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头皮发麻,真想提着刀进去剁了那些人渣。
第二次那些人渣叫小女孩去的时候,还拍下了视频。
最惨烈的就是把美好撕碎。
看着小女孩屈辱的拉着琴,靠靠靠靠靠靠靠,我真TM崩溃。
这世界上的人渣怎么能贱到这种程度。
小女孩不应该被威胁,不应该被视频吓到。
为什么第二次要去,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
人渣,真应该被极刑处死。
小女孩没有学会好好保护自己。
这应该是她自身家庭教育的缺失。
这个世界,坏人太多了,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
不要害怕被威胁,因为只会有更糟糕的事情。
每个人活着不容易,一定保护好自己。
这个妈妈是一个拿刀会手抖,报复也会害怕的妈妈,是一个柔弱的妈妈。
也是一个生活中真实的妈妈,没有看到痛快的复仇,只看到一个妈妈痛苦煎熬的杀人。
或许这样的才更真实,这个妈妈和大多数一样,都只是普通人,都是想要好好生活的良民,可能连杀猪杀鸡都没见过。
这样的人,拿起刀去杀人,肯定不会像武侠电视剧那样刀法爽快的杀人。
法律无法制裁那些人渣,那就只有自己行动了。
如果把第二次的证据交到警察手里,如果人渣们得到应有的惩罚。
这位妈妈不会采取这么极端的办法。
我们要学会保护美好,我们善良是留给同样善良的人,不是留给人渣。
人渣应该受到因果报应。
这部电影,这一类的电影,这些真实发生的事情,真的很让人心塞。
这些场景,细节,看的人窒息,这种痛苦,这种想杀掉那群人渣的愤怒。
这个世界上有比眼泪更重要的事。
从人渣们的话来看,这些人渣犯事应该是很多次了,应该是伤害过很多女孩了。
并且这些人渣并不是什么有背景的人,从他们的家长和居住环境来看,可能都只是家境略穷的人,这样的人没钱没关系没背景,但是,法律的天平竟然是倾向他们的,这也是人渣猖狂的原因。
从警察法庭来看,法律并不能保护弱者,并不能伸张正义。
警察的女儿,都害怕出庭作证。
所以,整个社会大背景就是这样,就是这样的吃人的大背景。
再来看女孩和妈妈,女孩很显然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居然第二次被威胁就去了。
女孩的妈妈也是弱势方。
女孩的家庭,学校,没有教会女孩如何保护自己,这也是大社会背景的悲剧。
这样的母女,活在这样的社会,悲剧的发生是必然。
即使女孩没有喜欢混混男生,即使女孩没有去天台给男生送巧克力,即使没有一开始的悲剧导火线。
悲剧依旧会发生,可能造成悲剧的人会不一样。
[比如某东方王某哲事件]吃人的社会背景,弱势群体发生悲剧是必然的。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这样的悲剧不要重复发生。
小女孩,噢,我们,都应该学会辨别是非,远离混混人渣,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和别人去偏远黑暗地方约会。
在第二次被威胁的时候,果断把视频发给警察,这可是证据,能让无罪释放的人渣判刑的。
即使被发到网上,不要害怕,选择远离这座城市。
相信即使有人看到了这些不堪的视频,大多数人都是为小女孩惋惜痛心的。
女生出远门,身上一定带一些防身的东西,防狼棍,刀等等。
如果陌生人花言巧语找你帮忙,不要相信,别人真有什么大事,不会找一个单独的女子帮忙,况且,一个女生能有什么本事帮大忙?
如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更不需要帮。
以上都是从女生的角度出发,探讨保护自己。
从一个社会大背景出发,什么未成年保护法等等让那些社会垃圾逍遥法外。
法律的不作为,社会的恶势力。
只有健全法律体系,增加法律威慑力度,有效处理社会负能量,这样的悲剧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不让悲剧重复。
当看到妈妈发现不良少年威胁恩雅的短信,忍不住眼泪,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印度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这两部影片都是着重讲了复仇的部分,但是我觉得《妈妈别哭》更加符合现实中人的反应,那一种无力恐惧,但又想让那三个不良少年为自己的女儿赎罪,通过法律但却无果,因为没有证据(之后警察通过不良少年找到了),才不得不选择走上了复仇这条路。
但导演并没有将影片好好的去刻画,有些地方太过啰嗦平淡,让人很想跳过...虽说是继《熔炉》之后又一部韩国现实力作,却很多方面无法和《熔炉》比拟...
