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很烂的片子。
剧情老套,情节漏洞百出,更郁闷的是我看的是国语配音版,听着那蹩脚的国语配音我真有杀人的冲动。
然而,我还是无可救药地庸俗了一把。
在陈奕迅被打昏后醒来时,看到老四在他身边,两人吵了起来,后来女儿进来,两人装着没事,然后和女儿一起睡,这时我无可救药地被感动了。
我明白这个安排是多么蹩脚,一个只和你睡过三次的女人等你那么多年,这童话也有点太纯真了,这种事情也只有在万恶的封建集权社会里才能出现吧。
但是,没办法,我还是相信了,并且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老四平常的打扮,看上去根本不漂亮,这个时候,突然感觉她是那么美丽。
我这时候才明白,原来自己还是嫩着的,结婚和恋爱果然不是一回事。
恋爱的时候,你可能想找个玫瑰那样的女子,和她轰轰烈烈地浪漫一把,去兜风、去旅游。
但是那不是婚姻。
婚姻是你和她躺在床上,中间放着你们的孩子,你们相视一笑,什么话都不用说就已足够。
这其中的爱情,又岂是和玫瑰那样的女子在一起所能感觉到的?
对于这样一部四不像的电影来说,能有这样一个感动我的镜头就已足够。
最后的结局是,陈奕迅和老四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又是童话里才会出现的结局,但这次,我宁愿相信它了。
原本想借此片更清晰的了解香港历史上那黑暗的一页,可惜看后感觉一般,只是讲了些皮毛而已,有隔靴搔痒之嫌。
影片以20世纪6070年代的香港警界为背景,那个时候的香港政府以及警界不似今天般透明、公正。
而是明目张胆的贪污、勒索、收黑钱。
片中的香港总华探长李乐公(梁家辉 饰演)利用职务之便,向赌档、粉档、鸡档收保护费,然后再按照比例在警队里分发,不收的便被视作为异类。
同时他还一手遮天,陷害无辜,抢占他人妻女。
其原型便是香港传奇华籍总探长第一人——吕乐。
李乐公取“吕乐公”谐音,在历史上被称“五亿探长”便是直指其巨贪数目巨大。
片中的李乐公为人精明跋扈,自私冷血。
而最终,随着香港市民对政界、警界日益横行的贪污深恶痛绝,引起了港英政府的重视,不得不成立独立于任何司法机构之外的廉政公署(ICAC)进行整治。
乐哥无奈之下只好离开香港躲避。
然而拔出萝卜带出泥,香港90%的警察都接受过贿赂,针对警察的贪污、受贿的调查最终造成了大规模的警廉冲突,还威胁罢工72小时,造成治安真空。
无奈之下,港英政府不得不下令赦免部分警察,才得以平息。
然而这次事件之后,香港警界才逐渐走向清正廉明。
当然不能说贪污、受贿的事件绝对没有了,至少没有那个时代那么多,那么明目张胆了。
在真实的香港历史中,“五亿探长”吕乐始终是一个不可不提的传奇故事。
他40年代加入警队,从最普通的制服警员做起,一路升到只手遮天香港总华探长,60年代统领全港CID是香港势力最大的探长。
吕乐不仅是一个冷酷成性、靠权势进行金钱交易的恶棍,也的确还有聪明绝顶、行事雷厉的天才一面。
1968年如日中天的吕乐退休,1973年香港成立廉政公署,吕乐及家属潜逃到加拿大,后又至台湾定居。
1976年廉正公署对吕乐发出永久通缉令。
据说,至今这位叱诧一时的神秘人物仍然在台北某处过着隐居生活。
如此传奇题材自然不可能不被电影界关注,无奈吕乐在港势力强大,即使是背景颇深的向华强、向华胜兄弟想要拍他的传记片也心有余悸,最后不得不亲自去台湾拜会吕乐本人。
那么本片导演王晶自然也不会太过出头,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所看到的这部《金钱帝国》很多事情描写的不清不楚、欲言又止的原因了。
