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周导近年最佳了 不同于成都北京新加坡的错位感 我完全可以感受到槟城这片土地和台湾话带给她的安全感 所以从剧作到视听都是舒展的、稳扎稳打的 党派政治、国际关系与身份政治、人际关系形成很明显的符码对照本片让我们回忆起那个年代女学生也是革命运动的主力,当然对女性题材或者女同性恋题材的贬低和矮化,这片既不够主旋律也不够英雄主义。
时代印记。。。
反正看完so blue 难受😣。。。。。。。。。。。。。。。。。。。。。。。。。。。。。。。。。。。。。。。。。。。。。。。。。。。。。。。。。。。。。。。。。。。。。。。。。。。。。。。。。。。。。。。。。。。。。。。。。。。。。。。。。。。。。。。。。。。。。。。。。。。。。。。。
凑字数儿,神经病要求
两个女孩在夏天睡凉席,用芭蕉叶扇风,脱下外套乘凉。
两个相爱的人,窝在一起,看杂志,闲聊天,教对方自己家的方言,这样的夏日,也许真的用一生都难以忘记。
虽然是简单的故事,但是周导真的用心拍好了。
孟娟在课堂上因为同性恋画家和同学争吵,哥哥入狱后变得特别谨慎,再加上这一段,画面的布局。
学长说要保护阿蘭,但他其实是遮住了她的阳光。
我依旧是对青春时期女孩子们的热恋故事爱得无法自拔,周美玲导演真的太会拍了,这部电影不好说是经典,但是足以在华语青春电影市场里留下痕迹。
虽然有些剧情不够流畅,比如阿兰入狱的前后,学长的身份和权力,但是周导还是给我展现了一个清晰的学生时代深刻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里没有娇柔做作的伤痛,没有女生之间的勾心斗角,也没有流产打胎的疼痛。
只是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短暂而深刻的爱恋。
我很反感一些电影,把情情爱爱拍的很无趣,故意去刻画女生之间的尔虞我诈,深化“三个女人一台戏”这样的刻板印象。
又或者是去拍前任现任剪不断理还乱的无聊故事,拜托,那些男的有啥好,需要女生这样苦苦追求。
当然我并不是不喜欢男女的爱情,真诚的爱值得一切尊重,而周导这部戏里的爱情更让我动容。
阿蘭的口音把我一下就带回了家乡,这样可爱的乡音,这样可爱的女孩。
为了自己爱的人,学习台语,去做香蕉园里的粗活,就为了和孟娟呆在一起,睡来抵。
广东口音再加上闽南语,这样娇滴滴的女孩,又十分十分的坚强。
所以当她说和学长在一起时,我清楚这背后肯定有苦衷!
她是那样坚强勇敢的女生,如果不是为了保护爱的人,她又怎么会害怕而隐藏自己。
尽管猜到了故事走向,但是在看到阿蘭入狱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要哭,太好哭了。
阿蘭的声音轻轻的,带着哭腔的,细细地诉说着她对孟娟的情。
她希望接她出狱的人是她,但又害怕是她。
也是这次入狱让她明白了,在这个环境她们的爱只能是留在芭蕉园里的秘密。
讲真的,周导真的给观众带来了好作品,很可惜没能在院线看到。
电影看完后,还有很深的感触。
六月份是骄傲月,今年的骄傲月可能还是很安静,在学校论坛里看到有人说“我们为什么不能讨厌同性恋”,这样的留言获的赞比踩要多得多。
有时也会自我阉割,会问自己“我有什么好因为同志身份而骄傲的呢”。
谢谢周导提醒了我,因为在三四十年前,孟娟不知道要以什么身份去找阿蘭,因为在二十年前大陆才将同志去病化,因为到现在还有广电总局发布禁止同志内容影视的通则、南航空少被辞退、学生做同性恋反歧视演讲被退学、年长的同性恋者被对方家人起诉、同性情侣不能用游乐园情侣票等等数不清,诉不尽的不平等事件。
正因为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不公,所以我们更要骄傲,我骄傲。