看完后最直接的感受是,妈妈不从小教导孩子防范意识,然后是,法律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公正。
可以说我看完了并没有觉得是一部多么好的电影,很普通,剧中小女孩真的太不懂的保护自己了,一个人上屋顶,太单纯了,而她妈妈也没有教导她安全意识,真的不要把别人想的那么好啊,不管怎样都要好好保护自己,特别是女孩子👧🏿。
然后她的那个朋友,我想打人了,操他爹,你的朋友👬在被别人轮奸,你在旁边看着都不敢出声?
如果是你被别人轮奸了,你会多害怕😱,多希望有人来救你。
另外我觉得这个学校也很有问题,设一个顶楼,并且还不锁上,是在邀请别人跳楼吗和犯罪吗?
不过那个小女孩那么低的防范意识,哪怕不是在楼顶也会是在别的地方。
或者说,她一开始就不要招惹那种人啊,你的朋友已经提醒过你了,你怎么不听啊,看起来就不像好人的人。
也许我不该这么偏激,错的是那些人渣,原地爆炸的人渣,操,你们轮奸了一个那么单纯善良的女生,还拍视频来刺激她,威胁她,还要再次侮辱她,你们该死,死甚至不够,你们该下地狱,为什么你们生而为人???
看完片子真的很愤怒,愤怒💢于小女孩的单纯,妈妈没有给她竖立安全意识,法律对于未成年人轮奸判的过于轻,气愤于那些该下地狱的畜生,操。
很不爽,很气愤。
只能说,法律只是一种形式,像警察👮♀️一样,并没有那么公正,那么为人民服务,我们每个人都是脆弱的,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让这个社会的阴暗面伤害到我们。
人性本恶。
其实这部剧是在微博上看了剪辑推荐然后才去翻了整部影片来看,说实话有孩子的妈妈们尤其是有女儿的妈妈们还是别看了。
影片的真实源自于无助,那种无助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无助,可能屏幕这头的你已经骂了千万遍,但却从来没想过,这个社会有多少是平凡普通的人,他们只过着简单的日子,就像电影里的妈妈她连离婚都是用了很多年才终于斩断情丝,她什么都没有,没有强大的背景,没有通天的人脉,没有雄厚的资金,她甚至低头求她的情敌来帮女儿做辩护,连理由都是那么的弱鸡——因为在离婚官司里看到了你的能力,而且你是我唯一认识的女律师。
她说的真实而悲惨,但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不是吗?
只是一个做的一手好饭的家庭主妇,有着一点可以开个小店的积蓄,可能除了离婚这辈子不会享受到律师的服务。
她无头无脑的去问那些混蛋要手机质问真相,却被混蛋暴打也毫无反击之力,健身练拳的我当时只想更好的学拳,可是现实中,就算是学了拳可能也棰不过吧。
结局本来以为会做个最后的交代,比如他们策划这件事的动机,比如最后那个男生有没有活下来接受审判,什么都没有,想想也对毕竟不是什么事儿都能研究出来个一二三了,而且现实中很多事情总会不了了之,不会有人一直记得这些,除了事件相关人,比如那个目击一切的小姑娘,比如那个警察,但是早晚有一天还是会被淡化,不是凉薄作祟,却是现实如此。
无奈,无奈,只愿谁都能安静的有尊严的完整的活着,也愿时间能完善法律,也愿更多的人能看到孩子们的内心成长,也愿在孩子心灵缺失的时候能有人及时出来帮助和引导。
最后只想说,不要让手无缚鸡之力的自己只能以命搏命,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也愿能死得其所吧。
漏洞百出,导演拍片到编剧剪片麻烦符合一下逻辑性好么三个男孩子性侵只检查出来一个DNA?
