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想说,当我看到syde拿出edie最初的照片问她:“do u remeber her?" "....no."我跟edie一样就泪奔了...!哦 my mayflower girl...she leaves only good wishes behind
伊迪·明特恩·塞奇威克,美丽的艺术家及演员,无所不能的疯子,因纵火烧毁世界及逃离家人魔掌而名垂青史,朋友遍天下,所到之处无不鸡飞狗跳。
离婚和结婚的次数一样多,她死后只留下无数美好的心愿。
是Andy与Edie聊天时为她想到的讣告。
这个有纯美笑容的女孩子,如同妖娆的花出现在Andy面前,她是他工作室里闪耀的星,是他的superstar。
他们联手一次又一次地掀起时尚界和电影界的滔天巨浪,他们肆无忌惮地享受滚滚而来的名声,财富,谄媚和镁光灯。
然而,他与她的感情,并不能算作是爱。
她仿佛是他所寻获的猎物,是具有他所喜欢香气的花。
她在他的工厂工作室里,是那么美丽妖娆而堕落。
神情散漫地吸烟,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仿佛世界上只剩她一个,或是回答他的提问,“谁是你最好的男友?
”“你的初吻给了谁?
”……工作室里散发着腐烂奢靡的气息,有同性恋,有海洛因,有各种变态者,有她,Edie。
这是个梦幻的艺术世界,亦是一个纵身跃下边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们一同出入各种场合,有那么一瞬,让我想起了萨特和波伏娃,也是那么闪耀地出现在镁光灯前。
但绝不相同。
萨特和波伏娃是彼此的依赖,而Edie对于Andy,更多的是工具,是激发他灵感最后被弃置的工具。
也仅仅是一年的时间,在摄影机前,在Andy的身边,已不再是Edie,而是别的女子。
Andy仍旧问着相同的问题,“谁是你最好的男友?
”“你的初吻给了谁?
”……谁又能记得那个总是抢着付账单,总是笑着说“我爱你”的女孩?
谁又能知道在她破产之后,是怎样躲在小公寓里度过一个寒冷的冬天?
她什么都没有得到,只是众人的嘲笑,以及Andy淡淡的一句话:“我已经给了你,五十美元。
”与Andy这个银色头发脸色泛青的诡异形象相比,Bob Dylan则显得充满阳光。
Edie与他的相遇让人觉得温暖。
在Bob的演唱会上,他们初次相见,他把手臂搭在她的肩头,略微腼腆地笑着,而她则错愕继而是欢喜的笑容。
她看着他登上台,吹口琴,弹奏吉他。
像是甜蜜的情侣。
他在她的楼下喊她的名字,带着她出去,她环着他的腰,格外开心。
一起放肆地笑。
而她终究还是离开他,她舍不得Andy,或者说,她舍不得她的流光溢彩的生活。
尽管她也明白,她已经失去这世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她爱的人。
故事以1970年Edie的叙述开始。
那时的她已回到老家圣芭芭拉的一个医院接受强制戒毒。
脸上没有脂粉,穿着连衣裙,除却眼神里的沧桑,依旧是年少时的干净模样。
在工厂工作室的画面始终是昏暗不清的,而与Bob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是阳光溢出的样子。
据说,这部电影有两个版本。
一个更倾向于关注工作室的日子,而另一个则着重于他们的情感。
我所看的,应该是前者。
在最后,Edie因为吸食过量毒品而死。
当采访Andy的记者问起是否还记得Edie时,他仍旧是淡漠的表情,我们已经很久没见,而且我们并不了解彼此。
此时影片回放他们的对话,是曾经在一起时,为她写的讣告:伊迪·明特恩·塞奇威克,美丽的艺术家及演员,无所不能的疯子,因纵火烧毁世界及逃离家人魔掌而名垂青史,朋友遍天下,所到之处无不鸡飞狗跳。
离婚和结婚的次数一样多,她死后只留下无数美好的心愿。
故事终于划上句号。
最后显现的,是那个微笑着对人们说“我爱你”的女孩。
那个在死后留下无数美好的心愿的工厂女孩。
