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失意的时候,看了这部电影,最开始的画面用孤独两字形容已足够形象,但是费德好像并没有特别的孤僻,他对外界很渴望并非拒绝,他的家虽然破旧但胜在整洁,也有一双灵巧的做手工艺品的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可能也靠这些手工品来维持生计,身体有恙,上了年纪,物质贫穷,一辈子就活在那一亩三分地,全世界的穷苦人民好像都是这样,索性他的妹夫给他看了一次相机外的世界,重新勾起了他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他也找到了他与外界沟通的媒介:相机,小小的相机给了他极大的精神力量,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相互尊重的朋友,虽然他在朝自己梦想奋斗的路上受到了打击,阻碍重重,但他也没有放弃,身体不堪重负之时,也仍旧在尝试出门,甚至有一个片段,他在死亡日记上写下的名字都是他亲爱的人,会觉得很感慨,有时候人在痛苦之时,也动过伤害最亲近之人的念头,可能感觉他们仿佛才是给自己带来伤害最大的人,但是清醒之后,他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了最上面,但其实无论挣扎着伤害谁,最后痛苦的都是自己,悲观的时候总是看不见彩色的。
不过他最后还是站起来了,朋友们帮助他,一起去海边,去海边的路上我也非常亲切,恍惚间也像我回乡间的小路,他们最后也一起努力到达了海边,这个画面让我突然记起看过一个cheems的小短片,从讲述作者小想去看极光,长大后身体因上班到出现问题时,突然放下了一切去追逐梦想,但是实现的那一刻却又感到莫大的空虚,我不知道为何费德在到达海边之时没有这样实现梦想的落差,他甚至和他的朋友们一起,说等日出,我不知道其寓意,或者说,日出对他而言,意味着一种新生。
整部片子都节奏缓慢,音乐也非常好听,墨西哥的背景并不算特别浓厚,就是一个简单的家庭小故事,直至影片结束,我回想片名:行走距离,是如此贴切,或许我没有这样沉重负荷的身体,但心灵上的负担又何尝不是把人压得寸步难行,因为我性格懦弱,受到挫折之后,想到的也是逃避现实,我希望我可以像费德一样的勇敢,我也不知道我是从片子的哪里开始哭泣,或许是他的身体实在太过沉重,或许是他的妹妹面冷心热,又或许是他的梦想和他的现实看起来那么困难不可及但依然在走,但或许的或许,我好像也可以尝试着像他一样,勇敢一点,去等日出。
今天在網路上發現一部,2015年上映的墨西哥喜劇電影《行走距離》(我找不到台灣的翻譯),因為今晚想看輕鬆一點的作品,再加上查了豆瓣,她的評價很高,所以就選她了。
沒想到從第一幕開始,我就一路含著眼淚看到最後(到底是誰說她是喜劇片的?
),故事從一個近200公斤的胖子,鎮日宅在家裡,因為多年前一部老相機,開始走出家門、認識滿口小謊話,內心卻超級善良的小青年,也發現那位其實對妻子不滿,但始終關心大舅子的妹夫,真正的內心想法。
二個男人加入他的生活,陪伴他一起開創生活的可能性。
內容很一般,應該說很日常,甚至是很普通。
但是,拍的好純粹,也好真心。
我超級喜歡幾個場景的佈光、景深還有色彩的層次感。
我也喜歡男主居住的舊屋,雖然破舊但色彩斑斕,很有生活氣味,也很有藝術感。
我更喜歡這位可愛的胖子、愛出風頭的小青年,他們純真的笑容讓整部電影充滿清新。
全程我看的淚眼矇矓,直到最後收在三位在海邊的背影時,超級想大哭一場。
這部電影主演及製作團隊的資料很少,幾乎查不到。
我只知道男主(演胖子的那位),本職是作曲家(這部電影的配樂都是他做的),其他都不知道。
我很想知道男主、臉部表情多變的小青年,以及這位導演,還有沒有別的作品。
如果有人知道,煩請告知,感激不盡啊雖然她是2015年的作品,但因為我今天才看到,所以請容我把她排入我今年最愛的前五吧
偶然间看到这部电影的解说,看到开头就被这个极度肥胖的人物吸引了,没等看完解说马上打开电影细细品味。
这是一部关于梦想、友谊、孤独的电影。
主人公的梦想——拍出艺术照。
尽管有着生命危险,尽管亲人阻拦,他还是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旅途。
电影比较触动我的几个点是:保罗说的几次谎。
“你走运了!
