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邱礼涛粉丝,以前觉得他是行活导演,导演界麦门,吃得饱还有点热量带来的快乐。
电影界中想要获得粗饱愉悦的简易方式,两小时画面肯定能过瘾还能夹带点表达小私货,却每部都能过审,营养另说,肯定健康又卫生。
但是《拆弹专家2》之后就不一样了,我觉得已经上升到某种隐秘cult片组织的领域了。
黑色幽默真的太带感了,有一种汉堡包里夹了云南菌菇的感觉。
你感觉咬到了,有几个片段你晕眩了,恍惚过,真的不是在讽刺吗?
然后一晃而过,出了影院又不用细想,只留下那种很美妙的感觉。
我好喜欢这种秘而不宣的方式。
这些东西,不会被大范围讨论,不会被放进预告,但是就是在咬的汁水横流的那一口,突然露出来一下的迷幻感。
影院观众共同合谋一笑,完成一种影迷和导演之间的隐秘电台交流。
不讨论那些不能讨论的,讨论一下能讨论的几个人物。
我觉得这里面塑造了两个在商业片中非常少见的反面人物形象。
反面人物正面写,其实也就是正面人物反面化。
但是正面人物不精彩,不赘述。
第一个人物,是次要的反派。
戴金荣。。
本该是一个非常强的统领,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控制金三角生产。
但是他的出现总是显得需要被人保护、非常脆弱。
这种反派设定其实很少见。
第一个弱,就是身边随时随地都要有保护,极少一个人出现,不信任任何人。
司令的出场是在一个被他控制的村庄里,层层把关的地下防空洞。
就这种防护,还要求康素差一个人不带武器的被带去见他,一路七拐八绕,最后见到的时候身边也都是人在保护。
画面镜头他一个人嵌在整个银幕的中间,感觉在下陷,那种被保护感就非常明显。
一个是单枪匹马没有武器,但是胆大心细过去讨要生意;一个是拥有实际控制权的高高在上的总首领,但是需要依靠武装,终年不愿见日。
第二个弱,是体现在满口仁义道德,非常喜欢演讲,洗脑队伍。
强者谈利益,弱者寄托于道德。
看他和康素差统治手下的手段就能看出不同。
他是强权政治,高压统治,不断宣传正义性,在演说中提到,是英美的人先把这些罪恶带到这里,他是为了保护村民才被迫做毒品生意,他的动机并不是单纯为了赚钱。
他是为了居民能够贸易,有口饭吃,所以才让他们改种罂粟花。
反观康素差呢?
对手下说的清清楚楚,我们要一起挣钱。
跟我在一起,就不用愁挣不到钱。
根本不上价值,坏的彻彻底底,坏的清清楚楚。
第三个弱,是他没有认清自己的定位。
最后炸掉整个防空洞之前,他换衣服、收拾好自己,正襟危坐,慷慨赴死。
证明在他心中的形象,和在世人面前的形象之间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他至少认为自己是一代枭雄,外人只会觉得,一个毒贩死的这么庄严干什么。
这就证明,他在洗脑队伍的时候,在当土皇帝这么久后,已经失去了对自己定位的判断能力,他已经在自己构筑的信息茧房当中迷失了自己。
他一定一遍一遍的洗脑队伍,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业,但是可能久了,他自己也相信了。
第二个人物,是主要的反派,康素差。
非常非常有层次的一个人物,整个表演撑起了这种逻辑。
对比于上一个人物,他是真正的枭雄,来说说他的迷人之处。
第一,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在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
被警察抄了个底掉,相当于大号被爆号了。
他只要还有一口气,就果断走,没有那种鲁莽,宁可死也要干掉叛徒那种上头冲劲,基本行动不会由不理智的想法决定导致全盘皆输,才有了在金三角翻盘的机会。
他是一个非常豁达开朗的人,我想他一定怀抱着“世上之物不为我所有,皆为我所用”的想法。
到了金三角,装备为0,开局地狱级别难度,没有埋怨团队,没有说我死也要把这个出卖我的二五仔先杀了出口气,输了的事情,不复盘,不内耗,开局有什么牌立刻整合,开打。
当地人的固有观念是,赚钱的方式只有两种,只有要么戴金荣干倒,要么在戴金荣底下摸点小利益苟且偷生两种想法。
但在他眼中,就没有敌对势力,就只有能为我用的人,和我能合作的人。
这就把破局思路一下子打开了。
他就把选择题完全做成了填空题,我能为你做什么,我能提供什么,我不侵犯你的利益,相反,我是在帮你赚钱,站着就把钱挣了。
第二,管理团队能力非常强,对底下的人是真好。
第一幕其实就交代了,底下是有一帮愿意为他卖命的兄弟的,“杀过去救差哥”,其实在当时是缺乏说服力的。
但是在第二幕就交代了,billy出事,宁可费死劲也要把他一起带上逃走。
这不仅体现的是他和billy的感情深,其实也是做给其他的兄弟看的。
接下来去金三角,没了钱,危险难度激增,怎么维系团队?
