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还是打个两星吧。
冲着李晨看的,嗯,一开始就想着纯舔颜,结果还是硬生生没看下去。
就想问编剧一件事儿,你这故事是在写医生吗?
套到别的职业毫无障碍啊。
也许是因为自己从小就基本算是在医院长大的,父母又都从事这个专业,所以眼中的医生形象和很多人都不同。
有些人觉得他们救死扶伤舍己为人是白衣天使,有些人觉得他们利欲熏心不想着如何治好病人只想着怎么开更贵的药坑病人。
事实上这样的医生可能都存在,毕竟社会上的人形形色色。
而我眼中的医生,他们更平凡一些,和普通人一样他们都会想着要挣钱,然而又由于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他们也想在已有政策医院规定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好好看病。
然而剧中呈现出来的医生呢,似乎治病救人已经不是主业了,生活问题感情纠葛才更加重要。
对于医患问题的处理更是让人无语,一个有多年从业经验的老医生竟然还会因为无聊的医患纠葛而受到刺激?
我爸的医院也曾经遇到过医患纠纷,我爸爸的年龄还没剧中的医生大呢,他处理起来都特别冷静,将自己的年轻医生保护起来,其余交给医院专门人士。
这个道理一个老医生不懂还被活活气死,虽然我知道编辑你是想加强戏剧冲突,可是也应该尊重下观众的智商吧。
医生从业那么多年以后,生生死死都看得多了,怎么可能手上没有那么一两个病人的故去,你要是把这个情节安插到青年医生上才比较合情合理啊。
然后凌远院长这个角色设定的还是稍微有点儿意思,和剧中那些伟光正进行对比。
编剧我理解你要加强冲突,旁人要各种不理解,当然我也不理解,医生要都这么冷漠无情也是不正常的,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无法完全利益化。
但是,和老婆那一段实在也太狗血了吧,反正我看的时候基本都翻着白眼给跳过去了。
好好个医疗剧莫名就变了画风。
各种常识性错误就不赘述了,医疗剧的通病。
然而我的想法是,既然你打着医疗剧的幌子,能不能好好的正经的去了解一下真实的医生。
一段关系的裂痕往往是出于不了解,不了解来源于没有好好沟通。
如果一部医疗剧真的能好好的写实的反映一下医生的日常的话,又怎么会有那么多医患纠葛的出现呢?
写在医患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
居然还有7的评分!
反正我是到第二集就看不下去了。
感觉逻辑混乱,不现实。
凌院长一边说着规矩制度,一边让实习成绩略差的分部金主的女儿进来做医生。
开会的时候,要求别人的时候不留情面到这样,对老婆温柔到(这还勉强接受),可是跟另外一个医生那么随意的开玩笑而且还动手动脚。
能不能去参考一下《心术》里面的张嘉译扮演的角色,或者白色巨塔里面的医生。
剧里面塑造的郁宁馨一开始就嚣张,不按规矩,听不懂人话,看不起别人,又说她成绩不好,成绩不好的人一进病房不看病历就知道女患者那里出血,差身而过就知道人家颅内出血。
请问她是怎么学到去可以做医生的?
这样的才能又会面试表现不好哦?
我是不知道后面她会变成什么样子,可是真的完全没有逻辑啊。
凌院长是突然从国外空降去做院长的吗?
他没有经历过医闹吗?
没有经历过被迫无奈的挫折?
没有吃过死猫?
好理想主义哦。
接受走后门手术、给穷苦患者开便利,就要扣月奖金,年奖金。
哇塞,他心肠不但硬,而且好活在桃花源哦。
那这样他就只接受面试成绩最好的人啊。
收什么郁医生,就算是医院更高层接收进来,那按他的逻辑,就抵死不会接收进他的院下啊。
我上一部看过的医院剧就是《心术》我实在没有办法不进行比较,里面医生遇到医闹、穷困患者、重病者,每个人的立场、处理方式。
真实和合理很多啊!
现实中,急救病人,不用家属签字可以直接手术?
哈哈,那家属最后闹死医院要求赔偿不知道比例有多高呢?
如果万一死掉呢?
