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十年前的电影《千杯不醉》忽然想起,目前在香港比吴彦祖年龄小,且能撑得起场面的男星还有没有,能想起来的也就是余文乐和谢霆锋了,而后者还基本上告别电影了!
只能承认曾经叱咤风云的香港电影已经走向没落了,至少也是青黄不接了,能提的起来的也许只剩下卖情怀了,例如这部,卖的还是20年前《古惑仔》的回忆,兄弟5人讲情讲义,甚至最后在岛上大战时,让我最先想起的也是90年代初史泰龙或阿诺喜欢演的那种,独闯夺命岛的情节,索性还旧,就一旧到底!
钱嘉乐作为本片的导演,在老本行动作戏方面还是值得称赞的,不过在剧情上值得推敲的地方就太多了!
总体来看,四星的动作,三星的情怀,二星的剧情!
《古惑仔》的阵容拍了《五虎将之决裂》。
动作指导出身的钱嘉乐保证了视效,飞车特技和枪火场面还不错,故事就注水了,很老派的那种时装动作片,高飞、大岛由加利经常演的那种,还删了功夫PK,用《独闯龙潭》替代最后一战。
总体还是英雄片路子,就看情怀了。
即便如此,也要完爆欧洲攻略,马楚成学着点,友情岁月太赞!
被片名耽误的电影,以为圈钱,听到友情岁月的插曲,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钱嘉乐不愧动作指导,动作场面都不错。
是那种特别平庸的电影,剧情套路,故事也没什么吸引力。
说来说去卖的还是古惑仔几兄弟的怀旧情。
只可惜这故事又没法延续古惑仔的情节,只能搞出这种温吞的东西。
于是,老了之后,失去不光是青春,还有昔日敢闯敢干的精气神。
挺遗憾的 1995年,人们还在急急忙忙跑向小卖部外边的公共电话,几乎没人知道网络是何物,更不会想到电脑这种“高科技”,有一天不但能够家家户户都有,甚至还能随身带着……那也是一个录像厅非常火爆的年代,于是就在那一年突然出现了一部名字怪怪的电影——《古惑仔》。
然而,这部对我们来说名字有些怪的电影却风靡了整个中国,从1995年的《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开始,这个系列的《猛龙过江》、《只手遮天》、《战无不胜》、《龙争虎斗》、《胜者为王》仿佛完成了一种香港黑帮电影的转型,陈浩南、山鸡、大天二、大飞、大头……这些人物让当年的我们为之癫狂,同学中有的把他们的海报贴到家里,有的偷偷留起了浩南哥那样的飘飘长发、有的开始神神叨叨地苦练粤语歌《友情岁月》、好朋友之间开始“装腔作势”地喊一声“做兄弟”……不知不觉,2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屁孩儿”们都已奔四,而当年的浩南、山鸡那些令人目眩神迷的偶像,也都过了知天命之年。
所以,当郑伊健、陈小春、谢天华、钱嘉乐、林晓峰这五个“古惑仔”系列走出的兄弟一起拿出一部《黄金兄弟》,这很难不让当年曾经迷恋铜锣湾洪兴友情岁月的人们感慨万千。
虽然在接受采访时,郑伊健五兄弟一再表示不愿打“情怀牌”,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一种记忆刻骨铭心,然后再经过20多年的时间发酵,“情怀”这种东西是很难遏制的。
只是观影之外,我们无限感慨的,除了岁月催人老的白驹过隙,更有一种对香港黑帮电影从80年代一路走到今天的嬗变。
如果一定要给《黄金兄弟》这部影片一个类型片定位,那么它仍然是一部黑帮片,虽然影片所有的表层要素已经完全的“去古惑仔化”了。
《黄金兄弟》的开场就开始了这种有意识的区分,影片开场是在一片沙漠中的豪华国际会展中心,豪车美女,名流盛宴,高科技项目和世界顶级的商业巨头……郑伊健饰演的狮王、陈小春饰演的火山等人也完全是特种部队的战斗装扮,身份也变成了雇佣兵性质的特工,所做的事也成为了涉及到更大内幕的绝密任务。
然而,当饰演《古惑仔》大天二的谢天华(片中角色为Bill)因为“失误”,导致整个任务失败,腿部中枪的他被外国上级炒鱿鱼,强迫下车,狮王和火山等其他四个兄弟却一齐下车,反炒了上级,兄弟五人一起有说有笑走在沙漠中的时候,观众马上不自觉地会心一笑:虽然过去了二十多年,虽然你们的装备都鸟枪换炮了,虽然这里也早不是铜锣湾了,但你们还是我们心中的那一群古惑仔。
