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元禄落语心中,很早以前看完了第一季,从菊比古儿时初次接触落语到年轻时的各种经历,转眼成为了八代目八云,一直没有勇气去看第二季,觉得看完就要跟八云告别了,昨天终于还是看了,熬夜看得我泪流满面,石头的演绎真的是淋漓尽致,从年轻时一丝不苟的死板少爷,到年老时开口便让人不自觉肃穆的八代目,再到弥留之际气若游丝的菊比古,石头的声音将八云演活了,也因为这部番彻底爱上了石头。
落语对菊比古来说是生命的一部分,因落语而变化的人生轨迹,菊比古、助六、美代吉这三人的关系,更像是一种灵魂之交,不可分离,很难去言说助六和美代吉之间到底是不是爱情,助六可以包容美代吉心中一直有着菊比古,菊比古过于高洁,反而如高龄之花般让人难以触及。
三次≪死神≫,年轻时,成为德高望重的八代目时,将死之时,三次死神的演绎,菊比古的心境是不同的,最后一次,菊比古想要说着落语死去,让落语和自己一同殉葬,喃喃着彼世之语,却因眷恋在最后一刻恐惧死亡,其实死亡就是这样,本以为自己已经淡然,但当真正到来的那一刻,却会因眷恋而恐惧。
最后菊比古在椅子上安详的去世,毫无准备的,突如其来的死亡,死就是这么悄然而至,无法预料,甚至来不及和眷恋之人说句道别,在彼世,菊比古见到了助六,两人说了最后一次落语,踏上了三途川,做了跨越了阴阳,可能永远不会实现的约定,至此,友乐亭八云的一生终了。
昭和元禄落语心中不能简单的说是一个娱乐性质的动画,它包含的东西太多了,艺术的消亡与传承,历史长河的沉积,昭和时代特有的感情,爱情友情与亲情,通过作者声优监督制作将其演绎的淋漓尽致,更像是一部经过时间锤炼的艺术品,其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在时代洪流下都显得那么的不堪一击,但又如此的令人动容。
不知不觉写多了,感谢每一个制作人员,感谢有幸看到这么一部番,有时间想写个长评。
角色年龄和时间线跨度大的作品,我立刻想到的就是《昭和元禄落语心中》;这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去进行欣赏的作品;主要以菊比古的视角,讲述了三代人的故事,两名昭和传奇落语人的一生,侧面描写了落语业的兴衰,在战后的百废待兴,各行各业开始复苏的日本,迅猛生长、蓬勃发展,然后又衰败凋零,不得不面对岁月的蹉跎,步入死亡的历史进程;蕴含和表达了对时光匆匆流逝,岁月如梭,四季轮转,美好的事物如同春夏之花,稍纵即逝、一去不复返的惋惜和惆怅之情。
作品标题的意思很好理解;其实就是白描和列锦;“昭和元禄”、“落语”、“心中”,分别是人们心里的三种美好的事物和记忆,以及代表;又象征着“环境”、“行业”和“个人”。
这三种美好的事物,那个黄金的岁月和年代,落语业里的每一个人,客人和表演者们,淳朴善良、真挚美好的人们,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过往,都是稍纵即逝、一去不复返的,终将会消失不见;就像是技艺,更像是某一代人、某一群人、某一个人心中珍藏着的记忆,究竟都会随着时代的逝去、身体的永眠,而落下帷幕;似乎是没在历史的舞台上登过场,好似从未存在和发生过一样;就怎么渐渐地、淡淡地被人遗忘,凋零在了某个时代、某个角落、某个沉睡的人的心里。
这三种美好的事物层层叠加,进一步提高了意象和意境美,让人宛若看到了一副美丽而孤单的画卷,一下子就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更加上了一笔浓厚的凄美之气,感慨叹息,不自觉感到惋惜。
顺带一提,这部作品也推动人们对于传统艺术,尤其是“落语”的重视和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12集简直狗尾续貂,很崩溃一言以蔽之:昭和元禄落语心中,如果只到第二季的11集为止,会是非常细腻复杂的上乘作。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我很讨厌12集的情况下,前11集仍然值得5星…愤怒让我没有精力谈论这里类似霸王别姬架构但更丰盈的等边三角关系,或者菊一声的跌宕起伏,只是反过来想了想:为什么对我而言,不是所有骨科都能磕。
有一类关系是我认为没有办法用爱情和性的关系来吃的,或者说,不是所有的爱都会回归到爱情和性中,那样否决了世界上存在某一种无条件的爱本身这样光明的想象,而我无法接受这样想象的破灭……这是我看作者企图让菊成为他养女的孩子的父亲时候的愤怒的来源。
作品无意将菊塑造成一个道德观强盛的人,而我同样不对文艺作品抱有道德性的批判;但同时,菊的塑造让他成为一个别扭,但某种程度上十分直接的人:他所纠结的,他所热爱的,都成为他的心魔。
这样坦荡的人,若要他以“随便你(养女)”为理由同意和养女生育孩子,同时又和自己的弟子,养女的丈夫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对他的人设而言太过扭曲。
或者说,只要认真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不可能和自己照看如同己出的小夏生孩子,但为什么让我这么愤怒?
