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里诗书 以近知命之年的郑伊健,已然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奶油小生,而这次在其主演的作品《不再说分手》,电影中的他被定义为一个一直长不大童心未泯的老男孩,与周秀娜饰演的女友小岚间上演着一场难分难舍的分分合合。
电影《不再说分手》是一个治愈系的爱情故事,不同于郑伊健之前《老婆未满十八岁》里那个成熟善于照顾小女生的人物形象,电影里的两人都是在共同探寻着爱的真谛,这次的郑伊健饰演的阿森与小岚间历经8年,共经历了99次分手,两人在电影伊始时都对爱情并不成熟,而其共同开始经营咖啡店,说好不再分手则是这部电影剧情的发展主线,咖啡店的经营并不理想,而在遭遇到了诸多分分合合的情侣后,阿森便天马行空的想到了鬼主意发明了租用给分手情侣的《分手迷你仓》,这样的经营模式使得咖啡店终于走向了正轨,但两人的爱情也因为咖啡馆经营理念的不合遭遇了这第一百次真正意义上的考验,电影的剧情张力就是在这第一百次分手中,阿森由不成熟的老男孩慢慢的能真正的理解对方而不再是每次讨好式去求和,而小岚也在此次分手后学会了更多对阿森的包容,《不再说分手》带来的治愈点就是爱是双方的包容与理解。
这是部有值得中肯主题的爱情港片,郑伊健的演出同样中规中矩,但另一面电影的叙事过于凌乱无序,剧情张力上同样泛善可陈,营造出的笑点很多时候同样适得其反,恶搞式的包袱很难赢得观众的笑声,这部电影没有了在《老婆未满十八岁》中郑伊健搭戏蔡卓妍因年龄悬殊,浑然天成的喜点,皆是为逗观众一乐堆砌而出的牵强, 而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配角选角的失败和辅线故事的庸长,C All Sta这个香港组合饰演的4大Boy服务员,就成片来看根本就不适合演电影,他们在电影中的表现更像被强嵌在电影中,而有着演技功底的杨千嬅居然就是个来回遛弯的警察?!
难舍的分和,一杯咖啡形容《不再说分手》最为贴切,其香醇是电影予人心灵慰藉的故事,其苦涩则是电影诸多罄竹难书的败笔。
(转载须注明:原作者梦里诗书)
观影完的总体感受,这是一部还不错的港式小清新影片,亦是伊健近年来能放心推荐的电影。
维系“永远对”与“一定错”消耗的是爱情,维系100次分手与相守消耗的是爱情,当爱情消耗到临界点,是否还敢理直气壮的说出分手。。
看着前半部总觉得是伊健在本色出演,一个贪玩的长不大男孩,凡事以兴趣为出发,可以不计后果。
一段感情里总有一个要稍显成熟才能继续下去,小岚被无奈的摆到了这个位置,并不是她想要的。
于是她在不断改变阿森,一次又一次用分手来置换自己的条件,最终希望阿森能成熟,能认真规划两人的未来。
不可否认,小岚出发点是好的,女生不过是求一个安稳,但简单粗暴的方式却让她的期待与现实越走越远。
阿森带着莱莱去新店铺规划未来的时候,影片气氛是欢快的,但我内心是酸楚的,小岚竟这样的错过了。。
如岚所愿,阿森真的变成熟,不再游戏人生,承担起了所谓的责任。
但同时,真正的阿森跟着那两枚指环被摆进了“分手迷你仓”,等着被人祭奠。
影片最后阿森不再拖起小岚的手玩闹般的赶绿灯,望着阿森独自行走的背影,不禁让人唏嘘,这是成熟了,还是不爱了,很多事如店名般一经改动便不再是那个味道,也再回不到过去,胜利了100次,拴住了一个人,可那又如何。。
两人的爱情奠定了全片的基调,从香醇的咖啡变成浓郁的红酒,其中的甜蜜与苦涩,自饮自知。
PS:4大boy的英文插曲相当好听。。
Asen and Xiaolan have been loving for eight years, and when they have problems with each other, the way they use it to maintain their relationship is to “break up”. When Xiaolan is threatening to break up, Asen will become a dead dog to sue for peace.Man will take the initiative to confess a fault, mainly to avoid contradictory intensifies, will think of the other's advantages, will recall the good times before, will suppress their emotions and let himself become more mature after the quarrel, while womanwill meet the desire of man, opening stores, seeking help and advice, enriching sexual life. The breakup of the man means that the woman leaves him, the love is over, and at the same time means that he can get rid of the entangled mode of persistence. The breakup of the woman means that it is a way