導演這種一路開掛 絲毫不踩剎車的神經病風格哈哈哈哈哈。

📝很喜歡的某段對話「Gary 如果你從未清醒 又怎麼會知道你喝醉了。

」「我根本不想清醒 那晚是我最快樂的時候 充滿希望和盲目樂觀 那種感覺就好像 我們能征服整個宇宙!

」是啊 結果長大是謊言 成年的世界就像千篇一律的連鎖店一樣無聊 外星入侵者的陰謀是可以讓所有不願長大不願被迫面對這糟糕的世界的人複製一個自己永遠留在青春 可中年版Gary對著年輕的自己一臉寵溺地說著 oh my god I’m so cute然後下一秒就毫不猶豫地擰斷他的頭那幕也太好笑太酷了吧!

There’s only one Gary King!

Stop fucking Starbucking us!!!

ps. What the fuck does「WTF」mean?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對不起這很戳我奇怪的笑點 pps. 我也知道導演一定不會讓我失望 全是啤酒怎麼都沒出現冰淇淋呢 直到最後重建人類家園時好基友說他並不懷念任何加工食品 除了可愛多哈哈哈哈!

ppps. 我也想打卡黃金大道 讓我報名參加啤酒馬拉松!

 9 ) 你有没有愿意抛弃一切回到的那一天

老实说第一遍看完没感觉,觉得完全够不上前面那两部的点,疯子一般的故地重游,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不在知道不对劲的时候离开。

第二遍看见男主两人在最后一家酒吧里打架的时候想着这也未免太厚积薄发,就为了一句我只剩下这个了。

他发疯的想要回到那个什么都不知道只觉得自己是宇宙之王的日子。

所以所有的铺垫都为了最后真相大白的镜头:如果一切都回到那一天,你愿不愿意只保留你的记忆,在一个新的,年轻的躯体里重新来过。

男主站在真相面前。

真相是十八岁的他居高临下的望着满脸皱纹憔悴荒芜的他,你愿意么,他问。

那个年轻的躯体,皮肤光滑,脸上没有皱纹,新鲜如同刚出生。

他毁掉了那具年轻的躯壳因为他是疯子和神经病他确实是。

他把精神病院住院的手环和割腕的纱布好好的隐藏到他亲友发现的前一刻。

你需要帮助我有帮助!

你知道帮助是什么?

就是一群人围成一圈讲生活糟糕透了。

伙计,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清醒过他怎么说自己喝醉了?

可是我不想清醒!

重新更改评价,只因为我发现我没有办法在那个选择题里选择拒绝。

 10 ) 《世界尽头》:一个精神病人的精神大逆袭(有剧透)

电影《世界尽头》导演是埃德加赖特,作为一个系列的第三部也是最终部,主演同样是西蒙佩吉和他的胖基友,前两部的名字是《僵尸肖恩》和《热血警探》。

这部电影似乎可以看到前两部的影子,平静的英国小镇和末日之灾,只不过僵尸换成了“空壳人”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

代表着浑浑噩噩,没有灵魂的生活状态。

这部电影的观影感受还是很不寻常的,因为不太喜欢看简介,刚开始看海报我以为是冒险题材、加上点西部元素。

进入电影后难道是校园青春?

之后随着剧情深入发现原来是一帮老男人为了年少时的约定重回小镇找回自己逝去青春,可能还会有一些夕阳下的奔跑什么的。

然而直到猪脚在厕所跟空壳人大战之后,我还没反应过来,我擦,真的假的?

这让我想起了热血警探中,猪脚发现小镇那帮老家伙们围在一期举行邪教仪式时带给我的震撼。

剧情急转直下,也就在这里开始,进入了男猪脚臆想世界的高潮,是的,加里金,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臆想世界。

导演可能会在几个地方提醒我们这个故事是加里的臆想:1、10年前他们离开的那天晚上赶上外星人入侵,然后又等着他们回来把他们解决了,这事得有多巧啊。

2、明明是发小,怎么一直都没有联系过,说不过去吧?

3、几个小伙伴就是一般的公司职员,可碰上空壳人打起架来尤其是胖子却如此牛逼,难道他们都是深藏不漏的特种兵吗?

4、小镇里的人物都是他们十年前活动中印象深刻的人物,他们现在还在做着差不多的事,他们没有自己的人生吗?