是因为一部漂亮动画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收尾,她偏要选择了横插一段名人八卦的类型,为早已死去的菊添上一笔完全不适合他的。
若想离开对亲缘关系的迷恋,就需要一种对更高和更普世的爱的信念。
这是一条道路上的问题。
看了一下,第一季是2018年12月看的,看完以后捶胸顿足,完全没有点开第二季的勇气。
怎么,还想把助六和美代吉从悬崖下拉回来,让他们再配着年老色衰(没有)的菊比古再共演不成?
如果按照与太郎的成长路线创作, 那必然会落于后人推前浪的俗套中。
抱着这样的想法,时隔一年多,我才鬼使神差点开了第二季。
对不起,我小看作者的功力了。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助六已死,美代吉已死,幻影永生不灭。
八云的后半生的每一句落语,都是对已逝之人的哀悼。
在助六夫妻纵身一跃的同时,菊比古已经灰飞烟灭了。
他那一句“要与落语殉情”,是实实在在的愿望,如果落语葬送于他之手,也算对得起曾为此而亡的故人。
但落语是什么?
民俗,传说,笑话,喜怒哀乐,人间百态。
落语本身离不开人,讲落语的人,必然也做不到独自起高楼。
哪怕八云直到最后听到与太郎的落语表演,还对他“讨好观众”嗤之以鼻,八云也无法否认落语就是观众的艺术。
要是寄席无人,要落语家有何意义呢?
即使八云一直紧锁自己,沉溺于往事的起起伏伏,身边人情轶事,亦步亦趋,觉察而不可知。
一心求死的八云逐渐发现,心里有几块地方留给了与太郎,小夏,信之助……他没那么容易脱身了。
直到一席好友坐满他的回归宴席,恐怕他才幡然醒悟,原来他不再是追着美代吉和助六的影子的菊比古,而是八云,八代目八云。
八云兜兜转转讲的落语中逃不开美代吉的幻影,但也有小夏和与太郎为他驱散回忆的阴霾。
黄泉路旁地狱的烛火困不住他,他还要伸手再去抓住人间。
当然,11集重游故人很动人,作者给助六,菊比古,美代吉一个最后的交代。
没想到他们在忘川河等了那么多年,烛火燃尽的路上还有人唱和歌等你,一生悔恨之后所亏欠之人还带着你回寄席,送你到往生。
这一集虽然写圆前世,但实在煞风景,着重笔写逝者反而冲淡了前面生者的努力了。
12集,我当我没看过。
整体的作画,剪辑,场景调度都无可挑剔,对于人物性格的点到为止也非常高明,剧本很扎实。
声优的演绎有多好我都夸不出来,这可是有大篇幅落语选段的作品,他们角色演绎的同时还顺便学了落语段子,我好佩服,我膝盖给各位跪烂(?
