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时影的,是她指向他的断剑,是她悲痛欲绝的叫喊,是那双充满仇恨的眼睛,是一声声如剑般插入心灵的“我恨你”,是那句“我这辈子再也不要见到你”的决绝。
杀死时影的,是他从不可置信的震惊到再次经历最悲惨梦魇的绝望,是被此生至爱彻底否定的痛楚,是多年来细心栽培师徒情谊的被辜负,是一生孤苦寂寥渴求爱与温暖却终不可得的悲怆。
其实他从未看重过生死。
他说自己活得心灰意懒,只是怀着对苍生的牵挂与悲悯守护着天下。
直到少女的出现才在那片灰色的天空中燃起了美丽的霞光。
他本想一切结束后脱下神袍与她厮守终身,做一对闲云野鹤云游山川江河,却不料一切原来不过是“自作多情”“镜花水月”。
哀莫大于心死。
在将剑插入自己的胸膛前,时影其实已经死了。
只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温柔地将玉骨插回了她的发髻中,深深地凝视着她的面容,想要从她的悲恸中找到曾被深爱过的证据。
“如果我死了,你会难过吗?
”“会比那个人死的时候更难过吗”这就是时影炙热疯狂的爱意,这个温润克制无欲无求的男人在人生的最后一刻,终于自私了一回,任性了一回,从少女婆娑的泪眼与颤抖的双唇中得到肯定的答案,才带着浅浅笑意离开这个世界。
阖上双目,两行清泪划过脸颊。
将自己赔给她消了她的仇恨,以生命为代价替她解了诛心咒,留下的最后一道术法是护她平安无事。
自始至终,一往情深,无所求报。
这个世间竟有如此痴儿?
这个世间竟有如此痴儿!
我看到这里,狠狠地共情了一把大司命,只觉得“即便将她碎尸万段,也难消此刻心头之恨”。
后来看肖战对这段表演的设计,讲他如何争取保留下那句确认爱意的台词,突然发现,原来这个世间最爱时影的还是肖战本人。
他就要带着笑意对她说,他就要朱颜为时影心痛。
这便是肖战在以自己的方式为时影争取一些他应得的爱意吧。
真的很感谢很感谢肖战,这一段我从初版预告起就看过好多次,无论之前看过多少遍,每一回重温依然会被打动,心会跟着抽痛。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的表演精准到了眼泪落下的时机,大为震撼,这才明白我们之所以能够享受到如此精湛的演出,都离不开他的潜心专研与雕琢,这才成就了现在这个最好的时影。
我心目中的神,当是“胸怀天下,兼济苍生,无所欲无所求”,时影不是神,是人,因此他有世人的七情六欲,我爱时影的“抑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也心疼于“黑”影的恨恶欲。
但不管是白影还是黑影,守护空桑、心系苍生的一直都是时影。
如若可以,我只希望时影一生能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
免他惊,免他苦,免他四下流离,免他无枝可依。
肖战饰演的时影我很喜欢,他不是一个面谱化片面化的高冷人设,也没有把时影演成一个话少没有表情的面瘫,“勇敢、果决、守心、不拘、本心、由心.....”,似乎世间所有美好的词语都能用在时影身上。
但是肖战也说过,时影是一个有“小漏洞”的人,恰恰是有缺点才会更真实,也因为有遗憾才会让观众更挂念.....面对喜欢的人小影会温柔地笑、会坦坦荡荡地承认自己就是喜欢上了那个命劫之人,面对臭美的重明小影也会幽默风趣地说“伤口再不治疗就要愈合了”,面对母亲为他而死小影纵使悲痛依然谨记母亲遗言守住本心,他爱他的母亲,因此也恨这无法无天的世道和无情无义的小人......时影心情好了我开心,时影难过了我心疼......“时影此生,不负天下,从未言悔”。
希望你能过得很好,时影。
从晚上九点到第二天凌晨三点,连看八集《玉骨遥》,其中还有三集都是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长,一整个下来,信息量爆棚,感觉自己需要好好整理下思路,回头重新看,因为想要说的点实在太多了,反而拧成了一团乱麻。
但有一点很明确,这部剧在古偶史可以封神了!