凌院长应该一天到晚都要处理这些吧。
卵巢患者不愿意手术,可以这样强迫哦。
就算她妈妈同意签手术书,病患不愿意,可以强迫推手术室哦。
我真服了这编剧和导演。
不过看看监制是李晨,哈哈,我明白了一半。
其实这部剧 刚开始看 是因为有李晨 张馨予 曾经的一对 再靳东和他老婆 这两对cp 嗯 本着吃瓜群众的心态 看的前面几集除了感情戏硬伤 女的都有点作 但男的苏啊 而且也算反映了医患关系的问题 虽然有些夸张 这些有些资质的医生 处理医患矛盾 像个小白一样。
而且医生有病都会及时治疗的 因为身体是本钱 自己精神不佳 强行加班 过劳过累 也是对患者的一种不负责但从医生的角度 反应一些事 挺不错但是…后面编剧怎么了…凌远这个人 完全刚愎自用 尤其是在处理刘的那个事上 看的让人郁闷。
情商堪忧 怎么当的院长???
而且他什么都不说 让人误会,他的苦心 只有作为观众 这些有着上帝视角的人才能理解吧…还有聘任做事 不做调查 这也太不合逻辑了最后几集 跳着看完最想说的是 未成年被侵害 她们作为被害者要被指责 担惊受怕 还要以此为耻 甚至可以当作刘的筹码 和凌院长谈判 真是呵呵哒 …现在的社会 女的被侵害 公众开始呼吁女生应该怎么做…校园欺凌 冷暴力 却只教导孩子怎么合群…东西被抢了 却只说路人怎么防范…源头不应该是指向那些施害者 这些才是根源…因为大部分受害者 只是因为运气不好 遇上变态 而这 怎么防都没用
全片最喜欢李主任和小郁,闲来无事剪了他俩的cut。
朱朱在这对cp上还是下了功夫的,从初识时两人对对方的印象都不好,到小郁认可李睿的人品与专业而信任他,李睿虽然不满小郁开始时的工作态度,但也在尽一个老师一个前辈的职责帮助她、保护她。
小郁是富二代,有着所有影视剧里富二代都有的傲气与跋扈,但她又与其他人不同,她有爱心有耐心与病人交流,也曾热血的为其他医生打抱不平。
她犯错,犯过错,承认错,改正错。
在一次次跌倒和爬起的过程中,领略到一个医生的职责。
小郁是爱慕李主任的,李主任是爱护她的。
他在她被家暴男打的时候挺身而出,在她被抢劫者围住的时候挺身而出,这样的男人让小郁沦陷。
她曾在李睿昏迷时诉说对他的爱慕,同时也深知自己不是那个让他开心的人。
她动用了爸爸的人脉,掘地三尺找到了消失多日的许楠。
许楠来了,她也没有必要当他的管床大夫了。
于是,半个月没见。
虽然李睿逗她不想让她继续自责,但她还是笑不出来。
一旁的护士但笑不语,此时的李睿却是无法理解小郁为什么会哭。
这个片子最后是开放式结局,藏在心里的话小郁一直没有说出口。
让人欣慰的是,李睿知道了。
看这部剧的动机其实很不纯,冲着靳东大哥和嫂子秀恩爱的戏份来看的。
结果却收获了很多很多。
三天看完的,具体细节可能有些混淆了,见谅。
开场很有特点,差点忘记了,直接就是票贩子们的出场。
后面也有很多反映了真实就医场景的画面,人人都不容易。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了原来看病难几个字绝不是说说而已。
接着是各科大夫的出场,尤其记住了秦少白和廖老师那段医院门口和票贩子之间的对话。
票贩子一开始的说辞我竟然还真的信了,太天真。
一开始就看到了一个类似很多之后医疗剧的设定,一个优秀的医疗团队,有领导者,有实习生。
但很快就发现了不同,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有故事的。
大部分角色都是善良的,可能犯过错,却都是一个真诚,善良的人,尤其那些医生都是对工作极其负责,极其认真的。
其实想想现实,很难全都是这样的大夫吧,人总有些私心的,可这毕竟只是电视剧,哪怕是假的,我想我也是希望看到这些真正善良的人。
首先是廖老师,真正的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人。