)而且本人现在对山寺宏一滤镜无比厚,再听他和林原合作我已经圆满了……
本篇看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可以说和第一部完全不是一个风格的作品,甚至我个人认为本篇不能称之为一部好的作品。
伦理问题实际算不上问题,问题是剧情缺失了小夏和八雲之间的描述与铺垫,到12集之前,他们的关系只能从少得可怜的暧昧分镜和莫名其妙的黑帮剧情中窥知一二,如果说此前的剧情还能用留白来解释,那12集的出现则是彻底毁掉了这种氛围。
本篇与其说是助六再临篇,不如叫做八雲求死篇,活着的八雲没有一刻是不痛苦的,至死都还在追逐着助六和美代吉的影子,他的一生都背负着因缘的锁链,直到去世,我才觉得他终于解脱了。
若是着重刻画这一点,我觉得也不失为一部好作品,奈何本作加入了大量与主线看似相关,实际浅尝辄止的角色,不管是万月、荣助、黑帮的二位,甚至是小夏,都缺少剧情的铺垫,像是为了故事结尾这点儿醋而包出来的饺子,形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除了形同背景板以上角色,与太郎这个角色,比起他承接起落语的未来这一作用,更像是一个服务于剧情的工具人,他的性格必须是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却又对落语又无条件的热爱,只有设定如此,才能使剧情继续下去,又或者说与太郎这类的人是作者对落语这一艺术形式的美好愿景,实际上在第一季中,剧情清楚交代了落语两次由盛转衰的历史背景,唯独在第二季中没有提及,似乎落语在与太郎继承八雲名号之后,落语突然又走进了大众视野成为主流,但现实情况是在流媒体的影响下,落语早已没落,还需要靠着文化保护的力量和少数人的执念在继续传承着。
能看出来荣助这个角色是为了将创新引入落语,但剧情给我的感觉像是想在各方面都涉猎一点,却什么都没讲好,最终除了八雲师傅,其他人的形象过于扁平,相比于第一季的故事有种历史的厚重感,第二季更像是流水线的叙事,无法让我产生共鸣。
1 学习落语的过程和人生哲理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落语如此,其他我们熟知的技艺同样如此。
如何修行,向师傅学,向同辈学,还有不耻下问,修行的开始往往都是模仿,菊比古就是这样,助六一开始就找到了适合自己路(知道自己适合说什么样的落语),而菊比古只是在助六后面苦苦的追赶,而助六一针见血的说出了菊比古更适合言情类的落语只是菊比古没有在意后面才恍然大悟,才慢慢的走上了正轨。
这才只是进了落语的大门而已,升为2代目以后,开始个人的修行,一次次的表演提升自己的技巧和对落语的认识,当熟练的掌握好各种简单的落语和开始尝试比较难的落语才是迈向真打这个阶段,助六不愧为天才,在真打的回报演出压轴演了会长的拿手戏《赖着不走》,而菊比古在师傅去世以后才找到了《死神》的真谛,这也成为了菊比古的拿手戏。
从这开始,2人才算是走上了从模仿到形成自己风格和对落语有自己想法的阶段。
这时的助六是为了观众演出能够和观众很好的互动,适合演比较搞笑一点的落语,而菊比古是为自己演出,将自己彻底的放空,适合演出神秘一点和言情一点的落语。
如果只做到上面这些,注定只是匠人,发展到后期,助六在离开东京后又一次在温泉酒店讲的《芝滨》已经能将自己的经历融入进去可以说是人与落语合二为一,后面菊比古的《死神》和《还魂香》同样如此,在从学习落语经历了十几年以后两人终于能做到这样志高的境界。
这样的过程与我们学习的过程类似,都可以自行领悟。
这一个过程却说出来一个重复了千万遍的道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成才的途径也是千万种的,难的是找到自己的喜爱和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其实大多数我们都是菊比古,需要漫长的过程发现自我,助六那样的天才是凤毛麟角的。
