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妻死,惠子吊之。
庄子则方箕踞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族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
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行也。
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对于总一郎的死,有顶天家族的每一个成员无不悲痛,但是它们拥有的自由天性让自己内心驰骋于没有约束的天际。
有人说这部剧的三观不正,那是因为你们都没看看懂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无法得到、无法改变的事物,如果生命了无生趣,那就改变内心的态度,让内心获得自由而获得快乐吧!
这就是傻瓜的血脉使然,有趣精彩就是好事啊!
“我已经养育了后代,他们大都成长起来,我对族群也做出了贡献,已经没什么了,没什么不满足的了,被吃掉大概算我最终的价值了。
”诸如此类,然而剧情反转,到最后我甚至觉得其实他是不甘心的,不论是托付给天狗药师傅来了,还是没有解决的儿子的恋爱纠葛,他心里难得放下,遑论是被亲弟弟背叛,交给人类涮火锅了,他难道心里不曾有失落、愤懑?
任何生命都是有情感的,要存活下去是最起码的感情了。
而那位教授在向他人解释他的喜欢时,“我喜欢狸猫,喜欢得要吃掉它。
”“我尝过许多种类的生物,我觉得正视生命,喜爱生命,包含在品尝的过程中了。
”结果还是不够珍爱,所谓的品尝生命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食,并且从来没有那样的说法的,所以当他遇到了妈妈,他珍爱,他说“唯独这个不可以”。
毕竟,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想为自己的贪食找借口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不要用“傻瓜的家族”来掩盖一切内心的不合时宜的期望。
毕竟隐藏的想法是变成青蛙也逃避不了的。
口里说的坐井观天,无所追求到底是对过去的,不为人知的故事的干扰。
所行之事即为有趣之事。
我竟然记不清了,有选择,有技巧,也算是满足自己的想法,随心而活——即使被人当成傻子。
重温了有顶天家族《寻觅红叶》一集,觉得非常有意思。
1.泛灵论教授在《寻觅红叶》当中说人类对着潜在的狸猫三太子讨论人类常吃世间许多东西这件事。
对于此他并站在弱者的角度多愁善感,而是以“既然非吃不可,也便无可厚非,无须假惺惺同情“的态度。
在此基础上,对逝去生命表达尊重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去品尝食物的滋味。
人类无所不吃,但站在对于生命尊重的角度去欣赏这些食物,即可成为一种”爱“。
——————接着跟上的是教授跟老狸猫的对话,狸猫右卫门对自己的死并不介意,因为”自己要做的事都已做了“。
仿佛也有“既然非死不可,也便无可厚非”的豁达,并希望自己死后留下的食物是美味的。
这段落包括两点:1.承接了对生命的尊重这一观点。
狸猫右卫门会说话,有生命有家庭有灵魂,这是整个有顶天家族的架构带来的泛灵论视角。
除了人类以外也有其他的生命,他们也有思想有感情。
人类,尽管身为万物之灵没有天敌,但应在驾驭的同时抱着尊重,教授对待狸猫母亲的温柔善良和对待狸猫父亲的食用一以贯之,活则令其好好活,死则令其死得其所。
2.生命的外部性狸猫死后尚可化作食物,且右卫门觉得对世界有价值有意义。
这种对自身生命的价值的认同,也是对整个客观世界和他者生命的存在、价值的认可。
即便自身不处于世界上,仍希望他人可以享用。
自己成为他人食物,重归于生命的循环的洪流中,彼此依存,互相尊重。
因此教授甚至觉得悲哀,人类死后不能成为他人的食物而成为微生物的食物,因为站在食物链顶端,因此几乎不参与循环,只能自我老死,成为体系的一个闭环。
索取价值却不提供价值,这与他的价值观相悖。
————————食物只是一个引子,人类作威作福滥杀生物,所行并不止于此,现实生活中如制皮,做药等等。
教授并不站在弱者的角度同情悲悯,而是用使用并尊重的态度,可以说较为现实而且不太无耻(评价口胡)。
————————————————————————————————————————————————————————————————————————————————————2.弁天此前教授对弁天如此说:我记得当时你对狸猫说,狸猫这可怜,可惜你就要被我吃了。
教授心中便觉得弁天这番话与自己心有灵犀,于是便坠入爱河。
