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女主角,帅气的男主角,加上超恶言的老师,这一三角组合,创造了无限的音乐传说……每个人都不可以因为喜爱音乐而背对生活,因为现实是残酷的;每个人都不能够太执着,因为执着就意味着失去一切。
就是他们这些执着的,而又因为喜爱音乐背对着生活的人们,演奏了一曲又一曲美丽的篇章。
他们不是最好的,但是的的确确是最热爱音乐的。
将这部励志的片子,献给喜爱音乐的每一个人,让青春永动,让音乐不止。
说实话我是因为看了《是美男啊》以后才开始看小帅的作品的年初追《花样男子》的光景还历历在目,回想一下,感觉韩版《花样男子》中,经典之处其实并不多。
这么回头来一看,还记得当时看到过的新闻,张根硕也接到了《花样男子》的出演邀请,他想演出的角色是尹智侯,而剧组给的角色是具俊表,于是张根硕很干脆的拒演了。
当时的心情还记得很清楚。
有很多名角色不就是这样和某些没有眼光的演员擦肩而过的吗,现在说出来,是后悔呢还是后悔呢还是后悔呢?
但如今回头一看,觉得当初小帅的选择是正确的。
贝多芬病毒这部戏很特别在公式化的二女二男爱情纠缠中,很难得的没有太多的爱情戏的分量。
几乎每一个配角都很出彩,每一个小人物为了音乐而努力的过程都可以写成一个故事。
而这些故事交织在一起,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不管是委屈还是无奈。
至少他们都努力过。
而这背后的意义所折射出来的就是我们的现实世界。
被音乐抛弃,然后抛弃了音乐。
为家人,为生活所羁绊。
为衰老,为病痛所困扰。
还有现实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
我们都是这样放弃了梦想,然后遗忘了梦想。
被梦想所抛弃。
在《贝多芬病毒》里,我们跟随着姜玛艾重新走进了音乐世界,跟随姜健宇的经历去成长,也许没有得到应得的承认,但是至少找到了自己的路,并且相信未来。
这部剧中,有很多我认为处理的很经典的场面,演员的演技自是不用说了。
很多感悟都是来自现实与理想的合理冲撞……我们的一点点感动,家人的支持,理解……亲情……友情……有矛盾,于是有了喜怒哀乐。
是比偶像剧更直达人心的是这样的感情吧?
这个故事看似很遥远,其实却很接近真实的世界凭借这部戏,张根锡获得了2008MBC最佳新人奖也许不如李民浩有人气。
但确是若干年后仍旧能够拿出来看看的特别的剧。
即使不红,但至少留下了痕迹。
而在这些经历中成长起来的小帅,最终接下了《是美男啊》这部偶像剧。
看着这样成长起来的张根锡看着这样的脚印。
感受到了他的聪明和独特的眼光,或者换句话说。
看到了他在选择背后的思考。
而时间和作品证明了他的选择。
说说我看到的,他和她的故事吧……缘起于他们都痴迷的古典音乐。
她是25岁的神经有点大条爱拉小提琴的女孩子,毕业于音大,一心想待在乐队,却是到哪哪散伙,没办法只好考了公务员。
就是这样一个运气有那么一点点差的傻姑娘,因为一个偶然获批的提案而负起了组建交响乐团的责任,又因为被诈骗经费,正式乐队成员解散,而不得不临时找了一些不入流的演奏者以求蒙混过关。
他是国际顶级的指挥家,也是臭名昭著的乐坛毒舌、顶级演奏家的噩梦、专职的乐团杀手。
就算是为总统演奏,只要演出不令他满意,他也会甩手不干,中途离场。
他的批评或者说是唾骂总是那么直截了当、毫不留情、一针见血。
就是这样一个极度孤傲、不可一世的人,遭遇了她和被他视为一堆垃圾的团员们。
还要说说他们:帅气的爱吹小号当警察却不太称职的小姜、在夜总会工作有些神经兮兮的小号手、得了老年痴呆的吹双簧管的老爷爷、音乐学校的叛逆问题女孩、为了家庭丢弃大提琴二十多年的大妈郑妍希、为家庭所累为工作卑躬屈膝的低音提琴家、宠物医生……,就是这样一群被音乐抛弃也抛弃了音乐的人,就是这样一群被他称为“一团狗屎”的人陪衬着他和她演绎了一段辛酸曲折的追梦历程。