她的心太软了,所幸她有着足够的能力去尽量满足病人的愿望。
尤其印象深的是,那个手术之后和苏纯的对话。
苏纯给出了应该全部切除的建议,廖老师坚决反对。
也亏了廖老师的医术可以,大胆的做法成功了。
我惊诧得是原来医生在对病人的手术方案可以有那么多的因素去左右,是否可行,是否能够成功,难易程度,术后责任承担竟都是考虑范围。
说真的,其实我也做过类似手术,也是这辈子唯一的手术经历。
病发时很突然很疼因此做了急诊手术,可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已经切了一半。
我突然在想医生的决定是否也是因为手术的难易程度而选择了最简单的办法。
但这个只是想想,我还是愿意相信人性本善,尽管社会如此复杂。
无论现实怎样,廖老师都是值得尊重的,她不是被病人的不理解所打倒,只是忽略了自身的健康,太过敬业。
廖老师走的时候,我哭了,惋惜这样一位敬业的工作者终究还是牺牲在了岗位上,更加痛惜的是,是不是只有这样付出生命的代价时,才能瞬间平息那些无理取闹的人心中不满愤怒。
这个代价太大了,可如果不这样,真不知道那些闹剧该如何收场。
然后想说郁宁馨,是个随着剧情发展而成长的角色。
一开始真的很讨厌她,尤其是她竟然似乎要和李晨配对的时候。
好在,经过杨老师的细心呵护,挺身相救,她还是变好了。
她抛弃了原来的傲慢脾气,人就变得可爱了,尤其在李睿打算和许楠结婚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的小三行为,品行还算好。
只是最后依然爱慕着主任,最后甚至修成正果的结局让我觉的有些不爽,似乎编剧安排许楠的车祸很大原因是为了这对一开始就出现的师生恋修成正果。
对于她的爱情,我很不认同,但还算是可以接受她的性格,直接,灵活,冲动,真诚。
后期还顺利解开了和那个博士生的误会。
然后是李晨的李睿,也许该定义为男一号了吧,毕竟是三角恋的中心嘛。
李睿很正直,很负责,标准的正面人物。
这段电视剧里,也算有成长吧,经历了无数打击,还依然坚持本心,后来也逐渐理解了院长的所作所为。
看了整部电视剧,可以看到其实医生患者都是不容易的,当李睿只是个外科大夫时,他就只需要治病救人,做手术,定方案等等都是医生的基本职责。
可当他才成为主任之后,责任就大了,就像其他各科的主任那样,有着管理本科的责任,协调各种病患关系等等。
考验的就不再单单是责任心,医术的问题了,需要技巧,需要方法,而且需要做好,才能保证各方面的顺利进行。
直接引到院长凌远身上。
可以推知,身为院长的话,凌远的责任就更大了。
院长负责管理整个医院,治病手术几乎就该算是凌远的副业了,他主要的工作大概就是每天接触各方势力,为了医院利益而不断去游说。
管理者的位子真的是太难做了,决定都是他一个人做的,可没有人能够告诉他这样做对不对,他也没有办法总是给出可以让各方都满意的选择。
但是换成了任何一个人,恐怕也不做不出比他更明智的决定了。
因此,当凌远不能护住妻子,只能撤职时,我是心疼的,当凌远因为廖老师的去世自责时,我是心疼的。
当凌远收到刘茂然的威胁之后,对着李睿却始终无法直接说明真正原因时,我依然心疼。
人就是这样吧,对着真正关心的人,那些局外人可以顺利说出口的话就不那么容易了。
就像念初搬到老宿舍楼后对刚回来的凌远说的那些话。
当凌远离开,念初一个人接受晴天霹雳,又一个人做了手术,一个人回家时,满屋的凌乱,无比地虐心。
凌远是多么地爱着念初啊,愿意照顾这个女人一生一世,负责她的所有生活细节。
可是在他离开的时候,确偏偏就出了这样的意外。
我心疼这样的念初,但这样的打击不光是对她的,也是对凌远的,所以她无法开口,尽管她自己是那么地需要依靠,但她却无法立刻选择向凌远寻求依靠。
天大的打击,甚至让她开始怀疑自己,质疑自己的一切,最后决定了离开。
我很理解她的想法,她一定是觉得自己搞砸了一切,搞砸了凌远对未来的梦想。
