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珠的房间》,是一部讲“改变”的剧,装修房间、“装修”自己的生活。
节奏缓慢,氛围温暖,也很琐碎,就是在讲述身边朋友的故事。
看这部剧的时候,是在一个难得能放下手机的小假期中。
平时工作的时候每天守着手机,一个消息没有及时回便焦躁不安,7×24小时实时待命,吃饭的时候看手机、睡觉也睡不安稳,一有电话立刻从床上弹起。
持续紧绷着这种状态。
所以在看恩珠的职场生活那段时,心里五味杂陈,佩服恩珠的勇气,也在懊恼自己的“将就”和“隐忍”。
从一面带着设计感的墙面开始,恩珠开始了“改变”的历程。
粉刷墙面、换照明灯、安装洗手池、整理旧衣服和书籍、贴壁纸……一步一步,恩珠的房间在变样,在精致照片的光环加持下,更是变成了大家都羡慕的样子。
在发生变化的,还有恩珠本人,橘色的房间就像阳光,暖暖的环抱着恩珠,心底也在慢慢变亮。
这是一部看完以后就抑制不住要收拾房间的冲动的剧,或者说,这是一部看完以后都会蠢蠢欲动想要作出改变的剧。
第二集8分33秒的那首BGM《be young》还不错,挺欢乐的。
口碑好关注度低,冲着宝拉去看的。
男主虽然不帅,青梅竹马暖男设定也还不错。
EP3换灯,想着自己的灯也坏了三盏。
虽然不能像恩珠一样自己换灯,也没有敏锡帮我换灯。
还是可以去找师傅帮我换上,有了明亮的灯光,可以好好看书。
房间有了变化,会感觉很好,希望也能带给自己好的改变。
EP4姐姐的话。
ep6坏人真的可以轻松洗白。
看着俩人的高中时光,慧珍真的爱杀恩珠。
有些人看似耀眼,众星捧月,他人靠近也只为了靠近看起来耀眼的她,一旦失去光芒,也会失去众星,所以拼命维系自己的“耀眼”,内心非常孤凉和没有安全感。
有的人看似平凡,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天生自带小太阳,别人都愿意靠近并真心相待。
所以当你觉得别人很耀眼的时候,可能不知不觉中你也成为了其他人中另一个耀眼的存在。
慧珍虽然可恶,但说到比起天真善良被欺负更愿意做邪恶欺负人的那方时,有点悲凉美。
ep7人要快乐地活着,像电视一样活着。
mark一下《小偷家族》,抽空看。
代表说:不要只看眼前,眼光放长远。
ep9看着两个人去寻找彼此、然后错过。
但是一句话就可以释怀。
温暖。
ep10听说啵啵了,马上补。
看到独白就忍不住截图,那么简陋的考试屋都可以因为一点点改造变得温馨,给予人力量。
所以没有什么是徒劳的,也想通过自己给家里进行一点点的小改造,带给家里力量。
先从断舍离开始吧。
敏熙爸爸的话让我想起我爸爸,他现在也经历事业低谷和中年危机,第一句话应该也是他的心声,希望第二句话能成为他的未来。
看到女主闺蜜相亲这段,想到自己也有这样的时刻:以为自己终于要圆满,以为对方不联系是在欲擒故纵,一边等待一边为对方找借口,最后还是忍不住去联系。
看到侑真被发好人卡的时候又想到自己也这样给别人发过好人卡,对方着急的挽回:其实我也是有点小坏坏的。
对方也曾像我这样兴高采烈以为快要圆满的时候突然被浇了一盆冷水的心情,真是一报还一报了。
始终没有后悔拒绝,只是觉得当时处理的方式还可以柔和些,更多将心比心些。
不过,无论再怎么柔和,拒绝总是令人心伤的。
既然我会好,那么他也会好。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也别把别人的拒绝太当回事。
只是不适合而已,早点面对拒绝是件好事,可以早点认识到自己:自己一直没恋爱,不是没有遇到喜欢的人,是没办法搞定自己喜欢的人。
魅力和美丽不够:要减肥、要祛痘、要瘦、要美、要优秀,才能吸引到我想要的人。
之前喜欢我的和我没看不上的人,也不是我安慰自己的理由和借口。
提升自己外在和内在才是重中之中。
好好享受独处的时刻,充实自己,冲鸭~
《恩珠的房间》这部韩剧,讲述了大龄失业单身女恩珠从整理改造自己的房间开始,进而发现了自己兴趣,整理人生,从而迎来爱情和事业的故事,非常的治愈。
不过在整理控小编看来,更有点像是在讲述一个整理师怎样入行的故事。
女主失业后,先是浑浑噩噩打不起精神,屋子里乱七八糟,然后偶然接触了整理,发现了整理带来的好处,进而整兴大发,整理好自己后开始帮别人整理,积攒上门案例,最后以此为职业,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这不妥妥是一个整理师的故事,连女主恩珠上门的行业都有点类似,恩珠是上门家居改造,整理师是上门整理。
第一集展示了女主跟生活状况一样混乱的房间。
来看她的妈妈帮她收拾屋子,扔衣服和觉得没用的东西时,她一件件捡回来,这个是朋友送的,这个可以升值,这个都是回忆...反正哪个都不能扔但这些东西却并没有被好好对待,恩珠觉得珍贵的衣服上面满是霉斑,
被妈妈怼:“那件衣服上的霉斑是你养的宠物吗?