女儿被强暴不24小时监督,进行心理辅导,根本不沟通?
女儿一直跟妈妈无话不谈,结果被强奸了,收到短信再次邀约不应该第一时间告诉妈妈?
看到强奸女儿的人,准备kil一场,结果手机屏保是他们的合影就放过?
你他妈在搞笑?
看到视频第一时间拿手机过去对峙?
之前找的那么厉害的律师呢?
领盒饭了吗?
徒手就去报仇。
想杀又不敢杀?
还被狂打?
柜子里怎么就那么巧放了一把刀呢?
压死了强奸犯下车跪哭?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死了儿子。
起码的逻辑性要有好么?
没看就别看了。
警察为啥开枪就对准胸膛。。。。。。
无语全程无语
整部电影有浓烈的沉重感,让人真是除了流眼泪没办法表达其它的发泄方法。
没有看过太多犯罪题材的影片,所以这部真是有先入为主的优势。
不管别人评价如何,我只能说是真的进到我心里了。
起初柳琳母亲刚和丈夫离婚,依然和女儿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很多时候一些单亲家庭就再也做不到这样了。
整部影片给我最强大的影响就是几个施暴人事后的态度。
站在不同的角度,人生观确实也就因此不同了。
一直从小没受过多大挫折的我来看后面他们依旧嚣张不知悔改还能作出第二次的性施暴,真是足够颠覆三观。
韩国给人往往以光鲜亮丽的舞台还有精致的明星。
可看了许多数据才知道,在韩国未成年性施暴的次数逐年增加。
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生,韩国民众和社会记者总结为是因为法制对未成年人的管束不够。
杀人偿命这种事情在中国应该是理所应当的,可正视因为韩国法律这些看似是‘人性化’的设置(未成年人接受法律轻判)导致了未成年人的一贯嚣张。
秉着做错了事,做大了事也不用受罚的庇护一直胡作非为。
我看电影一只有个习惯就是要查清楚演员和事实背景才能看下去。
最让我吃惊的是一条,因为本剧是根据事实事件改编的,所以网上关于原事实也有许多描写。
一些列这些年在现实中发生的未成年强暴时间。
最让人吃惊的莫过于那一条,四十四个学生轮奸初中女学生致其死亡的。
这条新闻一出引起了众多韩国人的关注。
有的是不敢相信。
可我想更多的是羞愧。
真让人胆战心惊,一个光鲜让所有韩饭向往已久的国家。
其实也并非是美好的国度。
不能说这样的事情在中国从未发生过,我十分相信一定有,并且一定不会报出来。
一个国家就像个肥胖过度的少女,不停的安慰自己,你很好你不胖。
让后依旧吃脂肪高的食物一样。
网上有很多评论在咒骂电影中犯罪人的行为同时也在深深自省,我们的国家会如何对待这种问题。
我想结果一定是失望的,起码在现在是这样。
中国对于揭示真相的事情一向不忠于。
回归正题,这篇字废话太多了。
微博上的标题是:一定会哭。
因为这几天眼睛的不舒服,我尽量憋住感情让自己别流泪。
可是在女孩第二次被性施暴的时候我惊崩溃了。
心里有不停的骂她:你是傻子么!
有危险还去。
可是更多的是少女被捂着嘴绝望可是不流泪的眼睛。
(南宝拉不愧是童星出身,演技很到位)。
第二个泪点那段视频在女生死后母亲在其手机里发现了。
赤裸的女主角抱着大提琴,鼻青脸肿拉一段她初见心爱男生的曲子(结果那男生是怂恿者)。
母亲几乎是哭到失声,然后我这边眼泪就不受控制的留下来了。
脑袋里反复都是第一次被性施暴之后她在浴池里问她母亲说:为什么还是这么脏。
这个画面。
电影是一个故事贯穿到结尾。
有些人说这样没有情节,为此电影的评价并不是特别高。
可是我觉得能把一个事情每个细节都处理好并且能打动人心的导演就是好导演。
后来就是母亲为了报仇杀死了那三个混蛋!!!