弁天却说教授你也许误会了,我并未说过这番话。
教授说可是我明明记得。
紧接着便在红叶堆中睡着了。
弁天随后在红叶中望月悲伤,尔后随风飘散,缥缈孤鸿影。
1.所谓爱情教授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之能说出“我觉得你与我心有灵犀,因此瞬间坠入爱河”体现了一种落寞,正是世间并无知己,因此但凡能偶遇,便觉与众不同,此身真爱。
——正所谓“寻觅红叶”2.有没有说弁天却说“你也许误会了”,我并不记得自己如此说过。
记忆情景成幻影,虚实不再能辩。
a.没有说弁天是说过此话,但并非教授所意指;还是没说过,是教授所幻想。
这两个情景是一种。
太渴求一件事情但遍寻不觅,基于以我观物的片面性,会产生非客观的幻想性。
教授听后说”可是我记得自己明明听到了“,随即在满天红叶中睡去。
睡与梦也是与外界隔绝,如此,仍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中。
这种情形确实很符合其”教授“的人设,教授是做研究的人,正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孤单落寞却满怀热情地欣赏着、爱着世间的东西。
b.说了其实对于弁天而言,说了和没说是一样的。
也许她确实说了,且跟教授的想法一样,但是弁天仍然委婉地拒绝了教授的求爱。
在这种情形下,教授找到了自己的红叶,可是弁天并不把教授当成自己的红叶,弁天自己的心未达到她”心有灵犀,觅得红叶“的阈值。
这是为什么呢?
她点了根烟,独自走到枫树林里。
三太子想询问,弁天孤绝地拒绝,并对月感伤起来。
为何感伤?
谜化的人物,朦胧的背景,与教授真诚坦率的表达不同,故事和作者禁止我们轻易地进入弁天的心。
与之对应的,场面成为魔幻非现实,氛围烘托并突出一个词。
绝美。
正是因为她在那刹那绝对的孤单,背后最迷离的神秘,才造就了这一绝美。
因为红叶注定孤孤单单地在天地间。
——————————————————————————————————————————————————————————————————————————————————————3.井底之蛙,管窥有顶天的艺术性可以看出教授、弁天都是高度抽象化具备符号意义的人,境界颇为高远。
但有顶天仍然具备相当程度的生活气息和具体性,如老二在井底说了一通大道理可是”我仍然很想念我的父亲“,毕竟他们尽管都是比喻和象征,到底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物。
这些细致具体的塑造避免了它落入下乘的,过于空幻的境地。
底处的青蛙望着天上的弁天,眼泪一滴滴地往下掉。
世间什么是最美的,什么是最孤单的,又是什么总也寻觅不得,却因其绝美,令人如痴似醉地去寻、去觅?
红叶而已。
其实讲道理这不动画里的故事是荒诞的,我们无法理解矢三郎对弁天的情感,看不懂他们的三观,明明是杀父之仇,我却感受不到悲伤与沉重。
娓娓道来的故事,讲述这一个神奇的世界,精彩有趣就是好事,比起研究人物的爱恨情仇我更喜欢去享受这样的感觉,现实里的对错纠纷我早已经受够了,偶尔也想一个人呆在屏幕前没心没肺的傻笑。
或许这就是傻瓜的血脉使然吧。
听说,看森见登美彦的作品要先看《有顶天家族》。
于是看完《企鹅公路》的我又去刷了2013年的动画《有顶天家族》以及原著。
比起森见出名的《四叠半神话大系》《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有顶天家族》好理解多了。
狸猫经常在日本的影视作品中出现,尤其是动画。
最有名的就是已故高畑勋的《平成狸合战》(又名《百变狸猫》),狸猫使用变身术保卫自己的家园。
一排狸猫在日本,狸猫的形象通常是神秘而狡黠的,它们擅长变身术,混迹在人群中,也擅长把树叶变成物品欺骗人类。
而《有顶天家族》构建了一个更庞大更完整的世界——狸、人类、天狗三足鼎立。
天狗说是鼎立,不如说是和睦友爱共处。
除了残留在京都的,每年尾牙祭吃狸肉火锅的传统习俗。
狸肉火锅(尾牙祭,至今在福建、台湾等地仍有留存,通常在农历十二月十六,是商家活动的“尾声”,也是春节的“先声”。
)京都的狸猫界,最有名的是下鸭家,下鸭家有四子,矢一郎、矢二郎、三郎、四郎。
他们的父亲,下鸭总一郎曾是京都狸界的统领,可惜早早地被煮成了狸肉火锅。
四子分别继承了父亲的一个特点。
大郎继承了责任感,二郎继承了悠哉的个性,三郎继承了傻劲,四郎则继承了父亲的纯真。
他们是下鸭总一郎分出去的四个血脉,拼在一起是完整的父亲。
因此,父亲坚持——四兄弟不能分开。
父亲:“你们是我分出去的四个血脉。
”父亲的早逝,让这个“血脉说”有了别样的意味。
虽然大郎经常抱怨自己的弟弟们派不上用场。
狂躁的大哥:“为什么我的弟弟们净是些没用的家伙!
