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农历春节前的《碟中谍4》开始,中国电影票房一直呈现一种如狼似虎状,但是这样的状态却更像是进口片的狂欢,国产电影一般是鞭炮齐鸣高调登场,不过几日,基本都悄无声息的退场。
即使有的华语影片足够热血,最终也只是一种高口碑低票房的尴尬境地。
看着前仆后继的中国电影,难免让人心痛,不是中国人爱看进口片,而是有些国产片确实让人心寒。
个人觉得只要是有进步的中国电影导演,就理所当然的应该得到鼓励。
我想,牛朝阳应该是这样的导演。
日前,有幸观看了他执导的个人大银幕第三部影片《半夜不要照镜子》,尽管当天只放映了75分钟,遗憾未能看到最后的真相揭秘,但是还是不得不说一句,牛导亦愈发的像导演了!
犹记得当年由他作词作曲的《两只蝴蝶》热遍神州,称其为是家喻户晓一点都不为过。
2010年,牛朝阳执导个人大银幕处女作《大玩家》,可惜最后票房差强人意。
随后转战惊悚片市场,一部《床下有人》,摒弃大明星阵容,却取得意想不到的票房成绩,然而影片口碑却褒贬不一。
此番再度出击执导青春惊悚影片《半夜不要照镜子》,很明显的让人感觉到牛导的成长和进步。
这些进步不仅仅表现在对电影拍摄技法和镜头运用上,而更多的是让人看到其作为一名华语电影人真正对电影追求的态度。
《半夜不要照镜子》定位为青春惊悚片,这个定位,也必然是主创团队在对市场做了充足调研后作出的正确选择。
而这两点,在个人看到的75分钟里都被很好的诠释:青春里有帅气和美艳,令人血脉喷张的激情四射;惊悚里有视觉冲击和悬疑推理,让人瞠目结舌的环环相扣。
你不得不承认的是,牛导对于片名有着绝对的天赋,无论是《床下有人》还是《半夜不要照镜子》,首先第一感觉是很接地气,其次,仿佛就像相声里面直给的包袱一样,不用观众花过多的精力揣摩片名的意思,只用安静跟着导演的步伐去一环扣一环的结套解套,深入剧情,揭露真相!
去年初秋,有幸参与过《半夜》的剧本讨论会,当时大家一直对故事应该发生在民国还是现代而纠结,最后为了能够在影片惊悚方面大展拳脚而决定将故事大背景设定在民国。
时代背景的选择也决定了影片对人物服装造型及场景的搭建提出更高的要求。
事实证明,大家的选择是正确的,而担忧则是多余的,贯穿全片的冷色调和极其考究的演员服饰、场景搭建,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影片的惊悚氛围加分不少!因为剧本还未成型时参与过讨论,所以个人一直很关注这部影片的进展。
记得去年大年三十晚上,《半夜》剧组还在北京的南郊紧张拍摄,我坐在家吃饺子看春晚,当看到刘谦魔术表演的道具是镜子时,我竟然异常激动的赶紧给在跟组宣传的一个朋友打了个电话。
我说,刘谦先帮你们见证奇迹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这部影片是在2011年年底北京最冷的那段时间拍摄的,当看到成片里那些演员穿着单薄的衣服瑟瑟发抖的状态,个人还是十分佩服他们的敬业。
也许这种颤抖是影片要求作出害怕的样子,但其中一定有很大一部分是严寒之下个人的本能反应,所谓最真实的才是最打动人的,说句不够怜香惜玉的话,正是由于严酷的环境,更加让这部影片的惊悚氛围显得逼真许多!
当然,这部影片也存在其短板,个人认为整部影片在配乐方面的选择略有欠缺。
尽管影片开头讲述了镜鬼女子弹得一手好琵琶,但是后面多次出现的琵琶弹奏确实让人有点恍惚,有些像武侠电影,不能很好的入戏。
当然,以牛导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对于这个问题,或许他有他自己的理解!
对于我这种喜好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来说,电影没看完实在是一件不爽的事情,况且还是惊悚悬疑的影片。
我想,等到6月14号,我非常有必要抽出20分钟时间,到影院看看,最后牛导是怎样用15分钟时间把前面花75分钟挖出的坑给埋上的!