这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笼络人心的办法,让大家都看到,每一个人出事,我都不会放弃,这才有了这一帮兄弟肯为他卖命。
第三,转换定位非常快,对自己定位非常清楚。
从来不跟兄弟画饼,讲我们要做什么大事业,我们要重回香港,夺回属于我们的一切,什么回去了,以后有我的就有你们的。
基本没有,能屈能伸,以前在香港住带游泳池的大house,2亿说缴了就缴了,现在我做不了批发商都没事,我跟你谈运输,我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情。
能力极强,交代的每一件事,该完成就完成。
去了金三角,情绪之稳,稳得像刚被人发了个新offer。
他也很清楚自己没有什么崇高理想,他就是想先立足脚跟,说不定以后能有机会再买个护照,找个地方过舒服日子。
过去的成就他不吹嘘,今天承受的苦难也不抱怨,就是很踏实的不断给出行动方案,压实落地化。
这种松弛感,就感觉他真的很想先把今天和明天过好,后天的事情再看。
第四,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是我最动容的一点。
他是一个在炮火、欺骗、尔虞我诈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的人,他知道信错人的代价,知道被人出卖的伤口是怎么重新缝合,如何溃烂的。
但他还是选择了相信,他没有让自己的心变的麻木,他不像总司令,把自己封闭在那个防空洞里,他不像billy说的,谁都不要相信。
他是有选择的,自主意识的,承担代价的相信了billy。
他是一个已经抛弃了仁义道德的人,他不需要做广义上的好人,他不需要拯救任何一个无辜的人。
他不需要做英雄,所以他不需要是个兄弟就得相信,别人对他好,他就要抱之以德,因此他就是一个有全然选择性的人了。
他是一个刀尖舔血的人,小心谨慎,在最混乱的地方做最危险生意的人。
他活在丛林法则里,他得信错杀一百,不信一人。
他早该是铁板一块了,他的全身,包括他的心,无一不该生满老茧,密不透风。
但他选择当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把利刃,把他的背,留给了唯一一个人,把他心里的防空洞的钥匙给了唯一信任的兄弟。
当他听到外面枪林弹雨的时候,他背对着门,他没有慌张。
他知道防空洞能保护他的安全。
直到钥匙转开了门,他没有转身。
因为他知道,门外的,只可能是一个人。
他生活里的唯一破绽。
他只输这一手。
他认。
我觉得那种情感,支撑起的是一个完整的、大写的人,是一种非常豁达的人生经历,惊讶于他的强悍,也惊讶于他的柔软。
我不谈这种情感,我只谈这种相信。
这种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仍然怀有信任的英雄气。
对比起没有经历过生死,那种白纸一般的说我相信,这种信了,信错就要死还是选择相信的感情,实在太难得。
这使人是人。
他要是不再相信任何人了,他也就如野兽般强大了,不会在有弱点,可他也就不在是人了,他没有了人类的情感,没有了相信他人的能力,那和住在防空洞里的戴金荣又有什么区别呢。
他成功,得益于他是人,他不成神,他不要世俗定义的规则,他失败,也归结于他是人,他只差那一抹善念,就要成魔。
他得是人,才会有人同情,有人惜败,他是一体两面,正邪两赋,他的成功,不必被人歌颂,他的失败,也不必被怜惜,这才是真正的写意风流。
这是我近年来看过人物小传最丰满的反派,太喜欢了,松弛,英雄气,能力极强,你很不希望他会输,你很期待他再回来,你期望他信任什么东西,又怕他被什么东西辜负。
我真的很爱邱礼涛。
哭。
《扫毒》拍到第三部,过度消费的问题确实存在,但,电影本身有“水军”说得那么水吗?
