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成蜂鸟特工在配上一个标准的动作大片海报,讲的却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
一个是有着PTSD的逃兵,一个是有着不幸童年的修女,相互取暖,救赎。
电影的剧情,配乐,镜头都很美,为数不多的打戏,斯坦森在餐馆门口的那几拳打的也很有看点,不像是拳击手那种快拳,倒有一点像是太极那种。
总得来说,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但觉对也算的上一部一般出彩的商业片。
我觉得评分应该在7.5分到8分之间的水平。
之所以给到6点几分的原因,我想很大一部分都是和我一样抱着看一场热血动作片,结果看完都没燥起来,所以一气之下就给的分低了。
看了别人的影评,有一说一,译名改一下直接叫救赎,更有深意,也更表达了电影所讲,或者直接叫蜂鸟不要加上什么特工也不错,在吧海报的颜色改成冷色,蓝,灰之类,配上斯坦森一个深沉的脸部特写。
这部片子是部走心的片子,特种兵和修女各有一段黑历史,两人都在承受着过去的不幸带来的持久的痛苦,两人也都在努力的走出这种煎熬。
其中修女穿红裙子那一段让人感动,在这个场景中修女的尘封已久的对爱情和美丽的渴望重新被激发了出来,那种羞涩、紧张和欣喜溢于言表。
还有一处亮点是最后一段的错觉蒙太奇,使影片主题从爱情又迅速回到了救赎,两个人各自有各自的使命,各自也要完成各自的救赎,影片保持了这一层悲剧的基调,突显了主题。
只是影片递进的层次不够鲜明,使得最后男女主的情感爆发没有达到顶点。
影片中有两条线索,两个主要人物的动作、心理、性格、结局都很完整,可以设想下从修女的角度展开故事。
文 / 吴少虚原载《温州晚报》 从《两杆大烟枪》中的初出茅庐,到《非常人贩》风靡全球后的风格定型,杰森·斯坦森成为好莱坞最有号召力的动作明星,也是国人最为熟悉的面孔。
杰森·斯坦森俊朗的外形和冷峻的表情,硬朗而不拖泥带水的动作,开辟出另一种不同于范·迪塞尔和布鲁斯·威利斯的街头暴力美学。
电影《蜂鸟特攻》被视为杰森·斯坦森的转型之作,大概意思是从他一贯拿手的动作戏转而投向其他戏路,这也许是打不动了,也有可能是拓宽戏路接受更大的挑战。
但每每当听到某某动作演员要转型,心底总浮起一股不详之感——他们真能成功转型吗?
影片《蜂鸟特攻》讲述特种兵约瑟夫在阿富汗战场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血雨腥风后,因某起事件他被军事法庭指控,并被诊断患有攻击压力症。
之后约瑟夫从医院逃出,从而走上一条复仇与赎罪之路,故事揉入了一丝拷问生存意义的人文气息,这在杰森·斯坦森以往的电影中绝不会看到。
影片紧紧环绕约瑟夫的心理层面来逐渐呈现复仇与赎罪的波动轨迹。
不难看出,战友和伊莎贝尔,这是约瑟夫的友情,是他复仇的本质:敌人干掉了自己的战友,杀害了患难与共的伊莎贝尔,这必须血债血偿;妻子与女儿,这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他赎罪的动力:将自己用复仇路上所得的积蓄以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女儿;修女和酒,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精神食粮,是复仇和赎罪的最终归宿:在修女面前,可以展现最真实的自己,于是依然拿起酒,开始做一个好人。
命意深刻,也非常讨巧。
但影片《蜂鸟特攻》在表现这些富有哲学层次的主题时,却稍显凌乱。
影片在遥远的中东沙漠、血腥的暴力画面中拉开,但镜头很快转到为了躲避军事法庭的审判而出逃的约瑟夫在伦敦街头跟伊莎贝尔共同住进同一个路边纸屋,接着影片又快速展开一系列富有戏剧性的情节,节奏转换快,镜头语言却拖沓,似乎有一点平行时空的闪回叙述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剧情的表现力,从而使该片显得有点不伦不类:没有可导入的思考性,也失去了肌肉的动作美,在暴力、人文与宗教之间,走向一条不堪回首的迷途.......从而告诉我们,没思想不要晒着,有肌肉不要掖着,表现自己的真正价值所在才最重要。
要想做一块会思考的肌肉,是非常难的!