他被迫接下了这个由一群“音乐垃圾”组成的如一盘散沙的乐队,带领他们取得了空前的演出的成功。
他们咬牙挺住了他的侮辱、蔑视、践踏,也渐渐看到了他强干外表下的不经意间流露的温柔。
他的霸气,他对音乐的执着,他高超的指挥技艺和处变不惊的淡定从容震撼了所有人。
就在这最重要的第一次演奏会上,她的耳朵突然听不到了,惊慌、失措、无助,一回首看到指挥台上正望着她的他镇定的眼神,彷佛在对她说:“看哪里呢,斗鸡,看我这里,就这样,看我的手势,再舒缓一点,好,做的非常好……”。
第一次,她感受到了他的强大;第一次,她找到了踏实的依靠,第一次,他触动了她的心弦。
然而,他还是一如既往的霸道不讲理,他理所当然地指示她做这做那,她小心翼翼地默默帮助支持着他。
他恶语相向,却是为了希望她坚强,去正视即将失聪的事实,去勇敢承受那些他曾经体味过的苦难与孤独。
他在她面前表现出了有些幼稚可笑的小孩子的一面:送给她过了期的泡泡糖,说可以治疗耳朵;讥讽她的表白,说那不过是无知少女对老师的盲目崇拜,是荷尔蒙在作祟;千里迢迢去落日公园接骑自行车周游散心的她归来,却以问她冲调咖啡的配方为借口;拒绝她挽着他的胳膊散步,却偷偷地跟在人家的后面,被发现了还装作若无其事……。
她,这个在剧中前半部分嘻嘻哈哈、开心大条的女孩子,一旦明晰了自己的心意,便不再犹疑,如同拥有了飞蛾扑火般的勇气与力量一样,为爱奋不顾身,不怕闲言碎语,不惧冰冷的拒绝。
她最懂他冷嘲热讽下的热心肠,她总能看到他嘴角和眉梢轻蔑上挑下的疑虑,她总在他孤独无助的时候,适时出现,给予他战斗下去的力量。
“你是谁,你是骄傲的姜玛艾,你就是不屈服,你就是自由,you are the best!
你要战斗下去!
”是她让他在迷惑逃避的时候认清自己,是她在看到他与丑陋罪恶战斗而遍体鳞伤时哭着劝他不要再斗下去了……她仰望他,却不依附于他,她为他而坚强成熟;而他,因她而收获了温情,融进了世俗。
这段不温不火的感情悄然改变着两个人,也悄然打动了所有人。
最后的最后,他终究要离去,要回到真正属于他的舞台。
临别前,他把珍爱的尾戒放在了她的手心,还不忘以检查她的手机为藉口。
她伏在音乐课教室的舞台上,只为了听听他的真心。
谢谢你,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中。
谢谢你,谢谢……你的理解。
……直到现在,想到他和她等在夕阳下的海滨车站等列车时画面,觉得还是那么美好……
爱的方式 ——记《贝多芬病毒》第九集 35'20"-46'30"剧情背景:《合唱交响曲》,笨鸟先飞的平民乐手的演奏使挑剔的姜mae看到了他们身上的潜能,尽管一个月只练一首曲子,能够练成这种水准也是不容易的。
因此,姜mae决定让他们参加正式的演出。
平民乐手的到来,使得骨子里有着本能的清高的专业演奏家心有不服不屑,加之姜mae对专业演奏家的批评毫不留情,挑战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以罢工来对抗姜mae。
而一向毒舌的姜mae,也并未因为让水准不够的平民乐手加入演出而得到他们的感恩,他们认为是自己的实力得到了指挥家的认可,而不认为虽然自己有欠缺但肯定他们热情和潜质的指挥家给了他们一个站上专业舞台的机会。
专业演奏家和平民乐手联合起来,要求姜mae为自己种种过分的行为向他们道歉。
此时此刻,我觉得姜mae太可怜了。
哦,不,他不会接受别人的同情。
那么,我觉得他很伤心。
他明明可以只要专业演奏家来演出,尽管那些人未必有平民乐手对音乐和演出的迫切,但也不会搞砸了演出吧?