而爱情,并不重要,也毫不相关。
factory girl, 出乎我意料 2007-10-27 14:19 一个月内看过的最好的电影。
不好意思,我要把《猜火车》排到這個月第二了。
我在“好莱坞80后明星图鉴”上看到的Sienna Miller不是我今天在Factory Girl里面看到的Sienna Miller,她比我先入为主的印象要脱俗很多。
图鉴上的她笑得很商业,眼角有皱纹,嘴角有笑纹,金发碧眼,长直发,中分。
一张让人记不住的脸。
但是或许是沾了Edie Sedgwick的光辉。
这个60年代的Icon,来头很不小啊。
网上评论大多都是说,这个电影里的Edie Sedgwick不是真正的Edie,但是影片好歹引起了大家对Edie的真正关注。
我也是看完了之后才去搜寻Edie的资料的。
如下,供自己参考。
“出身于美国一个富有的新教徒家庭,其童年具有悲剧色彩。
两个兄弟都有精神分裂,曾被先后送入医院,伊迪自己也未能幸免,思想偏执的父亲曾劝诱她也进医院治疗,她遂从美国西海岸逃到纽约。
之后伊迪结识了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同安迪·沃霍那著名的现代流行艺术的风范一拍即合。
安迪·沃霍成立的独立电影公司取名为Factory(工厂),伊迪很快成为 “工厂” 的主流人物和地下电影的皇后。
伊迪和安迪·沃霍同合作了不少独立电影,其中著名的有Vinyl、《雀西女郎》(Chelsea Girl),还有最出名的Ciao! Manhattan。
渐渐的,伊迪的风格也从纽约地下流行圈子浮出水面。
当时的Vogue杂志评论说——白金的头发加上煤烟般的眼圈,以及摇摇晃晃的细腿,她那略微带点儿男孩子气的天真神采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中性时尚”的经典,她甚至成为著名纽约设计师Betsey Johnson的头选试衣模特儿,同时在地上和地下社交圈中任意穿梭。
之后,伊迪碰到了她生命中的另一个男人,鲍勃·迪伦。
据说迪伦的著名歌曲中有至少三首都是以伊迪为灵感创作的。
但当迪伦结婚后伊迪彻底崩溃,而此时安迪·沃霍的圈子也不再接纳她。
此后伊迪在不同的医院中进进出出,并在婚后的6个月都没有碰过毒品。
1971年11月15日,在参加完一个时尚聚会后,伊迪·塞奇威克服用过量药物自杀。
”
“时常会像想起前世或来世般的颤然,露出会意的微笑。
”下午的阿莫多瓦,《不良教育》,第一个音出来,我觉得这会是我听过的最美的《月亮河》,那个男童的声音啊,谁能不爱上?
看到最后真有被撕裂的痛感,可怕的是下一部电影同样是这样,将美杀死给你看。
《工作室女孩》“你能说一个人的传奇不是宿命吗?
”安迪沃霍尔说伊蒂能够选择,这是种推卸责任吧,就像我们面对街上的乞丐或者卖花女孩,我们无能为力。
或许这是真的,或许这是借口,但太美好的总是毁灭得迅速而彻底,丑陋的却长留人世。
“我不认为我们拥有的是最好的,我们拥有的仅仅是我们能够拥有的。
”而那些用尽各种手段已使自己能够被留下来的“艺术品”,是被强塞入我们的生命的吧,那些“庸俗的”“高尚的”“时髦的”“前卫的”,在我眼里已经没有任何区别。
“我无法去记录美好的瞬间,它们都在快速地流逝中。
我只能留下那些丑陋的,扭曲的,试着透过它们去想象那些本应有的美好,是什么样子的。
”
Edie Sedgwick,传奇的1960年代反叛富家千金,Andy Warhol那著名的“工厂女孩”,《Vogue》当年称呼她为“Youthquakers”(青春地震者,造词功力了得。。。。
),这位在28岁就香消玉陨(吸毒过量)的60年代潮流偶像,直到今天仍在被Christian Dior这类一线品牌奉作神灵祭拜。
关于她的传记片我看到的就有两部,一部是1992年的《Girl On Fire: The Edie Sedgwick Story》,而最新的一部就是2006年底上映的这部我今天看到的《Factory Girl》,这部电影上映时还被影片中她的前男友的律师给告了,说是影片影射她的死是因为这位男友。
这位男友是谁呢?