”二郎长年变做一只青蛙窝在古井里避世。
“就像大家说的,我是一只一无是处的狸。
”三郎整天游手好闲,只在乎自己的狸生有不有趣。
(他还爱好变成曼妙少女,对着路人撅屁股,不管大哥在身后咆哮......)
四郎太小,连变身都不利索。
但他们之间的羁绊比海更深。
知道父亲被抓是因为醉醺醺的二郎把同样醉醺醺的父亲丢在大街上,大郎震惊愤怒之余,还是选择了原谅。
“他是我弟弟,我当然懂他,就是因为懂,我才这么痛苦。
”
二郎虽然长久离群索居,但家人们从来没有放弃他。
三郎经常去古井边找他说话,圣诞夜的炸鸡也有他一份。
小弟弟四郎在回家路上被别的狸猫欺负,大郎三郎都会跳出来死死护住他。
欺负四郎的狸猫化身巨型招财猫,三郎赶来解救四郎大概是父亲的离世,让四兄弟早早地便深深懂得了家人的意义。
但对森见来说,感人显然是不够的。
还要“有趣”。
《有顶天家族》不止一次提到这个词。
“若有人问狸该如何生活才好,我的答案永远只有一个——舍弃一切奢望吧,除了让生活过得更有趣,再无其他更重要的事啊”他们的父亲生前也说:“精彩有趣便是好事。
”
“精彩有趣便是好事!
”那么,何谓精彩,何谓有趣呢?
森见早已给出了答案。
大郎,一心想继承父亲的衣钵,当选伪右卫门(因仿自人类社会,故加“伪”)。
他模仿人类四处拉选票,最终,却被自己的急功近利所害。
第二季中,他还认清了狸们的本质。
三郎因为替狸们出头而被吃狸肉火锅的星期五俱乐部抓获。
闻此噩耗,狸子们却无动于衷。
甚至还有狸子说:“三郎被抓也是情理之中。
”
明哲保身的狸子们这一幕与人类社会无缝重合。
电光石火间,我似乎明白了三郎那句常常挂在嘴边的“除了让生活过得更有趣,再无其他更重要的事啊”这是真正懂生活的人才会发出的感叹。
父亲经历沧桑,知道富贵荣华不过浮云,唯有家人和一颗有趣的灵魂才是最要紧的。
所以他才会在被抓时,淡定地说出:“我想做的事都做了,孩子也都大了,我完成了狸的义务,剩下活多久全看老天爷恩赐。
”
笼中淡定看待生死的父亲而他践行“有趣的灵魂”,便是一把年纪了,仍会因不忿而挺身而出。
那份直率,化为一项壮举——变作一座大山。
以致于多年以后仍旧为狸和天狗们津津乐道。
他们崇拜的并不仅仅是下鸭总一郎当年令人望尘莫及的本领,更是他的豪迈,此等英雄,世间少有。
而英雄是怎么说的呢?
“我稍稍干了些傻事,虽然极为开心,但似乎实在玩过头了。
”
“我稍稍干了些傻事,虽然极为开心,但似乎实在玩过头了。
”此等壮举,在他眼中,不过是“一件极为开心的傻事”。
我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有顶天家族》是森见登美彦小说中最核心的一本了。
因为,那里面有森见的初心啊有趣即正义。
《四叠半神话大系》追求笔法和结构的趣味。
《四叠半神话大系》《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是一本谐谑的单恋手记,学长满京都追学妹的种种场面,令人会心一笑。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企鹅公路》,夏日里来历不明的大群企鹅吊足了人的兴趣。
《企鹅公路》相信光看海报你也能被吸引住吧。
当然,有趣的还有种种情节。
比如,《有顶天家族》中,“在京都肯德基出入的客人当中有一半是狸猫。
”(摘自原著)比如,一朝坠落却仍不改傲娇与狂躁的赤玉老师——“我是自在翱翔于天空的伟大天狗!
