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看了就停不下来,动作戏和演员们成为最大看点最大加分项...拿着一个俗套的三流剧本确演出质感的飞跃并成功出彩,是动作戏与演员们成就了这部剧,当然导演的巧妙运用也功不可没...这是一个比较简单并不是太复杂的故事,也不离奇曲折,并且这样的桥段经常在影视中出现,看2集基本就猜到结局毫无悬念,如果拍成电影的话不会超过7分,但是这动作戏和演员们成功出彩成为这部剧的加分项,就算不能5星放送,打4星也不违和,韩影无限制so奈飞无顾虑,这部剧朴大叔帅出天际,当然鸡哥和女主角以及配角们的演技也不错,韩影不管是大叔还是年轻人,基本上演技没什么好吐槽的……友情提示,你们要看生肉,好几个平台都有删减,比如韩剧Tv就大量删减...
作为韩素希的转型之作 我只能说她在这部剧里的表现真的很亮眼 无论是在她得知杀父仇人竟是自己身边最尊重的师父时在马路旁撕心裂肺犯恶心的戏码 还是她打架时那坚韧的眼神戏都演得挺好的 安普贤嘛就正常发挥 演技一如既往地稳定 这边特别要提到的是朴熙顺阿佐西 本来是冲着韩素希和安普贤class看的 却被朴熙顺阿佐西饰演的黑帮老大狠狠地给圈粉了 他是挺坏的 甚至堪比一个怪物 但说实话也挺可怜的 被自己最亲最信赖的兄弟给背叛不说 到后头还被自己疼爱又信任而培养的爱徒女主给背叛然后杀了 女主没做错 错的是黑帮老大自己一开始救下女主 却骗了女主实际上自己才是杀了女主爸爸的那个人 但女主与黑帮老大之间的感情我还是很喜欢的 黑帮老大虽说一开始是想着要让女主尝尝她爸对自己所做的一切 但到头来他动真情了 当他知道自己被自己的爱徒给背叛的时候 他这个硬汉狠人竟然哭了 甚至在最后一战的时候给女主留了余地 平时在对待叛徒时那么狠的他 在女主进去以后 竟然狠不下心对女主开抢 而是想最后一次跟自己的爱徒好好的大战一场 或许是他在给过去好兄弟的女儿一个机会 又或许是他真的很舍不得杀掉自己最得意的爱徒吧 虽然一开始就猜到了结局 但整体来说这部剧真的很燃很上头 看了一集就停不下来 虽然理解编剧安排男主死去是为了激起女主的杀欲 好让原本被男主给劝好只抓黑帮老大 而不杀他的女主 反过来变成一个怪物 放下一切就只想杀了黑帮老大替老爸与男主报仇 毕竟经历老爸与爱人被黑帮老大给杀害的女主在这世上已毫无挂念了 最后这一幕其实安排得很妥当 是点睛之笔 但是我还是很难受啊 女主刚刚和男主好上了 而男主也承诺女主以后可以依靠他 他会永远陪在女主身边就死了 总之这部看着是真的很爽 打戏很燃 大推 而且重要的是一天就能看完了 只需6小时
崔武镇是杀父仇人,也是女主在绝望中的唯一一束光。
他掀开汽车尾盖的那瞬间,应该在脑海里想了很多,少女惊恐又带着坚韧的眼神,撩拨了他的心弦吧。
五年来,少女隐姓埋名,身边信任的有且仅有他一人,他又是带着怎么样的心情看着少女成长。
他穷且一生追求一个完全可以信赖的人,但是却不断遭到背叛。
他用脆弱的谎言为代价编织了这个梦境,又何尝不担心谎言被发现的一天。
所以让律师准备的海边小屋,是他后悔了,他不需要女主在警局卧底,他只求她平安,只求她不会发现真相。
但是他们的关系一开始就注定是错误,这条路早已写好了结局。
剧里他们连个牵手拥抱都没有,多的只是简短的对话,眼神的交流,或者默默地远望,咋就这么好磕呢。
(我真的太爱这个剧塑造的崔武镇形象了,叔真的演的好好,走不出来了)
(首发于公众号:霧風誌 ,欢迎关注)由《人间课堂》金镇民导演,韩素希、朴熙顺、安普贤主演的Netflix韩剧《我的名字》又名《My Name/以吾之名》。