”哈哈,这样的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我们和妈妈的日常。
还要求上门的男主敏锡跟霉菌们打招呼
就这样浑浑噩噩过着失业日子的恩珠,改变从男主为她更换的一盏灯开始了。
第一集:换灯,刷墙漆在从小被她当成弟弟的同学男主带着炸鸡来探望她的时候,头上的大圆灯正好坏了,
于是男主给她更换了一盏灯,因为这盏灯,整个房间的感觉不一样了,于是恩珠的改造逐渐开始了。
恩珠孤独的生日因为喝红酒把墙弄脏了,为了怕被房东赶出去,于是求助男主刷了墙漆,
男主是室内设计师,所以稍微设计了下,最后就出现了不一样的效果。
第二集 更换洗手池恩珠的洗手池因为螺丝生锈,废掉了,为了不被房东赶出去,恩珠只好自己动手更换了洗手池。
安装新洗手池的过程顺便又跟男主互动了下。
第三集 一只蟑螂引发的多骨诺效应女主被一只橱柜里的蟑螂吓到了,于是赶快去市场买了蟑螂药喷到橱柜里,
为了不再吸引蟑螂把积攒的锅和碗都洗了。
洗完后突然发现房主的旧橱柜配不上自己亮闪闪的劳动成果,于是就在网上搜了橱柜改造攻略,给橱柜贴上了喜欢的磨砂壁纸。
看着改造的橱柜特别喜欢,于是在自己喜欢的橱柜上面做了顿饭。
这个有点像我们自己哈,为了新买的上衣配了裙子,然后再配鞋子,再配耳钉、项链...然后就刹不住了
第四集 整理衣柜上门来的姐姐对恩珠的厨房改造赞不绝口,
但也被恩珠的满地衣服惊呆了,
还有混乱的衣帽间
于是在姐姐的勒令下,恩珠被迫舍弃了几大箱衣服。
姐姐整理后的成果。
想着姐姐说的话,恩珠开始整理房间。
第五集 恩珠开始积攒上门案例恩珠的房间一点点的改变了,连上门的房东都不认得了。
因为一直都有把改造的过程上传到社交网站上,所以恩珠逐渐有了名气,有一个叫何镇奎的人因为家里太乱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留言请恩珠帮忙改造房间。
第六集 帮何镇奎改造房间 恩珠开始积攒上门案例女主决定上门帮助何镇奎改造房间,不放心的男主当然要跟着了,想不到男二也来了,让男主吃了不小的醋。
女主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这算是开始积攒上门改造案例了呢。
改造后的何镇奎房间,哦哦,为啥我觉得只是更换了墙的颜色和家具,再就是收拾得整齐了点。
第十集 女主独立上门改造女主开始独立上门改造了,顺便还解决了一个之前同事辞职的心结。
女主已经可以专业地拿着户型图侃侃而谈了。
改造后。
女主给考试妹更换了一个上下床,书架,沙发,带星星的窗帘。
考试妹可以在宽敞的桌子上学习了。
女主过去的心结,闺蜜的背叛和对前同事的歉意,都在整理的过程中一一解开,留下该留的,忘记扔掉的,整理人生的思路,其实跟整理房间是一样的。
就这样,恩珠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对妈妈说,上门改造这件事,“只要开始做就觉得幸福”。
于是后面就一边学习装修知识,一边上门去帮人改造房间。
当然,终于也看清了自己的心意,和男主在一起了。
男主拿了个小小的投影仪,投射在屋顶上和女主一起看电影。
我试过,会头晕,不知道是不是体质问题。
就这样,恩珠在整理好的房间里找到了自己的事业和爱情。
你要不要也整理下房间试一试?
