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一公升的眼泪》。
并不想写什么影评或者感想,只想讲个故事。
关于我的。
在开始这个故事之前,我必须承认在此之前,我一直没有勇气在这个赤裸的载体上讲述,至多只是透露那个曾经的手术。
因为我心里始终还是懦弱,害怕被伤害。
于是,只是一次又一次地从不同的角度在Word里留下这个我的故事。
虽然很早就认定自己要骄傲地抬着头生活下去,却还是会听到自卑骚动的声音。
那是前年的事情,05年的秋天,我升入高中,15岁,一切都很美好。
——和池内亚也一样。
那年的10月,我满16周岁,本来是一直满心期待着自己的花季到来的,都说,16岁是最好的年纪呢。
就是在16岁生日前不久,我被查出患有“脊柱螺旋性S型侧弯”的病症。
天知道,我对这一长串的病名,根本毫无概念、一无所知。
每次回想起第一次被诊断时的情景,总是有些不寒而栗。
我清楚地记得医生看着我,无限惋惜地说:“你现在的情况已经非常不好了,靠物理方法起不了作用,只有手术。
”我问医生:“没有别的办法吗?
”“没有。
你的情况比较特殊,如果不手术,症状会继续恶化,会渐渐压迫胸腔,影响心肺功能,最后变得呼吸和进食困难一直到失去行为能力。
而且年轻人的新陈代谢很快,会加速这种恶化。
以你目前的恶化速度来看,寿命不会超过40岁。
”“那么...手术的成功率呢?
”“66%”“剩下的34%呢?
会怎么样?
”“失败。
轻则瘫痪、植物人,重则死亡。
”——医生几乎为若不进行手术的我判了死刑。
当时医生就像让我住院,妈妈没有同意,带着我回家了。
这事发生在我生日前大概半个月,而在10月剩下日子里,我一直奔波于上海各大医院。
为我初诊的医院是上海以骨科闻名的市级医院,妈妈还是不相信,带着我一家又一家医院地几乎跑遍了上海市,一个又一个医生,一个又一个专家,一个又一个教授...医院在不停地变,医生在不停地变,只有诊断结果和医生的说辞仿佛统一了口径般吻合。
于是渐渐地,我们也不再去医院了,我和我的父母都慢慢接受了我的病。
但很多时候,我还是想不通,为什么是我?
这个奇怪的病为什么偏偏选上我?
明明是发病率不高的怪病啊...——我也和池内亚也有过一样的不甘。
这个晴天霹雳是我很多个夜晚的恶梦,在大多数的时候我都希望这真的只是一场恶梦,醒来后我还是以前那个健康的我。
可每次醒来后,事实都没有任何改变。
于是手术被提上议程,全家开始慎重考虑这唯一的却必须承担风险的办法。
妈妈无数次抱着我,对我说:“妈妈多么希望得这病的是我,多么希望可以代替你生病。
”——池内亚也的妈妈也说过同样的话。
就是看到这里的时候开始掉眼泪。
这并不是电视剧煽情的对白,确实真的是每个母亲都可以用爱说出来的话。
我开始明白,我必须暂时离开学校,必须去接受这个手术。
——我当时不明白为什么,后来明白了。
于是,我住院了,开始接受各种各样的检查,为最后的手术做准备。
一直很害怕,我只有一周的时间做心理准备,住院后的一周我就要进行手术了。
那时候有一个已经交往了几个月的男朋友,一直对我很好。
直到自己生病之后,我曾经跟他提过分手,他没有同意。
为此,我一直很感谢他,哪怕是手术之后的日子他也一直不离不弃。
我们最后分开是为了别的,感谢他让我从最开始的时候就不曾因为自己的病而受到过感情上的外来伤害。
在那一周里,他一直给我鼓励,让我变得坚强,或者说,相信自己是坚强的。
我知道自己其实并不坚强,但在那样的情况下,我必须坚强,如果我不坚强,那么妈妈要怎么办呢?
爱我的人要怎么办呢?
他们会更慌乱。
我已经如此麻烦,不能再成为负担。
05年的11月1日。
我想我不会忘记的。
那天妈妈来得很早,为我打理好头发,把我抱了又抱,不断地告诉我不要怕。
我的病床被推动,把我送进电梯,很多人都哭了,我强忍着。
随行的医护人员看了看挂在我病床上的牌子,然后问我:“几岁了?