虽然他很想把本片拍成一部香港警界史诗类的片子,可惜种种限制使该片有点不伦不类。
人物刻画上也不够深入,历史背景、事件的过程交待的也不清楚。
可惜了这么好的题材,被搞成个四不像。
还好陈细九的饰演者陈奕迅抓住了这个由歌而演机会,把一个靠马屁上位探长的内心的痛苦、孤独和不安诠释的比较清晰。
至于黄秋生,角色和篇幅所限没有什么表现。
玫瑰的饰演者刘洋除了让我觉得长相漂亮、身材太瘦以外,没有什么更多的印象。
演员 姓名:刘洋 出生年月:1981-11-4 民族:汉族 所在地:北京 身高:174cm 特长:舞蹈 模特 表演 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曾在参加模特大赛中获奖,后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学习.如果有人想从电影里了解更多香港那个时代的黑幕,我推荐麦当雄出品《跛豪》和向氏兄弟投拍的《五亿探长雷洛》系列,后者以刘德华、郭富城、吴孟达、张敏的强大阵容,连续数年称霸港片票房,被誉为港版的“教父”系列。
当然那也只是电影的描述,恐怕只有等吕乐及其追随者都不在人间了,我们才能够对香港那段真实的历史略知一二。
忘了在哪里看到评价王晶是鬼才,个人感觉王晶除了几个三级片可以一看,其他的片子基本可以忽略。
这部片子也是如此。
我想豆瓣上给五分的都是因现实之感而发的缘故,我的初衷也是如此,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嘛。
我猜王晶是想通过陈亦讯这个角色将整个贪污和反贪连接起来,可由于影片长度的限制,再加上塑造功力的有限,显得陈亦讯表现的平淡如水,整个片子也难称厚重,而陈亦讯的爱情戏,在我看来,更有画蛇添足之嫌,根本可以删除。
感觉王晶有太多的话要说,反而不知该如何说。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前段时间看的一个影评,里面说的是做减法。
个人感觉此招恰恰适合金钱帝国,如果把冗余的爱情戏跳过,把叙事的重点放在几个主角上面,也许会更吸引人。
我想《无间道》也是这么做的,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先不说电影,直接说玫瑰这个女人。
贩毒出身,枪法绝妙,刚开始看到我还以为这个女人是中国大陆派来的卧底。
多少有些神秘感,影片交代也不明确。
但是看到后来,合理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发生,而玫瑰最后就这样走了,表示不爱九哥。
那这个情节安排在这里说明什么?
仅仅只说明金钱社会下虚无的爱情?
九哥有九个女人,所以叫九哥,玫瑰是十姑娘,她为了不屈居人下,自己去找九哥的几个女人,三招两下就搞定了九哥的老婆萍萍,用锤子敲了鼻子,鲜血直流,然后用手铐铐她在铁柱子上,然后顺势拎出一瓶硫酸说,谁不服就泼,然后甩出几条钻石项链跟众人说,你们一人一条,叫我大姐,逢年过节跟问候我一声,不然就是萍萍这个样,众女畏惧玫瑰的淫威,纷纷退让。
我靠,玫瑰真太他妈酷了,当女人就要这样痛快淋漓的争夺自己的位置,(不过我还是搞不清楚为什么会有手铐,可能和警察勾结吧)当然玫瑰也说了不会和九哥结婚。
这个女人一个字,酷,俺的偶像。。。。
总的来说这个片子多少有点虚情假意的歌功颂德,什么香港回归了,治安就好了,贪污就没了,之前6、70年代的时候香港黑暗程度之深云云这个逻辑还是可以的,但作为乐哥走狗的细九,最后还是没有做污点证人,说明什么?