胡不鬼/文鬼都知道,天朝鬼片里没鬼,这个赤裸裸的真理,除了资深影迷知晓,近年来,也开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
因此当我看到这样一部依然大打“恶鬼害人”的招牌,四处宣传叫卖的低成本惊悚片,我无法自抑地震惊了,然后又着实迷惑了。
这种感觉,有点像看见贪官污吏大谈如何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又像是看见成人用品商店雇佣一群太监,在门口大谈性交的快乐和安全套的使用。
这样一部拿空气当棒槌、底牌其实为零的所谓鬼片,到底要如何煞有介事又让人胆战心惊地铺排鬼戏?
又如何能充分自圆其说地让电影局笑逐颜开轻抚狗头?
在我心里,这样一部电影,其实已经脱离了单纯惊悚片的范畴,成为展现内地鬼片导演与鬼斗、与观众斗、与电影局斗其乐无穷的最新标本,其中展现的各种智慧、机巧、无奈甚至无赖,也许都具有饭碗师范的典型意义。
与鬼斗既然不能真有鬼,内地鬼片就要想尽各种办法,既要满足影院观众对怪力乱神的各种渴望,又要不能被领导抓住把柄,个中乾坤,堪称与鬼斗其乐无穷。
跟同类影片遮遮掩掩,用主人公精神分裂或者干脆不解释等粗劣手段装神弄鬼不同,《半夜不要照镜子》似乎浑然不觉自己身处天朝中,人在菊花下。
从宣传定位到影片叙事铺排,此片完全是按照“真有鬼”的日系恐怖路数玩得不亦乐乎。
这从影片把全部的宝都押在“半夜照镜子会见鬼”这个大多数人感同身受的日常生活场景上,就可见一斑。
而影片一上来,就是几个打麻将的少奶奶围绕一幅让人头皮发麻的画像,讲述镜鬼的可怕传闻,紧接着主角少奶奶惨死镜鬼之手,并引出下文几位青年男女来此废墟探险遇鬼的主体故事。
其后的镜鬼杀人,基本按照凡是半夜照镜子都无一逃脱的路数进行,有点类似《午夜凶铃》中凡是看过录像带都难逃厄运的套路。
颇为难得的是,在影片最后闹鬼的谜底还未真相大白之前,影片的绝大部分段落都像是一部真正的鬼片。
我的意思是说,编导营造的各种物理无法解释的恐怖现象,各种鬼脸森森的拉风造型,各种让人心惊肉跳的声画手段,都旗帜鲜明地在天朝的红旗下大玩特玩怪力乱神。
与观众斗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唯物主义的普及,现在影院的观众也不是那么好骗的了,看着银幕上煞有介事的鬼影瞳瞳,很多观众心理也会范嘀咕,看孙子你结尾时怎么收场!
看你丫最后如何能自圆其说!
于是乎,现在内地拍鬼片的,不光要和鬼斗,还要和观众斗智斗勇,让其无法一眼两眼看透剧情,只能心甘情愿地呆在影院椅子上奉陪到底。
《半夜不要照镜子》的故事主体,采用了封闭环境内挨个猎杀主角的套路,只不过此处的猎人是“镜鬼”而已,而其间又夹杂着人物间的互相攻伐,其打杀对方的手段,竟是“逼”对方半夜照镜子,然后假镜鬼之手除掉对方。
如此人鬼相杂的套路,确时比单纯被鬼追杀更有看点,也让观众对主角间的关系充满猜度。
其间有效杂糅着推理、悬疑、惊悚的元素,也算是意识到了混搭的必要性。
另外,编导还充分利用青春性感元素招徕观众,片中女角大都身材高挑,丰乳肥臀,且找到各种理由,让她们袒胸露背,春光乍泄。
与电影局斗所谓与电影局斗,其实是个伪命题,如果你的智商比那帮文化官僚高,那就另当别论。
具体到鬼片中,就是如何能让观众看得大呼小叫连呼过瘾的同时,又不触犯我天朝电影唯物主义无神论的底线,如果还能借此宣扬一番恶有恶报的普世价值观,那更是会让领导微微颌首,赞许“懂事”。
这种无人能幸免的二律悖反纸枷锁,逼得鬼片创作者各出奇谋,八仙过海,希望从中撕出豁口,杀出一条血路。
有时想想,如果哪天天朝鬼禁一开,这种片子掐头去尾(不光此片,绝大部分似乎都可以),直接就可以当真正的鬼片上映了。
钻这种空子的诸多鬼片,几乎就成了随意拼贴、顾头不顾腚的电影儿戏,这既是审查制度看似严格其实荒诞的黑色幽默,也是某些电影人机关算尽、底线尽失的某种悲哀。
希望《半夜不要照镜子》能比它们高明一二吧。
唾骂本片的评论够多了,笔者只想说说这戏里的演员们,当真是世间罕见的顶级阵容,人人都能分饰两角,不带重叠的。
不信你看,这一群俊男靓女,没事儿就喜欢一惊一乍,稍有点风吹草动立刻大呼小叫,像猫尾巴被凳子压了似的闹动静,但一旦真有人在眼前被杀,血溅三尺之际,反而一个个突然变作电池耗尽的公仔,面无表情,呆若木鸡,仿佛杀人之事与他无关,只想等这场戏完了赶紧进下一场。
这岂不是双重人格在一个角色身上的完美体现吗?