《黄金兄弟》从影片类型分析角度讲,更大的意义并不在其有意地将自己与《古惑仔》进行形式上的区分,而是在于其无意间流露出的香港黑帮电影的流变,以及对这种流变所保留的态度。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英雄本色》、《监狱风云》、《喋血双雄》、《旺角卡门》等影片创造的是传统黑帮电影的高潮,那么《古惑仔》系列在90年代则完成了一种黑帮内核的转型。
《古惑仔》系列实际上是黑帮电影和青春热血类型片的拼接和融合,当年《古惑仔》系列的黄金搭档——编剧文隽、导演刘伟强,将80年代黑帮电影的主角从“枭雄”演变为了“古惑仔”,早期黑帮片的“忠义”精神内核也蜕变为“义气”。
虽然“义气”比“忠义”在格调上可能稍低一些,但却更加接地气,更有人情味,也更能让人热血沸腾。
然而,也正是90年代末开始,香港黑帮电影实质上在《古惑仔》系列的高潮过后,紧接着就转向了“后江湖时代”。
杜琪峰在这个时期几乎凭一己之力强行转型了香港黑帮片,《真心英雄》、《枪火》、《暗战》、《黑社会》、《毒战》等一系列影片,让观众认识到“江湖”这个概念已经不单单是“铜锣湾”,而是更广阔世界的投影和映射。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同样有着敏锐艺术感悟力的刘伟强,毅然从《古惑仔》系列的创作惯性中走出,推出了港片巅峰之作《无间道》。
这种“后江湖时代”从最外在的形式上表现为事件的由小而大,《黄金兄弟》讲述的故事直接涉及到军方包庇药业巨头在非洲拿孩子试验药物,更涉及到国际特工组织内部的明争暗斗,而狮王等人在Bill的圈套下原本要截下一车贵重药物,却最终截下了整整一车黄金。
正是在这种叙事层面上,传统黑帮电影中“忠义”和“义气”的精神内核,往往被宏大故事背景猛烈冲击,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物内心更加复杂化和反类型化。
在《古惑仔》系列中经常出现的拜关公实际上是一种对于“义薄云天”的价值推崇,然而到了《无间道》就成了曾志伟领着众多小弟在佛前祝他们卧底成功,《枪火》中保护老大的五个保镖更是陷入阿婆《无人生还》般的互相猜疑争斗的死地。
在《黄金兄弟》中,这种“后江湖时代”的映射就表现为Bill的内心扭曲,原本狮王、火山这五兄弟从小一起长大,在义父曹sir(曾志伟饰)的教导和抚育下,成为一个战斗力极强的雇佣兵团体。
但是Bill一直的心结让他最终走上了不归路,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他一直认为自己最有经济头脑,却一直被阿爸压制,让狮王做领头人,错过了无数赚大钱的机会。
他的口头禅就是“又是我不对喽”,像极了当下的很多人,于是他决定瞒天过海,给让兄弟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一桩“大买卖”,最终却使事情逐渐恶化,无法收拾。
按照这样的逻辑发展,《黄金兄弟》自然可以沿着《枪火》、《真心英雄》等片的路子走向更深的人性解剖和主题升华。
但显然“情怀”这种东西就是一把双刃剑,你必须在这个点上进行取舍,继续走下去,《黄金兄弟》也许在艺术层面会更高一些,但却不再是郑伊健、陈小春五兄弟想要的。
其实,如果说句诛心的话,当观众发现郑伊健、陈小春、谢天华、钱嘉乐、林晓峰这几个人齐刷刷聚在一起,他们的内心期待也许并不是想要一部《黑社会》、《放逐》这样的标准意义上的“后江湖时代”的黑帮片,他们其实并不想从陈浩南、山鸡的身上看到这个时代更为复杂的黑帮生态和文化景观。
所以,对《黄金兄弟》的苛求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公的,因为看电影就如同读书,也是有目的区分的,有的电影看的是热闹、有的电影看的是技法、有的电影看的是审美,而我们也需要在一些电影中感受一下情怀,慰藉自己已然逝去的青春。
