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一部叫《四重奏》的日剧,讲述四个人组成了一个小乐队,他们没有太大的志向,只为了满足自己对音乐的爱好,在演出之余,一起品尝美食,分享家长里短。
这套剧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经常一集从头到尾都像是一碗温吞水,但在国内很流行,我想主要原因正是因为它没有煽情、没有说教,也没有鸡汤。
它演的就是几个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偶尔合乎时宜吐出的一两句生活感悟,就会让人瞬间感动满溢。
是啊!
朋友圈毒鸡汤的荼毒日盛,大家需要贴近生活的真切。
带女儿去看《冰雪大作战》,找到了和看《四重奏》相近的感觉。
影片讲述在加拿大的一个小镇上,一群放了寒假的孩子,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小男孩卢克和刚刚搬来的小女孩苏菲成了两个阵营的首领,约定了持续整个寒假的打雪仗。
雪仗的规模和紧张气氛在双方孩子各不相让、又有误会中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但最终的结局又出乎意料的圆满和美好。
影片和近几年登上大银幕的动画片有个很大的不同,是这部作品的动画形象基本都是人类的小朋友,动物只有一条狗,在角色上不如《疯狂动物城》中的各种动物那样有趣味性,但也具备更多的感染力和认同感。
北方的小朋友对这部作品会更有感触一些,因为每到放寒假的时候都是冰天雪地,堆雪人、打雪仗是常态;南方的小朋友可能这样的机会少一些,不过看这部电影也能涨不少关于雪的知识。
电影主线清晰、叙事流畅、剧情好懂,我6岁的女儿都看明白了——对于她来说,看的就是两伙人打雪仗的热闹,有城堡做防御、有梯子攻城、有一条狗上蹿下跳、有带染料的雪球打的乱七八糟……在一次次的雪仗升级中,影厅里的小朋友们笑声此起彼伏、乐不可支。
虽然都是人类的形象,并且两队打雪仗又是“群戏”,不过不同角色的形象,以及迥异的性格,让每一个角色都有极高的辨识度,且显得妙趣横生,比如那条叫乐乐的大狗,只要一出场就会引来笑声,还有那对儿双胞胎兄弟,分明就是用来搞笑的,大壮和露露也是两个阵营中比较出彩的角色。
因为配角太出色,反倒显得主角卢克和苏菲不那么出彩了。
当然,要照顾小朋友,国语配音就显得很有必要。
这一次为卢克和苏菲配音的是配音界的“一哥一姐”张震和季冠霖,相信影院放译制版会多一些,这算是给到小朋友们的福利,不过坦白说,两个人的配音谈不上出彩,也没有太高的辨识度,反倒是露露的配音非常有意思,大家去看过就知道。
现在来说为什么有看《四重奏》相似的感觉,因为看《冰雪大作战》是一段接一段的回忆杀,它同样没有说教没有煽情,但还是能带给你很真切的感动。
作为一个东北人,堆雪人、打雪仗、玩爬犁,搓个雪球或掰一截冰溜子塞同学脖子里都是常干的事儿,而自己小时候也和卢克很像,有点孤僻。
不太合群,所以觉得电影中角色的性格设置、情绪和心理的捕捉非常精准,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的样子啊!