最后,整理控小编总结这一下这个韩剧的中心思想:1.房间是你的心境在外界的反射,整理好房间有助于你整理好自己的人生;具体理论可以读《心理学教授贺岭峰:整理家庭物品的过程也是疗愈家庭成员心理的过程》2.装修房子不是都会影响感情,一起做些事情还是有助于增进感情的,所以“装修完了,感情也基本完了”的事情还是少数哈;3.单身的女童靴们,看看周围有没有青梅竹马相识多年的男生,约他们送个炸鸡搬个家,刷个墙漆,安个家具啥的,说不定会有发展哦。
当一团糟的房间被别人看到时,恩珠也会觉得难堪,会感到难过,这说明她内心深处知道自己这乱糟糟的房间是不好的并且不适的。
假装自己像个蝉,活的艰难(开头社畜生活太窒息了)
男主的存在很偶像剧,因为现实中这种发小这种不嫌弃你失业且房间乱糟糟的都约等于不存在。
女主失业那么久,居然没有焦虑的发疯,一方面她有家人朋友的支持,另一方面她有在兼职,不是完全无收入状态。
她的焦虑跟我们相比还是少了很多环境对人的心态是有影响的,换个灯可能气氛就不同了,一点点的改变。
女主的教训,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别将就别逃避。
坏伞该扔,坏灯该换。
因为,你首先得生存下去啊。
爱自己,拥有生存和爱自己的能力,才能保护和爱想要守护的人。
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那么即使问题无穷无尽,只要相信自己有应对的勇气和能力,就不会感到恐慌。
慧珍这个角色,令人讨厌,令人同情。
她针对恩珠,羡慕恩珠活的自由自在,最终它选择了逃出别人的期待和限制,为自己而活,终于和自己完成了和解。
我经常说如果搬家的经历能写进工作简历就好了。
因为没有跳过槽,所以工作简历就是简简单单的一行,但是搬家的经历却能像人家的工作经历一样写出好几行,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住在这里,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住在那里。
有的人不理解,工作又没换,还搬什么家?
首先,租房子签一年,搬进去之前只是简单看下周围交通、生活便利设施,对于真实的居住环境其实完全不知道,也不了解室友。
有一次我住的地方在外环线旁,小区绿化非常好,阳台宽敞明亮视野开阔,看着不远处的外环线高架像一条条传送带,不知道要把五颜六色的小汽车运到哪里去。
但是搬进去的第一天晚上就梦想照进现实了,尽量不要住在任何主干道、高架桥旁边,因为楼会轻微的震动的。
记得那天晚上躺着看剧,突然感到晃了,我的心也砰砰砰,开始还觉得是不是最近没睡好,心脏乱跳,后来盯着水杯看,真的是楼在晃。
虽然后来查了相关知识知道不会影响住宅安全,但是到期后还是搬走了。
其次,虽然没跳过槽,但是内部换过部门,公司的办公楼也更换过,房间是不动的,但人和事是在动的,每次都会顺应新的变化搬家。
过完元旦又要搬家了,换到一个上班更方便的地方,也是在这座城市生活多年但是少有探索的未知区域。
看了恩珠整理房间,想到自己搬家的经验,搬家绝对是考验真爱的时刻,哪些衣服该扔该送,哪些该留,高下立判,因为衣服在搬家的时候真的很重。
感觉因为搬家,自己也锻炼成了能果断下结论的人,很开心。
最后联想到了一个日剧《我的房间什么都没有》。
这个剧我只看了第一集可能评论会有偏颇,但是看了第一集我就真的不想再看,因为空空的房间干净是干净了、整齐是整齐了,但是没有人情味、没有烟火气。
恩珠的房间,赛高!