关于战后题材,美国拍了很多,几乎是英雄剧。
英国导演却用简单的叙事手法让我们看到了战争对参与者最真实的影响,这部剧太写实了。
首先,这部剧颠覆了人们对英国的印象,这才是更贴合实际的。
再美好的社会都会存在各个阶级,有着各样式的人。
底层人可能只能睡垃圾桶、领救济餐,还要被混混欺负;上层的人也一样有残忍的性变态和猥亵儿童的教练。
但这并没有影响我心中对欧洲人气质高尚的看法,至少你家邻居走一段时间如果有陌生人住,你应该不会去质疑。
第二,生活中太容易听到抱怨,其实这很令人讨厌。
很多人屁大的事也要难受半天,还有些人成天政府、社会、父母、伴侣没有一个没毛病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坨屎,用《爱情公寓3》里美嘉的一句话说,你根本不用管社会怎么看你,社会根本就没工夫搭理你。
回到剧中,Joy很惨,他在战争中队友都死了,他却杀了无辜的人,战后只能躲在垃圾箱里苟且的活着,靠酒麻痹自己;伊莎贝尔很惨,摆脱流浪的生活去做鸡,却被性虐致死;修女很惨,不但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芭蕾梦,还要用一生去弥补自己的过错,即使她的过错是在身心被残害和恐惧中被逼无奈的行为。
谁有资格跟他们比惨,现实中这样的事这样的人少吗。
为什么生活在幸福中的人每天都在抱怨,生活在不幸中的人却常常充满期待。
第三,这是唯一一部让我看的时候没哭,看完以后却落泪的戏。
结局太完美了,男女一号都有了各自最适合自己的归宿,不喜不悲,只是有些惆怅。
整部电影充满文艺气息,比如房子里的裸画、男性生殖器官的影展、男女主的一夜情、芭蕾舞剧等等,节奏略显缓慢,甚至有些沉闷,似乎没有高潮,甚至一些重要事件比如杀死眼疤男的剧情只用了不到一分钟,所以此剧注定分数不高,但我真的特别喜欢这部电影。
《蜂鸟》,或者翻译成救赎?
看这部电影之前,一直到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在以为这是一部动作片。
文艺片的范畴,或许被定义的有些模糊。
除了两杆大烟枪里的杰森,我再也想不到会有第二个文艺气息的杰森了。
问题是拍的还不错。
连杰森斯坦森自己都说过,我拍文艺片一定没人看。
逃兵,通缉犯,流浪汉,杀手,好人?
这是一个发生在夏天的故事。
在导演杂乱无章的镜头下,杰森从一个流浪汉,被小混混追的走投无路,却柳暗花明掉到了一个土豪家里,而且这个土豪整个夏天都不在家。
于是杰森穿上了西装,开起了奔驰。
流浪汉变得有家可归,然而这一切都将在十月一号结束,十月一号豪宅的真正主人将会归来。
于是,就像一个约定一样,这个夏天,注定会改变什么。
有家可归的杰森,先恢复着身体,然后找到了工作,被华人黑社会大哥赏识,当起了打手。
然而潜藏在身体里的良知,始终都没有消失。
战友被杀了5个,于是要敌人要血债血偿,也要死5个。
妻子和女儿,是责任,于是最后的杰森把所有的钱留给了他们。
流浪汉是曾经的伙伴,于是当所有流浪汉吃到披萨的时候,杰森也成为了天使,虽然是疯狂的天使。
毫无章程的叙事方式,依然将时间推向了十月一号。
在前一天的晚上,我们终于知道了修女的往事。
克里斯汀娜,从十岁的时候开始受到教练的凌辱,直到第十八次的时候,她用一把刀子终结了这一切,于是她被送进了修道院。
一个质疑上帝是否存在的修女,和一个灵魂深处尚有良知的黑社会打手,终于发生了肉体上的接触。
十月一号上午,公园。
杰森让克里斯汀娜帮他照一些照片,寄给他的女儿。
穿的一丝不苟的杰森,说出那句I’D LOOK A GOOD MAN .的时候,谁还能说他不是一个好人呢。
克里斯汀娜邀请杰森晚上和他一起去看芭蕾舞表演,这是她用杰森送他的500磅买来的门票。
无情的命运,把所有的结点都定格在10月1号的晚上。
杀害自己同住一个垃圾桶的伙伴的凶手,也会在10月1号的晚上出现。
克里斯汀娜在剧院门口望眼欲穿的时候,杰森把凶手推下了高楼。
克里斯汀娜看完演出的时候,杰森躺在了剧院外的马路边上。
好像是一切都结束了。
当然,一切开始在结束之后。
阳光明媚的第二天,修女离开了这里,去了非洲开始新的生活。
而杰森,也尝试着成为一个好人。
修女开始质疑上帝的存在的时候,谁又给我们界定好人坏人的界限?
