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ジョゼと虎と鱼たち》是2003年上映的片子,然而我到了08年春天才有机会接触到,片子本身并没有特别令人惊艳之处,但是整个剧情却很给人很多思考和回味的地方。
整部片子都是很重的关西腔,那个扮演残疾人的女主角给我的印象深刻,从看到她的第一眼开始我似乎就隐隐地感觉到她那终其一生都要面对孤独人生的境遇。
就像片子里面的老婆婆说的那样,这个女孩只是个坏掉的东西,既然从一开始就不是正常而健康的人,那么也注定不可能像正常人那样拥有正常的人生。
即使有一天,因机缘巧合令她与某个男子产生了爱的火花,那这也仅仅是个不幸的开始,短暂的幸福终究无法长久,她根本没有办法真正过上那所谓的地久天长的幸福生活。
因此,在沉浸在所谓的幸福的时光之中的时候,她选择了尽可能的任性,因为知道这一切只是掌心沙,无法握紧,所以在这一切的美好流失之前尽可能去挥霍,然后用剩下的长长的一生的时光去回忆去凭吊。
很意外的在这部片子也看到了上野樹里的身影。
虽然她当时在片子里面只是个小小的配角,不过这也应算是她早期作品。
嗯,那时候她的脸还颇显婴儿肥,也没什么演技可言,给人印象也不深。
比起那个残疾的女主角,她这个健康而美丽的恒夫女朋友的形象塑造则显得单薄苍白了许多,可以说,她在这部片子里的表现并不出彩。
不过每个演员都要经历一个成长的轨迹,才能够从毛毛最终蜕变为彩蝶。
这部片子在看完之后,我的心理感觉是——很难受。
尤其开篇伊始和片尾都有的剧情设定——Jozee以那沉闷的“咚”的一声落到地板上的时候,我的心都被狠狠地揪了一下,因为……我看到她那张脸彰显出的是一副无所谓甚至是习以为常的表情。
除了书籍和烹调,这个残疾女孩的生活似乎已经没有了别的内容,如果用简单的词汇来形容应该就是:孤僻、单调、畸形。
她本该就这样平淡地过完一生,然而却因为一次的偶然的相遇而介入她生活的男大学生,让她拥有了本不该拥有的爱情。
如此这般的突然的拥有,也许从一开始就预示着短暂的不幸。
她当然比谁都跟清楚最终的结局,所以在恒夫带她回家的时候,她用很稀松平常的口气跟弟弟说了不可能跟恒夫结婚的残酷现实。
从一开始她就知道结局是什么,但是还是让这一切发生了,只为这是她一直渴望的爱,只为能有一段值得珍藏于这后半生的回忆。
★转载请事先联系:[email protected]
一直偏爱这部电影,从角色、台词,到接吻的方式,过于美好的,是滤镜的色调和妻夫木聪的颜值。
前几年初看时,对奶奶口口声声的“她是个坏掉的东西”感到愤愤不平,现在不会了。
说残疾人是坏掉的东西倒无关歧视,残疾有很多种,生理上和心理上。
想想,我们又何尝不是件“坏掉的东西”,哪里敢奢望被爱。
奶奶知道去爱和保护一件坏掉的东西有多么困难,奋不顾身最终会被世事冲淡的,那然后孙女要怎么办呢?
善良的人能狠得下心,往往更是源于爱。
奶奶是对的,只是低估了Jose的勇气和情商。
估摸她整日窝在小天地里看书,没少读村上春树、张爱玲和毛姆。
爱情强烈、美妙,甚至伟大,可还是抵不过生活的市井。
但深谙此道,也仍要赴汤蹈火啊,是不是?
为什么恒夫会爱上貌不惊人的残疾姑娘Jose呢?
因为她会做世界上最好吃的料理,好吃到幸福感从胃满溢到胸腔;她知道那么多五花八门的冷知识,包括如何处理凶器;她阅览了各式各样的小黄书,可接吻时还会发颤;她比谁都要手无缚鸡之力,但随身携带刀子刺向不怀好意的跟踪者;她深知人情冷暖,却又特别天真。
总觉得,恒夫在第一次咬下那口玉子烧的时候,就爱上Jose了。
于是心里总想着,爱一个人就该给他做玉子烧吧,这变成了种象征爱的食物,带着被爱的期盼。
恒夫的弟弟说:“我从来没跟真正的残疾人说过话哎。
”恒夫也从来没遇见过这么有趣的女孩。
他被她残破身体下的坚强、勇敢、求知欲、幽默、孤独、乐观和绝望深深吸引。
总是要碰到懂得欣赏彼此的人才算合适,有些美只有特定的人能感受。
记得很久之前有过一位挚友,旁人问为何我们如此要好,她回答:“讲好听些,我们都是性情中人,通俗些就是臭味相投。
”友情、爱情都是一个道理。
恒夫第一次看到Jose的裸体,他正襟危坐,忐忑不安地低下头说:“天,我觉得我要哭了。
”他真的太可爱了。
人要充满感激之情。
即便只是陪你去动物园看过一次老虎,即便只是那人站在我家落地窗前抽了支烟,我们都心存感激。
你存在过,那就是意义。
“我爱你,爱你所做的一切。
”Jose的声调那么温柔,伴着东京的日落黄昏。
突然有些后悔,当初也该伴着重庆的凌晨月光,告诉他,“I will remember you, forever.”人的情绪变化是很容易被感知的,尤其是如Jose这般心思异常敏感的人。
那是Jose生平第一次去旅行,向来成熟的她似乎偏执的有些过头。
她不想要轮椅,要恒夫背着她到任何地方,发现水族馆没有开门,便像个孩子般无理取闹。
回过头来再想,其实她那么激动,无非是感到绝望。
恒夫可以说:“哦,那我们下次再来吧。
