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剧组诚意度高不高,个人认为也还好,但是难以想象此编剧是从隔壁来的,制作还谈不上精良,仅仅如此。
画风非常虚,人物塑造不够形象,台词比一般的古偶剧还要白话,服装造型不错,场景粗糙不够诚意,主角给人的感觉是可有可无的,尤其是马天宇饰演的皇帝,演技几乎为零,难以想象已经迈入中年的演员演技如此差,不过也难怪,常年卖腐+营销女装是他的风格。
没抠图,但它特效差,比如第一集
这部剧中,万茜讲话的时候咬字清晰,声音低沉有厚度,但有问题的一点是:有点浮夸或过度,她是话剧演员,但是这部剧她似乎是用了话剧表演形式,如果在舞台上演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电视剧呈现的是稍微用力了,她在《柳如是》中是真的非常圈粉了。
董洁脸似乎垮了,颜值掉了好几度,原本脸盘就不小在剧中更能彰显,她脸上的肉都集中在了下方
这位撇开人品,电视剧表现的也是好的,当然如果她演话剧的话可能就不如万茜了,剧中她饰演的是唐瑛,在我这里是很沉稳的一个角色,注意到两位都是原声,还是非常高兴的。
男主角马天宇在剧中扮演调包登皇位的帝王,第一个场景气场就被男配秒杀了,后来韩东君出现的每一个镜头里,都导致我认为他才是男主。
卖腐我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演的尴尬,不好意思我不接受。
虽然不能截图鉴演技吧,但是真的真的尴尬!!
这位眼神+摸下巴戏??
请马天宇回炉重造一下,不是小鲜肉的年纪,却有小鲜肉的演技,这个演技出来混是在搞笑吗?
韩东君都能碾压也是他的福了。
韩东君一出来气场就在那儿了,演技属于中规中矩吧,也不算差,但又是边江配音,他的很多剧都是由边江老师配的音,标签性太强,跳不开他其他角色,屡屡出戏
此例参考演员陈伟霆。
谢君豪是我最喜欢的了,他的眼神戏无疑是最好的。
注意到后面有放声音演员表,姜广涛和边江,徐佳绮,还算不错,知道放了。
掌声送给用配音撑起演技的男主角!
ps:它比前期凤囚凰等片子质量好些,但是好一些并不等于它就是好片子,是一部打着古装权谋旗号的古偶剧而已。
我是觉得勉勉强强三星吧,可水军真的太多了,请片方记住,水军太多会反噬,所以我就两星好了。
在电视剧播出前曾有幸拜读了,马伯庸先生的小说《三国机密》,马伯庸先生对小说的细节刻画以及创作角度有着大胆的创新,以汉献帝的视角为一众看客呈现了一个末代皇帝的垂死挣扎!
电视剧上映前还很担心成片的质量,毕竟唐人这个制作公司也是一言难尽!
它所制作的作品曾是许多人的童年记忆,自从《步步惊心》之后,作品的完成质量也是江河日下,剧本做不到与时俱进,思维模式还停留在从前,着实让人失望,直到这部《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的电视剧上映,我似乎看到了一片生机盎然之景。
从第一集来看男主角刘平似乎只是一个仁德之人,他从小便寄养在司马家,本人并没有什么鸿鹄之志,他不是金手指大开的男主,只是一个非常的普通乡野少年,18岁那年他迎来了生命的起承转合,一天之内养父断臂,同胞兄长离世,一旨密诏将他送上了帝位,他从一个乡野少年成为了汉室的中兴之主,为了保全汉室他要周旋在曹操与袁绍等一众诸侯之中,有人说这个角色很“傻白甜”,因为他过于仁慈,然而对于一个伟光正的角色来说,仁慈≠“傻白甜”刘平是一个政治人物,作为一个帝王,他有着独特的见解,能够周旋在各路诸侯之中的君王怎么会是一只羊,一只孱弱的羊即使在蠢也不会去接近一群虎狼,他用着羊的外表接近并吸引那群诸侯谋士,本质上还是只虎,一只受伤匍匐在角落中的老虎,他希望还天下以太平,他不甘于使用卑劣的手段让无辜之人丧命,他所使的政治手段是公公正正的“阳谋”以一颗赤诚之心堂堂正正做事,光明磊落做人!
