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会有争议,灰姑娘2015版极其忠于原著,这是创作团队的自主选择,并因此承担了由此而来的所有正负面影响。
负面影响是,没有悬念的剧情被一部分人诟病,原著中不可改变的主线剧情被纷纷吐槽成:“为什么灰姑娘不反抗?
”“为什么水晶鞋不消失?
”“为什么王子会爱上灰姑娘?
”“为什么认鞋不认脸?
”凡是以原著剧情评论吐槽者,一言以蔽之,可谓没有童年。
一个古老的流传于世界各地的故事,不强求每个人都喜欢,但也请保持尊重。
时光流转,当你变成一颗恒河沙消失于时间中,这故事还会在。
用一己傲慢去鄙视全人类的传奇,真是可笑。
灰姑娘电影团队在尊重这个古老故事的基础上,最大可能地将其编圆,以符合当代人的观念。
比起改编,近乎于同人再创作。
我是做过这种事情的,深知其中不易,对于团队满满的诚意与用心,我能体会到。
尽管讲述的是一个童话故事,但他们尊敬所有观众的智商,哪怕看似目标受众大多是12岁以下的孩子。
因此他们成功了。
以诚意面对观众,观众就会以诚意回馈。
灰姑娘2015,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观众都能从中看到自己想要的。
孩子们炫目于特效,少年们感动于爱情,成人则看到了平等、自立、坚强、自由、坚持自我。
这些人们已经说得太多,我不赘言。
我只想说:这是一部多么美的电影啊!
美是具有力量的。
不仅是视觉的美,也包括理性所感知的人性之美。
当灰姑娘转开蓝裙子,当圆舞曲舞步徘徊,当水晶鞋被王子捧起,影院里传来人们此起彼伏的感叹声。
那是最直接的感官享受,是视觉团队创作出的了不起的美。
而当灰姑娘选择隐忍与坚强,选择宽恕与勇敢,当王子友善地对待一个陌生乡下姑娘,当最终爱情战胜权力。
我们看到的,是创作团队分享的信念之美。
这些美丽的事物。
它们真的很脆弱,只能存活于童话故事中,否则便会让人觉得不可相信。
当我们看到这美丽,看到创作团队竭尽努力,去塑造这脆弱的美,哪怕知道它不会在现实中留存太久,我们难道不该感到感激?
令人安慰的是,哪怕这美丽如此的脆弱,也能够穿越时光,一直传递下去,这种美,具有柔弱但无比坚韧的力量。
今夜,我愿变回孩子,赞颂它。
我忘记了灰姑娘是格林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但是这不是重点,重要的是,灰姑娘和白雪公主是童年的小女生对美好的向往!
灰姑娘,这部电影,我到目前为止一共刷了5遍了,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觉剧情和童话故事还是挺吻合的,我觉得这部电影里面灰姑娘和她的王子因为有主角光环所以,我会喜欢他们,但是灰姑娘的后妈和她的两个姐妹也演的不错,把坏人的感觉演绎的入木三分,特别是灰姑娘的后妈,第一眼就觉得她非常适合这个角色,她两个姐妹虽然演的不错,但是有点丑哈哈哈哈哈哈哈hhhhhhhh
*請注意 北歐是個超越你想像的地方,in a very different way;)所以請以自己最古怪的猜想來填補當所有你不能理解的北歐梗。
看之前只知道有凱特,當年看她演狄倫,整個人彎到直不起來。
第一次有一個女演員讓我對自己取向產生懷疑,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第二次是史達克家的三傻。
也就是灰姑娘的王子的大妹砸!
哦,羅伯大哥,上次見你,你信誓旦旦要為父報仇,但還沒發力,就慘死在某一季的大結局處。
哦,我的上帝,每個人都得死。
這部灰姑娘看起來就像羅伯大哥做的一個美夢,坐上了王國的寶座,富足安詳。
王子的爸爸有個好基友叫伊恩爺爺,他們每天鬥嘴,互相嫌棄但是誰也離不開誰。
王子身邊的弄臣,原先是研究學術走火入魔的教授,錘哥的出現讓他得救,給世人證明了我!