故事讲述尹智友(韩素希饰)为了寻找杀父仇人,丢掉了自己的名字,成为黑帮毒枭崔武镇(朴熙顺饰)在警察局安插的卧底吴惠进。
她不惜变成怪物,一步步靠近残酷的真相,在警察同僚全弼道(安普贤饰)的帮助下找回了自己真正的名字。
《人间课堂》到《我的名字》,金镇民导演已经执导了两部Netflix韩剧,同为黑色风格的犯罪类型剧,导演似乎已经摸透了Netflix观众的口味“故事可以简单,但一定要刺激又好看”,视觉上要更加强烈,色彩大胆,不要隐晦的蒙太奇,要干脆利落的暴力美学。
这部剧有大量的动作戏,用刀多过于用枪。
视觉上,用刀会让动作戏更加血腥残忍,刀插进身体、割喉等场面,血液喷溅的场面更原始、粗暴。
因此,剧中的黑帮用刀多,警察主要用枪,而智友有双重身份,刀、枪并用。
在关键时刻,作为警察的吴惠进曾开枪为崔武镇通风报信,抓捕时又故意开枪打死了都江才;作为组织成员的智友杀郑泰州和崔武镇时用了刀。
崔武镇一开始给了尹智友一把自己用过的刀,让她一找到杀父仇人就立马杀了那个人。
崔武镇内心一定很清楚,这把刀有一天终究会对准自己。
但他还是培养了尹智友,教她格斗技术、给了她新的名字。
同时给了智友一把枪,一把警枪,是杀害智友爸爸尹东训的凶器。
后来她才知道,尹东训是卧底警察,真实身份是缉毒警宋俊受。
崔武镇亲手用这把枪杀害了背叛自己的尹东训。
“复仇的代价就是成为怪物。
”从前的智友还是个普通高中生,枕着小熊玩偶,周围的杂物很多,至少像个家的样子;而现在的智友住在空荡荡的房子里,没有家具,孤独一人。
只有非常短暂的时刻,全弼道的出现稍微给她带来了温暖,同样的场景,一冷一暖的色调对比鲜明。
非常短暂。
被爆头的时候他还握着智友的手。
全弼道是第一个也是唯一叫她真正的名字——宋智友的人,因为类似的经历而能够共情,镜头特写两人手腕上手铐的伤痕。
比起感动或心疼,我更倾向于暗示他们内心都有着一样的伤痕(亲人都因为毒贩而死),是内心伤痕的外化表现,两人因为一样的伤痛,才能感情互通、感同身受,所以有了接下来的激情戏。
手铐是正义的象征,应该拷住的是加害者(毒贩),而现实却是束缚了作为被害者遗属的他们,只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
全弼道的死亡确实有些突兀,感觉是为了推动故事高潮的工具,让智友断了犹豫和良心,激发她最后的复仇心。
当然,也反应了警察职业的危险性。
让我想起了美剧《东城梦魇》中警察男主与女主kiss后也是被一枪爆头,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爱和死亡都来去突然。
这点突兀,可能也跟编剧对全弼道的人物塑造不足有关,不光是他,除了智友、崔武镇这两个主角,其他人物塑造多少都有些脸谱化,不够有特色。
比如都江才的塑造,只是纯粹的恶、复仇,他死时说了一句“不应该是这样的”显得莫名其妙;如果能够给忠犬副手郑泰州一些心理情感的刻画,也许会对他的死亡多一点同情。
智友的角色有别于一般以男性为中心的复仇剧,是女性的复仇,她不屈、野性、坚定没有丝毫动摇的眼神,是韩剧女性角色中比较少见的类型(导演前作《人间课堂》女主裴圭里也是类似的形象)。
演员韩素希付出的努力也有目共睹,为了动作戏增肌10kg,提前2、3个月学习格斗、射击、耍刀等动作戏,大部分动作戏亲身上阵。
当然看花絮照片,应该还是有部分高难度动作使用了替身的。
崔武镇的反派形象是最复杂丰满的,从没先背叛过别人,却一直被人背叛。
但也是咎由自取。
印象很深的一段,他在寺庙疗伤时,扫地僧人问:“你有能信任的人吗?