2 落语这样的历史遗产几年前比较喜欢郭德纲的相声,也听过老郭呜呼哀哉相声要完,自己努力支撑,小剧场一个观众照样表演等等,其实看了落语心中以后,感触是一样的,没人学当然谈不上继承更谈不上发展,可是现如今的社会谁会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相声将来靠这个为生呢,这是传统技艺慢慢消亡的原因-后继无人。
只能说现如今的社会太功利,我们的社会经历几次大的变动和一切向物质生活上奋斗的社会现实极大的损害了我们的精神生活,这最终将会和污染环境换经济利益一样,到头来发现自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文化文明非物质遗产丢失了就再也没有了,物质生活可以慢慢来不是么,可惜我们的国家喜欢超速运行,喜欢追赶别人几百年走过的路我们要几十年走完,太可笑了。
如果我们没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产也就罢了,一路狂奔也情有可原,但把这些历史遗产都丢失了和丢失领土一样同样是历史罪人。
现如今不写字了,个性没了,谁还知道二王,颜真卿,柳公权,米芾等等,现如今表达难受是蓝瘦香菇,谁还记得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程蝶衣说日本人是懂戏的,可怕么?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别人继承走了,我们破坏殆尽。
3 什么是好作品有很多专业动漫人士从声优,分镜,配乐上给一部作品打分,更有些人从是否基情四射打分,无所谓了,个人有个人的爱好。
可是我看动漫电影的好坏,就是是否这部作品能让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不同的阶段获得不同的感受。
年轻时看爱情友情,结婚后的中年人能看到夫妻感情,有了孩子能更看到亲情。
能做到这些说明这剧很真实,因为即使在年轻人身边也不总是爱情吧,父母呢,朋友呢?
助六对于师傅和菊比古对师傅完全是天壤之别,助六如果不死,小夏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助六和菊比古多少人说这是腐剧,现在的社会哦,计划生育害死人,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就体会不到世间还有花萼相辉,你们大可说玄宗也是基友呗,因为人家兄弟可是大被同眠。
个人认为小夏是八代目的孩子哦,所以新之助是外孙。
好了就这么多吧。
有弹幕说他们三个人都有错,但是我觉得菊何错之有?
他只不过是选择了事业,而且也向美代吉好好道歉了。
他俩关系本来就比较模糊,美代吉和他师父不清不楚,和其他人也难保没有肌肤之亲,但菊跟她分开与此并无关,从未对她的生活指手画脚也从未对她提出过要求,而且在自己最好的朋友和自己喜欢的女人结婚之后也没对他们产生任何恶念,还要怎样?
也许就是因为他的这种温柔反而让美代吉把自己的依附和被爱看作理所当然以至于恼羞成怒。
如果说婚姻需要双方承担一定的责任,那么恋爱这件事,就只与爱情有关。
我不爱你了,所以分手,这就是最大的道理。
不是劈腿,不是玩弄感情,不是移情别恋,就是不想跟你在一起了。
哪怕是我还爱你,但我选择不跟你在一起了,这也无可指责。
要求一个人永远爱自己简直就是一件没有道理的事情。
他可以选择永远和你在一起,但他没有办法选择爱不爱你。
开始我觉得是美代吉打扰了信,为了她那自私无理的报复,让信离开了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事,可是后来我才明白,也许信最擅长的是落语,但他最喜欢的肯定不是落语。
如果是这样,那信选择挚友所爱也算情有可原,只是可惜了我菊,在听到信讲芝滨后,应该是多么的欣慰又失落:他的落语果然是自己最喜欢的。
原来他和自己是不同的。