甚至有人说无可说,那古仔的“颜值”说事儿,有必要吗。
故事里头的三位,大概没一个在意自己在故事里头是不是“偶像”吧。
可是,票房失利是个事实,故事没有迎合当下“口味”,想要保持原汁原味的港片,那就得“接受”这样的失利。
郭富城在故事里头,确实有点尴尬。
开场时,还像个小弟一样蹦跶,确实有点违和。
到最后,安排小姑娘进基地,这明显也是智商有点不足,身为警察,这点基本预判也应该是有的吧。
最后,死活要回去拿日记的,结果没了下文。
如果真比较一下,郭富城和古仔演戏确实有点敷衍了。
感觉整部戏里头,只有刘青云和罗嘉良在认认真真演戏。
说起来,罗嘉良是个惊喜,宣传里头,都没有出现过罗嘉良的名字。
故事还是很有槽点的,当年古仔和郭富城在医院这一段,当时俩人都是警察,这探病的待遇……
等到俩人投奔了刘青云,住院的待遇是立马上来了。
说起来,在刘青云面前,俩人是真刀真枪的打了一架,但是事后说起来这事儿,俩人笑到不行,有这么好笑么?
明显看出来,郭富城和古仔在笑的时候,也是满脸的尴尬。
郭富城的卧底生活,让方中信很头疼。
毕竟,郭富城的感慨,多少有点“叛逃”的意思。
在这方面如果挖掘一下,郭富城应该还有发挥的空间,故事会更好看。
然而,故事到此为止。
然后,在郭富城“大开杀戒”之前,郭富城应该还有一段心理戏的,但也潦草带过,实在可惜。
郭富城和古仔,都在执行任务时“杀了人”,两个人在“杀人”之后,会有什么心理变化,故事没有刻画好,总是期待着剧情是不是会反转,然而,这次真没有。
让古仔在开始“不要相信任何人”完全没了着落。
方中信在故事里头表现还是很出色的。
但是,“被自杀”?
这种台词一出,明显的票房好不了啊。
刘青云更加是放荡形骸,“大放厥词”。
上流社会做的“下流事儿”,被刘青云一语道破,直接导致了“一些人”的膈应。
这还不够,罗嘉良再次“雪上加霜”,真是嫌“死”得不够透透的。
所以,无论如何,即便是刘青云做好了“挨打立正”的“端正”态度,也挽回不了“票房引导”。
郭富城在“阻止不了,只能去适应”时,态度也不够端正,总是感觉有点阴阳怪气的意思。
然后,刘青云就破罐子破摔了,这心狠手辣起来,自己的小弟也做不到啊。
作吧,就可劲作吧。
反正到了“最后一部”,不吐不快是吧。
最后,郭富城究竟在说什么呢,有没有一点高度?