”给他一次次带来了希望。
还有在旅行社为他出头,指责女前台歧视弱势群体。
还有给他带来了专业的相机,提议带他去海边。
还有一次次的陪伴。
有人会觉得保罗为他付出了好多,但其实他也收获了很多,他享受与朋友相处的快乐,他也有一颗热爱摄影的心…
费德虽然行动不便,甚至还有很大的体味,但他怀有一颗纯真的心,三个朋友待在一起,即使不说话也不会感到尴尬。
记得有一个场景是,三个人出见面,雷蒙和保罗产生一点小争执,但费德在中间协调,最终他们成为了彼此的好友。
雷蒙也是拥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他被强势的老婆束缚着。
他享受与费德在一起的时光,他可以谈论他的爱好,不必被生活琐事所烦躁。
每每看到费德的笑容,都感觉很治愈。
电影结尾没有给出日出的画面,也许也是导演留给我们自己去探索自己的日出。
还有一点感悟,尽管费德拿着一个破旧的小相机,依旧可以拍出很优秀的作品。
每次我想开始一件事,总想着自己要拥有最好的设备才能开始。
其实,还是技术问题。
我们仿佛压上一生在与命运和时间打一场牌不知道命运牌面花色不清楚时间牌剩几何于是一边盘算着时间一边忌惮着命运苦心经营用失去获得机会用权衡掩饰欲望终抵不过白驹过隙 时间不可挡天道无常 命运不可知局终牌残我自慰藉 成败不可求无可奈何方懂得留下的都是遗憾打出去的才是人生如果命运透了风时间交了底打出的牌是否会不同依纵使无法赢得牌局是否可以不输掉人生“老妈说过,抱一下柏树就能预知寿命,胳膊长的活不久,因为抱住的多。
胳膊短的反而活得久,因为抱住的少。
”“我现在去抱那棵树,它会不会告诉我还能活多久?
”——费德里科·桑切斯《行走的距离》这部画面极具墨西哥风格的电影,讲了一个笑中带泪的简单故事,却让不同的人收获到不同的东西。
与我则是……费德里科·桑切斯一个因为过度肥胖而导致心脏病的独居大叔。
他仿佛是最自觉的囚犯,将自己囚禁在一个老房子里。
每天靠串珠子过着无聊至极却相对安全的生活。
陪伴他的除了广播、电视、咖啡、甜点,就剩下自己费力的喘息声。
直到度假回来的妹妹、妹夫给他看了旅行照片,他决定拖着沉重的身体出门去冲洗床下饼干盒子里藏着的老胶卷。
也许他的“走运”从他迈出房门的那一刻开始,也许从他推开保罗照相机店门开始。
在“走运”的冲洗出胶卷后,又“走运”的买到折扣相机,并“走运”的得到上门维修服务。
然而,费德大叔真的开始走运了。
他在照相中找到了乐趣,抑或是寄托。
当他拍摄的椅子、桌子、电话、苹果、香蕉、玩具饰品…给他妹妹看时,她说“这都是屋子里的东西,五岁的孩子都可以拍出来”,而费德大叔说“这就是我的全部啊。
”更走运的是这样的照片也有人欣赏。
莫名的气味相投,让狡黠孤独的相机店少主保罗、孱弱笨拙的大叔费德、惧内温暖的妹夫雷蒙成了彼此的知己。
他们一起看电视、喝咖啡、吃饼干、欣赏费德的“艺术照”、探讨保罗带来的《死亡笔记》漫画。
“死亡并不是恐惧,它是力量和责任。
”也许是因为对摄影的热爱,也许是对死亡的思考,也许是摆脱身体束缚迈出去的渴望,大叔费德做了一个让大家诚惶诚恐的决定,要去海边旅行。
这个平凡的愿望,在过度肥胖的费德面前困难重重,旅行社的婉拒、医生的禁止、妹妹的担心,让费德的身体状况阻力变得微不足道。
这让从绝望中燃起希望的费德再度失望沮丧。
过去的生活充满遗憾,我的灵魂备受摧残,我希望前路义无反顾,在暴雨中找到宁安。