录用平民乐手,他是冒着风险的,是赌博,如果他们的热情发挥得好,会让演出制造出超乎想象的感动,但是同比例的风险是,他们也可能毁了这场演出,尽管这些平民乐手不这么认为。
这样的决定没想到竟然引起两方都对他罢工。
面对这种情况能怎样呢?
不道歉团员们就不参加练习,而演出的时间已经确定。
露美的心情,应该就是我这样吧……所以,她拿出高中以后就没再练过的绝活,想要给姜mae表演一口吞掉七块饼干来让他换一下心情。
露美向姜mae发出挑战书,姜mae好奇的悄悄走出办公室,看到露美的表演,把严肃的姜mae笑得流下了眼泪。
他主动告诉露美,平民乐手说他不明事理,说他可怜。
再拖下去也是耽误练习的时间,只能顺从他们,去简短的道个歉。
露美听着这些话就已经眼泛泪光了。
他应该是不忍看见所以装作没看见,也可能是不想露美看到他违心的样子,然后转了身,继续说,明天两点集合,简单利落的道个歉,低个头,说声对不起。
听到这些的露美,已经哭出声了。
姜mae看着露美,不善于表达的他什么都没说,但是这哭声已经刺痛了他的心。
第二天,姜mae很庄重的拿着事先写好的道歉信,掷地有声的读给全体团员。
露美不堪面对姜mae的道歉,只能躲在门外。
他说团员的不信任、不理解都是由于他的不足,从今天开始,作为指挥家、作为一个人,他姜建佑要重生的时候,门外的露美心好痛,深深的提了一口气。
他继续的读着,“致以最诚挚的、真心的、真心的道歉……”,这个时候,他看了一眼站在门外的露美,她紧张的表情,还有那印在他心上的她伤心的哭声,还有,他坚持了这么多年的耿直、纯粹的风格,从他口中说出的三个字不是对不起,而是“办不到”!
姜mae真心的演讲,此时才真正开始。
真心的话,是不用打草稿的,可以脱口而出。
“为什么?
因为这不是发自肺腑的,是被各位逼得走投无路才写的。
还有各位提出的三个要求,这个我也不能接受。
禁止补充练习吗?
为什么不要补充练习?
实力不济就要练,补充练习还能领加班费,增强实力,提高品位,增加阅历,一石四鸟的事不做,到底想干什么?
团员的人格,这上次已经说过了……第三条……blabla乱七八糟一大堆,总之要我道歉。
我就问一句,我有没有因为各位实力不济以外的事情大发脾气?
还是因为我没有做好准备让各位浪费时间了?
没有吧。
那到底有什么问题?
语气啊……那概括来说就是一句话嘛,老师,改改你的语气吧。
但是对不起,我连改变语气都做不到。
稍微夸张一下,我从跟爸爸妈妈学说话时就是这语气,所以连我家人都讨厌我。
但能有什么办法,天性如此。
”门外的露美,欣慰的笑了,这才是原本的姜mae。
“但是,我可以向各位保证以下几点,损失的各种课外辅导和音乐辅导费,会精确的补发给你们。
市交响乐团是全市人民的财产,所以要无偿演奏,没这个道理,每一个音标、一个声调,都会给各位算作报酬,已经定下的日程要以大局为重,我们绝不会受市长的儿子、女儿、侄子、女婿他们的委托进行免费的演出,门都没有。
我们要按照我们定下的日程,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还有最重要的是,不会让各位在外人面前难堪,在我们要演奏的音乐面前、作曲家面前、观众面前,会让各位堂堂正正的面对他们。
让听到我们音乐的每个人,在艰难的生活中得到一点点灵魂的安慰,这就是我办市交响乐团的终极目标,也是我的梦想!
如果各位能和我一起完成这个梦,谢谢大家。
”每一个团员都被这真心的告白感动了,一个对音乐如此纯粹的人,他的毒舌仅仅是因为对艺术的超高追求和对团员的恨铁不成钢,激将是他帮助大家成长最惯用也最拿手的方式。
我猜想,过去也许有很多人的确被“交响乐团杀手”所打击了,但是也一定有很多人为了向这个藐视自己的刻薄指挥家证明自己的实力而咬牙苦练取得辉煌的成就。
讲完这些话的姜mae,再次望向大门的时候,门已经关上了。
他出去叫住正在匆匆离开的杜露美。
“满意了吧?
