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桃妖不是妖有没有一首歌,一段旋律,亦或是空气中弥漫的气息,会让你一瞬间回到过去?
那一刻,回忆如潮水般涌进脑海里,心被填得满满的,美好的,怀念的,再也回不去的旧时光。
就像《迷妹罗曼史》,当罗大佑的《恋曲1990》响起来,有关90年代的记忆,会穿过闫妮的眼神里的留恋,在周冬雨的笑容里荡漾开来,单纯而美好。
我喜欢《迷妹罗曼史》,那些单纯的小美好,埋没在时代的尘埃里,蓦然回首却最能打动人心。
闫妮和周冬雨,饰演不同时期的高蓓,她们在90年代的时空里穿梭,光影混搭着动画,轻快而诙谐。
影片的开场,很多人以为是一场啼笑皆非的闹剧。
闫妮饰演的高蓓,和华语乐坛的音乐教父罗大佑谈过恋爱?
那可是罗大佑啊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吧。
为了打破这个谣言,高蓓的儿子高歌(盛一伦 饰),决定带着妈妈远赴深圳,到罗大佑的演唱会现场对峙。
一路上啼笑皆非的事,闫妮成了搞笑担当。
这位时髦的高妈妈,跑得快,鬼灵精,心里像住着一个少女一般,追逐自己的爱豆。
可是,随着调查探访的深入,高蓓和罗大佑的谣言攻破了,另一个全然未知的故事,却正徐徐上演。
少女时代的高蓓,爱听歌,爱幻想。
就算只是个服装厂的小女工,也有着时髦的追求,野百合也要开出春天的绚烂。
周冬雨饰演的高蓓,带着90年代少女的天真,傻傻的等,憨憨的笑,找个愿意唱歌给她听的男孩谈恋爱,一把吉他就能把她的心带走……《山楂树之恋》后,又见“最清纯”的周冬雨。
她好像对青春少女这一类的角色驾轻就熟,可细品却觉得每一款都有独特的味道。
从山楂树下走出来的静秋,唯美,干净,像刻进年代记忆里的画儿。
《同桌的你》周小栀,是带着学院气息的文静女生,虽然不成熟,但鲜活而真实。
还有《后来的我们》中的北漂青年方小晓,被生活无数次的打磨,依然充满向上的力量。
而这一次,《迷妹罗曼史》中的小迷妹,混合着90年代的诗意和纯真,更有着改革开放时代的新潮和浪漫,跳跃在大荧幕上,一颦一笑都是青春的风情。
周冬雨的少女感,从来都不是浮于表面的表演,而是将人物带入故事里,在光影中重塑那个生命绚烂的时刻。
就像《迷妹罗曼史》中,她与驻唱歌手“大佑哥”(魏晨 饰)碰撞出的火花,那是一种90年代的罗曼蒂克,傻傻的幸福,很真,很欲,很有味道,让很多人像恋爱了一样美好。
也正是有了这样绚烂的底色,闫妮饰演的高蓓,才有了执着的根基,你才会深刻体会到藏在高蓓内心深处的少女般的悸动,是缘何而起,至此不熄。
如果说,周冬雨的青春少女是本色回归,那闫妮饰演的高妈妈,则有着更丰满的情感折叠,那是经历蜕变之后的念念不忘。
高蓓已不再年轻,她独自养大高歌,经历生活的打磨,却在天命之年重燃爱情的火焰。
岁月的沧桑和少女的轻盈交织在闫妮的演绎之中,她把人物打磨得如此率性而纯真。
雨中演唱会,为爱人撑伞,翩然起舞;还有踏上滑板飞车,纵身一跃,飞到舞台上,与此生挚爱紧紧相拥……闫妮和周冬雨,她们的情感经络一脉相承,让人定格青春里的恋恋红尘,感慨明明彼此相爱却天意弄人,亦欣喜沧海桑田之后,还能再次相拥。
影片的结尾,罗大佑惊喜出演,这是“恋曲1990”最大的彩蛋了吧。
《迷妹罗曼史》,是闫妮和周冬雨的浪漫协奏曲,多么美好的一场情事!