从第一集到第九集马天宇饰演的刘平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马天宇的表演方式比较收敛,可能不像其他的演员比较外放,归根到底刘平这个角色性格温和以收敛的方式呈现会更好,马天宇的细节处理方式也给好评,作为一个已经30出头的男性演员,演起18岁少年丝毫没有违和感,他的气质温和纯粹,眼神非常纯净有神,让人惊喜万分,那所流下的泪水与笑容就如同初春前使冰雪初融的那抹阳光,微光丝丝渗入照耀进了脚底的黄土和身旁的枝丫,一切在慢慢复苏,心中也是思绪万千,既是那种心疼又多了丝感动!
电视剧前期,伏寿、杨修、唐瑛只将他当作傀儡,所做的谋划并没有向刘平有所透露,然而刘平并非是任由他人搓扁揉圆的傀儡,很多事情都凭借自身智慧所解答,从第九集开始可以看出他并不想做一个傀儡,他有思想有学识,他想要拯救这个乱世,想要承担起作为君王应该承担的责任,他不是一个一味妥协的傀儡,然而东汉末年的汉室早已油尽灯枯,公元184-220年时代动荡,土地兼并问题严重,地方豪强势力崛起,私人武力军阀的崭露头角,中央政府的黑暗统治,对地方政府的过度权利开放,使得群雄割据,汉室的统治慢慢土崩瓦解,汉室早在刘平继位前便没有政权,没有兵权,皇室成了一个摆设,天下四分五裂,心有余而力不足,刘平深谙世故却不世故才是最大的成熟,所以他在汉室最后一个忠臣自尽,三国鼎立局势已然呈现后禅让出了帝位!
既然他不能保全汉室何不还天下以太平以不战换取最大的胜利!
这场持续了36年的乱世得以结束!
刘平作为一个成长型的男主,从起初的初进宫的仓惶无措到后面王者风范的展露,周旋于郭嘉,曹操,袁绍时能够深入浅出,足以见得人物成长的心路历程有多丰富!
最后提一下此剧的制作与特效,《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不似最近里面的古装剧,它的人物脸部没有过度磨皮,背景、结构、刻画、服化道皆为古色典朴,每一帧都可以说是一幅壁纸,没有浓艳的阿宝色,画质感良心,同时正好拍摄的那段时间本人抽着节假日的功夫去了一趟横店,在那里呆了三天,虽只是去游玩没有遇见过此剧组但也货真价实的感受到过那种酷暑难耐的心情,由于此剧拍摄在最热的夏季,所以剧中所呈现的雪景有一小部分为特效所制,看过花絮的人应该都知道,第一集的开头那段雪中骑马射箭全部为实景拍摄,唐人还算有良心没有瞎鼓弄,只是可能特效上稍微有些瑕疵,但肯定不是抠图,有些人真是无稽之谈!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男主角刘平/刘协(汉献帝)
又重刷了一遍。
现在很少有剧能够这样认真讲故事了,还是老剧经得住推敲,从开始第一个镜头到大结局最后一个镜头都不会扑街。
干净利落。
这剧吸引我的不光是故事,可以说是三国猜想。
更高的是立意。
权谋可以有,但是如果是牺牲天下万姓的性命,上位者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就是不仁。
“民为贵,君为轻”这剧一直在讨论这一主题。
三国故事,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那些帷幄中的谋略,大家都忽略了失败者,也忽略了战争背后的普通民众。
原来在读《国史大纲》和《三国志》的时候,汉献帝的故事隐隐显于注释之中。
当时就对这一历史人物很感兴趣。
处于乱世却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全身而退,保全身家,最后还能寿终正寝。
这是怎样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呢?
没想到马亲王竟然也对他感兴趣,并且用自己天才般的想象力为他在历史的缝隙里补充了这么多丰富而传奇的故事。
每个真实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都立住了,都比较符合史书记载。
这剧还有一个亮点,古装剧要有重大的庆典仪式。
从郊祀、婚礼、丧仪、登基礼都有体现。
服化道也比较规范和有质感。
演员的仪态和礼仪也很到位。
特别喜欢那些呈现更衣、佩戴饰品的细节的慢镜头,配乐也很契合场景。
还有就是为什么说马天宇没有演技呢?
这部剧演得很好呀。
为什么帝王的角色就必须威武阳刚呢?