知己就是懂得你的忧伤,帮助你实现心中所想的人。
保罗在冲洗出来的费德的照片中,看出了费德想抓住余生,留下最后美好的愿望。
他装上最新型的相机和镜头,去费德家,要陪他去海边。
这时妹妹和妹夫也到了,妹夫终于说服妹妹放弃阻拦。
于是,三个男人驱车赶往海边,踏上一场追梦的旅程。
也许我们永远等不来最好的机会,就如史铁生说的“我四肢健全时,常抱怨周围环境糟糕。
瘫痪后怀念当初可以行走奔跑的日子。
几年后长了褥疮,怀念起前两年安稳地坐在轮椅上的时光。
后来得了尿毒症,怀念当初长褥疮。
又过了一些年,要透析,清醒的时间很少,怀念尿毒症的时候。
”“越来越好”能成为一个美好的祝福,是因为生活终究不会完满,而且越走越短。
命运的走向和生命的长短皆不由人控,故而在生命的尽头终会有遗憾。
但那遗憾一定不是因为什么成败,可能只是因为你手中某一张珍视却没打出去的牌。
这就是命运透的风,时间交的底。
那么如果把手中的牌都当成最后一张牌去打,我们留下的遗憾会少一些吧。
也许与不输掉的生活的距离,只差迈出的那一步。
最让我惊艳的就是这部片子的色调,非常非常的舒服,属于低饱和度的油画质感,非常棒,故事也确实温情,不是属于大哭一场的类型,却是冷静克制的一种真实的温情,很真实,是你我都会去做的故事,可能在你我以为只是一段值得回忆的记忆,拍成电影却能触动很多人,这部电影就是这种生活中的真实触动。
另外每个人物都很有意思,虽然整部电影参与演员就那几个确十分抓人眼球,各有各的想法和立场。
青年的加入以及死亡笔记的融入也给这部文艺剧情片注入不一样的奇妙感觉。
这部电影在那个时候结束确实给人感觉非常舒服,把最美好的就在这个时候,感觉还会继续讲故事,却在最精彩的时候停止了。
另外,我其实一直觉得他是部剧情温情片,当我看到黄秋生老师辛苦了的时候,确实笑出了泪水,我承认他也是一部喜剧片了
本片的主人公费德是个看起来就有四五百斤重的大胖子,没体重的原因,他患有心脏病,不能剧烈运动,也不能减肥,更不能行走,因此多年以来一直独居在家,但他很自律,每天八点起床做手工项链边听收音机,晚上坐在沙发上看会儿电视然后入睡,每周他的妹妹罗邵拉和妹夫拉蒙都会来看望她一下,妹妹有点嫌弃他,嫌弃他身上的味道,更讨厌他这个样子,但是他的妹夫待他很好,不嫌弃他什么,而且经常把自己的一些趣事分享给保罗。
也给他枯燥的生活有了些许的乐趣。
一次妹夫把他旅游时的照片给费德看,费德第一次接触到的摄影,他看到那些优美的风景,跟看到照片里妹妹和妹夫快乐的笑容时,这对多年以来不能出远门的费德来说是无比的奢侈,晚上,他翻出家里一台坏掉的老摄影机。
里面有一卷胶片,第二天一早,他要做一件大事他要出门,把照片洗出来,他在去的路上看到一群孩子在街上踢足球,看到他们随心所欲的奔跑,费德眼里充满了羡慕,费德慢慢悠悠费劲千辛万苦终于到了冲洗店,照片冲洗出来,是他过生日时家人的合影,他看着照片,幸福的回忆涌上了心头,费德又买了一台二手摄影机,他用这台摄影机拍遍家里的各个角落,也拍自己,摄影机让费德的生活有了些色彩。
也因为这台摄影机,费德认识了冲洗店的少年保罗,二人因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变成了要好的朋友,从此保罗和拉蒙,经常陪伴保罗一块儿拍照,一块儿做手工,一块儿看漫画,朋友的陪伴也让费德生活不再枯燥单调。