杀一人而活一人,是善是恶?
杀一人而活百人呢?
I’D LOOK A GOOD MAN .这句话听上去又有多心酸,我只是想看起来像个好人。
杂乱无章的叙事手法,充满救赎意味的台词。
不再是英国电影的黑色幽默,只是无数个蒙太奇镜头的运用。
镜头的切换,灰色格调的背景,沉重的话题。
不是to be or not to be,而是to be a good man。
《蜂鸟特工》这部影片讲述的是饱受战争荼毒的男主角约瑟夫·史密斯,在眼睁睁地看着五位战友被屠戮之后,精神顷刻崩溃,做出了让他永世不得翻身的举动。
尔后的生活,一边是军事法庭的通缉,一边是自我谴责的煎熬。
于是,就很自然地带出了拯救自我,重塑人生的路线。
然而细细品来,约瑟夫其实早已是行尸走肉,把自己带到了无法挽救的地狱中。
那一系列行侠仗义、乐善好施、缠绵悱恻的待人待物都是为他人所铺下的路,其出发点全然跟自身的灵魂无关。
他所作出的努力与改变,是对他人的责任与情感,即便要救赎,对象也绝对不是自己。
纵然有千千万万条浪子回头的航标,他也不想抓住其中的任意一个,停留一会儿就算是足够了吧。
内核提出来之后,隐喻便昭然若揭:蜂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能够向后飞行的鸟。
引申一下,那就是它们能够回到过去,徘徊在过去,这恰恰是男主角所面临的人生窘境。
他无限制的把自身摆放到回忆当中,用麻痹来替代抗拒,总是回头是前进不了的。
或许在他的内心深处,自己就是一台无法回收改造的战争机器,要么被人干掉,要么干掉别人。
众所周知,影星杰森·斯坦森最初是以年轻硬汉的形象深入人心的,凭借着自身的努力,随后便也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一票昔日动作片霸主们的唯一合格接班人。
从之前参演的《帕克》,我们就可以见到他真刀真枪的实干精神。
硬汉,是一种生活态度,这条路上有着难以言表的艰辛。
《蜂鸟》那些让人出戏的“文艺范”,改变的是硬汉的表象,改不了的是硬汉的本真。
对修女的不羁,对朋友的感恩,对丑陋的暴虐,把战争的罪恶与社会的丑恶都融合到一个普通士兵的精神世界里,均由他的一举一动释放出来。
这仿佛是看到了,杰森·斯坦森渴望转型,又纠结于前路荆棘密布而徘徊踟躇,整一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生历程写真。
多一点《蜂鸟》,少一些《帕克》,只要那颗硬汉的心不变,修女都能拿下,还有什么类型的电影能玩不转?