他把一个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微弱王室的那种破碎感演得很到位啊。
心中有仁爱很柔软的人才会有眼泪。
唯二喜欢的两个古装破碎男角色:萧定权和刘平。
两个都是曾在城墙上挣扎着不忍苍生陷入战乱,心中有仁爱的君主形象。
都是心中不忍而能忍为失败者的大仁大智之人。
怎么说呢,服道还行,感觉有些场景灯光有些生硬,可以强烈感觉到原小说是个好故事,可惜很多地方没改编好。
IP改编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文学到影视的转化需要一些技巧,剧情上很多细节处理得很唐突。
一些BG感情线也走得很生硬,帝后的还行,司马懿和唐王妃是什么鬼?
怎么看都觉得很奇怪,像是生搬硬凑到一起的,非要发个感情粮,走剧情向不好么?
可能原小说里也有他们的感情戏,但放在电视剧里总觉得很别扭,董洁那张脸和韩东君也没有cp感啊,都能当他妈了??
再者感觉卖腐卖得太刻意了,我也是个腐女,但这种卖腐也有点受不了,太刻意太刻意了,就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卖刘平和司马懿的cp一样,其实就算是想给观众一点粮或者梗去玩,像琅琊榜那种程度就够了。
这个卖腐卖得太用力了,让本身的剧情都显得有点肤浅——最后说一句,这部剧的年轻演员品质基本上就是万茜和檀健次在撑了吧?
感觉檀健次在大军师司马懿里面确实收获颇多,演技比同龄的有质感不少。
万茜就不用说了,女神挑大梁辛苦了,在她出场的前一刻我都差点要弃了,付后一出来,开口说的第一个台词我就觉得我的天,简直就是鹤立鸡群的演技啊。
好吧,其实韩东君和马天宇本身我都还是挺喜欢的,但是他们演的司马懿和刘平实在是不敢恭维。
每次镜头切到他们两个那我就自动切换为看耽美沙雕剧的模式,但万茜和檀健次一出场,就又是正常古装剧的调调了。
因为被人安利 所以去看了这部剧 总的来说有尴尬的地方 也有惊艳的地方 首先这个三国故事展开角度很特别 讲述的是汉献帝刘协的故事 虽然双胞胎替身的故事是杜撰的 但汉献帝的经历基本借鉴了历史 让人以另一个视角重新来看三国这段故事 有种新颖感 这种感觉吸引我看了下去 再然后 万茜演的娘娘真的让人惊艳 国内终于有了一个让我觉得有气场的女演员了 皇后看似强硬的脆弱让她刻画的很细致 处处透着让人心疼啊 司马懿这个角色虽然看起来离历史上那个大家都认识的司马懿完全不一样 但韩东君起码演出了那种腹黑刁钻的感觉 从无心到易连恺到司马懿 可以看出韩同学在同龄演员里演技还是很扎实的 其他的配角演员 及服化道剧就不说了 还是挺有质感的一部剧 现在主要说说为什么打1星 全剧的灵魂人物 刘协或者说刘平 为什么是始终一副小白兔的样子 即使在危急关头他演的也是一只被逼急的小白兔 在娘娘面前弱到不行 表情基本是无辜 委屈 害怕 楚楚可怜等几种 从第一集到第12集始终怀疑他拿错了剧本 是不是拿错了董妃董贵人的剧本啊 粉丝一个劲夸演技 说什么前期的刘平就是这样啦 从无知到成熟 慢慢成长的小皇帝 但刘平18 和伏寿是同年 古代人一般都偏早熟 18岁基本就是大人所以刘平才会称呼曹丕孩子 刘平虽然不在尔虞我诈的宫廷长大 但也是在司马家这样的大家族长大 看看一同长大的司马懿 以及同年龄的伏寿皇后 刘平不应该这么弱到让人怜香惜玉啊 人应该也是饱读诗书 充满智慧的灵致人物啊 不该这一脸青涩没见过世面的瑟缩样子啊 演的不像18岁 像8岁啊 应该比他小很多的曹丕都比他成熟啊 无论戏里戏外 从新英雄本色到这部三国机密 某男演员始终纯熟的演绎着无辜无害楚楚可怜的小白兔人设 也算一种演技吧 这剧另一个嘈点就是尴尬的强行卖腐 什么仲达为了我可以与天下为敌啊 今夜要去抢人啊 披着兄弟的外衣卖腐 坚决不信三国时的兄弟是这样的 如果桃源三结义的刘关张这样 估计要起一身鸡皮疙瘩
郭嘉:“辛苦荀令君了,给陛下讲孟子。
” 荀彧: “是陛下自己选的,王道之学。
”这部剧不是正史,甚至不是传奇,它的目的不在于陈述历史!
