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伙伴钛晶曾经说过,剧本是一回事,人设是一回事,演员是一回事。
我非常同意。
本文主要谈人设。
有少量对剧情的看法。
有少量剧透。
徐书成。
幼年时他性格软弱,成年后天真单纯,心思细腻。
刚开始在燕大授课的时候,他说,我们国人最缺乏的是诗意。
纽兰说,风花雪月对他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吴秋实说,你们兄弟两个,一个是外新内旧,一个是外旧内新。
在前排看到一篇影评,标题是《生逢乱世,终归欠了你一场风花雪月》,我还没细看,题目倒是很喜欢。
书成这样的人,若不是生在乱世,倒也是一个不错的文人,有诗意,有柔情,大可以娶一个中意的女子,相守到老。
这话却也不是在夸他。
本是个不错的人,虽然也有小缺点。
但他最大的问题,是与时不合。
然而这剧最糟心的地方就在于,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有问题的。
但几乎所有人的问题,又都有其合理性,并且也很难有什么更好的出路。
比如书成的与时不合,细细追究起来,到底是应该怪这乱世,还是该怪不能适应这乱世的自己?
青年时他说,三千年故学,一无是处。
然而在官场上受挫的他,选择了回乡教蒙童,婚后更是日日住在藏书楼,和三千年故学相伴而眠。
他爱着纽兰那样的女子,最后却只能为了自家宅子选择一桩交易而来的的封建婚姻,娶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女人。
他的一生,都充满了这样尴尬的悲剧,不上不下,不合时宜。
而到了中年,他终于说,要故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话说在他死的前一晚。
这个尴尬一生的乱世书生,最后能够选择维护文人的血性与风骨,也算是死的其所。
陆书白。
他就是吴秋实口中,外旧内新的那一个。
而陆书白的事情必须要跟纽兰一起说。
纽兰,一个内外皆新,新的闪闪发光的女子。
青春洋溢,热情开朗,像一朵正在盛开的红红的玫瑰。
书成对书白说,她就是流行的事物。
如果不是生在这乱世,如果没有遇到纽兰,即使不甘心,书白大约也会留在香木镇,像许多个心有疑问却最终妥协了的人一样,在封建婚姻封建家庭和封建的命运里面,安稳平淡到老。
但是他生在了乱世,而且他遇见了纽兰。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天雷勾动地火,一发不可收拾。
有人说书白从来没有爱过书容。
我想大约是的。
但是很多婚姻也都没有爱情,即使有爱情最终也会变成亲情,封建家庭的老爷如果遇见更喜欢的女子,至多不过纳为偏房,一个尚有责任感的男人并不会私奔。
书白会选择纽兰,并不单单是出于爱情,更多的是因为志同道合,因为纽兰刚好就在他要走的路上。
换个说法,如果他婚后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到了北平,见了学潮见了火车站的义士,那么大约,他也是会选择留在北平的。
但如果单从爱情婚姻家庭的角度看。
书白终究难逃渣男之名,纽兰也有小三之嫌。
如果追求爱情追求理想追求自由必然以牺牲其他人的幸福为代价,那么也许怎么做都会有人不幸福。
不仅那个时代是,现在也是,以后也是。
要么成全自己,要么委屈别人。
所以说书白和纽兰就是一种人。
像的不能再像。
勇敢,无畏,自私。
纽兰的话,再加上一个任性。
不过,在他们的词典里,自私的定义也许和别人的并不一样。
他们可以为了自由付出生命,却不能为了成全他人而忍受束缚。
爱的轰轰烈烈,死的也轰轰烈烈。
关于纽兰,我的小伙伴楼梯有一篇长评很好,所以我就不多说纽兰了。
最后说书容。
一个最让人心疼的人。
如果非要说新旧的问题,大概她是内外皆旧的。
但她却时时向往着新——她说,我羡慕的不是他们的感情。
她说,我如果是男人,我也要像书白一样。
她说,我没有那样的青春。
书容的心里其实也有一把火。
这把火在她心里,在一个角落里,藏了一生,却始终都没有烧起来。
书成就义之后,她点了一把火,想把自己连同君子堂一起烧掉,被人扑灭了。
长青在前门大街放了几枪,说我也愿意在枪子中照顾着你,走过来的是国军押着已经投降了的日本兵。
也许是因为和纽兰所经历过的教育不同,也许是因为许多年来徐门只有她一个人,所以她选择了这个家,选择了徐门,选择了君子堂藏书楼。
对书白,对这个家,甚至对书成而言,她是母亲一样的角色。
她说,早知道当初,也去北平了多好。
多么讽刺,这个剧里,好像只有自私的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为人考虑,瞻前顾后,就会像这样,在等待里在守候里,耗尽青春,耗尽一生。
外柔内刚,外冷内热。
有情有义有担当,能隐忍知进退。
虽然说为了保全自己的家近乎固执,但——谁又能说这样是错的。
至于她到底爱谁,我感觉我的智商不够,我看不透。
就先这么多吧。
开始看被里面的气节感动给了5星,看到现在书百和纽兰在一起后,真的看不下去了。
女主打着反封建的旗号追求爱情可以,但是这种破坏别人婚姻还感觉自己追求真爱甚至是感觉自己对抗封建有点过了吧……而且我也不能理解,为了追求自己抛弃整个家,以及自己的责任…书百的这份决绝我很欣赏但同时我也不能理解。
如果自由真的是要考牺牲这么多东西,这么多人为代价,这份自由的价值究竟几何?