作為一個北歐人!
不是神經病!
而....灰姑娘的母親......她........竟是神盾局的創始人之一....更可怕的是,灰姑娘你的動物好夥伴鵝先生,鵝精,從前在神秘的北歐,有一隻鵝精,他有個藍盆友......好像我扯太遠了....我不愛看書的,因為看了也記不住。
小時候看的或者听到的部分童話故事到現在只能記得大體輪廓和破碎的片段,就像四歲之前的記憶一樣。
灰姑娘,只記得後媽給她一盆摻了灰土的豆子讓她揀豆子,然後魔法出現,小鳥幫她揀了出來,助她去參加舞會;姐姐們為了穿上水晶鞋不惜剁腳趾削後跟;王子最終和公主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挺好的吧,但是這是史達克家老大做的美夢,而現實當中,他還沒有夢想啟程就被馬丁爺爺寫死了!
而且是全家!!
呜呜呜!
哦馬丁爺爺!
請保佑史達克家大妹砸多活兩季好嘛...不然我只有再看一遍凱特版的狄倫緬懷一下我的百合魂。
*Let it go*以上言論不代表我的立場。
童年的时候就看过灰姑娘的故事,简单而美好,相信善恶有报,平凡善良的女孩一夜间变成公主,最终和王子过着幸福而美好的生活。
许多年过去后,曾经的小姑娘已成为人母,带着女儿一起去感受这个梦幻的国度,温馨而美妙。
美丽的城堡、善良清秀的瑞拉、邪恶势利的后母、又傻又闹腾的姐妹、古灵精挂的仙女教母、英俊优雅的王子、美轮美奂的公主裙和玻璃鞋、金碧辉煌的南瓜车……当看到昔日的文字跃出纸面,变得立体而充满想象力,一瞬间我也像回到了童年,陶醉在童话世界中,眼睛里闪烁着星星,和女儿一样。
或许平民无法承担起那份惊艳与优雅,于是瑞拉被塑造为一个家境殷实的富家小姐,端庄乐观,在饱受不公正待遇时依然生机勃勃。
或许为了表达出瑞拉与王子是真爱,于是瑞拉与王子的初次邂逅发生在舞会前,正是这次相遇让王子感受到瑞拉的善良,瑞拉也悄悄喜欢上这个没有背景的王宫小学徒,爱情在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世俗的欲念的环境下滋生蔓延,最后在我们熟识的舞会、逃跑、寻觅、重逢中画上完美的句号。
我喜欢这样的改编,爱情纯净而美好,瑞拉跟王子离开时宽恕了不怀好意屡次破坏自己的后母,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瑞拉的善良。
值得一提的是,凯特布兰切特实在太有气场,把美艳傲娇的蛇蝎女人塑造得很到位,让我实在恨不起来,非常抢戏,给她点个赞!
周六全家一起看的,画面很美,皇宫,南瓜车,晚礼服,其实有这些就足以让你走进影院了,这也是迪斯尼的魅力吧,不管任何时候,也不论多么了解剧情,依然会吸引你走进影院。
剧情没什么好说的,大家都知道,演员漂亮与否不重要,反正腰很细,穿起宫廷晚礼服真是好看啊。
王子的眼睛很好看,真漂亮。
坚强而勇敢,善良而仁慈,这是全片也一直强调的主旨,灰姑娘确实也做到了这些,因为平时对老鼠的关爱,所以有马屁,有老鼠们合力打开窗把手,让灰姑娘的歌声更响亮,让王子护卫发现了她。
因为善良,也获得了仙女的帮助,因为坚强和勇敢,而能够度过那些艰难的时光而一直心存美好。
每个女孩都希望遇到自己的王子,但是前提是你要有相应的资质,灰姑娘虽然是父母双亡,但是想想看,人家可是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自身素养那是杠杠的,样貌也是相当美貌的,舞会上的惊艳,没被阵势吓着而是落落大方,被各方猜测是哪的公主,看那腰身,全国女孩都穿不下的水晶鞋,只有灰姑娘可以穿下,潜台词就是姑娘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人家灰姑娘最后可以配上王子,那是从生下来就一直在准备着呢梦我们都要做,这样会更美好,但是朝着梦想努力,心存美好的活在当下,也许这才是根本。
国内的电影恶俗的太多,真的缺乏这些美好的东西,就算有,估计拍出来也吸引不了观众,所以国内电影还是加油吧