(该死,我去了,看电影的时候恨不得冲进去把他们几个一刀一刀剁了!!!!!
)结局是母亲也一起离开了。
有个帖子是这样自述的,以母亲的口吻:我活在这个世上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可是我还要做的就是不让别人受到这样的侵害。
一个母亲的决绝。
电影里有几个镜头让人看着不知所措。
一个是母亲抱着伤痕斑斑已经没有呼吸的女儿在医院里。
还有就是她亲眼看见女儿火化的全过程。
人没了其实是很简单的事,你看着她活在过你身边的痕迹,只不过再也不会回到你身边了。
很多人被戳中泪点的是母亲火化了女儿之后回到家看见冰箱里女儿临终前留下给她庆祝生日的蛋糕,上面几个字:别哭妈妈。
我到那里几乎是双手冰凉,眼睛除了盯着屏幕看,其它什么都不知道了。
以上是侃侃只谈,好久没写东西了,连个重点都住不住,真让人恼火!
下面是很多个人感受:1.片中的一位检察官大骂韩国是狗屎国家,想平平安安养个孩子都他妈那么难。
(我想这种情节在中国的电影一定不会出现)一直听闻韩国的战争片拍的特别好。
很多人妈他们是棒槌国家,除了人人顶一张假脸会拍臭袜子一样的连续剧之外并无什么特点。
可是个人一直认为,人这一生最大的修行就是能接受残缺甚至破烂不堪的自己。
看完这部剧之后上网搜索,也是下一个观影目标《熔炉》孔侑大叔的剧。
我想拍一部电影能让韩国国民看到自己国家黑暗这是好事。
让我动容的一个地方,据说因为《熔炉》的上映使韩国会立法成功,改变了对于青少年在法律面前从轻处理,甚至不处理的决策。
人做错事情就应该受惩罚,古往今来,官僚主义比比皆是,邪恶压过正派这种事也是发生过的。
可是能让人依然相信正义,这就是成功的。
让我兴奋的是,《熔炉》的原作作家是孔枝泳。
最近好巧正好在看她的散文集(就是刘大宝你说你看不懂那个啊,起初我也没看懂,可越看越发现不错呀。
)借用她借用过的一句话:这大概就是我们死后生活的天堂吧!
(希望被侵害过的人,能去往那里)3. 作为中国国民,期待着我们国家能有这样的影片出现,并影响社会。
而不是很多电影因为什么太黑暗,太没有光明引导就不批准拍摄。
难道要一直让观众只知道我们国家如何如何繁荣强大么?
有落伍才有前进的动力啊。
最后,我要去复习了。
抱着看了一个这么好的电影花掉了这些时间没关系的心里。
可是到现在还是好痛心,我单词还没有背,作业还没有写,学习内容还有好多没有复习啊!!!
我下周就要考试啊。
赶快去写东西。
在朋友转发的链接中发现了这部电影,做好十足被虐的准备看完。。
开始整个画面都是清新的,包括妈妈和爸爸离婚,也显得很轻松,出了民政局也只是用“王八蛋”一笔带过。。
之后妈妈接了放学的女儿,从她们的谈话中也可以看出她们的关系很健康,甚至相比之下显得更亲密,像朋友一样。
女儿说交了个新朋友,我就下意识的一警觉,结果这个铺垫到最后也只是不痛不痒的一笔。
在离婚后,女儿似乎是单亲妈妈生活中很大的组成部分,离婚对她来说不是痛苦的,更像是一个新的开始,满满的希望。
只是搞暧昧的那个男的除了耽误了事发当天妈妈找到女儿的时间,别的还有什么作用!
这个真的是毫无意义的打酱油。。
再看看女儿,为了培养她学习了大提琴,也正是因为这个引起了小混混同学的注意,试想一个普通家庭让掌上明珠学习一门乐器,也是对孩子的投资和爱,结果在女孩第二次被伤害的视频里光着身子拉大提琴真是戳中了我脆弱的内心。
在家里是爸爸妈妈的小宝贝,巴不得什么最好的都给她,结果却成了一帮无良少年的玩物!