也许因为我是个凡人。
喜欢里面的书生血性,喜爱里面的国士之论,喜欢里面人物的自我坚持……厌恶里面的打着新文化的旗号吃人。
我查了一下贴吧和论坛里,本来应该去年播出的本剧却延期到了今年底。
本文主要解析一下本剧延播的原因和背后的故事。
据我所知,这部剧筹备于三年前,因为发行方的操作问题导致了这个剧与去年央视首播擦肩而过。
发行方……而对于这个剧的制作团队,虽然不认识,但是感觉还是挺靠谱,能找来这么多大腕儿……导演、制片人和粉丝会都转发了首播这个消息,看是万众瞩目,真的了<图片1><图片2>究竟是出品方的内部原因,还是发行方的组织能力,或是双方间的磨合出现问题导致了延迟播出呢?
1.出品方为中国教育电视台与春天融合公司,两方都是相当有实力的团队,项目的发起是由教育台的影视部门提出,经过了教育部的批准,与春天融合公司合作。
因此,无论是教育台的影视团队,还是春天融合公司,应该都不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2.发行方为春天融合公司,本来本剧已经获得了央视推荐剧的列表,而错过了2015年的央视首播,不知道是不是这其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推测应该是央视与发行方打架了。
3.网上有说作为制作团队的教育台影视部门现在已经没有了,所以本剧就播出不了。
就时间来看,制作团队会影响到剧集的制作效果,不会影响到发行状况,而既然本剧已经制作剪辑完成,制作团队的任务就已经完成,本剧的制作团队应该是因此选在制作完成后这个时间撤出,保证了本剧的质量,也算是有良心有道德,具体原因和现在何方我们也不得而知。
后续的发行工作由发行方负责协调。
就此点辟谣一下,大家能懂就好了。
综上所述,由发行方的操作,以及有关部门的审核带来的本剧播出时间调整已经毋庸置疑,但是否是发行方有意如此?
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只希望,好的电视剧能够有一个好的平台展现给观众,好的制作团队制作好的内容,希望出品团队能够多多拍摄出像《乱世书香》这样的宏伟巨作,成为经典。
这样,市场上少一些烂剧俗剧,多一些正能量的,发行问题就会得以解决。
致敬奋战在一线的电视工作者们!
真的很好看啊 但是拿琅琊榜来比较终有不妥 本身题材就不同 其次是故事内容也不同 各有各的好 。
乱世书香第一集就紧凑的交代了故事背景 铺垫做的非常到位 再加上众多一线大咖更是锦上添花 剧本功力雄厚加上演员演技超群 一定是部好剧 期待❤️
写第一个字之前,好似有千言万语,奈何鄙人才疏学浅,勉强能表达出只言片语。
从书成身上看到很多熟悉的身影,犹如他自己所说:藏书楼里的书有上下五千年。
我自小遍读。
有人说他迂腐,有人说他懦弱,有人说他唯利是图,有人说他死心眼,有人说他不懂妥协与割舍,有人说他不懂得变通,还有人说他这种人为什么还活着。
他半生中学,半生西学,见过官场得世态炎凉,但是他很难做到趋炎附势,因为从小父亲得言传身教,他懂得做学问之人得有底线。
他说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他出走半生,归来时意气奋发,大胆表达自己得理想是开民智。
后辈耻笑他,说他才是那个表面西式,内心极其陈旧的老学究。
他静静看着说话之人,眼神温和,好似笑而不答。
我原本以为他会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但他没有,他有自己的精神内核,他有自己所坚守的信仰与原则。
他从来都知道自己坚守的是什么。
他本该是学校里最罗曼蒂克的学者,他本该是被学生前呼后拥的教授,他本该是乡里乡亲最该被敬重的徐先生,他本该是那个时代最该被保护的群众,他本该和杀戮毫无瓜葛,他本该是徐家最该被理解的家人。
但是无数次,我看到的都是他独自为了学校复课奔走,为了学生性命而甘愿自称是狗,为了傻逼陆书白而一次次放弃自己学者清高(原谅我爆粗口,真的很希望男女主都嘎了),为了徐门君子堂而牺牲自己的婚姻,虽是娶实际嫁(虽然宝姑只是个爱他的女人,但可惜她不懂他)。
书成成全了所有人,唯独忘记了他自己。
宝姑问他人这辈子是为什么而活着,他回答出很多人活着的目的,但是唯独说到自己时不知该如何说。
我想说是那些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给了书成温良恭俭让的美好人格与风骨,但是同时这些也都像枷锁一般,锁住了书成的一生。
那些站在高高的窗口俯视议论嘲笑书成的人们,你们都给我滚好吗?