不管是哪個視角都有清楚交代事情,雖然一開始她們兩人不是從校內學生到朋友到戀人比較長流程呈現,而是到朋友以上戀人未滿的關係開始,我猜想進到朋友關係之前林書蘭就喜歡蔡孟娟才會接近她(在開頭蔡孟娟指示要去那裡等她,林書蘭很開心的笑容以及後來的表白確定一定事喜歡她才會跟她成為朋友),只是導演沒有把遇見的事告訴觀眾,其他沒什麼問題人物視角清楚交代原因,至於最後林書蘭在四十年沒有回台灣甚至連打電話都沒有,可能因為被美麗島事件牽連導致害怕被監控怕會被拖去被打傷,第二背叛蔡孟娟的心和不想看到學長,讓林書蘭不想回台灣,所以結局沒有和蔡孟娟相見可能這兩種原因,我希望林書蘭會回來,可是後來我在看過二遍帶入兩位人物的情境我理解結局不完美卻很合理,最後我想說兩人的痛是無法彌補,就算彌補傷疤還是在身上無法消失,雖然不能體會那種痛,但知道那種痛是永久不會消失,這是我第一次影評可能會有錯歡迎大家來討論
台湾电影首先要警惕的问题是过度文艺。
其次,不要总拿政治和性别说事。
一者是风格上的,脱离现实的土壤;一者是主题上的,博取眼球。
对于后者,我们很能理解。
当社会从保守走向开放,批判前种环境的压迫是人之常情。
因此,大量台湾电影把视角聚焦在“白色恐怖”和“LGBT题材”,这实属正常。
问题在于,创作者一旦预先设定好探讨的主题,然后发展故事,有坠向主题先行的危险。
《弓蕉园的秘密》直白地把性别与政治结合,几乎像一则控诉“白色恐怖”的檄文。
同性恋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传统习俗和执政理念的违逆,同样算一种政治性表达。
《弓蕉园的秘密》甚至抛弃了大多数同性电影都会表现的角色摸索性向的过程。
两位女性角色在电影开始便已经一起,好像理所当然、名正言顺。
这难道不正显示出创作者急功近利的意图?
为了表达主题而硬生生地虚构人物和配对人物。
从最开始镜头里电视播放的“zhan-中”事件,也能看出创作者强烈的政治诉求吧。
这样的电影真的不必看,因为即便不看,仅看剧情见解,我们也知道它要表达什么。
当故事不再能构建额外的意义,全部在预期之内,这样的电影还有拍摄必要吗?
我想,这或许反映出台湾电影人在拍摄环境越发自由的情况下,反被自由限制的困境。
当什么都可以拍摄,很可能什么都拍不出来——因为发出的声音往往针对着那些无法发声的时刻。
当然,大陆观众也不要对岸一拍涉及政治或同性的电影就兴奋,跟看a片一样。
活生生把一部烂片或及格的作品捧成佳作,还呼之为“华语电影之光”。
这是多么见过世面呢,你要在那样环境里,你也能拍出来,还能拍得更好。
略有失望。
导演引用了1979年的社会背景,但这个借力没有借到位,感觉冲突是被大环境牵着走的,缺少一点自己的内核,层次也显得单薄,整个故事的呈现并没有因此更上一层楼。
剧情总体四平八稳,都在意料之中,中规中矩,也没有明显的差池。
但我还是比较投入地看完了,弓蕉园的布景正正狙击在我的审美点上,两位主演fall in love的戏份很有氛围感,高雄本地的方言(闽南语?
)听着非常舒服(虽然我听不懂)。
很喜欢电影中娟的哥哥的设定,他一直尊重理解妹妹的取向,有这样的家人真的很幸运。
表述白色恐怖受到的伤害令人动容,至少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直观完整的场景描绘,受到冲击。
这个对抗不了、不能言说的暴力,和所有人不敢为同性恋画家说话,甚至需要一起嘲笑他的这个暴力是一样的。
暴力源于我们对不同的恐惧。
迫害面前沉默就是允许。
是我们允许去侵犯人的权益,是我们允许因为一个私人的理由去嘲笑一个人的人格,去言语霸凌同伴。
用白色恐怖来寓意,或者说让主角发现同性不容的伤害有点不直接。
我更愿意解释为因为政治原因,保护自己也保护她而分开。
前者是主旋律,映射了后者。
模糊的照片,不能明说的观点。
不知还要花费有多少人的眼泪、受伤,它要求我们去发声、斗争,只为一个不那么害怕的人群、不那么怒气腾腾的世界。
难过,却说不出为何难过。
难过的情绪就这样一直蔓延,笼罩着我。
有歌词反复出现在脑海: 我的心,你放在哪里。
问电影中匆匆一别,再也不见的書蘭。
你我炙热的痕迹 如何 面对无声的失去其实不是质问,是担心,你还好吗?