正规台词,不应该是“想念祖国”吗。
图片来自豆瓣,如有侵权删除“扫毒”系列走到第三部,在我看来是算走到头了,第二部属于系列的高光时刻。
这次阵容回到了第一部时期的三角阵容,故事也回到了金三角区域,甚至动作戏也回到了陈木胜导演熟悉的风格,爆炸戏多,炸药多。
看的出来邱礼涛导演扎扎实实的在向陈导致敬,只不过观众看完后,能记住的东西不多。
比如我,我就只记得电影的中的动作戏还算是保持水准,李忠志的动作指导还是值得相信的,不管是郭富城和古天乐的打戏还是整体的,都是不错的。
其次就是记得郭富城在电影中被的打的不轻,开场跟古天乐互殴,打的不轻,后面又是被打的差点没了,到了金三角还是被打。
最后能记住的还有最后,迷你的战争戏,算是有点火爆。
比较离谱的是罗嘉良饰演的毒枭,形象上没有毒枭的气质,罗嘉良长的还是有点书生相。
在人物塑造上,比第一部还是差了点,第一部至少张家辉的“五年”,还是深入人心——《扫毒3:人在天涯》首发于“看世界电影”公众号,欢迎喜欢电影的朋友关注
黑B对垒,双强才好看!
何况还是错综复杂的多方s力集结,更有三大影D加持!
对于人X细致入微得刻画太戳我了,反转让人想不到,又在情理之中,构思精巧,邱导,超稳的!
这是一部文戏不亚于武戏的作品,构思精巧,引人入胜啊!
最近我也看到一种说法:(电影)悬念的营造恰恰是通过提G信X来完成的!
电影一开始古天乐、刘青云和郭富城的信息就是明牌亮出的,甚至还出现了郭富城和古天乐取笑刘青云不懂二人关系,安排综合格D的情节。
可就是开端这样明晃晃亮明身份的安排,加上三人出神入化的表现,才让观众全程都聚精会神,生怕漏掉三大影帝一个眼神戏,期待看到更多的线索,始终在追问三人立场是否会发生变化。
恰恰是开场就知道了完整信息,观众才兴致高昂,因为人X就是最不可靠的东西,三人的首次合作更是让人惊喜连连,这让这部作品才高C迭起,让人直呼过瘾!
尤其是郭富城饰演的角色说他就是习惯于这种光明和腐x之间的生活,那一刻,我在思索,他到底是比利,还是阿行?
他为什么放弃那么好的晋s机会以身犯险呢?
尤其是线人傻强遭遇不测,郭富城的眼中有不屑,也有愤慨和悲伤,明知自己的真实身份的职责是将他绳之以法,却还是萌生了感情,那么他接下来会有怎样的行动呢?
电影的推进是自然而悬念迭起的,如此才让观众挪不开眼!
首先开篇到中期的那种颠三倒四有零有整的倒叙插叙就很迷,来回来去的折腾对观众并不是很友好,毕竟你这不是悬疑推理片,不需要决定性的反转要素,而事实上也并没有出现……古天乐没法说,几十年如一日的照本宣科演技没有进步也没有退步,一直稳定的卡在及格线上,但在本片中居然能看到一些认真~有几个瞬间确实能感觉到他试图与角色本身共情了~刘青云是把自己焊在收放自如上了,不仅每个角色都能演出差异化,并且能给人物形象上赋予生动的内涵,也许是一句话,甚至是一个撇嘴或眼神都透露出鲜明的人物色彩,只要有好剧本这货能嘎嘎乱杀!
郭富城演技总是偏离目标一丢丢,不是用力过猛就是欠点火候,在本片中感觉两者都有,发挥极其不稳定,好几段戏都是该释放却含着,该含着他释放了,反倒是坐在罂粟地里撩妹更有味道,调光镜头拉伸走位都很美~《扫毒》能拿相对高的分,是因为拍出了男人之间的情感,兄弟之间的义气与羁绊,这种不可言喻的感情需要一个契机去展现,是视死如归也好,是兄弟决裂也罢,都是手段,是需要殊途同归最终落在兄弟义气上,可本片可能为了跟之前的打开差异化,选择了落在兵与贼的宿命上,这就属于捡芝麻丢西瓜了,原本观众想看到为兄弟两肋插刀的热血戏份,变成了因为你是贼两兄弟插大哥两刀……从情感上观众就并不愿意看到,更何况他们的所谓兄弟情一上来就把古天乐排除在外了,剩下俩人所谓的“兄弟情”也仅仅是挡过一次子弹,更多的是展现刘青云对郭富城的“单相思”没有你来我往的互相给予,导致说服力可信度急剧下降。
整个片子剧情就很扯淡,叱咤江湖的大毒枭能让警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混进卧底?
