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最好的西部片,没有之一配乐摄影高度统一的完美结合剧本也是短平快,一句废话没有,不烧脑,这句是褒义。
就踏踏实实的讲好一个故事,没有炫技,没有煽情,但是打动人心。
看到有些影评讲这片子神似老无所依,不知道po主们看没看过老无所依看没看过科恩,这片子除了跟老无所依一样都是西部风,其他没有一点相似之处,他们都有着各自独特完美的内核。
这片子有太多惊艳的细节,太多精彩的小人物,开头兑换硬币的德州大爷,给派派介绍工作的胖女服务员,彪悍的老太太服务员。
太多精彩的细节勾勒出美国西部的衰败现状,沉默寡言不善表达的兄弟情谊,出言不逊相互挤兑的警察搭档,太多太多让人铭记于心的情节,2016最佳电影ps.除了派派小队长,他哥是魔兽里面的麦迪文,探长倒是科恩最爱用的男演员之一绿脚趾
完全的谢里丹样子,结尾督爷看似选择成为私侦追究到底实则与潘达成默契——代际间西部正当性的传承。
城市(黑片)与异质(西部类型)在谢里丹处是倒置的,这个福特传人的创作总是西部本位而将城市(化)作为外部。
私侦与牛仔都是在地性的,与生存条件构成装配的存在,且并无可能反之亦然。
所以此处督爷当然不可能咬死不放——他不可能像鲍嘉一样行事,或者说黑鸟之后的鲍嘉;本福斯特的死与High Sierra里如出一辙,即说明那时的鲍嘉尚可容忍,即便他不属于西部,但与White Heat里的卡格尼一致,勇于“像西部人一样去死”。
同理,本福斯特的孤狼行为也可以关照The night and city里的韦德马克,强调牺牲的冲动来自于对“家庭”的责任和保全。
只是相比Dassin作中前家庭(未婚情人)的关系,此处谢里丹更倾向留心“血缘”,他显然更青睐《搜索者》,纯正的“四海本色式赠予”则由阿弗莱克在TOWN中完成。
大评审团朋友言此片“保守派和民主党左派之争内涵且以后者获胜结束”,当然是此故事的一种写法。
但谢里丹并非塔伦蒂诺,他是当下好莱坞少有的不站到民主党主流认肯话语之下的作者。
片中警匪四人仅仅是实证主义法学意义上的对立而非道德的对立。
督爷得知潘的行事动机是蒙荫子孙,便认可其之“西部式的为人”,从此既往不咎甚至心心相惜,这恰是决斗stand off的当代性形式。
另有本福斯特的毙倒:远山狙击——肉身的仪式性决斗的另一表现形式,谢里丹做得得当。
犯案兄弟和督爷显然隶属同一精神源流,直接接续的是道格拉斯和韦恩。
而老督的混血搭档则最是显出谢氏个人剧作符号的部分,一如《风河谷》,原住民身份抛出的是最深刻的西部要义——习俗、种族与居住地间的正当性存在。
这能解释为何谢与维伦纽瓦炮制出了极富政治含义的《边境杀手》:维伦纽瓦者——魁北克人士也。
若说此片与科恩大作有何相似,恐怕只是一方追捕一方流窜作案的模式上,这不够有说服力,毕竟斯氏《猫鼠游戏》也大类如此。
基因上与此片联络的,应是西米诺的Thunderbolt and Lightfoot,当然,个中主旨还是泰勒最景仰的福特式。
本片也是谢“后福特主义”作品序列中之一,当然此处福特是约翰,而非亨利。
本子打磨得细腻真实。
亮点很多。
彼此依赖的血缘挚爱,相互斗嘴又一起出身入死的伙伴,实在爱死了那位牛排餐厅工作了44年的waiteress的台词,“请问不要什么?!
“ 一语道尽人生的万千无奈却只能欣然接受。
也许再十恶不赦的黑暗背后都隐匿着一个深爱的理由。
每个人活着的长短不一,有些随机,有些业因,是非曲直实则无法输出单一价值观。
广袤的西部公路风景在温柔的吉他声中缓缓流过车窗,最是荒芜人烟,偏偏铁汉柔情,再来枪林弹雨,生离死别,而这一切表面归于平息之后呢?
当我们试图用爱去承托人性的邪思,没有受益方,每个生命个体都在承受苦痛循环,循环……everyone lives \ loves\ suffers .如同疫情映射之下的我们.2022年四月春
看着电影中汽车行驶时道路边的破败不堪,心想这是美国吗?