小混混同学,我开始只想到他不是什么好人,但却没想到作为一个班的同学,他能置于一个无辜的女孩这么危险的境地,难道他就不害怕吗?
他不内疚吗?
在明明知道对方小鹿乱撞的小美女面前就没有一点点动心吗?
在看到他们进警察局的对话后我就懂了,哦,惯犯,还带了“工具”,看来是有所准备啊。。
如果在校园里,换作是我的话,高一,喜欢一个冷冷的男生,我可能也不会想到韩剧画风突然一转变恐怖片了,所以很多女生都有可能会相信的吧,也不要怪这个女孩无知了。。
这个妈。。。
复仇?
还不如说她去找人理论去了。
难道她没有看到视频吗,去问谁对她闺女具体做了什么,谁是主犯有那么重要吗?
难道还怕误伤了谁?
所以半推半就的,犹犹豫豫的,好几次险些把自己先送走了,看的真是着急。
但她哭的我真是撕心裂肺的痛啊。。
在发现女儿自杀后把女儿背出来,女儿在车上还有意识的时候说了句“妈妈,别哭”天啊~~~真是让人忍不了啊这个电影虐就虐在一个个的痛点,好似爆发却又不能宣泄到淋漓尽致,让人一直压抑着。
除了妈妈外,所有的人似乎都只是旁观者,小到搞暧昧的游泳教练,孩子的亲爸,大到大大的酱油瓶那个警察和他闺女,所有的人都像事不关己一般,法律也保护不了这对母女,反倒保护了那几个小混混!
看到那几对家长的时候,我真是震惊了。。
不分是非,能教育出什么孩子,责任感?
不用提了,竟然还说你离婚了你女儿也好不到哪去,这什么逻辑!
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PS:曾经看过一个美国的纪实片,记者用一个假的小帅哥的Facebook去勾引小女孩,通过一段时间的网聊,然后约出来见面。。
所有试验的女孩竟然都出来了。
有的父母还信誓旦旦的跟记者说我们对她进行过安全教育肯定不会出来的,结果果真在父母走后(其实藏在了记者的车里)女孩如约出来了,爸妈带上头套,装作绑架她,把女儿吓得半死,然后教育了她。
所以说,孩子很难理解这种危险的存在的最后还想说:远离小混混吧,每天打游戏,随地吐痰,满口脏话,不管在什么年龄段能有几个好人?
整个片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压抑、无力。
对未成年违法犯罪的纵容,让人感到愤怒。
孩子收到威胁的短信,无知地走进恶魔的房间,让人心痛。
妈妈看到视频,有无数机会交给警察去调查,却偏要手持证据去找对方质问,让人又气又恨。
每一次妈妈被打倒在地,都在控诉着自己的无力,一个女人失去了孩子,哪怕内心充满了悲痛,依旧是无力。
结尾发现始作俑者就是妈妈被蒙蔽后放过的男孩,让人愤恨升级。
如果这是真实故事,那现实真的太憋屈了。
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惩罚的反思,应该扩展延伸开来,司法机关应该更加多层面地考虑对罪犯的惩罚,区分真心悔改、能够加以教育和以欺凌他人为乐、内心真正冷漠自私的罪犯。
在这方面下功夫,不仅仅是对罪犯负责,也是对受害者及其他社会成员负责。
2015.7.18
在韩流(K-pop)如此猖獗的世界 这确实是我看的第一部韩国电影 虽然2016年已经颁布了限韩令 到现在已经有八年了 但韩流的影响的确不容小觑 这部电影全程都让我看得好生气 气的想骂人 也让我哭了好几次 那种心痛心疼后悔怨恨的情绪随着主角的完美演绎带着我一起一股脑涌上心头 这种代入感太强了 最该死的其实是尹朝汉 第一个该杀的就是他 这个妈妈还是心太软了 节奏还是太慢了 不够干脆利落 情绪渲染得比较多 这个妈妈演技爆棚 演出了那种极度的绝望气愤仇恨以及善良 如果是我这四个人都得死 搭上自己的命也不足惜 还废话什么 谁策划的根本不重要 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都死不足惜 问那么多干嘛 气死我了 虽然剧情可圈可点 但是这个演译妈妈的演员真的让我竖起了大拇指 这演技绝对是天赋异禀 从此路转粉
