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岁时“一辈子”三个字满是褒义 步入社会后 “一辈子”三个字变成了压力 110分钟的时长不算短 但看的时候还是觉得太快了 不够看 导演说素材有五个小时 应该减了很多内容 有很多抖音上的片段没有出现在成片里 特别是两场吵架戏 有一点可惜 放出来能更好的理解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因为家庭的原因 男女主性格 一个内敛不善表达 一个热情开朗渴望拥有一个家 周灿觉得要先有了好的物质条件 才能承诺给骄阳一个家 但现实却让他屡屡碰壁 对比之下 女主的事业步步高升 两人差距逐渐拉大 沟通越来越少 周灿觉得一个人的不开心没必要变成两个人的不开心 骄阳以为的分担 结果变成了负担 当生活的琐碎慢慢消磨掉两人的爱情 说出口的话 都变成了伤人的刺 一场意外成为了压死这段感情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不能说谁错了 因为他们都曾那么用力的爱着对方 可正是因为没有错 这段感情才这么遗憾 不过就像男女主在路演时提到的 为什么分手一年后两个人都有了成功的事业却还是没复合 因为回不去了 有些裂痕无法修补 这段感情终究回不去最甜蜜的时光了 即使复合 不可避免的吵架还是会导致再次分手 那不如就好好告别 然后向前看吧
剧情尬,男主无能,女主恋爱脑,五体投地,只能感谢,谢谢您让我在七夕看了一个没什么头脑的脑残剧,浪费整整一百一十分钟的时间,并让我写下如此不和逻辑的网评,四十块钱花的很值,让我看清智商税剧的真面目,我真的会谢。
无语住了,看的时候剧情不明白,毫无逻辑可言,男主个死渣男,八年多的感情抵不过不到两年的现任,只能单走一个6。
开篇要写重点,这部电影十分烂,我家常温状态下搁了一个月的芒果都没它烂的透。
我还记得上一部让我这么愤怒的烂片,还是吴某凡的原来你还在这里。
这部电影体现出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女人一旦靠近男人,就会变得不幸,一如去电影院花钱买票看电影的我们,十分不幸。
整个电影都充斥着尬点,突兀。
譬如男主突然就喜欢上了女主,譬如女主那一声嗲里嗲气的老公,譬如我从男主那不太成熟的演技里丝毫没有看出对女主的喜欢。
不知道是不是国内编剧整不出新活了,居然能写出让女主撕了好朋友的卷子这种智障情节,当时我的狗朋友坐在我旁边满脸问号,而我的脑子全是罗翔老师的那个,你他妈犯法了你知道吗,的表情包。
写这种情节不怕现在还懵懵懂懂的青少年们有样学样吗,也不是说不能写阴暗面的东西,但是你这玩意确实整的是个新活,让人很难不去抨击!
情节透露着无聊,转折生硬到像撞墙,演技烂到2.0。
就这评分还有5.8,你的婚礼不服!
编剧你既然要整活,为什么不能整出点新意来,故事发展之下,明明是女主手上比较深并且一直都走不出来,直到男主结婚。
就不能写一点新时代女性的标杆,比如跟男朋友分手了,自己升职加薪走上人生的康庄大道!
编剧你难道不知道女生一旦结束一段消耗自己的感情后,只会越过越好。
就像杨笠的说的,姐妹,你的好日子要来了!
作为女生,这不电影看的让人觉得又难受又恶心,它不配5.3,最多只值2.2。
两分给ost,零点二给可怜的女主。
前面真的很有笑点,后面直接蚌埠住了....尤其是天桥上骄阳说的“我要走了”联想到自身经历的我一下子就哭了……还有后面婚礼,出现在爱了八年的人的婚礼上,说没有遗憾都是假的,怎么可能没有遗憾了……后劲太大了,值得二刷。
我个人的爱情观和周灿是一样的,现有面包再有爱情。
我认为只有自己足够强大足够优秀,才能给对方更好的生活,很多人都会这样想吧。
确实女生都希望自己的男友跟自己说为什么不高兴,可是男生也不希望把自己的坏情绪带回家中,我也是不太喜欢把自己的悲伤带回家里,表面大大咧咧,有的时候真的是很emo。
总之!
推荐《遇见你》,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
值得二刷!
