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星,一星给过年能带来一点点欢笑,一星给超前观影团的免费影票。
以后这个导演的作品还是斟酌斟酌再看吧。
张小斐因为李焕英大火,但是后续出的这部电影好像是张小斐之李焕英之后传(但是穿越或者交换的人又不是张小斐)。
全片从一开始5分钟就给我感觉不合逻辑,天马行空的扯。
18岁少年喜欢上了30岁的老师,并且能进去参加老年家长会,还能莫名其妙的和美女老师对眼站在一起。
开车抓骑自行车的;你不会用汽车逼停自行车吗?
导演什么脑回路,这是宣传自己导演天马行空的功底 还是在故意刻画这种危险行为?
出租车那段借着岳云鹏来一波燕子和猪头的复刻,看都不想看。
楼顶那段,导演有生活常识和正常的逻辑吗?
转晕了还走向楼顶边缘,这是蝙蝠插羽毛——什么鸟逻辑思想雷佳音演的人物,前面感觉铺垫发展还可以,后面强行给角色加人物设定,很突兀也很无语。
《交换人生》也不知道交换了什么,我在想是不是发行方打错字了,原片是不是叫《交换人身》?
本文有吐槽,有剧透。
刚刚看完回到家,对本片的感受是哭笑不得。
最多打两分,这两分是给雷佳音和张小斐,这么尬的剧情硬生生憋出几个笑点来,难为二位了。
本片所有的笑点都在预告片里,给人感觉是个很好笑的喜剧,其他段落则空洞又无趣,可能宣发也知道这片没搞头,干脆能骗一波是一波。
一开头导演确实想讲点啥,中途忘了该讲啥,到结尾想起来要讲了,却讲偏了。
导演要么是个能力欠缺的新手,要么就是个能力欠缺的老手。
先从人设开始吐槽。
猪脚小谷是个腼腆,紧张时结巴,又喜欢30岁阿姨的18岁男孩。
这个设定不能说完全不行,但导演是不是应该交待一下,为什么一个18岁的男孩会喜欢并去追30岁阿姨。
总得有个前后因果吧,他受过创伤?
30岁阿姨曾经给他莫大的帮助?
灵魂伴侣?
都没有。
导演说:我就愿意这样拍,你们爱看不看。
--猪脚的家开个小面馆,开头就用旁白交待了,这一家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存下钱去租隔壁店铺。
而且每晚都统计一下当天赚了多少钱,还差多少能租得起隔壁,然后为成功存了些钱而兴高采烈。
可是在电影后半段,爸爸沙溢说:我们开面馆不是为了钱。
导演说我就不解释,你们爱看不看。
--另一边,雷佳音扮演的名叫仲达的律师,有钱又心黑。
他一方面很怕卖假鞋的坏老板,怕被报复,却在开庭时直接敲诈这位坏老板。
有成年人会这样做事吗?
他邋里邋遢的出现在菜市场,导演自己可能也不明白一个西装革履的有钱律师为什么要穿着睡袍和拖鞋在菜市场里溜达。
他跟金好要银行卡,看后文交待,他和金好手没拉过,嘴没亲过。
镜头一转他开着豪车轻松泡漂亮妞。
他不图钱,不图色,图金好的穷瘦丑?
这些桥段合乎逻辑吗?
导演说就合逻辑,就合。
--再说张小斐扮演的金好一家,这个金好就是个苦逼的底层销售员,又穷又没人要,30岁了还嫁不出去。
她的妈妈是个爱钱如命,不惜挨打也要继续卖假鞋的人。
金好却直接把妈妈的银行卡给了雷佳音,这张卡里会有其他人打给她妈妈的60万。
60万那。
直到结尾,张小斐扮演的金好在雷佳音面前愣是没提过银行卡的事,60万,就直接不要了,导演是真不差钱。
导演说:我根本不需要解释,因为在电影的后半段,我已经完全把这张银行卡和60万的事给忘干净啦。
--电影的开头,你会觉得这是一部家庭伦理剧,极其拖沓冗长,半个小时里的内容对整部片子的剧情毫无影响,当然也不能说毫无影响,还留有一些驴唇不对马嘴和前后矛盾。
你看过预告片,是抱着看喜剧片的心态来的,也期待着雷佳音和张小斐的表演,所以就忍啊忍。
熬到后面猪脚们终于要交换身体了,你发现画风突然变成了儿童剧。
那些能动的向日葵,天上的火车,到底和剧情有一毛钱关系,你想破头都想不出来。
因为导演是在喝多了,磕的头破血流的时刻得到的灵感。
--等到猪脚俩人身体交换成功,你突然发现,片子变成了低配真人同性大叔版的【你的名字】。
交换后雷佳音出来见到奶奶的片段,我真怕奶奶会说:“你不是三叶,你到底是谁?
”再后面,交换身体后的雷佳音带着张小斐又是吃炸串,又是跑游戏厅,又是唱KTV,你发现画风又变成了低配国产老年浮夸版泰坦尼克号。
一个30岁的底层苦逼女销售员,真的会为去一趟游戏厅,去一趟KTV就感动了?
她可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女肉丝。
导演定人设的时候也是喝多了,把自己感动的哗哗流眼泪。
问:一个18岁的男孩能带30岁的社会底层苦逼阿姨去什么地方,最能煽情又合理?
答:当然是学校啊,寻找那些失去的青春和热血。
显然这位导演对学校没啥感情,可能逃课太多只记住了校名。
--从二人交换身体开始,导演就忘记了自己到底在讲什么,各种逻辑BUG层出不穷。
猪脚小谷的愿望是:成为金好的男朋友,然后他变成了雷佳音也就是黑心律师仲达。
可仲达是金好的男朋友吗?