如果菊能再活得长一点,看到长大的信之助,一定会更加幸福一点。
菊真是将傲娇这个词发挥的淋漓尽致,一边说着自己一个人就好,一边又来到乡下寻找信;一边说着小孩子太烦人,一边又对信之助的请求都无法拒绝;一边说着与太郎还差得远,一边拜托樋口老师关照他;一边说着对落语的改编一无是处,一边对新落语的表演默认放任。
最后能有待机超长的松田老爷爷为他送行真是温馨,当然我们的菊少爷一把年纪依然傲娇的说着搞不懂阴界是怎么搞的会让未亡人进来。
23333这部片子还有一个大亮点就是——所有人物面相都不同,不像其他动画主要通过发色、发型、服装区别人物,这部里面所有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容貌,而且很多人都有从年轻到老的变化,完全能认出是同一个人,你会感慨时间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尤其是菊少爷,从正太一直画到耄耋老人,我们看着他被父母抛弃后在遇到命定的挚友后哭诉,看着他从艺伎之子改学毫无兴趣的落语,看着他被信的落语吸引,看着他日夜苦练却无法打动观众,看着他扮上风华绝代的女装吸引了观众所有的视线,看着他在师父的威胁下离开了自己所爱的女子,看着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落语,看着他亲眼看着挚友和爱人在眼前死亡,看着小夏对他的憎恨和诅咒,看着他成为八云开始讲死神,看着他终于收下了一个和死去的挚友很像的徒弟,看着他炉火纯青精益求精的落语再也不能让他快乐起来,看着他从帅哥少爷变成了老爷爷疼孙子,看着他虽然拥有了大批的追随者却孤零零的站在落语的顶端,看着他一个人日日等着和落语殉情。
CV石田彰、山寺宏一和关智一真是牛了个B,完全凭借声音向我们表演了一出出大戏,连对日语或是对日本陌生的人都能听的津津有味,尤其是石田彰的声音还要包含从少年、青年到老年,以及不同时期同一个故事的表演变化,绝对是CV界的教学范例式表现。
当然镜头的远近左右切换和BGM的节奏变化也对情节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另外片头设计也很有艺术感,真是良心制作的优秀动漫。
总感觉比第一季差一点点。
剧情虽然反转再反转,但还是比较含蓄的,穿插了很多落语表演。
助六和美代吉的殉情是因为小夏对母亲的恨;八代云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师,随着衰老也生出对人间的眷恋,心底承认了对美代吉的感情。
小夏的孩子是个迷,但八成与八代云有关……剧情里看到灵魂的情节有种非现实感。
片头片尾诡异唯美的画风比较喜欢。
任何人在时间里都将灰飞烟灭,如果还有痕迹可循,那就是时间不够久。
看个动画还是感动地稀里哗啦的,说真的我觉得声优确实为这部动画增色了不少,平常的专业技能也是为讲好落语打下了基础吧。
我当初私心希望不要出第二季,就带着一点遗憾带着回味也就好了,看到第二季八云白发苍苍我改变了当初的想法,这人生啊无论什么缘由还是要走完一生才好啊,人世间的羁绊让平白的人生多了几分世俗味。
你看这作品与其他动画最不同的是它不是一剂猛药要你哭要你笑,光是人生这两个字就已经带着些许的悲剧色彩了,我依旧在想八云到底爱过谁,或许他喜欢助六也是欣赏他的才华吧,他是自私的,这辈子他谁也没有真正爱过,就只有落语,对,他的人生就只有落语。
看到他们在那边的世界以最纯真的心态面对彼此,看到松田小老头给八云帮渡我又止不住地哭了,这一切冥冥中都有指引吧……
“四方群山的冰雪消融,大河水涨,潮水涨起南风吹过,水声哗啦哗啦”今天偶然得知出了第二季,放下手头的学业马上补了起来,看完十一集,总体不如第一部,主要原因在于与太郎人物没丰满起来,剧的灵魂依旧在八云老爷爷和助六亡灵,但是与太郎出场又较多,故五集之前没有很多有效信息,故事在八云老爷爷师生会病倒后才进入状态。