去年八月份,我搬了家,新家的样子是我心目中的极简风格,也终于朝着“极简生活”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元旦放假的时候,我追了一部韩剧,叫做《恩珠的房间》。
在我看来,它更像是《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和《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的现实版。
前两天袁姗姗的房间上了热搜,很多人都说“袁姗姗的房间是我本人”。
视频里,那已经“收拾过的房间”依然乱得不成样子,化妆品摆满整个洗手台,浴缸上满是脏衣物。
超大的房子变成堆满东西的杂物间。
但也能够理解,明星工作繁忙,呆在家里的时间屈指可数。
大多数人也是一样,谁都懂得“断舍离”的概念,也非常认可“极简生活”的理念,但苦于生计忙碌奔波,回到家累得只想“葛优躺”,连整理房间的时间和心情都没有。
所以《恩珠的房间》这部剧,只看介绍就吸引了我。
一个叫“恩珠”的平面设计师,和我们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大学毕业后就在大城市打拼。
过着租房子,挤公交,吃外卖,“两点一线”的生活。
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回到家也不得安生,公司的电话信息一个接一个。
最终这些年的压抑、疲惫、厌倦积攒在一起,恩珠选择了离职。
离职后,恩珠在一团糟的房间里过了一个月一团糟的生活。
房间的灯坏了,她请做装潢的敏锡帮她换灯具;红酒洒在墙上,他们一起涂墙漆。
慢慢地恩珠开始体会到房间的改变对自己也会产生影响,决心动手一点一点改造起这个租来的房间。
一切也都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
恩珠把自己的改造心得分享在社交平台上,立刻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其中有个考试不太顺利的姑娘,想找恩珠来改造房间,但又觉得毕竟只是一个考试宿舍而又反悔。
恩珠告诉她:“不久之前我去露营了,那里只是一个帐篷,但还是和一起去的朋友把那里装点得漂漂亮亮的,一开始我也在想,反正住一晚就走了,还装饰什么啊,后来发现,那天变成了美好的一天被记住了。
无论是公众住宅,还是你的房间,还是帐篷,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要的是,你现在正住在这里。
”《亲爱的三毛》这本书里,收录了三毛在某个杂志上与读者的书信来往。
其中有一个姑娘,29岁未婚,做一份底层办事员的工作,住在一个租来的“斗室”里。
总觉得自己的物质和精神十分匮乏,找不到生命的意义。
三毛回复她说:“如果我住在你所谓的“斗室”里,我第一件会做的事情,就是布置我的房间。
我会将房间粉刷成明朗的白色,给自己在床上做上一副美丽的窗帘,我在床头一个普通的小收音机,在墙角做一个书架,给灯泡换上温暖而温馨的灯罩。
然后,我要去花市,仔细地挑几盆看了悦目的盆景,放在我的窗口。
如果仍有余钱,我会去买几张名画的复制品,将它挂在墙上。
一切自己动手做,就省去了工匠费用,而且生活会有趣得多。
房间布置得美丽,是享受生命改变心情的第一步。
在我来说,它不再是斗室了。
当我发薪水的时候—如果我是你,我要给自己用极少的钱,去买一件美丽又实用的衣服。
如果我觉得心情不够开朗,我很可能去一家美发店,花一百台币修剪一下终年不变的发型,换一个样子,给自己耳目一新的快乐。
我会在又发薪水的下一个月,为自己挑几样淡色的化妆品,或者再买一双新鞋。
下班后也有四五小时空闲,那时候我可能去青年会报名学学语文、插画或者其他感兴趣的课程,不要有压力地每周夜间上两次课,是改换环境又充实自己的另一个方式。
”非常欣赏三毛的生活态度。
我想热爱生活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活出自己的个性。
就算在沙漠里也能住成“全沙漠最美丽的家”,因为他们就是有这样的本领。
那么如何打造极简舒心的居住环境,让家成为最棒的放松地呢?