正因此,《黄金兄弟》放弃了后江湖时代黑帮电影的主题和角色模式,而是选择后退一步,不再去升华主题和意义。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篇火山和狮王在对讲机里说“以前打仗都不怕,现在救个人算什么”实际上是一种一语双关,一方面他们在影片中都有着参军经历,确实一起上过战场。
另一方面,也可理解为20多年前在铜锣湾一起并肩做“古惑仔”的他们,如今又回来了。
更不用说开场五兄弟撤退时,火山对狮王说“你一句话,我们就跟着”,这实际上已经将影片的基调完全定下来了,那就是至少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只是想在这个后江湖时代,和曾经喜欢过我们的影迷一起重温一次“古惑情怀”。
单从这一点看,《黄金兄弟》显然是做到了,它虽然没有新世纪香港黑帮电影的厚重和深邃,却给人一种重温上世纪80/90年代江湖情怀的温暖和感动。
即便《黄金兄弟》将拍摄地扩大到全世界,布达佩斯、黑山共和国、日本……也充满着炫目的飙车和枪战,但当曾志伟饰演的“阿爸”坐在轮椅上,面对跪在自己面前、充满忏悔的陈小春,突然给了干儿子狠狠一嘴巴,假装严肃地说道:“你打我一枪,我还你一嘴巴,扯平了,你还想怎样”,那种老港片故作轻松中的至性至情让我们感慨万千。
而当狮王、火山等历尽千辛万苦,冒着无数生命危险把Bill制服,他们用枪顶住Bill的头,却说出这样一番话:“我们来,不是为了开这一枪,而是为了说一句话,我们不再是兄弟了”,那种老港片中不做兄弟的惩罚远高于剥夺生命的价值观,虽然在这个早已物欲横流的世界会被嘲笑至死,但不知为何却依然让我们心潮澎湃。
《古惑仔》系列的主题曲《友情岁月》在《黄金兄弟》中出现过两次。
一次是在“阿爸”(曾志伟饰)的葬礼上,郑伊健、陈小春等人都是一色黑色紧身西装,那一刻,人们似乎忘记了片中人物到底是谁,只是恍惚中看到了成为洪兴中坚的浩南和山鸡。
另一次是在影片最后,Bill故意装作背后偷袭,让火山向自己开枪,火山回忆起之前有一回Bill仿佛有预兆般在自己耳边偷偷说:“如果我走上绝路,我要你一枪打死我,死在自己兄弟手里,我心甘情愿”。
这仿佛是两次充满象征意义的告别。
第一次象征着《古惑仔》系列转变了《英雄本色》时代的江湖内核,青春热血在向枭雄传奇进行告别,似乎每次古惑仔的重生,都伴随着仁义前辈的逝去,就像B哥在《人在江湖》中的死去。
而片尾这次告别,也许更像是一次倔强的宣言:虽然在后江湖时代已经不时兴“做兄弟有今生,还要有来世”,但对不起,即使你是大势所趋,我们也不和你玩儿了,我们还是更愿意做回铜锣湾的那群热血的古惑仔。
消失的光阴散在风里,仿佛想不起再面对。
流浪日子,你在伴随,有缘再聚。
天真的声音已在减退,彼此为着目标相距。
凝望夜空,往日是谁,领会心中疲累。
来忘掉错对,来怀念过去,曾共渡患难日子总有乐趣。
不相信会绝望,不感觉到踌躇。
在美梦里竞争,每日拼命进取,奔波的风雨里。
不羁的醒与醉,所有故事像已发生,飘泊岁月里。
风吹过已静下,将心意再还谁,让眼泪已带走夜憔悴。
——《友情岁月》—END—
从故事结构、人物设置、场景安排,都和古惑仔没哟半毛钱关系的作品,实在没有必要因为启用了相同的演员班底,就非要绑定ip来评价。
客观来说,这部作品,优于当下大部分的港片制作,是一部血统纯正、港味十足的港产片。
超丑的占位和构图,就是直男癌的审美,可以原谅二刷之后才来写,朋友问我为什么要看第二遍,我说,想再认认真真看过一遍,然后再来和你们聊聊他究竟怎么好,你们怎么误解。
豆瓣的tags十分不友好,“怀旧 情怀 黑帮 古惑仔重聚 犯罪 动作 2018 香港 港影 剧情 ”,前四个可以说,和本片是没有任何关系的,那些强行给这片盖上这些tags的人,你们真的没看懂。
上映前和朋友聊起这部电影,第一反应是,哎呀这些炒情怀和IP的电影,真是让人反感,我绝对不会去看的。
作为女生,打打杀杀的题材我一向不热衷,从来也没有看过任何一部《古惑仔》,童年里属于因为《风云》而讨厌郑伊健喜欢郭富城的那一群女孩子,所以我的人生,根本不存在《古惑仔》情怀,更加不会对这几个人有什么特别的好感。