”他回答有,僧人说那就可以了。
只可惜,信任和情义是“怪物”不配拥有的。
所以他是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经典反派。
整体角度来说,《我的名字》导演把不容易创新的“无间道”题材,拍得刺激而好看。
动作场面绝对是上乘水准,尤其是女性为主角的动作戏干脆利落,有实力派大叔朴熙顺和动作新秀韩素希的演技加持,作为大女主复仇爽剧来看的话,值得一看。
要说缺点还在编剧,这部剧的剧本的确算薄弱了。
其实,故事简单老套不是问题,只要编剧好好润色、包装,增加人物细节,让每个人物都像真实地活着,一样可以出新出彩,成功范例详见老电影改编的《海岸村恰恰恰》。
但在情节不烧脑悬疑、观众很容易就猜出凶手的情况下,配角人物不够丰满、甚至脸谱化的程度,就无法增加剧作的厚度。
也没有留下如导演前作《人间课堂》一样引人联想、意味悠长的结尾···对我来说不是会长久留存在心里的作品。
但如果有喜欢这个导演风格的观众,我强推《人间课堂》!
网飞的助力将韩式报仇故事以一个更华丽的包装呈现。
故事非常简单,几乎可以从黑老大第一次出现就感觉到他就是操纵一切的大BOSS(当然也是朴熹洵确实够酷的原因),而且剧中也并没有故弄玄虚把他的身份遮遮掩掩。
所以估计不少观众从第一集就基本可以猜出,崔武镇不但是杀智友父亲的凶手,还会撒谎让智友帮他铲除对手(非常容易猜,如果智友父是警察越轨杀的,作为生死兄弟的崔要复仇还不容易?
看看他后面铲除毒瘾刑警和车奇浩队长多么容易。
如果是帮派对头杀的,那复仇就是崔的头号大事了,怎么会把凶手的枪给一个毫无经验的女孩子去追凶?
) 智友是大女主,看着她从弱鸡一步步变成大杀器,也正是这部剧要描述的故事线:黑帮老大将卧底女儿培养成了自己的女儿,而看点就是智友在每知道一点真相后的选择和行动。
故事几乎没有太多悬念和反转,黑老大从开始决定培养智友那一刻起,就是因为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狠劲儿的影子,所以原本并不想理会这个小女孩,但逐渐对她有了兴趣。
直到最后智友情愿冒着毁灭罪证,都要把自己放出来杀掉,崔武镇感觉到自己的女儿将会完美地成为另一个自己。
但是男二全弼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将女儿理性化投案自首,当然要出手阻止,而爆头男二就等于是女主进化的最后一步,继父亲后唯一能依靠和爱的人被杀,怎么可以不亲手干掉崔?
故事也没多大复盘意义,就看资金充足后复仇韩剧如何打出一片天就够了。
却看到影评里一片组CP的声音,虽然无伤大雅,但好像经过很多影评多方取证后,几乎已经坐实了崔武镇和智友的畸形暧昧之恋,就感觉这部剧的意思被人曲解了,所以特意借一篇影评的空间纠正一下。
其实这个故事简单在于,你几乎可以不用脑子,就跟着女主的节奏走,而且当观众获得的咨询比女主还多时,好奇的只是女主作何选择罢了。
而且,第一集的前十分钟就已经将这部剧集定调:这是一个缺乏父爱的女儿!
她几乎从头到尾都没在意过什么人,除了父亲,崔武镇和全弼道。
全弼道和智友修成正果,但如果不是全最后一刻动情的劝阻,这俩人根本不会成为男女朋友关系,那场突兀的床戏自然完全不会存在,他俩的关系只是为了智友进化成完全体制造的最后一个弱点。
而崔武镇从无视那个叛徒的女儿,到看出她身上有自己的影子(为求目的全力以赴,达到忘我境界),就成了智友复仇的精神支柱,这个自己爸爸的生死之交不但救了自己,还教自己报仇的技术,简直就是另一个父亲啊!