”但Jose心里明白,永远不会有下次了。
如果说有什么最难以承受的,可能就是爱人开始不耐烦的神情,那可比尖刀更要锋利百倍。
车里,恒夫叫Jose不要打扰他开车,那些天真烂漫不再可爱了,她乖乖收回手。
旅行前,她穿着他的衬衫,坐在屋子里抽着他的烟,感受渐行渐远的气味。
原来,每个人祭奠爱情的方式都一样。
Jose最喜欢鱼,最害怕老虎。
从此以后,她不会再去看老虎,也再也见不到鱼了。
我并不怀疑恒夫对Jose的爱情,即便他最终因为“害怕”而逃开。
这不是懦弱也不是背叛,生活毕竟复杂于戏剧,真没必要歌颂“唯爱主义”。
他不能成为她的双腿一辈子,那是爱情无法承受之重,何况她那么要强,也不希望变成谁的负担。
解脱是双方的。
分手时,Jose还送了本小黄书给他作礼物,恒夫笑着收到了包里,按他的话说,结局很轻松。
可有些时候吧,人是多么的后知后觉,就跟被割破了皮肤,痛感却需要时间来感知一样。
当新女友在身边说着琐事,他慢慢明白原来这下是真的永远失去她了,便无法抑制地蹲在路边哭得手足无措。
但我知道他日后会过得很好,无论身边是谁。
电影的最后, Jose一人坐在厨房的高椅上煮着饭,煎好了鱼后,又是重重的“扑通”一声,她仍然要跌坐回地面。
你看,到头来,还是要重新学会接受这种疼痛。
她说“当我们以后不在一起了,我会像一颗失落的贝壳,在深海中滚来滚去。
”Jose跌回海里,我们跌回到滚滚红尘。
滚啊滚的,也许有幸能再遇见个谁,像你或不像你。
也许也就再也没了运气。
不过,“ 要是那样的话,也没什么。
” 真的,都没关系。
Daring, I don’t believe in love, I believe in you. Ciao.
曾经流行过一种荒诞的追问:如果去到荒岛,你只能带一部书,那部书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或许我会在《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和《罪与罚》间徘徊犹豫,而列出的书单还可能包括《卡拉马佐夫兄弟》、《漂亮朋友》以及《舞舞舞》,所以后来我用一种更繁复更不经的假设代替了这个追问:如果去到荒岛,依照主要文学和哲学国别,每个文学和哲学大国的书只能带一部,那我会带什么。
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了很多,法国我会选《漂亮朋友》,美国我会选《白鲸记》,英国我会选《时间的女儿》,德国我会选《实践理性批判》,而日本我会选《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这几乎是不用设问的),只有俄国,我仍然会犹豫徘徊于托陀二翁乃至现代巨匠们的复数部小说之间(《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大师和玛格丽特》、《安娜卡列宁娜》还有《复活》)难以抉择。
同样的困境也出现在了电影的选择上。
用国别来选择电影,或许也不是一件易事。
美国我可以选《美国丽人》,英国我会在《全金属弹壳》和《闪灵》间稍作犹豫,法国我会茫然于《四百击》和《广岛之恋》,塞尔维亚我倒是可以不犹豫地选择《地下》,中国我应该选择《阳光灿烂的日子》,而日本则更是两难之境。
深作欣二、今村昌平、大岛渚、黑泽明、北野武、岩井俊二、阪本顺治、行定勋、高畑勋、是枝裕和、押井守、今敏、中岛哲也、市川准,太多敬仰的大师大作让我无从抉择。
不过,一咬牙一跺脚强作选择的话,50%以上的可能我会选择这部犬童一心的绝响作品。
我不想说犬童江郎才尽,但现在的他确实已经没有了当年惊世骇俗的执导能力,而只能在商业类型片中庸碌。
或许这不是他的无奈,而只是电影大环境的无奈。
毕竟日本不是法国,也不会有第二个法国可以对艺术片如是宽容。
渡边和犬童的这次合作可以说是一期一会(茶道用语,一生一次),用一个简单到近乎纯净的故事令我为之癫狂。
男子大学生和患有腿疾的女子,两个人开展了一段短暂的恋爱,期间结伴出游,彼此倾心。
但这段爱情显然不是社会所可包容的,两个人如果一直走下去,今后的道路会愈发艰辛。
于是,虽然纯爱可以存在于书本之中,却仍不能成为现实。
风光旖旎的旅行,和别无选择的分离。
云淡风轻之间,却打破了一切不成熟的幻想。
忽然想到了片山恭一,片山在成名之后仍旧继续着纯爱小说的道路,《最后开的花》却显然令人无法再如《在世界中心呼唤爱》那般可以令人相信。
原因无他,后者是校园文学,前者却是年逾40的成年人在身染重疾的女性和秉性投契的职场女性之间做出的所谓的纯爱选择。
这种选择,我更多看到的是老男人的任性偏执和廉价的虚饰同情。
所谓的纯爱,还是需要暴露在氧气之中的,氧化之后的纯爱,不能不对社会做出必要的妥协。
或许真的像前人所说,遗憾和唏嘘才能成就永恒的经典。
一部自然得那么简单的电影,简单到想写影评却找不到恰如其分的语句。
喜欢很多片段,在脑海里一遍一遍的重演着。