别再哭了。
”然后微笑着转身走了。
=============================================================== 这段戏是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段,既感动于姜mae对音乐的严谨、纯粹的追求,又感动于露美对她爱的人的理解、支持、与包容。
姜mae,不能算是个完美的人,他的音乐造诣是无可指摘的,但是这种才华横溢也造就了他目中无人、耿直刚正甚至刻薄毒舌。
让全体团员同时奋起抗议他,也是他性格不够完美的铁证。
他把自己隔离起来,与任何人都保持着距离,或许唯有这样才能保持他艺术创作的激情,长期的孤僻使他将拒绝别人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处事方式,这种方式成就了他捆绑自己的感情而完全还原乐谱作者的创作初衷去演奏的艺术表达手法。
他抗拒自己被别人感动、被别人关心,也不想面对自己想要关心别人的冲动,出于被平民乐手对音乐的执着热爱的感动,他会自觉不自觉的帮助他们,但是他也会下意识的帮自己找一个不感性的借口、台阶。
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他那冷漠刻薄的表象之下偶尔不由自主散发出来的善良、正直,露美是完完全全能够体会并理解的。
在露美眼中,姜mae的凌厉性格与他绝伦的才华是相依而存的,磨蚀他的棱角,就等于消灭他的才华。
他的骄傲来自他的音乐造诣,也来自于他孤芳自赏的个性,不被理解、不被接纳,是因为他站得太高。
他享受着站在高处的成就感,享受同时也忍受着站在高处的孤独。
而在现实的形势面前,违背本心的妥协与道歉,那是让他用锋利的刀割下自己引以为傲的犀利,也就同时扼杀了他面对音乐时的自信和自负。
他有多痛,露美就会比他更痛。
所以她痛哭,所以她不敢面对他的俯首道歉。
而姜mae,原本打算道歉的他,为什么最后却没有说出对不起三个字?
因为他自己一向无愧于心的生存方式,因为他对艺术、对生活一丝不苟的谨慎态度,也源于露美那失态的痛哭,源于站在门外的那个充分尊重他的女人,源于从门缝里望着他的凄哀眼神,他的灵魂已经先于他的理智认定了自己的知己,他不能违背自己的心意,亦不能让那双明亮的眼眸失去光彩、流下心痛的泪水。
所以他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他最真实的想法;所以他对她说,别再哭了。
什么都不能阻隔,两颗频率相同的心彼此靠近。
多芬呐,我想你很快就可以再见到大喇喇傻乎乎的杜露美。
上次看到一篇报道 大致是说去年小帅为了能有机会跟金敏民前辈学习出演了这部剧的男二而拒绝了流星花园里道明寺一角。
后来 演道明寺的李民浩红了,而小帅演的小健佑在泡菜国招来骂声一片(啧啧棒子都什么逻辑啊)话说我真是觉得这是一部很优秀的泡菜剧啊 洪氏姐妹的剧应该还是有信心保证的 我居然还看出了日剧的味道来 但其实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是金敏民的姜mae成就了如今的黄泰京呢,因为黄泰京身上实在有太多太多姜mae的影子了:冷漠孤独 眼神充满杀气 高傲自大 高IQ低EQ 言语刻薄却内心善良。。。。。。
如果以上可能性成立的话,那只能说这孩子在选剧本上还真是有自己的想法从贝多芬的天才小号手到梨泰院的不良少年再到缺陷王黄泰京,每一次都是一个进步。
从贝多芬起步,他是要彻底告别他稚气未脱的少年时代了吧,也许大后天SBS演技大赏上的三冠王会是一份最漂亮的成人礼吧!
韩剧看了很多,也许是因为每个女生心里有心存幻想,希望能够遇见自己的那杯茶、希望能邂逅一段千年之恋、希望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而韩剧给女生织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完美的故事。
所以女生们往往心陷韩剧,不能自拔。
现实不能满足我们的梦想,难道不能在电视剧里跟随主角走完美丽的旅程么?