你们这群毛球!
”
“想喝什么就喝什么,自在翱翔于天空,这是天狗与生俱来的权利!
”“吵死了,你们这群毛球还要让老夫等多久!
”
“吵死了!
”“要我搭你们这些毛球的船去欣赏五山送火?
”不日,赤玉老师如约而至,然而故意在路边走走停停,赏月、闲坐、拔草......
赏月、闲坐、拔草草等着上演一场“偶遇”。
幸亏三郎得了其父真传,“傻”得透彻
笑死人的“偶遇”最终在三郎的“假装路过”与“邀约”下,赤玉老师“勉为其难”“顺道”登船小憩。
傲娇的三三剧中的唯美场景不多,但触人心底。
夜宴过后的林中漫步,红枫悄悄落下,一片静谧中,即使是再强大的天狗,都忍不住流露出藏在内心的忧郁。
绚烂的灯光,与红枫,与置身于光影中的女郎的心,形成了截然反差。
灯光越是绚烂,人心越是孤独。
灯光描摹出了悲伤的阴影。
赤玉老师的得意女弟子,身为人类的弁天弁天是赤玉老师的得意女弟子,当年她还是妙龄少女时,被路过的老师掳走。
从此成为了半人半天狗的奇怪生物,游走于人类和天狗之间。
曾经的少女,铃木聪美对弁天来说,她不被任何一方所接受,也无法回归任何一方。
她的身边常常人(天狗)群环绕,怕她的、爱她的人、狸、天狗很多,可是谁也不懂她内心的孤独。
“月色太美,让我不由地有些伤感”在屋顶上走边边的弁天大人,单纯得像个小女孩,却分明有着一颗沧桑的心。
三郎(右)话说,森见还真是喜欢姐弟恋呢,上一次的《企鹅公路》,也是少年恋上大姐姐。
至于三郎为何不恼怒她是当年父亲遇害的帮凶,大概也是源于那句“有趣即是正义”吧。
聪慧如三郎,早已明白弁天当年如此做的原因。
透彻如三郎,也早就在心底默默原谅了她。
不管怎么说,女神的初吻是三郎的啦(首发于 今日头条号:天涯小鸟movie)
这部动画实在是太赞了,人物塑造的各个饱满,比如,看看评论里面对弁天各种爱恨交织的两极评论,以至于很多人因为三郎和她的关系弃番,怒斥毁三观,足见角色塑造的成功。
可惜的是,只能说,弃番的人错过了一部好作品。
这里谈谈我对弁天这个角色的看法:弁天让人又爱又恨,是因为她的黑历史,就是被天狗老师掳走做弟子。
虽然学会了高强的法术,但毕竟已经不是人类,而是半天狗了。
结果就是,人类社会已经不太能接受她了,因为大能,加上貌美,人类对她只有跪舔膜拜的心情。
弁天喜欢三郎,也是因为只有他足够有趣,而且能平等的看待她,比如和她一起捉弄天狗老师。
可惜的是,因为总一郎的关系,加上人类吃狸的设定,弁天对他有的关系不太容易发展。
弁天加入星期五的原因,大概就是想离开天狗老师,以吃狸猫这种正常的人类行为来回归人类社会,可惜的是,没有成功。
一方面,天狗老师确实喜欢弁天,另一方面,又是天狗老师让弁天无法回到人类社会,而且,又因为和三郎一起捉弄,让老师失了法术,受了伤,所以才对他有非常纠结的感情,以至于坚强如她,也会在二哥的井边哭泣,又独自在满月的晚上屋顶夜行。
心情意外而又理所当然的微妙呢……---补充《有顶天家族》里怪力乱神的设定,狸猫被人类吃掉,人类敬畏天狗,天狗被狸猫捉弄,由此形成稳定的三族势力。
这在第一集的时候就说了的。
可以说,是因为各自拥有不同的种族特性,比如,天狗会可以操纵自然系的法术,狸猫则会变幻的法术,至于人类,当然是吃的法术了。
所以,弁天作为半天狗,既学会了天狗的法术,又保留了人类的特性,可以吃掉狸猫,于是一下子成为了凌驾三族之上,即神的存在,所以她的一举一动都对三方都有重要影响。
撇去各种搞怪萌呆,本质却是个极TVB的治愈励志剧——并非贬低TVB,只是以此正说明TVB模式依然是这个残酷的大时代中小人物们借以疗治心灵的一剂温情脉脉的膏药。
“下火锅”是如此清晰地再现出那些信奉用双手不仅可以挣来饭吃更可以挣来尊严的社会中下阶层,在一个权贵资本横行的商品社会里那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