她开始自卑,她只能选择逃离,她一心觉得自己已经不配再和凌远在一起了。
所幸凌远很快就找到了出逃的她,但念初下定了决心离开,几番争执之下,才终于说明了原因,孩子没了。
她选择离婚。
深受打击的凌远沉默着选择了离开,那一个晚上,这两个相爱的人就这样彼此伤害着。
两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委屈,自己的痛苦,无法分担,无法相互取暖,只能互相伤害。
好在,凌远愿意妥协。
她不愿回家,他等;她有需要,他都提前去准备好。
直到念初央求他签字,就像言情小说里的霸道总裁,蛮横无理得就把小白兔一般的念初重新威胁回了家里。
看到这样的画面,很开心啊,相爱的人就该在一起嘛。
第一眼看到念初就很喜欢,锅盖头,瘦弱的身材但很有灵气,生活上傻乎乎的,工作时却那么干练。
喜欢。
迷迷糊糊得唠叨了一堆,继续说下点吐槽。
凌院长的脸看起来还是很胖肿么办。。。。。
明明身材比明家大哥瘦了不少的。。。。
看到院长胃疼时,心无比疼啊,但又觉得还不够虐,来点生离死别的绝症比较好看,可是转念又想万一真有绝症,那整个医院怎么办嘛,院长大人还得继续实现他的远大抱负呢,然后就又舍不得虐了。
终于看完了,才知道,胃疼不过是可以吸引嫂子关爱,带着下属体察民情的必备技能,于是,就知道自己心疼过头了。
总结一下以上废话,就是剧很好看,看出了很多人生百态。
往大了说,每个人的位置不同,角度不同,做事手段就不同。
消除隔阂就得靠不断磨合了,不断沟通了。
正经点的结论是医疗事业上还存在着太多问题,应该引起广泛关注并不断解决才行了。
剧本身的评价就是有点完美,有点理想主义,可是看剧看的就是生活中的美好。
现实生活已是如此艰难,何必去戳穿它呢
作为一部由执业医生编写剧本的医疗剧,质量和贴近生活的程度无疑是会得到保障的。
通宵刷完整部剧,只在展现小睿和楠楠的爱情桥段时有快进,看完时为故事构造的完整性,人物塑造的鲜活层次感而感动不已,中间有好几次掉眼泪。
不得不说的是本剧的ost简直精彩,简单的钢琴总在情节发展最为揪心,人物遭遇最为让人痛心时响起,让只是略有湿润的眼眸瞬间飙出泪来!
未删减版有36集,平均2-3集会有新的病例出现,包括老病人,医生成病人,事故,灾难……在普及简单医学常识方面编剧真的是煞费苦心。
用病患家属的冲动无知和医生的苦口婆心映衬出眼下国人确实存在的“迷信专家、迷信贵药、迷信多种检查、不听医嘱”的问题,几度让我简直要家属的“不懂事”而挑起。
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那对辱骂廖老师的迷信公婆,不听医嘱、粗鲁对待医疗人员、不听医生解释病情、迷信偏方(老人参拿给早产儿吃也算是够了)……我在生活中见识过的让医生头疼的问题他们几乎揽全了。
小郁的“耍性子”虽然有时觉得略刺眼,但坦白讲站在医生的角度看,有这么一个人为自己出头总算有些欣慰;那个什么鬼的军官弟弟一来就能批评蛮横的公公也算解气。
而穿插在病患治理情节中的便是医院的行政管理,反复出现的规范绩效考评、各种新方案的试点运行……不仅仅是霸道总裁文中那样比划比划而已,看得出编剧却是在为国内目前的医疗系统和医院管理号脉开方。
让人深刻体会院长的深谋远虑,即是编剧的深谋远虑。
靳东饰演的凌远院长差不多成了一个理想化的人物模型,这种忍辱负重的谋划,被朋友误会的苦涩,对家人的忠诚,对爱人的宠溺,反复无常的胃痛,最后还染上骇人的病毒……听起来就像 人生长恨水长东里的杨戬了。
然而并没有,凌远一直是坚强的,认准了一条路就毅然决然的走下去,从不会矫情或者自怨自艾,哪怕有苦衷,被误会。
唯一一次因病痛在小纯面前吐露心事,也不是说“我有我的苦衷”,而是“我怕我做错了,我怕我所追求的被我自己毁了”,仍然是近乎战略上的反思。