但往往最后白马王子或者公主得了白血病、癌症、被枪杀,所以最后我们也是哭的稀里哗啦。
等电视剧结束了,主角们仍然萦绕脑际,久久不能平复。
大学时尤爱看韩剧,毕业后随着工作的开始,没有了富裕的时间,也就慢慢的冷落了韩剧。
但偶尔还是会打开土豆看上两眼,只是不是再细品了,而是粗略的看,断断续续的看,因为他们套路太相同了,看完第一集差不多就知道结局是什么了。
俊男靓女一相逢,便胜却配角无数。
男二号喜欢女一号,然后女一号喜欢男一号,最后男一号跟女一号在一起了;要么就是男一号或者女一号死了。
无非这些。
看韩剧,不过是看干净的颜色、俊男靓女,饱眼福罢了。
直到看到这部不能不说的跨越韩剧套路的《贝多芬病毒》。
姜玛艾,国际级指挥家;交响乐团杀手;带乐团不超过六个月;从第一集一出场就抢尽了风头,本以为大家都会恨他,刚开始连我自己也在想:"女主角怎么会喜欢这么一个人嘛?
霸气十足、小气又刻薄、有才气又气势无人能敌、刀子嘴豆腐心又爱恶语中伤别人,年纪又大,哪里好?
"可是随着剧情的深入,看着他在指挥台上投入的表情、娴熟的动作;衣着品味、生活品质 ....一切一切都诠释了一个上流社会的精品人物,没有讲话之前。
不是我们向往上流社会,只是这么一个精品不得不让每个人心动。
终于明白了小美为何说出:“我喜欢的健佑,不是年轻善良又是天才的健佑,是又老又坏又自私、爱斤斤计较的坏健佑。
”他是霸气十足,那是以为他有霸气的资本;他是爱恶语中伤、那是因为他恨铁不成钢、他也道出了不少真理、他怕别人受伤亦自己受伤;他是小气刻薄,那是因为他对待古典音乐太过热爱、精益求精。
他在古典音乐的造诣确实很少人与之匹敌,不是么?
为了不让小美受伤害,他把小美赶出乐团、跟市长翻脸;为了小健佑,从来不低头求人的他求助于自己的劲敌郑明焕,让郑明焕做小健佑的老师;为了自己带领的乐团、他跟市长对峙;甚至因为多芬生病,都哭的像个孩子。
他是有很多缺点,但是在众多优点面前,我们可以完全忽略、视而不见他的缺点。
我们大家往往对帅哥靓女没有免疫力,可是在这么一个霸气十足、小气又刻薄、有才气又气势无人能敌、刀子嘴豆腐心又爱恶语中伤别人,年纪又大得姜玛艾面前,依然丧失所有的免疫能力。
当他对小美说 “满意了吧,不要再哭了”,嘴角轻轻翘起;当他在观日树前被小美猛的抱住不知所措;当他用力的抓住小美的手指、然后又理智的放开;当他为小美带上自己在贝多芬的故乡买的戒指时;当他看着小美跳入湖中不知所措拿鱼竿捞小美时......是很感动?还是欣慰?
还是心酸?
像小美说的李斯特的《爱之梦》:爱吧,能爱多久,愿爱多久就爱多久吧,你守在墓前哀诉的时刻快要来到了。
你的心总得保持炽热,保持眷恋,只要还有一颗心对你回报温暖。
只要有人对你披露真诚,你就得尽你所能,教他时时快乐,没有片刻愁闷!
还愿你守口如瓶;严厉的言辞容易伤人。
天啊——本来没有什么恶意——却有人含泪分离。
整个电视剧没有一个污秽的镜头、甚至连一个接吻的镜头都没有,为这么干净的电视剧感到感动;我不懂交响乐、不懂指挥,但是依然很感动,因为有姜玛艾;姜玛艾,值得每个人期待。
后记:看完后去搜了演员的资料,发现扮演姜玛艾的是金明民,可以说《贝多芬病毒》成就了金明民,但我觉得更多的是金明民成就了《贝多芬病毒》。
看完后激发人想去了解交响乐的欲望。
O(∩_∩)O
I will take fate by the throat,it will not bend me completely to its will.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贝多芬病毒,是一群抛弃了音乐,也被音乐抛弃的人重新聚集到一起追逐梦想的故事。
姜玛艾姜健宇,Maestro姜,永远能够用一般人想象不出同时毫不重复的语言损贬那些七拼八凑组成的团员。
毒舌都极致,就像里面酒吧大叔说的那样“这种怪性格真是独一无二,真想把他放到展览馆里面去展览”。
永远一丝不苟,准确演绎古典乐曲,相信成功是建立在不断练习当中,近乎苛刻地对待自己和交响乐团的团员。
同时把一层层纱布捅破,告诉人们最现实的一面。
都这样了,你们还要在悬崖边跳舞么,真是一群傻瓜!