喜欢圈起Jose的那一堆书,是奶奶从垃圾堆为她拾来的,学生的课本,色情的杂志,小说......应有尽有。
Jose说,这些书她都看了好多遍了,都会背了。
Jose没有上过学,却知道不少,她把学生的作文收得整整齐齐,指出里面的拼写错误,她身子半露出柜子趴在地上读书的样子真的好美,那一堆书就是她的世界,别人遗弃的越多她的世界就越丰富。
喜欢Jose藏起自己的衣柜。
那么小的空间,触手可及的地方依旧是书,有一盏橘黄色的台灯,台灯发射的光接触到Jose认真读书的脸,我很喜欢这一幕,把它截图截了下来。
Jose把衣柜门拉起就再也与世无关了,那么独特的一个空间,那么饱满的一个空间,那么丰富的一个空间,那么温暖的一个空间,连我这种“健康人”都不禁羡慕起这样的空间来。
Jose的时间好像都是用做饭和读书打发的。
看到恒夫第一次在Jose家吃早饭的表情,真的很想尝一尝Jose做的饭。
Jose说,我做的饭没有不好吃的。
那么自信的语气,却是那么无所谓的表情。
Jose和恒夫女朋友的第二次碰面,坐在婴儿车里Jose举起了右手,带着高傲的表情,恒夫的女朋友把脸就凑到手边,坦然地接受这一巴掌。
这样的气场,让我很震惊。
一开始想看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上野树里。
昨天刚看完的《橙色岁月》也是讲一个帮助残疾人的青春故事,悲剧的是,喜欢残疾人的帅气男主角还是妻夫木聪,那么一瞬间让我为他悲鸣了一下。
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的纯爱故事,一般这种题材的作品往往带有伪善的童话性质,但影片并未突出表现Jose的行动不便,即使Jose唯一照顾她的奶奶突然去世时,她也没有表现出负面的情绪。
即使Jose和恒夫恋爱时,也未突出表现她获得了多大的救赎般幸福,即使Jose与恒夫分手时,也未表现她有多么绝望。
不像很多其他电影一样,用各种对比、眼泪、欢笑、鼓励的话语去营造一种很伟大的气氛,其实这就是生活,没有必要放大你的悲伤,也不必去放大你的快乐,你的任何情绪并没有那么与众不同,即使你残疾、你不幸,全世界也不是就你最可怜。
现在很多电影喜欢说教,喜欢装,喜欢渲染,喜欢给人灌输这样或那样的思想,然后让那些演员说着与年龄不符合的话,表达一种超前的担忧。
这种自以为是的电影真让人各种难受。
噢,跑...题了。
看其他豆友的影评,有一句话一语惊醒梦中人:Jose在和恒夫每一天的生活中默默练习着和他分开。
Jose伏在恒夫背上拒绝了恒夫买轮椅的提议,也许从一开始,Jose就做好了要和恒夫分开的准备,在她“儿子”吵他们结婚时,Jose无奈的说,你真幼稚。
于是,他们就分开了,在去看海后的几个月,Jose送恒夫到门口说,这是给你的再见礼物。
恒夫离开后看上去心情不错,却在路边的栏杆上大哭,他们都明白,这样的现实里,再见是永远的再见了。
有些女生分手了还能继续做朋友,而有些女生分手了就是再也见不到了。
Jose一如既往的一个人生活,她熟练的操作着轮椅,一个人上街,一个人做饭,继续从椅子上咚的一声跪地下来,恒夫也会结婚或者继续找女朋友,过着各自互不相关的生活,一点也不残酷,一点也不伤感,是情理之中的事。
Jose真的是一个很迷人的女子,她不好看,身材也不好,但却着实让人放不下。
两个小时内,我没有看出她是怎样性格的女子,她很坚强,却又好像挺柔弱的,我不知道她是否打算一直这样靠着政府的补助过一辈子,我不知道她是否还有其他的梦想,而不仅仅是看虎看鱼那么简单,是的,一点也不励志。
但是,不是只有身残志坚的人才能走上大荧幕,才能获得认可的,才能被人们记住的。
看电影时,我在想,如果真的碰到这样一个让人放不下却有残疾的人,我们能不能像恒夫一样坦然的面对心中的情感?
碰到这样的人,多半我们还是会绕道走吧,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真的,很喜欢Jose。
很早就想看这部电影,因为里面有我最喜欢的树里酱,但失望的是,树里在里面的角色是个讨人厌的女二号。
但这毫不影响影片给我带来的两小时的奇妙体验。
看到后半部分的时候,我一直的哭啊哭,但片子里的Jose却几乎没有流眼泪,好像我代替Jose把她那些眼泪都流尽了!
这是一个看起来有点残忍,但又是无比幸运的故事。
残忍的一面是,它看起来好像讲了一个童话故事,帅气的大学生爱上了孤独的残疾女孩,不顾一切的跟她在一起,照顾她,带她游出了深海,就像女孩自己说的,在它的世界,除了奶奶,没有谁在乎她了,而恒夫的出现无疑是一道光。
可Jose也明白,这道光必然会消逝,故事的结局在开始就已经写好,就像她在书里读到的那样。
她知道有一天,他会离开她,她又会再次陷入孤独。
孤独倒是没什么,她以前已经尝尽了它的滋味,而这个故事最残忍的一点就在于,她已经见过光了,她再也游不回去了,她会像一只失落的贝壳,在海里滚啊、滚啊、滚啊!