买票前一天,其实想看的是《反贪风云》(越骂越要看,古天乐脑残粉),但是买不到票,聚会的小姐妹坚决要在即将闭店的嘉禾影城看港产片,所以选了这一部。
看完三个人都惊叹,钱嘉乐让我刮目相看,想不到他对节奏的把握、剧情的推进、情感的铺陈,可以拿捏得这么好。
当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对他,对当下的国产、港产制作来说,已经相当出色。
翻了一下香港的评价,发现香港的观众对这部片总体满意,大多表示优于许多本土制作,但是大陆的媒体和观众则不看好的为多,大概是大陆观众对古惑仔的情怀更深(据说《古惑仔》是很多北方观众认识香港的启蒙之作)。
关于这部电影,首先,我说想说的,电影的内涵,其实并不是为了炒作ip。
很多人看到这个组合,就在骂,是的,《友情岁月》唱了两遍(重新编曲,郑伊健和陈小春演唱),可是也有同样由陈光荣创作的《一起冲一起闯》啊,而且人家从故事结构、人物设置、场景安排,都和古惑仔没哟半毛钱关系。
看完全片,我更直观感受到,促成这一个组合的重要原因,是和片名一样,为了纪念兄弟情义。
这五个人,20年前因为《古惑仔》的拍摄相识,继而成为朋友。
20年之后,感情仍是那么好,他们自身的深厚情谊,就很令人感动。
我私底下曾经见过生活里的郑伊健、陈小春、谢天华,他们的表现,真如屏幕上一样,郑伊健像耐心的大哥,照顾宠溺两位兄弟,直着身子在后座扒在陈小春的座椅上和他说话,陈全程不曾起身回头。
录制节目的时候,谢天华要跳舞,手上拿着mic不方便又无处安放,郑伊健见势,立即从身后上前,接过谢天华手里的mic。
这些小动作和默契,充满男人间无需多言的爱。
这些小细节,也体现在电影里。
角色设计本身也是根据五人各自性格量身定制的在网上被诟病很多,觉得大反派谢天华造反的梗很幼稚,并不啊!
从一开始,他的角色人设就是贪钱,借兄弟过桥劫黄金,说不通吗?
后面在和曾志伟对决的时候,他也说了自己的委屈:“我每次说这样可以赚大钱,你总是说这不行那不行。
”这样一直被反对,加之欠了一大笔钱,想要大赚一笔,一点也不幼稚。
至于他吐槽自己从小被看轻,和他想赚钱,似乎也没有冲突吧。
被诟病的另一个梗,声势浩大冲到面前,只为了说一句:“我们不再是兄弟啦!
”幼稚吗?
我感到很痛啊。
在《创世纪》里,罗嘉良频频对陈锦鸿失望,最后也说不出一句我们不再是兄弟。
这五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孤儿,兄弟就是他们唯一的亲人,要说出这一句话,不需要勇气吗?
非常需要。
这段飞车戏的设计很精彩关于影片的动作场景,个人认为钱嘉乐已经尽力了。
他本身最擅长就是飞车戏,片中第一段隧道里的换壳偷车,虽然看得很熟悉,可是设计巧妙,一点也不糊弄。
第二段的车展的飞车戏,更是刺激。
三文治抽车,侧边赚翻滚下楼梯的场景,实在太精彩!
作为女性观众,对这种精妙的设计,好感度十足,完全不是变形金刚类型的粗暴。
这两段,个人认为水平相当国际化了。
在动作戏方面,也延续了香港动作导演一向的喜好,打得干净利落,动作帅气,充满了港式传统——哪怕命悬一线,也要强行耍帅的讲究。
仓田保昭的出现,是在致敬《新精武门》
这一段的动作设计真是帅到爆
片中陈小春蹬腿后滑的动作太好看了这次的取景,去到匈牙利、日本、黑山,对香港的本土制作来说,算是相当少钱了,成老板给了大钱,视觉效果也很美很大气。
五个人没有一个是被看好的演技派,可是这一次也许是角色太贴近各自性格,加上说的又是兄弟情,大家的表现都很棒,陈小春重遇曾志伟的那场戏,他哭得很隐忍,连前排的大叔都忍不住跟着一起抽泣……
特别喜欢这一段里陈小春的发挥很多人好像不能接受曾经荷尔蒙迸发的少年,成了油腻的大叔。
对于全员50+的一群男人,我不认为他们当中任何一个,在这个年龄段里是属于中下水平的。
既然你们选择去看一群50+的男人,那拜托你们公平的去看待现在的他们。
并且他们的成长,完全符合角色要求,比年轻时的他们,更添了磨难的沧桑,仍然荷尔蒙十足,难道要强行装嫩,才能满足你们过去的春梦吗?