◎简 介本片讲述了杰森·斯坦森扮演的前特种部队士兵乔伊在阿富汗执行任务时发生意外,为了逃避军事法庭的制裁,他抛弃了自己的家人流浪街头,身陷伦敦地下犯罪组织。
乔伊的生命中有着三个重要的女人。
第一位是道恩(薇琪·麦克卢尔饰演),她为他生下了一个孩子,在乔伊失踪之后被迫沦为黑帮大佬的性奴隶。
第二个女人是伊莎贝尔(维多利亚贝维克饰演),她也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第三个女人是修女克里斯蒂娜(阿嘉塔·布泽克饰演),乔伊在最无助的时刻遇见了她,并且渐渐爱上了她。
之后乔伊意外地获得了一个冒充他人身份的机会,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复仇以及寻求救赎的计划。
一句话评论 欲望、暴力以及一种基督徒式的负罪感是影片最重要的主题,城市令人颤栗的黑暗面被摄影师克里斯·蒙格斯的镜头充分地表现出来。
再加上高度的制作水准、约翰·卡萨利的声效技巧以及达里奥·马里亚内利的配乐,为这部有时候过度纠结于象征主义的处女作影片增色不少。
——Peter Debruge @《综艺》幕后制作 主创自述(杰森斯坦森接受《卫报》专访) “《蜂鸟》是让我最有收获的一次怕电影经历。
此前我经常收到一些剧本,看完之后我都不相信竟然会有人愿意出钱拍这么烂的剧本。
对我来说,能够遇到《蜂鸟》这样在很多方面都很适合我的剧本太棒了。
它是独一无二的。
”斯坦森一直很想尝试更加注重剧情性的影片,之所以没有那么做是由于他很清楚什么样的电影才会卖座。
“当你走进一家寿司店,你不希望打开菜单发现上面有奶油和土司。
顾客会说‘搞的什么鬼’。
你得给观众看他们想要的。
如果有部电影是讲抑郁的医生和他感情冷淡的老婆过不下去了,你让我来演,观众是不会愿意花钱来看的。
但是如果是‘来啊来啊,看他又打人了,把人往死里揍,往人的脚上开枪’——观众很愿意掏出20块钱。
你不能批评电影圈的人只想着钱,因为这是一门生意。
”花絮 ·影片在美国和法国发行时的片名分别叫做《救赎》和《疯狂的乔》。
·曾担任过《美丽肮脏的事》、《东方的承诺》等多部影片编剧的斯蒂文·奈特之导演处女作。
·影片中乔伊时常出现幻觉,觉得在被盘旋在头顶上的隐形飞机监视,这也是影片片名“蜂鸟”的来历。
2014年,我小学三年级,最喜欢的事就是去电影院看电影,小镇子只有这一种娱乐方式…某天,我妈给我买了张票,她去逛街,我一看,《蜂鸟特攻》,emmmm…动画片?
外国的?
我竟然去看了…小学三年级,和一堆成年人一起进去,我还和很奇怪“这么多情侣和单身汉??
”开场…怎么是真人??
我艹!
打起来了??
妈妈啊啊啊溅血了!!
本着良好的公众素质,以上吐槽我一个三年级小学生都放在心里狠狠说了出来但是我没有睡着,看了这部电影之后看不进去儿童片了,,,也算因祸得福吧…ps后来自己一个人一整天二倍速看完了生化危机全系列,一个暑假不敢一个人睡…
英国电视剧编剧能出Steven Knight这样的左派现实主义写手还混到了好莱坞开始搞导演,背后的故事实在是更让人好奇。
从2002年的Dirty Pretty Things,2006年的Amazing Grace,到2007年柯南伯格的Eastern Promises,2013年又开始自编自导Locke和Hummingbird,以及电视剧Peaky Blinders。
这位编剧始终将POV设置在社会底层遭遇窘迫的小人物身上,镜头关注的焦点始终是人贩子、黑帮(人贩子的主流供应商)、废奴(原始的人贩子)、妓女(人贩子的市场细分)、贩卖人体器官……显然,纯粹左派现实主义可以文艺(贾樟柯大家比较熟悉),但力量不够,更没有市场,无法商业。
Steven Knight的方法很简单,穿插进POV眼中高大上角色们的生活,以此形成强烈反差,同时制造剧情张力和悬念,这样一来,文艺力度上去了,商业悬念也出来了,《蜂鸟特工》算是代表作。