我突然想到不知在哪看到的一句话,来形容Jose和恒夫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你剥开一个很酸的橘子而感到后悔了,可对橘子来说,那就是它的一切。
对于恒夫来说,离开,或者逃跑是一种选择,他又可以找新的女朋友,体验新的爱恋。
但对于Jose来说,恒夫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她再也不会爱上别人了,而她就像奶奶说的那样,是件坏掉的东西,就像女孩们手里的洋娃娃,或是一只小狗,拿在手里的时候是喜爱的,但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不得不遗弃它的时候,你会难过一阵子,但是你最后还是会选择抛弃它,因为 ,这,就是它的宿命,也是作为一个物件,一个不完美的人类的悲哀之处。
而我之所以说这又是个幸运的故事,是因为,对于Jose来说,能拥有过这样一段爱恋,恒夫能为他做这些,已经是命运最大的恩赐了,因为多少像她这样的女孩,就那样生活在深海里,永远不见天日,而他们的生命,会像无数个深海动物那样,存在过,但没有痕迹,只是一段又一段的时光。
Jose和恒夫之间有爱吗,当然是有的,就像他跟Jose说的那样,我和隔壁的变态不一样,变态帮她做事是想交换些什么,但恒夫是不为了什么,他本可以有其他看起来更好的选择,但他发现了Jose身上与众不同的地方,发现了别人看不到的焰火,这对Jose来说已经足够了。
能被另一个人欣赏,看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留下的与众不同的痕迹,已经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了。
对Jose来说,爱是一种奇妙的力量,她曾说:如果她恋爱了,就去看自己最害怕的东西。
恒夫搬来以后,Jose让他带自己去了动物园,看了自己最害怕的大老虎。
这就像是一个寓言,在说,真正的爱会让人直面恐惧,所有懦弱、胆怯,都是因为爱得不够彻底。
Jose的勇敢在于,她知道一切都会消逝,但她还是拼尽一切去抓住那道光,去感激每一刻与恒夫在一起的时光,即使有一天他离去,她也可以接受。
这便是最大的勇敢:当你不再害怕失去,也就没有其他什么可以使你恐惧了,你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所以,在影片的最后,恒夫在人行道上当着现女友的面哭到泣不成声,但镜头一切,Jose坐着电轮椅上街买菜,做饭,一切都很平淡,像什么都没有发生那样,没有流一滴眼泪。
Jose彻底自由了!
也彻底完结束了作为一个人的使命,成为了一只深海的贝壳,在尘世中孤独地滚啊,滚啊,滚啊........
故事不算那么脱俗,青春,爱情,生活。
双腿瘫痪的josee女孩子做得一手好菜,就这样吸引了一个对感情有些莫名其妙的男孩子,吃货伤不起的原因就在于此。
男孩子去josee家蹭饭,接触渐多,两个人对彼此截然不 同的生活产生了兴趣,心生欢喜。
后来男孩子的女朋友出现刺伤了josee刚要敞开的心扉。
两个人的焦点戛然而止,再无来往。
几个月过后,男孩从别人的口中听所josee的奶奶去世,出于关心重返josee的住所。
两人个在josee第一次放下警戒,呜咽的哭声中重归于好。
然后大家和和美美的在一起,继续生活。
很美好的故事,因为从一个不谙世事的josee眼中去观察生活,所以干净而又透彻。
可谁都知道生活并不是如此美好,导演知道,观众知道,所以当有人问到josee何时候结婚时,josee淡淡的回应,我们不可能结婚的,你太天真了。
几个月后,大家真的一团和气的分手了。
和素日的谈话如出一辙,平淡,毫无波澜,笑着把分手礼物送到对方手里,淡然地看着爱人消失于视线之内。
就像josee在电影里最爱的书里写的那样:总有一天你不会再爱我;有一天,毫无疑问,我也不会再爱你,我们会再次孤独,你我都一样孤独,然后又一年的时光逝去了。
”从josee坐在婴儿车中第一次出现在镜头面前,就是那种坚毅,恐惧,淡然。
她许下心愿,如果遇到自己心爱的男人,得到了幸福以后,就一定要把她恐惧的东西都看一遍。
幸福溢于言表,却是攻克一切负面情感的最有力武器。
Josee握住爱人的手,睁开眼睛盯住动物园中的老虎看,眼神从恐惧逐渐变得坚定,然后回归到属于她自己的淡然和坚毅。
她知道如何抓住幸福——和喜欢的人一起,来战胜自己不敢为之努力的事情。
每个人或多或少有些难以忘记的曾经,但对于josee来说,她的春天可能只有这么短暂的一瞬。
喜欢的情感溢满胸腔的时候,多么的欣喜,脸上时刻脱不下微扬的嘴角。
时间冲淡了最初的小鹿乱撞,你抓住我的手时我会对你笑,你亲吻我的时候我会为你闭上我的眼睛,你说你喜欢我的时候,我会不假思索的回应我对你的爱。
这便是恋爱。
甜甜的,有时候可能会有些腻,但从我口中讲起来,却满满都是对方的好。
好到连晚上睡觉时那惊天震地的鼾声都是可爱的;连吵架吵得天翻地覆,还能抓住我的手凶神恶煞的问我想吃什么,都觉得是幸福的;连你那些莫名其妙的缺失安全感,需要不断的给我打电话确认我没有从你指尖溜走都觉得是甜的。
Josee的春天在于男主角恒夫给了她一个完整的世界,做她的双腿让她有机会从黑暗的橱柜里走出来,看阳光,倒影,天空,老虎,甚至用身体体会这个肮脏的世界中最原始的快乐。
她说,在恒夫没有出现之前,她的世界就像最深的海洋一样,没有光和空气,是无边无际的黑色,恒夫的出现带给了她前所未有的快乐。
她料定了他一定会不堪重荷离她而去,就像人人都知道生活定是个逼良为娼的官老爷,你若不从,他定是要想法设法的逼你就范。
Josee那颗纤细无常的心怎么可能不了解呢?