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Bob Dylan大叔了。
而Bob Dylan当然不是她唯一的男友,人们说Jim Morrison和Mick Jagger都曾拜倒在她膝下,而“地下丝绒”这种传奇乐队也和她关系密切(片中,Andy站在台下望着地下丝绒的Nico和Edie,两眼放光,就像任何一个下贱小人)。
Andy Warhol呢?
既然叫她“Factory Girl”,就不用多说了吧。
这部电影就是以她、Andy Warhol、Bob Dylan的三角关系为主线。
其实Bob Dylan完全发错了火,这部片子的最佳受害人应该是Andy Warhol,因为在片中,他完全变成了不值一唾的贱种。
片中比较有趣的一段是Bob Dylan(片中被换了名字,当然谁都看的出来)拜访“工厂”那段,两人都好像当自己不是人,都是神了,火药味十足,颇为可笑。
我曾说过Andy Warhol是“艺术家豢养者”。
他也许是最有名的豢养艺术家的艺术家,但在这部电影里他也只能当个配角。
在 Edie Sedgwick面前,这些有名的臭男人们也许永远只能是个配角,虽然我认为饰演她的女演员比起Edie Sedgwick真人,可就差的太远了。。。。
影片末尾的时候,SYD拿着Edie在剑桥读艺术时候的清纯小照给她看,轻轻问她Do you remember that girl? 灯光太暗,Edie看不清楚,费力辨认,“Do you remember that girl?Do you remember?" Edie失声,“NO",打开车门狂奔。
纽约的街景在身边后退,灯影迷乱,我似乎感觉到那样奔跑的风抽着脸,眼睛看不清楚前面的路,被撕裂的青春,全盘交付出去却只是收回了一地的碎片。
浮华升空然后坠落,万人追捧的ICON,最后却一丝不挂被几个龙套小生摆弄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我将不再回忆, 如果忘却就是记住 我多么接近于忘却。
如果相思,是娱乐, 而哀悼,是喜悦, 那些手指何等欢快,今天,采撷到了这些。
狄金森的小诗,翻译不太好,想起Edie蝴蝶般的假睫毛,那样的真实,她说话时候喜欢轻轻的抿一下嘴唇,无数的轻佻,纯真,风情。
“大麻,能让你放屁都放出彩虹”迷乱的年代,晃荡的年代,Edie是一支蔷薇花苞,开放在纽约繁华喧闹的沙漠,不知这一次彻底的怒放,Edie是否死心,短暂的一生,轰轰然怒放,然后凄凄然凋亡。
我最向往的60年代,“花”与“和平”,或许大多数人临近死亡的时候,身边连一个问你“Do you remember that girl?”的人都没有吧,泪水和奔跑都一起省略,一步跨进深渊。
那个男人本是可以拯救他的,将她从那个朋友给她灌的迷汤里拯救出来的可是她已经深陷其中了,出不来了,她抛弃不了她那些所谓的朋友他指着她的心说:其实这里,是空的。
他说:宝贝,你的朋友是个吸血鬼,晓得吗?
来吧,跟我走吧。
宝贝你吓坏了。
你害怕失去,那些其实没有意义的东西。
她知道那是她一生最大的错误。
她放弃了她这辈子第一个爱上的,也是最后一个爱上的男子。
她知道那是她自己的决定,她自己都后悔的决定,一个毁了她一生的决定。
A: I wonder if people are going to remember us?E: What, when we're dead?A: Yeah.E: Well I think People will talk about how you changed the world.A: I wonder what they'll say about you...in your obituary. I like that word.E: Nothing nice, I don't think.A: No no, come on. They'd say "Edith Minturn Sedgwick: beautiful artist and actress...E:...and all around loon.A: ...Remembered for setting the world on fire...E:...and escaping the clutches of the terrifying family...A: ...Made friends with eeeeeverybody and anybody...E: ...creating chaos and uproars wherever she went. Divorced as many times as she married, she leaves only good wishes behind.E: That's nice, isn't it?