但是至少路边出现过的两个广告牌倒是崭新的。
不停喷着惹人烦段子的快退休老警察、两兄弟抢银行的作案手法、德州牛仔的彪悍、兄弟情义等等,电影里有趣的元素很多,对了,还有兄弟干的最后一票赶上了发薪日,这个梗来自一个倒霉蛋抢了一家银行,正赶上当时一群FBI集体领薪水的真事。
不少人注意到了那两个广告牌,特别是第一个“in debt?
”,正是弟弟托比的状况。
虽然哥哥被击毙了,但是托比成功的完成了计划,将债务还清,保住了孩子将来可以上大学打橄榄球的梦想,保住了作为一个父亲的最后颜面。
然而结局就是这样吗?
抢银行可是死了好几条人命啊,虽然是哥哥坦纳下的手,并且也偿了命,但托比也开了枪,只是没打死人而已,况且抢银行的计划是他出的,几条人命算在他身上合情合理毫不过分,电影结束托比得到的是好下场,难道影片鼓励欠债人可以使用像抢银行这样的非法手段来偿还债务吗?
即使导致无辜人丧命也可以容忍吗?
公平在哪里?
正义在哪里?
我想导演当然不是在鼓励犯罪,这只是一部电影,一个虚构的故事,所以我们不禁要问,导演大人,您到底想表达啥玩意儿啊?
百度一下“美国页岩油 德州”,你看到了什么?
德州不得了啊!
但不幸的是,德州的托比们因为欠债,不得不把农场连带地底下的石油交给银行,而之后农场的石油收益和托比们没有一毛钱关系。
和中国的房地产开发道理相似,拿地的当然希望费用越低越好,卖地的希望越高越好,谈不拢怎么办,所以就会有钉子户嘛!
同样道理,盯上德州丰富石油资源的能源公司自然希望拿地的成本越低越好,而美联储加息导致以前超低利率的贷款机会没有了,怎么办?
事在人为!
银行只要让农场主把农场抵押出来并且背上债务,待其破产后把接收到的农场及债务打包卖给能源公司,日后能源公司进行项目投资,增加非农就业人口(美国非常重要的经济数据),提振美国GDP,银行、能源公司高管把酒言欢……
然而为了压低成本,石油工人的工资待遇……
还记得接待托比的那位神情古怪的银行工作人员吗?
下面,让我们来谈谈公平正义吧!
原创 2016-12-28 李骥 (from 微信公号 “李骥-Josh”)法外之心当 Hell or High Water 这部电影进入最后一幕时,退休的老巡警离开他一直追踪的罪犯,他的车在荒凉原野的公路上卷起一阵尘土。
摄影机这时下移进入草丛,此时响起了电影的最后一首配乐 --- Outlaw State of Mind.Chris Stapleton - Hell or High Water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这首歌是如此苍凉带感,以至于看完电影我去找了歌词。
最后一段副歌是这样的:Yeah there's people all across the landFrom New York out to old San Fran'Just don't give a damn all the timeIn an outlaw state of mind歌者Chris Stapleton反复吟唱的,其实就是这样的意思:天南地北的人,来到这片土地;他们从来都是“爱谁谁”,他们都有一颗法外之心。
死嗑到底是的,“法外之心”,Outlaw State of Mind,正为Hell or High Water 这部电影点了题。
这部并非大导演、大卡士制作的电影,IMDB得分7.8,已获得今年金球奖的最佳影片、最佳男配和最佳剧本提名,有望成为金球和奥斯卡的赢家。
赶上中国官媒打压豆瓣,这里也力挺一下:豆瓣上这部电影得分也是7.8分。
豆瓣网友水平着实不差。
网上资源里这部电影的片名被翻译成《赴汤蹈火》,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翻译,因为“赴汤蹈火”里那种正义凛然的劲头,根本不是这部电影的精髓.这部电影是个犯罪片的格局 两名抢银行的毛贼与两名追踪他们的德州巡警的故事。
警匪两方在道义上本来正邪分明,但电影搞得你偏偏对他们两边都会生出很多同情。
劫匪一方是兄弟俩,他们因为可能会失去被“反向抵押”的农场而走上抢银行的危途。
他们的犯罪动机弟弟在片末説的很清楚:“我是个穷光蛋,我爸也是个穷光蛋,我爷爷也是。
穷,就好像一种病,代代相传。
我绝对不要让我的儿子再受穷。
”在刀刃上求生的哥俩,虽是法外匪徒,又时时流露着兄弟情谊 --- 不管是哥哥抽弟弟后脑勺的那几巴掌,还是二人在夕阳下的打闹,还是二人生死诀别时的眼神,都令人动容。
他们的反面是两名追踪他们的巡警,一个马上就要退休的老头(Jeff Bridges)和他的印弟安搭档。
成天骂骂咧咧的老巡警,其实内心里誓与两名劫匪死磕到底,以至于结案退休以后也还念念不忘,以平民之身找到漏网的弟弟要一决高下.电影就在这里停了下来,他们是否还会有一次生死对决?