现在想想 我们好像也没有什么关系 不过就是睡过一张床 吃过一碗饭 做过副驾驶 讨论过未来 如果说有遗憾的话也是他在我最爱他的时候放弃了我 而我也没有在他最爱我的时候很爱他 没能给彼此一个家 我们都没有在彼此最喜欢对方的时候用心吧 尽力爱过了 但聚散都不由我 或许换个时间有些人会真的很合适 后来某一天猛然想起来这个人的时候 他让我对明天充满期待 却又没有完全出现在我的明天里 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关系
这片虽然剧情不错,但是真不适合情侣看,刚开始男女主之间的相遇和后来经历过的种种确实真实,男主工作上的繁忙和不顺心,女主工作的顺利让男主充满了压力,这些压力在女主外婆去世后矛盾全部爆发了,男女主也因此分手了,但最后男女主居然没在一起,七夕上这电影纯纯脑瘫,也不知道剧组怎么想的,都是见不得情侣好吗?
01带着我姐一起去看的《遇见你》,看完的感受就一个:这才是普通人爱情的真实模样。
一部电影,既让我看到了爱情里的所有单纯、炽烈和义无反顾,又让我看到了爱里的相爱难相守,老说“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但我们在爱里很难做愚公,在现实这座大山的面前我们总是无能为力。
如果这个夏天只看一部爱情电影,那看这部《遇见你》就够了,因为爱里的万般模样它都有。
最初的相遇,总是美好到,让将来的自己连回望的勇气都没有。
余骄阳遇到周灿那一天,她的笑容温柔又明媚,照进了周灿的人生里。
因为余骄阳的支持,周灿得以有勇气坚持梦想,因为有周灿的到来,余骄阳也不再甘于做一个差生,而开始努力奋发。
周灿参加美术考试,忘了带资格证,余骄阳冒着台风暴雨,头顶垃圾桶去给他送资格证,那个场景真让我觉得,十八岁太美好了,十八岁的爱情可以如此放肆,放肆地喜欢一个人,放肆地一起做傻事,放肆地付出,放肆地要给对方一个最好的自己,放肆地期待未来和永远永远。
如果我是男孩子,十八岁的余骄阳就是我的理想型了,开朗、活泼、温柔、体贴,还总是有各种鬼点子,后来周灿给她的备注是“小救星”,是啊,在最初相遇的那些时间里,余骄阳就是周灿的救星。
02第一次矛盾爆发,是周灿的实习机会丢了,余骄阳给他点了一个外卖,结果他走出会场拿外卖时,却进不去会场了,导致会展闹了笑话。
他虽然想不去责怪余骄阳,嘴上说着“没事,跟你没关系,是我自己没处理好”,但心里却分明怪罪的“如果不是你点的那个外卖,如果不是为了去拿那个外卖,我本来可以做的很好,表现很好,你添什么乱啊”。
那一次,余骄阳失望的对周灿说:“你别再来找我了。
”这样的分手真的好鲁莽轻率,可是在笃信彼此相爱的两个人那里,轻易地说出分手,又似乎无比正常。
因为知道你爱我,相信即便我说离开,你也不会放手,所以我可以在伤心、失望、难过的时候,放肆的说“分手吧”“别来找我了”,所以我们可以互相较着劲儿,哪怕心里再想念,也要等着对方主动联系。
而后来真正的分手,却是悄悄地,悄悄地在心里攒着失望,悄悄地把对方与自己分离,最后也悄悄地收拾东西离开。
余骄阳就这样自己默默地走了,删了门锁里的指纹,干净利落地搬走所有自己的东西,周灿读懂了她的决绝,他知道再去挽留,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有人会觉得这分手来得有些可惜,也有些突然,但如果你分过手,大概就能体会到,不是不想挽留,分手也不是没有不舍,只是彼此都心知肚明:我还爱你,可是我们回不去,也走不下去了。
从前以为,分手都是声势浩大的,要吵着恨着叫嚣着,哪怕是和平分手,也是在说出分手的那一刻,才发生的,才算真的分开了。
后来明白,分手是一点一点,慢慢完成的,它有一个进度条,每一次隔阂、每一次失望、每一次不小心的伤害,都让分手的进度条更前进一点,余额更少一点。
03电影最后,余骄阳的微信被超市工作人员拿去,给所有好友群发了消息,这时已经是她和周灿分手三年后了。
周灿回她,是不是中毒了,余骄阳很客气地回复,不好意思,打扰到你了。
不管从前如何亲密过,如何爱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手之后,翻了篇的爱情,已经离开了的人,就是如此的陌生、客气,内心中或许有万马奔腾,唇齿之间只能如此的云淡风轻。