从汉献帝切入三国风云,是为了让皇帝成长为龙傲天,制霸天下吗?
显然不可能。
从汉献帝切入三国风云,是为了瞧皇帝不停挣扎捣腾,最后却无力回天吗?
显然太自虐。
从汉献帝切入三国风云,是为了给亡国之君翻个案,甩个锅吗?
朕是天下第一朵纯洁无瑕的白莲花,汉室亡于朕手,都是别人的错!
显然太低级。
那这是一部寻常意义上的的杰克苏或玛丽苏“魔改历史”的偶像剧吗?
没有那么套路,也没有那么简单。
这剧讲述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汉献帝,用了一个老套的但百玩不厌的“替身”梗,方便用后世的思维方式切入历史,想象历史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它不是陈述历史的,却是在探讨历史!
双胞胎“替身”梗,梗不怕旧,玩出新意相比追求每一步剧情是否与历史记载一致,我更认为所谓的“魔改历史”是指人物的行为失去历史的发展逻辑。
在我心目中,这是一部有政治理想和充分的历史想象依据,值得深入思考的好作品。
用“魔改历史”来贴标签,是把事情看得过于程式化。
用一个原创人物刘平投射到历史中的汉献帝身上,再切入历史,目的不是为了讨论什么正史/野史,而是用后世的政治理想来探讨历史的一种可能性。
剧情在改编时,除了满足大的历史框架并兼顾戏剧冲突之外,所追求的是主人公的行为方式是否符合历史逻辑,而并非死抠哪一条记载。
当然在脑洞中把正史/野史中的梗串联起来,则是可观、可赏、可玩味的小乐趣。
刘平小时候所确立的“仁德”本心刘平坚持仁义之道,仁慈之心,仁德之本,大家基本都是能认识的。
那么什么是“仁”?
按照《论语·颜渊》中最直接的一句话,就是“爱人”。
由人类本能的血脉亲情推己及人。
刘平的政治思路是属于儒家孟子一系的,剧中也反复提及孟子来暗示这一点。
刘平延揽荀彧、郭嘉为帝师,请荀彧讲孟子孟子的思路在儒家中最偏于理想主义,最讲求个人道德和心性修养,从“性善”出发去论证秩序的建立。
这种秩序不在天道,而在人的本性。
孟子认为,“善”是人本身具有的天性,人天生固有“恻隐之心”(同情心)、“羞恶之心”(羞耻心)、“辞让之心”(礼让之义)、“是非之心”(正义感),而非后天习得。
但在普遍的混乱和普遍功利时代,特别是秦汉之际,荀子的思路显然比孟子的影响大。
荀子的思路一方面坚持礼乐的象征意味在社会秩序调节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重视现世治理的实用功利,更重要的是,荀子是以“性恶”出发去开出整顿社会秩序的方法的。
虽然后世的中国思想界更加认同孟子,但孟子思想的流行其实是晚近的事情,伴随着唐宋以来儒学的转型,出现了“孟子升格运动”。
孟子逐步受到官方封爵,准许配享孔庙;《孟子》一书也由“子”升“经”悬为科举功令,进而超越“五经”而进入“四书”之列,并被尊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荀彧为皇帝讲孟子,“与民同乐,则王矣”,而荀子思路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更偏向于“君”所以说该剧这个脑洞,就是要用一种后世的政治理想去探讨三国乱世的可能性。
刘平请荀彧为帝师时,台词说给陛下教了孟子,是陛下自己选的,王道之学。
三国时候大家其实不太会读孟子的,用一个原创人物刘平投射到历史中的汉献帝身上,再切入历史,为的不是讨论什么正史/野史,而是用后世的政治理想来探讨历史的一种可能性。
简单说就是用唐宋以后所流行的孟子的政治思路来探讨在三国历史实施的可能性。
你看出这一点了吗?