还要你自已去想象.所以“赴汤蹈火”是一个错误的翻译,因为正邪之间已经模糊,观众对道德和冲突两边的人物都产生强烈带入感。
于是你才会感受到人性的复杂和道德的模糊,电影也再不是肤浅的道德説教。
要我説Hell or High Water这个成语,在这里应该翻译成《死磕到底》。
新西部电影违法者与执法者的“死磕行为”,本来就是个热血的故事。
而故事发生的背景,被放到了荒凉的西得克萨斯。
因为这种荒凉,电影更加热血。
因为西得克萨斯,Hell or High Water 又可以被归类为一部西部片:在这个狂野的wild wild west, 法律与秩序十分脆弱,老少爷们一言不合就可能拔枪相向,每个人都“去你妈的爱TM谁谁” --- 一处法外之地。
实际上西部片兴起近百年,至今并未消亡。
拓荒,是美国精神与文化的重要遗产,而wild wild west的法外之地演出的那些快意恩仇的故事,至今仍然在深处暗合着美国人的民族精神。
只是现在的西部片离《正午》那个时代,在价值观与形态上已大大迥异了。
比如昆汀·塔兰蒂诺去年的《八恶人》和更早的《被解救的姜戈》都是这位酷爱西部电影的怪才导演的现代演绎 --- 人物内心更复杂,价值观更模糊,主题更暗黑,道德立场方面让人更难选择。
西部片气质的好电影真真不少。
去年大热的《荒野猎人》就在拓荒时代的白山黑水之间获得一种十足的力量;《警车》(Cop Car)则刻画一个坏警察在西部旷野里的焦虑和自我毁灭;《西部慢调》(Slow West)説的又是一个法外之徒的某种内心感化。
西部旷野里那些血性故事,同样化身在那些最出色的美剧之中。
《冰血暴》(Fargo)和《绝命毒师》这两部史上最牛美剧,都有正邪之间的冲突纠缠,都有人性深处的欲望贪婪,也都有一种苍凉遒劲的力道,刻画着美国精神深处的那种“法外之心”。
川普之胜为什么会扯到川普?
川普与希拉里的选战,被视为民粹与精英的对决。
而这一次,这个被精英和主流媒体骂为种族主义者、女性歧视者的极右份子,居然堂皇地当上了美国总统。
川普为何会赢?
其实在所有因素之中,最重要的是他所迎合的那些基础选民,那些生活在中西部州的中老年白人,那些被全球化浪潮遗忘的弱势群体。
这些人,不就是这些“新西部片”里的那些在西得克萨斯的酒馆里打发时间的戴牛仔的男人吗?
大选前几周曝出川普“抓住她们的私处”的不雅言论,举国哗然。
但即使这样,也未撼动这些酒馆里的中西部白人对川普的支持。
精英们攻击川普的“女性岐视”在他们这里是完全无效的。
在他们看来,川普才是真的爷们!
川普的胜选,本质上是相当多的美国人认同他是一个有gut的tough guy,中国话叫“纯爷们”。
Tough (强硬) 一直是川普标榜的人格特征,很多美国人之所以寄希望他成为一个“让美国再次雄起”的强硬领袖,是因为他们内心里知道,这是一个rough(凶险、艰难)的世界。
西部电影里透着的那种粗粝气质,那种快意恩仇的“法外之心”,到现在也还是美国人精神的一部份。
某种意义上也是活动太过精致的现代人所需要的东西。
(所以我会深爱这部Hell or High Water, 而不是它在金球奖里的竞争者,那部矫揉造作的Tom Ford的《夜行动物》)创建于 07:35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三星半。
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部德克萨斯州。
不知道德州现在还是像电影中那样吗?