恩,说到双重人格,片中的老头老太更有叫人难以预料的秘密身份,构成全片最大的两个包袱,笔者很惭愧,这两位演技如此精深的老戏骨,我居然连名字都没有听过,以后再也不敢自称资深影迷了。
强烈建议牛朝阳导演下一部戏必须启用这原班人马,然后给每人安排两个不同角色,物超所值没的说。
演员表演无力...男猪脚实在太不像好人了。。。
还有女猪能被一只老鼠吓成这样。。。。
本来一好好的恐怖片...愣生生成了搞笑片...吐槽无力啊
片头看到这部片子的出品人,编剧,导演,全是一个人,心里直想就差演了,呵呵。
意淫中,这是一部怎么样去寄托导演个人电影风格的作品啊,在这个商业的时代,牛导凭借着自己的写的剧本,到处拉投资,找演员,但是在这个商业环境的时代,大家根本没有人去关注恐怖片,更别说去投资它,牛导无奈,自己出资,自己编剧,自己导演,自己现眼...于是就有了这一步前无古人的 半夜撒尿不要照镜子不敢回想故事的情节,自身“情节”就是最大的恐怖,已无招破有招,各种纠结各种拧巴,死了又活了活了又死了疑似死了去还活着感觉活着缺已死了....再推细节,保守的是真保守一点都不露,男的睡觉穿西服,女的睡觉穿旗袍。
露的吧一塌糊涂,豹纹女情趣内衣。
cosplay情趣内衣。
卧槽... 牛导您可真是用您的思想去拍的电影啊,仿佛看到了您的性取向啊。
片中最后的结尾,很好的诠释一对蕾丝之间的爱。
整个电影看的那是糟八七乱,对牛导的理解能力,人文的思考,以及个人风格深表崇敬。
开始本来想给个一星,但是最近看过一部更牛的恐怖片《龙拳》,鉴于这个片子还是有那么一丁点点的剧情,鉴于这部片子里的妞 白皙水嫩,有前有后,勉强给了两星。
牛导也建议您看看龙拳,奋发图强,早日拍出那样的神级作品啊。
刚刚开电脑的时候百度了下,无意中看了看剧中演员和牛导,又一次被深深的震撼掉,全是模特不成转歌手,唱片不卖转艺人,艺人不火睡导演,演电影。
真是牛啊,全是多栖发展神人啊。
特别是牛导还曾经出过专辑深 雪花爱上了梅花,我的个天啊,您的专辑是不是也有您恐怖的精神在里面那?