按剧情来看,张小斐也就是金好对她的妈妈说(大意):我不要理这个男人了。
她的妈妈回答(大意):你看我们家多穷啊,你得嫁对人赚钱。
这顶多算是相亲认识的人吧。
仲达都被撞到住院抢救了,金好都没去看过一眼,怎么就成男女朋友了。
要么许愿机是坏的,要么导演脑壳是坏的。
然后猪脚二人组希望金好讨厌仲达,雷佳音就开始努力扮演傻缺,在这一部分贡献了全片为数不多的笑点。
这里要说到猪脚小谷的朋友小胖子,要演技没演技,要形象没形象,只有蠢和呆独独没有萌。
明明扮演猪脚妹妹的杨恩又那么聪明伶俐,你放着当背景墙,却找这么个胖木瓜脸来演重要的串场角色,导演的脑子不比片子里出现的大鹅们聪明多少。
--再后来,导演想起了自己必须得讲点什么,讲什么呢?
那就讲家庭吧。
故事就这样从18岁少年追求30岁阿姨,突然变成了80岁奶奶的苦情戏。
没人能弄明白猪脚小谷追30岁阿姨与奶奶惦记去世的爷爷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不可测的联系,为什么他有了阿姨就忘了奶奶,有了奶奶就忘了阿姨。
问1:家庭是温馨的,那是不是体验过家庭的人,都会爱上家庭?
问2:黑心律师仲达的设定是从小父母双亡,照理说这样的设定,是不是让他在真正的家庭里生活过,就会爱上他们,这样就体现出了家庭的温馨和重要呢?
导演回答:并没有。
--首先,导演用来表现温馨的这个三代同堂家庭,培养了一个18岁却疯狂追求30岁阿姨,没有同龄玩伴,唯一的好友兼智囊是个16岁的呆蠢胖子,不会穿衣打扮,不会用手机付款,考大学的年纪不上学不写作业,看似单纯无害却每晚搂着小学生妹妹睡觉,对游戏厅和KTV了如指掌,哪哪都不对劲的诡异男孩。
其次,坏人仲达交换到了猪脚的身体里,在猪脚的家庭中呆了半部片子,完全没有被所谓温馨的家庭气氛感染,不仅没有变好,反而更坏了,甚至要倒掉奶奶的心脏病药,用奶奶的死来威胁猪脚换取许愿机。
奶奶则对大孙子要搞死自己这件事完全无所谓,就差拍手表扬他了。
这哪里是温馨家庭,这是个反社会人格培训基地。
--导演你搁这搁这呢?
导演:我就是搁这搁这呢。
--终于熬到了结尾,面前的垃圾桶已经吐满了。
片子开头就提到,奶奶坚持发短视频,然后因为忘记了密码,无法删除,也无法发布新的视频。
注意,是平台账号的密码忘记了。
所以当沙溢扮演的爸爸说(大意):快把视频删掉,别人都知道我们家的秘密了。
小女儿回答:忘记密码了。
但是在结尾,小女儿对换回来的猪脚说:密码找到了。
然后全家围在一起看奶奶的苦情视频,还是这张图:
导演显然认为这一段是其点睛之笔,高光时刻,泪满纸巾。
全家人也这样认为,所以趁大孙子不在家的时候,果断播放视频开看。
大孙子则顺利的穿过夜不闭户的自己家大门,悄咪咪的摸回到家人身边。
可是账号密码找到了,和看这个视频有什么关系?
他们家的视频,本来就是在平台上对外随便看的呀。
导演说你笨了,我这是录手机上的,密码和看视频这事没关系。
好吧,密码的事就是那么随口一说,从开头说到结尾。
--最终,18岁的性压抑少年忘记了自己要追30岁阿姨;30岁阿姨忘记了陪她跑了大部分电影长度,又爱又恨的律师仲达,其妈妈忘记了存有60万的银行卡;猪脚的爸妈忘记了租隔壁铺子;猪脚的好朋友小胖忘记了要许愿;奶奶忘记了大孙子要弄死她;导演忘记了一切。
这就是一部彻彻底底的阿尔茨海默群侯症电影。
拍的什么玩意,呸!