而凌远的“霸道”也是那样恰如其分,因为这是配合人物行事风格的,而不是一个“霸道”的标签,当观众觉得某些处理方式确实情商欠费的时候,他也能在最后反省,最典型的就是聘用刘茂然这个有才无德的医生。
如果说凌远院长这个角色在前期只是让我佩服,那么到了剧末,凌远为了让小睿振作而带他到中心医院看看没有改革的医院的无效和混乱时展现出的身为师长的苦心孤诣,爱才心切则确实让我要“萌’上这个人物了。
如此集睿智、沉稳、果决又带着那挥之不去的孤寂和疲惫的让人产生又敬又怕又爱又疼惜这般复杂情感的角色,真是配得上武侠小说里常用到的”天下竟有这般人儿“的形容了。
惊喜的是李晨和张馨予的演技,此前从未看过二人的作品,但不得不说二人尤其是在表现内心痛苦矛盾的心理时尤其有说服力。
李晨在医院大厅出现错觉以为自己被群众围观时那一转头近乎绝望的痛苦神情真真是让人心有戚戚焉。
而本剧取名无疑十分有深意,到爱的距离,这似乎是一个问题,又是一个答案。
本局用精彩的情节演员精湛的演技回答了这个问题。
到爱的距离其实很近——近到为爱人端上一碗自己熬的粥,到对主治医生说声简单的”谢谢;但也可能无比远——远到最爱的两个人也都彼此冷眼相对,到对救命的患有冠心病的老医生的一推。
这部剧最大的卖点是编剧本身就是从事医疗行业的,因此内容和细节方面会更有可信度及贴近现实,不过在尽量还原现实的当儿,却又想把这些想探讨的课题戏剧化,而让这部剧陷入一个有点尴尬的局面。
首先要说的是第一集拍得真的很好。
一部电视剧里第一集是最重要也是最难写的,如何以自然流畅的方式,把所有的人物个性背景以及主题交代清楚,还要可以吸引观众继续追看下去的推动力,真的很考功夫。
《到爱的距离》做到了。
职业剧大多时候都以一个重大事故做为开场,即带出了戏剧的主题,有了紧张的剧情,也顺带一起把各个人物介绍一遍,可是这部电视剧没有这么做。
从在手术中的李睿开始、凌远责备迟到的救护车、韦天舒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带领实习生、到廖老师和秦少白应付票贩子,各个人物的职业背景和个性一目了然,然后用对白带出即将出现的林念初、郁宁馨和舒纯。
凌远以院长的身份通知李睿接收实习医生,李睿却微笑着挥挥手说听不见;韦天舒叫秦少白母老虎,被秦少白骂有多远滚多远;韦天舒调侃凌远,被凌远从背后拍了一掌……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对话和互动都实实在在地表达了各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
编剧似乎在努力传达贴近现实的医疗状况以及探讨相关的政策课题之同时,也尝试把它弄得戏剧化些以免整部剧流于沉闷,可是很多时候变得过于煽情反而让观众有点受不了。
廖老师被家属侮辱是这样、林念初流产后闹离婚是这样,许楠的死更是让人觉得是为了做戏而做戏。
所以廖老师的这条故事线放在前面的几集很容易流失观众,因为观众会觉得很做作。
当然去到中间感动位还是有的,比如母子同时需要换肝那个故事,也许是因为有小演员的关系,比较容易触动人心。
在看着这部剧的时候,一直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起先以为是还不习惯大陆职业剧的节奏,直到最后看到林念初因为不敢签同意书让凌远动手术而跪下来求秦少白,我才恍然大悟:舞台剧。
戏里很多时候演员的演绎方式以及对白都隐隐透露着一些舞台剧的气息,这也是让观众觉得“做作”、“煽情”的原因之一。
其实一直觉得靳东的表演有舞台剧的影子,也许是他的表演背景的关系,在《伪装者》等年代剧里还比较没有这么明显,可是放在现代剧里,稍微拿捏不好就会看到了舞台剧的演绎方式,尤其是在台词方面。
其实到现在还是不大明白《到爱的距离》这个剧名的意思,是想说怎样去爱一个人?