期待啊,您还是别拍电影了,期待您的新唱片啊。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总觉得手法吧有些眼熟,有点荒岛孤魂那意思,但是又不太像,赫然看到牛导简历中写了曾导演《床下有人》,一下子懂了,真的懂了 真的怕了。
牛导啊您以后您别做导演了,真的没有人能够看的懂您的思想,您别做编剧了,太辛苦。
也别做出品人风险太大,去拍AV吧,在AV中自编自演自导自射,通过肢体的律动传达着恐怖,无线期待啊
至于这么低分么 我挺喜欢的 不是传统烂片嘛 除了1、故弄玄虚喧宾夺主又不怎么应景儿怎么听怎么声儿太大又不怎么好听的配乐 、拍摄分镜剪辑太烂3、最后警卫出现 自认为可以在老婆婆疯狂扫射 女主尖叫逃跑为结尾 也别演女主被没被追上死没死 这样还能让我稍微振奋那么一下下 一激动就忘了前段的种种问题 进一步深化我觉得这片还是不错的这一错误印象 不过这样的话女T是要提前交代的 不知道亚克西结局是不是因为一些我们都懂的原因。。。
4、演员演技太烂 都业余的吧 如果再没听上去还算入耳的配音的话你们这群是在拍校园自制剧吧吐槽完后其他能萌到我的点就忒多了 细数一下 民国军阀混战的背景没gcd毛事儿的中产以上生活 旗袍 西装 这玩意儿对我百试百灵我就喜欢封闭环境 什么老宅 无人荒村什么的这玩意儿对我百试百灵我就喜欢女主、女主新婚丈夫(蛮好看 从荒村客栈里的小萌受长成了诱受或攻 岁月对你真体贴啊我去)、女主家忠犬女T(怎么这么萌的人设啊啊啊啊啊啊)、表哥(那句从小就一块出去玩就一起回家怎么这么么么么萌)、表嫂(最悲催就你 炮灰第一名 从此女的剧情来看女主的新婚丈夫是个非铁石心肠但两个人都不爱的男人 最后成全女主也只是因为利益最大化 好明智的选择我喜欢 这么看来此男莫非是gay 其中有一幕女T擦脸还是怎么着我忘了莫非预示着她和这男的有一腿?
没仔细看等哪天闲大发了再翻一遍看明白 这么说来难道男人本来的预想就是只活女T和自己然后双宿双飞?
那最后女T干嘛还深情拥抱女主 对女主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啊我去 按这尿性去想可以撤出一大堆的逻辑分析从女T对女主的真假意和对男人的真假意自己会把自己绕死 总之我很想改剧本啊啊啊啊啊 就改成我想的这样= =) 很想吐槽女主脸好长、表嫂长得怪、女T咋看咋顺眼= =、表哥正常人儿、新婚丈夫你眼睛大又圆每个镜头都是在拍写真吧www、第一个炮灰女不做评定、第二个炮灰女你是有多灰 第一场被床戏第二场变尸体 你是缺钱了才去演的吧 是为了艺术吗 是为了理想吗 你和让子弹飞里的良家妇女都是女中豪杰啊 下一次做主演吧也不比女主丑嘛 就是喜欢看中国内地烂鬼片
镜鬼在中国浩瀚的灵异故事中一直存在,各种版本、各种改编不胜枚举,它早已成为鬼怪小说中的经典角色。
虽然虚无缥缈,它却有着自己显著的风格和特征,甚至如何招镜鬼也有了固定的方式。
在灵异电影盛行的今天,这个角色被搬上银幕是迟早的事情。
只是中国电影有自家的审查制度,要让它名正言顺的通过审查,完全按照全貌出现在观众面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它以悬疑片的形式“招摇过市”。
所以,当《半夜不要照镜子》公然登上内地大银幕时,就出现了圈内人讨论审查制度,对它表示理解;圈外人讨论惊悚,对剧情不削一顾的奇异现象。
国产恐怖、惊悚片在观众群中一直诟病颇多,不是被称自己吓自己,没有含金量,就是剧情经不起推敲,故事纯属瞎扯淡。
遭遇这样的尴尬局面,不能怪观众太挑剔,此类题材的作品为了过审,常常把诡异的剧情变做推理的过程,把灵异的存在改成人为的使坏,加之导演在细节和意识上的缺失,很难把一部影片拍好。
《半夜不要照镜子》同样不是此类题材中的出类拔萃者,甚至在剧情和人物的塑造上都显得有些粗糙。
剧中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全片结束都没有清楚的交代,只言片语的暗示也没踩到点上;至于那些诡异的桥段,着实吓人,但是与罪案牵连时,却不能为逻辑思考所支持,最终也只能落成三流电影的水平。
世上本无鬼,疑心生暗鬼,是国内灵异片的审查原则。
一些要求确实局限了导演的正常发挥,可是这并不能成为导演不把电影精工细作的理由。
其实,《半夜不要照镜子》是个不错的题材,剧情的设想也很有创意。
只是,在细节上导演不用心,把本该是好作品的片子活生生地制成了“烂片”。
例如:影片开头一行人来到白家酒肆,发现坐在门口死去的老太婆。
为了增加视觉效果,生生在老太太鼻子里塞了一只蜈蚣。
可是在后面的结果中,她又是整个谋杀事件中的主谋。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蜈蚣爬进人的鼻子里,即使这个人没死,也要给它咬死,何况没有呼吸的老太婆呢?
