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了一下小学时看过的购物狂 想起那时在寒暑假守着电视看各种各样的电影 香港喜剧电影真的好多好多 张柏芝的星语心愿 郑秀文和刘德华的瘦身男女 杨千嬅的新扎师妹和幸运超人 但是那时候这俩人我分不太清 Twins的下一站天后 …我要嫁个有钱人 百年好合 我的左眼见到鬼 钟无艳 老鼠爱上猫 飞侠小白龙 河东狮吼 安娜与武林 玉女添丁 花好月圆 千机变 见习黑玫瑰 老婆十八岁 精武家族 巴拉巴拉樱之花 炮制女朋友 天生一对 绝种好男人 猪扒大联盟 绝世宝贝 我的失忆男友 我要做Model 鬼马狂想曲 九只女仔一只鬼 等等等等 流行的香港轻喜剧浪漫电影几乎看了个遍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奇奇怪怪又不失柔情的剧情 真的给我的童年带来太多太多快乐 现在觉得好幸运 因为我是我 果然 我还是要在人生的酸甜苦辣里体验下去 (ps:无意间发现这部电影里的建筑装饰材料玻璃砖是我们这边近几年兴起的 我没有调查过 不知道是老的材料回春了还是我所在的地区太落后 不论是哪个结论 都必须承认 香港真的太发达了 羡慕)
很轻松,看过后也不会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
谈不上要不要去电影院看,用来打发时间,我觉得刚刚好。
看完之后我深深叹了口气——终于看完了,可累死我了李医生不知道选谁,方芳芳自己做了决定,选穷富
吃完饭刚出来就反悔
购物欲又作祟了。
穷富和她谈心,穷富说两人试着拍拖,方芳芳也同意了
穷富想帮方芳芳,就打算把她的东西卖掉,帮她还债。
方芳芳说“你对我一点也不好,你一点也不爱我,你一来就要卖掉我的包包”
穷富帮她把24个包全凑齐,她又高兴了我。。。
方芳芳眼里的爱情就是,给我买包,就是爱我?
还有,心理医生真的扫一眼画的树就知道谁嫁谁?
婚礼未免过于草率了吧
能从片子中的角色发现自己的影子,看的过程中,笑的时候,有点儿居高临下审视自己的感觉,呵呵。
自己以前对书呀、碟呀也有一种占有欲,呵呵:相信看帖子的豆友或多或少都有些"购[书|碟]狂"倾向。
笑过之后,引以为鉴,呵呵!
香港的娱乐片有个通病,总是喜欢刻意表现,比如说韦家辉的《购物狂》,本来两对情侣精神有点不正常还可以理解,可是偏偏要让所有出场的演员都神经兮兮的,导演的用意可能是要表明现代社会有点精神障碍是很平常的,连心理医生都难逃此劫,所以没什么好害怕的。
可是一部电影拍成这样多多少少是有些让人觉得别扭的。
除此之外,《购物狂》还是有一部可圈可点的影片,同时前辈徐小凤的加入更是为此片锦上添花。
爱情题材的电影几乎都拍滥,灰姑娘的故事已经没有市场了,而导演决定重新为这样的题材注入活力,如果有两个王子呢,如果有两个灰姑娘呢,如果爱情发生在两个王子和两个灰姑娘之间呢?
怎么样,兴趣来了吧。
刻骨铭心的爱我们看的太多,有一种爱那么的不确定,那么的随便,一个女性答应两个男人的求婚,一个女性觉得可以随便的嫁一个。
有钱人找老婆是件好麻烦的事,问题出在钱上;找有钱人做老公也是麻烦事,问题同样是钱。
张柏芝面临一个选择,一个不是特别艰难的选择,因为不是让她在贫富之间决定,资产上了200亿之后就没差别了。
两个富家公子也要选择,都是貌美如花的女子,选起来也不该艰难。
因此,他们要做的是放下世俗里的一切选自己的真爱,对一般人来说,不难,可是这四个人当中没一个是精神正常的,他们分别罹患了选择恐惧症、失恋创伤后遗症、性格分裂、购物狂,更要命的是,他们在决定结婚的时候刚好吃错了药。
最后是小凤姐帮了两对新人的大忙,总之关系是错综复杂,我觉得她用的方法就是一个,让他们亲自去感触得到和失去时苦楚和欢欣,如此反复之后,他们自然而然的知道了内心的选择。
爱情,真的好奇怪,你说爱上了一个人,爱得死去活来,可等到要得到那份爱的时候,也许会迟疑,你真的是爱她的吗?