还一下混进俩?
做事这么不小心是怎么混成毒枭的?
前脚跟了林雪后脚林雪就进去了,你还上赶着立刻拉他进群?
抛开安全问题不谈,就古天乐扫把星一样的丧劲儿你愿意要?
罗嘉良的总司令总感觉有点幼稚了,一个称霸一方的武装大军阀,没有给出应有的威压,说话办事也太过随意,人家抢你的货杀你的人,你跟没事儿人一样给人家面试?
你不想想刘青云没来之前你地盘有事儿吗?
出过问题吗?
生杀大权在手的军阀需要听你一个外来人的废话?
动我的货杀我的人,即便你再有本事再有能力我也留你不得,这要传出去我的脸往哪搁?
江湖上还怎么立足?
手下的兄弟还怎么为我卖命?
今天你能杀我人抢我货,明天别人也可以这么干!
为了突出刘青云“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概念,愣是弄出这么一个强龙强压地头蛇的戏份太尴尬了。
办事说话太过随意,一顿忽悠立马称兄道弟了?
这就跟展现三兄弟的情感属于同一个问题,以禁不住推敲的薄弱基底硬生生的搭建一个虚假情感,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心理上都缺乏说服力。
刘青云一个当过两年兵的半吊子凭啥对人家称霸一方的军阀指手画脚?
你这水平放在黑社会里可能算是比下有余,放在人家常年战火连天的金三角真心不够看!
从人家隔壁村子抢几条枪立刻就能硬刚人家军阀的物流?
这逻辑有点不靠谱吧?
首先,你去抢的村子有那么多的军火,还能让军阀清理的那么干净?
其次,人家拥有军火还天天打仗的本地人都被团灭了,结果换你们几个流民就行了?
男人戏好好的非要整出一个女人出来,原本这部的雄性荷尔蒙堆积的就不够,还弄出个两小无猜的蛋疼纯爱戏,咋想的?
说实在的,这种套路跟郭富城前些年的《无双》有什么区别?
这完全就是复制粘贴啊,甚至今年的《风再起时》也是雷同的剧情,总是受伤邂逅青春妹子,然后走纯爱风,接着妹子必领盒饭……为什么郭富城饰演的角色必须得坑死一个妹子才能点燃怒火?
观众看的都腻味了,真的,总是这样太无聊了啊!
这个妹子颜值挺高,浅浅一笑的酒窝有点佟丽娅和黎姿的感觉,清纯朴素的自然~但是,你一个本地人咋说的一口流利的甲A级普通话?
哪怕你中间带一句“我爷爷是华侨,从小教我说国语”也行啊!
就生下来就愣会呗?
还有,你一个干干净净的大姑娘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不说军阀的部队,就本村子里的大老爷们儿那么多,一天天除了干活就是睡觉,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抬头不见低头见,总在人家眼前晃悠,你还能…嗯?
这也太…嗯?
尤其是那军阀参谋来村子下达通知的时候,明显都有点抢男霸女的意思了,我就不信之前就没来过,你凭什么还能在村子里待着?
泰国军方的战斗机是搞笑吗?
让人家用高射机枪给揍下来了?
你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正规军啊!
不应该是以打掉防空火力为优先级吗?
怎么能突突平民房屋还突突上了头呢?
战斗机都上了,没坦克装甲车?
对方连个炮都没有,军方出一辆坦克过去就是无脑平推……结果你弄出一个战斗机➕迫击炮…好尴尬啊!
本片也不是没有优点,比如各种追车爆炸目不暇接,AK对M16也打的不亦乐乎~最终战刘青云与古天乐互相拆弹匣平分秋色,动作设计的非常漂亮~刘青云那句“在上流社会做最下流的事”非常带感!
而最后被抓时说的那句“我一定能活下来”似乎预示着还要拍第四部……真的,在扫毒系列口碑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还要玩下去也真的是头够铁了!