导演试图在这个地方制造恐惧点,却没有将整个剧情的逻辑理顺,导致老太婆最后活过来的部分立不住脚,各种老太婆制造谋杀线索也勉为其难。
这样的剧情设置与审查制度毫无关系,却跟导演的自身水平有着直接的关联,一味把责任推卸给广电总局,未免带着偏袒导演的后果,放纵了他们对待电影的态度。
在整部影片中,诸如上述所言的细节漏洞还有很多,导演顾此失彼外加随意的表现在作品中表现得相当明显。
或许他会以为这部作品很好了,然而群众的眼睛一定是雪亮的,导演把观众当傻子的结果,很有可能变成观众把导演当疯子。
尽管不是部优秀的作品,但是部分闪光点还是凸显的,尤其是惊悚部分的效果,确实达到了导演的预期。
吓人的戏码很多,有些刻意,不过可以忽略不计,结尾尸体与油画中的人物手指上翡翠戒指的呼应是个不错的巧思,不过还是上述问题,整体逻辑不清,巧思也变成了杂碎。
真希望拍摄此类影片的导演,不光要尊重观众的智商,更要尊重自己的职业。
电影虽然只是一种用来消遣的艺术,但是它却始终带着“艺术”的光环。
任何行业都对细节有着高要求、严标准,但愿中国的电影也能做到如此。
13年看的。
场景总体上还可以吧,只是结尾又是熟悉的烂大街的套路……· 民国时期,主角团的几人 几男几女一同到了一废弃多时的老宅。
然后发生了一系列恐怖事件…………最后果真 又双叒叕是人祸,有两个人物一直在装神弄鬼。
好像是男主和另一个女性角色都是一个帮会的成员 好像有什么阴谋吧,男主是为了什么目的一直在蒙骗女主,女主被耍得团团转…
每年都有一大把小成本惊悚片出来捞钱,观众见得多了,也就从中总结出了几个规律,凡打着与“鬼”有关旗号的都是故弄玄虚烧阴钱骗真钱的蹩脚货,凡封闭空间作案必然大玩牵强附会的变态复仇最终被神勇公关一击而破。
但凡事都有例外,牛朝阳导演的《半夜不要照镜子》就把惊悚片玩出了新门道,把年代背景设置在民国,乱世出鬼魅,罪恶根源在万恶的旧社会,避重就轻取得了比较宽松的创作空间,再由一群俊男靓女和奇导人物制造出十足的悬念,不到最后不揭开谜底的谜局设计,娴熟运用各种镜像和奇淫巧技打造出一部光怪陆离的民国聊斋。
和很多逻辑混乱的推理电影不同,《照镜子》的高明之处在于在设计悬念的同时,坚持了很纯粹的日式鬼片的惊悚风格,虽然结局并没有鬼,但从开场到结束无处不在的“鬼镜”确实达到了惊心动魄的效果,可以说是近几年来心理惊悚和视觉惊悚结合得最紧密,同时也是贯彻主题和卖点最坚决的惊悚片,没有之一。
《照镜子》制作成本并不高,但是却达到了很多大片都没有实现的视听冲击力,原因就是投入合理,影片把大部分投资都用在场景、道具和实打实拼技术的化妆、美工中,阵容中最知名的就是关智斌和李曼筠,年轻化的阵容虽然名气不响,不够票房号召力,可是贵在活力四射、青春俊美,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作为一部纯粹以效果制胜的恐怖题材电影,《照镜子》开创性的把“镜子”当成了最大的明星来用,各种民国期间的铜镜玻璃镜、方镜圆镜、落地镜、梳妆镜、巨型镜、碎镜片轮番在阴森恐怖的古宅和死镇上闪动鬼影,照出各种人性中的阴险、狠毒、贪婪及欲望,一拔拔凶杀、犯罪和床戏,在镜子的诡异反射中,达到了效果的最大化。
在这琳琅满目的镜子大全民国聊斋大戏中,《照镜子》还很很难得的找到了惊悚与轻松的契合点,影片一群青年寻访者之间的争风吃醋,性感的床戏,奇异的尸体大挪移,都给影片增添了很多的趣味点,使观众可以在密不透风的恐怖中得到片刻的轻松。