撕逼的电梯: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431845/?start=100#comments-----------公主果然很难懂的分割线----------法语佩罗原版:http://www.buvard.org/editions/catalogue/index.php?o=14 (那时候还叫《小小鼠皮舞鞋》) 配音阅读版:http://clpav.fr/lecture-cendrillon.htm(这时候就叫《小小玻璃舞鞋》了) 德语格林兄弟版:http://gutenberg.spiegel.de/buch/-6248/16 (德语我不是那么来塞,配音阅读版的恕我无能)网页打不开请翻墙。
法语或者德语有障碍的,请使用google机器人翻成英语。
上不了google还是请翻墙围观过其他版本的同学们欢迎分享。
当然也欢迎平行宇宙来的朋友们分享传说中跟这部电影一模一样的「完全还原」的格林版本。
德语我虽然是很勉强,但硬着头皮还能读下来……罢。
-------楼主现在知道公主乃真·宇宙大杀器的分割线------熟悉的豆友都知道我是不爱删回复的(除非遇到问候家人这种极品行径)。
主要是给后来围观的同学们留下一个完整的「参观轨迹」。
在我诚恳地表达了「请务必保留你的回复」以及「我真的不需要你道歉」这样的意愿之后,某位公主以迅雷之势删除了自己的回复并强行道歉。
(或许还有其他公主也删了回复,我倒是没有精力去check了)公主果然是很难懂呵。
好在程序猿能在电脑里找到历史记录,并为好奇的围观群众「还原」现场。
想要看到「比正文更好看的回复」,请戳:http://photo.weibo.com/2117887154/photos/detail/photo_id/3828306393889180/album_id/3828306209335968-----------回复比正文更好看系列-----------请围观者默默观赏就好,不要轻易投喂。
「每个人都爱吃花」,那只是个传说。
姐属性为人,但从小就不爱吃花菜类似的东西。
芹菜、菠菜、芦笋,这些主打茎的才是我的植物纤维来源。
对于各路甘蓝的变种……却是一直心存「你们明明长得像花,干嘛冒充自己是菜」大不解。
特别是传统被称为「菜花」的那种,光是外形就分分钟要引起密集恐惧症发作啊。
至于西兰花……嗯哼以上。
爱吃花菜的同学们,感受到楼主满满的优越感和恶意了么。
(# ̄□ ̄)o―∈‥oo━━━━━━━☆ ------------正文开始-------------「每个女人都有一个公主梦」,那只是个传说。
姐生理为女,但从来没有过公主梦。
《彼得潘》《长袜子皮皮》《骑鹅历险记》《大盗贼》《穿靴子的猫》和《狐狸列娜》才是我的床头故事。
对于各路公主们……却是一直心存「你们到底,是在想什么」的大不解,特别是人鱼公主(单相思不遂就是自己活该倒霉催的,到底有什么立场去放对方的血,然后因为没有杀害对方而自觉伟大牺牲的地方,简直是从来没有懂过)要说有任何一位公主曾赢得过我的尊敬,那就是驴皮公主。
为了躲避生父的乱伦要求,这位公主,虽然有神仙教母的帮助,至少是智谋百出、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百折不回,最后必须来个王子才能逃出火海,那也只能是时代的错了。
至于灰姑娘……嗯哼。
这个故事最早起自斯波特拉(的脑补)。
主角倒不是玛丽苏,而是天使赠予的一双鞋子。
根据《历史》作者的说法,法老孟卡拉最终在Naucratis找到了这双尺寸大小极其吊诡的鞋子的女主人,娶之为妻。
是以,在其死后,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才建于此城。
这个故事口耳相传几个世纪之后,在欧洲有了两个流行版本。
一个是德国的格林兄弟版,一个是法国的夏尔·佩罗版。
不给群众戴表,但姐在前·幼儿园时期听到的是个remix版。
格林兄弟版里有「穿着烙红的铁鞋跳舞」的桥段,佩罗版里以「原谅继母及其女儿」结局。
佩罗版里有「午夜过后,一切魔法都会消失」的桥段,格林版里并无此一说。
要说活跃时期,其实佩罗更早。
但是纠于民族文化传统各方面的因素,同一个民俗故事(比如《睡美人》),在格林版里总是更倾向于中世纪风格的罪与罚,佩罗则相对要文艺青年些。
在佩罗版里,灰姑娘穿的并不是「玻璃鞋」(我朝不知何故一般翻译成「水晶鞋」)。
高跟鞋这一在16世纪发起的产物,在佩罗时代已经式微,况且以当时代的技术,高跟鞋是怎么也不可能穿着「跳一整晚的舞」——更何况是玻璃制的!