无论特效剧情还在立意上都是炸裂的程度。
尤其是肖战塑造的男主角时影,从今日起便是我的古装角色top了!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圣子型角色被他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他的圣洁,他的无私,他的善良,他的坦荡,他对众生的悲悯,他对至爱的情深,他的自我牺牲,他的义无反顾,共同构建了他悲壮而粲然的宿命因果律人生。
怎能不叫人动容!
我一边看一边不停地掉眼泪,竟是这几年哭得最虐心亦最痛快的一次。
弑神,为苍生而死,不拘泥于小情小爱,玉骨遥已经突破了一般古偶的范畴格局与立意。
“学法者何为”“以拯黎元危难”生死边缘,仿佛又回到了最初,他耐心教导他们顾天下救苍生的要旨的那个时候。
当时年少,不懂这句话承载的千钧重担,此刻,才知晓,竟是以自己的所有为代价——生命,爱情,未来,在大义大道面前,一切皆可让位。
时影做到了,他做了她最后一次师父,找回了初心,离别时亦是今生挚爱,刻骨铭心。
玉骨,是他给她的定情之物亦是他手把手教她插入自己胸膛,与神同归于尽的法器。
影,终化作万千洁白花瓣四散飘零而去。
结尾的意象很美,她站在他们孩童时初遇的花藤之下,一朵雪寒薇灿然盛放,幻化成形,抬眸间,是他在微笑凝望。
“每一年,雪寒薇花开,就是我回来看你了”追记:我无意纠结是团圆结局还是悲剧结局,在我这里,玉骨遥的结尾很完美很诗意,是非常东方式的一花一恩一世界的故事。
我的时影,他干净美丽地离去,他永远都是我心目中最纯洁神圣的雪寒薇花,从未走下神坛,甚至,我自以为,他已羽化登仙。
肖战,演技封神,感谢有他,带给我这么棒的体验。
之后还会认认真真重新看一遍,有太多太多想要写的点了。
虽然知道时影走万劫地狱是为了后面和虚遥决战破心魔而做的铺垫,但对于我这种边台来说,真的好爱好爱看这种虐身虐心的戏码哦。
一边看得泪涟涟,一边又从心里感到很爽很痛快。
关键肖战在这种无实物表演上的演技已经堪称登峰造极了——他吊在那里受天雷劫的时候,身上每一块肌肉每一寸皮肤每一分神经每一个细胞仿佛都在痛得发颤!
这种战栗感可不是靠妆造所能达成的,必须是演员拥有极真挚的信念感和极强大的肌肉掌控力才能打通心理和生理层面来完成共颤。
做到了这点,就能带给观众无与伦比的真实体验,让屏幕前的看客跟着一起疼,一起害怕,看得心碎(但是很爽)。
我那谪仙般的师父啊,他本应该被人捧在手上,得到很多很多的爱很多很多的景仰。
看着他最后那一点点幸福的时光,自以为与心爱的女子心意相通,自以为他们互诉了衷肠,殊不知,他们竟是两个轨道上的人,从来没有过“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我心里格外悲凉。
只是他仍欢天喜地地畅想着未来,脱神袍走万劫地狱的可怕在他这里竟成了不足一提。
他小心翼翼地将玉佩装匣,亲手写好自己的祝婚书,百宝箱里的爱物每一件都与她有关,都被孤寂清苦了半生的小神官视为宝物,珍而重之。
确定内心的时影,满怀爱意,看着心爱女子的眼神温柔似水,整个人身上都莹润着万般柔情蜜意,数次未及宣于口的爱,其实早已化在了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中。
此刻,其实我多希望他能尽可能地去享受这短暂虚妄的一时幸福啊。
时影,你此生太苦,少年缺爱又本性十足良善,别人的八九分好在你这里成了百万般好,一点点平常人都该有的幸福在你这里成了奢愿。
想来想去,果然还是意难平啊。
玉骨遥很神奇的点在于大结局,你乍一看去是悲剧,细想又是喜剧,几日后突然顿悟果然还是悲调。
为苍生献祭,却又守住对她的诺言“我说过的话,何时食言过”此处,竟也呼应上了。
他登真境已然成神,无形无相,世间万物皆有他,世间万物又皆非他,不过一缕执念残存于花上。