特别值关关注的影片最后,一切的谜局大揭底之后,还有一个疑似“女同”的场景戏,算是牛朝阳导演送给观众的一个善意的玩笑。
去年的《床下有人》已经证明了牛朝阳导演在挖掘题材和实现市场回报的强大执行力,《半夜不要照镜子》则再一次验证了前者的票房成功并非偶然,且不管《照镜子》能否再创佳绩,仅就电影的水准和娱乐性,已然把很多同类型影片抛在了身后。
怎样在有限的尺度内制造出观众喜欢的惊悚片,始终是摆在国产电影创作人面前的一道难题,《照镜子》的出现给出了一点启示,在民间流传着太多类似“照镜子”的题材,只要运用得当,多花些心思在制作上,名利双收并非遥不可及。
几年前,一只镜中手掐死一个女人。
多年后 ,一行五人两男三女来到阴森恐怖渺无人烟的乌镇,住进一家破败不堪的酒楼。
风高黑月夜,鬼影来无声。
每人都听说过镜中鬼的传说,为了避嫌在黑暗中照到镜子,大家各怀心事相互推诿。
经过一番惊吓狂奔四处搜索之后,还是没有避免一个一个的死于非命。
从怀疑鬼到怀疑人,终于真相大白于天下,原来又是一出人装鬼吓死人的连环凶杀案。
导演牛朝阳经过2011年的《床下有人》练手后,似乎越发成熟老练,此次画面配乐都得以极大的提升,悬疑桥段也是编排满满。
各种吓唬人的影音效果更是层出不穷不择手段,阴尸鬼脸、喷血尖叫、棺材纸钱、镜中倒影、暗中狂跑,无所不用其极,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情节都是在暗夜中度过。
如果你是个胆小的女生,或许还真会被冷不丁惊出一身冷汗。
当然,这也只是在制作层面比《笔仙惊魂》高出一个档次,惊吓程度比《绣花鞋》花样繁多,至于剧情设计都是大同小异半斤八两。
与西班牙式的重口味惊悚比较起来,还需攀升几个台阶,才能达到深入骨髓的惊恐效果。
我们倒是可以小期待一下牛朝阳导演下次会为大家带来何种恐惧。
很早之前看的,给小小的我留下巨大的阴影
虽然有点荒谬,但是制造恐怖气氛的方式很有创意
可以吧至少恐怖的氛围可以了,其他的剧情可行,毕竟12年时我和同学找不出比这个还恐怖的国产片
蛋疼啊,狗逼剧本狗逼演员狗逼配乐,镜头还行
半夜不要看烂片。。
比《笔仙惊魂》好,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结尾雷倒众生,牛朝阳真是编不下去硬编,巡捕房老头与黑社会老太的地下恋尸癖爱情,彻底让女主角出柜成功。
看的很累
结尾太太太太他妈意外,猜得出来的人就和牛朝阳一样逼了,这人瞎编的水平已经到一个境界了。打两星是因为比床下有人好点,至少算得上是个惊悚片。“我是情花会的十四”——这里笑喷
我觉得还行吧,和班里同学一块看的
该说什么好呢,还是什么都别说了
还记得《绣花鞋》吗?
有帅哥 有国党 很好 摄影不错~
在大陆果然是不能有鬼神这种怪力乱神的东西存在啊。
小学五年级运动会同学放的
还不错 国产鬼片都是惊悚外衣的杀人侦探案 所以我挺喜欢的 而且全片挺悬疑的 不错
女同片。。情花会OMG
如果你对国产那些所谓恐怖片还有印象的话,你就知道这片子几斤几两了.....
哈哈哈哈哈有被笑到 比某些的好 确实吓到了在我眼里不算什么《浅浅微笑》
奇烂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