尽管旁边的恒夫已经睡着了,她仍旧自说自话,当你离开我的时候,我的世界又会变成一片黑暗,就像这个贝壳一样,看不到光,也没有空气。
轻叹一声,转身看看身边熟睡的人,又告诉自己,“可是那又能怎么样呢?
我不会怪你的。
”轻笑,依偎在爱人身边,蜻蜓点水般在熟睡的人脸上轻吻一口。
心理知道要分开的人,还能爱的如此的开阔,大概只有josee这样,心细如尘的能够看透这样世界的女子了吧。
在爱情的拉锯战中,能有几个人能够从初恋踏过红地毯,最后看遍红尘百态,真正白头偕老呢?
算过来,我从小学到研究生,认识的人不下四百,但目前也只有三对人,从青春感情懵懂一路走到了现在。
试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谁没有经历过爱情那嘹亮的高歌一路压倒理性时的狂欢,谁没有因为热情骤减而质疑曾经的笃定的情感,谁又能肯定的说在和前任分手的时候是带着毫无遗憾的淡然?
《东邪西毒》里有句台词问,爱的背后是什么。
尽管我的年龄蹭蹭的涨,眼看要奔三,仍旧无法解开这么一个问题。
曾经那个我像呵护生命一样去经营的爱情,突然于某日骤停,盛夏的暴雨也不如这样的恋爱停下的迅速。
当时那个勇敢无畏的自己,不顾家人的反对,拉着行李箱漂洋过海去挽救爱情,以为迎来的会是两人耳病厮磨,互泣衷肠,不想反倒换来的是冷言寡语。
那段时间的我真是林黛玉脱身,以泪洗面不说,整日被负能量缠绕。
一个不注意的瞬间,眼泪就跟泄了闸的水库一样,哗一声,把整个村子都淹没。
可那又如何,没人会在乎。
后来带着九分的遗憾,和一分的决绝,我又自己一个人拖着行李回到了家乡。
过去在我反复的推敲中铮铮发光,每一个伤痛的细节被无限放大,布满天空,我的眼睛看不到因为pm2.5带来的雾霾,整个人能感受到的就是压在心底的疼痛,眼前都是散不尽的迷雾。
那九分的遗憾经不得推敲,逐渐化为一股解不开的恨意。
倘若我是金庸笔下的女人,估计也会拿把刀剑指着胖兔斥责他为什么要这般待我。
将近两年的时间,我不断的重温着这段过去,渐渐的,那些遗憾,痛苦,悔恨通通消融,反倒日益让我看到他的好来。
偶尔回忆,居然又带有最初那份温情。
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用新恋情来治愈过去的伤痛,但是最后都不尽人意,反倒越补残缺越大,心底住的那个人反而没有被干净的忘却,安稳的扎根了。
“爱的背后是什么?
”“是恨?
”“不,是遗忘。
”我拥有josee完全无法拥有的东西,我拥有健康的身体,父母提供的舒适生活,一颗想走就走的心。
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也可以看到我想要见到的风景,我可以伸开双臂拥抱阳光,我可以追着海浪尽情奔跑——我都可以,但我却做不到那份淡然。
尽管多年已过,我仍是带着悔恨,带着难过,带着心伤,带着各种说不清楚的感情来回忆曾经的故人,但我知道,这种感情绝对不是通透的淡然。
然而没有了他,谁会埋下如此大的一个心结在心底?
22岁以后,我向身边所有人保证,我以后只过22岁的生日。
生日那天我因为在外做调研,没能和他聚在一起。
后来他帮我补过生日的时候,在蛋糕上为我续上22两个数字的蜡烛。
第二天醒来在他的裤子里摸到了24这两数字的蜡烛,我问他为什么。
被发现了秘密一样,他不好意思的笑笑,他答:“我不知道你说22岁生日是真的还是在开玩笑,所以我两个年龄都准备了,你如果不喜欢22岁,我昨天就会拿出来24的蜡烛。
”那个原来被我指责不记得我说过的话,对我好不上心的男人在我脸前嘿嘿一笑。
这一笑,至此我每年的生日过起来都觉得心酸无味。
也只有那个人,肯把我这头小母狮称作我的宝贝亲亲。
摸着我续长的头发,傻傻的自喜。
现在的长发还是因为他的软磨硬泡下我才留起来的。
反倒现在有人夸我一袭长发,黑的动人时,我都不小心的会勾起他沾沾自喜的笑容。
没有他,我的青春是不完整的。
有伤痛,有泪水,但更多的是欢笑。
我现在能够心平气和的把这些东西打出来,不是因为我不再介怀,而是我看清了那些他给我的曾经,让我在过去的日子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我想josee不一定如面容表现的那般的镇定,不过她也知道,曾经拥有,也未尝不是件坏事。
总比从未体会过,要深刻的多。
Josee没看成海洋馆,烤鱼的时候有点发呆。
她会不会在想恒夫之前吃过她做的鱼。
josee骑着电动轮椅,可以自己购物,自己倒垃圾,再也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了。
但是每想到曾经那个把她背在肩头的男人,心里还会为之一动的,对吧?