真爱的含义?
不过,这部剧看似励志,看完后却不禁让人心有戚戚焉的唏嘘感。
撇开各种医疗行政上的偏差还有医护人员们的无奈不说,比如许楠被强奸的消息传开后,大篇幅地描述她和李睿所承受的压力,如果为了戏剧效果而偏重在各种歧视和打压中,这是不是也让观众觉得,受害者不被社会保护,也间接让受害者继续保持沉默了?
也许现实的确是如此,可是如果能够给电视观众多一点积极乐观的鼓励和希望,不是更好吗?
我之前是比较期待这个剧的,首先说明,总体还可以,有看下去的欲望说几个我认为不合适的地方1,对白。
有地方说教让人反感,有时候又跟舞台剧一样,总之部分对白是正常工作的人三个月不会说一次的2,节奏。
总感觉一上来节奏铺陈的很慢,可能是导演想把很多线索一上来全部展现出来,导致前几集的时间全部是在听他们的过去和认识人,缺少有亮点的合理的戏剧冲突,但愿后面会好转3,表演上来看,靳东是个好演员。
李晨也不错,潘虹有点用力过猛了(角色赋予的说教机器真是不好演)张馨予就几个镜头水平就暴露无遗,不忍直视本人水平一般,个人主观,纯属瞎说,欢迎拍砖
无意间被人安利了这部剧(好像发安利的人是为了靳东),追了6集,深有触动。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反应了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的剧,而且个人感觉专业性还蛮强的可看性很高,手术的场景拍得很真实,听说编剧(原著?
)是北大医学院的医生,医患关系为什么那么紧张,患者不再信任医生,医生也不再信任患者。
究竟是现有的医疗水平(资源)问题,还是医疗制度问题呢。
在电视剧中,凌远院长说了这么一句话,“现在的医疗体制,不比那些病人的病更好治疗。
”其实我自己就是学医的,然而没有走上临床岗位,而我身边的很多朋友聊起看病住院,那真的是很多怨气,比如说医生乱开药,一个感冒要五六百,比如说不放心医生,非要找个医宗帮忙介绍大主任来瞧病。
6集电视剧,剧情谈到了两大现象,一是号贩子,高价贩卖专家号,十几块钱的号可以炒到几百上千,没有钱已经看不起病了。
二是医闹,潘虹演的妇产科老主任,遇到一个卵巢癌的年轻患者,没有切除患者的卵巢,结果患者不当一回事,怀孕后癌症复发再次入院,必须终止妊娠,而手术前,女患者和她的丈夫对着廖主任喊,你非要杀死我们的孩子嘛。
那一刻,廖主任的表情真的非常让我心痛。
事后结果可想而知,女患者接受不了失去孩子,疯了,女患者的妈妈也死了(其实我有点没看明白她妈妈是怎么死的),女患者的老公和公公就召集了人(无良媒体)来医院闹事,把失去亲人的痛苦发泄到医生身上。
而凌远院长对这件事的处理,则是牺牲廖主任。
医闹屡禁不止,伤医事件屡屡发生,医患关系日渐紧张,也有很大程度是因为每每发生有争议的医疗纠纷,医院方为了息事宁人,都会选择用钱解决一切吧。
还有第6集里,廖主任的女儿从德国回来的第一天和廖主任一起完成了一台手术,患者是个少女,宫外孕破裂大出血,腹腔里多处出血点,手术台上,廖主任坚持保留了患者的卵巢,手术后,廖主任的女儿谈及这次手术,说如果直接在手术台全切患者的卵巢和输卵管,手术风险小,又安全,廖主任反问,是对谁安全,而她女儿说,是我们(医生)安全。
剧里还有一个角色,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就是郁总的女儿郁宁馨,这是一个自己觉得当医生很帅就想做着玩玩的富家大小姐,成绩不够格,但是因为父亲有钱,投资赞助了凌远院长的杏林分院,所以就被破格收入普外科当一名实习医。