好像始终深陷在经济大萧条中那样,到处是二手破车、失修的房屋、For Sale的牌子和抵押贷款广告。
即将退休的老白男警长怀念着逝去的牛仔生涯,喜欢说政治不正确的种族笑话,这让他的搭档—印第安和墨西哥混血深肤色中年男警非常厌恶。
老警长不信教,爱看足球,满口脏话,而他的混血搭档虽然讨厌他,但是却佩服他的智慧,常常主动向老警长示好。
他们有一段对话非常有意思,就是老警长在怀念逝去的牛仔时代时,混血搭档提醒他那时美国人杀了多少印第安人,占有了原本属于印第安人的土地。
然后两人一同感叹,那些全都过去了,曾经的征服用的是子弹,而现在用的是银行和抵押贷款。
这两位配角有许多精彩对话,表现相当出彩。
而主角两兄弟则是破产的农场主,两人的父母已经将农场抵押给了银行,因为无力还清债务,农场即将被银行收回拍卖。
走投无路下,男主角即兄弟二人中的弟弟策划了抢劫银行,和刚出狱一年的哥哥共同走上抢劫致富的道路。
最后一次抢劫时两人遭到小镇居民的抵抗,也被老警长搭档和州警逼到山穷水尽,哥哥为了掩护弟弟逃脱留下垫后,在射杀了混血搭档后,被复仇心切的老警长爆头。
退休后的老警长来到男主角已经赎回的农场,两人有一段很长的对手戏,警长问男主角为什么要这么做,抢劫那些原本不属于自己的钱财。
男主角回答,我穷了一辈子,我父母、祖父母也是穷人,贫穷就像传染病一样,而我的孩子们,不会再穷下去。
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想这也是印第安和墨西哥土著们想要问当年开发西部的白人们的问题,而老警长对这个问题能给出的答案,大概和男主角给出的一样。
美国西部曾是富饶的农场,哺育了成群的牛羊和西部牛仔文化,当第一口油井喷出原油之后,这里又成了大公司和财团觊觎的肥肉。
西部牛仔的生活,和西部土著民的生活一样一去不复返了,所有人都失去了自己的故乡。
电影结尾,互相仇视的男主角和老警长没有向对方开枪,不能说他们达成了和解,只能说他们在畅谈一番后,身为西部人的原罪让他们这两代人暂时向对方妥协。
电影整体流畅,节奏的把握还不够好,配乐加分。
兄弟俩知道了地下蕴含石油,但是地已经抵押给了银行,又没有钱赎回,于是抢银行---以其人之道,所以那个很仗义的经理说:“这才是德州人做事的方式”(当然德州人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拿着武器追着悍匪火拼,最后武器太弱抱头鼠窜)兄弟俩知道了地下蕴含石油,但是地已经抵押给了银行,又没有钱赎回,于是抢银行---以其人之道,所以那个很仗义的经理说:“这才是德州人做事的方式”(当然德州人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拿着武器追着悍匪火拼,最后武器太弱抱头鼠窜)
我看完电影,在豆瓣没有发现一篇有共鸣的影评,所以就注册了个帐号写一点让自己爽的影评。
这里我会过度解读,不过这正是我看到的故事。
电影讲的故事相信你也看到,两个兄弟抢劫银行,为了自己孩子和家庭可以摆脱贫穷,即将退休的警长和印第安搭档一路追捕。
这里就不多说了,相信来豆瓣的也不会只看一篇影评。
我是想说我看到的: 兄弟两抢劫后去赌场换钱,支票选择的银行和办理信托的地方都是第一个抢劫的银行。
赌场是印度人开的,里面坐着为这片土地奋斗半生的人和奋斗出的腰包。
哥哥赌场里和印第安人玩白人占领他们土地后闲暇发明的德州扑克。
警长开着印度安人的过分玩笑,观众和警长一样却都觉得很好笑。
哥哥犯下的罪恶,源头却是善良,有责任心,怀着为子女创造未来愿景的弟弟。
哥哥误杀了他们自己的父亲,帮子孙延续未来的也是他。
屠杀印第安的白人们的子孙们,为了子孙又再一次合伙在这片土地上干了一票,牺牲自己亲人和又一个印第安人。
影片最后,警长说‘’这将是跟随你余生的心病,但你不孤独,这也是我的心病‘’ 警长开车走了,这成为他们之间的心病,却不是观众的,不是子孙们的,但是为了子孙,为了所爱的人这样的故事会不断重演
末尾镜头降到草丛里 ‘’这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弟弟和哥哥的关系,就像日本人和靖国神社的军人,日本人知道他们罪恶,但又不得不感谢他们,又不得不忏悔内疚。