”“16。
”“还小了。
你妈妈都哭了,你倒很平静嘛。
”我看着他说:“就是因为她哭了,我才更不能哭。
”他没说话,微笑。
手术差不多经历了8个小时。
等我完全清醒过来,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
我倒宁愿不清醒,一旦清醒,只觉得身体撕开般的刺痛。
堂哥说我当时的脸色白得就像一张纸,当天手术时已经输了400CC的血,看了没什么用。
人很虚弱,身上插了很多管子,有7、8根吧,和电视里那些重症病人的造型一样。
我想开口说话却发现完全不行,人,竟然可以虚弱到这个程度。
只能困难地发出蚊呐般连自己都听不真切的音节,更别说动了,动动手脚简直是要命的事。
更不幸的是,我的麻醉反应很厉害,会不断地呕吐。
每一次呕吐都是一次酷刑,何谓“撕心裂肺”、“牵一发而动全身”,我算是一次都领教了。
就这样一直咬着牙忍着,妈妈看不下去,对我说:“让护士给你打止痛针吧。
”我想摇头,却发现根本动不了,只能说:“不...要,不好...的。
”我其实明白止痛针对人体的影响是微弱的,偶尔用一两剂,并无大碍。
但它对妈妈的影响却是很大的,一旦用了药,她的心疼就会加倍,她无法知道我的痛苦也无法承担,所以哪怕是一支止痛针也可以让她给自己不断地添加负担,我无法忍心。
就这样数着秒昏昏沉沉地过了一夜,也曾经一度出现过一段心跳200多,血压不到40的危险,幸好,我活过来了。
我恍惚间觉得那个夜晚似乎比一个世纪还长...就这样,靠着一个“熬”字,挺过了手术后最难过也最危险的前3天,前后一共输了1000CC血液,我的血检指标才恢复正常。
接着就是最重要也最辛苦的复健,是从手术后的第2周开始的。
医生要求我站起来,因为手术的部位是脊柱,还无法受力,所以要站起来必须先在床上翻过身趴着,然后脚着地,再站起来。
对正常人来说也许很简单,但对我这个当时连在床上翻身还需要别人帮忙的人来说,实在比歌德巴赫猜想还要难。
我花了半个多小时才完成那个翻身、挪动、脚着地的动作,最后在医生的帮助下,完全依靠手臂的力量才艰难地站直,却只站了仅仅2、3秒,就因为长期卧床、脑供血不足而坚持不了了。
——看到池内亚也努力地复健,脑海里就会想起那时候气喘吁吁的自己。
半个月后,我出院了。
在手术后的3个月里,我得生活除了吃喝拉撒,就只剩复健了。
但我始终还是不能坐,也不能长久站立。
一直努力着,从最初的半个小时,变成25分钟20分钟15分钟10分钟……从2、3秒,变成半分钟1分钟3分钟5分钟……3个月后,我终于完成所有站立、走路的复健,开始坐的复健。
那时已经过年了,我只能坐在特制的椅子上和大家一起吃年夜饭,还不能坐久,坐久了就必须起来走走,因为脊柱还无法承受我的身体。
有这样过了2、3个月,我终于可以差不多像正常人那样活动了。
但是走路的姿势和坐姿都比常人要奇怪,而且走得很慢,坐得很慢,走在街上的时候也受到过那种看恐龙的眼神。
——我可以明白池内亚也的那种难过。
但除了继续往前走,我没有别的选择,只有继续走,才能变得更好。
就这样,我又回到学校了。
在我休学的这一年里,我的16岁,没有那些传说中花季的风月,完全被为了更好地活下去的枯燥的复健填满了。
到了今天,连医生也说没想到手术后的成果可以如此好。
除了不能参加一些运动之外,我完全看不出和旁人有什么不一样。
对于这点,我一直很自豪,因为,我想,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自己的坚强。
当然,还有信念。
我之前说,当时不明为什么要进行手术,后来明白了。
其实这跟个人的求生意志没有关系,任何人的求生意志都来自其他,也许是你爱的人,也许是爱你的人,有了这些,才构成了一个人的求生意志。
而我,在那时,突然明白,不仅仅是父母对我有义务和责任,我对他们也是有责任的。
因为,我是他们的孩子,是他们最重要、最爱的人。
甚至,我活着,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
所以,我必须要活下去,要坚强地活下去。
故事很长,大概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看完呢。
只是看《一公升的眼泪》的时候,真的很有感触。
让我剖开过去,说完这个故事,我也至少需要,一公升的眼泪,来讲述。
1.病魔没什么选择了我?