1、交换身体的设定已然俗套,不妨对此设定进行同类型的横向对比:韩国的《财阀家的小儿子》交换身体主要是为了复仇,日本的《秘密》中母女灵魂对调完成了一次伦理的极致探索。
而《交换人生》没有做出主题创新,情节上也只围绕着是否用交换后的身体完成梦寐的爱情,作为轻喜剧,只能说不过不失。
2、在交换之前,主人公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动机,后面的戏剧性反差才得以维系。
而男主对自己人生的不满只在影片开场用模棱两可的画外音简单交代,没有具体情节安排,导致观众对此共情不大。
参考美国电影《长大》中小男孩,作者安排了几处事件展现他作为小孩的种种束缚。
许愿变成大人实现以后,经历大人世界的纷杂,最后感悟到孩童世界的纯真可贵;在香港电影《童梦奇缘》中,则是用了一种残忍的方式,去揭示长大成人的快感之后不可逆的衰老死亡的结果。
反观《交换人生》,主人公的需求在交换以后其实并未得到强化,他的世界观看似改变,其实只在结尾呈现出生硬的自我说教,逻辑性很弱,这是一种虚假的成长。
"身边的幸福才是真正的远方"现如今,“看电影”已经成为过年的新年俗。
我家也不例外。
这几年的惯例是:大年初一下午,一家人齐齐整整去看喜剧电影。
作为今年春节档唯一一部纯喜剧,《交换人生》成为全家一起观影的最佳选择。
从家人们的反馈来看——上至年过花甲的老人,下至读小学四年级的外甥女,大家都挺满意。
总的来说,《交换人生》主题温馨、好笑不累、笑点“健康”、老少皆宜、时长友好,确实是春节全家一同观影的好选择。
何况,电影的落脚点正在于“家”,实在太适合这个团圆的春节,也适合用它来向我们的家人表示爱与感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交换人生》的梗一点都不低俗。
不必讳言,国产不少喜剧电影存在的一大问题是:既不好笑,梗还比较low。
比如没有喜剧大师的能耐,又偏爱在屎尿屁里打滚;或者编剧、导演老喜欢玩一些低俗的“性别梗”“成人梗”。
《交换人生》的编剧、导演都是苏伦,此前她自编自导的《超时空同居》就以剧情温馨、笑点不low给人留下印象,这一次的《交换人生》一如既往,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电影的笑点不滑向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中。
电影中的笑点,更多衍生于身份错位与人物自身的性格。
诚如片名《交换人生》所言,自卑的少年陆小谷,与35岁的狡猾律师仲达意外互换了身体。
这也就意味着,小谷的灵魂仍然是他自己,肉体却已经变成了雷佳音。
所以,当雷佳音一觉醒来时,穿着小谷窄小的衣服,喊着沙溢、刘敏涛爸爸、妈妈时,喜剧感便产生了。
更好笑的是,小谷暗恋金好,而张小斐饰演的金好和仲达又恰好是相亲对象,有着中年外貌的小谷顶替了仲达,跟金好展开了约会。
为了让金好对仲达下头,大叔样子的小谷使出浑身解数。
譬如当金好动情地想亲雷佳音时,他一把张小斐推倒在草丛里,那句“我希望你喜欢的是我的灵魂,而不是我的肉体”令人啼笑皆非。
电影中华丽的喜剧演员配角阵容,譬如岳云鹏、杨迪、徐志胜,他们制造的笑点既来自于喜剧演员自身的魅力,也得益于精巧的喜剧构建。
比如岳云鹏那个吃瓜的感叹“哇哦,爱情”,尤为让人捧腹。
好笑以外,《交换人生》的主题表达也能给观众带来启示。
电影实质上讲述的是,如何找回自己的故事。
几个主人公均“迷失”了。
年轻的小谷,想变得有钱,想离开家,想到远方去,想跟金好谈恋爱。
当他意外拾得“许愿机”后,他成功地与仲达大叔换身了,他果然成为有钱人,这也意味着他不再是吴彦姝饰演的奶奶的孙子、不是沙溢和刘敏涛饰演的夫妻的儿子、不是杨恩又饰演的妹妹小稻的哥哥。
这样的人生真的是他想要的吗?
作为收入不菲的律师,仲达狡猾奸诈,可以为了金钱出卖良心,也认为有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
当他意外与陆小谷换身之后,他失去了身份、也一度失去了财富。
可他却意外拥有了亲情,他会因此懂得爱的真谛吗?
金好也迷失了自我。
她爱妈妈,可正因为她太爱妈妈,她珍视与妈妈的那些美好回忆,所以她不自觉地就按照妈妈所期待的样子去生活。
但是,妈妈所认为的幸福生活模板,真的适合自己吗?
按照他人的期待去生活,就能收获幸福吗?
相信很多人内心一定有过这样的假设:假设我跟某某某互换了人生,我是不是就从此成为大赢特赢的人生赢家了?
《交换人生》以一个奇趣的设定,帮助我们实现了这样的假想。
可结果可能出乎意料:我们没有因此更幸福。
就比如当小谷变成仲达,他并没有变快乐,恰恰相反,他追悔莫及。
却原来,我们往往忽略了最珍视的东西,对它熟视无睹、置若罔闻,只有失去它时才悔不当初,才幡然醒悟我们曾经拥有最珍贵的存在。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这样说道,“身边的幸福才是真正的远方”。
诚哉此言。
很多人渴望远方、向往远方,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当下,却未曾想过,他们的当下,就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远方”,远方就在他们身边。
譬如陆小谷所拥有的那个不富裕但幸福的小家庭,就是他的发小曹桐睿所没有的,也仲达小时候曾经失去的。
对于仲达来说,他一直渴望真挚的感情,身为律师的他本来也有机会帮助别人,付出真情从而收获真情的回馈。
但他不懂珍惜,哪怕他替代了小谷,他灵魂里还是那个贪婪的自己。
既然他迷失了自己,他最后的下场也算迷失到底了。
金好和妈妈一直深爱彼此,她们都希望彼此好,妈妈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以为好的方式去要求金好,但金好不太好。
如果金好再勇敢一点、再坚持自己一点、并直率地告诉妈妈自己是否幸福,她们达成谅解的方式竟然如此“简单”——毕竟没有哪个妈妈,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公交车上那一幕和解温馨又动人。
当小谷找回自己时,许愿机自动跳出几个字:“祝愿你找回自己。
”这也是送给金好,以及每一个观众。
与其徒劳无功地幻想虚无缥缈的远方,并因此忽略身边的幸福与诗意,毋宁牢牢守住它们,毕竟远方除了遥远,还可能一无所有。
“祝愿你找回自己。
”那就愿我们都能找回拥有的珍贵,找回梦想,找回初心,找回爱人,找回简单的快乐,找回最初的悸动,找回幸福。
看电影之前强忍着自己不要去看豆瓣评分,以免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看完电影之后感觉也很有意思,虽然中间有些套话和命题作文式剧情,但总体瑕不掩瑜。
回到家打开豆瓣,5.7分。
这已经不是第一部让我觉得评分失真的国产喜剧了。
或者说,什么时候“文艺青年们”可以放下自己的包袱,不再用有色眼镜看国产喜剧呢?
我也看美剧,也读西西弗神话。
考研学累的时候一遍又一遍地刷R&M,无脑的外形也难民也让我快乐。
之所以觉得评分失真是因为,同类型的国外喜剧,可以拿到更好的评分,为什么我们总是也摆脱不了这样文化自卑的现象呢?