那才是蹭热点吧。
这样的大叔,状态太好了
这是油腻的陈浩南?
不好意思,这是长大的陈浩南该有的样子凭心而论,团队在宣发的时候,确实打出了“古惑仔”的ip,可是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新故事,没有强行在剧情和人物上蹭过去的热点,为什么不能从一个新电影的角度来公平评价这部电影呢。
1、狮王推掉火山的枪,误打伤阿爸。
道歉的应该是狮王,你他妈推他干嘛!
要不是你自作聪明,也不会坐牢,阿爸后来也不会死,连带隔壁好邻居也被杀了!
火山和 Bill,原本就是约定好的,如果他变坏,就让火山亲手打死他。
所以火山当时举枪的行为是履行兄弟契约,最后还不是,他补了致命一枪?
2、狮王坐牢连头发都不用剪?
感觉他好像上午进去,下午就出来了。
也不知道是坐了三个月,三年还是三十年。
火山在贫民窟干什么?
感同身受,同甘共苦?
几个小时不见,你黑板画那么多,是根据分针计算的吗?
3、干掉老爸,掳走干妹妹以后,妹子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Bill 就买了一座岛和一个排的雇佣兵?
那个被烫伤半张脸的咖,熬着不死就是为了让狮王多打他几枪?
4、精武门大咖比利哥你作为格斗担当,一个照面就被枪打死了?
5、一伙人刀山火海地闯进去,连阿爸的仇也不报,只为说一句:我们再也不做兄弟了?
6、最后还要逼着反派自己举枪来完成自我牺牲,成全兄弟义气,你们不杀我,我自杀行不行?
7、最后那批定期寄过来的疫苗,暗示就算杀了老爸,背叛兄弟,也并没有丧失人性?
小县城北,有一座初中,当地人都叫它二中。
阿成小的时候听长辈说,在二中上学,得先学会打架。
后来,阿成高中时好奇,问过一个二中考过来的女同学:“听说你们二中女生打架的也很多,你们女生打起架来是什么样子的?
”答案简洁干脆又形象生动:“像你们男生一样。
” 忘记说了,二中隔壁是教育局,下了坡,拐个弯,就能看见公安局了。
二中如此甚,即使生源和教育资源全县之最的一中也难免不受其影响。
阿成初中就在一中度过,各种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
以至于在一次严重的打架斗殴事件发生后,校长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谈到团结友爱时,鸡汤到了吃亏是福。
时历世纪之交,古惑仔系列港片盛行。
心中偶像陈浩南,长发飘逸,手持双刀,自带气场,无人能敌。
古惑仔之陈浩南系列影片,无疑在那野蛮又纯真的年纪,很温柔地安抚了一个少年对掌控现实感觉无力的心;一下子点燃了一个少年希望身边不要再有打架斗殴的美好愿景;同时也留住了许多难忘的青春记忆。
二十年后,阿成已不再是那个少年。
但二十年来,少年的心,阿成永远没有忘怀。
当年的少年偶像陈浩南,时隔二十年,再上荧屏,演绎《黄金兄弟》,带曾经的我们回忆最青涩的少年时光。
这部《黄金兄弟》但从商业动作类型片本身来看,横跨欧洲亚洲多国的取景,五大神秘特工的黄金大劫案的巧妙设计,匈牙利、黑山以及日本街头的狂暴飙车,枪林弹雨中对抗布满小岛的整个雇佣兵团队,直升机、火箭弹、装甲车、手雷、冲锋枪一应俱全……光这些看点就足以展现出《黄金兄弟》的诚意和十足卖相。
香港电影中古惑仔系列是最具代表的江湖兄弟情义的了,黄金兄弟中的兄弟都来自古惑仔中的主角,由伟哥当爸带领一帮古惑仔演译一场兄弟斗争。
狮王(郑伊健饰)、火山(陈小春饰)、Bill(谢天华饰)、淡定(钱嘉乐饰)、老鼠(林晓峰饰)五个出生入死的兄弟,在恩师曹sir(曾志伟饰)的带领下,为了救济儿童而偷取特效药,却惨遭设局,陷入枪林弹雨的险境之中。
片中,兄弟们抱着视死如归的豪情,展开一连串的追查与激战。
他们明白,即使无法活着回来,也比一人活着痛快 。
电影由开始就埋下兄弟情深伏笔,即使中途有人背叛了大家,内心还是有对方的,不管中间夹杂了多少辛酸,兄弟都是一辈子的,不会轻易抹去,就算生死对决时,兄弟也更愿意对方能活下去的,也许只有经过生死的兄弟才能体会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砖家电影”,欢迎关注!