of suppressing the control of the man, making him obedient.She is not taking it seriously, but when it is time to break up, it means loss and intolerance.There is not only sweetness in love, but also conflict. In the process of grinding, the two sides should learn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in a wise way and mend the cracks in time. Love can be bland and warm, during which the two sides should support each other, trust and respect each other and be independent.When they quarrel with each other, they can listen to each other and make amends for each other instead of blaming each other. If there is a problem or gap between two people, it should be two people working together to solve it. In a relationship, there will be boredom, arguments, and conflicts.Each other should learn to cherish each other, care for love. Love needs to be worn, needs to grow, needs wisdom!阿森和小岚相恋8年,每当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他们用以维系感情的方法只得两个字——分手。
每当小岚以分手作要胁时,阿森都会变成一条死狗去求和,令小岚更加得寸进尺。
男主在双方吵架的情况下会主动承认错误,服软,避免矛盾的激化,会想对方的优点,会回忆以前的美好时光,压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变得更成熟,而女主会满足男主的愿望,开分店,寻求他人的帮助和建议,丰富性生活。
分手对男主人公意味着女主离开他,爱情结束,同时又意味着可以摆脱那种纠缠的坚持不下去的相处模式。
分手对女主人公意味着是一种压制控制男主,让他听话的方式,不认真慎重看待,但是真到分手的时候又舍不得,意味着失去和不忍。
爱情中不止有甜蜜,也有矛盾争吵。
在磨合的过程中,爱情双方要学会用智慧的方式去处理这些出现的问题,及时完美地修补裂痕。
爱情可以平淡可以热烈,期间双方要相互扶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各自独立;当彼此争吵时,可以互相倾听,彼此赔罪,而不是相互指责;如果两个人之间存在问题或者是差距,应该是两个人共同想办法解决。
一段关系中,难免会有厌倦,争吵,矛盾。
彼此要学会珍惜对方,呵护爱情。
爱情需要磨合,需要成长,需要智慧!
窝在懒床上看完了第二遍《分手100次》。
意犹未尽,把底下的评论也都看了一遍。
评论无非是些局外人站在男女两个性别阵营讨论孰是孰非,有人把女主角视为人神共愤的作女,有人感叹在“大男孩”面前一切未来都是空谈,而有人哀悼逝去的恋情。
在我看来,能让人产生共鸣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锁着门,盖着头,处理一并电影后遗症:独自抱着纸巾嚎啕大哭,任由着回忆肆意地侵袭我。
对于某些人,电影看似无聊,阿岚三天两日说分手,阿森每次“割地赔偿,签下不平等条约”挽回,直到阿岚赢足第一百次,终于,失去了爱情。
桥段狗血吗?
无聊吗?
不,这条剧情线无穷无尽地发生在天幕下,惭愧,我也曾在这条感情线中间间断断挣扎七年。
从懵懂的校服小孩到即将穿起学士服的准社会人士,从瞒着家长瞒着老师的早恋开始,磕磕碰碰,分分合合,期间几年曾各自寻觅爱侣,机缘巧合又再复合。
如今只能感叹,所有的旧情复燃都是重蹈覆辙。
你以为趁年轻尚有勇气奋不顾身,像飞蛾扑火般去再趟一遍浑水,殊不知在分过手的关系里,再也无法勇往直前。
一次又一次地退缩,然而又一次次地舍不得,最后折腾得双方筋疲力竭。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对这段感情怨恨不已,恨它辜负了我的青春,在满是甜蜜根植的回忆里,分开后是无尽的刺痛。
越是痛,越挣扎不掉,越束缚,越抵触。
终于,我所希冀的,成了真,他不再任我胡闹,我狠不下心,他帮着我,斩之。
记得第二次分手时,他对我说恨我,至此老死不相往来。
第若干次分手时,他狠狠地骂,说他TM受不了,我又来招惹他XX。
最后一次分手,他说狠不下心恨我但不能在一起了。
终于终于,我们达成了默契,这段感情只适合缅怀。
在感情突然终结的那一刻,平静得让我怀疑感情的真假,眼泪呢?
痛彻心扉呢?