每年雪寒薇花开,幻化成形,是他又不是完整的他。
总之, 人,肯定是做不成了。
毕竟一朵花化成形的,怎么还能算是人呢。
所以一定要界定一个属性的话,我愿称之为悲喜剧,泪中带笑,笑里含泪,看似圆满,实则凄美。
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想抓住什么却抓不住。
可能我的思想境界还不够高吧,毕竟只是芸芸众生中一凡人。
也因自己是个凡人看客,所以才会生出这许多意难平,对成神的时影而言,为人时所有那些爱恨嗔痴大悲大喜都化为一场镜花水月,不过虚妄罢了。
无所谓乐也无所谓愁了吧。
也好,我的小神仙从此神识翱翔天地山海,亦是闲云野鹤另一种自由。
此后,每一年雪寒薇花开,他便会来看她。
二十七载年华,二十七次花开,二十七回相见。
所以我喜欢这结局因为觉得它拥有东方式的宿命美学,适当的留白,余人无限遐想,可久久回味,细腻绵长,意蕴深远。
时影拜堂这一场戏,很大可能是借鉴了唐涤生编写任白唱过的著名粤剧《帝女花》香夭。
时影与朱颜两心相悦在白塔顶拜堂,但喜服素洁,整个画面也不太喜庆,再怎么说洞房花烛夜是人生三大乐事之一,于情于理都不该如此冷清。
从情节内核来看:玉骨遥中这一场拜堂是朱颜“忽然邀约”的,彼时战乱不断,朱颜又刚丧失父母,无论是环境还有道义都不太合适拜堂。
但朱颜有了赴死的决心,这个拜堂可能是她为自己为时影做的“最后一件事”,类似结完婚我就去死。
帝女花香夭讲的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女儿长平公主和驸马周世,在花烛夜双双饮毒酒殉情。
改朝换代,举国动荡,前朝公主无法苟活,又与准附马两人深怀情意,所以选择拜堂举杯饮砒霜(细究是砒霜放落葡萄含葡萄砒霜)。
也是结完婚我就去死。
可以说,两场拜堂都是“喜事丧办”,充满了悲剧色彩。
拜堂本应是人生喜事,但至此是人生最后一件喜事的哀愁,思绪万千爱怨悠悠。
两者的悲喜是相通的。
从妆造来看:1.香夭一开始就“如此断肠花烛夜,不须侍女伴身旁”,没有旁人;白塔顶也是只有一双人。
2.流传较广的任白版香夭,公主是红衣,附马是白衣镶红(喜事丧办);对应时影白袍只换了红内衬(我觉得这样的时影更得体,白袍已经是他本尊的皮肤一样的“标志”了)。
3.合卺交杯之后,两个人的拥抱机位与任白非常相似;最后的拢帐也非常像坟墓;香夭是相拥之后直接干冰大雾结束,朱时是相拥之后镜头直接faded out,就到第二天天光大白了……
如此很多镜头角度都很有相似之感,香夭唱戏段视频可以看b站,历史旧片更觉阴森:【【修复版】帝女花之香夭 - 任剑辉、白雪仙-哔哩哔哩】 http://t.cn/A60tgKHh,搜张国荣和汪明荃也唱过没有扮相但很好听,比较平易近人。
最后,这是看剧的时候跟朋友一起讨论,香夭在广东地区和香港是属于每人(8090后)都能来几句的程度,再者导演是香港人,香夭在香港传唱度更高,是粤剧推广的大根据地之一,说不定我的猜想是有可能的。
我非常喜欢香夭,粤剧的普及和推广是远远不如从前了,很多香港电影都会来几句,像胭脂扣(但其实唱的是地水南音)。
今年在香港还有《帝女花》65周年系列演出,没抢到票哈哈哈,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我刚看完剧的时候,写了玉骨遥有非常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结构,剧中也有些借喻比兴的台词(人心不是笼中鸟,而是原上草),还有就是这场拜堂,都是我很喜欢觉得值得写一写的。
“他只需一剑之功,就能平了这个地方”“若不是我拦着,你们撞上来,可就再也不会知道疼了”时影的武力值,虽说是直观的强大,但从旁人口中说出来感觉更厉害了有木有!