不管是哪个时代偶像,都是最不缺粉丝的人,以前他们叫追星族,时下最流行的叫法叫“饭圈儿”。
相比之前追星族那个时代,现在的粉丝似乎更注重自我感受,饭圈儿这个词也涵盖了更多的主动权在里面,化被动变主动,所以也就出现了“氪金”、“打榜”这样的词,还引发了类似“肖战227”这样轰动一时的饭圈儿大事件,以至于最后事态严重到失控,IDOL要出来背锅道歉的结局。
都说娱乐圈好不热闹,其实饭圈儿才是真惹不起。
要说粉丝追星有多疯狂,早期可以追溯到天王刘德华时期的杨丽娟事件,近两年有女粉丝为罗志祥割腕,疯狂的行为毁了一切偶像与粉丝之间该有的良性互动和美好,这不该是饭圈儿的样子和追星落得的下场。
当然,这些都是反面教材,也是小概率事件,盲目无底线不可取,理性健康才是正途。
年轻人有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并朝着偶像的目标积极向上的发展其实是充满正能量的行为,大部分饭圈儿还是理智成熟的。
追星文化一直都有,只是模式和以前不一样,就看如何正确引导。
这部《迷妹罗曼史》看电影名字就很直接,内容也映射了不同时代的追星文化。
影片通过男主高歌不理解老妈一系列的迷惑行为,开始了寻父之旅,在过程中重温了自己老妈当年那段年少轻狂的黄金时代,原来电影里闫妮扮演的老妈高蓓年轻时也是小迷妹一个,她与“偶像”的那场轰轰烈烈爱情虽然短暂,但却是自己半辈子的精神支柱,适当放手,保留念想,敢于追求,这才是对自己对别人最负责的交代,而不是像上述举例中的那些过激行为。
90年代的深圳,充满活力,在工厂做工的青年老妈高蓓当时也是站在桥头的弄潮儿,发明健美裤,成为第一个吃麦当劳的人,勇敢与偶像亲密接触,她的一系列横冲直撞的行为引发了不少观众的同理心,父母辈看到也会忆当年,谁没年轻过,谁没冲动过,谁还没个自己的偶像,影片中老妈高蓓与“罗大佑”邂逅爱情更多的也是在圆上一代的梦。
一起去听演唱会,一起骑车去海边吹风,就像张学友的那首《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在最花季的年龄,跟自己的偶像谈一场恋爱,这样的情节或许只能出现在电影情节中,但不妨碍我们随着电影一起脑补。
看自己老妈的年轻时代,像极了现在的自己。
那些属于父辈们的青春飞扬,也许我们真正去了解过,才能回过头来正确理智的看待自己。
影片的代入感很强,画面年代感也很强,高腰裙、健美裤,彩色墨镜、收音机,伴着罗大佑的《恋曲1990》,满满的欢迎来到90年代的复古元素。
电影就像是写给粉丝们的一封信,讲了一个上个年代的故事,大家追逐偶像虽然是一件年轻冲动形式感强的事,但终究都是源于美好,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等自己老了那天,留下的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对广大粉丝朋友来说,看到自己父母那一辈的追星故事,也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启迪。
一开始以为这是一部探讨饭圈文化的电影,可没想到开场没多久就变成了一部悬疑电影,追查生父是否是罗大佑之谜,过程就连刘德华也被牵扯了进来;再看,原来是一部爱情电影,张扬肆意的青春里,少女时代的母亲与歌手父亲演绎了一场浪漫但又现实的爱情,与当下的睡粉儿不可同日而语;最终随着母子关系的变化,影片又落脚到原生家庭与亲子关系之上,尤其关注当下社会最热议的老龄化以及老年人生存状态问题——迷妹的罗曼史,恰恰是一代人的青春与老去的轨迹。
问个众所周知的小问题:你最喜欢的明星和你妈同时掉水里,你会先救谁?
先别急着回怼,谁没有青春?
谁没追过星?
明星与粉丝,由来久矣,从当年单纯的纸面(海报、歌词、贴画、日记……)追星,到现在饭圈变粪圈各种乱象,明星与粉丝之间的关系也愈发扭曲,情绪化更趋极端,捧的时候不容侵犯,黑的时候灭其全族,见证了最分裂的人性……
但,不管承不承认,70后80后正在悄然老去,那些曾经也疯狂过的人就这么老了呀。
面对日渐老去的家人,与红极一时当打之年的明星,你是否感觉到内心的天平正在倾斜?