同时,让我感受到了成长的阵痛,也让小朋友们明白团结友爱的重要性。
虽然电影质量靠谱,但我对它的担心还是多过信心。
因为它没有迪士尼、梦工厂那样声名显赫的厂牌,又缺少内地观众耳熟能详、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一部打雪仗的动画片选在春暖花开的4月也略显不合时宜,不过还是想呼吁观众不要错过这部作品,它是清明节和五一档不可多得的合家欢动画片。
渐渐地,2017年的中国影市步入了春季档,正式踏进一年里进口片的第一个发力月,在三月四月间,有《金刚:骷髅岛》、《乐高大电影》、《金刚狼3:殊死一战》、《攻壳机动队》等名家名作轮番上阵,好不热闹。
然而,这一系列的引进商业力作却全部都是面向二十岁以上的电影消费主力军,而儿童向作品却是少之又少,如今,《冰雪大作战》的出现,犹如一缕春风,唤醒了久久无从选择的儿童消费群体。
《冰雪大作战》取材于1984年加拿大家喻户晓的经典动画长片《阻止战争的狗》,此片堪称北美动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在30年前上映时就曾轰动一时,更在全球超过125个国家公映过,总共获得达18类全球各种奖项。
而作为翻拍的新版,《冰雪大作战》还是首部引进入中国大陆公映发行的加拿大动画片,同时也是2015年加拿大本土制作的电影票房冠军,作为一部动画片,这实属不易,而接连参加圣丹斯电影节等国际知名影展,以及最终的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和最佳原创歌曲的提名阵容,已经证实了本片过硬的质量和不可忽视的地位。
回到电影本身,《冰雪大作战》讲述了一群生活在加拿大小镇的熊孩子,在寒假来临之际,为了打发无聊的百无聊赖的时间,小男孩卢克和刚到搬来镇子没多久的小女孩索菲亚各自立山头成为了两大对立孩子帮的帮主,两大帮派约定了一场超大规模的雪仗来一争高下,而本来只是图一时快活的雪仗却在双方孩子们的挑衅、误会等接连而来的碰撞和摩擦中不断升级规模和时间,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攻防保卫战,进而导致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发生。
镇子上的大狗克莉奥意外命丧于这场雪仗之中,而由于这个变故,孩子们停止了战争,而因此所经历得一系列内在外在的反省和领悟,最终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找到了游戏玩乐的真谛,友情和快乐才是游戏的真正目的,所有的孩子都在这个过程中醒悟并得到成长,最终皆大欢喜。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此片有着完美的寓教于乐属性,既有欢天喜地打雪仗的热闹场面,亦有对儿童自身成长的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
《冰雪大作战》作为一部优秀的动画片,它将友情与成长这一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通过一出发生在宠物身上的悲剧适宜适当而深刻醒目的教授给孩子,使孩子在感受到其中的深刻教训的同时又不至于背负上过重的心理负担,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可谓用心良苦,效果显著,是家长陪孩子去影院娱乐和学习的首选佳作。
在我亲爱的表姐看完电影的强烈推荐下,我对《冰雪奇缘》充满期待。
昨天中午抽时间去看了,感悟很多。
如果说《疯狂原始人》可以让人大笑大哭,热热闹闹的体会奔放的感情,那《冰雪奇缘》从头至尾更沉稳安静,让人沉思,偶尔微笑一下或默默流泪。
先说故事的情节发展,结局似有些意外,但又不那么出乎意料,虽然还是跟自己一开始的设想不同,这也只是提醒着我,事情总不会按照我的预想进行。
说说内涵。
虽说整个影片,国王与王后出现的镜头相当短,但他们的影响力延续了整个影片,仅在最后才失去负面的影响,只留下了慈爱。
所以看完以后,我第一感悟就是,父母太重要了。
这是多么伟大而神圣又艰巨的身份职责。
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做一个妈妈。
爱莎的魔力无意伤人,国王与王后出于爱想要保护自己的孩子,他们关闭了城堡的大门,隔绝了爱莎与外面的世界。
其实,这也告诉爱莎,她与众不同,她很危险。
爱莎的恐惧愈深则魔法越强,这又加深了爱莎的恐惧,爱莎的自我价值感非常低。
这也是为什么当爱莎的秘密被发现以后,她不能相信任何人所说的话,只想逃开,首先就源于爱莎无法相信自己值得被爱的悲伤绝望。
爱莎越是这样,她的魔法越强,冰雪越厚。
冰雪只是爱莎自我防御的外在表现,如我们人类。
很鲜活,很震撼。
这种防御一层层累积,一开始是美丽的艺术品,后来,变成了尖锐可怕的冰箭。
同样被隔绝的还有安娜,所以安娜拥有孩童般纯真好奇的善良与热情,对爱情的冲动与幻想。
她只见过相亲相爱的爸爸妈妈,这对她就是全部的经验。
但安娜是普通人,所以她无所畏惧,她拥有爱莎所没有的的乐观信任与勇气,这也成为她后来坚定的寻找姐姐的强有力的支持系统。
但恐惧都是源于爱。
爱莎离开了,跑到遥远的山顶,为何城市依然被封冻?