那个老神医叮嘱他不要动用真元时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这下完了我们小影子又要吃苦了,果不其然,这种flag一旦竖起来就必定会实现!
虽然利用真元强行恢复的时影帅气到不行,敌军阵前那轻蔑高傲的一笑快迷死我了,但还是隐隐担心未来会有什么后遗症啊。
他这个人还特别傻,对别人的事都是坦坦荡荡地绝不邀功,唯有自己的苦尽数隐瞒全部吞下,叫人又气又为他心疼。
这里我高低得说一句,时影长了嘴,但渊并没有,他很多事情不说清楚,才导致后面的误会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虽说他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但你们让师父相信猪猪颜信任的人,为何从来不让鲛人相信猪猪颜信任的师父呢?
以时影光明磊落正义凛然的个性,和盘托出才能更好地一起解决问题,连信任和交流都无,又怎能指望他理解呢?
此刻,我觉得时影已经做得非常非常好了,依据自己有限的信息来判断,做出了于他而言最适合的决断,尽可能地顾全大局,包容一切。
只愿,我那如阳光般干净的神官大人,所爱所护都能不负他的这番苦心。
虽然秋水歌姬在第一集龙套得很,但这戏份极少又极度抓马的角色,细想了一下,好像又挺重要的……我相信有很多人当时都被秋水歌姬的骚操作吓懵了,就算是为了诬陷世子,也不必要把自己往死里捅,这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啊。
但熟悉《镜》系列的人就会觉得这真的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了。
第一集这个看似有点不可理喻、极度抓马的情节,极有可能是一个大伏笔,甚至会引出本剧的大boss。
有人说,冰族的智者看起来比较像大boss呀哈哈哈哈。
这也对,但我仍然觉得目前基本沦为背景板的鲛人族,其实不太简单,肯定会成为影响后期剧情的重要线索。
关于整部剧涉及的族类关系,我在最后给大家撸一下,现在先从鲛人在云荒大地的地位开始说起。
虽然在剧里有介绍过鲛人在云荒的地位很低下(即使皇室都一再强调对鲛人与空桑人一视同仁),但为什么地位如此低下却没有再进一步解释(可能在后面会有补充说明),所以观众才会对鲛人皇妃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百思不得其解,还以为是编剧故作冲突的拙劣之笔。
其实不是的。
关于空桑人和鲛人两族之间的关系,在后续的《镜》系列正传里其实有一个更全面的解释。
《玉骨遥》原作可以看作是《镜》系列的前传。
正传《六合书·往世录》中写道:经年海国平,鲛人尽没为奴。
空桑人畜之,去眼剖骨,以获其利。
东市长年闻悲泣呼号之声,而贵家争相购之,世贾日入万金,叶城由此兴。
这句背景交待非常重要,简单而精准地交待了空桑人与鲛人之间世世代代的国仇家恨,鲛人在守护神龙神被封在苍梧之渊之后,就一直沦为包括泽之国、砂之国在内的云荒大地的社会最底层,前者对后者的凶狠奴役,让鲛人一族对空桑人恨之入骨,大部分鲛人都以反空桑和复国作为自己的终身使命。
虽然在《玉骨遥》中,两族还没有走到兵戎相见的地步,但两者之间的关系,谁强谁弱,谁处于被压榨地位、谁处于上风,其实已经初见端倪,关系剑拔弩张。
这样一解释,秋水歌姬的“自我牺牲”和抓马行为是不是变得非常合理?