可是偏偏就是有这么一群傻瓜,每每为了姜玛艾的一些嘲讽戏言去做其他人都不会做的傻事。
所以姜玛艾虽然用及其古怪和特殊的方式,但是还是尽力保护了这些“他的团员”。
看完全剧,发觉对姜玛艾实在不能用一般的词语来形容。
什么霸气、帅气、毒舌,都是冰山一角罢了……总体上说,只能用“牛掰”一次来评价。
在被交响乐团正式团员逼着要道歉的时候,他本想道歉,但最终还是说:“……你们写那么长的请愿书,就是想说:老师请语气好点么?
我说话就这样,爹妈都不喜欢,天生的改不了。
但是我有因为音乐之外的任何事情责怪过你们么?
我能够答应你们的是,不会因为市长亲戚什么的要求要你们去演奏他们喜欢的音乐,每一次加班练习都有报酬,我会让我们的音乐完美,对得起作曲家、乐评人、观众和所有人,在音乐面前抬得起头来。
这是我的梦想。
”在被新市长压迫要去指挥任职表演的时候,他弄了个4分33秒的空白乐谱,用完全静默的“交响乐”狠狠在电视上耍了新市长一回。
虽然脾气古怪惹人讨厌,但是这份脾气和坚持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一般人不都会妥协选择比较简单的路么?
但是他总不如此,姜玛艾总是选择他认为正确的道路,总是可以在音乐面前站得笔直。
又坏,又毒舌,又装模作样。
又刚直,又强悍,对音乐绝对热爱。
无论如何都让人又头疼又佩服又肃然起敬。
小姜如果把姜玛艾比作贝多芬的话,那么那个同样叫做姜健宇的男人,就应该是莫扎特吧。
“他不是你那样耍小聪明的天才,只有莫扎特可以与他匹敌。
”这是姜玛艾对郑明焕指挥所形容的小姜。
虽然一直凶巴巴恶狠狠地对他,但是很明显姜玛艾是把健宇当做自己心爱的弟子。
温柔,把和别人搞音乐当做幸福的东西,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团员。
这就是老让姜玛艾恨铁不成钢的健宇,其实也是让姜玛艾默默羡慕的健宇,那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年轻而有天分的弟子。
当姜玛艾被所有团员反对而丧失自信的时候,健宇指着车说:“这是什么?
这是车,是我花费所有东西都想要一生开一次的车,而现在它说自己是只麻雀,就那样啾啾飞走了,你说我是什么感受。
变态么?
你当然是!
性格惹人厌?
你现在才知道么?
都活了40多年不是应该历经风雨更加豁达坚定么?
既是老师又是哥,还是个四十岁的大人,还在这里动摇什么?
……上车,难道要我用一记重拳结束这段对话?
”当合唱团因为误会姜玛艾的企图的时候,健宇不顾自己的初次指挥,找到合唱团团长恳请说:“我第一次知道自己能够发光,而相信我的人是老师,老师却因为我的失误而陷入困境。
”年轻、帅气、温柔的姜健宇,和他的老师一点也不一样。
就是这样两个不一样的人,让我目不转睛盯着这部片子。
天才和大师如果说姜玛艾就像是贝多雄壮恢弘的交响乐,那么健宇就是莫扎特舒缓灵动的乐章。
“贝多芬一辈子想要到达的地方,莫扎特出生的时候就在那里了。
”这让我想起《为爱向前冲》的漫画中说的,一个在痛苦中打网球,一个在快乐地打网球,到底是谁比较强呢?