影片里,汉堡店的服务员,她的大我就是保护自己的子女可以交学费,她才不管两百美元是不是可以帮助抓住罪犯,避免无辜的人被杀。
多半时候,更多人会把这部电影当作一个精彩的西部片,但片尾两人各自站立,并没有掏枪互射。
更多的人就像弟弟的两个孩子,悠哉悠哉的走进屋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更多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所爱的人,和向往的未来赴汤蹈火,牺牲了爱自己的人,满足了你爱的人。
人生就像一场糊涂账,忙完了喝杯啤酒吧。
写了个流水账,实在不想花时间整理语言长篇大论,就到这吧。
有不同意见欢迎指正,觉得有共鸣呢,麻烦在这个思路上再延展,如果你有时间,整理个完整的影评,我也想有共鸣。
跟你们一样,我也很忙,明天起来还要赴汤蹈火。
喝啤酒去了另补充:这跟《老无所依》不是一个套路,科恩兄弟的故事路线一向悲观,看完有种主角被上天戏耍的感觉。
而这个故事也就是《边境杀手》的编剧,说的都是罪恶和惩罚不断在循环,生活也还在继续。
这个电影的导演,配乐,表演,剪辑,都没有达到完美的大师水准,略显主创们的草率,焦急。
编剧写故事也稍有些硬来。
所以为什么你知道《老无所依》能得奖,这个片得各种提名。
缺少风格,缺少细节挖掘和表现另一个,为什么没有印第安的音乐作配乐,弟弟的设置能不能再沉默寡言内敛一点,哥哥再疯狂一点。
片尾能不能不要摇臂,这样好不好: 草丛,风一吹,草丛散开,依然是清晰的草和泥土,画面展开是模糊的背景:路和石油井。
如果将这部片以“法外之地”的历史套路进行评价,我认为小了。
《Hell or High water》是不是西部片?
看这部片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什么叫做“西部片”。
从西部片的精髓,个人更倾向是“当法规制度无法惩戒恶人之时,用‘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方式进行正义式的复仇,达到伸张个人诉求”的电影。
当然伴随的还有牛仔、马匹、左轮枪、决斗、酒吧等元素。
但在《Hell or High water》里,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西部片。
首先,霍华德兄弟二人,不是代表正义的一方。
哥哥坦纳本身就是有银行劫案的案底,“误杀”的他们的父亲,又监狱中被关10年。
弟弟托比正是这系列抢劫案的幕后策划人,甚至是他邀请的坦纳参与到银行抢劫中。
这种人,怎么会是西部片中正义的一方?
其次,兄弟二人是否走投无路,是否需要伸张“正义”?
可以从影片对话中看出,是弟弟托比策划的这系列银行劫案。
对于坦纳来说,他只是个帮手,因为一个人是无法完成这一切的。
但托比究竟是为了什么?
随着时间的继续,电影慢慢的说出了原因。
死去的母亲像银行获取了贷款,偿还不上,大片农场就要被收回。
托比的婚姻失败,还有前妻和两个孩子,需要他大量的赡养费,实际他已经欠很多了。
他没有工作,全部家当可能就是即将被收回的农场和几头瘦牛。
但这些一切,是不是他二人去抢劫银行的正当理由?
换句话说,如果你也走到了这般田地,是不是就可以去抢劫银行?
再三,谁才是反面?
以往的西部片,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
或许在故事递进的过程中让人产生疑惑,但最终毫无疑问,坏人必将受到严惩。
在《Hell or High water》里呢?
骑警马科斯说的那句话,“四个人死亡”一个银行的安保人员,一个见义勇为的路人,一个印第安裔的德州骑警,和劫匪坦纳。
如果说托比和坦纳是这部西部片里的主角,其他三个人的死亡,是正义的被伸张吗?
所以,谁才是反面?
最终,是好人笑到了最后吗?
《八恶人》里两人笑着面对死亡,《暴力山谷》中士兵为他的狗去复仇,最终,都是得到了完满的结局。
在《Hell or High water》里呢?