那时穿去舞会的舞鞋,相当于现在的「居家鞋」,以轻便、软适、合脚,为主要诉求。
因此,在原始佩罗版里,灰姑娘穿的是「灰鼠毛软鞋」(pantoufles de vair)而不是玻璃(verre)。
这解释了午夜后一切都恢复原状,唯独鞋子没有变的缘由——这种舞鞋属于「日常用品」,不像南瓜马车、白鹅车夫、金银线织成的舞衣等等非魔法不能实现的奢侈品。
以及「全国上下没有一个姑娘能将鞋子穿合脚」的bug(软鞋vs硬鞋,你就是有一个脚趾长出来也显眼)此外,仙德瑞拉(Cinderella)中的cinder其字面解读是「柴火燃烧完备后的遗留」,相对的意义是炭——柴火未燃烧完备后的遗留。
用这个词给人取诨名,实际上有人格侮辱的意思——内涵义「约炮者不拒的妹子」。
现代通行的灰姑娘故事中和了格林版和佩罗版——保有午夜魔法消失的桥段,删去穿烙红的铁鞋至死的结局,并将鞋子的材质设定为「玻璃」。
迪斯尼1950年的动画也是采用了这个流行本。
只是在神仙教母如何施展魔法的过程上有过跳略。
这个是「宗教正确」的问题。
「神仙教母」是个很「异教徒」性质的职业,在天主教国家,相当于「女巫」。
对比其他童话,《白雪公主》里皇后是后母同时也是女巫(魔镜、毒苹果),《长发公主》基本同款(女巫也可以算养母),《韩塞尔与葛雷特》里的大反派既有后母也有女巫(糖果屋),《睡美人》是好女巫vs坏女巫。
但是《灰姑娘》里的反派是后母(正常人类),而正派却是女巫……女巫的技能是「魔法」(相当于我国文化的「障眼法」),属于「欺骗」技能(只有上帝才能把水真的变成酒)。
全方位地以赞叹的态度去展示辛德瑞拉的神仙教母如何变马车变白马变车夫,至少在50年代,是个比较犯险的举动。
在21世纪重拍此片,美国人民的思想终于解放了,加上高科技加持,迪斯尼好歹弥补了这个遗憾。
这个电影版,将故事嫁接到了茜茜公主的传奇上。
虽然王子马靴紧身裤的造型不符合当时欧洲大陆的流行(呼叫达西先生),但是束腰大篷裙和室内装饰的细节,让整个故事的「时代」性有着落,从而令得「玻璃鞋」和「麻雀变凤凰」的桥段更具真实性。
但是一旦脱离「超脱于现实的童话」之本体,「过了午夜,一切都恢复原貌,玻璃鞋却始终是玻璃鞋」这个bug非但没有修复,反倒是因为装饰、背景、时装这些因素的「写实」化而变得更加明显了。
最近这几年童话新拍的主要方向都是把原作当中傻白甜到自救不能只有坐等天下掉下个好王子来改变命运的女主角们改编成自强不息勇于向命运挑战的斗士——比如最新的两版《白雪公主》。
迪斯尼自己搞了姐嫁版的《冰雪女王》,之后又弄了母嫁版的《睡美人》,一副「把王子酱油到底」的姿态。
突然转回头逆流而动整出「大胸细腰小脚圣母包子玛丽苏」的典型,真心不知道丫想干嘛。
秘密花园的整场戏,观众都在发出「天哪,蠢得我都尴尬了」的笑声。
荡秋千那出,姐都笑得喘不过气。
所以翻拍这个到底有什么乐趣?