R&M中第一季第一集,醉酒的Rick 带Morty开着破烂做成的飞船,在外星球不穿宇航服就下飞船也没人杠,为什么《独行月球》一个月球上擦不出火花(记不清了但有个评论就是这么个意思)的物理知识都有人吹毛求疵在挑刺。
我不是说指出问题不好,我只是觉得有些人能不能不要老是这么双标。
你看美剧可以不带脑子,为什么看国产喜剧就一定要带着放大镜吹毛求疵呢?
R&M即使第五季口碑下滑,也能拿到9.4的超高分,无厘头的无逻辑的外形也难民最差的第三季也有8.8分。
同样是以搞笑➕煽情,同样有低俗梗,我其实真的不理解为啥呢?
是大家宁可去当外国土狗也不愿意当中国土狗吗?
任何事物成长起来都需要一个过程,也许国产喜剧并没有国外做的那么好,产业那么成熟,但我相信这些都会越做越好的,我愿意等待,也愿意给它机会。
也许有那么一部分人永远也不可能放下有色眼镜,也许这篇文章只是我片面的推测和狭隘的偏见。
在国外喜剧中找共鸣,在国内喜剧中找槽点,也许放下偏见,你会发现:哦,原来我们都是土狗。
春节档选择了《交换人生》作为朋友聚会时去看的电影,选择的原因也很简单,演员阵容有一种“轻喜剧”的感觉,演员也都不错。
整体看下来很轻松,可圈可点之处聚焦于演员的表演,全部影片一半欢乐,一半温情。
全明星阵容,正餐与作料好好味我想肯定有很多朋友和我一样是冲着演员阵容去看的,结果也没失望,雷佳音和张小斐作为阵容上的男女一号,恰到好处的幽默让前半部的电影非常流畅,雷佳音在“变身之后”不会有做作的感觉。
现在的张小斐在一部电影里,几乎能完全撑起一个女一号的位置,情绪都是点到为止,非常恰当,俩人也有一种莫名的CP感。
张宥浩这边,少年感十足,人物一出现,故事就来了,以及他背后温暖的小家庭,沙溢+刘敏涛+吴彦姝+杨恩又的组合,轻松中带着信服感,这个家庭的形象在演员出现时便水到渠成。
可以说,《交换人生》有了一个相当好的开局。
从张宥浩和雷佳音交换开始,不断出现的“佐料”演员,同样把幽默氛围感拿捏到位,小岳岳的贱嘴司机、卖气球的徐志胜、冷幽默的服务员杨迪,包括“谢飞机”、“莫小贝”,也几乎是刷脸性的存在,这些观众缘很好的演员构建起了完整的都市喜剧世界,完全具备了好喜剧在演员上的配置。
讨喜的主题与立意,春节档不可缺少的一餐故事立意做好了,故事就成功了一半。
显然,《交换人生》的故事是想表达亲情的可贵,世间的一切皆可在稳固的亲情下,更积极地发生变化。
作为定档春节期间的影片,一家子去看这部电影再适合不过。
其中包括的亲情部分也足够浓厚:张宥浩的大家庭——一家三代,矛盾围绕着变身的孙子展开,张小斐的家庭——围绕闺女和妈妈的价值观念展开,雷佳音的家庭——更多地展现内心过往的不愉快,三个家庭的展现有互文的效果。
罗伯特·麦基有一句很著名的“故事是生活的比喻”,同时他也宣扬:故事是要抽象于生活的,但不能成为生活的抽象化,以致失却实际生活的原味。
故事要像生活,但不能一成不变的照抄,那样又会别无生趣和深度。
就这一点来说,《交换人生》拿捏得也很稳,多角度上海市井人家的展现、交换人生的设定、自卑少年+自私律师+都市女郎的主角人物,都让故事与生活千丝万缕的交织在一起。
我想这也是导演前期策划这个电影的意图,通过亲情的主题来充实电影,通过成熟的故事结构来表达这个立意,同时能在春节档占据一个好身位。
瑕不掩瑜,人物魅力带来的愉快观感电影故事核心魅力在于人物,交换了身体后,原来的仲达找到了陆小谷的好朋友,从这里开始,人物走向更回归主题立意,即亲情的重要性开始逐渐凸显。
这里更聚焦在陆小谷这个角色上,年轻却不那么勇敢,换了身份后又失去了原有的稳定,情节通过人物的特性和改变不断生长,逐渐把立意凸显、拔高。
张宥浩和雷佳音的表演也算得上精彩,二者对人物的表达没有突兀感。
这部电影里爱情线还是非常舒服的。
倒计时的设定给了观众紧迫感,在交换身体的前几天,重点提出了男女主之间的错综关系,把故事的幽默程度提档,观众也乐于在这样的小情趣中找到笑点,在整部电影中是最值得肯定的部分之一。
总得来说,《交换人生》还是值得去电影院一看,都市故事、轻松明快的特征看起来是导演一贯的风格,还是很期待后面的作品。
初一上午跟姐姐一起去看的电影,她说要在这一天给自己放个假,于是把2岁多的孩子留给姐夫,我们就出发了。
今年的春节档不少,但《交换人生》却最让人放松,过去的这一年,大家都过得不是很如意,春节了便只想做点解压舒服的事。
看完感觉,电影的内核是一部温馨的家庭片,而且雷佳音的演技又给了观众一大惊喜,两个性格迥异的身份,被他演绎的毫无违和感。
一个身高一米八几,长相也毫不少年的中年人,演起年轻人来却可爱的不得了,连雷佳音自己都说,他真的以为自己是十几岁了。
而张小斐在片中也刷新了我对她外貌的认知,身材、颜值真的绝呀,可在举手投足之间又全是喜感,成功驾驭了“女神”和“女神经”的双重身份。
整个影片围绕着,陆小谷和仲达的互换身体来展开。
陆小谷原本生在普通而温馨的家庭,有父母、奶奶和可爱的妹妹。
他对自己的家庭,虽热爱,却又不想止步于此,就像电影开头的时候说的,他不想活成父母的样子,想成为厉害的人。
而仲达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一个有钱,高学历,又有能力的律师,刚出场的时候,他西装革履、正襟危坐、表情严肃、态度严谨的出现在法庭上,如果这时候你认为他一定是个正直、富有同情心的好人,那只能证明你图样图森破了。
影片中笑点不断,最让人捧腹的,是变成仲达的陆小谷跟金好的幼稚又丑相百出的约会。
本来想买个超大“杯”奶茶,结果老板过于实惠,直接用小号的纯净水桶装了,两个人喝完,肚子都要撑爆了。
知道人家妈妈爱吃香菜,拎着两捆香菜就去医院看病人去了。
当时妈妈的内心就飘过四个大字:真活久见!