天才的领域不是仅仅通过努力就可以企及的,虽然不一定能做到天才那样信手拈来融会贯通,但是努力地打拼却可以带来一番暴雨疾风过后的独特风景。
所以有和李白并称的杜甫,也有一提起命运二字就让人肃然起敬的贝多芬。
姜玛艾和健宇就好像南极和北极,互为极端,但总觉得有那么些相似的地方。
姜玛艾在面对别人对健宇的评价高于他的时候,并不是没有过嫉妒。
他也将自己的嫉妒赤裸裸地展现在了健宇面前。
虽然喜欢装模作样,同时也极端诚实的姜玛艾。
觉得他会让人失望,但最终却站在那里背脊一点也不打弯的姜玛艾,是不得不让人佩服的啊,所以到最后健宇还是要跟着他做他的弟子,所以杜露美才会放弃那个年轻温柔的姜健宇而爱上又老又坏又装模作样的姜健宇的吧。
被音乐抛弃的人古典音乐是贵族的东西,这群高中没毕业、没能上音大、在酒吧里面演奏、家庭主妇,真的可以演奏出打动人的音乐么?
抛弃音乐的人,是被音乐抛弃的人么?
不是的,音乐一直在那里,梦想也一直在那里,只是看你肯不肯去撞、去跌倒、去受伤。
“要服从丈夫,要照顾孩子,从来没有自己的时间,为什么都要我忍着?
为什么都要我牺牲?
我不叫大妈,我叫郑妍希。
”就是这群好似杂草一样的平民,让我体会到一次又一次的感动。
他们用他们的低音提琴、小号、黑管、长笛,演奏着自己的乐章。
怎么看都成不了大事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互相鼓励和感动,做出的成绩。
《贝多芬病毒》和《交响情人梦》贝多芬病毒被称为韩国的交响情人梦,因为第一次涉及到古典音乐这个题材。
交响情人梦是欢乐的梦幻的,是一群少年一起在开怀演奏。
而贝多芬病毒是现实而文艺的,说它现实,是因为它一次次讲生活的无奈、妥协、退让,一次次将以为近在咫尺的成功撕裂给你看。
说他是文艺的,因为它告诉我们有梦想就去追逐,迟了二十五年也不晚。
我就是在这样的《贝多芬病毒》里恍若痴人,又悲又喜。
关于这部剧集的感受除了通常情况下的视觉 还有交响乐带来的听觉享受外最大的 还是韩剧的王牌 感动这次打动我的 就是平凡人的梦想我们可以为了自己曾经的梦想付出多少?
那个曾经魂牵梦绕的梦是否真的就那样胎死腹中?
你真的甘心埋没于平凡枯燥的生活中吗?
如果得的答案是否定 甚至犹豫那你或许就适合这部片子世界上 有那么一个物象我们为了它可以将金钱搁置一旁 将工作暂时放下把生活的嘈杂 隔离在心灵之外为了它 可以 不顾一切一次它 就是梦想或许他们的演奏并不纯熟 技巧生疏 毫无风格可言甚至音准和节奏 都有待纠正但是 那也是他们的一部交响不放弃 每一个音符如同 不放弃 每一丝希望一群中毒的乐手 一部耗尽生命的交响 一位执着的指挥用韩剧擅长的娓娓道来的语调讲述了一个关于寻梦的故事也仅仅是故事而已因为童话只能活在儿时的画册里而故事却可以 无处不在无处不在的音乐无处不在的追寻无主不在的梦想当在那条追逐的道路上相遇时你我 将不再孤单一人 而是用一路的欢歌 打破黎明前的寂静给未来讲述 我们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故事请相信 我们所相信的
我对这个结局有点不能释怀,整部剧是一场音乐盛宴。
男主角实在是太有魅力了,看上去私底下是很谦和的人,演技非常出众。
起初知道这部片子是在2008年的韩国百想艺术节之后,那时偶像准基没能拿下最佳男主角奖项,而是一名前辈级的男演员金明敏问鼎了。
于是开始留意这部由金明敏主演的音乐剧《贝多芬病毒》,于是借着偶然的机会拷贝了这部剧集。
但是却一直没有闲暇时间静下来观看,直到最近,逐渐安定下来的2010年初。
应该说对于这部剧更多的感受是对音乐的震撼吧,以及里面感人的细微的情感。
相似的日剧风格,但却有着另一种韵味的唯美与细腻,这应该就是韩剧与日剧的不同吧。