不,是一定会。
josee砰的从凳子上跳下来,如人在河边扔出石头打水漂,看的人心痛,落下的石头迅速的下落。
砰,石沉大海,只剩下寂寞。
尽管你走了,我的世界重新一片漆黑,没有空气,无法呼吸,但是,谢谢,谢谢你曾经在那个季节带给我的温暖。
男主为什么会喜欢上女主?
首先这是一个和他年龄相当的,不化妆也很漂亮的女孩子。
漂亮就足以刺激男性的睾酮分泌了。
其次这个女主可以给男主带来很强的肾上腺素。
男主在平常的大学里上学,在乌烟瘴气一群迷失自我的人群中打工,讲着平常的不痛不痒的社交笑话,连他下班遛狗都是那种无趣无聊的样子,暗无天日的“成年人世界”。
男主身边都是一群自我麻痹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年人”。
突然闯入了一个随口就是冷知识,自己看书自学还能找出错误,书都读了很多遍都会背了,有自己性格敢于表达的女孩——其实女主是个有真实自我、有很强的精神人格魅力的女孩,因为她身上的这些特点,作为普通大学生的男主都没有,所以可以称之为魅力。
到这里,其实男主也不排斥和女二交往的,也只是对女主很感兴趣而已,并没有那种上瘾式的排他性。
直到他们两的关系面临第一次阻力——来自奶奶的阻挠和因为女二出现女主误解,让他开始深陷其中,开始迷恋这个女孩。
这个时候男主的情欲已经有了排他性了,女二和他商议去公园野餐的事宜,他已经开始心不在焉。
女主为什么会喜欢上男主?
首先,这个男主是个大帅哥。
而且是有男性魅力的那种帅,从他既有炮友,还有女神的青睐可以看出来。
女主对男主的态度的转变,一次是男主帮他找到了自己很喜欢的书的下册。
二次是男主发挥创造力装上滑板,带她出去兜风,让他第一次体验到了青春荷尔蒙的飞扬的感觉,这个画面实际上是充满着荷尔蒙的。
你想一个能量充沛的帅气的雄性,天天近距离和你接触,推着你拉风感受速度与激情,而你以前都是被中老年人的速度推着压抑着。
到这里还都是性的吸引。
感情的推动仍然是两人第一次冲突的节点——就是女主以为男主有女朋友了,开始在意男主了。
男主为什么对女主下头了?
下头的节点,是在女主第一次融入社会,因为水族馆关门了,像个有心理疾病的低龄孩童,旁若无人地大声吼叫,大吵大闹,完全情绪失控。
这个时候男主流露出的神情其实是觉得很丢人的。
她不是像常人一样去接受适应已经关门的事实,而是无理取闹地说“让鱼游出来”,让世界配合他。
男孩之所以喜欢女孩,一点原因是看到了这个女孩身上的强大,一种驾驭世俗世界的力量。
男孩在女孩身上看到了希望。
而结果和现实显示,她其实完全融入不了社会,何谈驾驭?
那她之前的所有精神人格魅力都不成立。
精神人格魅力的体现,一定是在和世俗社会进行碰撞交战当中,展现出来的独立的、真实的、有魅力的自我。
只有和世俗碰撞过后,依然坚持才是强大。
精神人格魅力,是胜者的姿态,是和世俗搏斗之后,而且胜利了,才有资格散发出来的,是一种强大的体现。
现在呢?
男孩儿心里怎么想?
“哦,原来你一点都没有见识过社会的凶猛,才展现出来的这些特质啊。
”原来他仰慕引以为傲的那个女孩,面临真实的社会时,原来更加狼狈。
男主对女主的滤镜稀碎。
而且还那么丢人。
男孩和女孩分手象征着他有一次屈服于世俗眼光和评判标准。
男主最后为什么哭?