一天晚上费德在看一本书上面有大海的图片,这么多年以来,他第一次有了一个想做的目标想完成的想法,他要去看海,去把把大海拍下来,保罗和拉蒙把他带到旅行社,但无论费德说订哪一天的旅行团,前台服务员都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拒绝掉,费德也明白,因为自己胖,人家不想惹麻烦。
保罗和拉蒙把费德送回家后也离开了,费德自己出了门,但这次出门他犯病了,费德在医院的病床上醒来,妹妹抱着他的手痛哭,也许到患难时才知道费德身边的每个人都是爱着他的,妹妹虽然嫌弃他,但是他也是真的爱他。
保罗来到费德家里把他犯病前在大街上拍的那些照片给他看,这些照片可能不是拍的最好的,但绝对是最有感情的,拉蒙看了非得拍的那些照片后也被深深感动,二人决定完成费德的梦想,既然旅行团去不了,那我们就送你去,此时妹妹也来了,看到费德又要出门一万个不同意,但是这次费德非常的坚决,他坚定地说出这是我的相机,我的人生,我的梦,妹妹走出门对费德喊,你走了,我就不管你了,你找别人照顾你去吧,她爱费德,她不是打击他的梦想,他只是担心他的安全。
费德坐在车上感受着细腻的微风吹过脸颊,脸上流露出自由,幸福满足的笑容,终于来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保罗说,现在干什么,等,等日出。
影片中费德的体重,成为限制他探索美好生活的枷锁,这些赘肉也象征着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阻力压力,阻碍囚禁着我们的梦想,精神自由,无论我们现在是迷茫,还是身心俱疲,又或者无可奈何,还请继续坚持,寻找发现,当你撑过去,世界像你展示的一定震撼心灵,其中保罗和拉蒙,我真的很欣赏他们,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帮助陪伴,费德可能会一直颓废下去,费德很幸运有他们两个真正的朋友。
真正的友谊,是值得让人艳羡的。
它能伴我们走过痛苦,走出迷茫,也能带我们体会温暖与感动、开心与畅快。
《行走距离》是亚历山卓·古兹曼·阿尔瓦雷斯执导,卢卡·奥尔特加、毛里齐奥·艾萨克、约耳·菲格罗阿等主演的电影。
去看看吧,可能这部电影会给你一些帮助启示或者安慰吧。
行走距离,是千山万水的近和近在咫尺的远。
费德里科·桑切斯是一个特别的胖子。
特别不是指他是漆夜中的萤火虫,而是特别重。
保守估计三四百斤,看上去就像会移动的石头。
不管在哪都是视线焦点,只是不知包含多少善意。
这一天妹夫拉蒙给费德看了他们旅行时拍的照片,激发了费德摄影的欲望。
他决定拖着沉重的身体出门去冲洗床下饼干盒子里藏着的老胶卷。
妹妹一家走后,拉蒙艰难的出了门。
从自己家走到巷口这短短的几十米,费德都走的异常艰难,只能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也许他的“走运”从他迈出房门的那一刻开始,也许从他推开保罗照相机店门开始。
在“走运”的冲洗出胶卷后,又“走运”的买到折扣相机,并“走运”的得到上门维修服务。
然而,费德大叔真的开始走运了。
他在照相中找到了乐趣,抑或是寄托。