你知道明星的喜好口味过敏原,用尽一切办法探听明星的行程安排,但你知道你妈每天在服用什么药吗?
知道她每天怎么打发时间吗?
这也就回到影片之中,那个最令人锥心的一幕,患上老年痴呆的母亲,是如何可怜的依赖着对明星最不舍的记忆,去尽力挽留自己的青春,以及又是如何用自己的青春往事打动儿子,争取到一个充满怜惜的拥抱,《迷妹罗曼史》原来是先在身份上找共通,再在情感里找共鸣呀。
其实,很能理解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尤其母子之间,见过世面后的儿子更觉得母亲粗糙不堪,不认识自己最爱的明星,更没有任何话题,但又对母亲的光辉过往充满怀疑,所以,影片也是,想要说些什么,偏偏要扯上很远,然后才会回到主题,比如,母亲想和儿子聊一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爱,对他的爱,结果就有了——爱人是罗大佑,朋友是刘德华,中国第一个吃麦当劳的人……儿子一脸的不屑,妈,你这统统都是谎话吧?
是不是谎话,影片中自能找到答案,但没有答案的却是闫妮所饰演的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这一特殊群体,正偏向于低龄化发病的趋势,也就是说,可能母亲尚未老去,但已经不再清醒,所以,才有了那个众所周知的小问题,并非真的掉入水中,而是,当你把全部爱心精力都放在遥不可及的明星身上时,是否就丧失了对身边亲人的关注与关爱?
这让亲人如坠冰河又有什么区别呢?
他们即使是游泳冠军,恐怕也游不出儿女冷漠带来的心冷。
带爸妈一起看看这部电影,然后,对他们好点,趁他们还不太老的时候。
《迷妹罗曼史》,听起来就是个充斥着元气满满少女感的故事,闫妮和周冬雨的联袂出演,更是一下将期待值拉到了满分。
更何况,这还是一个从《恋曲1990》年代一直跨越到当下的喜剧故事,九十年代的周冬雨,长大后就成了闫妮,如此脑洞大开,怎会不让人浮想联翩?
从剧情上看,《迷妹罗曼史》是敢想敢创新的:从白衣飘飘的九零年代到如今名副其实的“信息大爆炸”时代,光耀夺目的明星艺人们换了一波又一波,但追星这件事儿本身带给迷妹的种种欢乐与刺激其实从来不曾改变。
当然,身为一部成功的喜剧,主演的选取往往是至关重要的,《迷妹罗曼史》之所以能够做到笑点与泪点兼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演员选对了,尤其是片中闫妮和周冬雨饰演的不同年代同一角色,将女性不同生命阶段的闪光特质把握得相当精准通透。
犹记得闫妮在《武林外传》中饰演的那个率真可爱佟掌柜,因为有莫小贝“嫂子嫂子”一声声地叫着,佟湘玉也变成了一个“不是妈而胜似妈”的角色。
这一次在《迷妹罗曼史》里,闫妮饰演的母亲高蓓,却是一个比以往角色反差都更为强烈、更加鲜明的人物——高蓓是一个患有阿兹海默症的母亲。
高蓓经营着一种近乎于定时炸弹的生活:平时看起来和常人没什么分别,可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脱口而出惊人之语:罗大佑是我对象、刘德华是我朋友、全中国第一个吃上麦当劳的人也是我……高歌(盛一伦饰)跟妈妈对话就像玩狼人杀,真真假假如同雾里看花,但闫妮那种十分确定的眼神和不容置喙的语气,分明是在表明自己所言不虚:我说的都是真的呀,怎么没人信呢?
所谓代购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闫妮不仅为高蓓赋予了喜剧色彩,也增添了些许悲情,因为这是一个无法被身旁至亲理解的人。
相比之下,周冬雨所呈现出的九十年代青春显然更加明媚招摇:彼时的高蓓还是花样少女,对未来有着轻盈的憧憬和璀璨的希望。
生活本身看来也足够优待她,让多少迷妹的梦中情人罗大佑成为了她的专属爱人,怎一个“羡煞旁人”了得!