《三国机密》这部剧是真的有点想法和深度的,从这一点出发再去看刘平这个成长型的主角如何成长,无疑会有更清楚的思路。
愿抛砖引玉,大家共同探讨。
附:“孟子升格运动”概况:唐朝宝应二年(763),礼部侍郎杨绾上疏建议把《孟子》与《论语》、《孝经》并为“兼经”,作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
其虽未得准允,却发出了将《孟子》由子书升为经书的先声。
唐朝韩愈提出“道统论”,并开列了“道统”人物名单,他认定孟子是孔子真正的也是唯一的传人。
北宋熙宁四年(1071),《孟子》一书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其官学地位确立。
以后,该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要教材之一、科举应试者的必读之书。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孟轲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孟轲”改称为“孟子”了。
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种著述结集在一起,并作了章句、注疏,合称《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人学习的“范本和定本”。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被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感谢作图姑娘的无私奉献,比心❤可随意转载,谢谢!
心很痛 ,原来一个电视剧也能和我道不同不相为谋。
更痛的是编剧的放飞自我,尴尬的剧情逻辑,靠仁德就能评定东汉末年的乱世吗?
桓灵二帝,亲小人远贤臣,早已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仁德能拯救强弩之末吗?
当然不能。
最恶心的是曹操手下的名将名士都心向汉室然后还能凭曹丕一己之力践祚?
真以为南方吴蜀不在对北方虎视眈眈啊。
最后想送一句新三国里曹操的话,“圣人之道要是管用的话,圣人早就自己一统天下了。
”这电视剧可以不谈历史,只开脑洞,可这编故事得有逻辑。
既然如此不讲逻辑,又何必非得拉回历史,你为啥不编一个汉献帝中兴汉室,平定中原,南渡长江,西抚汉中,一统天下,汉朝再来四百年呢?
因为不是一个纯粹的好剧,但是算是及格,自然有槽可吐。
希望我能坚持吐槽到结局,不要像之前的美好生活和老男孩一样,吐到一半实在没勇气继续了。
1.声音问题。
应该不是播放器的事吧,我真的好多地方的群演没听到声音啊,这也太不敬业了吧。
2.抠图。
真的真的真的太太太假了,既然不是冬天拍的,那多投点钱给后期不好吗?
3.剧情bug:带董妃去唐瑛府邸,半夜说一会儿就到,结果都快第二天中午了才到吧,我不认为是司马懿为了安慰董妃才这么说的,这就是剧组不认真,为什么我执意认为剧组不认真,因为从大大小小槽点处就看出来了。
4.说好了小心行事,可是剧里面的人都毫无忌惮的在木板门的屋子里大声说话,我真的很不明白哎。
5.涉嫌强行cp,不多说了。
6.第12集里卞夫人迁怒满府君时,刘平叫了曹公,不是皇后告诉了他要叫曹司空的嘛,我以为这里会被别人怀疑的,竟然没有??
7.第13集,刘平听说郭嘉派人去了温县竟然想亲自给司马懿送口信,还像小姑娘一样怨司马懿不辞而别(不要跟我说呼应前文,因为刘平经历过,知道事情紧急便是如此),ok刘平都不理智如此了还怎样兴复汉室?
这个时候又不相信自己兄弟的本事咯?
整天就会说我错了,这种人能在权谋剧里活过三集真是上天仁慈。
我怎么记得刘平和司马懿约好了功成之后再见面的。。。
所以剧情可不可以总是打脸。
然后刘平稍微态度强硬些会对着大臣生气了,一堆人就兴奋地要上天啊觉得他level up了,盒盒。
8.第15集刘平和郭嘉大段文言文对话真是让我措手不及啊…我不暂停的话根本来不及理解。
明明是一个白话文的剧,是为了凸显自己水平高特意插入古文么?
好吧,那就说古文吧,但又突然插进来白话文,我🙃是不是可以认为编剧对语言的改编能力欠缺?
我不能放弃,我还没等到曹操出来呢!!!
9.说说唐瑛,生气了被冒犯了就会拿刀顶住别人的脖子,都17集了啊喂。
百度百科伏寿(万茜饰演)人物介绍:汉献帝皇后伏寿,她坚强冷静,高贵甚至威严,有着男子不可企及的果决。
虽身为汉室皇后,实则背负着沉重的使命,身在后宫的她,却成为了支撑汉室王朝的重要角色。
一直喜欢万茜,人美戏好唱歌也好听。
看《你好!