不过「配角比主角颜值高而且存在感强」的这一定规还是有严格遵守就是了。
金发黑眉这种造型,只有精灵王这样的颜值才hold得住(李大佩本尊也是不行),其他浮生众就是谁搞谁low的命。
有了CB一旁参照,哈利·波特他妈的五官更是粗糙不忍直视,配上两肉腮帮子和全程高潮脸,让人只想问一声「姑娘,这只鸡卖多少钱」。
在原本的「村姑」设定下,这脸倒也合理。
毕竟欧洲国家就那么点子大,一村撸不出200号人,这种颜值作为「村花」也是可以的。
然则电影版非要整出个「大家闺秀」的人设,这气质和品味就不能让人入戏了。
至于王子,人卖的都不是脸,而是裆(明明军装上衣应该配直筒军装裤的,到底为什么要搭紧身裤,只有去问导演和造型师了)。
全片最出彩的服装并不是那套蓝裙子——设计感太一般了,纯粹就是为了呼应动画版。
而是后母的各种造型。
两逗逼姐姐永远配套的打扮也很有看头。
撸过这究级玛丽苏之后,我对于最新版的《美女与野兽》到底要不要抱持任何期待倒是生出彷徨呢。
论文需要,暂时空白。
论文需要,暂时空白。
论文需要,暂时空白。
论文需要,暂时空白。
论文需要,暂时空白。
论文需要,暂时空白。
论文需要,暂时空白。
第一眼看到《灰姑娘》的海报,就被辛德瑞拉那条华丽丽的蓝色舞裙给吸引住了。
据说这条极其养眼的舞裙是三度获得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的设计师Sandy Powell的作品。
为了能全面感受这条裙子轻舞飞扬的样子,我决定去看电影。
没料到这个古老童话故事拍成电影还挺火爆的。
我家附近这家影院从早上到中午连着的几场都坐满了。
我只好一再修改时间,终于轮到下午四点二十分那场,还仅剩三排靠最边的位置。
当我走进影院看着满满的一包厢观众,不禁暗自揣测这些人选择观看这场电影的心理,是否都跟我一样只是存着一睹美裙的浅薄意图呢。
好身材是好衣架,这可真是铁律。
我素喜束腰长裙,但紧身束腰的蓬蓬裙不是谁都可以穿得惊艳的,这种美感以前仅限于《乱世佳人》里的郝思嘉。
而《灰姑娘》里女主不盈一握的纤腰让设计貌似朴素却细致雅洁的淡蓝色家居裙也充满清新动人的轻盈飘逸感,让我忍不住流连。
等到我盼望已久的那条据说缀有一千粒施华洛世奇水晶钻价值不菲的蓝色舞裙从天而降,溢彩流光、霓裳轻扬、摇曳多姿地出现时,我简直陶醉其中。
原谅我用了这么多形容词来形容这条裙子,只因这个故事本身就很老套,偏它又拍得那么忠于原著,几乎没有什么花哨的奇思妙想来颠覆一个深入人心的著名童话,剩下可以吸引眼球的自然就是美轮美奂的场景。
至于后母两条色泽抢眼的绿色长裙却因为凝重而奢华,带有很华贵的沉重感,反倒觉得很难欣赏到心里去。
两姐妹花哨的打扮刚好是我生活中排斥的风格,也就和她们一直被丑化的形象一起被我直接忽略掉了。
这个爱情童话唯一被改变的地方是王子跟灰姑娘居然在森林里有一次短暂的邂逅,引发了全民适婚龄少女皆可参加宫廷舞会的缘由。
不过这个小小前奏的添加,对王子爱上平民的基本构架没有太多影响。
因为我的一意孤行,拉着先生在多年后重返影院竟选择了这类毫无新意的妇女儿童类电影,令我不禁有点心虚地偷偷瞥了他一眼,生怕他已经被这个无聊的故事催眠了。
还好,虽说没有精神抖擞,至少眼睛没闭上。
悄悄呼口气,暗自也有点觉得无聊。
不过还是有一个场景和一句话入了我心。
那是瑞拉的父亲要出门之前与她的一段对话。
他问她她想要什么礼物,瑞拉说“我要第一根划过你肩膀的树枝,而且希望你一直把它带在身边,等你回来我就知道你已经安然无恙。
”家人之间的爱平安最大,永远没有比牵挂更深的思念。
当爱的人行走在外,我们会羡慕飞过他头顶的一只鸟,会嫉妒与他交谈的每一个过客,会惦记他走过的每一段足迹,在心底跟着他走过千山万水,数着日月星辰的交替。
我只愿成为划过你肩头的第一根树枝,我就会陪着你一路风雨,你也会始终记得我的叮咛与盼望。