5、在最后的酒吧里,一进门就有一大杯倒满的啤酒,谁给他准备的?

6、最终boss凭猪脚动动嘴皮子就服软了,难道不能把他们也变成空壳人吗?

7、最后的大爆炸,那些空壳人又都走了出来,圈仔也没事,还能卖房子呢,那到底把啥炸了?

8、他年轻时的样子好像比他高不少啊?

咋回事?

以上并不是因为导演脑残,而是这个故事本是加里以自己为中心,为自己创造的一个故事,为的是重新演绎当年牛逼的喝酒马拉松,因为这件事是加里认为自己人生最辉煌的巅峰,当时他年少轻狂、潇洒帅气、有铁哥们、有女人,他无所顾忌,一切都以他为中心,当与朋友喝酒喝的五迷三道后,他来到了小山坡迎接黎明。

温暖的阳光照在他脸色,他感觉一切都是那样完美,随着太阳的升起,更加美好的生活正等待着他,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才是他人生最美的时光。

他的朋友好几次都提到,加里从来不认错,从不认错就不会改错,这也是加里从没有改变的原因。

通过电影提供的一些细枝末节,我们好像能够忖度出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像《少年派》一样,一个心酸的版本。

加里金,毕业后踏上了社会,看不惯一些制度的限制和要求,认为人们都像空壳人一样没有自己的思维和意识,想行尸走肉一样生活。

一直郁郁不得志,老婆孩子离开了他,甚至向朋友借钱度日,还因为胖子车祸什么的原因,自己跟原来的朋友越来越疏远,自己也无法鼓起勇气与朋友联系,生活与精神的压力终于使他的精神出了问题,他不得不来到精神病医院。

加里金每天都在重复着一个故事:他和他的小伙伴连喝十二个酒吧,直到“世界尽头”,这时,他会问自己:那你最后来到“世界尽头”了吗?

加里陷入的沉思,然后就有了这个故事。

虽然导演没有刻意的强调,但是加里还是没有喝到他的最后的一杯酒,因为他不想让自己的世界终结,他带着曾经的空壳人小伙伴踏入新的酒吧,开始了新的征程。

同时却离真实世界越来越远了。

《世界尽头》短评

从头到尾就是一个神经病酒鬼的闹剧,有说是喜剧的童鞋是脑残吗?完全没看出哪里有笑点。硬惹着终于看到小镇上有怪异现象了,可还是无聊得要命,看到结束也不知所云。主题何在?一个神经酒鬼拯救了人类吗?废话太多太多,漏洞也一把一把,毫无美感、意义的垃圾电影!

9分钟前
  • 莉莲尔雅
  • 较差

挺High的!在丝毫没被剧透的情况下,没想到这会是这样一个天马行空的故事,之前的期待没白费,《血与冰激淋三部曲》观影完成。“僵尸组合”好基情演出,实在让我捧腹;大战时刻又让我享受到“僵尸和警探”观影过程的不禁尖叫。“He might be a cock,but he's my cock.”和“结尾两人的抱抱”是大亮点。

1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三部曲中最无厘头的一部,延续了英式cult风。就执行而言,这部最为拖沓,各种情绪都来得较勉强。

17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pathetic romantics 三剑客三部曲最后一步很多僵尸肖恩 和警探肖恩的影子啊 不过到最后也没说明当年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19分钟前
  • Frank
  • 力荐

看前面真以为是五个中年男人的“致青春”,谁知重口味的男厕大战之后成了僵尸科幻。“血与冰淇淋”三部曲中间那部热血警探没看,但这一部确实跟僵尸肖恩一个调调。即使不放在三部曲里面成系列看,这电影也足够优秀了:对young的怀旧直戳要点、放弃治疗的英式幽默、改变与拒绝改变、愤青味重的英伦摇滚

24分钟前
  • Icilian
  • 力荐

有时候我真得不是很懂英国人的幽默感或者是乐趣所在,一开始以为是一部中年男人情感片,从年少不羁到中年危机然后相互感化。可好嘛,竟然后半段即刻变成惊悚科幻片,蓝血生化外星人奇迹般登场,好吧,我服了

29分钟前
  • 方不正
  • 还行

外星人版僵尸肖恩,没什么新意,没什么亮点

30分钟前
  • 紧张大师
  • 较差

结合了《僵尸肖恩》变种人和《热血警探》沦陷的小镇,还加了科幻元素,EdgarWright真的玩很疯。

34分钟前
  • ibelieve
  • 还行

本来题材我挺感兴趣,但忽而出现外星人,就变成我不喜欢的题材。

39分钟前
  • 王小北
  • 较差

to be honest, i expected more from the movie. anyway, it let me down a little bit. i don't like the end, and i believe that i could be a better way.