还有最后还是没能抓到乐哥,肥仔也只判了区区五年刑。
似乎太轻了点吧……以第三者叙事的角度看构建这个故事,几条主线还是抓得很好的。
金钱社会下的包二奶,警察胡乱抓人暴打之下找人顶罪,勾结贪污,联署建立,火霹雳和联署合作,细九的徘徊和苦闷,等等,故事行云流水,直泻而下,但几个明显的破绽就是,玫瑰的故事情节对故事整体发展作用不大,还有廉署难道引进了黄秋生,吹吹冷气这么快就能抓到贪污分子,这也太快了吧。
还有乐哥的出逃,情节这样设置无疑是打了自己一个耳光,而让细九坐牢,那也没能起到歌功颂德,惩恶扬善的目的。
影片开头和结尾的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旗的镜头可以删掉了。
为什么香港电影想取悦内地广电总局和政府就一定要生搬硬套呢?
感觉,电影拍的太短,还可以增加情节。
还有要把玫瑰的出场和消失交代清楚。
不然有点突兀。
当然9个女人也是夸张的手法,现出细九的无奈,但,影片的末尾还是给细九也给观众一点点希望——在监狱外面是老四等待细九的身影。
这多少给了观众一些些精神安慰,人生还是有真情的,还是有善良、美好的。
题外话,老四也只有爱细九了,因为她有女儿。
而其他女人没有……女人爱和善良往往是那么单纯,穿越过时空就变得异乎寻常的难得。
现实又有多少这样的女人呢?
不错的片子,推荐大家看看!
《金钱帝国》上线,梁家辉、黄秋生、林保怡都是老戏骨。
廉政公署的ICAC演绎成为I Corrupt AllCops(我腐蚀所有警察),的确切合主题。
当然也就可以充分发挥王晶电影所擅长的纸醉金迷与玉体横陈,于是看到预告片,就有油脂一样发腻的感觉。
又见Eason,这几年从《兄弟》到《大搜查》到《金钱帝国》,跟在影帝们身边作兄弟,虽然不高调,但毕竟与早年的客串玩票性质不同。
其实以Eason的气质与阅历,还是《每当变幻时》和《野良犬》的本港小人物更适合。
尽管在《大搜查》中他那个二代话事人的角色也中规中矩,但那份矛盾与深沉却与当年《无间道》中同质的吴镇宇的压抑是无法比的;反倒是《每当变幻时》中油然而生的淳朴与听天由命的温情,让人看得眼红红。
Eason镜头外的形象太突出,只有这些与他本真气质吻合的角色才顺遂。
而商业片中的Eason,比任何时候都更像一个符号,而且不是演技的问题,纯粹是一种观感;他与角色越贴合,那种“演”的感觉越强烈——没有办法,谁让他是我们的E神,是吧。
Eason还是个唱歌的人,唱歌的业绩如此突出,经纪公司也很清楚短板效应,于是并不刻意强求他去开拓几栖的市场。
几年来Eason涉足电影的频率并不高,不见他往大制作里扎堆,从宣传策略上讲,也少见鼓吹Eason进军影坛,这一可能是经纪公司试水的策略——毕竟Eason不占外形优势,影坛根基不深,也不需要博宣传,真想开疆拓土,不如低调地打根基;但更多看来,却似乎更像是电影借势于他。
无论如何,尽管梁朝伟、刘德华、梁家辉、黄秋生、任达华、刘青云这些名字如雷贯耳,但毕竟已经不是当打之年;尽管他们是戏骨,是神话,但换句话说,偶像了那么些年,“行将就木”也是迟早的事。
纵观香港娱乐圈,古天乐、张家辉只对香港有价值,谢霆锋滞留在动作电影中,拿不到更能发挥演技的角色,以市场号召力而言,Eason居然就算是奇葩了。
华语电影的场子,尤其是内地院线,基本是由明星撑起来的。
尔冬升振聋发聩的呼吁“香港电影已死”,但陈可辛、陈嘉上、刘伟强,包括杜琪峰、王家卫甚至徐克,还不是在这块蛋糕中玩得很开心。
最近几年的票房大片,多半都是香港班底+港产男星+内地女星的组合。
香港导演运作商业片的经验+内地投资人和观众的基础,足以吸引他们投人所好。
“不战而屈人之兵”,吴君如大嘴八卦“内地女星如何如何”不过是一个表象,事实上电影是个烧钱的东西,导演又都是技术狂,面向内地市场能够让他们获得更多圆梦的机会,他们也在某个方面实现了他们的诉求。
至于喜欢讲故事的尔冬升和许鞍华,不需要去琢磨万人场面或者山河秀丽,那就不免要怀念香港的水土。
于是按照这个套路走下去,五年后,我们还能想象53、54的刘德华、梁朝伟、黎明再横刀立马还是谈情说爱?