我很生气,周灿居然对余骄阳说出,他要结婚了。
他怎么能结婚呢,可是我姐说:“你想人家怎么样,都三年了啊。
”我看到他和一个新的姑娘站在一起,看到他给新的姑娘戴上戒指,真的好难过啊,为什么要这样,他已经走得远远的,走入了新的人生,或许余骄阳也已经走远了,但周灿的消息还是可以重重地重重地,刺痛她,而周灿的人生早已与余骄阳,毫不相干了,这辈子都不相干了。
我羡慕十八岁的爱情,因为那时候的彼此,世界都很小,小到可以一起为了同一件事,同一个目标努力,我可以拿出全部的我,来共同建设一个“我们”。
可是工作之后的余骄阳和周灿,世界变大了,各自都有事业,都有烦愁,都有不想向对方报,而对方也无力帮忙承担的忧,这时候的爱情,就有了“自私”的成分,他们必须要拿出一部分“我”来摆平自己的烦愁,解决好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剩下的部分才能属于“我们”。
当我对你的需要,比你能够给出来的还要多了的时候,就像余骄阳外婆去世时那样,我就会感到失望了、心累了。
理智上我懂得,你是没有办法,不是不爱,只是两难,可情感上我无法接受,无法接受你做出的选择不是我。
多希望相爱的人能够成眷属,如果真的可以在对方的葬礼上,满足而没有任何遗憾地说上一句“他是最好的爱人,走向他的每一步,都是最开心的。
”那该有多好。
-作者-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已出版《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
个人公众号:柒月暖阳,私人微信qyny0704
全片有太多槽点想吐槽了,故事了的发展,剧情的推动全靠巧合。
不管是恰巧准考证掉在女主面前,还是出门取外卖没工作人员证明,女主外婆出事恰巧项目演讲改时间。
这篇故事的时间跨度很长,中间关键事件的发生却全靠的巧合,而且巧合的非常生硬,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为了这样一个结果故意安排的这样一件事。
首先,但凡实习过的都知道,刚进公司的实习生干的基本上都是不重要的杂活,就算你实力强,干的也是一些项目边角料的事情,一是不放心,怕你没经验搞砸了,二是你没资历,没人会服你。
可男主却能已一个实习生的身份成为一个很重要项目的演讲人,并且到演讲开始都没有工作人员证明,但凡干过展会都知道者有多离谱,工作人员证明说白了就是一张纸,不是什么很难做的东西,正常再展会开始办的时候基本上就要人手一个,还要有的多,毕竟多点没啥坏处,还可以预防有人弄丢了。
而编剧这么安排的目的也很明确了,就是为了下面男女主闹矛盾做的铺垫,为此,要有一个非常嚣张,指着客户鼻子骂的外卖小哥,以此来让男主出来拿外卖,要有一个六亲不认的保安,死活不让男主进来(我自己是做过展会自愿者的,基本上干几天就和保安混熟了,进出有没有证都一样),还要有个非常憨憨的男主,就是不愿意打电话叫同事出来接自己一下。
再者,编剧为了体现男主工作生活的苦难和困难,让男主和别人创业,然后男主不但要做产品,做ppt,做企划,要上台演讲,还要包商务的活,简直资本家看了都要落泪。
男主的合伙人不知道再干嘛,正常讨好老总,拉下脸面去求人拉单子的事情应该是由合伙人来做,一个主内,一个主外。
一个负责把产品做好,一个负责推销。
分工明确,但为了体现男主的辛苦,编剧不择手段的把活全放在男主一个人头上,基本上所有的活都由男主一个人来做,其他人就负责划水和摆,以此来体现生活的不易和艰辛,再为之后的分手埋下伏笔,只能说很强行。
并且最后女主外婆住院和演讲同一天九不用多说了,不能说很强行只能说非常强行,这还是前一天突然变卦,告诉你你的演讲时间延迟了一天,至于为啥,没啥特别的原因,就是照顾你。
随意变卦改时间不知道是哪的照顾,理由?
估计编剧不想编了,就是为了后面的冲突强行这么弄的,只有这样男主才能在答应女主的前提下爽约,而提前改时间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所以演讲必须在前一天毫无理由的推迟。
并且演讲的人员不能换人来代替,必须男主去演讲才行,至于合伙人?