不同的仅仅是看手机的频率,以及心中填不满的窟窿。
随着所到所见所闻的不断冲击,每一次的感官体验都牵动起回忆。
这儿,那儿,甚至连手指甲都能勾起回忆,它开始复仇了,发了疯似的挖开窟窿。
手足无措的我只能清空一切供给回忆养分的信息、照片、物件。
明明知晓那是我们曾用青春筑起的最美好的东西,用心收藏的美好终消失殆尽,相信有日会淡忘的,人总是会选择性遗忘伤痛的源头。
我猜,三五年后,经过时光的浸酿,这段疼痛会来得温柔且醇厚。
这是青春耶,没点支离破碎苦涩淋漓怎会完美。
发现最近有很多咖啡(店)电影,像台湾有一部《等一个人咖啡》就准备要上了,旦哥这部《分手100次》的以清新的摄影手法描绘了一部分“死港女”的爱情观,清新中带点残酷。
说到香港电影玩小清新,真得是久违了。
往往表面都是小清新,小吵小闹,却映现出许多都市男女的爱情观、问题,记得在旦哥最后一期《劲歌金曲》上曾lung上了这部旦式爱情喜剧的一些小花絮,那期的主题是电影配乐,谈到了像是为什么选C AllStar出演四大boy的原因。
爱情不是政治,通过自我利益的满足来建立自方的主导权;爱情不是一种理想,而是每分每秒的相处,每天每夜的经营。
影评:不再说分手,记得好好爱 - 骁珲分手迷你仓放爱一条生路 分手,分开相互牵着的手,各奔东西,在那一刻,我们的爱还活着吗?
影片《不再说分手》中,主人公阿森,在经营咖啡店的过程中,利用好朋友送的柜子,想出一个非常新奇的创意---分手迷你仓,情侣们将分手遗物纷纷以名目繁多的存储方式存放在这里,阿森配上自己写的感人的话,将这些曾经爱情的见证定格在这里。
有存戒指的,有存熊娃娃的,有存金鱼的,也有存放一把用于自杀的刀的,存放一副手铐的,等等,这里成为了曾经的爱情的见证地。
当我们爱到无路可走时,分开了相互牵着的手,可那些曾经见证过我们爱情的东西又该如何处理?
扔掉吗,如何舍得,那些是你我相爱的证据!
存在迷你仓里,封存一份记忆,定格一段爱情,整理一份感情,然后我们整装重新上路,回头望望那些东西,那是我曾经爱过你的记忆,我放我们曾经的爱一条生路,分开未必不好,对你对我,若是解脱,便该放手,日后我若忆起,我会记得你那些好,不后悔认识你,不后悔有过那样一段情!
阿森是非常聪明的,他用很好的创意,将自己的咖啡店起死回生,阿森又是悲哀的,因为他想扩大他的创意的时候,他的女朋友并不理解他,认为他一直都是在---玩!
所以他也很无奈的将他准备向女友求婚的戒指,存在了分手迷你仓的小格子里,并附上这样一句话:一直以来我以为最糟糕的事情是你离开我,可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最糟糕的是我不知道如何再爱下去!
此时的他,是否也在想定格于此,放他们的这段爱情一条生路呢?!
分手咖啡谁来为我们的爱埋单?
咖啡分很多种,味道各有不同,但最让人难忘的是它的苦涩,爱情,有苦有甜,一如咖啡,当相爱的两个人和谐甜蜜的去调配这杯咖啡时,即使你喝的到那份苦涩,却也同样能感觉到那份甜蜜;当相爱的两个人出现隔阂,即使调配爱情这杯咖啡时加了再多的糖,喝到的一样全是苦涩,浸透到骨子里的苦,蔓延于全身。
影片中,阿森在创意分手迷你仓的同时,也推出了苦涩的分手咖啡,供分手失恋的人来饮用,当人们喝着分手咖啡,品味着分手这件更加苦涩的事情时,分手咖啡充当了爱情的终结者,它埋单了相爱的情侣们的爱情,在充斥于唇齿,蔓延于心肺间的苦涩的味道中,缅怀了一把曾经的美好,如今的分离,将已然分手这个概念正式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阿森用分手咖啡,挽救了店子的生意,却在女友的强势下,终止了“分手咖啡”这个招牌咖啡的存在,这是影片的分水岭,经历过一百次分手的两人,都在刻意隐藏起自己,顾忌着对方,若他们说分手,没有了分手咖啡,谁会来为他们的爱情埋单?