疯子》的时候就被她的安希震撼到,长达五分钟人格分裂的长镜头,因为万茜的演技,完全不出戏。
在这部《三国》里饰演性情果决的伏寿,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她就是伏寿,沉稳果决,自有勇气。
看定妆的时候就很喜欢,大气,又有厚重感。
期待伏寿接下来的演绎。
跟到临近结局,应该是有点发言权了。
谈点个人不太成熟的看法,仅供讨论。
先说刘平。
几位年轻演员中,马天宇演技争议最大,在多场重头戏上,尤其是刘平与曹操、司马懿的对戏中演技问题暴露得比较明显。
以跟韩东君的对戏为例,刘平与司马懿决裂前两位演员一柔一刚,一静一动,加上编剧的有意往卖腐方向引导,两人气场和谐,甚至还有点小萌。
但两人一旦决裂,韩东君就把马天宇压死了,照理说,这时候的刘平不管是才智还是气度都是足以与司马懿比肩的,但讲句不太恰当的话,司马懿的豹纹披风都比他有戏。
尤其是刘平与曹操的多场重头戏,马天宇的眼神明显是失焦的,感觉紧张,肌肉状态僵硬。
这是马天宇的紧张,而不是角色的紧张,很清晰地通过失焦的眼神和紧绷的面部肌肉传达给了观众。
其二,刘平人物性格的形成是悬空的,只有人设,而无人物。
比如贯穿全剧屡屡出现的“双眼通红”,这样的戏有难度,演员必须充分调动呼吸与肌肉,将情感投入进去,而马天宇的表演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动态的感情变化或者说心理转变的过程,更像是PPT,少了层次感。
怒斥贾诩那场戏,很明显地出现“声音”与“表情”分离的BUG,配音演员的戏显然更好,而这段BUG明显的表演却被粉丝称赞为演技绝佳。
这样的刘平,如何立得起来?
再说万茜。
首先要说,万茜是个好演员,她的情绪爆发很有力,台词也很漂亮,所以万茜出场时,感觉像一个正剧演员忽然被丢到了古偶演员里,是很夺目很能镇场的。
但是,伏寿的形象不该是这样的啊,刘平纵然软弱心慈,但能把软弱心慈坚持到底,也值得一声叹息。
伏寿不同,她是一个心智果决坚毅聪敏原可以光华灿烂的女子,却被爱情线忽然弱化,她把徐州屠城事件归咎为曹操,却又心安理得地把唐瑛之死推给乱世,她崇拜着先帝口口声声要重光汉室与司马懿有着类似的心性,却又屡屡被刘平的圣父光环冲昏头脑。
前半部她是咆哮帝,后半部她是恋爱脑,后半部如果将她的戏份全删,竟然完全不影响剧情,论人格魅力,竟然还不如曹节。
说到这里,更像是编剧的锅。
韩东君这个年轻人很有潜力,演技没毛病,甚至可以说出彩,个人以为,司马懿之所有争议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咎到该剧主创无下限地卖腐,丧心病狂地给他配了四条CP线,官配唐瑛, 腐配刘平,动不动就玩皮鞭凌虐,跑趟邺城安排了个傻白甜炮灰受,还有传统西皮丕司马请他出仕搞得像求婚,真是从未见过拉郎配拉得如此清奇的剧组。
我不反感阴谋阳谋毕露霸总式地司马懿,只是不赞成这种过于极端的人设,司马懿从协助刘平匡扶汉室到终于走到刘平的对立面,应该有一个价值观分道扬镳的过程,这是全剧的看点之一,但很可惜,唐瑛死后,司马懿立即变身,这是角色不成熟的地方,但演员尚可期待。
要特别提一下曹丕,这是全剧中我个人以为没有崩掉的主要角色,可以立住且有余味可品。
他半生都在渴求父亲的温度,后来遇见了司马懿,两人心志相近、同气相求,偏偏中间又横着一个刘平,父亲想废他,刘平提防他,王越挟持他,司马懿几次三番想杀掉他,只能孤独地像只狗一样为自己在乱世中谋求一席之地,这样的人,最像活着。
印象最深的场景是他和曹操在病榻前的一场戏,把头埋在曹操怀里痛哭时,分明看到了一个心机深重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爱的孤独小孩,即使对手演员是谢君豪依然丝毫不落下风。
如果要选此剧的最佳表演,我选这一幕。