不行,在有ppt和演讲稿的前提下,并且合伙人在这个项目中也是全程参与,虽然我只看到他提了几个建议就没了。
换人是有影响,但不是绝对的。
可是男主还是放弃照顾女朋友,选择事业。
全片故事的推动全靠各种各样的巧合,不是说巧合不能有,但你不能全是巧合吧,就像你出门捡到钱一样,都是可以的,但你不能天天出门都能捡到钱,那样就太过于离谱了
去爱 去失去 要不负相遇又是烧脑的一天,电影结束马上去看解析,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不管是在哪个时空,第三个愿望永远都是想见你~ lastdance让黄雨萱拥有了特殊的能力。
回到过去,改变李子维的命运,爱让一切有了力量。
去爱 去失去 要不负相遇又是烧脑的一天,电影结束马上去看解析,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不管是在哪个时空,第三个愿望永远都是想见你~ lastdance让黄雨萱拥有了特殊的能力。
回到过去,改变李子维的命运,爱让一切有了力量。
校园恋爱依旧那么的纯粹,美好。
踏入社会后,总有很多的无奈,迫使我们不得不分开。
时光不能倒流,不能妄想让我在那个年纪遇见你,遇见我可以单纯只喜欢你本身的那个你。
如果有人问我,后悔遇见你吗?
后悔开始过吗?
我的答案一定是,不后悔!
因为是你,让我拥有了那段独一无二的时光,我人生轨迹上的那几道彩色的线条是你画上去的。
虽然我们一起走过的旅途有终点,但沿途所遇到的风景会是值得我回味一辈子的。
它抹杀不掉,因为未来的每天,都是从那个过去开始的。
我们终将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段感情终有果也好,终未果也罢,那段一起经历过的时光总是很美好,很快乐,回忆起那时的你,也很好。。
给低分吧,不合适;给高分吧,不值当。感觉父女俩太i了,其他人也陪他们一起i。或许影片就是想广袤空旷的空间之上,构建/展现这样一种人与人疏离冷漠的关系?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终究我还是不适合看这种过于平缓意识流虽充斥氛围意境但故事性缺失的片子,虽然vanlife是我很感兴趣的题材,但毕竟看无依之地的时候我也睡着了!
每一次摇移和zoom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落点,未免太功利。
BJIFF 14|“It seems that the summer is going to be cancelled.” 有人带着女儿和投影仪四处流浪放电影,有人裹着大衣在荒原的路边卖冯内古特和卡夫卡。人与人之间都没什么话可说,一瓶烈酒、暴力的拳头、砸向玻璃的石块和裸体照片就是情绪的全部表达。内心和自然一样神秘而令人畏惧,非常俄罗斯。看的时候发现一些画面明显有胶片受损的痕迹,大概是刻意为之? P.S. 电影画面真的很像“从世纪金源(对不起 但那个商场真的好像)到瑞瓦肖”啊… 以及中文字幕又在胡乱翻译了,have enough fling都不能好好翻嘛…
#北影节2#保利天安门中间的座位都有按摩垫哟,我以后tmd遇一次投诉一次哟,你们电影市场什么时候能管管事😊此外这电影的配乐真的很盯,前面盯得我困死,颈椎难受死,我以后一定会让每个强制按摩垫影院和我一起难受
慢节奏
3.5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一开始不知道这片要干啥(没看过介绍),只是觉得给这掌机的话我可太high了。看明白这两人干啥之后更是…不就放个盗版露天电影,怎么酷得像2077里的游民+超梦黑客,就逛个大西伯利亚,怎么酷得像辐射荒原+极乐迪斯科😆要说这片有啥很高的艺术成就吗也没,但4月这俩电影节看的所有含迷影元素的电影里这部最酷了没有之一,可谓十分罕有地同时集齐我想看+我想拍+我想玩的内容,看得我全程内心不停敲碗大喊aaaa🥲
萧条冷冽的公路片 父女 母亲的骨灰 松散的叙事与冷静克制的长镜头
#BJIFF2024 auratic; 并存着近景眩晕(细部、微粒)与远景眩晕(气氛、涌动)
第四部,没让我冲起来
【C+】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电影,这里有空落的地貌观察与萧瑟的寒意,有沉稳的全景镜头与推进节奏,也有在特写中近乎一言不发而渗透出的情感,像是新导演对大师衣钵的承继,虽不能称得上十分的“言之有物”,但依然饱含引而不发的“冲动”。
荒芜之地上失去母亲的青春期少女 面对的困境与成长 全片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灰色的天空,沉默的父女,没有笑容的人们,真实的生活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抱着镭射灯让整间车厢不那么空旷,打开投影机让整座小镇不那么单调。卡车司机游走在寂寞的公路和泄欲的黄碟里,后面骑摩托车追上来同样孤独的灵魂。我跟父亲同在车厢里却无话可说,父亲和我都发生艳遇却都不快乐。前面鱼疫绕路,我们像风车园里的扇片。把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也把自己的寂寞留在北方。
-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很久没看大师电影,感觉很好。三十年后的沙丹力荐,资料馆场场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