本该拥抱或者接吻的暧昧时刻,却出现了徒手撕假睫毛的戏码,这剧情真是让人万万没想到。
既想让金好爱上自己的灵魂,又要让她对仲达的肉体“下头”,小谷可算是绞尽了脑汁,化着烟熏妆约会,讽刺金好的“龙虾装”,假扮“妈宝男”,把自己打扮成左拥右抱的“人类高质量男性”,直接把金好气的恨不得变身“咆哮帝”。
不仅如此,影片中还涵盖了更多的人生百态,小谷原来总想往外走,交换过肉体之后,才真正明白,一个温馨的家,温柔有爱的父母和家人,是多么的难得,原来他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用童话的手法让仲达这个无良律师在影片最后得到了相应的惩罚,也使人觉得欣慰,传递出了一种正能量。
小谷和小胖的友情,也是一个看点,在最无助,连家人都不相信自己的时候,能有朋友一起出谋划策,甚至吵架了也不记仇,真的非常难得又幸运。
印象最深的是遭遇变成小谷的仲达的威胁的时候,两个少年在害怕的时候互相牵起了彼此的手,还十指紧扣,可爱、怂却又互相给予依靠。
整部影片有欢乐有感动,真正的小谷回归的时候,全家一起看奶奶的视频的片段是全剧最大的泪点。
相比悬疑类的烧脑片,这种轻松诙谐的喜剧片更适合带着家人一起看,买一桶爆米花,几杯奶茶,全家人在电影院一起放松,多好。
男主:义乌的脸,暗恋老师,姐弟恋?
男主朋友:死娘炮儿。
老师:和这种人怎么谈上的恋爱?
金好男朋友;怎么喜欢的老师?
钞能力呢?
开保时捷+300w随便获得。
莫名巧妙的剧情,配上莫名其妙的设定。
我真的尴尬癌药犯了,不是因为流浪地球2场次少+闲着没事,真不会买这票。
男主偷拍一张就完了,还要追上去,追上去被撞,莫名其妙的设定没死,进去第一件事你先玩个滑梯?
随便偷了东西出去就能实现梦想。
呃=我变成鹅(为什么不是想吃鹅,想要鹅宠物?
)变金好男朋友=直接交换(为什么不是金好喜欢男主?
而且都还没从鹅变为人身)300w的律师和平民住一个病间?
警察不收手机,被医生收去?
带着人去ktv找一群二次赖,全开麦唱尬歌?
大晚上站在天台汗滚?
为了洗钱300w说是转到一张新卡,我一个学生都知道要么开店要么分批转,你一次打300w到一张卡不怕人怀疑?
说是一坨答辩都是表扬,答辩都不是,写影评纯打发时间用。
问我为什么不走?
我朋友不好意思提前离场
今年春节档似乎是内地院线近年来最热闹的一个档期,集结了春节档常客、热门电影续集、备受期待的磨剑之作、作者导演的罕见新作;但在异见者编辑部看来,绝大多数影片的质量实在令人大失所望。
本次圆桌从各个方面讨论和比较了五部春节档电影,分为五部分发布。
Anni:《交换人生》虽然用了一些比较俗套(俗套真的能成为批评点吗?
)的喜剧情境,但在情境中产生的人物的互动是非常有趣的——这大概要归功于雷佳音和张小斐这两个非常棒的演员。
交换人生,2023秋曳子:看他们两个谈恋爱我特别开心,很喜欢雷佳音。
Anni:我觉得这很不容易做到,尤其是对比之前的《暗恋:橘生淮南》,可以看出明显的作者水平的差距。
而且这不是纯粹低俗的,是有情感、有人味儿的,这一点和类似《夏洛特烦恼》之类的令人作呕的“爱情喜剧”就完全不同,而是很清爽、很真诚。
夏洛特烦恼 (2015)7.92015 / 中国大陆 / 喜剧 爱情 / 闫非 彭大魔 / 沈腾 马丽Sum:我看完的最初印象就是觉得它的野心特别小,因此也基本上达到了它的目标。
并且确实“清爽”,尤其是其中搞笑的桥段我在笑的时候完全没有道德上的负担,也没有掺杂任何对其负面性的厌恶感,而是很纯粹地笑了。
这就和《满江红》完全不同,后者是硬给你讲笑话,而且即便笑了,也会担忧是不是破坏了电影严肃的语气。
Anni:是的,因为电影几乎不通过任何刻板的、低俗的东西去制造笑料……秋曳子:有“俗套”之处,但都不低俗。
Anni:而且这部电影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有一种——可以这么说吗?