开头时,我说我从书成身上看到了很多人,其中也包括很多我们这一代人。
作为世纪之交的这代人,虽然享受着长辈口中所谓的好资源好环境,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物质确实是强得多了,但是精神呢?
PUA的人很多,互相攻击的人很多,见不得别人好的有很多,不是我有多消极,不是我又多少怨言,不是我喜欢抱怨。
但是追求功名利禄,追求一夜飞黄腾达出人头地的是大多数,而真正潜心去做事的却要被误解,被耻笑,被伤害,很多次我都想问为什么?
是不是我自己不正常?
我读了书,明了理,到头来成为一个敏感的人。
前段时间看到王传君的觉得自己像一个容器的言语,我觉得自己还是被网络环境所影响了,我不该用恶意去批评一个努力的人,也许他演的丁仪不是我心中的样子,但是我应该尊重他的努力。
“我们都因太善良而被时代误伤。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
所以终究是因为太善良错了,还是时代错了呢?
我还没有答案,如果有,那么现在我的答案是都没有错,就算时代错了,善良也绝对没错。
那些教诲我们的东西,也许也是最好伤害我们的武器。
书成如此,你我亦然。
书成说自己这辈子一直在失败,留学归来就一直在失败,喜欢讲台,却被迫从政。
从政却永远看不懂官场,像一只小白兔一样被耍的团团转(从那会开始我的眼泪就没停过)。
自己的爱情被义弟夺走。
瘸着一条腿,回到君子堂,可惜早已败落。
在小酒馆里,有点像孔乙己的样子真的好让我心痛。
面对妹妹无奈相逼,他最终还是苦笑着答应,牺牲自己的婚姻。
也许住在藏书楼已经是他最后的倔强,他岂不知宝姑有多苦,他岂不知镇上之人如何言语徐家,只是他真的不能再让步了,我想他已经不会再爱上任何人了,包括他自认为深爱的(原谅我不想打出她的名字,我觉得她不配),他只是太累了,我每每看到他靠着书架睡着的样子,就忍不住落泪(此时也是)。
他那薄如纸片的身影,影影绰绰,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他。
宝姑有句话说的没错:想变成藏书楼里一本书,这样就能静静陪着书成了。
我也想,非常想。
他始终是为了他在意的人,在努力的承担着自己的责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你们脚下的这一片土地,是一个大国,大到你们无法想象。
疆土你们况且不能占全,又何况是人心呢?
隔壁的藏书楼里,有上下五千年,离开易水,往南往北,各学各派,各有所长,一省一县,大国泱泱,你们要怎么让他们臣服?!