真要接着拍完全可以整出一段双腹黑戏码,首先,面对优柔寡断的上司方中信,郭富城心灰意冷,而当初在金三角养伤的时候,为了克服疼痛沾染了毒品,因此回到警局被开除警籍,多重打击下最终变节成为了更狠的毒枭。
其次,刘青云其实也是卧底,只不过他是泰国军方派去的,目的就是为了接近罗嘉良这个总司令,并且接收其控制的地盘,可常在河边走就近墨者黑了,最终摆脱军方的控制成为了毒枭。
两个毒枭经历了重大变革后,最终还是抛开仇恨成为了难兄难弟,古天乐继续照本宣科演警察去抓兄弟,在最终对决中郭富城为了还当初的情,再次替刘青云挡枪而死,看着古天乐重伤,刘青云却没有开枪,这时候方中信带人赶到,刘青云立刻抓起生死不知的古天乐当人质,结果方中信不顾古天乐死活命令狙击手开枪,千钧一发之际刘青云转身又替古天乐挡枪而死,看着两兄弟先后死在身边,古天乐呆若木鸡不仅患上了严重的PTSD,整个人也痴痴呆呆,被警局开除后整日在酒馆借酒消愁,一天在酒馆吧台酩酊大醉之时,背后传来一句“誓要上刀山~”那消瘦的身形分明是张家辉……
只有我觉得刘青云是地地道道的坏人脸吗🤣演毒贩太有那味儿了,眼神,表情,发型都太到位了吧。
第一部虽然无法超越但可比第二部好看多了,看结尾,扫毒系列还会有续集,这一部原班配置希望继续下去,古天乐在这部里面略狂躁,郭富城属于斯文卧底,看着不够猛浪也不够痞,五星全给刘青云,演技和神态都太好了
可打3星或4星,基于本片具有一些久违的港味,以及熟悉的老港星,所以打了4星。
《扫毒》系列电影的特点是每一部剧情不相关,演员角色不具有连续性。
比如古天乐在第一部和本部中演好人,却在第二部中演坏人,刘青云在第一部中演好人,在本部中饰演贩毒团伙头目。
刘青云演技纯熟,他的角色在本片中是最鲜活的,虽是坏人,但对手下好,一心想带着小弟发达。
金三角总司令拥有大批私人武装,不过他展示出来的形象稍弱。
最后二十分钟,政府军与私人武装开战,火光冲天,炸就完了。
古天乐和郭富城饰演不同遭遇的警察,两人都是卧底,通过不同方式受到刘青云的器重,古天乐通过撞死人的举动,郭富城则为刘青云挡子弹。
不过古天乐暴露早,归队早,郭富城则一直跟随刘青云从香港跑到金三角。
刘青云是万万想不到自己最信任的好兄弟,最后将枪口对准自己。
郭富城在金三角认识了一个照顾他的女孩,不过女孩在最后的武装冲突中丧生,这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影片展示了多个罂粟花花海的场景,看起来挺美的,可惜果实有毒。
私信+++qun:
『扫毒3:人在天涯』第一部背景宏大、故事曲折,第二部双雄对决、火爆刺激,第三部除了场面啥都没有,看似三人组的设定实际上古天乐接近于客串,简陋且跳跃的剧情之下,全靠刘青云一人飙演技撑场,更加凸显出其他角色人设的单薄,堪称系列最水之作。
【6分】
『扫毒3:人在天涯』第一部背景宏大、故事曲折,第二部双雄对决、火爆刺激,第三部除了场面啥都没有,看似三人组的设定实际上古天乐接近于客串,简陋且跳跃的剧情之下,全靠刘青云一人飙演技撑场,更加凸显出其他角色人设的单薄,堪称系列最水之作。
【6分】
《扫毒》这个IP之所以有存在的价值,是因为陈木胜在第一部打下的江山,情绪渲染到位的兄弟情外加加码的传统港式警匪枪战,快意恩仇的现代江湖,当然还包括渣渣辉演技教科书的名场面,可自从快枪手邱礼涛接手该系列后,重“面子”轻“里子”,只懂得狂轰乱炸,所谓的兄弟情都是浅尝则止,奈何第二部因为刘天王的号召力及系列IP的影响力,在资本市场取得了巨大回报,这也让快邱先生形成错觉,拿着第二部的配方如法炮制,变本加厉地在大场面上肆无忌惮,兄弟情完全流于形式,刘青云的狂狷演出没有了情感的加成根本发挥不了寸劲,唯一有爱情线辅助的郭富城也因为薄弱的剧本显得中规中矩,最尴尬的是脸部逐步僵化的古校长已经失去了好演员的微表情能力,加上第三主角的角色定位,俨然工具人的存在,总之,第三部就是一出由功利性资本驱动的扬短避长操作。
为了情怀勉强打三星!