即便他们再驻颜有术,但眼角的风霜已经百炼成钢,看看如今在好莱坞B级片中散混的周润发就知道了。
如果香港电影没有了这些明星,那么香港制造的号召力又在哪里?
或许到那个时候,Eason是唯一的台柱。
《金钱帝国》:存活于《雷洛》阴影下的陈细九(文:火神纪)经典在前,这部电影所要承受的压力和非议将更大。
如果无法超越经典,它将承担起更多也许本来并不应该由它承担的苛刻与谴责;对于此,我只想说——王晶还是挺有勇气的,敢于拍这样的一部电影。
我们也许应该更宽容地来看待这部电影,给它一个更宽松的环境和空间。
——火神纪。
题记。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1991年那套曾经让我激动不已的《五亿探长雷洛传》系列电影,后来想起当年查找《雷洛传》的资料时看过,雷洛的原型是逃亡到台湾,曾经出任九龙总华探长的吕乐,再对照一下两部电影中的人物——雷洛与吕乐,徐乐功与吕乐,称洛哥或者乐哥,这几个名字在粤语中发音是如此接近的。
于是我想,我也许找到了这两部电影以及人物原型之间的关联了;再来看这部电影,其条理显得清晰许多。
在写这部电影之前,我没有看过任何有关这部电影的宣传资料或者评论,所以我无从知晓王晶作为导演、编剧和制作人,他是否曾经对之前的《雷洛传》表过态。
但是我想,他应该说起过,毕竟明眼人一看就会想到这方面去,完全地避而不谈并不是聪明的法子;而王晶的众多层身份中,最出色也最成功的身份之一是作为电影商人的王晶,他应该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我所以挺好奇他究竟是如何看待《金钱帝国》和《雷洛传》的。
看到这篇文字而又知道这个问题答案的同学们,请文章的后面告诉我。
我没有去找这部电影的相关资料或者评论,因为我想写的影评,是一种相对而言更直观也更主观的文字,对视觉感受最直接的原始反应下的文本整理,而非那种人云亦云被其他影评人左右后不再主观的评论文字。
我总觉得,电影是需要这样的一个更纯粹的声音,一种直观表达的原始声音;而不仅仅只是一味的追捧或者批斗。
发出一种纯粹观影感受的声音,也许也是作为一个影评人仅有的现实意义。
直观地说,这部电影只是存活于《雷洛传》阴影之下的同类题材电影,同样是香港反贪污题材的电影,同样是以九龙总华探长吕乐为原型的电影;这部电影更倾向于表现吕乐只手遮天的那个时代里香港警界的种种黑幕,《雷洛传》则更倾重于表现人物,尤其是雷洛探长整个人生发展的轨迹和心理历程。
可以说,《雷洛传》在塑造人物方面更富有层次,因为人物形象显得更为饱满;这部电影在这方面来看,可堪称为一部复活经典的失败典范。
当然,不是说梁家辉的演绎方式有什么问题。
至少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2009年的梁家辉,他的演技肯定要比1991年的刘德华更加娴熟更加老练,表现人物诠释角色都要更加到位;然而从两部电影里的角色来看,徐乐功的人物形象显然远不如雷洛来得真实饱满。
这一点无关于梁家辉或者刘德华的表演技巧,这更多应该归咎于电影剧本在着重点上的取舍,电影所侧重的角度,以及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雷洛传》给了刘德华一个极富表现力的表演平台,相比之下,这部电影给梁家辉准备的,只是展现一个平面化人物形象的舞台。
所以,我们不能一杆子打倒一部《金钱帝国》;《雷洛传》塑造得最成功的就是雷洛这个人物形象,但也只有雷洛;这部电影却并不仅仅只有一个徐乐功,相对而言,《雷洛传》中的那些不太起眼的配角给我留下的印象就远没有这部《金钱帝国》里这些配角来得深刻。
可以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雷洛传》选择的是单点突破的模式,而《金钱帝国》则多少有点全面开花的味道。
徐乐功、陈细九、阿四、玫瑰、猪油仔、火麒麟等人均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虽说都比较平面化。
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侧重角度的差别——《雷洛传》是一个人的传记,而《金钱帝国》所希望做到的,是还原整个时代背景下的众生相,这就决定了电影出来之后整体观感的差异。