豆瓣对《妈妈别哭》的简介:《妈妈别哭》是继《熔炉》之后又一部韩国现实主义力作,入围了第17届釜山电影节的广阔镜单元。
本片改编自现实中“得知女儿因为被男学生们强暴而自杀的妈妈亲自为女儿报复”的残忍故事。
一直以来都对韩国电影有一种好感,尽管他们的电视剧充满了玛丽苏和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梦幻感,但是他们的电影却以现实和刻骨铭心著称,无论是针砭时弊,还是批判社会阴暗面,还是表现心理变态,还是揭露人性扭曲,看完之后总让人有一种使尽浑身力气的感觉,满身的疲惫和满心的无奈,而今天要说的《妈妈别哭》就属于其中一种。
刚刚离婚的妈妈和女儿恩雅相依为命,虽然即将开始单亲妈妈的生活,但看得出来两人的生活平静而幸福,互相尊重互相关爱。
影片中有个小细节很打动我,女儿说要妈妈帮自己买件新内衣,正处在青春期的女儿发育比较快,但是女儿仍然愿意跟妈妈分享自己的身体变化,而妈妈要摸摸女儿的嬉闹情节也无比真实、充满生活气息,也可以看出两人的感情真的非常好,稍微了解下现在的青春期少女,或者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就能明白,这种无话不谈、和父母吐露心声的情景少之又少,而这将会和后期的悲惨和崩溃形成鲜明的反差。
青春期的爱情往往是青涩而美好的,喜欢一个人就去表白,想要关心他,想要走近他,影片中的女儿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也在高中产生了爱情的萌芽,喜欢上同班的男生,长得很清秀、但行为却有些痞痞的,他抽烟、冷漠,像极了小时候港台剧里的古惑仔,但是不成熟的女孩们往往容易被表面现象蒙蔽了双眼,以为这就是帅气。
女孩鼓起勇气约男生见面,还准备了一份自己亲手做的饼干,在女孩子的心里,这就是最大的心意了。
但是看电影的时候,我却看到满屏的弹幕“这个女儿真是太蠢了”,“这么主动,活该被骗”,“教育不到位啊”……
而这次见面却是悲剧的开始。
恩雅喜欢的那个男孩竟然伙同另外两个校外小混混强奸了自己,还拍摄的视频,面对他们的凌辱,恩雅的无助和痛苦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感同身受,我想这一刻她的大脑一定是一片空白,懵的,整个人都是懵的,她那么弱小,那么可怜,却只能躺在地上遭受残忍的迫害。
我以为这个世界上和我一同在看电影的人至少应该保持同情的心情去理解和关心恩雅,可我却看到键盘侠满屏的恶意。
当悲剧没有发生在你身上时,你永远无法理解当事人的痛苦。
此时还在一旁说着风凉话的人,当有一天自己也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不知会作何感想。
以前总是读不懂鲁迅,也不理解那个年代的文人为何可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但随着阅历的增加,却越来越明白鲁迅的深刻,他对中国人性的解读是如此准确和到位,对我们的民族劣根性了解得非常透彻。
他在小说《药》中写到中国的“看客文化”。
那些脖子伸长了像鸭一样的老百姓,漠然地看着革命者夏瑜为了民众争取自由和民主被砍头的场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即便是看一场电影,都能随处可见这样的看客。
今天不想讨论太多关于看客的内容,毕竟,这部电影留给我们的思考远不止这些。
恩雅的妈妈得知女儿被强奸后,哭得伤心欲绝,但是为了照顾女儿的情绪,她还要强忍着难过和委屈想尽办法哄女儿开心。
另一方面,恩雅的妈妈在努力诉讼,小混混的家长想要给钱私了,恩雅的妈妈无法同意,在她看来,必须要给女儿一个交待,必须要将犯人绳之于法。
但审判的结果却令我们大跌眼镜,在恩雅的身体里只找到一个男孩的精液,因为未成年的身份,只判了一年多,另外两人当场无罪释放。
看到这里,除了绝望你还能说什么?