这份爱简单而深沉,单纯而深邃,只有相爱的人之间才会懂得。
爸爸,请捎给我一根树枝在你遥远旅途中划过你肩头的第一根树枝它也许纤细也许粗大它也许曾温柔也许曾粗鲁地对待过您爸爸,我只想您折下这根树枝带在身边伴您千山万水风雨兼程爸爸请不要嫌它麻烦它是我的眼睛我的心它是我等待您平安回归的指引也许是我这样的年纪已经学会不谈爱情,所以不会对这样简单的爱情故事再唏嘘。
我更爱一些实在的拥有和呈现。
我看《灰姑娘》真心没有任何爱情幻想,但它很美,我喜欢;它有划过肩头树枝的深情,我也喜欢。
娱乐分很多种,能有一些喜欢也不错。
但实际上,先生肯毫无怨言地陪我看这么无聊的一部电影,既没打瞌睡也没吐槽我,才是我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收获。
有没有浪漫的爱情不重要,只要他就是那个只在乎我人生旅途中第一根划过我肩头树枝的那个人就好。
本来没想写这一篇,但实在看不过眼,不吐不快。
update: 这篇修了下,首发在与书(http://yushuclub.com/)了,地址是http://yushuclub.com/?p=467经典童话灰姑娘以真人版电影的形式再现江湖,忠于原作的故事看起来似乎老掉了牙还非常的政治不正确,一时间又引来许多非议。
前有后妈联盟嫌弃女主演员颜丑气场弱逼格低,后有人直斥灰姑娘是男权社会的玩物。
评论人周冲质问:“五十度灰姑娘,你们的生命意义在哪儿?
” 把灰姑娘与五十度灰相提并论,认为两部电影讲的都是女屌丝逆袭,“无知无能无个性”的女主因“年轻貌美单纯善良”而被男权宠爱得登高位,两部电影都是对女性的物化。
作者进而担忧“这种影像的繁衍,必然形成物化女性的主流价值观”。
这是一篇乍看十分女权、十分独立的评论。
从女权的角度看灰姑娘,我却另有感想,在此一谈。
这流传甚广的童话版本繁多,中国唐代的志怪笔记亦有类似故事记载。
总体来说,基本情节是一位出身不低的年轻善良的女孩在生母亡故后,被继母当做佣人苛待,后来获得神力的帮助,被一位有权势的男子娶为妻子,从而得以脱离原有家庭的迫害。
好人有好报,天不绝人之路,这个故事本身是根据朴素的果报观展开的。
周冲眼里的辛德瑞拉无知无能靠脸上位。
这一断语乍听很符合刻板印象,但却经不起推敲。
因为新版电影里的灰姑娘是个自尊自爱三观明确的女孩,把母亲的遗训“要勇敢善良”铭记在心,她受过良好的教育,也热爱劳动和自然。
撇开新版电影在设定细节上的改动不说,原版灰姑娘们除了年轻美貌,也个个勤劳聪明。
看看中国版本的灰姑娘原文是怎么说的:“有女名叶限,少慧,善淘金,父爱之。
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鳍金目,遂潜养于盆水”——不知从何能推断出她是没有自我意识的花瓶。
我们再来看王子的拯救这个争议点。
灰姑娘的上位确实看脸,也确实是靠有钱男性的拯救,但且慢大笑“这下我看你还有什么话好说”,一方面,靠脸好被拯救推不出女方必然缺乏自我意识不懂生命意义的结论,另一方面我们也该看看灰姑娘的具体处境。
很显然,没有后母的打压触发剧情,也就不会有后来神仙和王子的拯救。
我们不应该忘记的是,如果没有继母,灰姑娘根本不会成为“灰头土脸的”姑娘,也就根本不需要王子的拯救。
作为一名继承人,她原本自己就可以过得很好。
可现在呢,这个一无所有的年轻女孩,人身受长辈的控制,在家中受欺侮,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既不可能通过升学改变自己人生,又不可能出社会工作,她是无路可走。
这样的情节如果单独拿出来看,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指责继母对这女孩的虐待不合人情。