我没有被恋爱脑迷惑,主要是刚刚补完一部几年前的《他人即地狱》,里面也是描述大反派不断刺激、开发弱鸡主角,使其逐渐成为忘记自我的魔鬼,甚至不惜用自己牺牲的方式助推,和这里的崔武镇何其相似。
看着和自己非常相似的作品,即便要我全军覆没又如何?
甚至不忍心看着自己的杰作去坐牢,亲手杀了男二令女主最后暴走,最后心满意足地被干掉,与《他人即地狱》里,大反派被主角干掉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微笑,一模一样!
所以,磕CP的朋友在欢腾兴奋之余,还是要看回故事的本质,人家从第一集到大结局都围绕着家庭之爱(结局智友拜祭父母和全弼道兄妹),试一下把那些看似示爱的片段,换作是另类的父女之爱,就不要跑偏把崔武镇和智友硬拉成一对CP了。
最初是被这个题材和预告片吸引,又在其他视频网站上看到了剪的片段,感觉很有意思,于是找来看,没想到一看就欲罢不能,冒着被无数ddl拖死的风险熬夜三晚看完,还觉得意犹未尽,8集不够看!!!!
首先来说女主,最开始知道韩素希是《百日的郎君》,她在里面演世子嫔,世子不爱她,她也心有所属,和金宰英饰演的无烟相爱,然而二人爱而不得,最后世子嫔眼睁睁看着爱人死在自己怀里。
当时看的时候被这对深深感动到了,同时觉得韩素希是真的漂亮(虽然演技不咋样)。
后来她在《夫妻的世界》里饰演小三,再一次感叹她好美。
然后今年和宋江演的剧没看,只看了这部。
剧里女主真的超级帅,从男人堆里突围出来,一路靠自己打到了最后,那些打戏看得我肾上腺素狂飙,谁不想自己有女主这么帅呢?
(甚至幻想自己剪个同款发型)女主的穿搭也全是我的style,一边看剧一边暂停学穿搭哈哈哈哈。
男主安普贤,在《柔美的细胞小将》里面没get到,但是这部里面的短头发我立马get到了!
虽然不是第一眼帅哥,但是越看越爱,最后死的时候我好难过啊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编剧你没有心!
女主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够理解她的痛苦、随时可以倚靠的人,你竟然把他写死了…又生气又伤心!
PS.男主的手也好好看。
崔武道,朴熙顺,我全程看的时候都觉得崔武道是个好人,常常出戏,难道是以前看的《委托人》里面朴熙顺演的律师太深入我心了?
但不管怎么说,崔武道也是帅啊,不禁让人想磕他和女主。
本剧在剧情方面比较单薄和老套,人物的冲突、纠结和情节转变都比较单薄,让人一下子能猜到剧情发展,卧底啊啥的还是铺垫不够,反转也不够。
片中的动作戏倒是蛮好看的,男女主配合作战时也是动作流畅,非常有观赏性。
男女主的感情线虽然无新意但发展的还算比较和谐,最开始互相看不顺眼,后来并肩作战,互相敞开心扉,两个满身伤痕的人互相疗伤,很动人。
(我不会说最后让我决定来看这部剧的原因就是某站上的吻戏和*戏片段哈哈哈哈哈哈)最后怎么说呢,就是希望男女主能二搭,演个甜点的剧~( ˃̶̤́ ꒳ ˂̶̤̀ )
很多人磕女主和大叔,觉得这个男警察来的莫名其妙死的也十分突然,让人觉得十分隔应,我倒是觉得,女主和大叔是不会有什么感情纠葛的,女主的梦想是住在海边,养一条狗,过平静安稳的生活,她的计划与愿景中就没有大叔这种怪物,这五年,她没有朋友,没有可以依赖寄托的任何人,过的我行我素,就连搬家也就是一坛骨灰拿起就走,房子里干净得像没住过人一样,她并不快乐也不享受这种刀尖舔血的日子,她以前是一个喜欢听歌,会拨拉亮晶晶的小灯的一个女学生,而这五年,她没有任何放松,也没有娱乐,只为了复仇,最后有人告诉她可以依赖,可以相信,她全身心的放纵了一晚,没有被那个会把她压垮成为怪物的执念所左右,警察是她生命中的一束光,是她想要的,需要的,警察的死也不会让她消沉,但那束光照耀过她,这就是他存在的意义,如果与大叔相爱相杀,那就有点俗了