如果我们将下鸭总一郎理解为日式TVB中经常出现的那种正直能干的电器街商业领袖一类人物,并将其他人与妖怪按照其阶级身份一一对号入座,那么整个故事的核心其实不是别的,而是被我们遗忘脑后却每天每日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的“阶级冲突”。
片中没有一刻不在讲述权力关系——谁对谁有生杀予夺的权力,谁手里那点引以为傲的权力在谁眼中完全不值一提。
这其中最残酷亦最惊心动魄的一幕,是下鸭总一郎与弁天的初见,这位在同伴与亲人眼中充满王者气度的大英雄,在一位年轻的女子身上感受到了那种可以将小人物们的小日子轻易碾碎的强大力量——资本/权力的力量(她是如此聪慧狡黠,如此野心勃勃,从而注定会在这个资本的世界里如鱼得水),正是这种力量将他瞬间打回原形。
小人物的尊严,原本就是这样不堪一击。
让我略不舒服的,是“下火锅”的残酷命运以“人吃狸猫是天经地义”这样的逻辑被如此顺畅地自然化和合法化,以至于发展出一套“有尊严地下火锅”的伦理学。
这种顺从背后有无奈和悲情,权力者的权力如此强大,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时,鱼肉亦只能带着几分自嘲笑对闸刀。
星期五俱乐部是现代资本社会中必然会生长出的毒瘤,弱势者们无法将其与整个社会体制一起捣毁,只好默认其存在,甚至当权贵伸来橄榄枝时,亦不妨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与吃人者们共坐一席喝酒吃肉——以矢三郎看来,鲁迅笔下那总怀疑自己亦吃过人肉的“狂人”必然是很可笑的了。
我并不想因此对作者的立场施以道德判断,应该说,这正是这一代丧失了抵抗空间的青年人所能够选择的生存方式吧,父辈的价值体系已然崩塌(唯有一根筋的大哥还在勉力支撑),又不愿像井底之蛙那样消极逃避,便也只能以这种近乎油滑的态度随遇而安,同时做好自己份内那一点微小却重要的事——譬如对亲友的关切与责任。
这亦是森见笔下那些不知自己究竟能做点什么的青年人们所能够呈现出的最具正能量的精神面貌。
或也正因为其正能量,使矢三郎这个角色显出几分无趣来——除去扮女装卖萌之外,少年在整个故事中连耍帅的瞬间都屈指可数。
这份无趣,或许正向我们暴露出对于弱势者的英雄化书写在今天已变成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当“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的话语及其背后那一整套旨在改变整个结构性不平等的社会动员已然失效时,无论我们怎样尽心尽力发掘底层人民的萌属性(这方面TVB或日式励志剧早已驾轻就熟),当社会转型以不可阻挡之势不断推进时,这些萌属性最终只能以某种温情脉脉的怀旧方式渐渐丧失光辉。
而真正能够在荧幕上大放光彩的个人英雄,是那些年轻貌美的野心家,当弁天裸身跳入海中去拉鲸鱼尾巴时,谁会不爱这种浮士德一般摧枯拉朽的强大力量——或者说,谁会不爱这种浮士德般永不餍足的对于力量的渴望?
资本/权力,是打造我们这个时代男神和女神的最为核心的神话要素。
而在有顶天家族的呆萌爆笑背后,我看到的却是孤儿寡母艰辛的生存现实,是作为现代个人最后一方精神伊甸园的资产阶级小家庭在当下社会中的脆弱——自2008金融海啸之后,有多少电视电影是围绕核心家庭破碎和秩序重建展开的?
或许这份现实面前的脆弱才是一切呆萌搞笑的动力,以后者掩盖前者,才能令现世安稳的童话续写下去。
又或者唯有萌呆,才能令底层者赢得权力者的垂怜与不忍,从而一次又一次逃离那命中注定的滚烫铁锅。
9片头和四叠半太像了吧晚了三年。。。
好吧第一次看是在一年前?