本片主角疯子乔伊无论作为士兵还是街头逃犯,都是社会底层,莫名其妙钻进空置数月的富人家中,金基德《空房间》上演。
从房间里的各种东西侧面描写富人的生活开始了。
极端的反差惊人的亮相之后,现实主义逐层展开……流浪汉,教会,房东,餐馆老板,各黑帮帮主,马仔,妓女,毒贩,嫖客,俄罗斯老鸨,人贩子……各种生态复杂之后还没完,再次回到极端反差:修女的偶像芭蕾舞明星,虐待妓女的杀人犯(应该是证券经纪人),乔伊住房的真正主人,以及……军方(别忘了这位大老板),都在篇末悉数登场。
左派立场已经不言而喻了,恶狠狠拨开伤口给人看,同时黑帮,动作和阴谋悬疑成就了商业,但文艺还不够。
没问题,把疯子乔伊的个人情感线再穿插进来:流浪伴侣的伊丽莎白;老婆孩子;红颜知己的修女;以及为战友报仇杀死的五个敌人(收保护费时的被害人同属此类);幻觉;酗酒……再加上修女的感情线,自述回忆时的长镜头,文艺范上来了,收工。
我不知道贾樟柯的小武和三峡好人中的社会底层是否有夸张成分,更不知道Steven Knight的故事中是否夸张了西方社会底层的现实。
但我能感觉到,即使不像媒体乐此不疲地拿来说事那么铺天盖地,至少在真正的底层,亲历者有着比乔伊失去伊莎贝拉和修女幼年遭受性侵更深、更多的苦难。
我只能说,文艺,对于真正的现实,太浅。
商业,对于真正的现实,太作。
真正的现实里,远非富人见到非法侵入者就会报警,他们或许压根就不敢报警。
真正的现实里,悬疑其实没那么复杂,因为穷人要么一眼就能看清真相,要么永远也进入不了富人的游戏规则。
真正的现实里,阴谋也就没必要那么奸邪,因为富人要么赤裸裸豪夺,要么无需跟群氓废话,在你弄明白之前只需坐以待毙即可。
真正的现实里,更没有杰森·斯坦森这样的英雄。
更多的是无能甚至无知的“好人”。
因为真正的现实里,神明如蜂鸟高悬头顶,它警告我们,光靠花拳绣腿和愤怒的口号无法停止我们遭受的威胁,因为我们的敌人其实是我们自己。
近几年来,动作明星杰森斯坦森似乎没有几部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的电影,小成本,平庸,俗套似乎已经给这个新生代动作明星贴上了标签!
快速出击,伶俐的动作,稳准狠的打法曾经一度让他成为好莱坞最有价值的动作明星,只是没有一部能够让人铭记的经典作品成了这位明星留给世人的唯一遗憾,杰森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从这几年来接的片子来看,他似乎不再注重电影个人风格的动作特色,更多的是偏向于个人演技与剧情的突出!
虽然他接了很多质量平庸的俗片烂片,也曾经一度将自己的事业推向低谷深渊,不过他还是很努力的去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演员!
从这部电影开看,杰森斯坦森正尝试着去改变自己的戏路,努力的用演技来诠释角色的内心旅程,我们也能够看到他在演技上的努力与突破,只是我们对于他动作明星的定位让他的努力对我们来说成了一种白费,我们不希望看他文绉绉的表演,只希望看到他能够火爆激烈的打架,只有这样似乎我们才能得到满足,可是这又对他来说成了一种不公平!
电影整体来说是一部文艺片,只是因为杰森斯坦森的加入让电影增添了几分动作片的味道,可是你会发现其实打斗的戏份很少很少,几乎一两分钟就烟消云散了!
习惯杰森斯坦森电影的影迷会对这部电影感到失望,因为他没有我们期待想要看到的东西,电影更主要体现的还是整个剧情的内涵,是一种救赎与被救赎的主题与教义!
电影是一部充满英伦风格的作品,严肃认真刻板较真,将电影的批判主义深究到底,同时也讲述着道义与私欲的挣扎!
我们很难理解英国人的思维,他们人性中似乎就蕴含着一种古板的精神,他们会对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很较真的去探索去辩论,可是回到自己的情感与私欲上又变得开始逃避与沉沦!