很难说孰优孰劣,毕竟它们所注重的点不同,而且孰优孰劣这方面更多取决于个人的审美取向。
而就我的个人观感,《雷洛传》整体而言要比《金钱帝国》更胜一筹。
也许,是经典在前而带给我先入为主的印象决定了我这样的感觉。
这部电影的戏份分配相对比较均匀,许多角色都有一定的表现机会,这是它所以能够全面开花的原因;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许多角色也失去了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而无法出头,虽说全面开花并不一定代表单点突破无力,但影响角色张力这一点是无须置疑的。
缺乏一个比较有力量用以折服影迷,也许会成为这部电影所要面临的将被评论者诟病的所在。
电影以一种淡然的姿态,用轻淡的旁述开始了那个时代警察贪污黑幕的金钱帝国的重现,陈细九本身所用的视角,是一个超越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里之上的一个视角,这一点很有张爱玲小说中间所穿插的一些超越凡间视角总结式段落里的那种味道。
只是,王晶毕竟不是张爱玲;我所无法明白是——陈细九何来的这种超脱的视角,在张爱玲的小说里那么自然而然的超然视角,在这部电影看起来如此怪诞。
电影把更多的镜头对准了陈细九,小人物的视角也许更能看透大时代背景变迁后面的真相,徐乐功处于时代变迁的漩涡中心,如果用他的视角也许反而看不清楚现状。
这样的视角选择也许是这部电影最聪明的地方之一,毕竟大人物的故事本来已经家喻户晓,《雷洛传》的故事也早已深入人心,与其在经典无法被突破的重重包围中间苦恼,不如另辟蹊径地另找出路——打个擦边球,另找角度,以小人物的视角和经历为主线,这样既避开了与经典正面碰撞所要面对的伤痕累累,又多了更大可自由发挥的创作空间。
事实证明,这步棋王晶是走对的。
陈细九以其善良、忠厚、感性、义气和多情说服了我。
陈细九,也许是这部电影里最为饱满的一个角色形象——他有挣扎,因为他有自己的思考;他有思考,所有他会有自己的判断和抉择。
电影的最后,整个徐乐功贪污集团被廉政公署所瓦解,该集团的骨干中,也只有陈细九得到了他所渴望得到的救赎。
从人物整体命运的编排来看,陈细九也许是这部电影里唯一得到圆满的一个人物。
徐乐功并不理解陈细九为何不上那艘可以给他们带来“自由”的快艇,留在香港却不愿意去当廉政公署的污点证人指证自己,可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却能看得非常清楚。
正如猪油仔所说,陈细九是徐乐功身边“最忠心最善良”的一个人。
忠心的人大多还具备另外一种人格品质,那就是诚实。
那艘将带他们逃出生天的快艇所能带给他们所谓的“自由”,仅仅只是肉身的自由,这样的自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踏上那条快艇,他的肉身也许是“自由”了,可是他的精神枷锁却也许也无法脱掉了。
背负着逃犯的烙印从此无望回归故土,良心上的自我放逐将持续到生命的最后终止,这样的精神折磨如同一个终身的刑罚一样如蛆附骨般永远囚禁着他的灵魂,相比之下,走进牢狱去承担自己曾经所犯下的过错,短短的几年就获能肉身和精神双方面的彻底解脱,是不是显得轻易得多。
张狂的徐乐功最后哀求着陈细九让他离开,猪油仔多少显得有些罪有应得,火麒麟完全化身为一个悲剧符号死于非命;只有陈细九和阿四,最后得到了他们所想要的幸福,真正属于他们的救赎。
值得一说的还有陈细九的两种爱情——与玫瑰的一见钟情式的爱情,以及与阿四之间细水长流式的爱情。
九个姨太太,却连一见恋爱也没有谈过的陈细九,在见到玫瑰之后显得多少有点笨拙,玫瑰的真情假意他完全分不清楚,所以他甘心充当起玫瑰所苦心经营的权色交易中保护伞的角色。
当玫瑰最后身他坦言自己跟他的关系时,他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近乎崩溃的痴情,足以感动许多人。
阿四,原来酒楼的女侍应,徐乐功在一次醉酒时于酒楼的包厢之内强暴了她,完了之后就像他的其她女人一样都推给了陈细九。