因为爱莎心中有牵挂,她的离开是出于保护家人子民与祖国的奉献牺牲自以为的负责,她的心没有离开。
当恐惧成为爱的表现形式,爱没离开,恐惧自然依旧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不论爱莎躲到哪里,城市的风雪都会随她的魔力而加强。
当她悲伤绝望,灾难就会加剧。
这是爱莎不能想到的。
恐惧中逃离的爱莎来到雪山,放下了所有的重担,那份轻松自在的感觉释放了,于是她造出了美轮美奂的冰雪建筑,同时给了自己一身妩媚靓丽的装扮,正如她妹妹见到她第一句说:爱莎,你变了,是往好了变。
这就是真我的本质。
真我拥有着无法想象的潜能,我们知道的太少。
我赞赏导演的形象设计,简直是无法言语的震撼。
其实,地精长老在一开始就告诉了国王一家,爱莎的魔法蕴含着爱,需要穿越恐惧。
可以以爱为出发点的恐惧总是更容易被看见和重视,所有人都忽视了爱的力量,那就是感受的力量,是控制魔法的力量。
关上大门,封闭心门,爱不流动,如何学会体会爱表达爱呢,能量本身的自由流动才会带来释放自由与随心所欲。
观看影片的过程中,真把我急死了,但我依然还要安静的看下去,相信爱莎一定会学会信任,耐心的等待爱莎体悟的那一刻。
我想,这也是我成长的历程,一个重要的提示--耐心。
爱莎与安娜之间的真爱,终于突破生死,融化了双方冰冻的心。
我朋友说前面很长,知道爱可以控制魔法后就简洁的结束了。
呵呵,我想,那是因为,爱很简单,不需要什么道理,不需要什么技巧,爱的本质不过就是想爱。
爱之所以需要学习,我想那是因为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体会爱,信任爱,表达爱。
爱本身并不需要学习,因为我们的本质就是爱,我们是源于爱带着爱而来。
让爱流动起来,自由的力量会赋予爱更强大的能量,并控制自如。
感谢这部电影给了我这么多的思考,感谢它在我这个阶段上映,带给我巨大的冲击震撼。
我的心,就如同自由的爱莎一般精致,看见改变后的她的第一眼,我就像看到自己的本质,如此感动,当下就流泪了。
爱莎,我如你一般将获得重生。
最后强烈推荐所有心理爱好者们观看此影片,定会有所感悟。
看的是中文配音版,小孩子容易明白,所以电影院里提问、说话的小孩比较少。
配音团队听说国内挺知名的,质量还可以,但都是大人,童音可能略显不足。
歌曲好几首,都很好听,有两首是中文版,其它还是英文原版。
电影制作的技术水准不如美国那几家大公司,但故事主线挺符合儿童思维的,争个游戏的胜负就是他们生活中最大的事儿,雪地摔跟头永远是小孩最大的笑点。
雪山小镇的场景很美,人物形象设计审美也挺好。
没想到男女主角还有爱情线,不过也就是轻轻带过。
而且初次表白后的双方反应很有趣,挺真实的。
看到有人说他反战很牵强,到最后上纲上线,我倒觉得,他其实从一开始就在铺垫,那场雪仗不是游戏,他们把他叫做战争。
我觉得这部片子是想通过打雪仗来表现整个战争的过程,即便这只是孩子的游戏一开始并无恶意,但因为处于“战中的思想”也会导致后期的局面无法控制,令战事升级,甚至卷入更多的平民,而战争中死亡的往往都是最无辜的民众,当战争结束,出现了伤亡时,人们便忘掉了自己也曾是主战的一方,将责任推给了战争中的某个人,就像现实中的军事法庭,只是也许为了照顾小孩子,他把这一切包裹在这个欢乐里,所以讲得有些隐晦吧,如果他再露骨些,把这些表现得更残酷直白些,也许会更容易打动人,到时估计就会有一大群人喊神片了全片最冷酷的画面就是男孩父亲的葬礼,冰冷的色调,悲愁的线条,男孩失去了父亲,唯一得到的安慰就是军乐,英雄的称号以及冰冷的军号,将这份军队的思想传递给了他,他不知道怎么安慰别人的悲伤,于是他学着了父亲葬礼的情景,为他们共同的朋友举行了葬礼……
《冰雪大作战》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群生活在加拿大小镇的孩子,在寒假来临时,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小男孩卢克和刚到搬到镇子上的小女孩索菲亚成为对立两派的首领,约定了一场超大规模的雪仗。
雪仗的规模在两方孩子们的挑衅、误会等碰撞中不断升级,进而演变成雪堡保卫战,最后导致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镇上的大狗克莉奥意外死于这场雪仗之中,由于这个变故停止了孩子们的战争。
最终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找到了游戏的真谛,友情和快乐才是游戏的目的,所有的孩子都在这个过程中醒悟并得到成长。
看电影的时候有很多家长陪同孩子来看,全程孩子们都很开心~电影传达的就是令人回归最质朴的情感。
也许没有迪斯尼的花里胡哨,但就有很原始的童真乐趣。
小朋友能学会好多,友谊在成长中失去和获得。
很有教育意义的一部电影,值得一看!