一个女孩的一生因此发生了转变,被强奸的心理阴影和一辈子无法磨灭的伤害,甚至可能会丧失对爱情的渴望,对生的希望,对男人产生恐惧等等一系列的反应,作为非当事人的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她的痛苦。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坏人之所以被称为坏人,是因为他的坏是好人永远想不到的,正常人也无法拥有像他们一样的脑回路,将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从侵害别人中获得快感,这样的变态心理,想想都让人害怕。
其中一个混混发短信给恩雅,威胁她如果不来,将会把强奸她的视频发到网上,担惊受怕的恩雅此刻已经失去了理智,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女孩,她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
而这一次,将恩雅彻底推向了深渊。
混混们不光再次强奸了恩雅,还让她赤身裸体在他们面前拉大提琴,并拍摄了视频。
恩雅被欺凌得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终于还是割腕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恩雅妈妈发现时已经晚了,医生已无力回天,得知恩雅去世的消息,恩雅妈妈当场晕了过去。
面对自己最心爱的女儿,此刻,恩雅妈妈除了心痛,什么也做不了。
感觉身体像被抽空了一样,处理完了女儿的后事。
回到家中的恩雅妈妈无意中发现了女儿的手机,翻看手机短信时,小混混们发来的凌辱视频将恩雅妈妈逼到崩溃,绝望、无助、痛苦、愤怒……在这一刻全都爆发了出来!
看到恩雅妈妈撕心裂肺地痛哭,我也很久不能释怀。
从事实上来看,恩雅的妈妈亲手杀死了残害自己女儿的三个坏人,因此,很多人说这是一部单亲妈妈的复仇剧,是为女儿报仇的暗黑系列,但是在真正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丝毫没有觉察出复仇的氛围。
恩雅妈妈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了追求真相,当她第一次去找小混混时,什么都没带,只是去质问他,是否是强奸案的主使,她依然在寻求证据将凶手绳之于法,而不是凭借一己之力报仇雪恨。
但换来的却是小混混的殴打,如果不是警察的及时赶到,恐怕自己被当街打死都有可能,而这样的情况,警察也只是对他监禁2周的惩罚而已。
此刻,恩雅妈妈对法律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她带了一把刀再次找到小混混家,你以为她要黑化了吗?
不,如果真要杀人,不应该提前谋划一下,保证万无一失吗?
但是她没有,她带刀大概只是为了震慑,为了给自己打气,她一直在寻找真相,而小混混的答案让人倍感失望,恩雅妈妈和小混混比起来,也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厮打起来,完全占了下风,即便手持利刃,仍然差点被小混混掐死,一时失手才将小混混的动脉切断。
我想这一刻她才意识到一切都无法回头了。
她去找其他小混混讨回公道。
第二个小混混,直接被她开车碾了过去,但从她的脸上,我们并没有看到杀人的快意和报仇的痛快,如果可以,谁不希望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呢?