”——徐书成徐书成,用自己最后的力量,慷慨激昂,振臂一呼。
给自己一辈子画上了句号。
就好像他用最后的力量挣扎着抓住宝姑的手,我想这个女人到最后和自己深爱的人站在一起,哪怕只打死一个敌人,他们也有那么一秒钟是心意相通的。
足亦,足亦。
这最后的紧握,也许是出于感谢,也许是出于愧疚,也许是出于抱歉,也许也有那么一点点爱。
黄泉路上,拉着一起走。
希望来世,我们可以别再错过。
大抵是写差不多了吧,那就这样吧。
————————————————————————————分割线,下面是我发疯时间。
“都是路过人间,感谢爱上你”提起你的名字,第一次,是谢晗,之后的九年中,你也从未在我的生命中出现,直到汪淼。
有些羡慕那些很早久开始爱你的鱼干们,也许是因为那会还能看到活生生的你,还能知道你的一些动态,而我如今都只能是一只考古火鸡。
但思前想后,现在爱上对我来说才是真正的幸运。
我承认我还有喜欢的人,但我从未说出过爱字。
我想你对我来说最不同的。
你让我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非常强烈的想要占有,虽然我知道此生见你一面都难,更别说别的了,但是我无数次想过。
“隔着岁月静静爱你”感谢缘分,让我在二十四岁爱上你。
谢谢你演绎那么多优秀的角色,其中苦情的很多,也害惨了我的眼泪,谢谢你给予他们生命。
很羡慕那些走过你身边的人,羡慕他们可以近距离的陪你走过很多的路。
你说的对都是路过人间,我能走进你的角色,对他们有很多的理解已是足够了。
祝好,一切都好。
有没有发现徐家和方家,有扯不断理还乱的各种关系,感觉饰演方家的还缺点感染力,徐天作为希望,力量,作为母亲的依靠,徐门接班人,作为路书白对书容的补偿,作为书容书白书成的传承人,他的意义更重中之重。
剧中书白书容书成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书白思维前卫,书容宽容大气,书成死要面子。
这里只有书白实现了自由,因为他不用背负徐门这压力,最后走出去后反而背负了拯救国家的大任。
书容掌管徐门,既要当一个老婆一个母亲,还要管理整个徐门。
她的成全,透漏出更多是不舍,是爱,是放手,是希望对方幸福,而自己更多的是无奈。
她是多么希望陪伴书白一起追求理想的是她。
书成,看似缺点勇气,缺点担当,缺点变通,面对这个乱世,他还像个孩子似的。
刚看到第3集,首先要为此剧点赞,台词相较于国产剧已经是非常有文化有内涵的,尤其是第一集父辈那一代,是清朝文人士大夫的风范和气节,小孩子的角色表演的也非常到位;但是有两个不能理解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40岁的演员呢,实在是看起来年纪太大了,书成 纽兰包括书白,演员都让我无法接受,不喜勿喷,个人见解。
第二是觉得小孩子时的性情与长大了之后不太一样,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的不对?
反正直觉是这样的,但目前为止,不会弃剧,为着这剧的文化内涵。
原谅我只看到11集实在忍不住要批判这对主角了。
看了第一集被徐简博的文人血性所震撼,知道并非只有武人战场洒热血,文人亦能朝堂血燃死谏。
徐简博的是死我感到他的无奈,那时代的悲哀。
这部剧我该追下去。
剧中一直强调,香木镇的几个主角人生命运早已被安排,牛栏的出现就是打破这命运。
打破世俗约束。
然而牛栏刚出现我就知道这货是惹事精,她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推动剧情,借着标榜自己是新时代青年,推翻旧思想,不顾伦常,不顾后果,随心所欲率性而为。
真是每集都要作死,每次都害人害己害每个角色。
也靠着一次次作死一次次靠近有老婆的书白。
明知书成对自己有意,又不明确表示,还对他说爱上自己的弟弟书白。
这种新时代青年真是情商负数的吗?
书白刚出场以为还是个人,没想到越看越渣,最后只剩下渣。
无情无义不负责任,心野心烦不想结婚可以取消可以不结,却在新婚第二天上了牛栏的车跑了,不留下口信。
让妻子独自一人承受整个镇的流言蜚语,让妻子一人守着学堂,撑着家,还盼着这渣回来。
这渣是不会回去了,每次旁白为他辩解说愧对书容,要不是长青到来,这渣还能记起书容吗?