当亚也问医生她是不是得了脊髓小脑变性症时,她的内心是怎么想的,那是一种多么希望被否定而又不想自己被隐瞒的心情,当时的她的心情可能如等待死神的审判一般……更痛苦的是她知道她得了这个病会变成什么样,也许在不久得将来她只能用画板来说谢谢,必须依靠轮椅来行动……当医生回答是的时候,她的眼泪流了下来,她在来之前对麻生说过“现在是最后一刻了,能以这样的我存在!
”而这一刻的亚也已经不在是以前的亚也……“她含泪问医生病魔为什么选择了我,这里包含了多少她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看着和昨天一样的风景,走在和昨天一样的路上,但我的世界完全改变了我肯定不能再那样微笑了,昨天的我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亚也还是在父母面前表现的那么的一样。
)2.第一次正式的约会一个少女的第一次约会本来该是最开心的时候,可是亚也的幸福却这么结束了,以这种方式毫无征兆的摔倒了。
她多么渴望爱情,可是病魔夺走了她的很多东西,包括她的爱情……(亚也是幸福的,虽然她没有得到前辈的爱,但是还有麻生在她身边,直到生命的最后)3.我是活着的摔倒了又有什么,站起来就行了.摔倒的同时仰望天空,蓝蓝的天空今天也是广阔无边的微笑着,我是活着的(从来都不曾想过原来活着也是应该感谢一切的,因为这一刻我还是活着的这个理由是多面充分啊!学会对现在拥有的一切感恩吧!)4.家庭的爱你还能感到吗池内家是一个普通的家,也许我们的家也和他们一样的幸福,但是直到亚也的病让全家都紧紧的凝聚在了一起亚湖,小弘,理加也都一下长大了温暖的家更给了亚也活下去的勇气原来家的力量还能有这么大(我们到了大学,离开了家.你是否知道家人每天都在牵挂着你,有空多给家里电话.这也是说给自己听的,MS有好久没打电话回家了.)5.帮到人原来可以让人这么幸福亚也虽然不能走路,只能勉强说话,但是她还是坚持写日记,哪怕那个对于她来说很难.因为她想要帮到别人,当麻生给她读读者的来信时,她幸福的哭了.因为这让她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她对医生说她想让医生用她做试验可以帮到其他得一样病得人…(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要学会去帮助一切可以帮助的人,去帮助一切可以帮助的事,帮到人是幸福的!)
用了两个晚上看完了《一升的眼泪》。
一边哭一边看啊。
这真是一部适合巨蟹座的日剧。
可以毫无顾忌的释放多余的眼泪。
基本上只要女主角一说话,眼泪就涌出来鸟。
一点也不夸张。
难怪当年它轰动了全日本。
同样是身患绝症的与疾病作斗争的老套内容,为什么韩剧和日剧差距这么大呢?
有两个场景印象很深,一个是亚也生病后,得到了朋友的帮助,却意外使朋友受伤令朋友无法参加篮球赛后,班里的同学讨论亚也的问题。
麻生听不下去,站出来训斥众人,却发现亚也站在教室门外。
亚也拿了自己忘在课桌里的笔记,尴尬的走出教室。
麻生追上去,坚持把亚也背下楼梯,并且推着亚也出了校门。
在学校附近的天桥上,两人第一次见面的地方,亚也下定决心离开心爱的东高,去养护学校学习。
她对麻生表示感谢,当她说完再见这两个字后,麻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跪倒在亚也的轮椅后边。
两个人都泪流满面。
此时,天空中飘起了朵朵雪花…… 还有一个场景是,最后当亚也已经不能够再说话,麻生拿着日语拼音的字板,亚也用颤抖的食指戳出每一个音标,"活下去","要一直活下去",整个屏幕都是一个个黑色的日语音标. 旁边的麻生,两行泪水不断地涌下. 扮演麻生的叫锦户亮.这个左眼下方有颗泪痣的男生,这个话少,固执,桀骜,又封闭自己的男生,实在让人看了难受.那样的坚硬外表和柔软热烈的心,在亚也面前变得这样无助. "将来的事情我不知道,但是现在我有信心100%正确地说出我的心情 和你说话,不管说得多慢,我都会听 如果不能打电话,就会像这样直接过来见你 因为我不是海豚,你也不是 你走路的话,不管多慢,我都会和你一起走 现在我可能不大可靠,但是总有一天,我会变得对你有用的 即使不能像以前那样,我也要将这种心情传达给你 我不认为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我。。。
也许,喜欢你。。。
也许。。。
也许喜欢你。。。
可能 " 15岁,花一样的年纪,本该拥有无忧无虑的生活,单纯,快乐,可是亚也已经开始慢慢体会人生的所有痛苦,勇敢地,用微笑去面对所有的困难,对于给周围人带来的不便,和所给与的关爱,不再一味的说对不起,而是仰起头,微笑的说谢谢。
亚也是25岁那年离开人世的,25岁,在这个年纪的,与她一样的我们,还是那样的任性,不懂事,不知道关心别人,经常对关爱视而不见,从未想过人的一生到底对自己有着怎样不寻常的意义,更不会想怎样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如果从今天开始,开始倒数你的人生,究竟会做些什么呢?