当他拍摄的椅子、桌子、电话、苹果、香蕉、玩具饰品…给他妹妹看时,她说“这都是屋子里的东西,五岁的孩子都可以拍出来”,而费德大叔说“这就是我的全部啊。
” 经过千辛万苦费德终于来到了年轻人保罗的摄影器材店,买了一款最便宜的数码相机。
保罗也是一个善良的年轻人,在和费德的接触中,保罗觉得这个萌萌的胖大叔很有趣。
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朋友。
妹夫拉蒙也来找费德玩,费德把《死亡笔记》介绍给拉蒙看,俩人都入迷啦,看的不亦乐乎。
还让对方把自己写的死亡名单分享出来,真是幼稚死了,跟小孩一样充满了童真。
妹夫拉蒙最近在休假,不顾老婆罗绍拉的阻挠,天天来找费德玩。
保罗也来找费德玩,三人就聚到了一起,保罗和拉蒙刚开始互相看不对眼,俩人较劲,费德中间调和,最终三人都成了好朋友。
这哪里像成年人,分明就是三个小孩嘛。
也许是因为对摄影的热爱,也许是对死亡的思考,也许是摆脱身体束缚迈出去的渴望,大叔费德做了一个让大家诚惶诚恐的决定,要去海边旅行。
这个平凡的愿望,在过度肥胖的费德面前困难重重,旅行社的婉拒、医生的禁止、妹妹的担心,让费德的身体状况阻力变得微不足道。
这让从绝望中燃起希望的费德再度失望沮丧。
过去的生活充满遗憾,我的灵魂备受摧残, 我希望前路义无反顾,在暴雨中找到宁安。
知己就是懂得你的忧伤,帮助你实现心中所想的人。
保罗在冲洗出来的费德的照片中,看出了费德想抓住余生,留下最后美好的愿望。
他装上最新型的相机和镜头,去费德家,要陪他去海边。
这时妹妹和妹夫也到了,妹夫终于说服妹妹放弃阻拦。
于是,三个男人驱车赶往海边,踏上一场追梦的旅程。
也许我们永远等不来最好的机会,就如史铁生说的“我四肢健全时,常抱怨周围环境糟糕。
瘫痪后怀念当初可以行走奔跑的日子。
几年后长了褥疮,怀念起前两年安稳地坐在轮椅上的时光。
后来得了尿毒症,怀念当初长褥疮。
又过了一些年,要透析,清醒的时间很少,怀念尿毒症的时候。
” “越来越好”能成为一个美好的祝福,是因为生活终究不会完满,而且越走越短。
命运的走向和生命的长短皆不由人控,故而在生命的尽头终会有遗憾。
但那遗憾一定不是因为什么成败,可能只是因为你手中某一张珍视却没打出去的牌。
这就是命运透的风,时间交的底。
刚从医院出来的费德在两个好友的带领下来到了海边。
我不确定这是不是费德第一次看见海,至少是他这一年多来第一次看海。
现在干什么?
等。
等什么?
日出啊。
结尾镜头定格在三个人一起坐在昏暗的海边,等待着第二天的日出,等待美好的明天。
这个结尾很有意思,让我想到了特吕弗《四百击》最后同样的一片大海,但那片海其实有暗示悲剧的意味在其中。
他们有没有拍到日出?
海的那一边是什么?
费德未来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没有人可以决定,也许最后还是悲剧,但至少他们走出了勇敢的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从导演、编剧到演员没有一个我们叫得出名字的人,甚至在豆瓣上点开他们的信息你会发现这部《行走距离》是他们大多数人唯一的作品。
但就是这样一部没有著名制作人员,没有大投入,没有特效的“三无”产品依旧让你感受到了那份来自生活最真实的温暖。
看似平平无奇,其实暗流涌动。
不也正是生活的真谛吗?