被大大的耳朵吸引了注意,看了半集就觉得过于清淡弃了。
这次重启,看完第一集也没有什么多余的感受。
然后被片尾曲的配图所吸引。
寥寥几张图讲述了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故事。
然后才注意到本作那精彩却又不喧宾夺主的艺术性。
cv演绎的也很好。
总之就是很好。
6 ep画的也太好了吧。。
首先狸猫,不提它们还可以变身这一神技,其智力已经和普通人类无差了。
然后他们接受了一个事实:狸猫就是会被人类吃。
这也许是仅此一例的食物链上下级和谐共生的科幻剧情了。。。
设想有一种生物(就叫巨人吧),与人类的智力相近,但是他们吃人。
就算我从小就被社会灌输:巨人吃人是合理的。
但我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一刻绝对会发出疑问乃至哀嚎:“从来如此,便对么?
”我相信是个人都会这样问。
两种生物太过相似,乃至狸猫沉浸于人类的繁华文化中,产生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动物狂想曲中兔子要冲进雷格西喉咙里的凄美的慕强式自尽?
(首先,有没有这种情况还另说。
其次,狸猫对人类会产生慕强心理吗?
)还有一点关于布袋先生。
我脱离理性的想到并不齿日本人捕杀鲸鱼等鱼类的行为。
但纯理性的想,人类站到了地球生物的顶点,想吃啥就吃啥只是一个小小的甜头罢了。
伪电气白兰是何物?
狸猫火锅确有其事?
师父对弁天所作的事,让我原谅了弁天所作的事。
下鸭是个什么地方配乐也非常的好也许是因为种群太小难以形成社会,道德伦理之上的法律,导致只能用道义去要求狸猫彼此,无法做到审判。
(但你们可以对人类有样学样啊。。。
)给我的感觉就很佛系,认命。
也许是日式处世哲学的一种提现?
就和四叠半一样的感觉,天马行空的设定,毫不讲理的剧情走向,难以捉摸的人物变化。
但就是觉得舒服,温和。
B站的一个评论把我点醒了:狸猫都是傻瓜。
因为看过小说,所以剧情就不做过多评价了,更多谈谈剧情外的一些东西。
先浅谈一下动漫本身。
比起小说,动漫其实设定和一些内心戏不太够,导致没看过原作的人会觉得云里雾里,无厘头的程度也低了一些。
剧情倒是和书里一样,不过配上画面感染力变强了许多。
拿着烟花对射的飞船、指着月亮说帮我取来的弁天、淋着眼泪的二哥和矢三郎具象化出来后更加动人了。
其实动画化之后,看这些角色角色都是相当立体丰满的,但b站的弹幕实在恶心,有说弁天不是好人、教授伪善的,更有甚者直接开始骂作者。
他们看不到教授是个既喜爱吃也真心喜爱动物的人,在他们眼中吃动物还说爱它们就是伪善,两者不能并存;他们看不到弁天是个既有魅力又有恶趣味的人,就算再有魅力,他们也只看到她吃了主角的父亲,把她当成“坏人”。
他们的眼中,一个人必须是非黑即白的,必须是善恶分明的,凭自己的喜好就把角色分成好人坏人,实在叫人看不下去。
实际上这些人嘴上说着人类卑鄙,但也不是吃着靠牛羊猪作为食物?
难道狸猫被抓住吃掉就是卑劣,而牛羊猪被人类圈养然后杀掉就不是卑劣?
难道只是因为剧中的狸猫会说话而它们不会所以你就产生了正义感?
这才是真正的伪善吧?
哲学上我认可善和恶是绝对的,但我不认为人是分善和恶的。
一个人可以行一辈子善,到最后却犯下滔天大罪,一个人也可以为非作歹一辈子,最后改过自新。
就是因为人是复杂的,也是会改变的,所以才说“论迹不论心”。
你怎么知道他是伪善还是真善?
你怎么判断他是真恶还是一时糊涂?