陈细九娶了她许多年,去她的房子里呆过两次,连她住在哪里、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在陈细九眼里,她不过像其她的姨太太一样,只是一盘生意,替有权有势的上司背黑锅,以换取晋升的机会。
然而,每次陈细九出事,都只有她站出来默默地守在他的身边,甚至当陈细九彻底落魄,所有的财产被原配老婆萍萍携款私逃时,阿四依旧对他不离不弃,甚至把这么些年陈细九给她的生活费攒起来送给了他;她说,我可以去打工,只要把自己和孩子养活就够了。
玫瑰的虚情假意和阿四的真情实意;这部电影也许还想告诉我们的——珍惜眼前人。
玫瑰对陈细九也许不无感情,然而那一份感情也仅仅只是权色交易里的假戏真做,这份情感放在阿四坚定不移的爱情面前,说是逢场作戏也许一点也不为过。
总的来说,这部《金钱帝国》也算是王晶近年电影作品中少有的佳作了。
但是,跟《雷洛传》比起来多少还是有些距离的。
这篇文章里所以一直都在说它的优点,是因为我想我必须对它更公平一些。
打个比喻,《金钱帝国》定位的主角是陈细九,而把这两部电影放在一起来看,它不过只是那个存活于《雷洛》阴影下的陈细九。
正如陈细九自己所说的——其实是换汤不换药,永远是乐哥的狗。
雷洛有其迷人的地方,可是陈细九也不是一无是处。
弄清楚这一点,我们也许就不会那么苛刻地看待这部电影了。
最后,说点不着边际的。
因为我看版本是国语的河蟹版本,有些话就不吐不快了。
电影中间的几个突然间的黑屏弄得我十分郁闷,可是这也就算了;最让人郁闷的是片头的那段独白,讲九七回归之后香港警察怎样怎样,而回归前有一段时间……似乎在交待这部电影的背景。
然而这一下把我狠狠地误导了一下,我在电影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里还一直以为,这部电影讲的是回归前的最后时光里的故事。
等到最后终于把来龙去脉弄清楚之后,我终于明白这段独白的险恶用心。
有时候我在想,这些管引进电影的可耻家伙们,当他们把这么恶心的独白加在一部纯粹的港片片头的时候,他们是不是真的可以如此面不红耳不赤恬不知耻地镇静自如呢。
2007年的那部《放逐》,愣是把一群杀手给剪成警察卧底;如今,居然又企图篡改时代背景,真不知道强大的剪刀手大人是不是有点智商问题呢。
也许,这部电影他们明白其实他们篡改不了时代背景;但是他们依旧不忘吹响时代的号角,提醒一下我们现有的“幸福”生活。
什么时候,电影分级才会到来。
然后,我们可以看原汁原叶的引进电影;而不必再看着所有被阉割过的残疾孩子轻轻地哀叹着悲凉。
2009-06-08;己丑牛年庚午五月甲申十六;上午8:41。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金钱帝国》■译名:《I Corrupt All Cops》■导演:王晶■编剧:王晶■主演:黄秋生、梁家辉、陈奕迅■类型:剧情■片长:112分钟■产地: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色彩:彩色■制作公司:香港影王朝有限公司■发行公司: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 ■首映日期:2009年4月30日(中国)
陈细九是个好球员,会传球会助攻,从不独吃;陈细九是个好混混,去自首也不做污点证人;陈细九是个好男人,探长们的女人麻烦照单全收。
不算十姑娘,陈细九有9个老婆,开2桌麻将还多出一个。
陈细九怀疑自己的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能有这个怀疑是好事,至少说明他在家里有深夜活塞运动可做;只不过从细九在家中毫无地位可以看到,细九在床上多半也是女人们泄欲的工具:细九住着探长们送的房子,拿着探长们送的银子,养着别人的小妾和孩子,同时还要满足如狼似虎8个女人的欲望,好让她们有限的出墙:这比鸭子都敬业。
难怪每一个人都说细九是个好人,就连十姑娘也给他发好人卡。
陈细九说这些年来,只去过老四那儿2次就生了个女儿很厉害,这就有些不靠谱了。
唐伯虎家中受气然后出去追秋香,克林顿怪希拉里太强势于是也在白宫搞莱温斯基,细九这个120%的出气筒难道就不需要另找地方发泄,或者寻找温暖?