(9、10、11集又有了第一部的韵味 泪点依旧 值得一看)但是我依然想写点什么,算是留给自己的总结吧。
“菊比古”,清冷孤高,十分契合菊这个孩子。
而“八云”,从继承之始已经如同枷锁一般压迫着菊,此后的岁月里从未减轻半点分量。
一个瘦削的老爷爷,弱不禁风而茕茕孑立,白发如雪背负着不仅是八云的名号、落语的尊严,还有小夏的教育、助六的约定。
故而大家永远心疼着他,而他,一直保持无所谓的姿态,无言。
唯一可以对着嗔怒的友人已去,留下的都是需要他去守护的东西。
只能自己坚强地挺住,回头就是满目苍夷。
还是喜欢叫他菊啊,才不是叫什么八云。
我以为,说落语这个事于他而言,难以带给如助六般发自心底的热爱。
落语对于菊比古,是起初无路可走的选择,日后残酷竞争的出路;而助六真正给予了菊落语,使得落语从单纯的生计手段,融入了助六的情谊,夹杂了美代吉的火花,成为了菊真正离不开的、并为之奉献一生的东西。
起初怎样无所谓了,当人一辈子全心全意只做了这一件事,而这件事把所有的情愫都串联起来的时候,落语,就变成了菊的全部人生。
所以他希望说着落语死去;所以他打算在自己说不了落语之后,放弃一切逃离世间;所以他才会为了见到艺术之神,被夺去一切都毫不足惜;所以他即便是世人公认的大师,也一直害怕着,身体枯朽的恐惧、无法自由发声的恐惧、逐渐忘记段子的恐惧……至今为止是有多么依存于自己的肉体说着落语,只是稍有欠缺就会害怕得不住颤抖。
他是真的怕啊,童年的怎么努力都很差劲的无望一直存在,助六与美代吉的坠崖的阴影无处可逃,落语的厚重压着喘不过气,还有小夏、小夏的孩子,他都是怕的。
“美代吉小姐跟我在一起时非常温柔呢,那女人将酸甜苦与冷暖都教给了我,然后给予我落语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助六先生。
他们是为我这无味的人生带来色彩的两个人,永远无法够到的两个人”“照顾着小夏你呢,哪有工夫去死” 即便他打算带着落语偿还殉情之罪,也认识到了斩不断的情愫——“我似乎命中注定没法死在自己手里,大家都会来妨碍。
所谓人情,无论如何抹去都会缠上来。
这世界,太过惹人怜爱,让人没法去死。
”“像这样子发呆度日,就光是想到那种事,想到除了落语之外的各种事,很多要是做过就好了的事”——可是,除了落语之外的其他的事情,他一件也没有做过,一件也没有。
一生充斥着落语,除去落语他什么都没有了。
不过,他也有那些伴随着落语存在的情感呢。
“时而憎恶、时而撒娇、时而哭泣,人类呢就是由那种莫名其妙的心境构成的,就像是落语一样。
”菊自己也是落语一样,被别人的情愫牵绊,填满自己的空荡荡的心,即便不断从骨头缝中漏出去,也不停地补充着添加着,菊是不会让那些情愫溜走的。
于他而言,助六美代吉坠楼的真相是美代吉砍伤助六后被小夏推出阳台,还是美代吉要拉着自己下地狱却失足,都无所谓了,他都认为是自己的罪过,自己承担。
这份赎罪也充斥着他的骨头框架,使得空荡荡的骨架始终直挺挺的。
所以他在说着死神走向死亡未果后,就不是自己说着落语死去了,而是被小夏的爱包裹着、沐浴在小孩子的樱花雨、听着与太郎的荒野曝骨,微笑着走了,像个熟睡的安详的老爷爷,满头银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身边有了很棒的家人呢,八云师父?
还是称为固执的老头?
菊先生?
少爷?。
依旧是荒野曝骨“四方群山的冰雪消融大河水涨潮水涨起南风吹过水声哗啦哗啦”这最美的去往极乐世界的葬魂曲这世上最可爱的落语————————下面是剧透的分界线————————————没看的赶紧撤离——————然后刚刚看了最后一集,吓死我了。。。。
不是说菊和小夏在一起我觉得怎么不好,相反还是挺期待的(>_<)但是之前一点都没看出来他们有点什么啊可怕我得再回去看看。
先是旁人的询问
再是小夏的回答
啊爱情啊爱情最后是信乃助的神态
这句话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菊也说过
这个脸红啊啊啊啊啊
拿扇子的神态
哎 菊比古
就说这个是不是助六发型的菊!