大男孩王文森的心痛蜕变---成功抑或失败?
爱情的天平倾哪端?
不再说分手,这部影片中,男主人公王文森是个爱玩的大男孩,他将玩乐与生活密切的结合在一起,我们看到他吃早饭都是在木车上,在咖啡店工作也可以踩着单轮车,这样爱玩好动的天性,是他的优点,同时对于相爱着的他和女友小岚来说也是致命的缺点。
因为他贪玩,女友自动担任起了他的老妈子,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又充当了女汉子,咖啡店里忙里忙外,精打细算,我可以理解小岚的心情,因为爱,所以会有严肃的紧迫感,要很好的生活,要为将来两人婚后生活做打算,所以会对男友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所以才会那样的强势,甚至是歇斯底里,但那样的方式就是对的吗?
她强势了一百次,从来都是她对,男友阿森错,却一直不曾反省过自己,亦有责任,那第一百零一次呢?
一百次之后,男友阿森的转变,已然清楚的告诉了她,立志将男友变成熟终于成功后的她,其实错了,很失败。
她甚至于错过了一个被温柔求婚的机会!
有句话这样说,聪明的男人都很贪玩,会玩、玩的好的男人,能做出更成功的事。
阿森诚然是聪明的,从分手迷你仓,分手咖啡,和那一句句诚恳真挚的分手留言上都看的出,他不仅聪明,而且很智慧。
而阿森也同样是个有担当有责任的男人,从他的好朋友劝他分手,为他鸣不平时,他虽深受女友的打压,道出的却全部都是女友对他的好,对他的支持和爱,所以在分开数天僵持不下的局势下,他做出的不是分手的决定,而是求婚,由此可以看出,这个男人,虽然外表顽劣,不成熟,其实他的心态很成熟,他的为人很真诚,有情有义,当爱情走过热恋期,需要维系感情的平淡期时,需要的是那份理解,那份包容,那份担当,那份责任,而这些,阿森都有。
可一味的退让与包容就一定正确吗?
去找女友准备求婚时,女友喋喋不休的抱怨叮嘱,如老旧的唱片一样鸣响于耳边,即将出口的“嫁给我吧”,消失无踪。
从此他改变了,变得沉默寡言,变得好学安静,变得与女友产生了隔阂也不沟通,变得不再一味的承认错误,因为他觉得已经爱到不知道如何去爱,他们的爱情将走向何处,他茫然,徘徊,无措,整理了再整理,分手迷你仓推倒了,发泄了,再重新装回原位,依然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 大男孩王文森的蜕变,成功了吗?
还是失败了?
感情里没有谁对谁错,也没有谁赢谁输,感情就像天平,过度的偏于一方,日积月累,必然导致天平的崩塌,强势要求对方去改变,很可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局面,后来才知道,我们要改变的,其实是自己的心态,一种平和的心态,用智慧的方法去同化对方,远比歇斯底里好的多,互相包容,互相迁就,互相约束着,弯曲着,才能凑成一个完整的圆,最终得到圆满!
再评伊健先生演技,我的男神很强大!
伊健先生在不再说分手里,演技可圈可点,他将大男孩的率真、乐观、好动演绎的逼真生动,也将情义的王文森展现的很立体,很形象,让我们看到,郑重严肃起来的大男孩,其实是个很有担当的大男人。
一百次分手之后的蜕变,更是刻画的入木三分,冷静、成熟、沉默、寡言、犹疑、彷徨、纠结,以及那推倒分手迷你仓的瞬间演技大爆发,那落寞的消瘦的背影,都演绎的惟妙惟肖,真挚感染。
伊健先生颜好,这是不容质疑的,因为太过突出,所以一度让人们忽视他的演技,但他在不再说分手中,演绎的王文森真的是有血有肉很立体很形象的,在女友想要说出那第一百零一次分手的“手”字时,那凌厉的眼神,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晃,真的是很动容!
更有甚至居然在批评伊健先生的颜,容我说一句,那是大银幕,您贵庚几何敢在大银幕上露下让我看看吗?
如果您批了此,我很肯定您当年绝对被伊健先生的颜电到过,至今记忆深刻,这种说法本人绝对不阿Q!
伊健先生和周美女,在不再说分手影片中,绝配,绝对般配,影片最后定格的背影,也让人记忆深刻。
不再说分手,记得好好爱!