所以,爱情需要考验,需要反复的考验,突然间,你要失去她了,突然间,你要得到她了,突然间,你又要和另一个女人过一辈子了,突然间,又有其他人要抢走你的她。
也许你本来是懦弱的、腼腆的、自卑的,可是经历的这些,你会坚定自己的信念,明白谁是属于你生命中的女人,然后你就会去争取,不论外力有多强大,你会尽全力去拼。
最重要的,没有任何人和你说你爱的是谁,甚至你自己都没有说,你感觉到了,这种感觉是任何精神障碍和药物都干扰不了的,哪怕你被疾病药物折磨得失去理智,可是心中的那份爱是永远不变的。
看到最后,我甚至有点感动,或许我该去守候属于我的那个女人。
http://www.blogmvp.com/2006/04/shopaholics.html
一月份看的最后一部电影,正宗港产贺岁片“最爱女人购物狂”,看的我乐了半天。
不愧是香港制造的贺岁片,很有噱头。
而且不是王晶式无厘头的那种,也多少带那么点深层次的意思在里面。
“都市生活压力这么大,有点不正常都是正常啦”,一个购物狂,一个选择恐惧症,一个全选通吃,一个不选不吃,绝配了。
矛盾是喜剧片的基础,而本片就抓住了这一主要矛盾,再配合其他的病态角色,笑料不断。
轻轻松松啦,一部贺岁片而已,笑过就算了,或许能治愈我们身上的“都市病”也说不定。
演员方面呢,也算强大了。
张柏芝,当之无愧的贺岁片女王了,刘青云,陈小春,官恩娜(口水……),因为演绎的都是有不同程度的“都市病”的角色,所以表演都很夸张,喜剧风格很明显,很不错。
其他的客串明星很多,邵美琪、徐小凤、罗家英、王天林、郭蔼明、车沅沅等都有出镜。
尤其是又听到家英哥“人是人TM生的,妖是妖TM生的”,我笑翻了,“妖阿妈”。
纯粹的贺岁片,如果你有个爱“血拼”的女友,可以租碟在家一起乐一乐。
“医生说 想买东西的时候先想想买回来之后放在哪里,如果还想买就敲锣”我:还要想放在哪里啊好麻烦算了先买吧。
对了那个锣紧急时刻可以求救那我也想买。
选择困难症的暴露疗法:“选一样最可笑的恐惧去面对,尽情暴露在恐惧中就会知道怕得莫名其妙,就不怕了。
”大都市人人压力大,有点不正常太正常了。
“买了好久没拆过,拆了很久没用过,用过又不会再用的,就拿来卖。
”适当的鼓励对治疗帮助。
“买比找快”… 打脸。
失恋创伤症:极度自卑,十分低俗地买便宜货。
买东西格调很差的购物狂。
【觉得自己不配】委曲求全,违逆了自己的心意,就会不舒服,会想买东西发泄情绪。
“不要再放纵我(的购物欲)了,这样下去我会死的。
”“先天乱花钱的基因和后天吝啬的教育混合了,就发生既想花钱又舍不得,看到别人想要的也不管自己想不想要就无脑去竞争的矛盾行为。
”“不准选最便宜的点心,要选自己喜欢吃的点心。
”港剧终究是消费主义:买正品的都善良,喜欢买便宜货的是爱占小便宜上不了台面人品低下的戏精。
女人喜欢便宜货那就是没有自尊,就活该被贬低挑剔,反正她也喜欢倒追。
环境变了,人的行为还没变。
后知后觉。
对于购物狂,“我的房间空无一物”也不是好事。
一起在电影院看恐怖电影确实是增进男女感情的好办法。
血清素低会导致自制力差,引发成瘾反应。
(解决办法是吃鸡蛋牛奶香蕉巧克力,不挨饿不暴食,减轻压力多运动多晒太阳,好好睡觉。
”我的天太真实了,购物狂看到恐怖电影里的角色都在不断注意她穿着搭配的各项价格,我看到电影里的香水护肤品也会去猜那是啥牌子的哪一款哦好想要…哈利波特说的对,面对恐惧最有效的化解办法是幽默。
觉得可笑,它就不恐怖。
面对诱惑和恐惧,叫出来,会感觉好一点。
所谓限量版,就是每年出一个(或几个),年年有,源源不断地出下去。
那不就是家常菜嘛。
购物狂爱物质胜过思考人。
选择困难永远在权衡却没有偏好。
吝啬的人没有喜好只追别人的选择。
配得感低的人只想占便宜没有喜好。
结论是,人要真的知道心的选择才能不盲目。
购物狂的一个深层心理原因是被抛弃感,没人爱她。
如果被坚定选择,心里则会涌起强烈的成就感,千金不换。
购物狂需要被偏爱。
唯有逆境中也坚定的那只手才是解药。
他也得知道,物质充裕不是幸福而是毒药,适合自己的才是解药。
选择困难症患者需要不断失去才懂真爱。
真爱不需要烦扰如何去选择,遇到之后自然就会出手。
学人精需要不断被生活毒打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而不是跟风。
被揍得痛,才会去选自己爱的而不是抢别人的。
(所以这是是贱吗?