读者若能设身处地想一想,大概也会承认,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容我再强调一遍),嫁个如意郎君是最快最彻底地帮助这女孩摆脱困境的方式。
事实上,现实中这样的故事也仍然以不同的版本反复上演。
即使有国家和诸多社会机构的存在,一个十七八岁没上过大学的女孩子要想彻底脱离原有的家庭,她能有的选择依旧不太多。
而结婚的意义除了经济利益之外,也在于使年轻女性不再被原有的家庭约束。
由此,我们得以窥见灰姑娘这个故事里涉及的真正的性别问题。
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来看,把这样一位有手有脚有才有貌的年轻女孩逼到别无他法只有靠刷脸等待王子拯救这么一条路上,确确实实是男权社会的过错。
请设想一下如果主角性别为男这故事会如何发展,也许这男孩子就跑出家门闯天地去了,而在简奥斯丁那个时代,继母和继姐还要反过来看这唯一合法继承人的脸色——理智与情感这个故事不就是这样开始的吗?
在夫权接管了父权的“结婚之后”,灰姑娘的幸福生活是否能地久天长也甚是可疑。
她的中国姊妹叶限只能说是才出虎穴,又入狼窝:“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無限。
逾年,不复应。
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
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
一夕,为海潮所沦。
”这身世飘零远嫁他国的女子,对着这样一位贪婪刻毒的丈夫,不知是何结局。
在这苛刻的大时代里,女孩,年轻的、只能待在家里当仆人的女孩,被束缚了双脚坐困愁城的女孩,却有所谓的“女权主义者”来质问她:你这没有个性的玩物,你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多么可怕。
而再进一步,我也想说,把年轻貌美单纯善良指定为唯一的女性评价标准确实很糟糕,但因此就干脆否定这些品质,岂非一样大错特错。
在灰姑娘这个故事里,读者可以质疑王子,可以质疑继母,可以质疑这糟糕的社会制度,却绝不应该质疑灰姑娘本人。
她不应该被任何人逼问“你的生命意义在哪里”,她有权成为年轻貌美单纯善良穿漂亮裙子泡帅哥的女人。
而因此看轻她的人,固然看到了男权狰狞的一面,却并未撼动强权的根基,因为他们都默认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弱肉强食。
真正的女权主义者,是能够看到弱者的苦痛和温柔的力量的人,是为此去迎战不公的世道的人,而绝不是推崇丛林法则的人。
她们既勇敢,又善良。
公元1553年7月,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六世因肺病去世,玛丽在英格兰枢密院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囚禁了爱德华任命的继承人简·格雷郡主。
1553年10月1日,玛丽正式加冕成为英格兰的女王,是为玛丽一世。
即位后在英格兰复辟罗马天主教(旧教),取代她父亲亨利八世提倡的英国新教。
为此,她甚至下令烧死约300名反对人士。
史称“血腥玛丽”。
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王位最终落入同父异母的妹妹伊丽莎白之手以伊丽莎白的新教信仰为借口将其囚禁于伦敦塔。
因为玛丽一世的残酷统治,一时间全国各地烽烟四起叛乱不绝。