这才写了第一封极不情愿的家书让带回去报平安。
要不是书城赶他回去,这渣都能在这和牛栏造娃娃了。
明知书成倾慕牛栏,最后却是自己和牛栏在一起了。
那长青让你写休书,要么回去,这渣却给封家书打发了。
背着妻子名正言顺的找小三了。
第11集这渣说的那句“既然已经对不起书容了,就绝不能对不起牛栏”,总算知道了书容和书成就是你一生的枷锁,如果没有徐家,你就不是渣,是圣情圣。
牛栏与渣天生绝配。
ps::我知道这剧主要是讲国家大义,而我却只注意到了这些儿女情长。
这剧的前六集我都想打五星。
张嘉译演绎的热血翰林,以天下为己任,却憋屈地在死谏之前跪求太监而死。
尤其是各人的台词,画面中的文人风骨,新旧派的思想交锋。
徐书成:一个远渡留洋的软弱孩子,因为科举被废不知所措,十年后,学成归来,已成一个洋人。
洋装洋文洋思想,向往风花雪月,享受“爱慕你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与你无关”。
就像一个瘦弱的人向往强壮的肌肉,想要110米跨栏,结果将蛋白粉奉为至宝。
本末倒置,无端夸大,但是很可爱。
陆书白:一个从小就非常有主见的管家孩子,被翰林收为义子,许配女儿,入赘徐门,委以重任。
思想激变的时代中,在乡下(香木镇)当故学的私塾先生,内心却对外面的世界好奇不已。
阅《新青年》,想再去京城。
不愿被困在笼中,又受厚恩于徐家,在结婚与不结之间摇摆不定,最后还是结了。
结后却第二天一早就抛弃妻子,跟着一个女人进了京城。
徐书容:小时就勇敢果断,有担当。
聪慧。
心里也喜欢着书白(可能非男女之爱),但有父亲定亲,媒妁之言,女子的三从四德,加之传承徐门的责任,希望结婚,最后也结了婚。
丈夫逃走之后,隐忍地等待,操持着家务。
古代温婉女子的代表。
但我最喜欢的其实是她和刀爷的相处,知书达理小姐对忠犬混混头,她也不会端着。
姜武一昂头摇他的中分刘海我就要哈哈哈哈哈哈哈钮兰:受西学熏陶长大的女孩,有识时务翰林父亲与军阀哥哥的宠爱,无忧无虑无法无天地长大。
纯洁率真,果敢自信。
抱着拯救深陷封建婚姻的圣母心,力求把陆书白卷走,最后也成功。
笑容明亮,美丽得就像“雪山上的一朵雪莲”。
--她和书城的互动真是乐死了。
“你看这月光这么美” “我累了” “好,那我们明日赏日光”但是后面真他娘的憋屈!!!
书白在外面见识了新世界,要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爱上了新派的代表-- 学生钮兰,也不管在家的妻子,不写回信也不发休书(我知道休书在当时的时代,会让女子蒙羞。
但新婚就离家出走一去不回就不蒙羞了?
蒙羞得少了点?
)开始就每日买醉,卖嘴期过后捅破了窗户纸爱上了钮兰,就开始妹子眉头深锁,问一句话要琢磨个一分钟,还回个不知道。
磨磨唧唧的,根本就不是小时候徐简博看到的行事果断。
钮兰勇敢地表了白,又给书成发了好人卡,追求她的事业和幸福去了。
书城以酒买醉,课堂上书白又初露锋芒,爱人又被横刀夺了去,找了个自己最看不惯的人来喝醉酒。
想出个仕,被坑到当个佥事,还被拉去观摩枪杀学生。
和弟弟摊牌,也是那一套。
我们家对你有恩,你怎么干得出!!!
书容在家等丈夫回来,心情从“看够了就会回家的” “外面的人都在闲言碎语” “我要去京城看看” “父亲你去吧” “我得去看看” “还是不去了” “什么方长青要娶我?
这太欺负人了” “什么他在京城和狐狸精一块”“我一定要去京城看看”方长青喜欢她,她定了亲,方长青和刀家定了亲,她替方长青答应了他的婚事。
这他娘的都是什么鬼?
(大帅脸)最恶心的就是陆伯这个人物了。
早期忠心耿耿(疑似过了头),动不动就是“我生是陆家的人,死是陆家的鬼”,中期知道定了亲,马上能变老爷喜不自胜,后期变身老爷,倚老卖老。
跪下来阻了书容去京城,自己去了,被儿子一通话就说服了,还要把明明给书城书白两人的一百块大洋单给自己儿子在京城置办房子,看出儿子有了喜欢的苗头,立马告诉儿子可以考虑纳 个二房。
“你老婆既然允许你不归家,当然也能允许你纳妾” 真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这一连串的悲剧加闹剧实在是让我看得了无兴趣。
百度百科,居然是反对游行的书成回老家,完成了父亲的遗愿,书白和大兰子流亡海外,书容还给他生了个孩子(???
),居然叫徐天!!!
我知道这是时代造就了形形色色的这些人物。
有封建思想,奴仆制度。
有舍身救国,心怀大义。
有新老派的交锋,有新老婚姻或爱情的挣扎。
但是,可能我看不了悲剧吧。
受不了这翻来覆去,摇摆不定,磨磨蹭蹭。
大丈夫当断则断,率性而为。
学知识学思想,电视剧并不是个好方式。
磊哥一直是我特别欣赏的导演,拼命三郎+傻白甜+暖男的结合体!