这很难界定,因为人从来都不是非善即恶的,我们都是善恶的集合体,不要随便给人定性。
与其关心“是什么”,不如关心关心“做了什么”。
如果说要选我个人最喜欢的动画,一定会有有顶天家族,特别是第一季。
森见登美彦笔下的故事都很奇妙,这一部里面人类、天狗与狸猫的世界也不例外。
里面的人物都带着矛盾,甚至让人不能理解。
三郎对弁天隐隐约约的爱与她作为杀害自己父亲的元凶之一的隔阂,弁天对三郎的欣赏与恨不得吃掉它的感情,对红玉老师使她成为类天狗的爱恨,教授从喜欢就把它吃掉到改变自己的看法。
单就背景的设定,人类、天狗、狸猫的强弱关系,这个世界注定是奇怪的。
只有一点,即使生活在一个奇怪的世界,好好生活下去也是不变的主题。
父亲的离世,二哥变成青蛙,这个家现在的生活状态,三郎对弁天又爱又恨的感情是不是很奇怪。
但我总觉得喜欢这种感情,是很难受自己控制的,可能只有在喜欢以后才会意识到自己喜欢上了什么,甚至说不清具体喜欢的是什么。
喜欢甚至于爱是一件很自由的事,但这种感情不能成为做其他一些事情的借口。
三郎的行事是非常豁达的,他怀念父亲,关心家人,讨厌弁天作为天狗的一些行为,但又不自觉被独特的她吸引。
他自己当然能体会到这种矛盾,但他依旧想要好好生活下去。
所以他正视并接受了自己所有这些感情,不将他们混在一起,但也很清楚对弁天的这份感情不可能会有结果。
这样的他真的很聪明,豁达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只是有时候不得不去学会坦诚,学会放下,而他是真的做到了。
可以说故事里几乎每个人物都有着正反两面,红玉老师的任性与可怜,弁天的哀愁与冷漠,即使是做尽坏事的傻瓜兄弟两对妹妹也非常宠爱。
正是因为这样,这个故事在欢快的时候很欢快,悲伤的时候很悲伤,这个世界里发生一切都有源可寻,所以更加无奈。
PA的制作从画面到音乐真的都很合适,尤其是声优的演绎,每一集结尾矢三郎的自白,都非常打动人。
有太多的画面让我印象深刻了,大哥化作猛虎保护弟弟,二哥作为一只逃避现实的青蛙在井底谈心,弁天赤裸着在海浪中抓住鲸鱼,弁天三郎教授在深夜穿梭于屋顶、迷雾、枫叶中,父亲的身影消失在迷雾中再也不回头。
每次看完以后心情都很复杂,但只有一件事非常清楚,即使是在这个奇怪的世界,即使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过去,被留下的每个人都只能选择自己的方式去继续。
失去了父亲的一家人依旧传承着父亲的人生准则,能够在飞屋里欢快地吃吃喝喝吵吵闹闹,而弁天的站队与孤独也是她自己选择的一条路,这个世界的齿轮将这样一直转动下去。
故事描写了京都天空下的三个物种各自价值观的不同与共通。又生活,又离谱,又贴近现实,又超脱世俗。一家人在寂寥中所展现出的正能量向往将亲情不知不觉间代入人心,父亲被女神吃了这个设定被套上老教授的吃与爱的诠释,一直扎在心理怪难受但又找不到难受的宣泄方向。PS:一开始只是想看海星露脸。
良心治癒番
后半程真高能!大哥二哥老三老四每只都好有爱!爹妈也好有爱!辨天有点让我想到“沉落的黄昏”里的华子!
“欢喜至极有顶天”?!
画风不喜欢,进而弃剧。
日本人在动画这条路上一骑绝尘
观看《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时,对“伪电气白兰”一点都没有在意,直到豆友的账户被改为该名称后,才搜索查询它的含义,于是就关联着观看这部作品。一个虚构的酒名,串联着天狗、人类和狸猫,以及说不尽道不明的爱与恨。
哲学?プ~バカバカしい!こんなもん、どこが面白いか?
最后一集的有趣和感人程度可以超越小说 谁身上没有傻瓜的一面呢~
简单的日常却有莫名的感动……狸猫真是种可爱的生物啊……难道只有我讨厌弁天?
虽然有樱井孝宏 但是我不喜欢狸猫。。。
温情与心碎,全部消散于浓浓的京都夜色之中...年度最佳不解释
2013.10.19
这脑子有问题的剧情真是无力吐槽,什么叫爱你就想吃掉你啊,跟杀父仇人待在一块还有说有笑的,怎样自以为是的编剧才能写出这么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的让人反胃的人物情感啊,tm的是变态吗。看完《有顶天家族》我想重刷十遍《汉尼拔》
二哥怎么这么萌的?!
傻瓜的血脉使然。
请摆正对生命的态度以及考虑设定的合理性,谢谢
还是应该翻下原著吧..
"舍弃你们的一切奢望吧,我们除了让生活过的更有趣,再无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呀。"但总有些东西是放不下的,所以是人类,不是狸猫。
不知怎么的,就三集弃了。每看一集都会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