多希望你真的回去马来西亚而不是在另一个监狱。
我们从夏天开始相恋,到现在冬天都还没有过完。
那些为你画的画像,那些你拍的照片,那些只属于我们的秘密回忆,足以慰余生吗?
或许答案是否定,但我也就这样过完了余下的潦草一生。
写完这些文字,好像找到如此难过的原因。
一次关于爱的冒险,一生关于你的回忆。
令人心碎的爱情,夏日,青春,美好。
互相吸引…世俗,轮回可知她的心里也有她。
无奈,只能分隔两地。
是对她们又些残忍,她在香蕉园等她这么多年,她又何尝不是在马来苦守没有太阳的明天。
只因她知道,环境不允许她这么做。
她们早已经过了那个夏天,因为属于她们的夏天在彼此的心里永存。
又何尝不是杜鹃啼血般的歌颂 ,属于她们的爱情。
我相信,爱会战胜一切吧🌈。
本片让我们回忆起那个年代女学生也是革命运动的主力,当然对女性题材或者女同性恋题材的贬低和矮化,这片既不够主旋律也不够英雄主义。
可以感受到槟城这片土地和台湾话带给她的安全感, 所以从剧作到视听都是舒展的、稳扎稳打的 党派政治、国际关系与身份政治、人际关系形成很明显的符码对照 围困着遭遇双重身份认同危机的边缘人。
「我们从夏天开始相恋,到现在冬天都还没有过完。」林书兰这个演员选得极好,好一朵倔强的兰花,我宁愿固执的相信她回马拉西亚嫁人了呜呜呜。那几段朦胧的影像太美好了。叹气,政治的禁锢,自由的禁锢,爱情的禁锢,现在和当时又有什么不同吗?
俩女主演得挺可爱的,把那种相爱时的甜腻演得很到位,却很好地避过了低俗和色情,政治我们不懂,不过那个年代却是有很多无可奈何猝然消失的爱情
难看 太简单了剧情
浪费时间
2022了,我已不是十几年前那个我,看到孟娟的生人,仍让我窒息,让人看不到希望,才是真正的悲剧。但有一说一,前面是真的甜,希望她们的时间永远停留在弓蕉园的那个暑假……
骨感的现实世界,吞噬了渴求呐喊的无辜灵魂,沉默的爱恨情仇,在血雨腥风的交战和暗度陈仓的算计中被撕得粉碎,是爱而不得的渴望,也是不曾写完的书信。做杂志会被禁,开讲座会被抓,写情书会被骂,就连爱一个人也会得到不公的对待,原来世界就是如此的冰冷无情,给人希望又让人绝望,能够相遇却不能共度余生,荒诞又可笑,绝望且无助。敏感的话语只能藏在心里,用肉身挽留住它的脆弱,爱情的秘密只能藏在香蕉园中,被枝叶掩盖住它的痕迹,在多年以后被拆封的回忆,已被无法弥补的遗憾所占据,无处找寻。
这个故事可以讲得更动人的,有点可惜。
就这种牵扯zz的 很危险 而且就有些地方很没逻辑 恋情是美好 结果没所谓
哦我好爱闽南语。
“我多希望有一天,世界上的某个地方,可以容纳所有不同的声音。” 有点土味…
人设有点离谱
2.5
他们的思想是不是被禁锢了,感觉好狭隘
没有开放式结局,没有HE,难受……白色恐怖,绿岛,折磨了多少人
不能說的秘密
沒想到會聽到香江的聲音,被權力裹挾的人都是一樣的。美其名曰“爲你好”的利用舉報再利用政治身份去泡妞的行爲真的很惡心。書蘭好漂亮哦,東南亞國家的人說國語真的會給我一種親切感。台語聽著好舒服。
好虐
女演员演得太好了,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她们俩之间的情谊,感动得落泪…在时代和政治的大背景下,必然会很多类似这样的悲剧,还好他们已经走到了文明社会,而我们还在反抗帝制…
“回想起这半年,我们从夏天开始相恋,到现在冬天都还没有过完,我这一生最重要的恋情,却已经没有办法继续了。”“你问过我为什么把照片拍得很朦胧,因为这是我们相爱的证据,也是讲不出口的秘密。”
马来西亚口音真的让人有点出戏 哈 美玲拍的复古片还是挺不错的 不过台湾和香港好像都喜欢掺杂政治话题 这样比较有时代感吧 命运不可违的感觉 哎哎 不过台湾平权运动真的是华人世界的先驱了 真是要感谢这些导演 大陆啥时候能拍点好看的同志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