不管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可以去欣赏一下。
前者去感受一下最简单的童真童趣,后者去学习一下友谊以及和平的珍贵与美好😊
冰雪漫天的世界里,两队孩子为了打发时光各自为政,分为两派开始一场攻守战。
一场平常的雪仗,瞬间变得不同寻常,以拥有军号的卢克为首的一派人数众多;以苏菲为首的一派则看似弱小,却拥有聪明发明家四眼建立起的冰雪碉堡。
本来是好玩的游戏,却在不断的攻击下,让双方互相误会并且矛盾升级。
最大的转折点,来自总爱凑热闹的狗狗乐乐的意外死亡,这个事情的发生,让双方冷静下来,思考游戏的意义,本来是小伙伴们之间友情的传递,带来愉快的感受,却在对战的时候都变得情感不在,唯有争夺。
电影里有几个点引发我关于人性的思考: 卢克爸爸作为军人留下的军号,那一段关于父亲葬礼的回忆,画面真情流露,也把卢克的性格特点表露无遗。
以父亲为自己的骄傲,却无法接受父亲离去的现实,这是现实中很多人都会遇见的,也是卢克把父亲的军号长伴身边的原因。
亲情的回忆,遗物的陪伴。
狗狗乐乐的如影随形,每一次战斗乐乐都是饶有兴致的跟随,哪怕浑身满是颜料,却仍然开心的摇摆。
直到最后一次被主人拴在家里,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渴望,冲出去加入孩子们的战斗,年老的乐乐没有夺过对战过程中堡垒的意外崩塌,丧命于此。
回想现实中,无论何种对战里,都会有受伤和死亡存在,我们无法避免,但是可以尽可能的去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能拥有和平的世界。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电影里一群小伙伴们的冰雪对战游戏,本来是好的结识机会,却为了所谓的输赢而忽视游戏的本身,追求结果的完美,到头来获得的不如意的结局。
其实所有的交往过程中,享受美好的时光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一味的强调输赢论英雄,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价值引导。
孩童的电影里,引发成人一样的思考,其实现实生活里,我们给孩子给予太多成人世界的价值取向,有时候返璞归真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这是第一次有加拿大的动画电影在国内上映。
如绘本版质感的人物造型和色彩,提示我们这部作品来自一个遥远的国度,也提示我们不能用一部普通商业大片的标准来衡量它。
影片其实是在没有矛盾的情况下,硬造出了一场战争的矛盾。
就像那个冰雪中搭建的城堡,平地而起,没有深藏的地基。
影片还在没有英雄的情况下,挖掘出了一个让人动情的英雄——那条朴实的大狗,可能是为了让孩子的成长显得有点代价吧。
不过这个代价也显得有些刻意为之,因为它并不是必然的、时不可解的结果。
男主人公牵着妈妈的手,站在父亲坟墓前的情景让人印象深刻。
他独自在谷仓的二层,蜷缩着身体,看着父亲的照片的镜头,也让人心碎。
他是军人的后代,流淌着军人的血液,所以会热衷于战争的游戏。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他还是一个孤儿,他在情感上是有自闭倾向的,他向着冰雪城堡发起的战争,何尝不是在向一种坚固的情感堡垒发起的冲锋呢?