九十年代的爱情多美多纯粹啊,麦当劳和流行音乐都是难得的奢侈,一台机车就能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想找到一个人,记得要用呼机呼他。
“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改变……”《恋曲1990》早就用歌词教过你了,你不会轻易忘记你爱的那个人。
周冬雨在《迷妹罗曼史》里的青春模样,令人想到之前和金城武合作的《喜欢你》,她又变成一个需要好好被爱被呵护的小女生了。
片尾彩蛋罗大佑的出现,让《迷妹罗曼史》的感人程度又登上了一个台阶。
一场罗曼史究竟是真是假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迷妹的纯情青春梦终于成真才最值得可喜可贺。
从周冬雨到闫妮,《迷妹罗曼史》让观众看到青春过渡的另外一种可能。
2021年突然在网络上兴起了一个梗:“欢迎来到九零年代”,随后便是一阵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一阵港风怀旧,或是一代巨星年轻时颜值巅峰的视像,或是一些过去年代时髦的日常……毫不夸张地说,那真是一个格外特殊且珍贵的年代,特殊之处在于彼时中国的流行文化达到了盛极的状态,珍贵之处在于此后的三十年,一直还在模仿与重复。
5月28日院线上映的电影《迷妹罗曼史》就是一部关于流行文化盛极年代里的追星故事,准确来说是一个关于厂妹的青春爱情故事。
电影主要讲述由盛一伦饰演的90后小伙高歌,意外在自己工作的电视台里参加了一档综艺节目,至此单亲的妈妈当着全国观众的面告诉高歌,其父亲是知名音乐人罗大佑。
虽然高歌从小就是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科技狂人,但他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随即,他趁着罗大佑前往深圳开演唱会的契机,带着母亲一同前往想要寻找真相。
其实对于高歌母亲高蓓的追星行为,我们并不会感到陌生,毕竟每一个曾追星过的女孩都会默默称自己的偶像为“老公”。
然而,单亲家庭长大的高歌偏偏性格执拗,他为了阻止闫妮所饰演的母亲把他爸爸是罗大佑的谎言继续散播出去,他甚至想要与其当面对质。
岂料人算不如天算,在人山人海的深圳,高歌与自己母亲走散了……在好友豆豆及小编导余微的帮助之下,高歌遇到了母亲年轻时候的工友,至此,母亲曾经疯狂的青春爱情故事也拉开帷幕。
甜美的周冬雨扮演少女时期的高蓓,在寻找母亲青春记忆的过程中,高蓓高歌母子的关系也随之变化,影片最终落脚到了亲情之上,尤其是倡导当下社会最热议的老龄化问题。
细细品来,当下日渐老去的60后、70后人群,也是我们这一代80后、90后的父辈们,他们的青春与老去轨迹,正是被青春撞出了摩登火花的美好年代啊。
近三十年的中国,发展的速度太快太快,以至于可以说三五年就是一代人,于是乎,我们转念一想,如果没有及时的沟通,那么我们和自己的父辈其实已经差了好几辈人,最终是难以沟通,更不要提相互理解了。
如此说来,我们便很好的理解了每两代人之间,就存在着诸多的隔阂。
当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自己父母辈的生活,我们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他们思维模式和行为依据,最终两代人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迷妹罗曼史》这部电影,粗看之下是一部青春喜剧片,但是细细想来,这部电影引申出来的社会问题,正是当下社会不少人所处的生活旋涡,值得所有观众思考。
从追星这个角度出发,让自己与父母辈的人,也有了一个沟通的桥梁,更好地做到了两代人情感上的和解。
《迷妹罗曼史》全片看下来,像是母亲带着孩子去理解了她对这个世界的爱,而这种爱,在90后的儿子看来,原本是陌生的,但也是熟悉的。
90年代,深圳厂妹高蓓绝对是一个时髦的人,追星罗大佑,第一个吃麦当劳的中国人、朋友是刘德华……至于这些事是真是假,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因为全片的怀旧基调,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电影里有一段戏令人影响极为深刻,那就是周冬雨穿着健美裤跳健美操,然后在街头售卖健美裤。
那是市场经济,摩登文化最好的年代,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一切都是那么充满了挑战,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人穿健美裤,虽然现在街头摆摊也赚不到什么钱,但那值得纪念的摩登年代,永远存在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影片的最后,也是最令人难过的一幕,高歌的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她努力地回忆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岁月,也努力与儿子分享着那个值得纪念的年代。
最终还是抵不过时间的摧残,让人忍不住一声叹息。
正是有了这一声叹息,才让这部复古味十足《迷妹罗曼史》更值得当下年轻人带着父母去看看,毕竟电影里怀旧的元素,能让我们看看父母年轻的时候有多潮,那时候的他们,简直都被青春撞出了摩登火花。
我看电影或者剧有个习惯:逻辑是否合理。
逻辑合理再弱智也可接受,若是逻辑死则接受无能。
回到主题,本电影故事不复杂,两条时空线索交错,讲述了女主从青年到中年的一段感情史。
先说青年女主时期:女主努力搞事业风风火火,这里有点儿燃。
遇到男配结果错认成偶像,考虑到现实中也发生过少女被冒充明星的渣男骗钱骗色事情,所以这个设定勉强可以接受。
但是,从电影结尾看,男配不是渣男人设,那么问题来了,那时你为什么始终不说自己是谁,还和她发生关系?