这两天把《一公升的眼泪》看了,几乎是从头哭到尾,好吧,我就是泪点低。
哭到最后眼泪从眼眶里溢出来的时候眼睛涩涩的痛。
我知道这不只是对主人公的同情,给我更深的震撼是对待生命的态度。
不只一次的想过,若是得病的是自己,我会怎么做?
以前在看到类似的情况时,从没有过如此强烈的感同身受。
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办呢?
渐渐地不能走路,不能说话,连吃饭动嘴巴都是一种奢侈,慢慢的慢慢的死去,在我意识仍然清醒的时候。
而且,是在15岁最美好的年华。
不再能奔跑,不再能抓住喜欢的人的手,不再能写漂亮的字,有满腹的话语却再也说不出来,无法进食……对普通人而言最最简单的事,简单到被我们忘却的事,对亚也来说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曾经拥有过的一切,如今要眼睁睁看着它消失殆尽,而自己,却什么也做不了,只有等待死亡。
要是我的话,会自杀吧。
我知道每一次看到这样或那样的例子,我们都会教育自己也教育别人,你看,他那么努力活着,我们健康人为什么不珍惜生命。
然后几天后,又把这一切抛之脑后,重新回到原来颓靡的日子。
或许,这就是因为没有死神在我们身后赶着跑吧。
如果你一出生就知道你什么时候会死亡,你还会像现在这样浪费时间吗?
你会不会希望一天有48小时甚至48小时依旧不够?
会不会想要把之前每一次因各种原因而“下次再做吧”的事情,统统完成?
会不会想花更多更多的时间陪在父母身边?
会不会把刚因吵架而摔门出去的TA一把抱住,紧紧抱住,拼命珍惜?
会不会如饥似渴汲取你想要了解的一切知识?
……或许知道了哪一天会死去,我们会过的比现在更有意义吧。
但是我们迟早会死的不是吗?
确切的日期不知道,难道我们就可以任意挥霍了吗?
将生活过得力不从心,将生命像水龙头里的水一样哗哗溜掉,真的好吗?
或许,我们都要真正接近死亡才会舍不得这人生。
没有痛彻心扉的感受,是不会意识到现在的我们是多么幸福的。
我知道,人都一样贱,过了几天我也会忘记这里说的一切,继续过狗一样的闲日子。
但是,至少曾经努力抓紧过从我身边溜走的时间。
哪怕伸手握住的是一掌空拳。
这是在一个下午,一个男孩子跑至医院,对他的同学:一个身患绝症将要离世的女孩子说的话:我可以说出我现在的心情吗?
很久以后的将来我不知道,但是我现在的心情是100%没有谎言的,我能很自信地这么说,我,只要你说的话,不论多慢都会好好听的。
如果电话说不清楚的话,就像这样直接来见你。
我不是海豚,你。。。
也不是海豚。
只要你走的话,不论多慢,我会和你一起走。
也许现在还不能让你依靠,总有一天想要帮助你。
即使不能像以前一样,因为有这份心情联系着我们,我不会认为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我。。。
喜欢。。。
你。
也许。。。
也许喜欢。。。
这长段话,男孩站在离轮椅上的女孩2米之外,低着头说的,偶尔的几次抬头转过脸看着女孩子。
他说到“我喜欢你”时,每个字都是咬出来的,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紧跟着说“也许”时,他抬起头冲女孩子笑了,继而又低下头说“也许喜欢”,咬了咬嘴唇。
我感到他在对自己说话,边说边思量,其实答案并不重要。
他是在怎样的自我定位后说出的这段话呢?