在这场战争中,每个小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属性。
有的是干力气活的,有的则善于用脑,有的充当添油加醋的挑食者,有的则是处于中立孑然自好。
有双胞胎令人幽默的“不默契”和永远为伴,也有亲姐妹间的拌嘴与相知,当然还有男女主人公一间钟情的暧昧好感。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孩子的世界,而是一个迷你的社会。
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个冰雪村庄是成年人缺位的,几乎没有家长、老师,所以这种迷你社会的塑造不仅有其人际关系,而且有其物理环境。
在一片白雪中,任何颜色都很容易衬托出来。
在一群孩子中,任何情感都会变得纯粹。
最终,影片就像讲述了一个梦,父亲的牺牲也是一个梦,梦醒了,战争结束了,城堡崩塌了,大家又充满欢乐,唯有大狗就像父亲那样留在了梦里。
动画影评俱乐部 inside
主角小时候他的父亲在一次战争中牺牲了,给他留下了一把军号。
因为就他有军号所以小伙伴们推选他为将军。
他们一起玩一个攻占城堡的游戏。
敌军就是主角女朋友率领,女主角非常能干总可以把男主角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男主角最终决定出绝招了,二营长把老子的意大利炮抬过来。
几炮之后,城堡就沦陷了。
战争圆满结束,只有敌军的军犬一只阵亡。
城堡曾经非常坚固,易守难攻。
但是人类的科技进步往往最先应用于战争武器的技术革命。
曾经无法攻破的城堡,在重炮的狂轰滥炸之下根本就不堪一击了。
男主角获得了战争的胜利,还收获了爱情。
这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只是不知道动画片里的人物足不需要吃饭,由始至终都没有家长给他们做饭。
夜晚也不回家在古堡内追逐嬉戏,就不怕有大灰狼吗。
里面的人物都特别可爱!
卢克头发好有漫画的感觉,那只号角对他有特别的意义,他也是他们的方的将军,苏菲是这个阵为数不多的女生,她有个暴躁的妹妹露露,露露好像很讨厌男生,也暴力😁!
麻杆有只可爱的狗狗乐乐,最后在他们的“战争”中死去了!
四眼是个特别特别厉害的天才,图纸设计,建宫殿,制作工具都拿手,那座城堡好漂亮!
还有那对呆萌的双胞胎,蠢蠢哒!
其实片子就是讲了一群放假作业很少,无所事事的小学生为了消磨时间,组队打雪球!
可是呢,卢克这方太投入了,苏菲方抢了他的号角(最后还他了),他找了一帮低年级的小学生来攻打城堡,最后城堡被打垮,乐乐被雪块压死,在埋乐乐的时候,卢克为乐乐吹了一首歌,最后麻杆和卢克冰释前嫌!
剧情啥的不是我的菜,但是能把游戏拍成“战争”的感觉挺不错了,而且画面太美,人物可爱!
三星半 动画版的《浪潮》,只是结局没那么残酷,以适于儿童观看。当动画回归童趣本真,不知为何就不受欢迎了?!
剧情很简单,真的是为儿童打造的,笑。小孩应该看得懂,成年人看应该会觉得有点过于单调了,不过这部蛮有教育意义的。
主线不明,感觉就像拖时间。是真的拍给小孩子看的动画片
谷仓从一开始灰蒙蒙到后来看着还有点儿热乎了~
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几个小朋友一起打雪仗,记忆总是那么美好
以情引情 寓情于教
看完感觉情节设计不伦不类的消化不了,城堡倒塌时一群一年级跑不动的小不点都能脱离,反而牺牲了一条健壮大狗,出戏。
还挺好看的,比较适合小朋友,但是有吻戏(^.^)
有些无趣了
紧张的生活,偶尔看看这种欢快的电影也是放松,一年级的小菜鸟真的好可爱呀,没想到剧里居然还有一丢丢的爱情,然后看他们打雪仗的时候突然手痒,如果冬天上映就更好了,看完了还可以和小伙伴玩一场。总的来说很好看哦
…………乱七八糟
和儿子老公一起看的,还不错,挺正能量的,有和平的大主题。
不愧是前年加拿大的票房冠军!看着一开始小孩子们无聊的用舌头接雪,大冬天一口气喝完冷饮喝到头痛,在雪地上摔来摔去,嘎吱嘎吱的踩雪,哈哈,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
呃…有点尴尬。配音缓慢(说是疯狂动物城原班人马,难道是树懒?),似乎是低幼路线,但台词很网络。情节幼稚,似乎是低幼路线,可居然有小朋友kiss镜头…
适合小朋友观看
低幼又无聊
之前看评价挺好,看过以后很一般,制作一般可以理解,毕竟加拿大不是美国,但是不论节奏还是人物塑造都乏善可陈,第一次被豆瓣坑了
一年级小企鹅🐧。
男主像吴奇隆,双胞胎像刘梓晨。
故事剧情还不错,小孩子应该看得懂,有一定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