《黄金兄弟》上映了。
1996年,《古惑仔》横空出世。
22年后,义气兄弟首度重聚,更有成龙大哥作为出品人幕后鼎力支持。
因此,此次“回归”虽说不上万众期待,但至少也勾起了不少七零八零后们对昔日青葱岁月的无限回忆。
只可惜导演钱嘉乐和他们的小伙伴们演砸了这场回归演出。
当然,拿《黄金兄弟》和《古惑仔》去做对比,无疑是强人所难:《古惑仔》的成功有其独到之处:首先便是其极具煽动性的题材,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香港相对宽松的电影审查制度。
骏马轻裘正少年,《古惑仔》里拜把子、跟老大、泡马子、逞威风、打架甚至砍人的故事,最易激发懵懂少年的肾上腺素(当然,这也是《古惑仔》系列电影最为家长和评论家们所诟病的地方)。
《古惑仔》对青少年的确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有了原版漫画打底,再加上导演刘伟强和编剧文隽整体把控得当,尤其是牢牢把握住了帮派斗争这条主线,从故事上来说,前几部《古惑仔》系列电影的可看性还是很强的。
帮派斗争是《古惑仔》的主线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彼时的几位主演,和影片角色的气质还是相当契合的。
无论是陈小春的“山鸡”、谢天华的“大天二”、林晓峰的“包皮”,还是黎姿的“小结巴”,都堪称各自大银幕的代表作。
更何况,还有一票同样出彩的黄金配角:万梓良的蒋天养、吴镇宇的“靓坤”、林尚义的“牧师”、邱淑贞的丁瑶、张耀扬的“乌鸦”、黄秋生的“大飞”……最令人扼腕叹息的莫过于饰演陈浩南的郑伊健了,这个角色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令郑伊健当年红遍大江南北,风头之盛一时无两,只可惜一代巨星终因“双琪夺面”事件一蹶不振。
好色的山鸡
冲动的大天二
懦弱的包皮
乖巧的小结巴回到《黄金兄弟》,虽然失去了古惑仔这个最大的故事背景(内地不可能过审),几位主创业已星光黯淡,但手握这么一部重量级的IP,还有一干痴心的拥趸,相信只要用心打磨,拍出一部合格之作应该还是不成问题。
说到这里,最令我不满意的就是影片整体的制作态度和水准,看看现在的内地影坛:时代变了,现在已经不是港台影视战无不胜的那个年代了,仅靠着以前积攒下来的那一点点名气和怀旧的情怀,已经无法忽悠内地的观众了。
马虎的态度首先体现在剧本上:整个故事太过简单,几乎没什么波澜;而最应该浓墨重彩的“兄弟情义”也没有拍出什么戏味,只有干巴巴的对白,连煽情的镜头都很少;昔日传唱不衰的主题曲,在本片中也显得有气无力。
人老了,只要精神还在,那就依然还能迸发出动人的力量,最可怕的是心也老了;表演层面亦无亮点。
或许,只有从陈小春偶尔的几个眼神里,能够稍微领略到他们昔日的风采。
唯一值得肯定和表扬的地方,恐怕就是仓库的枪战戏和街头的飞车戏,尤其是后者,拍得颇具水准。
作为动作和特技指导,钱嘉乐同学还是有些干货的,这一点没得黑。
仓库的动作还过得去
飞车戏是本片最大的亮点对于《黄金兄弟》,或许我是太过严苛了。
但失望越大,自是因为希望越大。
《无间道3》里说:往往都是事情改变人,人却改变不了事情。
香港电影的衰退,恐怕是已经无法逆转的历史潮流。
正如尔东升所言:以后,我们恐怕再也看不到纯粹的香港电影了。
或许,只有在那些泛黄的胶片里,我们才能找到那些青春记忆的痕迹吧!