——很好的“短视频性”:一些看似很土、很尬的短视频之所以能(跨越圈层地)爆火,我觉得就是因为其中有一些非常本真的幽默和普世的吸引力,这种幽默并不是建立在创作者的复杂设计上(事实上,短视频几乎完全是“观众中心制”的,由观众从海量的作品中拣选出有价值的东西、并通过仿拍、二创参与其传播学流程),而很多时候就是从最简单的东西——一个动作、一张脸、一句话,以及更多地,一种反差——中找到幽默的点,它几乎无法被解析的,很多时候完全是某种直觉和经验的混合。
《交换人生》的秘密也就在这里:它的剧本、场面调度似乎没有哪里特别出色,但是雷佳音和张小斐的互动为什么能这么有趣?
“这个珍珠好大”、“我讨厌别人揉我的脸”,这些都是本真的、无厘头的幽默细节,和短视频平台上一些有趣的梗是源自同一种机制。
交换人生,2023但是必须要说明的是,将这些组织成一部电影的难度我觉得相当高,至少在我的观影经验中,除了苏伦,没有别的导演成功过(开心麻花可以作为反例)。
柜子:《超时空同居》也是如此,故事真的很“土”,佟丽娅的角色就是一个拜金女,要在现在的男主和未来的男主之间选择——但正是在这样很土的设定中,真的挤出了一种情感。
超时空同居,2018所以影迷可能会讨厌的那些本土的、俗套的元素,是不是真的是原罪?
当这些元素出现的时候,我们会可能认为这部电影也是媚俗的;但是现在我觉得要中性地去看待这些东西。
即便设定原本是刻板的,但如果能够把人物塑造得很鲜活、很可信,也是可以的。
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部华语小鸡电影(chick flick)。
Anni:我之前看的一些小鸡电影,比如《律政俏佳人》之类,我不是很能欣赏……但《交换人生》要好得多。
这部电影的核心似乎就是一些真的很有趣的人物——或者说演员-人物,因为在这里,二者几乎是一体的,你甚至会觉得雷佳音、张小斐在现实中就是这么有趣的人,而导演只是放大了演员身上的特质。
这是一部换了演员就无法成立的电影。
另一种可能是:电影通篇都有一种虚假的、做作的叙事语气,以至于将“表演感”给内化为了人物的一部分,每个人物都是一个个演员,或曰“戏精”(回想一下片中的各种闹剧小品式场景)。
这不也正是一种典型的“短视频性”吗?
将“表演”融入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短视频平台上一些情侣博主日常的打情骂俏秀恩爱视频一样,很多都是仿拍的、摆拍的段子,但是在扮演的趣味中,也有本真的爱意和快乐。
《交换人生》中雷佳音和张小斐的爱情戏很难不让我想到这一点。
交换人生,2023除了这种本真的“短视频性”之外,整部电影其实也充满了精妙的设计,这一点从结尾一段可以看出:男主角回家之后并没有如一般电影那样迎来一个家人团聚的场景;相反,根本没有人理他,大家都被另外一个东西吸引了——奶奶失而复得的短视频账号(以此为题眼,是巧合吗?
)——这一处伏笔的召回虽然也是很“俗”的,但它作为一个观影预期层面的反转,却打断了电影在类型程式上的惯性滑动。
交换人生,2023再往后,家人们终于拥抱在一起时,妹妹的一句“我讨厌别人揉我的脸,这很不尊重我”又再次打破了俗套的温情场景。
又比如,张小斐妈妈对着摄影机“撒谎”消解了之前过于伟光正的高潮和情感和解。
这非常有意思——俗套一旦稍加积累,就立刻会被更新鲜的内容“破坏气氛”,不断生成又自我消解,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的节奏。
Sum:妹妹说的这一句我觉得非常可爱;回家之后没人理男主角这一段,我觉得能看出是作者为避免俗套而刻意选择如此,但是这种目的性是可以接受的。
我觉得很好玩的一点是,电影虽然设定了一个困境,但并不真的想要观众去进入它,而只是借助它去制造好玩的东西。
Anni:卖假货害人的公司这个设定确实非常俗套……很多爱情片里都有这种似是而非的“现实元素”,《暗恋:橘生淮南》也一样。
柜子:我觉得这就是非常经典的小鸡类型片的逻辑,设定是非常俗套的、天生带着戏剧性的,但如果处理得好的话,就可以很鲜活、很可信。
Sum:非常打动我的一段是雷佳音和张小斐约会的一段(这里甚至用了升格镜头,但我都不觉得浮夸),张小斐在电玩城疯玩,雷佳音给张小斐拍照,最后拍出来都是糊的——这也是用喜剧的方式去消解俗套的一个例子。
交换人生,2023但我更注意的是:拍照似乎是一种非常当下的表达爱情的方式——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就会疯狂地用手机去记录——我居然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了这种很真实的细节,因此我觉得导演确实对生活有自己的观察。
秋曳子:《盛夏未来》里也有对当下媒介的利用。
柜子:《盛夏未来》中二人唱《拥抱》的那一段对话真的特别自然,甚至可能是最写实的几段青春影像之一:吴磊说“你数一二三四然后唱”,张子枫说“你进得太快了我一下没反应过来”……这里甚至有点看洪常秀电影的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本来就存在很多这样的尴尬和打断。