韩国影视和流行文化井喷了,从寄生虫到鱿鱼,从素媛到出租车,每每看完都值得回味和反思。
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必然的结果,几代韩国影人的辛劳积淀,怎么能没有回报。
当然还有就是不言而喻的另一原因了。
《我的名字》情节老套,看了第一集就猜到了结局,但过程中没有任何腻烦,反而找了少年时看港片的感动和兴奋,这要归功于演员的表现和导演的功力。
当然还有配乐的精彩,配乐的功力已经不输好莱坞一线配乐水平了。
1、可以和《怪物》对照,女性拍男性复仇和男性拍女性复仇的差异瞬间凸显,前者给予复仇的男性显性的脆弱和柔软,弱化罪案本身的猎奇色彩(即使是可以很艳情的厌女犯罪),为妹妹复仇的男性没有父辈的桎梏,对于警察这一职业也无甚包袱,报仇之路是轻盈的迷踪。
但在男性导演的镜头下(尽管My name的编剧是女性),女性的复仇与男性关系紧密,是高度被性化的。
首先女性为了她的父亲报仇,而报仇是在两个“父亲”之间的游弋——作为亲身父亲/正统父权的警察体系和作为养父的反面帮派,而她的复仇,要么倚赖作为法律的权力,要么倚赖另一种权力,即暴力。
一开始,智友进入帮派,但是并不如(像我这样的懒惰)观众想的那样,直接成为养女或情妇,她和男人们一样,从底层开始。
作为闯入者,她承担清扫、洗衣的任务,不被允许和他们一同使用拳击场,承受性投射和性骚扰。
智友化解的方式,看似是反抗性的,即使用暴力,但背后的逻辑却是归化的,是在更有权力的父亲家长(武镇)的监视和指导之下,学习、遵从男性的规范(暴力至上),并在规范之下打败他们。
尽管暴力作为内容,自然是反女性常规的、有强大自主性的,但是暴力作为规范,实则是乖顺的。
不过,输掉比赛的江才转而打破规则,试图强暴智友,可以算得上讽喻了:男性制定规则,但是随时可以脱离规则向作为弱者的女性施暴。
但是,江才被帮派除名的真实原因,是破坏了“父亲”的规则(通俗一点,动了父亲的女人)可见在暴力织就的父权羽翼之下,男女其实都是被动的。
因为性别表意上的暧昧,在(像我这样的懒惰)观众以为这是女打手和庇护她的年长爱人纵横天下的霸总故事时,剧情转为无间道,几乎算是惊喜。
不过,智友的二次闯入(年轻女性进入男性为主的权力结构)带来的初始冲突很快化解,新的父权代表出现(弼道)。
从这时开始,后续昭然若揭:在两套权力体系、两位父亲之间做出选择,鉴于再怎么说这是一部主流电视剧,所以反派必须死,智友的归属会是警察。
果然,对智友父亲真实身份的揭露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所以即便智友最后看似不属于任何一方,但坟墓上与父亲的二人警服照已说明了一切。
而在真正要做出选择之前,和弼道的情感升温,实在太像神来的败笔。
导演解释说,(甚至没有提前知会演员的床戏)是为了彰显作为完整主体的智友,第一次有自由爱人的权利。
暂且不说在一个高度封闭的叙事空间中,智友的主体性是否成立,但看这场床戏和后来的剧情,只觉出创作者的逃避。
如果没有弼道的阻拦,智友会杀掉武镇,因是弑父,自然也不再有选择之惑,此后她可以选择接受法律的惩罚(来自正统父亲的),但她不再属于其中;或是出逃,成为真正的域外人——怎么看都是比现有剧情更反叛的,即便算不上多么进步。
但是弼道横空出世,向智友招安,于是智友选择臣服于正统父亲,武镇被绳之以法——那么,“我要亲手杀掉杀害我父亲的人”,智友的最大/唯一人物动机则被忽略。
前者过于冒犯,后者过于无趣,所以只能由武镇再次毁掉智友爱的人,才能将观众视线从上述的关键性二选一上移开,并收窄至二人的情仇之上。
前半部分那些性别叙事层面暧昧有趣的东西至此完全消失(女性可以依靠反面的父亲击溃正面的父亲吗?