也曾经在学校几近一次不落的欣赏每一场交响乐表演,所以应该说对于交响音乐是不存在距离感的。
震撼的是贯穿始终的那种对音乐的呐喊与坚持,以及环绕不息那或激昂或低缓的乐曲。
电视剧更确切的说是在描摹着一个有浓墨重彩有轻描淡写的人物群像的。
佩服的中年演员精湛的演技,有着尊贵的王者气质的前辈演员金明敏,拥有的是令人叫绝的演技以及丰富的角色阅历。
隐藏的情感表达,细微的表情演绎,并不夸张而是有着内敛的细致描摹。
把一个自私、傲慢、孤独却又内心温暖的巅峰音乐艺术家秉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如其分。
这样的一个魅力十足的角色应该是有着精湛演技又阅历丰富的演员才能胜任担当的。
(满心的期望着若干年以后的准基,也能有着这样优秀极致的表演,演技更加娴熟精湛,人生阅历更加丰富,情感更加饱满有力。
)还有,年轻帅气的小姜,张根锡。
认识张根锡是在08年看的《洪吉童》,那个冷漠的悲情王子,记忆中,那是没有多少笑脸的始终或冷漠或伤感的角色。
记得当时跟舍友说过,更喜欢他笑起来的阳光。
这个有着俊朗面容的阳光少年,应该有属于他的绚烂表情。
而在这部担当男二号角色的音乐剧里,张根锡,这个阳光的大男孩,终于好好诠释起他的个性张扬。
天才少年的自由奔放,富有人情味的负责担当,最感动的依然还是那温暖阳光的笑容。
另外就是那一群可爱的感人的热爱音乐的伙伴。
可爱直爽的夜总会乐手大叔、电子音乐姐妹、家庭主妇郑熙言女士……感动的是少女夏伊顿与金甲勇爷爷的温馨伤感的祖孙情谊,朴赫权大叔与妻子的互相扶持互相鼓励。
还有想评述的剧中的感情戏。
小姜与女主角的小儿女青涩恋情,大姜与女主角的淡淡的崇敬多于爱恋的感情,大姜与小姜的互相了解的师徒情谊。
韩剧中这种淡淡的情感戏是很少见的,看过的除了刚刚结束的准基的《Hero》。
没有过多的缠绵悱恻,只是淡淡的轻描淡写,着墨不多却真挚感人。
大姜其实是喜欢女主角窦缕美的,只是太过内敛,还有对音乐的不容侵犯。
女主角对大姜的爱更多的是崇敬与安慰,没有过多的依赖与拖累。
小姜失去的爱情,并没有过多的沉溺与宣泄,只是勇敢而宽容的成全,并没有眼泪泛滥。
大姜与小姜冲突频频的师徒情感,其实是相互最了解对方的人,却有着太多的不相容与不懂沟通,就这样在一次次的顶撞冲突中,感受着细微的温暖鼓励与体贴理解,最喜欢结尾处大姜的那句台词“吃了豹子胆,竟敢欺负我的徒弟。
”尽管嘴上说着小孩子,不遵守音乐,特立独行,但其实内心深处是欣赏与鼓励的。
就像对于整个来源复杂的交响乐团成员们的至始至终的感情。
当结尾,整个乐团在大姜的指挥下,进行着最后一次的公演,还是有些许的留恋的。
尽管这是每一次结束一部电视剧时的普遍心情。
于是唠唠叨叨的写下了这么多凌乱的评论。
姜指挥真是越来越让人喜欢,太有个性了,表面冷酷内心善良。交响乐,很少有影片触及的领域,有新意。
拖沓
独特的风格
古典音乐真好听。
如果還有夢想,那我也會這樣固執到底。
金泰妍
好像是星空卫视播放过的韩剧?刚出的时候很爱看
算一部励志片吧
当时就为了看张根锡的= =
没看完
当年不画眼线的张根硕还是蛮有灵气的,颜值演技都是在线的!
和伊甸园之东同期的剧。同年和宋承宪一起大赏的男主。大概刷了一遍。在当年的情境下可能会有激励感。难怪年底作为迷你剧冲了伊甸之东的巨制剧。
前半部还好,痴呆症老人,家庭主妇,高中生,失业警察...的交响乐团。
要死吖,噶么想象力的,怎么一样一个东西被韩国人一沾手就那么平庸涅……不能卒观
小帅的片子必顶啊~虽然还是喜欢他视觉系的造型。此片前10几集当成励志片来看的。后面就。。。。
爱上古典的结果
为什么那个人那么欠扁?
泡菜剧永远看不下去……
谢谢没有看完没有吻戏
thanks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