他们敢于直面现实黑暗的残酷,却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愧疚,也许这也算是一个民族的特性吧!
这部电影有别于杰森斯坦森其他的电影,也突破了他成功塑造的英雄形象,彻头彻底的成为了一个反英雄人物!
电影最大的看点还是去看动作明星的演技大爆发,不管是一个失魂落魄的流浪汉,还是一无是处的醉鬼,还是惩恶扬善劫富济贫的英雄,还是儿女情长多愁善感的普通男人,杰森斯坦森都能很好的诠释与发挥他那游刃有余的精湛演技!
不过话说回来电影到了最后电影的主题似乎有点离题,我们找不到电影到底想要突出表现什么含义,是关乎感情还是自我救赎开始变得有些模糊不清!
电影给人感觉还是挺不错的,影射社会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将人们心中最深刻的情感与呼求都表达了出来,只是电影剧情设置的比较生硬,故事发展的主线也不够明确,条理繁杂给人一团糟的感觉!
电影既有人性救赎的成分,又有一点爱情故事的感觉,模模糊糊,模棱两可,感觉不出主次之分,也没有表达清楚导演想要表达的意思!
电影很乱,有一种随意的感觉,拍到哪就是哪想到什么拍什么,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主题!
电影里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实在太多太多,细分出来的话,时间起码可以扩充到两个多小时,电影剪辑的也太过随意,剧情有时让人看的很突兀不明就理!
不过电影最大的亮点还是男女主角的表演,杰森斯坦森让我们看到他柔情的另一面,也让我们了解到他不光功夫好,文艺也可以随手拈来!
只是缺少了人们对他的动作激情,电影就显得不那么好看!
其实是个文艺片。为斯坦森的突破点个赞,演技没其他人说得那么一般,至少是他目前最好的表演之一,尤其是开场。
杰森和文艺心病慢节奏片违和,故事本身平庸而破碎,全片打小流氓的戏勉强可以值回票价,导演功力露怯。超模女主就像一个神经病,华丽高端与枯槁落魄同在的分裂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反叛的心,但这颗心担不起救赎两个失落灵魂的重任。片子一直停留在初段中国人国际印象,其中透漏出的低端黑让我非常鄙视。
这特码早不就出来了吗?怎么才上映?我记得一二年就出来了
杰森·斯坦森
乔的夏天。
2014-1-17 青旅和两个广东男孩看到 好无聊啊....
结局不错啊...裙子真心好看........
自我混乱的故事。摆着救赎的架势,来了场复仇。意图放下屠刀,却越陷越深。
不习惯没有打斗的杰森电影
杰森常常会犯点错~ 例如接烂片!
!
整个影厅不足十个人,票房看来要吃瘪了。事前惊讶动作片为嘛不用3D效果,看了才知道,这完完全全就是部爱情片,动作戏份少的可以忽略不计,修女这个角色很温暖,结局烂的不能再多
因为杰克斯坦森,还以为又是动作惊悚片。没想到文艺得这么彻底,掐架都没怎么见血。但也因为是文艺片,所以节奏偏慢,优点是镜头色彩音乐和雾都阴郁的基调。一直就觉得杰克斯坦森少有的带演技的硬汉,但碍于他的块头和形象局限,过往的片子就谈不了什么内涵了,这一部也算是是升级吧。
头脑简单的铁汉柔情和怀春修女。
杰森终于这一部没演类型片,换了个稍微文艺一点的口味。终于有了次比较靠谱的感情线,期待脑残爱情片加火爆床戏。故事本身一般吧,一个伤痛那男人的自我救赎,而女主修女的身份设置挺有意思,只是这并没有给故事带来更深的情感纠结。
其实还是不错啊
不是动作片
转型失败?
森哥的文艺片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点比较奇怪。最让我动容的,是修女和杀完人的杰森坐在街头,那位芭蕾舞演员从剧院走出来。修女说,你看到她了吗,她是我的偶像。然后杰森哭了。。。两个人抱在一起,不那么亲密,又那么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