我将我的装潢经验分享给你: 1、 明确房间的主色调,一般不超过三种颜色。
对我来说,五颜六色的墙壁就像带有花纹的衣服一样,容易使人审美疲劳。
因此我选择了最百搭的白色作为主色调,所有的墙面、门、橱柜几乎都是白色。
另外,白色显得明亮宽敞,也更容易感受阳光。
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你的房间是白色墙壁,你将比有着黑色墙壁的邻居迟开灯两个小时呢。
但如果都是白色的话又觉得会乏味,所以房间的辅色我选择了灰色。
地板、窗帘和床都是灰色。
在细节上我又选择了黑色、绿色、大地色系作为点缀。
当然,我也借鉴了“好好住app”和《极简生活》这本书里的内容。
书里说:“主色可以用于地板、墙壁、天花板等约占总面积的70%。
米色白色等这种自然的颜色作为主色,会让空间变得明亮清爽。
辅色可以用于窗帘、地毯、沙发、床等约占总面积的25%。
要选择与主色相近的,或者比主色稍微“朴素”一点的,这样的话,整个房间才会显得比较稳重。
把深色用在靠近地面的地方,把浅色用在高出,就不容易有头重脚轻的感觉了。
点缀色用于小家具、靠垫、装饰画等。
约占总面积的5%。
这是房间的“点睛之笔”,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颜色。
可以选择辅色的对比色,或者色调完全不同的颜色,能够让空间张弛有致。
我们还可以时不时用布料给房间来个大改造,或是装饰一些有季节感的东西,比如花、水果等等。
”
2、 家具的添置和布局,考虑功能性和美观性。
买家具前首先明确自己是否“必需”,确保只添置必要的家具。
最好能对自己的房间有个整体把握,提前设想哪个家具摆在哪里最方便使用,比如餐边柜要放在餐桌旁,书架可以放在沙发旁,书桌靠窗。
购买前一定要量好空间尺寸再去购买或者定制,千万不要“差不多”。
我是打着“不浪费任何空间”的名义来购置家具的,所以我家的家具摆放几乎都是“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其次就要根据房间的整体风格来选择家具了。
其实只要颜色选对,任何款式的家具都能搭配。
我家是白色为主,因此家具也统统选择了白色,省去了一些颜色搭配上的烦恼,而且如果成套的餐具等等选用白色系,如果坏掉再更换也更容易购买。
再从实用性开始选择。
最好明确自己的需求,知道怎样的家具最适合自己。
比如我需要一个餐边柜来遮挡电表箱,同时也可以收纳餐桌上的水杯杂物等物品。
所以我选择了一款收纳空间多,带有橱柜门和抽屉的餐边柜。
书桌的话,我希望桌面大一些,能够不费力就能取出书和文具,还想要一些抽屉来收纳我的手帐周边。
因此我选择了一款带有抽屉和书架的书桌,使用了半年,还是很满意。
英国艺术家作家威廉姆莫里斯说:“如果有一条黄金定律适用于所有人,那就是:如果不确定某个东西是否会对家里有用,是否会让家里看着美观,就不要使用。
” 建议大家和我一样,提前想好自己想要怎样去使用它再去购买,而非看着挺好买来却闲置。
房价很贵,我们的时间和空间都有限,千万不要让无用的物品占据我们的生活。
3、“装饰物”也是必不可少的“无用之物”。
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里写道:我们于日常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
极简生活的理念是“去芜存菁”,并非“空无一物”,“无用”的装点也是必要的,而且还能从自己喜欢的物品中得到治愈。
当然,挑选装饰品也应该像挑选任何物品一样:“少买精选”。
不要因为这个看起来挺好看,那个看起来挺好玩就一味地买买买。
一定要思索自己的房间空间,像挑选家居那样,为它找到合适的位置,同时也要考虑它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我的装饰画、摆件、相框,都是买之前认认真真量好尺寸再选择的。
除了装饰以外,也很实用。
我也很少买鲜花,绿植会让房间变得富有生机,桌上摆一盘应季水果可以作为一种装饰,还可以拿来吃。
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精挑细选的,打扫和使用的时候也是满心欢喜。
甚至治好了我从前“喜新厌旧”的毛病。
我们身处在一个物品和信息都极度爆炸的年代。
物质的作用是服务于我们,给我们带来便利和幸福,因此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变成物品的奴隶。
恩珠在最后说得那句“回家啦”,我想是带有归属感的意味的。
一个人在城市漂泊那么久,虽然依旧没车没房没工作,但随着房间变得整洁,心也跟着踏实安稳起来,仿佛一切都顺利起来。