同学,朋友,健康人,恋人?
不知道,也并不最重要,我们都看到一颗美好的心在闪闪发光。
这只是此刻男孩子的心情罢了。
有给出的承诺,也有自知给不起的承诺。
正是点到为止的承诺,让他,她,你,我都感到坦然。
没有期盼永远,没有肯定喜欢,只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没有人会追问也许,因为这个也许已经足够美丽,不肯后退,亦不愿向前。
一个人表白的重量,不在于你能给多少承诺,而在于你会达到什么承诺。
有些人的承诺像啤酒,倒一杯,半杯的泡沫,有些人的承诺像茶,倒一杯是一杯。
所以表白表白,表达直白,直白才是最重要的,最有分量的。
记得一位新郎对他的新娘说:“你要和我一起辛苦啦,谢谢你!
”听起来远比“我会让你幸福一辈子”来得幸福。
情感的价值,首先在于真假虚实,然后才是深浅浓淡。
所以,话说的漂亮的不一定好,不说话的也不一定不好。
一个少女的故事。
一个让人重新思考生命意义的故事。
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这部剧是他推荐我看的,很好,真的。
感动了。
但更多的是被Aya的乐观鼓励了。
突然发现原来就这样能够每天清晨在橙黄色的阳光下半睡半醒着等待红绿灯,每天狼狈地奔跑进教室,每天都奢侈地花上一节课的时间看着窗外的那一棵大树都是幸福的。
比起Aya,我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记得Aya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春坐着轮椅进入养护学校大门的时候,她这样说道:这个春天仍然这般美好,樱花还像往年一样开得轻快。
而我就要在这里开始一种别样的生活。
春天好像全然不理会我生活的改变,仍然这样明媚地流淌着。
珍惜现在。
今を生きよう。
哦?
豆瓣可以添加连续剧么?
昨天刚刚看完了一升眼泪的最终回,没有流泪(看连续剧还流泪,那还是男人吗?
),但是眼睛是湿的。
也许最初下载一升的第一集来看,是冲着的泽尻MM来的,觉得泽尻MM,小亮好可爱;但是看到后面,都忍不住每集都要听一遍ED,Only Human,看一遍真实的木藤亚也和病魔斗争的照片。
泽尻エリカ饰演的池内亚也,一个平常的,可爱的MM,刚刚考上了梦想的高中,却被医生宣布得了脊髓小脑变性症,虽然不会立即夺去生命,但是身体的机能却会随时间渐渐丧失的不治之症.亚也再留着泪说"为什么病魔会选择我"之后,却表现出了一般女孩子没有的坚强.忍受着旁人异样的眼光,每天坚持上学,作康复训练,然而病魔却像玩弄她一样渐渐的夺去她走路,说话,写字的能力.虽然经常流泪,可是亚也从来没有放弃."如果不走路,我怕再也走不了了","虽然说话很困难,但是要坚持把自己的心情传达给对方..",这一幕幕看着真让人心酸那.亚也的父母,也是很出彩的角色.母亲潮香,总是给亚也永远的支持.不相信那是不治之症,到处查找能找到的资料,拜访日本神经内科的权威,然而却总是得到无法治疗的答案.再亚也找不到自己生存的理由的时候,她鼓励亚也,"你不是还能写作吗,这就是你生存的证明".而亚也用颤抖的手掌握着笔,每天写着字体歪斜的日记,最终被整理成书,据说发行了180万册,激励了很多人.亚也的老爸,在家人面前总是强装笑颜,和亚也开着玩笑,作为一家之长支撑着一家人和亚也,然后在晚上自己一个人偷偷在流泪.锦户亮饰演的遥斗,也是一个我非常喜爱的角色,据说这是编剧应女主人公的原型,木藤亚也的母亲的要求,希望女儿能体验一下青春和恋爱,而虚构出来的人物.