听女朋友叫着别人的名字,心里不咯噔吗?
🙀镜头再美也没用,逻辑死。
再说中年女主时期:一人扶养儿子长大却不幸得了阿兹海默,然而儿子性格叛逆压抑,母子关系紧张。
电影用了不到30秒的镜头说明了原因:儿子因为母亲的“谎言”从小深受校园霸凌。
所以,当他知道朋友和母亲把“谎言”卖给电视台,他的恐惧回忆又回来了,难道又要被社会霸凌吗?
怎么办?
他一开始只能用发脾气掩饰恐惧,和朋友吵,和女编导吵,和母亲吵。
我想现实中很多人大概也是这样吧,猛地面对年少噩梦,变得暴躁混乱。
清理思路,他决定破釜沉舟带着母亲去和明星对峙。
在寻找过程中发现母亲一直隐瞒病情,儿子内心深受触动,放下了对母亲的怨气。
这段整体逻辑可接受。
结尾是电影的唯一高潮,中年女主和恋人重逢。
舞台相拥的一幕让我妈妈还抹起了眼泪。
😹总的来说,可以肯定的:情节设定是有爱的,青年女主是可爱的,中年女主造型是美美哒,儿子是奶凶又帅气的。
😽需要商榷的:90年代恋爱的情节是逻辑死的,现代情节是平淡的,剪辑是混乱的,剧本是没有起承转合的,导演水平是不行的。
😿
剧情方面确实是一言难尽,说白了就是一群人去寻找男主父亲是谁的故事,期间探寻出男主母亲曾经的一段往事和人生经历。
年轻演员们基本都是流量小生小旦,闫妮在其中也没表现地特别惊艳。
基本上还是奔着周冬雨那副傻白甜的面容而去的,不得不说她的演技时刻在线,把青春懵懂的少女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魏晨的高颜值和动听的歌声。
其余部分丝毫无亮点。
90年代!
对于从那个年代走过的人来说,有着无数美好而难忘的回忆,而对出生在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来说,却是模糊、懵懂的记忆,估计现在已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90后”们,很少会和自己的父母在茶余饭后聊起他们90年代的故事,细细地聆听他们那时的生活、工作还有爱情。
由李少红监制,秦鹏导演的电影《迷妹罗曼史》,正是从一个年轻人的视角,展现了一段发生在90年代的爱情故事。
这也是一部非常适合带着自己母亲共同观赏的影片,相信通过影片中诸多的90年代元素和感动的情节,更进一步拉近两辈人之间的亲情与距离。
片中闫妮饰演的中年高蓓和盛一伦饰演的高歌是一对单亲母子,因为多年来在高歌认为母亲的一句“你爸爸是罗大佑”的谎言,引起了两人间很大的矛盾,得知罗大佑将在深圳举办演唱会,他决定带上母亲一同前去搞清楚事实真相,但当他们到达深圳后却与母亲走失,就在一边寻母一边查找亲生父亲真相的过程中,通过高蓓曾经的工友和朋友,了解到更多有关母亲的过去,同时也通过他们的追忆,为我们谱写出了一段属于90年代的感人恋曲。
在观影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段发生在90年代的爱情更加地纯粹,相信这也是很多与片中母亲高蓓同龄人的共同感受,那时的恋人间没有过多的物质追求,不会因为金钱和房子影响到彼此之间的情感,热情奔放是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也许是受当时大量外来文化集中输入的影响,恋人间更多追求的是一份属于他们自己的浪漫。
就好像片中周冬雨饰演的年轻时期的高蓓和魏晨饰演的山寨版罗大佑,在酒吧的相识,在烟花映照下的相知;手牵手游走在夜色下街头,肩依肩坐在水边憧憬着心中的未来;平淡中流露出温馨,羞涩中品尝着爱情的甜蜜,即使在逆境中,也在心中默默坚守着彼此的承诺。
爱情的无私,在当时的年代背景下显现得更加伟大,热恋中的情侣会坚定不渝地支持着对方的理想,也会为了保护对方,自己心甘情愿的付出巨大的代价,周冬雨和魏晨所演绎的爱情,让观众感受更深的是一份对爱情的纯真、对爱情的执着。