男主其实是个没有很强大的独立的精神人格的人,没有很丰盈的真实自我的人。
所以他迷恋上了女主这个看似精神强大独立的女孩,期望依附于她,期望她成为自己的榜样,带领他走出迷惘,收获力量。
也正是因为自己内在力量的缺失,特别在意外界的眼光,他觉得女孩丢人,分手了。
曾经有过一个有趣有个性的女朋友,却还是因为自己的孱弱的精神力量,不敢面对这个世俗的眼光,嫌弃女主丢人,亲手放弃了她。
结果绕了一圈,最后又回到了无趣的世俗生活,看清现实滤镜破碎,必须面对自己的无能和无可奈何。
一个堂堂的男人还是在自己懦弱的心神和无望的未来面前大哭。
说说女主和女二的区别其实女二和男主是一类人。
都是善于屈服于世俗,因为世俗的标准,而丢掉真实的自我的人。
都是用一个虚假的自我去生活,从来没有面对过真实的自己,像一个行尸走肉一样生活的人。
女二 她外表光鲜亮丽,却被世俗的很多人捧杀,安上了“女神”的帽子。
但也正是这个帽子却也困住了她架住了她,淹没了真实的自我。
她时时刻刻都是端庄的、女神的、才貌双全的。
但是, 那个真实的、有血有肉、有欲望、有性格、有自己独特追求的女人也不见了。
倒不如一无所有的女主来得恣意。
在一个人一无所有赤条条的时候,没有什么社会的标签和帽子的时候,反而有种独特的顽强的生命力。
男主其实是觉得女二美则美矣,但是无趣。
直到有一次他俩重逢,女二像男主袒露心声,说她啪啪打了女主两个巴掌之后,什么都不在乎了,工作也这样了。
男主才说她可爱。
因为那是她真实的自己。
评价一下里面演员的表演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那个建筑公司的老板。
三分懒散应付、三分自大鄙夷、其余全部是技巧的老江湖、“人精”的样子表演出来了。
这是一个说不上悲伤,也不总是快乐的故事。
女猪脚是个残疾人,她给自己取名Jose,来自她最喜欢的一本小说。
男猪脚是个比大多数男孩子帅气的大学生,除了是名义工外,他跟一般的同龄人没什么区别。
这样的两个人,从那样一个清晨开始的,注定是一场非典型的爱情。
失控的婴儿车顺着斜坡滑下来,砰 的一声撞在他身边停下,接着没有一点声音。
老人随后赶来,让他看看车里的"kumiko"还好吗。
作为一个先天双腿瘫痪的人,用她奶奶的话说就是坏掉了的东西,她有着很多正常人不屑一顾的梦想。
梦想能让人坚强,让他们在无论多么黑暗的逆境中发出微弱但美丽的光芒。
女主选的很好,不是第一眼美女,却很耐看。
奶奶为了保护她不受别人的欺负,只愿在清晨时用婴儿车推着她出门散步,有人经过时就用毯子盖上。
虽然奶奶不愿让邻居知道她有这样一个孙女,但实际上很多人都知道这个秘密,隔得近的少数邻居们甚至还帮着照顾她们,其余的漠不关心,还有的心怀不轨。
再正常不过的感觉。
有人帮忙,又有政府的救济,日子过得便也不算太艰难,老太太佝偻着腰,看上去随时都会倒下,竟然一个人把孙女拉扯大。
女孩烧的一手好菜,再一次昭示着"穿过胃抓住心"的道理。
满屋子都是搜集的各种小东西,一看就是别人丢弃的旧物,但收拾得很干净,分类码着,化妆品,书籍,小玩具,还有满墙的自制食谱,粗粗一看,让人觉得安心清爽。
这一段是暖黄的色调,即使衬托的是Jose那乱蓬蓬的头发和阴郁的表情。
Tsuneo默默观察了这一切,他有着义工最基本的素质,细心。
但他帮助她们的动机,大概是为了看到自己的帮助起作用时她们的笑容吧。
小哥家境绝对殷实,不用他操什么心;小哥私生活同样滋润,有床伴还有喜欢他的可爱女童鞋,当然更不用看什么录像带了。
这样的男孩子本是什么都不缺的,却独独在一个残疾女孩那里感受到了刻骨铭心的爱。
他不是没有逃过,可是心早就被Jose带走了。
他醉酒后打了一个男孩,原因是他让他想起好不容易忘记的她。
他并不那么高尚,他只是爱上了一个残疾女孩的普通人。
他爱她时视她如珍宝,和她做爱比跟床伴更用心。
他捧着她的脸,一个个温柔的吻落在她的嘴唇上,鼻尖上,额头上,这一刻Jose像朵绽放的玫瑰,毫不掩饰她美丽的笑容。
这是我至今看过的最美的床戏,是Jose口中"世界上最肮脏的事"。
在一起后问题接踵而至。
或许是因为Jose从一开始就为这段爱情想到了结局,她在他们能在一起的时间里尽力获取着一切,实现一直以来的大小梦想。
或许Tsuneo对她是无所求的,但Jose有,因为她早他一步看到了结局。
她让他看清自己,看清生活除了他们的爱情还有什么,但她没有半点自怨自艾。
一如她喜欢的那本书里说的,他们终有一天不再爱对方,然后回归各自孤独的生活。
但有一点和她的设想有点偏差,那就是他还爱着她,只是不能跟她在一起。
但这不重要。
彼此陪对方有过最美好的回忆,Jose不再是从前什么都不知道的笼中小鸟,她有了电动轮椅,可以自己上街,或许她也会弄到那把枪,但大概没有机会派上用场。
这就够了,她不奢望他一生相随,即使她希望他对她说永远。
她从一开始就需要的不多,她不让他看她上厕所,这点事情她还是能自己处理好的,可是他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接受她的全部,自虐似的蹲下来抱住她。
她只是想看看游动的鱼,看老虎,看大海,一口气都看完,让他背着她,而不是用轮椅。
Tsuneo还是太心急,把有关"未来"的包袱一背上就喘不过气来,最终跟家里撒了谎,再次落跑了。
笨拙的"儿子"以为她要和他结婚,生起气来,还真像她儿子。
她抽着烟(啊 都学会抽烟了)说"儿子"幼稚时真帅啊,却让人心疼。
或许以后Tsuneo不在她身边了,这个儿子会偶尔来看看她是不是还活着吧。
Tsuneo的当街痛哭,像是对这平静结束的爱情一场告别的仪式,不会再见面了,就允许他好好哭一下吧。
T是个好男孩,可爱的女童鞋也是个好女孩,真没有什么不好的呢。
他们不能在一起了。
在看得不多的日剧电影中,我最喜欢洼冢洋介,举手投足都是我心中少年的理想状态。
即使是剑走偏锋的人,也没有关系啊,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让人感动激动的事情。
没有过剩的荷尔蒙,也不学大人的一套套规矩。
很瘦,很白,浑身散发爆发力,出发点却很单纯,还有一些放在哪里都略显毛躁的温柔。
这两天看到妻夫木聪,恍然发现,他是现实世界我们最理想的状态。
遵从世界规则和内心原则,有普通的快乐与痛苦,会偏离正路,当然会回归。
像《挪威的森林》的永泽君。
我也许会爱上jose,会离开她。
jose看萨冈的书时,说了不少经典的话,我喜欢这种叙事方式,有伏笔,在结局时回想起来会轻轻叹气。
不恰当用里尔克的一句诗:倘若我呼唤,天使的阵营里可有人愿倾听?