关于这个角色,我只能说:帅!在亚也喜欢的篮球社长在知道她得了"奇怪的病"而抛弃亚也的时候,遥斗站了出来,几乎成了亚也的精神支柱.实际上,本来吊儿郎当,有点冷漠的遥斗也是受到亚也激励的人,并且后来考上了医科大学.他领着全班同学唱"3月9日"送别要转学去残疾人学校的亚也,以及后来向已经说话有障碍的亚也表白,真是太Cool了.还有其他几个角色也很感人的,他们都是受到亚也激励的人,如亚也的妹妹亚湖,弟弟弘树,还有水野医生.然而剧集的最后,亚也还是在25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也许这也是一种解脱吧.最后,在亚也去世一周年后,有好多好多读了亚也日记的人们,不约而同来到亚也的墓前扫墓.(有点假呵,那么多人,不约而同,在同一天,同一时间,拿着同样的花来扫墓?好吧,也许他们是事先约好的)
我只是记得麻生拿着日语拼音的字板,亚也用颤抖的食指戳出每一个音标,"活下去","要一直活下去",整个屏幕都是一个个黑色的日语音标.傍边的麻生,两行泪水不断地涌下.这个话少,固执,桀骜,又封闭自己的男生,实在让人看了难受.也是第一次知道锦户亮.这个左眼下方有颗泪痣的男生.那样的坚硬外表和柔软热烈的心,在亚也面前变得这样无助."将来的事情我不知道,但是现在我有信心100%正确地说出我的心情 和你说话,不管说得多慢,我都会听 如果不能打电话,就会像这样直接过来见你 因为我不是海豚,你也不是 你走路的话,不管多慢,我都会和你一起走 现在我可能不大可靠,但是总有一天,我会变得对你有用的 即使不能像以前那样,我也要将这种心情传达给你 我不认为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我。。。
也许,喜欢你。。。
也许。。。
也许喜欢你。。。
可能 "除了流泪和心疼他们,别的什么也做不了.就像,飘起雪花的天桥上,麻生一下子跪倒在亚也的轮椅后面.他说"其实我和他们一样,其实,我什么也做不了"我只能看着你痛苦,我什么也做不了.这也是亚也身边所有人想说的话.真实的人物生活里,也就是说,在亚也的日记里并不存在麻生这个人物,而是亚也的妈妈为了让女儿能够一样恋爱,拥有正常女孩的生活,而加近来的角色.而事实上每个人都为亚也做了很多,最坚强温柔的妈妈,是亚也的精神支柱.爸爸善良爽朗,弟弟妹妹,还有那个医生.所有人的爱."人不该活在过去,只要做现在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了 跌倒后可以顺便仰望一下天空蓝蓝的天啊今天也在无限的延伸朝着我微笑我还活着”生活中真实的亚也已经去世17年了.真的希望所有那些为自己的痛苦痛苦着的人都来看看.来看看什么才是死亡,什么才是生存,什么才是温柔和爱.什么才是眼泪.花了两个晚上看完,似乎比看<对不起,我爱你>流的泪水还多.承认自己变得乐观开朗起来,也承认这样打动自己的时刻不多.更承认独自流泪的夜晚很多.但是,来看看亚也,或者你看看身边的亚也.怎样的人生不过就是一句话:好好过活."妈妈、爸爸、医生,我可以结婚吗?
我就知道。
但是,尽管这样,会有这么一天,这么一天到来 想在鲜花的簇拥下安静地沉睡下去 "唯一遗憾的是,麻生始终没有给亚也一个拥抱.一个亚也说,很像被人紧紧抱住的怀抱.一升的眼泪,回归这个起初让我注意到的名字.给所有在泪水中浸泡并长大的孩子.
先说些题外话吧。
可能写不了很多,实在是越来越讨厌用电脑写字了。
怀念高三那年整日握着笔的我,用笔写字时总是很真实。
正文人为什么活着呢?