盛夏未来,2021Anni:这个细节我也印象很深,确实非常写实;但《交换人生》并不是一部写实的电影,或者说,它并非这类传统的自然主义写实,而是一种短视频式的写实。
此外,这部电影导演层面的指标虽然并不突出,但也绝对不差;尤其是与《爱情神话》中拙劣的场面调度相比,可以说是工艺精湛。
Sum:《爱情神话》中有一场饭桌戏的机位设计还算考究。
爱情神话,2021柜子:我看《爱情神话》时并没有特别注意它的镜头,只觉得剧本挺轻盈流畅的,而女导演特有的戏谑的语气在华语电影里还蛮可贵的。
我个人很不认同对《爱情神话》的意识形态的批评。
像《阿甘正传》中讽刺黑人民权运动的段落就是赤裸裸的白人视角,但《爱情神话》中没有这样冒犯性的东西。
它的确拍的是小资的生活,但这似乎也并没有特别邪恶。
Anni:《爱情神话》宏观层面的“小资”意识形态我并不反感,但电影中有很多细节上的冒犯性,比如许多搞笑的配角:娘娘腔儿子、外国小哥、修鞋匠……把这些当做笑点就非常无聊,连短视频都不会这么拍了。
这些配角似乎代表了作者对社会的一种幽默的抽象,但这样的幽默就像春晚小品一样刻板而油腻。
但这在《交换人生》中就绝不会出现;虽然电影中也会有“刻板印象”,比如小胖子说要喊很多“大佬”来,结果一看全是二次元coser……这样的梗是让圈子里的人倍感亲切的,创作者肯定对这些文化非常熟悉。
包括小胖子这个角色似乎也是个Gay,有着Gay的一些特征(比如他喊“姐妹”的方式),但也始终是在流动的,而不是被固定在一个单义的形象中。
交换人生,2023这也许又是一种“短视频性”,因为很多短视频的直接拍摄目标就是“反差”:一只表现出人性的动物,一个表现出动物性的人……这种反差本身就包含了对既定形象的颠覆的要求。
电影中几乎每个人物都是可爱的,包括反派——也许除了邻居大妈谈恋爱的梗有点不好。
Sum:小男孩这个角色和演员的水平我觉得还是蛮龙套的。
这里我觉得电影可能是学到了一些周星驰的东西——不是周星驰那种滥俗的成功学,而是幽默的核心。
Anni:我觉得有一些不一样:周星驰始终是浮夸的,《喜剧之王》中的爱情浮夸到几乎无法欣赏的程度,并且他的笑话很多时候也是强烈地基于刻板印象。
不过《交换人生》的反派的确有点接近周星驰电影。
喜剧之王,1999秋曳子:《交换人生》中连男主角车祸死亡都被轻易地消解掉,这一点让我很惊奇。
Sum:车祸的那条路似乎是个高架,是自行车不能上的一条路;这样的出场方式就已经有点超现实了。
Anni:这像是一种戏谑,一种不严肃的处理;包括奇幻世界中还有像花园宝宝一样的东西……这种拙劣的业余感又会让我想到个人创作的短视频中的趣味性。
甚至可以说,《深海》中的异世界制造了那么多严肃的设定,都不如《交换人生》这两个玩偶有趣——它们甚至都不在剧情中担任任何功能,而纯粹是没有意义的、无厘头的趣味,就像短视频里现在流行的“旋转N分钟”或者“可颂猫”的梗一样。
交换人生,2023Sum:掉到洞里的一段特效设计堪比“昊京”。
评分表:
*四星制评分,最高★★★★,×代表零分。
相关文章圆桌 | 2023春节档 · 第1期:张艺谋《满江红》圆桌 | 2023春节档 · 第2期:程耳《无名》 圆桌 | 2023春节档 · 第3期:田晓鹏《深海》圆桌 | 2023春节档 · 第4期:郭帆《流浪地球2》往期推荐长评 | 心理表现主义的幻觉:《驴叫》《金发美人》对比批评长评 | 亚伦·卡茨《美国舞会》长评 | 薇拉莉·邓泽里《命运的宣战》
今年春节档的竞争可以说是几年来最激烈的,春节档也变成了一个纯档期的概念,而失去了一些节日气氛,诚然多类型的影片选择,对市场,对观众都是非常利好的事情,各大影评人、媒体、热搜的话题全都春节档的电影,那个热闹的中国电影算是正式回来了。
今天看到了几部影片的豆瓣评分,大部分都和我预期的差不多,无论是剧本的扎实程度,还是画面效果,今年都算是上乘之作,这些评分也确实在某种意义上作为观众的选片参考,但也不是绝对的标准。
就以《交换人生》来说,作为唯一的一部喜剧电影,他也承载了很多观众的期待,能否在这个大档期真正为大家带来一些合家欢的内容,让大家畅快的笑笑,也不是那么容易。
电影本来就是一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事情,有些人从电影传递的深邃的思考而获得启发,有些人只是想看个轻轻松松的故事解解压,这两者本就没有高下之分。
国产喜剧一直在大家的重点关注中摸爬滚打,或许《交换人生》还没有达到部分观众对于“优质喜剧”的标准,但是这种朴素的中式家庭延伸出的喜剧故事,也确实填补了很多市场的空白,让很多观众感受到了快乐或者感动,众口难调之下,国产喜剧需要鞭策,也需要鼓励。
其实在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它最单纯,同时也最强大,一切风浪都无法触动。
苏伦脑子进水系列,好好的女性电影人怎么能变成直男东北喜剧网大导演,满腹财色成功学,一心只想人生巅峰。全员骨折式人物塑造,情节东拼西凑,逻辑毫无因果,视角和叙事甚至失去主次和重点。预告纯纯骗人,以为是爱情片,结果发现类似于家庭?成长?的一个双男主四不像。所有身穿/脑穿/奇幻类型的主题是相互改造和进化,但雷佳音即使渴望家庭也自始至终是个黑心律师,张宥浩为了勾女而许愿但变身份后相继表演了舔狗、魅女、丑妈宝的伎俩,后来的行为被律师牵走自己完全失去目标。第三个愿望不了了之,本来许啥,没许成认命,认完命后编剧改了设定法则,捡回身份一切回到原点。稻怎么认出哥哥?没有密码也可以刷搜奶奶的视频,为什么最后找到密码才强行煽情?张小斐的角色相对现实,人物轨迹和弧光完整,30岁一事无成挣扎徘徊。张母神戳戳但演技好。