砖家电影
作为一个没有看过古惑仔的观众来说,或许没有体验过那种情怀,那种兄弟情。
看完这部《黄金兄弟》,我才想要去把古惑仔系列去补一补。
看完这部黄金兄弟,让我惊讶到了,兄弟情谊原来可以好到这种程度。
到最后的潸然泪下。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还是很棒的,将兄弟之情、兄弟间的义气表现了出来。
其实,对于兄弟情,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一般来说呢,如果不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弟情,基本上都是几个社会小青年,打打杀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
也就是这种兄弟情的培养都是在不良社会风气下产生的。
不良的社会风气有时候真能带动这种情感的产生,毕竟兄弟情都是在接近绝望、接近死亡、接近破碎的状态下一步步培养出来的。
还有就是,对于生活的窘迫、无助也会让这样的兄弟情更加的坚固。
就如片子里的五个兄弟,从小就是孤儿,一起长大、一起风光也一起受苦受罪。
建造出了这样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
在片子中,这种情感很容易让我勾起遐想,我的兄弟呢?
从小玩到大的呢?
可见,现在已经被各自利益冲淡了。
是的,谈感情,无论是什么情谊。
都经不起利益的考验。
就像片中的背叛的谢天华,也是因为利益的关系。
但是呢,在这种血浓于水的兄弟情中,这种背叛似乎也是可以被原谅的背叛。
我们通过山火可以知道,背叛的谢天华也是因为一些原因而去选择背叛,但是那种兄弟情是没有丢失的。
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还在。
除了利益,最可怕的就是误会、怨恨了。
我们可以看到,谢天华的背叛不光是因为利益,而是因怨生恨,因为阿爸的偏爱、因为兄弟们对自己的不屑,种种原因。
加入了这层原因,让整个故事更复杂。
更让我们深思。
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还是要尽可能的关注边缘人。
虽然在这部电影中掺杂了利益、情感、误会等等诸多因素,但是并没有阻碍它想表达的最深的一个主题,就是兄弟情、同甘共苦。
在影片最后,当谢天华被陈小春一枪打死的时候,他最后是笑着闭上眼的。
下面才表明了谢天华那死也要死在兄弟手上的决心。
这在我看来,是很让我震撼的。
我把它看作是兄弟之间的仪式感。
相信最后谢天华那一笑也是自己的释然,是自己对这份兄弟情的交代吧。
虽然在影片中,谢天华是一个人坏人的形象,可是究其所以,还是为了兄弟。
能说他坏吗?
也不能。
当老大准备一枪打死他的时间,他说出的一番话,也就是他对自己所作所为的交代。
我们会发现,其实在情感的角度来说,谢天华真的不坏,他只是幼稚、不成熟而已。
这部电影在豆瓣只有5分,可能因为老套路的束缚吧,香港的犯罪片,套路多是这样。
但是,我觉得从情感角度来说,这部电影我给10分。
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是一种有血有肉的兄弟情。
就像我们常说的话,兄弟情,比天大。
相信有过兄弟的人都会感同身受。
(以下均无剧透)黄金兄弟是18年出的电影,由于当时影视剧有和内地(古惑仔)系列的IP太多了,多为炒冷饭,冷饭还是臭的。
已成成见,也因当时香港内地两头跑,粤语版片源稀少固然没有去院线观看。
今天刚在家用投影看了,留个观后感吧。
先讲讲我的故事,香港人,今年疫情回不去香港,现如今在北京居住。
我知道这一部影片对于不同观众的观感是不同的,不了解香港不在香港居住时间长的人自然不会对不了解的明星同文化产生认同,虽然世界以后终将大同。
对于郑伊健以及陈小春及其他明星,他们代表的是香港最后的黄金时代,在他们未红时,前有菏李活巨星李小龙,石坚,许冠杰,成龙等代表人物。
早期的电影都是楚原导演,7日鲜,等于说拍7天电影已经是很大手笔了。
那时候的精神大概就是我地大家在狮子山下相遇上,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
放开彼此矛盾,理想一起去追。
虽然日子苦,但是总有可触碰的希望和未来,大家穷,但是好日子在前面呢。
就像是10多年前的内地不是么?
那时候的影片多是努力奋斗,打工仔有未来,香港有希望。
中国人拼搏吃苦耐劳而自娱。
我可以说这段日子,是每个人香港人都係最怀念的时候。
而同期的,则是硬汉风,无厘头,兄弟情,家庭等等,百花齐放,娱乐界,影坛,乐坛,巨星璀璨。
且香港那时人文自由,拍咩都得,最后来到新世纪,。
不像现在,丧气,反应现实买个窗台都要靠父母,最多好声是本地三级片,也是香港人文精神的一种,但是拍不出来当年的感觉。
且如果精华皆去,只剩糟粕呢?