利用北冕帝对自己美色的偏爱,达到废除武学和学术修为极高的世子之目的,让空桑人未来群龙无首(只能由中庸的时雨世子续位)。
从最核心的地方削弱敌人实力,真的是考虑得非常长远。
这从另外一方面,似乎又暗含着一个大伏笔:这样的行动,绝不是秋水歌姬的单独行动,她的背后,肯定隐藏着一个更严密的组织、一个更有远见的boss。
在鲛人集市里商贩所提及的海国军又进一步暗示了这一点:龙神潜伏,海神未现。
而且!
而且!
朱府的大管家止渊来头也不小,曾经是海国军的左权使,更是坐实了云荒大地一片平静之下鲛人一族的涌动力量。
P.S. 原小说里还有鲛人落泪成(珍)珠的设定,所以才会有“去眼剖骨,长年闻悲泣呼号之声”,道出了空桑叶城兴盛背后的肮脏。
现在还不知道在这里有没有延续这一设定,但前期台词已经疯狂暗示了,比如在酒楼和止渊对话的时候,朱颜就曾经问过:两百多年,没有流过一滴泪啊?
这不是呼应是什么!
但目前我也只是猜测,至于具体剧情怎么发展,还得看编剧怎么编。
有些人觉得角色太多太乱,其实细撸下来并不复杂,剧一开头一句话基本就给大家拉清了各方关系了:7000年前,空桑琅玕一统云荒。
却有破坏神虚遥,擅激恶念。
内有六王暗斗,外有鲛人海国军和冰族十巫屡屡作乱。
六王就是指嘉兰皇城里的蓝田玉、青东方、白敬安、朱高照(赤王)、玄远之,紫王目前还没有登场。
目前看来,青东方是最动作最多的一个王族,他是空桑皇妃青云的哥哥,也是时雨的舅舅,为了维护和巩固时雨的世子地位,必须要铲除时影这个严重威胁他外甥正统地位的后患,这也是他与冰族十巫勾结的背后原因。
正因为青王的背后搅局,让空桑、鲛人和冰族三方局面又起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局势日趋紧张和白热化。
白王就是男主角时颜母亲白嫣的哥哥,育有两女,白雪莺和白雪鹭,前者和时颜的弟弟时雨(目前的世子)相爱。
皇后多为白氏之女,所以白氏一族也是相当有权势的,和想争权的青王(或者其他五王)都在暗暗角力。
朱高照就是女主角朱颜的爸爸,看起来是不太管事也不想管朝中权争的人。
冰族十巫目前除了首领巫咸出现之外,其他十个还没有出现,但作为智囊顾问的智者看似是领导人角色。
等等,破坏神虚遥会不会终极boss?
会不会其实就是冰族的那个智者???
哎,想太多还不如多看剧
“那一年,我第一次看见他,便觉得他是这世间最俊美出尘的男子,后来越是了解他便越觉得他是明月在天清光普照的神仙。
你说说,我遇见过这样的人中龙凤,那眼光高一点,自然是很正常的,对吧”“世上谁能与他堪比呢?
”这岂止是说的时影,这难道说的不也是肖战本人吗?
重温玉骨遥时影精神结界这段,还是好喜欢好喜欢啊。
向来古井无波克己复礼的师父,被小徒弟当做幻影逗弄,时而露出小小吃惊的表情,时而为了配合而故意大笑,因为做着不习惯的事情而有些勉强的模样,心情松弛下来又会不经意露出宽慰幸福的笑容,如此丰富的他真是叫人爱恋不已。
这样的人儿又怎能叫人轻易放手呢。
但我只是倾慕那仙人的一届凡人,虽然做不成他心爱的小徒弟,我只愿我的皎皎明月能够一直高悬于朗朗星空,便也满心欢喜了。
20集重温完毕,真是好看好看,第二遍重温发现竟比第一遍更为精彩了,许多曾经未曾留意的细节自然而然地浮现了出来。
剧的节奏非常舒服,前期恰如涓涓细流,一点点流淌进了我的心头,等意识到时早已汇成了无边无际的大海。
“山间有山间的淡泊尘世有尘世的烟火”“道心凝雪,尘缘飞烟冰火不容长决勿念”这些经典的台词竟都出于同一集,细细咀嚼,回味无穷,虽然透着冷冽,但确是那九嶷山上修行之人的出尘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