)personality type is destiny.最后的心理学游戏,很有意思。
核心思路就是高频词高强度把人置于他们最怕的局面中,逼着他们依靠本能做选择,看他们如何行动。
其实就是把人生浓缩成几个小时,一场模拟下来局内人就恍然大悟了。
实景沙盘游戏。
都说选择困难症是因为穷 剧情比我想的多 但还是有点无聊最后的心理学术也没分析出来 一套乱的换新娘新郎但看的时候 我想到了小毛的话 他说喜欢和爱都是有时间的 找到合适的才最重要穷富和叮叮当一样喜欢挑便宜方芳芳和简任也更合适 一个选择困难症一个爱购物能为他当机立断就像他说的 穷富不喜欢她买东西而简任喜欢看她买东西的一样很多时候没有对错 找到了适合的才会一直对下去但 对的人又有那么好找吗电影的侧重点在于选择 而人生的难点才是如何遇到吧拼人品 还是看是否执着 都还是命不过买买买真的还是很开心的 虽然这样的开心很短暂但是在这个压力大的社会 人人都有点自己的奇怪 能找到让自己开心的事也是何乐而不为
刚开始方芳芳在决定赴约两人时选择的两双鞋子就代表着简仁和穷富,后面在店里时的“老公不能要两个”这句话也告诉了我们。
方芳芳在车上想脱下棕色鞋子时,听到简仁他们说丁叮当也就是简仁前女友要回来,就脱下了蓝色的鞋,我觉得这是后面选择穷富的潜在原因,而简仁在方芳芳第一次坐上穷富的车还有方芳芳说选择穷富的时候,简仁都表现出了失落,所以他俩从一开始就已经喜欢上了对方。
还有方芳芳除了鞋子那里,后面想选择简仁的时候,穷富就给方芳芳买东西,而方芳芳因为购物狂病就选择穷富了,不过当简仁追过来的时候又会选着他,还有当穷富抢芳芳的时候,芳芳一直都有牵着简仁的手。
这部影片蛮多片段都有在告诉我们简仁和芳芳的潜意识是互相喜欢的。
当然穷富和叮当也有一些,例如特价餐的相处,还有接亲时穷富跳的不远,叮当趴在地上时,穷富回头看。
最后我想说方芳芳在不触发购物狂病的时候给人一种很可靠的感觉,我很喜欢她。
例如:第一次见简仁,帮简仁解决了问题,还有第一次见穷富时,以为穷富也是得了购物狂病的时候免费帮穷富治疗,把自己的药给穷富,我真的觉得她好好啊
感觉三角恋 或许也没什么不好。
这样或许更容易看清楚自己。
让他们亲自去感触得到和失去时苦楚和欢欣,如此反复之后,他们自然而然的知道了内心的选择。
这句话真的很经典。
很多人一直想不明白的是到底爱的是哪个。
每个人都是有毛病的与很多的心理障碍,很多人恋爱的时候并不是因为真的觉得合适。
而只是看到了一个点,所以才会犹豫不决。
但是2个人要生活在一起要结婚。
就要考虑生活方式的结合,要知道跟谁在一起是你喜欢的生活方式。
像穷富和叮叮当 是属于 "臭味相投"型。
简仁和方芳芳 是属于 "优势互补"型。
这都是理想化的情况。
这个电影只是讲了 恋爱和结婚的问题。
正确的选择是个很好的基础。
不然,可能婚后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我竟然没加过这片子?大一和断背山一起在校区大礼堂里看的,对选择恐惧症一词记忆深刻,觉得很有讽刺味道的一片子。
看柏芝high得这么五彩斑斓~我都好开心啧~
真的看不来这类片子,如果说可以接受片子中每个人在现实中的代表性和象征意义,那么这个片子的长度就是我无法容忍的。影片的长度分为物理长度和心理长度,物理长度大部分影片都差不多,而心理长度则是因人因影片而异。耐着性子看,按着快进看,看到结尾处,长舒一口气,还是觉得浪费时间
一群人围着背景电影居然可以这么投入,我还纳闷王晶怎么会沉浸于搞这些神经质的桥段,原来是韦家辉的。
世人皆有病!
香港人到底是有多爱吃两头鲍鱼啊= =
极难看- -、一直这么认为的~
不晓得为何韦生要刻意把这类戏写得浅薄的决心何在……
不喜剧,纯爱情
还好。
不會有很爆笑的場面,倒是邊看邊想起自己喜歡購物的傾向…電影有想要表達的訊息,說教意味未算沉重,只是人物的感情皆很虛蕪,明明是愛勝過了病情,可是,感覺不到那種愛。我好記得瘦身男女裡邊,老老土土的情節,劉華為了鄭秀文在街頭被人任打,那一節簡單卻令觀眾感受到二人之間的愛情。此片的感情卻不濃。說服力也因此大減。
其实这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
真是购物狂
5.6分
不错看
每一个角色在大都市的压力下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导演只是通过一定程度的夸张和无厘头将这些问题外化变形而已。当然很多情节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还是很远的,不过这只是电影嘛。弱弱的说句实话,我真想变成电影里的购物狂,那种满足充实感和幸福感,我在提着大包小包回家时也是深有体会的。
爱爱爱
混乱搞笑大团圆
不能尽意
最后那段真是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