面对此刻的残局,只能用无奈来形容。
即便是在最后时刻,她还在追问最后一个男孩,让他给女儿道歉,而不是直接杀人了事。
警察闻讯赶到,为了防止她再杀人,只能对她开枪。
画面定格在恩雅妈妈和恩雅喜欢的男孩同时倒地,至此,电影结束。
虽然我并没有经历恩雅妈妈的一切,但是从心底里为她感到委屈,就像前段时间轰动一时的江歌惨案一样,江歌的妈妈中年失女痛苦的画面还历历在目,每次想起总让人心生凄凉。
活着的人将一生都在痛苦和遗憾中度过,而坏人却可以不受惩罚甚至逍遥法外,在悲剧发生前,恩雅妈妈和江歌妈妈都只是遵纪守法的普通人,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安安分分地生活,谁也想不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们除了对她们的境遇表示同情之外,也对这个社会充满了无奈。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犯强奸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恶劣的;强奸多人的;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的;2人以上轮奸的;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看起来似乎惩罚也挺严重了,重的甚至可以达到死刑。
但是在实际案件中,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取证困难,受害人被二次伤害的痛苦甚至一生的阴影。
前段时间一起未成年强奸案的判决结果让人哭笑不得。
9月21日,鲁山检方发表文章《鲁山一初中生一时冲动犯错 检察官介入下双方冰释前嫌》,因为用词不当引发网友质疑。
文中称,今年16岁的小赵暑期与17岁的小花强行发生了性关系。
因当事双方均未满十八周岁,在检方协调下,双方自愿签订了和解协议书。
今年8月27日,案件移送至鲁山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方鉴于小赵主观恶性较小、系未成年人等,遂于9月2日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将小赵的强制措施由逮捕变更为取保候审,后小赵返校上学。
而这件事还被鲁山县检察院拿出来炫耀,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
试问,有谁想过受害女孩的感受?
有谁想过她家人的感受?
检察院的书都是白读的吗?
强奸案不应该按法律规定判决吗?
而且这还是被报道出来的荒唐结果,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冤假错案,还有多少女孩蒙冤受辱,我们无从考察,面对这样的现实,谁能不觉得无奈呢?
剧本导演都不行
犯罪就是犯罪,跟年龄没关系。
3承认片子不怎么样,故事很好,拍失败了,任然想说一句,我操你妈的法律······我就是看不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母亲版本的《彷徨之刃》,什么时候让女孩子也抛下对清白的执念,将偷拍转而变为对偷拍者的攻击才能结束。尽管电影漏洞很多,但这是一个非常坚强的母亲形象,非常非常,相信自己的孩子,要知道现实中大多母亲还要对女儿荡妇羞辱一番…感谢这样的母亲。足够坚毅伟大。
看得憋屈。不是因为电影没有果断又高智商的复仇妈妈,不是因为小女主的心无防备。而是逻辑硬伤太多啦~评论弹幕一边倒的批评母女蠢,女孩贱,闺蜜渣,反倒是三个小畜生骂的人很少,真是看不下去。。。
不能再更烂了!!!!!!!!!!!!!!!!!!!!!!!!!!!!!!!!!!
看评论大多是骂母女蠢的,可是那种情况下。。。妈妈要怎么理智去策划一场复仇,四刻星送给所有无助过绝望过的单亲妈妈,少的那颗星给法律差评。这种电影用装逼的专业术语和一副看客的嘴脸去评论的只想说go to hell
一部我看完后久久说不出话,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观后感,只能留下“我看了,心揪着看完了,不敢再看第二遍”
几度崩溃
不要期待会是像《杀死比尔》一样精彩的复仇片。
该怎么去避免那些伤害?受到伤害之后我们可以怎么做?看过之后,只是有太多的绝望和无法言语的痛楚,若非不得已,谁愿意以暴制暴?
18+
用了30分钟看完片子,从一开始就知道后面走向,实在拖沓及无聊
从少年的你,到本作,结尾的部分总是不那么有爆发力有观赏性。但现实就是如此,也极有可能比这还无力。。法律,本是保护每一个合法公民的武器,然而被施暴时却又手无寸铁!当拿起这武器时还因为证据不足让加害者免去刑罚。还要保护加害者的隐私,要保护加害者没有死刑。。
复仇手段弱爆了,不能跟「告白」比的啊
《告白》+《熔炉》,故事很普通,但真的很感人
陷入韩式苦情剧的泥沼
题材很好 但是情节真是mlgb。。。。导演去死啊
意图是好的,演技是韩剧派的,编剧是傻逼的,韩国人难道不爽只会说shipar !?看前半段还很期待法庭戏的。虽然我是一向支持以暴制暴,这故事也说得太屎了。
节奏 剧情 人物的塑造都不是很成功 演员们倒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