当然吴君如的金鸡三部曲不在内。
港片落寞,不提也罢我看了别的影评,有些在讲炒冷饭,有些在讲老套,也有的说水平过关。
从我自身角度来说的话,这部电影,有缺失了好久的人情味。
小的时候,父亲回到家会煲汤,阿妈则去买菜,电视上放的是无线电视和亚视。
出门可以去郊野公园玩,也可以选择跟一班朋友仔一起去踢波,吹水,饮野,打机么都得。
我的很多朋友价值观现在都没有变,钱很重要,但是没有家人和好兄弟重要。
我觉得这种包含了中国古风的侠义,知钱重而情义更重。
而现在的年轻人,我指的就是暴动的那一群,为了钱可以抢砸,杀人放火,是金钱至上的侵蚀和环境的无法承受。
这是题外话,不提。
很多朋友说香港人应该买内地的房子除了北上广,在二线城市移居可以买别墅,买百万的保时捷,悠哉的活着。
那么我长大,有着无数苦于甘的家乡呢?
人情味,兄弟情是这部电影的内在核心。
也是香港影视剧一直以来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这部电影看完,我想回家了,回去喝我父亲放在台面的那一碗热汤。
看的内部点映。最大的惊喜是钱嘉乐的特技团队很出彩,第二惊喜是让周比利和仓田保昭打了一次!至于剧情,工作人员叫我们轻点儿喷,哈哈哈哈哈
被片名耽误的电影,以为圈钱,听到友情岁月的插曲,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钱嘉乐不愧动作指导,动作场面都不错。
枪械版古惑仔
港片的没落是有原因的。菏泽而渔,涸泽而渔。
还不错,有一些古惑仔的感觉。
一颗江湖心❤️看到最后弹幕突然飙出”四排吃鸡啦😂😂😂”真是笑死我了,电影弹幕都是人才。
就是一部风景片。台湾是哪里取的景啊?女主脸盲。真的开的是斯柯达吗。
售卖情怀的电影,古惑仔的阵容拍了五虎将之决裂。拍得很流畅,但故事太简单粗暴了,剧情略显单薄和平淡,节奏还不错,导演钱嘉乐保证了视效,飞车特技和枪火场面还不错,很老派的那种时装动作片,仓田和周比利真的是许久未见了,二星半
特技真的很炫,老戏骨还是老戏骨呀。
用古惑仔的班底拍了部乡村暴发户式质感的电影。
其实,看到郑伊健、陈小春、谢天华、钱嘉乐、林晓峰这几个人齐刷刷聚在一起,大家的内心期待也许并不是想要一部《黑社会》、《放逐》这样标准意义上的“后江湖时代”的黑帮片,也许我们也并不想从陈浩南、山鸡的身上看到这个时代更为复杂的黑帮生态和文化景观,我们只是想重温一种味道和腔调。如果一定要给这种味道和腔调做一个描述,也许就是一段这样的话吧:虽然在后江湖时代已经不时兴“做兄弟有今生,还要有来世”,但对不起,即使你是大势所趋,我们也不和你玩儿了,我们还是更愿意做回铜锣湾的那群热血的古惑仔。
这都是啥???
情怀被过度消费,钱嘉乐不顾烦腻摆出跑车天团兄弟反目,明显是古惑仔重聚,而近年几位频繁登台献唱,已经让人感叹时光千百遍,渐无刺激,再拿一部电影极力渲染,搬出友情岁月这张王牌,怕已是枉然,反派太容易辨认,加上其意志不坚,浪费了好多子弹。
…就是种怀旧风格,不太有超乎想象的部分,还行。
无条件支持
嘉禾 动作戏还能看看,文戏有些生硬,可惜周比利没什么发挥。
你能想到的所有烂片元素,本片一个不拉全部配齐,为了这个也要给全体创作人员点赞!其次,谢谢导演帮我彻底埋葬了古惑仔,给青春的棺材又敲上了一颗钉子!
全是情怀,古惑仔重出江湖,音乐一起感觉全来了。
陈小春好帅!!!路转粉了!
先说缺点,故事太薄弱了——简直烂,立意先行,但这是二十多年前的风格,所以导致场面再大、再刺激都代入感缺失,毫无紧张感。再说优点,没监制约束他吗?钱嘉乐太能烧钱了,满世界风景、飞车、直升机的场面,不逊于好莱坞;除了古惑仔情怀,二十五年前后,精武英雄的船越先生和藤田刚比划了几下,也是一情怀;陈光荣音乐一向不错。多加一星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