女性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弑父吗?
),然后大家很高兴看见智友活下来,服饰和妆容彰显她的恶女性(악녀)内隐,(所谓的)女人味外显,似乎获得了主体意识的胜利。
但是,两性纠葛的前提早已被设置,这一前提框定的空间是如此的窄,它回避更尖锐的提问,模糊观众的焦点。
真正的女性觉醒也好,复仇也罢,它应该在最大层面上关乎女性自身的体验和实现,与其他个体、任何框架和体系都无关。
而My name人为设定了二元论,要么选择生父/警察/常规的正义,要么选择养父/犯罪者/暴力的正义,这已经是安全之举。
又(迫于大众接受度?
)不敢让智友彻底作末路狂花,于是要为其杀死武镇的行为多上几重道德保险。
甚至最最关键的,名字的找寻,真实名字(宋智友)首次堂堂正正出现,也是由弼呼喊,而非智友的自我发声——通过男性呼名成为自己,实在过于无趣。
2、用视听和动作补故事的弱,其实是用情绪补全,所以观感很微妙。
很久没看过这种全程情绪先行的剧集,所有薄弱的剧情都用棱角冷冽的视听和暗流涌动的表演掩盖了,影像的压迫感消失了,影像成为了“故事”——细想起来,不愿说这是一部剧,而是有记忆作为确证的、一个女人的故事。
甚至某一刻会觉得那些叙事层面的漏洞和瑕疵反而成全许多,你从别人口中听到的,某个遥远城市的不具名的女人的故事,一定也不是经得起环环相扣的推敲的,但就是在人物名字都隐隐绰绰时,故事就为人立传了。
所有的人物都处在一种很“慢”的情绪状态,连痛苦都是滞慢、倦怠的。
也会拍一些很慢的场景,比如智友和弼道看下雪,台词虽然比其他场面多,但密度并不大,好像只是坐着在聊天。
是很多年后都会记得的画面。
台词的简短也极好地延长了情绪的韧度。
非常震撼的一处是,从警察局出来,在车上,一向严肃精英做派的律师忍不住问武镇,你是怎么让那孩子为我们所用的?
镜头慢慢推进,武镇本来直视前方,但视线并不聚焦,却转过头看着窗外,观众看不见他在看什么,然后他语速不快也不慢地说,속였지. Netflix的字幕是,我骗了她。
但上过语法课的人都知道,这个句子传达的语气完全不是平铺直叙的,可以说故事内的数年、故事外的全集,都凝结在这句话中了。
我开始想,如果要用中文写这句话,该如何写。
那一刻的震撼不仅是作为观众的,但凡曾经暗戳戳想要写点什么的人,都会被这种凝练打动。
看采访时,编剧说她想了很久,还是刻意避免给武镇任何能作为情感确证的台词或词语,让观众的理解千人千面。
是很高级的处理。
男性角色之间的塑造也很妙(我依然愿归功于女性编剧),本来以为是作为背景板一笔带过的旧日孽缘,竟然拍多年之后,活下来的一方在纸上一笔一画,写故人名姓,然后站在雪夜的孤庙檐下,一寸寸烧掉。
智友和泰州的血战(泰州!
我命中注定的帅气老公!!