这些我也颇有感触。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一书里说:我发觉许多朋友的改变都是从收拾屋子开始的,他把家打造的温暖明亮时,我感觉她的生活态度也变得积极了,因为我们开始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了。
我欣赏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他们始终保持一种向上的挺拔姿态。
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事情多么棘手,他们总有一种化繁为简的本领,他们不敷衍、不将就,有着敢于面对和挑战一切的主动。
他们不但能够掌控生活,也能掌控人生。
房间正是我们的人生缩影。
我们对待房间的态度,就是我们的人生态度。
电影《土拨鼠之日》完美诠释了“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吸引力法则”也告诉我们,你身边拥有什么,就会散发什么样的磁场,吸引什么样的人事物。
想要把重复的每一天活成自己想要的价值,不妨从改变房间的环境开始。
当你看到的都是喜欢的美好的事物,我相信,随之而来的人生也会是温暖的明亮的。
这部剧是在我干什么都觉得不起劲的时候,偶然刷小红书,想起它已经在我的flomo#齐头并进里面很久了。
小红书博主夏日悠长在介绍里说“29岁的恩珠像极了每一个平凡生活的普通人- 加班,受打压,裸辞,遭遇房东打压,而她慢慢的从整理,装修房间开始,理清了生活的方向,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与热爱”。
抱着反正也不知道看什么的心情,于是就立刻找来开始看。
最终,这部剧改变了我的房间(疯狂收拾3天),也唤回了我对生活的感受和热情。
恩珠原本的房间杂乱不堪。
而改变,是从一盏灯开始的。
当一个杂乱的屋子,有了一盏温暖的灯,杂乱就开始格格不入。
改变由此开始。
慢慢的从床头的墙纸,洗漱台的瓷砖,到各类东西的断舍离,恩珠的房间焕然一新。
她的内心也焕然一新。
她找到了内心的光,丢掉讨厌的过往,以后可以轻轻松松的往前走。
印象最深刻的是,恩珠不愿意丢东西,恩珠的姐姐恩静说:“不要成为一个装满垃圾的人。
你没能扔掉的东西,总有一天会成为压在你身上的包袱。
今天可能是个衣服,明天还有可能是一个人,还有可能是你不愿想起来的过去。
” 在我跟着剧情,收拾房间的过程中发现:我也许也留下了很多垃圾。
而这些垃圾占据了我真正喜欢的东西的位置。
物品让我对自己诚实。
比如我有个箱子里放了很多关于爱好的东西,很久没拿出来过了,却随着我辗转去了一个又一个出租屋,比如法语书,手卷钢琴和琴谱, 很多漂亮的空本子和写过一部分的笔记本,摘录的关于理财/播音/冥想/书籍/的内容,还有画画本。
回忆起来,每件东西,我都曾经很在乎,也付出过时间。
我不想接着做下去,而付出的时间又让彻底结束这件事格外困难。
于是一直拖着,没有结束也没有新的开始。
我总是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够接着去做,并且坚持做好。
就像想着虽然这件衣服我很久没穿,但是它很贵很漂亮,我或许有天还会穿。
但是有天是哪天呢?
还不如彻底放弃,把时间花在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
行为永远比内心的想法诚实。
内心真正喜欢的事,是你会愿意推迟所有事去做的事,而不是你能够无限推迟的事。
我找到了我很喜欢的事情是写作。
虽然我写了很多篇影评,连一个赞都没有(大哭),但是遇到下一个让我触动的作品,我还是忍不住要通过写作记录下内心的感受。
同时,很搞笑的是:整理东西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我很讨厌渣男,但是我做事时,格外像个“渣男”。
心血来潮,看到一篇励志的文章,文章中说不要去找自己的理想型,要成为自己的理想型。
于是专业技能,运动,爱好必须全方位发展,用半天做计划,把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但满打满算,最多坚持一周。
于是有了很多个没写完的本子,而不是一个写完的本子。
看来啊,任何时候,做渣男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以后要成为一个专一的人。
就像一次只能爱一个人,一次也只定一个真心的目标。
最后,我想提一部同类型的综艺 -《灿烂的花园》。
我格外喜欢里面的张颂文老师,跟《恩珠的房间》类似,它们都提醒了身处快速变化的社会的我,不要因为网络的各路信息而总是思考宏大的命题,而要热爱具体的生活,具体的人。