只因为当初的一句承诺,高蓓可以在快餐店一等就是30年,为了不让心爱的人受到因误会带来的麻烦牵连,叶伟军宁可自己身陷牢狱,也要让高蓓过上比自己幸福的日子,然而这一切的付出,并没有要求过多的回报,甚至连一声谢谢,也无需听到,他们对爱情的无怨无悔,是影片最能触动我们内心的力量。
而在《迷妹罗曼史》这部片中,还可以看到很多专属于90年代的符号,卡式录音带、流行的健美裤、外国品牌快餐店的开业,还有崔健、罗大佑、约翰.列侬所属的甲壳虫乐队的画像海报等等,是每一个经历过那一年代的人无法忘怀的,一曲《亚洲雄风》让你再次感到中国人的光荣与自豪;一首《恋曲1990》带你找回那匆匆溜走的旧时光;将90年代爱情的纯真浪漫,尽收眼底。
年少时,全家人一起看电视,每当有亲吻的镜头,都是假模假式不知道该如何化解这尴尬。
亲情间的代沟,大概在生活中最真实的状态,莫过于这样的场景。
父母很少在我们面前提及自己的爱情,因为那些青春的记忆,对于他们来说,是美好的,但又碍于面子或者缺少沟通,又往往不愿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如果不是90后的高歌去跟歌手罗大佑当面对质,可能他也不曾想过,母亲原来也曾有过疯狂的青春,那些颇带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即便是当下的年轻人看来,依旧觉得羞红了脸颊。
从对母亲的不理解,到渐渐感受到母亲扑面而来的青春记忆,成就了《迷妹罗曼史》故事结构线。
李少红监制,秦鹏执导,鲍丹露、阳韵琳、王佩晨编剧,让整个故事通过叙事和回忆的闪现,串起了母亲更为丰满立体的人生,也正是有着独一无二的经历,才让这样的爱情故事显得如此饱满和充满穿透力。
闫妮将母亲形象刻画的深入人心,那种对于年轻时候回忆的美好瞬间,会让她微笑起来都是带甜味的。
而跑起来追逐自己的爱情,是骨子里的性格使然,更是她一直以来都有的对于生活的热爱。
盛一伦的表演可圈可点,戏剧张力让人物更有看点。
周冬雨魏晨这对CP,也是浪漫溢出大银幕,秦海璐出演小女生,虽然有难度,但还是让人觉得毫无违和感。
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母亲对于自己的年轻时候的爱情,却从来都不曾改变。
即便她忘掉了很多事,但对于丈夫“罗大佑”从来都不曾忘记。
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如果不是因为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可能她还不太好意思跟孩子提起。
就像我一样,从小长这么大,只听到母亲讲过一次她的爱情故事,说是炎炎夏日,她和父亲边走边抓知了猴,从姥姥家徒步8公里才回到家。
现在想想,那还不是因为没有自行车嘛。
但在她看来,那就是属于自己的浪漫爱情,很简单,但又让人不太容易忘记的美好青春年华。
高歌从小提到自己的父亲,回想起来,都是被同学嘲讽的事,所以他对母亲抱怨,甚至觉得母亲在说谎,还不是因为缺乏沟通,只是很少有时间有机会去静下心来听母亲把故事讲完。
所以,并不是说,两代人或者几个代会有代沟,而是因为我们从来都不曾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属于对方时代的疯狂而已。
很有年代感画面,让整个故事牵起几代人的回忆,健美裤,制衣厂,亚运会,磁带,演唱会,第一家开业的麦当劳,还有那产业升级带来的工厂倒闭,这些熟悉的画面和镜头,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了母亲的青春。