),一直低眉寡言的青年突然露出讥讽又疯迷的表情,直呼作为大哥和领袖的男人的姓名,你其实根本没见过崔武镇的真实面目啊,我知道的,我见过的。
那种自矜会让观看的人都长叹一口气。
而后泰洲死去,武镇为他整理遗容,一如在电梯前,少有地轻松地问泰洲喜欢的女孩。
这么说起来真的是和名字有关的故事,从头到尾。
看到很多人吐槽感情线很突兀,尤其床戏。
我倒觉得挺站的住脚。
首先是人就有感情。
智友因为一门心思扑在报仇上,一直压抑抹杀自己的感情。
此前也只对老崔有些说不清的感情(老崔在她面前难得的袒露一丝丝脆弱,一开始虽不排除是为了进一步骗取她的信任,但是这种深情又狠辣的大叔,衣冠禽兽地往那一站,谁不迷糊)。
所以当有直白温暖的全弼道让她感受到活生生的感情,萌芽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这里歪楼讲一点老崔女主间的感情。
当年老崔发现被出生入死的伙伴背叛,愤怒一上头就杀上门了。
事后劲儿一上来,又委屈又难过,原来十几年生死兄弟情竟都是骗他的。
这种爱恨交织也被他投射在智友身上,智友的坚韧执着和对父亲的忠诚也让他忍不住觉得:这世上竟有和他一样重情义的傻子。
他总是说自己没法停下来,身不由己,但他真的好累,现在甚至连唯一可以袒露脆弱的人都失去了。
那么这个女孩,如果她愿意站在自己身边最好不过,如果她不愿意,那就让她终结自己的疲惫吧。
老崔自以为运筹帷幄,事情怎么发展都有趣,还能借此除掉车奇浩。
可他还是在亲眼看着女主和自己越来越像后沦陷感情,连泰州都忍不住觉得他失心疯:你可亲手杀了她爹,还这么无条件信任她,比信我都信,真是带不动,迟早要完(为无数次想把老崔拉回来的泰州哭一秒)。
老崔和女主对彼此的感情很复杂,最初有惺惺相惜,有师徒之情,又有些父女之情。
结局老崔一听这丫头竟然珍惜上别人了,脸色都变了,这占有欲又让人忍不住觉得有些爱情在里面。
毕竟冒着失血休克和被人暗算的风险,大喇喇地开着自家公司的车(机智老车就从这看出老崔是去救女主的),火急火燎把女主从车厂救下来,这还不算爱?
救完人那个深情又无言的眼神呀,到他被女主一刀捅进心口的时候都没变。
他还记得智友喜欢海边的房子,亲自挑了一间,可惜故事一开始就没法回头了。
车厂救人后与智友对视的眼神
如愿被智友捅心窝的眼神在等智友来杀自己的时候,老崔还在想是不是有那么一点可能,她会看在这些年的份上留在他身边,毕竟自己一生重情重义,不可能被所有人抛弃吧?
转念一想又自嘲地笑了,怎么可能,她的人生目标就是为了杀自己。
智友一直不来还可能跑去当证人,更让他感觉被彻头彻尾地背叛。
至少最初他们之间“杀了那个人”的约定,她必须遵守,这样老崔还能安慰自己并没有被彻底背叛。
不然这些年为了什么呢?
最坏的结局也必须是她亲手杀了自己。
智友对老崔的感情也不比上述简单多少,所以当数年的感情一朝倾覆,她感觉自己和分裂的怪物没什么区别了。
这时有人告诉她:你可以喊痛,你可以脆弱,你不必为此搭上所有,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她才感觉自己是个活生生的人,有人在乎,有人取暖,有人为自己着想,不是一只彻头彻尾的复仇怪。
智友太久没有体验温暖的爱,被人接纳与理解太美妙了。
后续情到浓时遵从内心,不是正常的事情吗?
其次,正是因为这份感情,让她有了新的人生希望。
她觉得自己似乎不是必须杀了老崔,爸爸也希望自己可以拥有更美好的人生体验。
但这是老崔无法接受的,所以他不惜无所不用其极的激怒她,强迫她“回到他那里杀了他”,走上他最初安排的剧本,让他找回掌控感与确信感,以及自我欺骗的“她完成了约定”。
另外,从全弼道的角度来看,他的感情也有迹可循。
第一次抓芒果,他看到智友一人撂翻一帮,一个比所有男人还狠厉勇猛的女人让他好奇并敬佩,但也心疼她单枪匹马不管不顾的样子。
他看到她甚至完全不顾及她自己的生命,过着了无生趣的日子。
他的妹妹已经失去了活着的权利,活着的人当然要更好地活,这是他的信条。
他本就是善良又为身边人考虑的人。
全弼道从与智友背对背作战出生入死后,就全然相信她,知道她的身世之后更是心疼她竟又独自一人抗下所有。
他是第二个记得带智友去海边小屋的人,他也付诸行动了。
这样的人,谁能说不值得爱呢?