(哈哈哈……不准笑,要严肃地(ಡωಡ)写评论)!
《乱世书香》这部剧我已经焦虑不安地等待了3年,最近终于是播了!
说自己焦虑主要是之前还很担心这剧的质量,担心自己3年的等待到最后会不值得。
然而…并没有!
“三年等待,一见倾心”啊!
第一集里嘉译叔的老翰林一出场就震撼到我了。
精湛的演技加上精彩的台词将一个文人的铮铮傲骨诠释得十分到位!
光是嘉译叔在纽府那段慷慨激昂的陈词我就看了4.5遍,没办法,这种掷地有声的台词再从实力派大叔嘴里说出来简直太戳观众心了!
在这里我不禁要膜拜一下编剧徐兵大大了,因为之前采访上说,乱世书香的剧本创作过程长达4年,徐兵大大在国家图书馆待了一个多月,查阅各种书籍史料,考据台词里的典故、细节。
真心感谢编剧徐兵创作出这么精彩的剧本,我们这些即将饿死的国产剧迷又有东西啃了😍。
接下来还要说说剧中两位大叔级男神——吴秀波and张鲁一。
两位在剧中的演技也是实力爆表啊!
波叔的书白潇洒不羁,鲁一哥的书成书生意气(注意是“哥”,不是“叔”,鲁一哥是80后boy😂…盒盒盒)。
一开始书白婚后离家,我还觉得男主是个渣男,但细细一想,这样的设定也正常,毕竟书白生性自由,本来就是个极具反叛精神的人物,而传统礼教对他的强烈束缚必然导致他离家的结果。
另外,对书白这个人物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书白老是不扣脖子下面的那颗扣子,老是喜欢把脖子露出来,这是为啥?
表明他放荡不羁,不喜欢受到束缚吗?
盒盒盒…也许是我想太多了吧😂😂,但本宝宝真的是在用自己全部的脑细胞和洞察力来看这部意蕴深长的剧!
如果说书白是一个潇洒的书生,那么鲁一哥的书成就有些优柔寡断了。
这个人物脆弱天真,软弱的性格也注定了他悲剧性的一生。
但本宝宝在看了预告片中书成慷慨就义的情节后,还是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这个人物😘。
他在临死前的那一段陈词句句掷地有声、震撼人心,听得我热血沸腾啊!!!
还有还有,陶虹姐在里面演得也很赞,让我都忘了《红色》里面那个甜丹丹了!
总之,这是一部意蕴深长的剧,一部命运多舛但不负众望的剧,一部细节上精雕细琢的剧,一部对得起观众的良心国产剧!
乱世书香,好赞!!!
整部剧到后半段描述徐书城回乡下徐门之后的生活那一大段充满压抑,咏梅把满清时期留在民国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演的淋漓尽致,那种刻板化的家风正气家学深厚的出身让我很入戏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读书人的悲剧还在继续。
女主太丑 一回头吓到我了 弃
陈丽娜真容易出彩
吴秀波,张嘉译,张鲁一,冲着他们先给5星
红色班底还不错吧
剧情尚可,陶虹演技太浮夸。旁白太多余,当观众是白痴看不懂啊。
虽然人物的设定我不赞同,但是演员好演技。
你妹妹的 这简介剧透的不要不要的 没红色好看呀
因为陶虹这个角色,看不下去了
节奏有点慢,很多时候靠旁白硬推动
剪辑有些乱,不像新闻夸的那么牛
讲的太散,没有把握好中心
全是好演员 少奶奶是全剧演技和剧情担当 这么好的演员们怎么接这么烂的剧本 全剧bug 槽吐都吐不完 好好的一个民国题材被毁了 ps还是第一次看民国剧里能硬插这么多硬广的
5444人的时候评分9.3,5474的时候9.0分⋯⋯⋯⋯这30几个人是组团来刷一星了吧😒
不错
演员全是我喜欢的,一个个演技台词棒呆!!!书成大写的世家公子却是个痴汉哈哈哈,姜武贱萌贱萌的还搞个水冰月爱心刘海逗死了!好多红色里面的熟面孔好亲切,以及编剧真是取名废,徐天小翠又相遇了哈哈哈哈哈哈
开头剧情进入太慢,旧学与新学在那个时期的碰撞写的很有味道
切入点很难得,故学与西学的碰撞和传承。张鲁一真是太棒了!
四五集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