①看完满江红再看这个结论是雷佳音不挑,啥都接。②老演员年纪大了是不是也不好挑剧本,有得拍就拍了。③不要看,浪费时间浪费钱。
身份交换是玩烂的故事,轻喜剧最后走温情向,适合贺岁档消时看。
6,勉强合格,算是今年春节档唯一比较标准的合家欢电影,各方面完成度还是比较高的,戏剧矛盾和人物成长都表达的比较完整和充分,喜剧表皮,家庭内核。对上海弄堂筒子楼的空间展示在现代中国城市电影里面是非常有记忆点(虽然我感觉略逊于徐峥在《鸭先知》里面对上海的展示),整体故事比较烂俗,但没有像麻花那样走向低俗,社会议题的加入也增加了一些现实主义的底色。但是这种奇幻小品无论设定还是故事实在是有点过时了,观众密集地看的太多了,完全无法产生惊喜和兴奋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影的口碑,人物设定上也稍显刻板,交换身体后的雷佳音和张小斐的感情戏互动真是又尬又难看,导演还是没太搞清楚电影主题和侧重点应该放在哪个议题上面,又套路又寡淡,这就很难有好评了。
7分吧,多给一星鼓励,可能因为我把预期降的足够低,观感居然还不错,好于大部分流量主演的6分国产片。烂大街的两个人交换身体的设定,雷佳音和张小斐的戏份非常搞笑,是现在的喜剧片中难得的好笑。开篇是爱情线,最后结局又把主线落在了亲情,既要又要的感觉,最终导致哪条线都讲不好。
春节一口气看5部之第1部。还行,但看完觉得本片成为黑马的概率不太大,不太可能复制去年《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票房奇迹。因为本片属于轻喜剧,笑点不够密集的同时,也都比较常见且平庸,大多数时候观众都会比较冷静,我所在的观影场次,只有零星三四次全场有笑声,而去年杀手那场真的是全场几十次大爆笑。导演苏伦前作《超时空同居》也是雷佳音主演,也是带有奇幻色彩,也有温情路线,只是那部的主题非常清晰就是——爱情,且和复联3同期上映提供了不一样的选择。而这部虽然也有爱情线,但是并不突出,里面还有友情、亲情、梦想,还夹杂着阿尔兹海默症、老年欺诈等社会议题,想法还是挺好的,所以略敢可惜。再加上今年春节档选择比较多,所以竞争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会有遗憾吧,其实是有触动人心的一面的。
《交换人生》告诉我们,即使交换得来的人生再富裕再精彩,也抵挡不了最爱你的亲人。被家人安稳的爱着就会有战胜一切的勇气。
非常男性(孩)视角的青春期白日梦,笑点比较老,主题升华略硬。
其实没有那么差,但是确实比照上一部导演的目的变得不纯粹了,在成熟模式下想搞出花最后只搞出尬。雷佳音确实台词好,自然,表演痕迹趋近于无。
春节五部的最后一部,原来大家都在这儿等着呢!沙溢这回有了亲儿子,大头也不当宰相当律师了,岳岳不拿金牌开的士了,余铠磊不演车夫当老板了,How old are you?吴彦姝真好,希望她再多演几年。剧情很下饭,适合你在家吃饭的打开流媒体瞅瞅。
自己没活明白就想传授人生经验的尬片
挺适合春节看的,开开心心,还温暖,又有童话色彩!适合有老人孩子的全家人一起看!能把和老人有关的部分巧妙的融合在春节档电影里,非常走心!雷大叔又刷新我认知了!!不但能呈现自私现实的中年律师,还能带着大叔的双下巴表现出自卑少年的天真与青涩!这演技太赞了!
短视频网红已经成为向影视界输出演员的蓄水池了。虽然大都演技粗糙,但好歹不至于太尴尬。剧本打磨的再仔细些就好了。
张小斐的脸也太适合大荧幕了吧!真的好美啊,灯光摇晃那段真的太美了。最喜欢的角色就是金妈了,一个超好的妈妈,刀子腿豆腐心,对女儿也超好。
2023年的片子,对于z世代的刻画还不如2010年的《歪小子斯科特》。各方面配置都仿佛《人潮汹涌》,但一方面导演水平太次,另一方面《人潮汹涌》本身也是炮灰啊。所以到底为什么要拍这部片子呢?为什么要来春节档白给呢?不懂。
一般水平的喜剧,有能让我发笑的点,也有让人尴尬的点,又要讲家人的重要,又要讲人性的光辉,又要讲别扭的爱情,又要玩奇幻。想要表达的太多,让人快乐的太少。
看到这样的电影是你我的不幸
不是每个春节档喜剧都可以是《你好,李焕英》。《交换人生》可以抬走了,一个字儿:烂!雷佳音演的很油腻,张小斐戏份和作用仅是大号女配,各个配角也很脸谱化。台词很尬,剧情很无厘头,煽情很刻意且尴尬,矛盾制造的很生硬,问题解决的很突然,还有一些极其令人无语的价值导向(反正烂片有的它都有罢了)。唯一亮点:张宥浩!他演的很好,台词和形体都很好,是少见的可以演出青春朝气的男演员(或许是我看青春片比较少吧)。他把少年的青涩感和中年男性的成熟感演绎得淋漓尽致,给大家充分彰显了他塑造角色的能力!如果他的资源再进一步,相信他可以有更好的成就。总之,今年春节档,避开《交换人生》[抠鼻]只是一个观影避雷推荐
两个主角都是鞍山人,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