经典的老歌,颇有代表性的歌手,四大天王和罗大佑,熟悉的旋律响起,真的好治愈。
这也是影片带给我们的美好,更是让人看到了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见证。
通过八九十年代和当下的对比,变的是环境,不变的,依旧是用青春抒写的疯狂爱情。
母亲也曾年轻过,她们也曾美丽过,那些遇到心上人的冲动瞬间,也像极了我们现在的样子。
通过跟随母亲的脚步,一路寻找,一边品读,逐渐对母亲了有更深入的理解,原来,母亲的青春,也是可以让人回想起来都是嘴角上扬,闪闪发光的。
对于我们而言,如果你不去了解,可能你母亲的青春你永远都不懂,就如同你妈永远都不懂你的青春一样。
而这种代沟,不是时代不同造成的,而是因为缺少互相理解和彼此的倾述,只有去互相渗透对方的生活,遇到父母不理解的,去多多解释给他们听,而父母想跟我们讲他们故事的时候,也应该抽些时间做一个最亲密的聆听者才是。
观影《迷妹罗曼史》之后,不由自主地哼出了“给你一张过去的CD,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虽然在影片中并没有这首歌。
当然,影片中也没有CD,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一盘磁带,一盘作为片中的老妈高蓓,在年轻的时候追星佐证的磁带。
《迷妹罗曼史》真心是“迷妹”的疯狂追星时光:一个普通工厂少女,爱上了风靡几代人的罗大佑,并且还在街头与偶像遇见,从相识到相聚、相恋,从此发展起一场亲密的爱情关系……简直太让人“羡慕嫉妒恨”了,那个由周冬雨饰演的年轻时候的少女高蓓,果然是这个世界最顶级的迷妹,追星追到了人生的巅峰,怎能不让人大喊“哇塞”?
所以,不要觉得所谓“迷妹”是现代年轻人的专利,我们的父母辈们,同样有自己的爱豆,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追逐。
电影《迷妹罗曼史》中的迷妹,所讲述的,便是那一带人在追星之路的喜怒哀乐。
周冬雨和闫妮,两个同样优秀的演员,此次在《迷妹罗曼史》中有了穿越时空的因缘际会,她们饰演了同一个人,一个是年轻时的妈妈高蓓,一个是不再年轻的妈妈高蓓,曾经的青春可人、活力四射,与到如今被健忘症所困扰的迷惘与执着,这强烈的反差,恰恰正是岁月变迁所留下的痕迹。
《迷妹罗曼史》所呈现的两代人的不同爱情观,恰恰可以达成两代人的和解。
有时候,当我们在爱情的世界中迷惘,不妨停下脚步,回过头,来感受一下父母辈的爱情,陪爸妈再寻找一次他们的青春,或许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之前刚刚被《你好!
李焕英》的妈妈爱情给虐哭,这一次,又被《迷妹罗曼史》的妈妈爱情给暖哭。
同《你好!
李焕英》一样,电影《迷妹罗曼史》同样是用爸妈的爱情,来治愈自己,只不过,一个是折叠时空般的穿越,一个是往日重现般的回溯,但都足够鲜活和生动。
当我们全身心沉浸于《迷妹罗曼史》的时候,也确实发现了一个看似奇怪,实则也正常的问题:
父母辈们面对爱情时候的直给,和我们在爱情世界的纠结,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因为我们经历的太少?
还是因为我们顾忌了更多?
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都来考虑的问题。
虽然全片都在寻找那个万民偶像罗大佑,但罗大佑归根结底,不过是一个不朽的高光符号,在这道光芒的照耀之下的芸芸众生,才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真相。
究竟,是不是如母亲所说,自己父亲真的就是那个罗大佑呢?