两个劫后余生的人,更会珍惜体验生命的机会。
初次搭档就很心疼智友了,细腻的人《我的名字》作为一部复仇爽剧,其实大多数感情线索很隐晦,诉诸眼神、细节以及寥寥一带而过的台词。
仔细感受才会发现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智友和全弼道间的感情伏笔已久,只是在被追杀后爆发而已。
本可以不要加感情线的…
剧不好看,男女主挺好看就是了
編劇用netflix的錢拍了個禁毒禁黑宣傳片包裝下的大雜燴,父女版無間道+黑社會大佬對臥底念念不忘的不汗黨+惡女。
劇情有BUG,但女主的角色塑造不錯,崔武鎮對智友(摯友)的複雜感情 演員演得也算到位… 技術面,視覺、運鏡、音樂 整體搭配起來 還不錯磕… (有幾處的鏡頭調度真的強…
除了打戏稍微能看外,剧情和主演演技一塌糊涂!另外,女主那张整容脸,看着真心别扭!还有一个bug ,女儿都十几二十岁了,居然连爸爸的真实姓名都不知道,而爸爸只卧底了一个月!
不纠结剧情逻辑,作为爽剧,还可以。
老套 要是女主爱上杀父仇人成狗血大计集或许可以加一颗星
在悬念俗套、狗血为上的情况下,应该多在形式上做点文章,比如叙事方式的活用、人物互动的冲突感等。最后一集惨不忍睹再扣一星。
节奏很赞,每一集都松弛有度,整体看下来是一个有一个反转!配乐好精彩,有节奏的电子乐,配上帅帅的打戏,也太适合疫情居家隔离期这个闷闷的时候!大叔崔武镇太帅了吧,我好爱!男二又热情又可爱,不觉得这段感情线多余,反而让女主最后的选择有章可循。当然啦,我们智友欧尼太太太太帅了!
你这第八集就是纯混时长啊 还有你咋这么喜欢放歌啊 男女主亲个嘴bgm在唱what the hell s going on
弱智复仇片,轻轻松松当卧底学杀人
韩素希真的是冷颜美女,安普贤本身就是拳击手出身也增色不少,但是这个剧节奏真的很慢,故事性不那么强,打斗戏也总感觉差一截
这剧情真的蠢死了,集数太短很多情感铺垫也不到位,所以很多剧情就显得很牵强。。。大boss一开始就暴露了,女主后来都当警察了还想不到,如果是警察动手的,那把枪是怎么落到黑道手上的(更何况用自己在册的配枪也很扯)?问都没问一句,后面也是大boss随便一解释她就信,第6集那么多线索都给她了,她还在怀疑组长。。服气。。。真的是冲着韩韶禧加了一星
飞~你到底知不知道我们东亚观众喜欢看什么?不是打手姐姐和废柴警察的双向奔赴,我们爱看的是:黑帮老大(真的长得很像段奕宏+小田切让)和养成系打女间微妙暗流的情愫!撕掉伦常和伪装,在旧恨的理智和依存的感性间左右摇摆,两个相似的怪物短暂舔舐伤口,终究走向命定的末路。背德感情线赛高,我们就爱嗑邪教CP!
有的爽片是探讨人性的,比如前几部《电锯惊魂》,有的爽片基本不探讨人性,就是爽。
小姑娘够狠啊,为动作戏把自己练的身手不错,很坚实,很有力。文戏武戏都有看点。反派大叔真帅。相比之下,很长时间里,警察们看起来更像是居心不良的人。当然,剧情真是,结尾也没有意外。要说意外,大概就是男二之死吧。
困兽斗,码头斗,居家手刃二当家,刀枪并用上penhouse,突然冒出来的mini-boss鬼脚七死得最冤;韩国动作类型片流水线作业,打得不差,却没啥特点;主角又靓女又拼,不容易;但我是来看打戏的,为啥看了一部毫无悬念从头到尾只有好纠结好惨的韩剧恋爱故事??
女主美、惨,强差了点儿
女主超级帅
拍成电影可能还行。这里黑帮没有枪的设定也忒哏儿了,不知道有没有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