在一片光亮之前是沉寂,而在太远的未来继续是沉寂。
jose肯定明白,爱他,爱他所做的一切;他离开了,她继续一个人。
没有什么的。
这才是普通人的感情。
电影挺好看的,但不能进入我心。
十五年前,十年前,五年前,直到今天,我原来一直不懂人鱼的故事。
(混蛋,那你在心里渴望变成神马人鱼和深海 = =)我们不可能成为理想型,最多在离开时痛哭起来,然后投入正常生活。
近期不会再看日剧,我需要理性、情感和规则,不需要感性。
恩,先干正事,就这样。
JOSE(池胁千鹤)是双腿残疾的女孩,与大学生恒夫(妻夫木聪)相爱,在去拜访恒夫父母的途中,她提出了很多我认为是很任性的要求,比如一直要恒夫背着她而拒绝买轮椅,比如因为水族馆闭馆而吵闹,比如要住很贵的旅店,比如最后把卫星定位系统关掉要恒夫载她去海边。。。
看时我就担心JOSE这样任性难道不担心恒夫会感到厌烦会抛弃她吗?
后来我才明白,她已经做好分手的准备,就是想趁两人还在一起时多留些美好的回忆,她知道自己是残废,不可能和他厮守一生,总有一天他会感到厌烦,会离开她,她已经做好了面对这一切的准备了,所以,她尽情的任性,在他们还在一起时。
最后他们还是分手了,“平静的友好的分手了”。
当然,理所应当的,离开JOSE的那一天恒夫又回到了漂亮的前女友身边,然后他哭了,哭出声了,在大街上,在漂亮的女友身边。
最后是JOSE独自一人做菜的镜头,像往常一样,一下子,从椅子上滑下来,邦的一声坐到地上,这一直是她下来的方式,JOSE还是一个人继续自己的生活。
影片就此结束,刚刚好。
这让我想到了《恋爱的犀牛》中的一句话:忘记,是一般人选择的最好的方法,但是我决定不忘记。
七,又让我想起了《东爱》。
一段青春。池胁千鹤有些像林嘉欣,更气质温婉些
以殘疾人為主角的純愛電影,老實說我已經對日本這種類型的電影徹底免疫了
从头到尾都不喜欢
难道不觉得毁三观吗?明明就是从头到尾的渣男啊。
加一星给妻夫木聪的脸,完全没感受到主角的任何魅力
男主人设恶心至极,就算是小七来演也难以接受,就这还要标榜纯爱,真的不是慕残的屌丝男写的剧本吗?人物单薄,根本没有用心刻画。跟男主有过暧昧的女同学和坐在轮椅上的女主雌竞有够恶。最受不了的还是跟剧情无关的黄段子和sex scene,说好的小清新纯爱片呢?
你逃跑了,你還哭..
你叫这个孤苦的女孩以后如何安生
这部电影其实拍得很好,但不管你觉得真实是其优点也好,或直达爱情本身残酷核心也罢,它的三观都是极致毁灭性的,以男主这样的渣男人设为基础缔造了如此膈应人的作品,我承认这是我观影有史以来心理伤害最大的一部电影,没有之一,远比生离死别的剧本更恶心人,更使心灵遭罪,以至于看完几个月我想起这片依然能郁郁心梗胸闷,真的牛逼
あの魚のホテルはすごいなぁ、一度泊まってみたいけど、夜は不気味だね。あと、妻夫木聡め!(本人に対するジャなくて、役ね)
妻夫木聪这小模样,啧啧,太好看了!那时候的树里还在婴儿肥的阶段~第一次看犬童一心的作品,本子很棒,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没想到是这么这么纯粹的一个爱的故事,非常非常纯粹……
不错
日本人的爱情故事以我的脑回路已不够消化 上野树里的粗眉是唯一亮点
如果自己做不到,就万不可承诺,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不要将其带出,因为失去后会更痛苦。
拍得过于平淡,强忍着看到21分钟,中途弃剧。
我来自大海深处的孤独,所以我们不会在同一个世界
题材还行,但是是要表达什么布局,结构有点乱七八糟前面打牌用这么多时间去写,后面分手只用了五分钟是要干什么…
这可不如动画版了,日本拍片总喜欢加入莫名其妙的啪啪啪环节。富婆变负婆了。就如片里说的:你脸皮真厚啊。那婆婆真吓人啊,换个打光就是恐怖片了。
人不停被伤害,可预知的结局,还能去爱
我只看到了男主的渣…而且对女主喜欢不起来,尽管她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