看着细九最后离开码头,一边跑一边傻笑,我终于明白,细九真的真的是个好人!
这部王晶的新作就像细九的床事一样,很和谐,也很不靠谱。
昨天看到的首映。
故事情节还是有点黑色 结果多关注一起去看电影的美女了。
结论美女比电影好看
不如旧版,名字忘记了,说的也是廉政公署成立之前还是之初的事情,一个人带着两个手下,一个爱用枪,一个爱用小刀,用小刀梳头,对付“水龙头”,大概就是这么个情节。
一部王晶的电影。。。
记住,这是王晶的电影。。。
不要期望他能有什么深度。。。
或者惊喜。。。
王晶就是这样。。。
他不是杜琪峰,也不是尔冬升。。。
他是香港娱乐业的代表。。。
他的电影就是娱乐。。。
不过,我反倒觉得很好。。。
娱乐大众嘛。。。
一个人最可贵的就是坚持。。。
王晶的坚持。。。
我很佩服。。。
虽然最后结局有点傻。。。
梁家辉,演技不用说。。。
狂。。。
黄秋生,稳。。。
哦。。。
林保怡。。。
这部戏里,倒是不错。。。
方力申,嫩。。。
哦,还有我们的陈奕迅呢。。。
很《兄弟》里,有点类似。。。
比较傻。。。
有个大奶妹。。。
孟瑶。。。
总感觉想说,香港当时贪污多严重。。。
但是不够透彻。。。
要不让尔冬升来拍吧。。。
我喜欢暴力。。。
哈哈
讽刺大陆吧
一部电影,两种不同的风格
最恶心的是大陆版前面那段话。。。。
徐子珊的角色太假了,怎么都看不出这个懦弱的好人值得爱。冲各位大哥的表演给4星
大家都演得很好。王晶分明拍正剧也行的嘛。别说陈奕迅没有演技,那不是只靠天然就能出任的角色。不过表现最赞的还是梁家辉。老四真是个好女人啊。
戲裡戲外,妳都是好人一個。陳奕迅。
王胖子还是蛮狡猾滴,开头几句台词足令龙颜大悦。瑶姐儿虽然还是摇着大胸登场,但却一点咸湿的戏都冇,失望透顶哂
昨天ccav电影频道放的,联系此时的时局。。。
诙谐幽默又有些压抑。还是很爱eason
钱呀 权利呀 欲望呀 都会推你早日进坟墓啦
哦也
之前看这部电影看的害怕,我爱看鬼片恐怖片,偏偏这种现实题材警匪黑社会的我看着害怕,可能因为真实,可能因为狠戾~但这部电影真的不错,有丢丢黄暴
其实还行
王晶导演烂片一箩筐。
电影整体有点乱,可惜了一众好演员。梁家辉感觉当年的黑金
不怎么好看。。很一般
王晶的电影里,总是有那么一种不具有说服力的味道,以及演员矫揉造作的讨厌劲
9个老婆8个两桌搓麻将我想到唐伯虎点秋香啊。
虎头蛇尾了
出淤泥想不染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