当SYD给她看她少女时期的照片时 说你知道吗当时我去上课就是因为有你在。
他一直都是一个默默的追随者,静静地躲在闪闪发光的EDIE身后。
比起那种惊心动魄确有无比虚假的爱情,那种纯真的情意是很感动人的。
然后IDIE就狂奔。
我喜欢电影里所有的狂奔镜头。
曾经沧海难为水。
她说她做了连自己都后悔的决定。
把握好自己多么重要,每一步都该走好。
Andy Warhol + 堕落缪斯Edie Sedgwick用val的话说我的感受 如同andy的丝网印刷作品 残破 不完整的颜色但确实拥有着前所未见的艺术气质和致命的吸引力对于我来说 Edie是最有眼光的和最没有眼光的女人看到了如此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天才忘记了他是一个不现实的梦
edie这女的太悲惨了 andy太赞了 不过有点单纯的邪恶 那小白脸很像bd
看得我怪难受的……那么漂亮一姑娘……怎么那么蠢啊……
海报一点也不美。实际上她很美。
She looks like Jenny so much in the film! So fragile...so sick...I love her.
缘分。真是神奇。原来《鸭子与野鸭子的自动存放柜》里的bobdylan就是这个呀~~~~哦,my god~
#观影手记# 1197 拂去浮华只剩空洞,就像她那些年一样。
无力看完之一
重现多少。
前半段還行bob dylan出現後看得怒火中燒。想要通過edie/andy warhol/bob dylan的三角關係吸引眼球 edie和bob dylan的大段性交場景令人作嘔。時間順序和前因後果和我了解到的有些出入:edie和andy關係惡化後才結識bob dylan 這已經是vu進入工廠後的事情 edie和bob dylan的關係使她進一步脫離工廠場景 但她和andy最初產生矛盾不是因為這個。為了抨擊兩個被認為偉大的男性而自以為是地篡改一個女人的生平 像過去的每部電影那樣 讓女人只為了男人去死 而他們甚至認為自己正在共情女性的困境。nico的演員選得太難看了 最後穿著紅裙站在andy旁邊簡直是對她的侮辱 她那時從來只穿褲子。vu出場的那首歌是非常拙劣的模仿 一切都令人噁心
选角不行 女主气质颜值撑不住整部戏
Bob Dylan居然找了个这么英俊的来演,无语。
此片真是典型的“一根葱式传记片”:制作者在一系列汇总资料,解析内心,还原历史,塑造人物的过程认真努力,却恰恰忘掉了人物的精气神儿。对人物内心的刻画仅限于倒叙过程中的只言片语,更多的时候像是在说一个没头脑女孩的三角恋与纸醉金迷的堕落史。
对演员没偏见但是在这部片子里大家都丑得各有千秋…Sienna Miller没啥魅力,Hayden的出现简直一股清流,然而演得也…
看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是因为女主演Sienna Miller才看的这部片子。记住的只有她在剧中的经典扮相以及她的笑容。喜欢她的演出。。。
其实吧,S.MILLER演的让我感觉真的是在演戏,她甚至没有触动我,虽然看的出她很卖力,拍摄手法来说挺有那种感觉的,在她和BOB DYLAN一起的时候光线才会变的很柔和,甚至音乐都在变化,化妆师是伟大的职业,汗,MD,盯着那位BOB DYLAN的时候,我还在想,这个。。。怎么长的那么像海登克里斯滕森啊,汗,看完才知道本来就是,在他带着墨镜的时候,他的嘴角还真的有那么点意思,还有说话的腔调,呵呵,不过这三位里感觉最自然的其实是最不自然的还是演ANDY WARHOL的盖皮尔斯,汗
变态三角爱情故事。冷漠自私热情沦陷。
为毛要把Dylan演得跟傻逼似的 就那小白脸╮(╯_╰)╭
看不下去
拍的各种美。。内容就弱些~~还有HC演的bob dylan很出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