但是她做事态度很不端正,既不虚心跟带教老师学习又很想证明自己能当医生。
屡屡出错,把一个宫外孕误诊成阑尾炎。
现在的确有很多年轻的小医生,基础知识极其差,写一份病历也漏洞百出,逻辑不通。
看到11集,这部电视剧里最打动我的角色就是潘虹饰演妇产科廖主任。
这是一个干了一辈子医生,为患者考虑了一辈子的医生,一个真正的好医生。
她会最大程度的站在患者的角度,替患者着想。
比如说年轻的患者,十几岁的小姑娘宫外孕,未生育的育龄期妇女卵巢癌,比如说经济条件不佳的患者,怀孕35周没有医保的子宫肌瘤患者,等等等等。
她会为患者的将来考虑,为患者是否能承担医疗费用考虑,从而来选择最佳以及最正确的医疗方案。
她说,在疾病面前,医生和患者是一体的,需要共同来面对疾病这一个敌人。
她说,医院从来不是出售服务的地方,医生和患者之间从来不是买与卖的关系。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医生,却被愚昧无知的患者家属肆意辱骂推搡,在救下了母子两条人命之后却要被患者家属责怪,最后过度劳累心脏病发作,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电视剧里的病例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因为车祸入院。
丈夫脾脏破裂,妻子刚怀孕没受伤但发现有肠道肿瘤。
医生建议放弃孩子,及早治疗肠道肿瘤。
妻子坚持要保住自己的孩子,公公婆婆也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合作态度,后来就出院回家了。
直到怀孕近35周,肿瘤引发了肠梗阻又重新入院治疗。
这个时候妇产科和外科联合治疗,外科建议终止妊娠,而廖主任考虑到孩子还太小,决定保胎,能保一天算一天。
给患者拟定了治疗方案,原本尚且乐观的情况却在患者的公公到来后出现了问题。
肠梗阻的病人是需要禁食,做胃肠减压的,但是患者的公公因为无知又固执,又不愿意相信医生,而坚持要给患者吃东西。
美其名曰大人不吃孩子也要吃。
直接导致必须放弃保胎,连原本的腹腔镜手术都必须改成剖腹术。
手术当然是成功的,可是患者的公公却认为是廖主任导致的孩子早产,辱骂廖主任,甚至推了廖主任一把。
心灰意冷的廖主任当时跟凌院长说,我做错了什么,我错在为病人着想太多,和生病无关的事情我也去管。
我想起了去年那次湖南产妇死亡事件,医生明明就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最后的结果呢,却是要承受愚昧无知的患者家属和社会舆论的谴责。
为什么国外不会听到伤(杀)医事件,在国内却屡见不鲜,同样都是病人家属,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是国内的医生不好么?
对,不能排除现在确实有不负责的医生,但是大多数医生在穿上这身白大褂,在宣誓的时候,就不会做出对不起身上这件衣服的事。
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眼泪就没有停过,虽然我如今并不是一名医生,可我却总是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面对愚昧无知的患者家属,医生们该何去何从,这病,治还是不治,这命,救还是不救?!
固然要救,在医生眼里,病人都是一样的,可是医生救得了命,又有谁能够救得了心?