温馨的房间,花园的植物,秋天的阳光,冬天的烤红薯,热腾腾的牛肉面。
他们才能够伴随我们走过无人问津的日子,是人间值得的证据。
[有剧透]很轻松愉快的一部友人变恋人的韩剧,演员演技很赞,不生硬不出戏,当然女主演的演技更胜男主演,彩蛋的DIY也很戳人,还有百日CP的售后。
——2024二编——第一次看应该是在19年左右,也是冬季,被剪辑里独特的剧情设定以及充满氛围感的对手戏所吸引,遂追剧。
当时的观感其实很平常,但平常,对我而言,很宝贵(少见),没有吐槽的意图,也不会写长篇大论的观后感。
但这一次我的目光不止停留在女主以及她的感情线身上,我开始更加关注她的职业线、个人成长,和她的“宿敌”,那个提起名字都会惹她“心头一紧”的宿敌。
很多类型的电视剧总会出现诸如女主“宿敌”的角色,女主青春期时,在她的心头扎下一根刺,女主一天一天长大,刺未拔出,越长越深,突然的重逢,让那颗刺再度生长,它开始令女主疼痛,开始让女主想要将它拔出。
但那个宿敌,那个刺的主人,你若看到ta,会发现,ta是一棵“仙人掌”,ta为了割下ta的刺,便重重地、深深地扎在别人身上。
其实女主的“宿敌”对女主的心态,真的可以归入“恨比爱长久”。
ta恨女主的一切,恨女主有美满的原生家庭,恨女主有知心且常伴的好友,恨女主一直顽强地生长,恨女主不围着ta转,最恨女主不是ta的朋友。
这部剧的编剧给这位“宿敌”的结局,是“幡然醒悟”地悔婚,而不是“缺爱”地步入不利于她的婚姻。
(很好。
)
难得看剧的人,好喜欢这部剧,最开始一口气看了三集,每周眼巴巴等更新。
很多人嫌它平淡,但我觉得它拍的特别真实。
剧里的人物有职场社畜日常;有出尔反尔,让你焦头烂额的客户;有一两个亲密的朋友;有嘴上嫌弃一个劲儿催你结婚的母亲;有陪你一起闹、偷偷给你钱的父亲;有互相看不上的对头;比普通人更幸运的是,主角有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女主没有主角光环,一开始就很懒散,自己住的小家被无数人嫌弃。
喜欢赖床、想睡一整天;醒来第一件事不是起床,是玩手机刷ins;不想让自己落魄的消息被讨厌的人知道;过生日但是没有人陪伴;想到自己29岁还要爸爸给自己钱,会觉得难受;即使被同学奚落也没办法爽快翻脸……她就是普通人一员,在她身上,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虽然生活有不如意,可是一直乐观向上、自娱自乐,甚至热心助人。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虽然女二心机深,故意让女主下不来台,但她也是感觉受到伤害才变成这样。
了解到她的过去之后,其实根本让人讨厌不起来。
不仅如此,它的节奏也很快。
第一集就完成了“社畜辞职”、“待业在家”、“换电灯”、“刷墙壁”等人物,还留下了关于“卫生间”的悬念。
而且人物关系线很清晰。
好友、互相讨厌的对头、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青梅竹马(这对感情线真得很让人着急哈哈明明互相有感觉,一个比一个懵懂)最后更重要的是,女主通过家庭装修,学会了和外界、和自己相处。
不仅做到和外物断舍离,家里变得干净清爽,可以和过去不好的回忆说再见,心平气和的对待讨厌的人。
她还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赚钱,真切地帮助别人。
这样的人生,才是普通人的幸福啊看完我也好想收拾房子
某一天我也会很努力的生活,又某一天会因为厌烦努力生活却毫无剩果。
——韩剧《恩珠的房间》【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这似乎是大多数女生的心愿吧,一直听身边的好多女生都说起过,还有一句就是来自伍尔夫那句很出名的对女性的忠告:一个女人如果打算写小说的话,那她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不过,这句话应该对于从事任何职业的女性来说都适用吧。
《恩珠的房间》里的恩珠就有这么一间屋子,不过是一间出租屋。
算下来加上洗漱、吃饭、睡觉的时间,她一周就只有16个小时待在家。
恩珠刚刚下班,犯了肠胃炎却还舍不得坐出租车回家,可好不容易忍痛挤公交回了家,没想到刚洗漱完,却又被领导叫去加班。
终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她把辞职信甩给了老板。
从办公室出来的这一刻,当恩珠看着办公室还亮着的灯,应该是满足的。
至少拥有足够的睡眠,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与自己的小窝亲近着……可不用上班一直赖在被窝里的日子,分明又是艰苦的。