我不記得有哪一次在電影看到周秀娜是不會因為她的生硬尷尬而立即「出戲」的。
但在《分手100次》裡,我真心覺得娜姐,好-有-女-朋-友-feel。
這次她終於不再被消費身材(不是說我不喜歡看),演來自然、鮮活,是全片最大的驚喜。
還有旦哥差不多二十年後再執導演筒,可說沒有一絲脫節。
除了分明是在扮演自己的伊健演出比較令人汗顏之外,幾乎每個登場人物的演出都討好又有情趣,導演用人把握準確,阿旦不是浪得虛名。
當然,《分》有些港式愛情喜劇的頑疾,牽強和失效的部份並不少見,但還是可喜的部份更多,更值得說。
縱使它或許不能充份打動觀眾,但那些笑中的小感動還是實在傳達給了牽著手同看的情侶們--散場字幕的時候,不少一雙一對仍依偎著說說笑笑,沒有急著離開;港男港女們在這都市裡交戰不斷,但看過這片以後,大抵能停火一晚,這就夠意思了。
最近几年对港产电影几乎已经没有任何期待,不会刻意找任何一部港片去看。
周末偶然发现这部电影,试着看一下,结果却发现这一部看起来很不一样,也许是这份惊喜让我给了这部电影这么高的评价。
故事的开头没有什么新奇,简单直接,由一对情侣讲起。
之后整个故事都是围绕这对情侣在讲,就连场景都不多变换,但是慢慢由讲故事变成描述感情,这种表达的方法和节奏带给我很大惊喜。
我看到男主角的疲惫、厌倦和不知所措,女主角拼命的想去了解却又始终不明白问题,讲分手却又不肯放手。
我觉得自己通常不太喜欢故事性不强的电影,但是导演可以让我不完全纠结于情节的发展,而同时去感受人物的情感,这在港产电影里很少见。
没有大喜也不刻意去大悲,感情真实普通但是对于每一对情侣这又不是平平淡淡,没有用出人意料的结局去讨好或者激怒观众,它没有强硬的塞给我一个故事,而是缓缓的带我走进每个人的情绪。
真的希望可以见到更多惊喜的港片。
这电影在6分以下主要有2个原因:1、观众去电影院花1个半小时花几十块钱不想看一个太过平淡的作品,也不会想和朋友、女朋友一起去看一部这样压抑难过的电影。
2、几乎所有角色的性格都不讨喜。
男主优柔寡断,女主强势控制欲强,配角拉后腿。
郑伊健演的角色看起来不缺钱:可以为了追女友去澳洲在机场等一周;可以自己基本独资开一家咖啡馆;骑行、独轮车等小资的爱好;还有关于“我们开店赚顾客钱,别人也赚我们的钱,这就叫商业。
”这种透彻理解;在第一个顾客上门时 ,叫了外卖来应急;想到了分手仓这个点子,并且配了相应的文案(文案才是重点)等等,种种细节表达着他的生活是很简单惬意的,在香港这个紧张快速的城市里,他的悠闲是有底气的。
这应该是整个电影的隐藏背景,就是郑伊健饰演的这个角色,是一个40岁,衣食无忧、小有积蓄、情绪稳定的男人,他其实不是那种初出茅庐、急需上进、面对突发事件无所适从的年轻人,而是一个有一定人生阅历人生经验的中年人了。
但是这个男人不像《男人四十》里张学友那个角色那么有生活压力,纵观全片,他的压力全部来自他的女友。
其实把女友代入自己妈,就能明白郑伊健很痛苦了,在外人面前毫不留情贬低自己的创意,在朋友、员工、顾客面前指责自己,明明已经说了明天吃,还自顾自说给你倒水,即便是走很远买很贵的面包、挑葱、主理咖啡店这样的事,其实也是自己感动自己,要处处表功。
如果不是男人脾气好,也许在第一次发生这种事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分手了。
但是问题就在这里。
郑伊健过于优柔寡断。
其实两个人如果不合适,一定要当断则断,免受其乱,因为拖得久了,彼此就对对方负有责任,谈恋爱好几年,不结婚就很难收场,但是不合适的鞋子,不是鞋子的错也不是脚的错,是硬要磨合的错。
鄭丹瑞的作品,出乎預期的好看,說著男女都市的感情,有說不出的傷感和細膩。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似乎是感情逃不過的線。
以鄭伊健和周秀娜一對為主線,帶出另外幾對,以及一些人的情感。
鄭伊健扮演大男孩比任何角色都適合,他應該本來就這樣的吧。
和周秀娜相戀8年,感情總以周秀娜生氣說分手,鄭伊健去求複合。
這樣的感情模式,在他們之間重重複復上演,樂此不疲。
當身邊的損友都勸鄭伊健和女友分手的時候,鄭伊健總是維護女友,想到她的各種好。
是的,她真的為他好,他又真的常常把她惹得很生氣,她只是爆脾氣她只是想他可以長大一點她只是用自己的青春去賭他的愛護。
只是在感情的世界里誰是誰非又有誰說得清楚,當99次分手後,他們立約“不再說分手”,但感情卻在微妙地在變化。
每天晨跑的一對俊男美女,所有人都投以羡慕的目光,天生一對的璧人。
他們誰也沒有否認,別人的美好誤會,甚至女生都覺得這是真的。
直到有天,男生說要結婚了,遞來請柬。
女生驚訝,他不是她的嗎?