电视剧中,郁宁馨质说,我真想不到廖老师生命是在你们这样的患者家属手里划上的句号。
而李睿带着她去看了患者新生的孩子,李睿指着孩子说,你看,廖老师生命的句号在这里,是终结又是新的开始。
希望将来会有一天,再也不用听到任何伤(杀)医的事件。
希望将来会有一天,患者和医生之间能重新建立起充分的信任。
希望能多拍一些这种题材的电视作品吧。
也许它就是救心的一种方法。
最令我难以接受的,是把医生的所谓“崇高责任感”,表现为“替患者做主”,这种上帝似的高尚,是观众对于这种对于医护人员的过度美化表现出反感的原因之一。
一位马上就要退休的主任,因为“忙”,既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延误严重的冠心病的检查和治疗,这种事情发生在一个城市的最好的医院中,让我们不禁为这座城市的居民所能获得的医疗水平担心。
医疗领域的最现实的问题,是医患之间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是在相当程度上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而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是人体自身的复杂性和医学的知识体系很庞大。
除此之外,确实有很多公立医疗机构内部存在着不恰当的过度治疗的问题。
然而,整个社会舆论对于前者几乎完全不提,而对于后者则是大肆炒作,这部剧在剧情发展中也有一样的问题,对于医学问题本身是回避的,而对于医学问题以外的各种因素则关心过度,这种关心过度主要表现在廖主任所在的科室会出现如此之多的复杂病情的孕妇,而作为充满着为患者做主的伟大的廖主任,居然从来没有认真的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认真地解释病情超过三分钟。
还有就是医疗服务的价值和价格扭曲的问题。
这部剧基本回避了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所在的社会、文化,从来不接受医生这个职业的正常平均收入高出一点点,甚至还保留了中古时代的社会阶层排序的“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儒八娼九丐”,所以,没有人敢于为医护人员的收入说话,而世界范围内,医生的平均收入水平比全民平均收入水平的2到6倍,这个事情从来没有人敢于拿来讨论,因为这个话题本身太敏感。
总之,医疗题材的电视剧,基本上是看似热闹地走走过场,什么问题都没有讨论,它所起到的作用,与其说是弘扬正气,不如说是和稀泥的电视剧版。
真的hin好看啊!虽然一开始是为了看靳东,但是剧里每个人因为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懦弱,自己的自私,自己的无私,简直就是一个微型的世界。深度简直甩开同类“类型剧外衣下的”言情剧一大截。相比之下,同样是靳东,同样是山影,外科风云真是弱爆了。
矮油 送石男和坐台女!
看的是靳东cut版的 好心疼凌院长
太裝B了一點,看不下去。
实习生看到血淋漓的病人吓cry这个剧情还有李晨为女二打了一架受伤之后女二吓得哭的剧情也太假了,女二作为一个医生第一个念头应该是采取急救措施好吗?编剧真是太扯得太没常识了。而且张馨予真是恶心得我不行。
一般般
为了东哥。一个大写的苏啊。
我擦李佳怎么长漂亮了……话说李晨和张馨予这对狗男女真是没法看……
帅帅帅
都很棒
4星全部打给靳东哥哥演的凌院长。高岭之花,医届沙威。深藏一颗济世之心,黑暗中坚守信念,忍一世骂名。有病弱,有垂泪,有自我怀疑,更有心碎崩溃。一个复杂深刻的人物,一个行走的苏力发动机。这样的院长,不舔舔舔难道还留着过年? T T【苏到趴地
别说比心术更心术啦,完全不能比= =
当初想看完整,最后还是院长大人cut才能看下去啊。非常喜欢院长的人设,虐得太带劲。
这剧看的太痛苦 凌远一虐我就心疼 和真嫂子一甜我更疼 把我给嫉妒的ㅜㅡㅜ 国产医疗剧要走的路太长了 导演镜头实力尴尬 剧本人设莫名其妙 我只求《外科风云》别毁这编剧手里 探讨医疗体制改革可嘉 但麻烦你脑回路正常点
三星全给靳东 林念初真是又拧巴又矫情
人设和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都十分老土,剧情也是。演员们的演技不是很行哈,人都没了躺在那儿胸廓还一起一伏的,憋会儿气嘛。很久没碰国产医疗剧了,因为国产医疗剧里面总是那有那么多无理的患者和家属,总有一个做作的女主等等。我想到豆瓣里有两个对立的tag:“哪些瞬间让你真切感受到生活的荒谬性?”和“哪些瞬间让你真切感受到生活的有趣?”为什么剧里总有那么多的“荒谬”之处,却一点不见“有趣”呢?看着很糟心哈。这就是为什么我那么喜欢机智的医生生活。能看到生活中的幸事,不难的。
一百家医院也找不到这样的院长 脱离实际的电视剧我爱看 为啥天天要看那大啤酒肚子一脸横肉的些个糟老头子的现实世界呢 院长五颗星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只有利益没有爱 那不仅是医患关系 任何关系都无法和谐
zhuzhu6p
三分给靳哥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