就像地里的蝉准备着多么激烈的生活才会出来到这世上。
偶然的一天,做室内装修的朋友给她修好了一直坏着的灯具,似乎隐隐中有什么东西就开始发生了变化。
晚上睡在被子里的恩珠,看着崭新的灯,心底里也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像灯具活着一样,该多好啊的感慨。
或许是她心里的那盏灯亮了吧。
但这时的恩珠在行动上并没有做出什么改变,直到被恩珠不小心撒上了红酒的墙壁,经过她和朋友的努力变成了橙色。
当我们的生活缺少橙色的话,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缺少活力。
然而,恩珠依然是迷茫的,当朋友问起她对于将来的规划时,她说,某一天我也会很努力的生活,又某一天会因为厌烦努力生活却毫无剩果。
寻找自我的过程本身就是漫长的,或许有时候停下来等待思考自我的过程,或许本身也是一种寻找吧,毕竟生活并不只是二选一,有时候或许还有赠送给我们的附加题。
在寻找的过程中,某一天也许就会发惊奇地发现,哦,原来自己还有这样的一面。
就像恩珠这样,虽然并没有早早地发现自己对于建造房屋的热爱,那些藏在记忆深处的热爱迟早有一天会通过另一种方式不经意地回到我们的生命轨道上。
恩珠后来装修好了自己之前不小心压倒的洗脸池,而经过这两次事件的发生,似乎也让之前一直从事版面设计的恩珠动起了改造自己的小屋的念头,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粉刷墙壁,洗刷堆积的碗筷,整理闲置的衣物,亲手给屋子设计装饰品……甚至还帮助一个绝望的陌生人重新设计屋子,让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重建房屋的过程,或许也是一种心灵的重建吧。
剧还在更新中,我想不管恩珠是否还会住在这个出租屋里,但她已然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一间自己的房间,那是建造在自己心灵上的精神家园。
柳慧英的演技真的很自然 虽然是平凡的日。
装修tips还不错,可以看看。主要还是说女主成长的故事。感情线感觉是辅线了,不那么重要的感觉。
2.5 片尾教程才是干货加分项及重点。Ep3,教水槽安装;Ep4面板贴膜;Ep5贴瓷砖;Ep6墙面板黏贴;Ep7粘门边条、刷门;Ep9百叶窗;Ep10砖面桌箱。
切
越来越喜欢这种小清新的剧情,平平淡淡的小快乐,也有心跳和甜美,然后,就真的可以开开心心的生活;编剧稍弱了点,不过,不虐的剧也确实不好写呀;
平静自然嘻
我宣布柳慧英就是我理想型
看之前很期待,看完真的很失望。韩剧磨磨叽叽也不是一两天了我就忍了,但能不能不要每次女主要自己成长了,男主就马上跳出来啊?很浪漫、很甜蜜吗?我只觉得恐怖。女性的觉醒和自我成长只能依靠自己,但该剧仍然是等着被男主解救的女人,看是在成长,身边却围绕着各种男人,靠男性帮助的桥段和两人暧昧的剧情占一半以上,最烦这种假女性主义的剧!
看到第五集弃了,本来是想看慢悠悠整理装修剧放松心情,但是前半部分里男主别扭的性格实在看着有点累,就不继续往下看啦
意外好看的小品剧
久违的泡菜都市生活小清新,女主角是很久不见的宝拉刘慧英,抛开青梅竹马不离不弃的深情暖男男主,一切还是很写实的。
本以为断舍离精神大补品,结果后半段爱情爱情还是爱情。
如果年龄增长了却没有长大,那做什么才能长大呢?
没看完
恩珠的媽媽居然是寶拉的婆婆哈哈哈哈哈太可愛了
恩珠好幸运啊,有个不离不弃的青梅竹马,摔倒了也有人扶起来
与现阶段炒鸡适配!第9集关于30岁的大人话题,不知为何就是要落泪。这恋爱部分也太尴尬了。这片子是秋天拍的吧,圣诞的时候路边行道树还是绿的?由韩国人说出来还是希望你能活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这说服力不够啊……宝拉姐姐我也爱你啊!!!
韩剧都是恋爱脑,没有爱情是不行的,明明是一个女性的成长,非常期待她后面独立的改变,然鹅女主对男主说出了,没有你我不完整这样的表白,真是失望透顶啊
就当是鼓励室内改造而附送了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故事吧。人们常说you are what you eat。但所谓you are where you live,又何尝不是同一个道理呢?除了男主人设一如既往地如天外飞仙,这个温暖而美好的故事大概是对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的平凡人生最鲜活的呈现了吧。
恩珠你老实告诉我治愈你的究竟是装修房子还是你的欧巴?你要敢说是装修房子我先把你装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