电影接近尾声,这句出现了多次的对白终于戳中泪点。
桑切斯先生和这位瘦瘦的小男孩因为一部破旧的相机认识,后来他用一罐饼干无意收买了这个小男孩。
故事开始,以为只是讲一个超级大胖子无味的人生,正好鼓励自己减减肥。
电影中刚开始,桑切斯先生尖酸的妹妹,软弱的妹夫出场,他们偶尔的看望就已是一潭死水中的波纹。
直到桑切斯先生开始对摄影感兴趣,他的生活变得有趣起来。
那个被一罐饼干被收买的小男孩(啊哈,其实小男孩是被内心的善良收买的)经常到桑切斯先生家蹭饼干吃,一起看电视,看漫画。
后来妹夫也加入看漫画的行列,一起帮桑切斯先生做手工。
桑切斯先生想看海,可旅行社不肯收他,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差。
一次入院,妹妹的态度一改从前。
桑切斯先生的小小朋友还有妹夫决定帮自己完成心愿。
“今天你又走运了”。
男孩送他最贵的一部相机,并且打算一起开车去海边。
出门前妹妹发现了,对着病重的桑切斯先生哭喊,回来我可不会管你了。
其实是怕他回不来。
终于到海边了。
故事也结束了。
嗯,桑切斯先生真的很走运。
在死寂的角落里有人点亮了他的生活,在最想放弃的关头有人为他歌唱。
这种简单的温情最容易让人动容。
那些拥有健康、亲情、友情、爱情的人,是不是更走运一些呢,所以,如果感到寂寞或者绝望,或许你该和朋友出去走一走啦。
《行走距离》:这是一部墨西哥电影,开场就是一个如山一样庞大的背影, 男主角费德出场直接且震撼。
保守估计400斤,自己穿个衣服都困难,在房间里走几步就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于是观众们揪心的看着独居的他缓慢的挪步,面无表情的吃喝拉撒,仿佛是最自觉的囚犯,将自己囚禁在一个老房子里。
每天靠串珠子过着无聊至极却相对安全的生活。
陪伴他的除了广播、电视、咖啡、甜点,就剩下自己费力的喘息声。
生活无望得让人窒息,房子里连老鼠和蟑螂都不肯逗留。
电影的开始便是灰色基调,死亡是心照不宣的主题。
费德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妹妹和妹夫一周一次的探访。
不仅是亲人间的关怀,更是他唯一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
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这个巨大的胖子是如此的孤独且对这份孤独的不甘。
这一天妹夫拉蒙给费德看了他们旅行时拍的照片,聊了那棵能测量人生命的大树。
手长抱住多活的短,而手短抱住少,活的长。
费德开心的说,我手臂那么短,肯定抱住的少,会活的很长。
妹妹流露出难过的表情,因为谁都知道,这么胖的人是活不长的,而费德对生命是如此的渴望。
看了照片后的费德,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他找出了一台旧相机,鼓起勇气走出家门,去照片冲印店。
虽然只有短短一个街道路程,对于400斤的胖子来说,比爬长城还累。
看到他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走一步休息一阵的样子,所有的观众都会于心不忍。
可是外面的世界多好啊,不再像个囚笼里的犯人,那里有高高的蓝天,街头有踢球的孩子,就连过往的车辆,路边的小狗,飞扬的尘土都那么可爱。
于是他认识了开冲印店的年轻人保罗。
一来二去中,两人成了好朋友。
保罗经常去费德家里,外加那个十分善良温和的妹夫,三人搭档,一起看电视,一起看书,一起做手工,画风十分温馨。
他还是那么胖,家还是如此破败,可是有了朋友,一切都不一样了。
互相拌嘴,一起分享美食,聊人生理想,做手工。
听着妹妹妹夫说的旅行趣事,费德非常想出去旅行。
费德第一时间告诉了妹夫和保罗,三个人开了一个小货车去了旅行社却被婉拒了。
是啊,不怪旅行社。
费德心里清楚,拉住了同仇敌忾的妹夫和保罗。
失落的费德决定走出家门,去找其他的旅行社。
但是这一走,却让他昏倒在路上。
当拉蒙和保罗找到他时。
费德已经躺在了医院里,肥胖的身躯让他的心脏承受着巨大的负担。
费德的心脏每分钟跳120下,体积已经是正常人的两倍啦。
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那个貌似很嫌弃费德的妹妹,是打心眼里在意担心哥哥。
出院后妹妹帮他洗澡,照顾他的生活,并劝他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是出自妹妹的关心。