41分钟前
  • 空想美术馆
  • 还行

开头中年危机的调调实在太戳人了,尤其是额头开始锃亮的哥,边看边躺枪的悲伤。然后编剧你这样开挂不怕被枪毙吗,不怕玻璃心外星人气哭誓不罢休的好基友们实在是太…不得不吐槽,他们酒量实在太差了吧,像哥们宿醉都是十几瓶灌的时候,是不是该约兄弟们杀回大学去组队打外星人了!真挺伤感的

43分钟前
  • 姜小白
  • 还行

打完蓝墨水机器人进入黑暗中世纪,这脑洞可还行。至此,西蒙聚聚的疯癫魔幻三部曲画上句号。这打打杀杀不服输的劲儿可是愈演愈烈了。总有意外客串出现,连007都请到了。潮爷始终友情加持,最后顶着半个脑袋那一个酣畅淋漓的中指我真是笑出声。

48分钟前
  • 糖紫
  • 还行

我就是要当傻逼!你凭什么管我!

49分钟前
  • 张春[阿卡纳]
  • 力荐

啊!!!好看!!!!!虽然最后讲了很多大道理但!就!是!好!看!啊!!!!千万不要变成无聊透顶的大人 我们能挑战全宇宙!ps.剧情鬼扯到怀疑编剧是精神病后写的本子 哈哈哈哈哈哈又萌又燃又可爱 最后跟外星大BOSS吵架那段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52分钟前
  • 唱²
  • 力荐

几个老男人并排荡去酒吧的时候那首so young,妈啊这才是真正的声画同步啊骚到爆表!致青春什么的一边呆着去,离擦鞋尚还有一段距离

53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一般。前40分钟喝酒之路我还觉得是一场蹩脚的好兄弟重获昔日情谊的温情片 前几个酒吧里这几个人毫无互动感 不情愿不熟悉 全是Gary自己一人在嗨 我甚至也觉得这样发展下去只要后面能五个人大和好就挺不错的 直到出现了蓝血人 我就知道明白导演要的不只是这样。讲破除机械化人生要自由洒脱 这观点不错 但Gary用嘴炮吓走外星人我想起了“你不要和傻逼吵架 他们把你拉到他自己的智商水平并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这个梗 就真的过于黑色幽默了。还有胖子打穿对方肚子掏出自己的结婚戒指重新戴上这个太酷了 最搞笑的还是那句骂外星人的“你别想在这里开连锁店”我要笑抽了

54分钟前
  • 黄悦_
  • 还行

"做蠢货是我们的基本人权,这个文明就是蠢货建立的,你知道吗?"突然就科幻起来了 ~《热血警探》(2007) >《世界尽头》(2013) >《僵尸肖恩》(2004) ——▶1◀▶∞∞◀—— 🔴 2013 🔵 英国21 🟣 ➊ 🟣 🟢 6月【2021 ▲ 454】【【埃德加·赖特】血与冰淇淋·三部曲 第3部 作品】【≈ 109分钟】【原版 ★ 中文字幕】【⭐】◀▶【⭐⭐⭐】

56分钟前
  • 舊夢不須記
  • 很差

一句话概括“血与冰淇淋三部曲”:屌郎当好兄弟莫名其妙深陷异族包围。《僵肖》还是其中之最。

57分钟前
  • hitlike
  • 还行

经过重重努力,加上坑死两个队友,主角终于完成了从科幻片主角到奇幻片主角的转变……结局1秒从3014年跑到DND即视感。荒诞故事,神走位剧情,总之不算是我的菜。

1小时前
  • Silvara澈
  • 较差

三部曲里这部拍得最严肃啊,可能是想把太多宅男少年情怀塞进去的缘故吧。但依旧开心,the whole civilization built on f#cked up。外星入侵路线和《this is the end》的宗教恶魔路线相呼应,两片可以算是2013年的最佳末日组曲了

1小时前
  • kylegun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