当“扫毒十年,最强一战”的slogan亮出,不出意外,不管你是港片爱好者、警匪片爱好者还是扫毒ip的忠实粉丝,都会为之贡献上一张电影票。
是情怀,同时也有期待。
邱礼涛与《扫毒》的缘分早在2019年开始,《扫毒2》中对于毒品危害的刻画令人印象颇深,而时隔四年的《扫毒3》又能给观众带来什么呢?
刘青云、郭富城、古天乐三大影帝的加盟为影片添色许多,可谓是即将绝版的一流港片阵容!
我对刘青云有角色的刻板印象,看到他的脸就想直呼阿sir,但这次他却演了一个阴狠十足的大毒枭。
完成度很高,果敢孤勇,心狠手辣,又偶尔鸡贼的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如果我是他的手下,那他在我眼里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黑老大。
郭富城还是一样的帅,古天乐的戏份较少。
邱礼涛在视听的设计上还是一贯的严密谨慎又真实震撼,动作戏和枪战爆破场面又燃又爽!
听说大部分都是在金三角拍摄的,各种设计的限制较小,拍出来的尺度更大,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这次最意外的当然是磕到真的兄弟cp啦!
好兄弟肉搏结束还要相互贴贴(划掉)擦药,真是磕死我了!
邱礼涛,你是懂磕cp的😍
古天乐郭富城刘青云罗嘉良老戏骨飙戏,无间道+金三角风云,老郭的小女友杨采钰被泰国空军炸死了,总司令罗嘉良跟地堡同归于尽,郭富城对刘青云说我是警察,全剧终
场面宏大,甚好。
警察毒枭真敬业啊,六十岁了还能打不退休。纯粹是为了港片情怀去看,郭富城今年的电影没有不扑街的。
邱礼涛的突出在于充满巧思的隐喻系统与存在于夹缝中的私人表达,即便从香港转移到金三角,失去了本土地标地域性的表达优势,也可以通过类比和隐喻在异域中找到香港情绪的存在。但他的平庸也在于此,除了把爆米花做足之外,也只能提提他的文学性和再次强调他在导演行业里独特的“文化研究博士”身份了。
服化道不错,够大场面了,要是noon换成刘亦菲演我就更相信郭富城了。
小哥哥大男主是演不上的,但大女主还不是轻轻松松拿捏🤭像个玉玺一样不断地被各方势力争夺,然后易主。。。感觉怪怪的不像正经电影(。
又是一部九十年代香港风格的警匪动作片,在被内地垃圾电影疯狂宣舆和包围的环境下,显得格外清新!这二三十年,香港电影少有进步,特别是在警匪片方面难有突破,过于个性和风格化的电影只是惊鸿一瞥,这样的快餐电影才是生产线上的主流产品。此片并不比《消失的她》好多少,但至少故事上并没有故弄玄虚,表演上并没有如芒在背、如坐针毡,港派影帝们的演出比金鸡影帝还是自然太多,女性工具人的选择应用也比陈思诚的油腻选择有品位太多……
这应该是邱礼涛十年最拉胯的一部。开始怀疑李敏才是他片子中稳准狠潜文本的来源,没了后者剧情便是东拼西凑想哪是哪的没头苍蝇状态。由此才发现邱礼涛和其他港片导演从一开始就有点不一样的地方,他重度依赖人物个性的合理乖张和剧情的起承转合,处理不好影片就会散架。唯一的女性角色简直是典型的编剧反例,趟了所有人物塑造的地雷,写不好不如不写,直接删去片子的问题会少一半。
战斗场景很棒,刘青云战力爆表,没想到还能看到这样的港片,让我想起了吴宇森周润发,这剧本如果拍成电视剧,选角再多样化一点,人物刻画再细致一点会更好。推荐观看。
心疼差哥同志一秒钟,身陷金三角仍然努力奋斗,凝聚团队,孤身犯险,打开边境贸易新通路,属实当代励志典范,可惜太过于事业,身边两个二五仔一次又一次出卖都没注意,另外郭富城的小女朋友普通话够一乙了,在掸邦这个姿色这个强调为什么不干播音员呢!