每天每天並肩在奔跑,她以為這是永遠,她不知道他有女朋友,更不可能接受他要結婚,她接受不了,哪有怎樣?
她不再晨跑,她不再和他說話,她始終不敢和他表白,然後她想放縱自己,卻只是哭成涙人去祝福一個深愛的男子。
在茶餐廳的太子女,戀上一個不能說的戀人,不能說不能曝光,只能在狹窄的茶餐廳里偷歡。
當男的說分手,她發現她居然連一張合照都沒有,她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有戀愛過。
她愛他,在街頭碰到他和他的妻子結伴而行,她眼裡全是情。
她愛他的方式是遠離他的生活,祝他生活美滿,於是唯一一張合照,她渴求已久的合照,她親手讓毀掉,如同她的愛戀。
各種形形式式的戀愛中、戀愛過、或未戀愛的人,在愛情的路上跌跌碰碰,原來愛情很難,忘掉一個不可能的人也很難。
在周秀娜和鄭伊健開的咖啡館里,有失戀的人寄託的物件和心情,有一杯又一杯像喝著心情的咖啡,他們是苦也是甜。
說過了分手,然後分手。
訂立“不再說分手”的鄭伊健和周秀娜,再咖啡店的經營中,像是互不合襯,又像互相彌補,像他們的性格也像他們的戀愛。
他們是真的不再說分手了,然而原來愛情最可怕之處不是爭吵,是無話可說,連“分兩個字都不想說。
感情冰凍,是因為人心,鄭伊健沒有出軌,卻在掙扎中想明白關於自己,關於和女友。
但他說不出口,但身體卻誠實地避開曾經被甩了好多次又緊緊握住的手。
究竟愛情是不是就像他和她那樣,究竟愛情還在嗎?
導演沒有說不來,其實分手說或不說,最後的片尾已經只是個形式罷了。
牽著兩個人的心的線被冰冷剪斷了!
我来看周秀娜的,二星~不能再多了!
插曲蛮好听
【三星半】爱情小品。
叙事是比较平直无趣的,但内涵却比叶念琛的葬爱三部曲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阐述了某一类相处关系里从爱情萌芽到天秤的倾斜再到最后循环重复主人公心态逐渐寂静和无奈的过程。没有一份爱是命中注定,没有一份爱是理所当然。维持爱和获得幸福都是一种能力。做一个成熟的人,找一个成熟的人去相爱。
4分给导演!郑丹瑞好久不出来导了呢~走来走去的警察就是他,本子很好!小清新~悲剧收场!最后分手是无奈也是走到头了
郑丹瑞对于这类题材的把控还是可以的。伴侣双方,还是得相互忍让。单方面太强势,终究不是很好。
没有一段感情是命中注定没有一份爱是理所当然所以当遇到一个握紧你手的人请你不要轻易放手
细节很多,但是很无趣。
还行,
要分手就麻溜利索地分啊拖到一百次是不是有病
什么时候港片变得好似网络微电影,拍得这么飘忽不接地气了。吃晚饭时播着当背景音听的。
消磨时间可以看
看到自己的影子
6.5分 旧式港产片风格,没啥要思考的,但看起来也不累,看完就忘记的那种。
感情这种东西啊。
小清新 是不是谈恋爱一定是这么无奈呢
我觉得拍得挺好的。
我真的不能更喜欢郑伊健了。
挺不错的,创业之路,相处之道,爱情之衡,看到心里去了,感觉开个咖啡店不错
betwee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