可这也是妹妹不了解费德的地方。
费德似乎被判了死刑,生活又回到了之前的状态,死气沉沉没有希望。
保罗带来了费德昏倒前拍的照片,十分精彩,十分动人。
说到底,对于摄影的迷恋其实是对生活的迷恋和对世界的好奇。
如果放弃了这个爱好,也许对于胖子来说,真的意味着死亡,哪怕肉体还活着。
两个好朋友冒了很大的风险,妹夫甚至不惜与妹妹翻脸,带着费德去看大海。
这一刻,我好像看到了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奔向大海,这一刻,我好像看到飞越疯人院里酋长打破牢笼。
也许费德在路上就会心脏病发作,也许会出现各种危险。
但旅途不就是充满各种未知吗,正因为未知才具备吸引我们的魅力。
而温暖的是,有好朋友不惜一切的愿意陪伴帮助实现梦想。
哪怕第二天就死去,仍然不辜负来这个世界一趟。
那么,拥有健康、体格正常的我们,是不是更走运一些呢,是不是应该更加勇敢一些走出去,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每个平凡的个体,都有各自的精彩,纵然凡庸,也无可替代。
这部电影是在去厦门的动车上看的。
发现旁座的小哥探头看我的屏幕,我轻轻把屏幕侧向他那一边,于是 愉快的度过了一段漫长的旅程。
看电影是我所爱,把所爱分享给同好之人,真令人愉悦。
亲爱的正在看这段文字的你,谢谢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P说看电影非常有意思,因为你可以通过电影短短的几个小时,让自己跟随主人公体验不同的人生。
作为一个80几斤的小个子,我实在无法切实感受一个三四百斤胖子那种笨重感。
但是走几步就会喘,走一小段路就要歇会的无力感,以及一个人自己闷在家里,什么事都不想干,什么人都不想见的空虚感,我却深有感触。
生活只是活着而已,除了生活必须,没有爱好,没有朋友。
幸好,我们都是幸运的。
费德的幸运是从他因为喜欢摄影,遇见了年龄体型相差悬殊,却心地善良,生性乐观的男孩保罗开始。
同样爱好摄影的还有费德的妹夫拉蒙,三个人也因此成为好朋友。
三个人的友谊,简单而又默契,有好多让人动容的瞬间。
比如,费德生病躺在床上时,两个好朋友一左一右,陪伴中帮他穿珠子。
三个人终于决定说服妹妹准备驾车去看海前的紧紧拥抱。
这些都让人在被如费德体重般的重压之下,感受到一丝丝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费德的幸运,除了他有摄影的爱好,还在于他终于迈出了那一步。
没有行走之前,一切都是遥不可及的,一切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毕竟他连走到门口都费劲,走到床上都要累到重重的坐下,走到电话前的时间到长到电话挂线。
但他还是迈出了去洗照片的那一步,走过门口泥泞破烂的路,穿过刚刚能挤出去的门,走过人们的目光,喘着比我跑十公里还大的大气,终于走进了保罗的店里。
生活永远是五彩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
那些不像费德这般幸运的人,就只能像他看着孩子们活力四射的踢球自己却连喘口气都困难。
所以,如果你不是一个幸运的胖子,又不想只是活着而已,那就使劲折腾吧。
冷门佳片
肥(疾病以外)是失控的欲望
超重摄影师和西班牙死亡笔记,海边等待日出,知心好友两个足矣
心酸又温馨
7/10。有朋友,能支持能帮你完成才是最重要的。
重口味外表下的小清新
丧片
最后的歌好应景 no quiero nada mas a arrepentirme. 祝愿我们的人生愿望都实现。
一些人的自由其实很简单对于他来说,坐在后背车厢上的那刻他自由了
友情就是,在你变成鸵鸟的时候,带你装逼带你飞。
真的是很冷门了 也真的是很不懂重点了
这也太写意了??????
⒈虽然妹妹罗绍拉平时看似不通情达理而遭到哥哥费德的嫌弃,然而,在哥哥失踪时是她担心受怕、哥哥住院时是她陪在身边、哥哥养病时是她帮做家务甚至还帮他洗澡,没有抛弃肥胖的哥哥反而还悉心照料他,被她感动到了;⒉他们看的漫画竟然是《死亡笔记》,惊喜;看到有豆友也联想到《心房客》,也是惊喜!
拍的好闷的一部片子
三颗寂寞的灵魂,彼此取暖。不管命运给了你多烂的牌,也要努力呀。
大胖子的小幸福
温暖,纯粹,有人可以互相陪伴的幸运可以覆盖所有的“不幸”。
性冷淡风的镜头和色调,讲了一个如此温暖的故事。
谁能惨过小猫小狗,其实人也是在无形的笼子里。人物太单薄了
男主表演的不错,可剧情没啥意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