两星半,倒是没偏离这个系列主打的人物关系的纠结,稍微有那么一点明晰的表意,包括“清剿”的段落,而卧底的道德焦虑邱礼涛自己早在00年代就拍过了,况且这里的处理很过火又语焉不详,古天乐的角色完全可以做成刘青云的反面,但目前来看只是鸡肋,高潮三人碰面原本是剧力爆满的一场戏,结果也被拍成过家家,至此整部电影一泻千里。
#粤语版#香港警匪片中的人物已然成为那几位叫的上号明星的不同排列组合,开局看到一车载着古刘郭,一时分不清敌我阵营,总感觉某些场景似曾相识又说不上来,香港电影亟需注入新鲜血液。邱礼涛是不是疫情积压箱底大量作品,下半年三连发,高产似生产队的驴,但这第一炮打的不够响。反观邱导越来越“王晶化”:属于那种拍一部佳作,再产出一堆流水线之作,始终保持不了最高水准,目前最好看的还是《拆弹专家2》。他用两部《扫毒》证明他和陈木胜之间的鸿沟。吐槽一下:武器都好像道具枪,太失真了。
别再拍了吧
暴露的卧底,深入毒穴,营救没暴露卧底的故事。枪战片演成了战争片,警匪片演成了喜剧片。郭老师一句我是警察,影院里笑成一片。剧情寡淡,剪辑混乱,爱情线更是与主线无关且莫名其妙。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炸裂的电影了~警匪枪战片自香港电影工业发展起拍了三十多年,诞生了大量的杰作,但仍然不影响这部电影的优秀。而且大片真的要去电影院看,大量过瘾的枪战戏把影院的音响震得嗡嗡响,地震山摇的感觉很爽。路演也很有意思,主创一到现场,声浪一翻接一翻~观众热血沸腾,主创们则比较冷静,刘青云一改剧中大佬的豪横,整个人呆呆萌萌的,哈哈。
古天乐刘青云再聚首,郭富城显神通,这部依然是熟悉的邱礼涛风格,各种爆炸,各种拳拳到肉,三个角色都很有魅力,刘青云很疯,古天乐很勇,郭富城很善,值得一看。
在这部电影里,你要是拿个手枪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黑社会,AK47是标配,扛着火箭筒才不至于被人欺负,最后的大战恍惚间我以为在看战争大片。可以看作是《扫毒1》的平行世界。电影里兄弟情也是真的,差哥罪大恶极不假,但他对兄弟那是没得说,其他兄弟也一样。唯一的不同是,第一部更加浪漫,这一部更偏向于现实,现实就是,在毒品的摧残下,我们又怎么能浪漫得起来呢?
战争
有些场景还是让人差点想打三星的,但是剧本实在太儿戏了,邱礼涛掌控不了大制作剧本的问题彻底暴露。
郭富城笑着说自己是警察的时候感觉表演痕迹太重。整部片很是无聊,主线不突出,各种回忆莫名其妙来回闪现。金三角高原这个鸟不拉屎没有国籍的地方,女主操着一口标准普通话但又作为本地人,很是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