在没看这部剧之前,我也思考过一段时间,但后来我坚定的告诉我自己放弃思考,也许这也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得答案。
也许穷尽一生也思考不出个结果来。
印象很深的是亚也在门外听见班内同学的真心话,他们的真实想法。
我就想到了我以前的班级。
我们班也有一个走路有障碍的人,不想叫他残疾人,总觉得那样很伤人。
他每天几乎都坐在位子上,第二节课间的时候由我们班的班委负责他的方便问题。
他很重,因为不能和我们一样奔跑。
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就背了他2年(他是高二来我们班的),一天应该要四次吧。
旁边还有很多其他同学做护卫。
好像我们班从来没有说过什么,反而是他的阳光开朗感染着我们。
他如那个盲人杨光一样,把阳光带给了我们,让我们有献出一份爱心的机会。
毕业典礼的时候,有一个奖项几乎是为我们班的那群帮助他的人而设的。
这是我们谁也没想到得,虽然老班说了很多次,但这一次它成真了。
很高兴,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班获奖,还有其它的一些东西在内,很难道明,犹如亚也接到读者的信那时的心情一般。
亚也说希望能够帮助别人,我也这样想过,但我不知道当我患上那样的疾病是否能如她一般坚强的,勇敢的,没有放弃的走下去。
我很幸运,没得那个病,我很幸运,看到了那部剧,我很幸运,遇到了那位同学,这一切都让我知道人生有时是希望为他人做些什么的。
我会努力的,向前迈进。
去年的今天,在看《一公升眼泪》的余隙所写下的文字,零零碎碎不成章。
如果有一天,我知道自己所剩的日子还有多少,那么在剩下的日子里,我会做什么呢?
从前也曾经历所谓的生离死别,也曾亲眼看着身边鲜活的生命猝然离开,也曾感叹命运的不公命运的可怕。
但我从未意识到,其实人面临死亡的时候,强烈的生存意识会庞大到无法想象。
原来再脆弱的生命只要有想要活下去的期望就可以变得那样勇敢。
人,努力活下去的勇气就是来源于不知道自己哪天会死去吧。
如果,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生命的长短,还有多少人能像现在这样在打拼中努力的生活。
突然想不起是哪一年,那个叫岳忠文的男孩离开了这个世界,现在已经模糊了关于那个男孩的那段记忆,甚至是他的模样也只是定格在那张我拥有他的唯一的照片上。
我曾经蹲在楼梯拐角为他哭泣的样子,已经不会有人记得了。
那年,我大概是十三岁吧,第一次真实的体会癌症的意义,在一个十二岁的男孩身上,真正的懂得了什么叫做死亡。
遗体告别那一天是难得的艳阳高照。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现实,谁说悲伤的日子就一定会大雨瓢泼。
那些不过都是电视里才有的情景。
现实的生活就是任凭你的眼泪肆意的流,天空还是一样蓝的失真,阳光还是一样灿烂的耀眼。
在那之后,关于那个男孩的一切就也结束了。
我不知道他是哪一天火化的,也不知道他现在被安放在哪里,我甚至已经不记得他是哪一天离开的。
那些曾在我记忆里无比深刻的事情也终于逐渐模糊掉,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呢。
有一天,当这个人在我的记忆里只剩下个名字,或者当我连名字的不记得的时候,还会有谁想起当年那些悲伤和哭泣。
当一个人忽然变成弱者,其他的人也会觉得最重要的事是同情。
不论之前多么讨厌,有多少仇恨,只要得知对方的日子所剩无几,不自觉地就会放下那些敌对情绪吧。
心里想着,反正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其他的都不重要了吧。
人类就是这样吧,容易同情弱者。
年少的时候都会思考,所谓生存的意义。
总是问,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在每个人心里应该都有着不一样的答案,我们的烦恼是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为什么大人们总是会说,年少不知愁滋味。
这句话在现在看来其实很讽刺,我们总是在愁,却不知道真正的愁是什么。
是烦恼生存的意义吗?
我也曾一遍一遍的问过自己关于生存的意义的问题,也曾一遍一遍的为找不到答案而苦恼。
但是突然有一天我发觉其实“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真的是个很扯淡的问题,完全没有思考的价值。
是不是男生都会觉得,太坚强的女孩并不可爱。
要会哭会怕会需要保护的女孩才比较讨人喜欢。
从前一直也这样知道,但是从前开始就一直坚强的不可理喻。
至少是一直装作坚强的不可理喻的样子。
我也会哭也会怕也会有想要被保护的时候,但是这些只有我自己知道就好了,我想把这些都深深地埋进自己心里,不被人知道。
这算是一种自我保护吗?