终极真相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带着母亲踏上了寻父之路的青年高歌,也终于从这一程的寻找之中,渐渐拼凑出母亲的少女时代的爱情故事之后,才发现,原来,人会老,爱情,却能做到二十年如一日的守护,一句“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
”,便足以让人倾尽所有。
也正是这段爱情故事,让片中的母子二人,从开篇的互不理解,到后来的彼此打开心门。
但这样的事情,说说容易,做起来却难,若走进影院,带父母去看这部电影,观影时刻,也许能让爸妈重忆曾经的青春记忆,散场之后,也可以“挖掘”出父母辈们的岁月闪光时刻,《迷妹罗曼史》不仅仅是一段高蓓、高歌母子的心路历程,也是一个介质,达成身为观众的我们,与父母一代人的深度共鸣。
演技糟糕,摄制粗糙。虽然有一个尝试另辟蹊径地消解时代的企图,但是这个尝试也非常失败。
《迷妹罗曼史》,没看前还没理解到片名的含义,看完后电影的故事情节很新颖特别, 主演和其他参与的演员都演的很精彩。能集齐这么多大咖参与的电影,母子俩的互动温馨感人。看影评里说盛一伦是原声演出,那真的是很棒了,大荧幕看盛一伦的脸,帅气又自然。😘感谢#桃花岛观影团
励志追星,努力干活
动画比真人好看,男主这宇宙湮灭级的表演。
本来值两星,多的一星给魏晨的开口跪😭😭,一星给闫妮周冬雨,某面瘫倒扣一星
周冬雨以前资源是有多烂?这种一看就是大烂片也接吗?盛一伦演技台词真的是一言难尽,整个片子又浮夸又智障真的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吐槽,唯一好看有亮点的地方就周冬雨魏晨那一段90年代的爱情,现代部分还不如直接全删了,只拍90年代爱情还会更好看更有吸引力一点
罗大佑是得罪谁了
挺轻松的一部剧。吃饭时候看
真的就预告片的水准,精华都在里面了。虽然挂着监制的名,但是我想这帮演员都应该是李少红请来的。一个是亲儿子的于小彤,盛一伦应该是演员请就位的时候发现的。至于周冬雨和闫妮就更不要说了。可是这么不伦不类堪比言承旭那部《有一点动心》,到底是怀旧呢还是鼓吹直播新浪潮,乱七八糟。说真的,你单纯拍一部怀旧片也比这么凌乱的一部电影好很多,每况愈下江郎才尽真的是李少红最好的写照了。
四颗星给90年代,求求了赶紧上线魏晨唱的恋曲1990音频!
看完感想复杂。可惜了一个好本子。导演发挥不稳定,或者向资本爸爸低头,现代这部分就是粑粑,除了闫妮老师演技在线。90年代部分惊艳了,神还原,周冬雨老师在我心目中正式超越小妞专业户,表演艺术登堂入室,魏晨也很可以。两人的感情戏很真很甜。应该全拍90年代,深圳四十不惑,也可以出一些历史怀旧片了。不要一直播的广告,调性太low。应该找深圳宣传部好好沟通下,多点预算,拍地更质感,有成为经典的潜力。而不是现在这么吊着,不伦不类。
呃…..剧情是个啥?女主是个脑残?分不清明星和伪明星?深圳90年代的穿搭和妆容呢?服化道根本没用心啊。一星给闫妮,演技还是有的,就是不要演这种智障片。
支持魏晨大大 演员魏晨yyds
魏晨好帅呜呜呜
故事大纲很精彩,可惜团队能力不够,剪辑乱,配音违合,剧情浮夸。
爱情为主题的喜剧片,盛一伦帮母亲寻找爱人的过程中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两代人皆大欢喜的HE~场景服饰都很有那个年代的感觉,演员演技都OK~尤其是盛一伦,个性青年演绎得淋漓尽致!!就是故事有两条线,感觉略微仓促了点,不过有好听的音乐加持,值得一看!
#202250#完全不合逻辑的表演,想咋咋滴。
一星给魏晨,一星给小黄鸭,一星给《遇见最美的你》~其他的统统零蛋,看的时候甚至有看到一半就走了的观众😦,盛一伦的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撇,居然连于小彤都比不上omg,还有那个滑板到底是什么鬼,无语子
看闫妮,意外发现周冬雨和魏晨谈恋爱很配,这段还是值得看的。高蓓的儿子和他两个朋友很傻,很浮夸
魏晨一个被颜值耽误的实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