眼眸啊啊啊妥妥的跟菊一个模子啊
不太喜欢这一季的故事……
菊比古那么多钱就不能给基友也买张船票啊!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燃烧的的地狱之火,在我堕入你的迷梦之前,请容我再多看一眼这贪恋的人间;心怀与死神共舞的决绝之心,誓与共生共灭,每次倾力演绎皆是与往事的拥抱,寂灭人生迎来幽冥处团圆的光明澄净;较第一季更虐更催泪,三十年的时空在胶卷的温度里融化。
有点过分消费第一部了啊,一再缅怀助六,本该是主线的小夏和与太郎的落语之路反而变成了支线,落语如何在新时代延续下去才是助六之路的精髓,不是么?不过八云的所有独角戏还是能让人沉醉,年轻时的妖娆老来变成了妖媚。还有最后那个大包袱,前面的心结全都重量翻番。
自以为孤身一人,实则难断尘缘
比起第一季的风情韵味,第二季大段时间空白的推进让前几集都充满断层的茫然和空虚感。直到八云病倒,留白的剧情同回忆铺天盖地而来。很多人在第九集哭,我却在第八集哭得停不下来。八云的死神,助六的芝滨。他追求了一生的殉情,最终被那么多人宠爱。这世间,惟有坚持和温柔才能穿透历史与岁月的残酷。
十二话略欠点意思,除此真是完美。中间被虐哭N回,比第一季还要虐……跟落语什么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就这个念念不忘,真是写到百转千回荡气回肠。唉。
非常有幸能遇上这部作品,经典!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守旧与新生,人们的温柔以待。八云,从为落语而活自命清高的孤单自嘲到求死一刻为生的挣扎,何尝不是与家人们相互扶持以来的转变呢,你并不孤独啊…之后菊的安然离世,花了整整一集讲去往三途川的故事,对死的诠释充满人文精神,所以也不至于太悲伤更多的是一种本应如此的自然感,这就是人生。落语这样的好东西怎么会消失呢——与太郎,乐观努力脑袋看似单纯却有着细腻包容之心的好男人好父亲,小夏遇上他很幸运,不然和她母亲有些类似的激进性格也许会害了她,最后一集幸福的一家人,不管是人生还是落语都在发展延续,就像樱花盛开的季节总会到来。【ps:信之助长大后不戴眼镜的样子完全是我的菜!可以!
麻烦把信之助手机里八云师匠的播放列表贡献出来谢谢!!!
结局没有第一季那么落寞,所以就是殉情失败了吧。
我可能没看懂。剧情,人物,动机,行为。。全部一头雾水的感觉
其实是我缺乏品尝言有尽意无穷的知觉。。。有点点烦这种本来很有魅力的人设一点一点被写崩的感觉,编剧这不是我们家八云吧(与太郎也没有oad可爱讨喜了,甚至与八云的交互越来越少?)仅仅因为没感觉到复杂老人淡然下的暗流。。。主要是情感变化完全不展开,人物关系就依赖于叙述性的突然告知,与每个人都有一腿的菊比古形象就逐渐被掏空了。。。很喜欢片头掀起黑袍只剩骨架的那种寂寥空洞。。。单挑几画出来是惊艳的,但这个节奏和连贯性都很奇怪。。。
古朴的画风,三代师徒的落语传承,绘制出一幅落语艺术变迁的完整画卷。
背包太沉,连走上一步都成问题,但他背负着世间一切与旧落语相联的所有风物与人情,步履蹒跚地开拓了一条他走到哪路就到哪的半死路。失去了落语,我只剩下骨头;都为了落语,我仍苟延残喘。“四面群山青白首,一染绿水汇长川;潮起潮落此江南,淅淅沥沥听水声。”落语复兴了,背包卸下了,骨头也该落地了。晚安,菊比谷,而非八代目有楽亭八雲。
没有第一季八云和六助篇好看。甚至有点无聊。
可能是我太挑剔,但按风情韵味来说,怎么也比不上第一季。
总的来说,系列槽点还是很多的,不过相对的第二季虽然情节上还来杀你,但相较于第一季,人物的吸引力还是有点感觉无趣味了……
豆瓣怎么这么失准
多么希望我从没有看过第12集……揭晓信之助的身世感觉被喂了shi……扣一星。
没有最后一集可以五分,有了之后我只能三分,神经病日本人,绿帽癖也太严重了,恶心得像是被人吐了一口大痰,倒数第二话是两季以来的封神回,这么好的作品死在那个时候不行吗?非要满足你的下作欲望,所谓的现实感,太恶心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