究竟是什么,让我对这个世界如此的没有安全感。
再怎样自以为是个大人,但是不得不承认,在有的时候还是不免无奈于自己是个孩子,还是有很多事情作为孩子的我们做不了。
人,如果知道自己所剩的日子不多的时候,人生观价值观会有很大的变化吧。
很多原来看不开的事情都会突然看开吧,很多原来无法释然的事情都会突然释然吧。
但是,那种为了想逃避什么想得一场病的想法还是很愚蠢,那种动不动就说死了多好的想法更是不可原谅。
要知道,健康的活着,是上天给与我们最大的恩赐。
日记是我现在生存着的证明,亚也这么说。
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能从十四岁持续记日记到二十五岁,尽管每天都是不多的几句话,但是这样的坚持,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健健康康的我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生存的证明,让我每一天每一天的写下我的存在吧。
看完了《一公升眼泪》,心里有很多感慨,对于生存也有了新的思考,有个健康的身体,能普通的度过每一天就是很温暖与高兴得事情,能体会到身边的人的关心,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的。
活下去,便是幸福。
看了不少的日剧,觉得很多都有鼓舞人心的地方,日剧好像更着重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我不明白为什么国内的电视剧也好,那些港台的偶像剧也好,给年轻人看的东西,好像说来说去都是爱情,好像中国的年轻人没了爱情就不能活一样,好像现在的编剧离了爱情好像就写不出东西一样。
不仅是中国,韩国的剧集也是犯这个毛病,一个剧拍下来,能从两个人还是学生时的相识相爱一直拍到女的嫁进男的家和婆婆的争斗再到这两个人的孩子长大谈恋爱,而且时间的跨度真是小,恨不得像日记那样一天一天的拍下来。
我想,有一天我也能够通过我的手,把激励人的故事拍下来,告诉中国的年轻人,年轻的生命中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很多东西,那些被我们忽略甚至被我们曲解的东西是稍纵即逝的,不珍惜,终有一天是会后悔的。
真的是流着眼泪看完这个剧集的,以前听朋友说很感人的时候还很不屑,心想现在有什么东西能感动我这种没心没肺的人,但是现在我想说,我真的很感动。
很多很多情节都让我很感动,朋友之间的友情,来自家庭的亲情,男孩无奈的爱情,医生在办公室里哭泣的样子,女孩含着泪水微笑的样子,很多很多情景,让我想哭。
终于发现,其实自己是个很虚伪的人。
从前看那些悲剧的书也好,电影电视剧也好,再煽情的情节都打动不了我,总是觉得为了那些虚构的东西感动很傻。
今天,我终于也泪水中看完一部剧集,像个单纯的小女生那样,看到悲伤的情节就忍不住流下眼泪。
其实感动,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以前从来不这样认为,所以错失了很多感动得机会。
人的生命的能有多少因感动而流下的眼泪,一公升吗……
有D烦。。。。。。
想从第一秒哭到最后一秒。如果那些眼泪流出来的话,应该不止1公升了吧。但最终还是让它们流进了心里,存起来。“跌倒又有什么关系/还可以再站起来/跌倒后可以顺便仰望一下天空/蓝蓝的天啊/今天也在无限延伸朝着我微笑”等到花花回来的时候,我也可以自豪地说,我终于是个看过《1公升的泪》的人啦!
有点无聊😑
真的很无趣。
RYO酱~
我不喜欢。。。
看不下去,但也看完了,虐心剧。当初为了某某人,非看不可。现在某某人也不在了。再也不想看这种题材的剧了。
没啥可说的,催泪弹~~呜呜
一直听说这个很感动…可我感觉不到。
我真的不觉得她好看,也不觉得感人。我觉得,这部戏,实在是非常非常地不如大家说得那么好
寝室的妞看完都哭得稀里糊涂的,为啥我看完一点点好感都没有??
大学期间被同学忽悠的看了~泪目那
这一公升的麻油不该多看的 对身体和智商都没好处
说老实话,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剧没好印象,看得时候越发觉得做作,本来得故事倒是很让人动容 没看下去 ps,剧中得美好麻生本来就是没有存在过得,看得时候觉得可笑
男女主颜值五星,剧情💩
我果然不适合太梨花带雨的。
催泪弹,女主角太漂亮了,分散了对剧情的诠释
很感人
1,真没哭。2,看到一半看不下去了。
让一个病入膏肓的人不停地向身体健全的人道歉,真是一种残忍。还把这种刻意的残忍变成一种感动,就更让人觉得荒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