为平叛玛丽一世任命奈德史塔克为帅,联手艾林家族徒利家族与拜拉席恩提利尔联军会战于三叉戟河,劳勃拜拉席恩战死,提利尔家族投降。
史塔克反戈一击,击败拥护玛丽一世的兰尼斯特家族,杀死玛丽一世,推翻都铎王朝,建立史塔克王朝,史称奈德一世。
伊丽莎白则在大内总管"八脚蜘蛛"瓦里斯的帮助下趁机顺利逃出伦敦塔,乘船渡往狭海对岸的自由贸易城邦。
逃亡途中与忠心耿耿的御林铁卫詹姆兰尼斯特相恋并为其生下一个女孩,取名仙度瑞拉。
为了保护王室血脉同时为了更好地抚养女儿,对谎称其为女仆之女并对其百般虐待,詹姆于心不忍远走他乡加入黄金团。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多恩领却兴起了以崇拜伏地魔为特征的黑魔法信仰,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多恩领兵强马壮,逐步吞并了在内战中大伤元气的提利尔家拥有的高庭,与史塔克王朝形成南北对峙。
不知不觉二十年过去了,仙度瑞拉虽然饱受虐待却也因此磨练了自己,甚至因缘巧合与无面者贾坤赫加尔结下深厚友谊。
其中还有一个人,因其喜欢手持一根魔杖,仙度瑞拉把她称为“神仙教母”。
殊不知这个女人却是受伏地魔派遣前来谋害其母亲的邪恶女祭司贝拉特里克斯。
她的母亲即伊丽莎白则早已嫁给了魁尔斯城邦十三巨子之一的札罗·赞旺·达梭斯,在深宅大院中深居简出。
此时史塔克家的大儿子罗柏史塔克也已成年,因其文武双全英俊潇洒被称为“少狼主”。
奈德一世下诏为罗柏在全国范围内征选妻子,罗柏却无一中意。
未完待续。。。
太少女了,不难看已属奇迹。
这个灰姑娘演出了勇敢善良美丽,很好。
简直就是无聊至极……
优点是精致,缺点是中庸。
蓝裙子很好看,后母也很美,童话就是童话,让现实生活中圣母白莲都变得异常美好,服饰道具场景美妙绝伦,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善良与美好。
女主气质取胜,后妈的气场真不是盖的,果然演的都坏透腔儿啦。
这部和野兽都是用一条裙子刷存在感的童话故事啊,这条男人都想穿的裙子,史塔克大儿子的眉毛竟然这么抢戏啊,在冰火里被龙妈一对比都没有注意到。影后后妈好美啊。看过《傲慢与偏见与僵尸》的我对莉莉也颇有好感,反倒不觉得她演的不好了,感觉比赫敏强。12点到时的那段变身特效赞!
后妈出场,总算有点弥补
呵呵呵呵
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故事,是多少平凡女孩变公主的梦:南瓜车,水晶鞋,漂亮的裙子,盛大的舞会.....好在新编的故事里少了忍辱负重的受气包,也没有原著的血腥,更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争取自己的幸福,对欺负过自己的坏人也不用违心的以德报怨
故事就是这么个故事 演艺的很好美工服装没有喧宾夺主都在烘托人物
灰姑娘和王子都很丑
cctv6,灰姑娘真漂亮。一部就是真的剧情也能看到津津有味的电影。
故事还是老故事,拍得唯美梦幻,服装设计和艺术指导赞,灰姑娘变身和跳舞两场戏太美。布兰切特果然抢镜,莉莉詹姆斯倒是也蛮可爱,海伦娜戏份少,但还有哪个神仙教母像她一样有趣呢。
无新意无惊喜
被人欺负了只知道哭,最后还得依靠别人救你
忠实原著到了一定程度,毫无亮点
啊呀 11th的女朋友和克拉拉当时的男朋友 神博番外惹
闪开!那么幼稚的故事,那么做作的灰姑娘。反正我是来探望Robb Stark陛下的,某个胖子欠他一个王冠,这回也算是小小的补偿…… T_T
不小心看了王子服装造型剧透后,就不能心灵纯净的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