策划了抢劫案的弟弟月入5万美刀,和家人重新尝试过起和谐的生活。
退休了的警官却要被搭档惨死的悔恨经历而萦绕终生。
Hell or High water,我觉得译做《赴汤蹈火》真是太不好了。
完全没有体现出双方冲突的地方,只是将一方无限放大。
这是一部很好的犯罪片,近似西部片的外衣,内在全都是反着来。
其中所有人,包括托比、霍华德、印第安裔骑警、早餐路人对银行的敌视,近乎代表着对现实的不满和自我的逃避。
这个想要说,要更深了。
我拒绝深入。
给我最震憾的一幕,是骑手被大火所迫,驱赶着牛群向河边避难。
这完全象征着西部片的落寞,21世纪了,西部片的外形早就没有了市场,只剩下老人们在回忆过往,“难怪没有子女愿意干这个。
”
典型的西部片,但是就这部片子对我来说有一定的情节。
让我想起了我在学生时代做的一个白日梦,那是一节课上老师问大家以后的梦想是什么。
我说我要去美国西部开个农场,过农场主的生活。
结果老师笑着问我为什么要去美国西部开农村,中国不也可以吗?
在场同学都笑了。
年轻的我急迫的反驳道美国西部的农村有不同的感觉。
结果大家又笑了。
我就只能脸红到坐下。
我想看完这部电影多少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我分二次看完,二次都因为高评分,第一次看了前半小时,感觉很无聊很沉闷就放弃了,第二次压着耐心看完了,依然感觉如此,没有好印象感觉一般般
总体外强中干 对话写的太招摇而破坏了表演 环境更像是劣质装饰而非故事一部分 故事主旨虽有西部片意味但细节处理太过油滑 看完越想越不是个滋味
人物刻画的好精彩,剧情也很棒
再次被惊喜到,本以为是纯荷尔蒙的西部直男片,但内核却是满满的兄弟情谊(无论是警长和他搭档,还是Tanner和Toby)和凋零破旧却充满滋味的德州写照。搭的几首歌曲也是恰到好处,少了很多西部片的作态,更简单更直接的讲好了一个故事。简单即是胜利。(兄弟之间的流言和我爱你的地方让我有点好奇)
《赴汤蹈火》德州风骨,离婚丈夫纠结累犯哥哥抢银行只为还贷款,留地产抚养妻儿;土鳖做派,酗酒哥哥拉上弟弟亡命徒只为尽孝心,杀警员拼命救弟;廉颇老矣,退休警官伙同搭档破劫案真心德州老头,报血仇寻案到底#很简单但却非常风格化的故事,就是够土、够糙、够劲、够硌人#
所以就...很久没看过风格这么浓郁的西部片了。剧本、台词、演员、摄影、音乐一切都好。即使看的版本感觉翻译不是那么精道也掩不了导演的叙事能力。本福这个角色很突出,虽然也同样喜欢派派,但还是觉得本福更灵。派派也开始上路子了。然而督爷还是督爷,姜还是老的辣XD
西部片的挽歌,亦是致敬前辈经典。电影中随处暗示的「萧条年代」也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映,因此两个劫匪的行劫之路也有了批判色彩,由此紧追不舍的老警察最后之举也有了「天道」,连结果都成为含情脉脉。
好精致的无聊
德州人民还是牛逼
有些虚高,不够悲壮。有朝一日要去美国西部自驾游
非常喜欢,从音乐到柯克舰长再到结局。这才是德州的故事的拍法,对我就是针对的夜行动物。
打三星完全是个人情感作祟。今年奥斯卡许真是小年提名的影片大都是矮个里挑高个,勉强占了提名位置。的确粗糙戾气的德州故事算是眼前一亮,风格摄影也与边境杀手很是相似,但前有老无所依朱玉,这电影本质就是个房贷套牢逼人犯罪,场面在我看来也无过人集锦之处。唯可圈可点的是两派各两人的情感刻画。
只是不太喜欢这类西部风格
萬惡的資本總是在剝削土地上的人民,貧窮像疾病一樣傳染。警察無力也不關心他們的生活,只是為了尋找自以為是的真相,只是找到又如何
不套路的抢银行故事,想起《热天午后》和《老无所依》。那时候是Attica,现在呢?Jeff真是老当益壮
好无聊的片子
西部牛仔系列,不喜欢!
预算:1200万首周末票房:355万北美票房:2700万全球票房:3787万上映日期:16.08.12上映周数:14周分级:R最高院线数:1505北美最高排名:9
可能特别美国西部 但生在天朝 确实无感啊...
反正这种就是时下最高端的犯罪片拍法,写实感溢满,人物立体厚重,节奏不缓不急,西部公路,苍凉冷冽,摄影突出,BGM加分,全凭一口气和一股氛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