荀彧的演绎浮于表面,郭嘉和杨修的人设有点问题;满宠和曹操,还有几个老戏骨演得不错,其他人发挥中规中矩。剧情到中期注水,听说是很有名的小说改编,有些失望。
17.3.7-6.28@横店/象山 一部全程在线戏份颇重的古装女一,居然还是孕期拍摄…B站帝后轻甜cut时长6h+ 差不多全片六分之一,还有不少非甜帝后和单人镜头…舔全片系列,原声控颜值狗的福利!十八岁的伏寿凉凉第一集末段上线,人未现 声先行,可可可!平日的端庄隐忍,被张宇看破刘平身份时的崩溃,教导刘平的无奈与欣慰 朝夕相对渐生爱慕 在内斥责对外维护,微服出宫后逐渐显露出的柔美——这是一个立体的伏寿,多谢亲王的小说,一个正史上存在度极低的人物被演活了!万老板 董洁 董璇,全片看完可以救我于脸盲名字盲了吧…两部《军师联盟》之后又一部三国剧,建安五年到建康元年(200-220年)秘史,马天宇版汉献帝刘协/刘平,被曹操所挟以令诸侯,整日嘴上挂着司马懿(韩东君)卖腐是没有前途的,娘娘才是正道…
看着韩东君的那个脸啊……就没法继续看了,弃了弃了
一群小孩子过家家。
gay里gay气的电视剧
看片花,很不错的一部剧,准备追,先预订5星
一如既往的唐人廉价风,布景、道具乃至服装都地摊感十足,每一个运动场景都是抠图和五毛特效。每个演员都需要配音,是拍电视剧还是演双簧?这满篇的4星5星是什么个情况?亲王的小说我很喜欢,也很好奇亲王自己对这片子是怎么看的。
霸道总裁+呆萌鲜肉决定了受众,也没啥美女可看,完全没法看(简直令人作呕,上来就一副“我最吊”拿剑划人脖子,说话要死不活有气无力)那我就不客气地一星了!距离军师联盟,还差十个琅琊榜。继续剧荒中…
好看的啊!哈哈喜欢帝后的感情线。总觉得杨平和司马懿的一些话语有些暗戳戳卖腐😂。目前这几集和小说没有太大出入。男主和女主是叔嫂😂。拿回我的四颗星,这个甄宓真的是太败好感,你个有夫之妇,当街就撩汉子?袁熙还没死好么?无比希望能有郭女王出场把这甄宓按在地上摩擦😂。
挺好看哒
五集弃,亏了马亲王一本正经写出的好书。强行给司马懿曹丕加戏什么鬼。原著塑造的刘平难道不是以仁义道行于乱世,以“人和”展现个人魅力的形象吗,怎么给弄的这么婆婆妈妈。还有杨修的黑化,跑哪去了。编剧这种强行偶像剧的垃圾,就该被拖出去爆菊100遍。亏了原著那么好的底子。
王阳明真是本色出演
刘平在看淡一切后,回归乡野生活,虽然不能算极致的权谋家,但政治家却是当得起的。和皇后之间的恩爱平常,也难怪会有这样的选择。万茜和马天宇演技还不错,服饰、布局也还可以,剧情也没有太狗血。
剧里女演员的颜值都挺高的,就算这样也不能否认剧情推进慢、拖沓的事实。
本来觉得还可以,冲着亲王的小说看的,但是。。。明明我挺喜欢万茜的,为什么这部剧里我总觉得她演的有点假呢。。今天追剧是老妈在身边飘过,问我万茜是演马天宇的娘么,感觉再也无法直视伏寿了。。最近倒是被韩东君圈粉了!
万茜很有气场,马天宇演得还行,不过要1.5倍速,不然气提不上来。司马懿又装逼又油腻,人设牛逼得不行,能文能武无所不能然而看起来只有尴尬,最不喜欢的一个人物
亲王的脑洞再一次让人竖起大拇指!万茜的表演无懈可击啊!从此喜欢上了阿伏,喜欢上了万茜!期待你更好的作品!
看了两集,还算不错;表演上差一点,方式太现代化了。
给万茜加一星,前期筹备做的很到位,服装、布景都是用了心的,可惜制作层面还是唐人从香港学来的老一套,惨白的灯光让人想起唐人的灯光师跳槽的传说……顶级的故事,拍得又俗又蠢。马天宇演技爆发的说法我真是呵呵了,根本接不住万茜的戏,他只是演出了一个柔弱的人偶尔爆发,和角色定位简直南辕北辙。
从郭嘉开始帮皇帝时,剧情就崩了,到最后和马亲王的原著已经没什么关系,变成了一部全世界男人都爱我的杰克苏剧…对的,是男人😂 加上马天宇这么尬的演技,2星不能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