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齿铜牙纪晓岚3》由“好女争锋”、“假作真来真亦假”、“江湖江湖”、“辨奸计”和“胭脂红”五个单元故事组成。
故事由神秘的江南女子陆琳琅的出现而变得一波不平一波又起。
陆姑娘深受乾隆宠爱,暂住纪晓岚府上。
然而和珅早知陆姑娘身世, 为斩草除根,多番设计陷害陆姑娘。
幸得纪晓岚解救,并一洗陆家冤情。
然而这三个老男人却都陷入了儿女情长的重重矛盾中,本不平静的京城更是风波不断。
15集中,和珅什么都要和纪晓岚比,连抽烟也要和纪晓岚比。
抽着纪晓岚的烟袋锅子,都呛着了,刘全上来劝:和珅还说,我就要抽这只,我什么也不能输给纪晓岚,连抽烟也不能输。。。
哈哈哈真的是一对冤家。
皇上也是很精明的一个人,好多事情自己心里跟明镜似的,但有不明说。
就像15集中,皇上知道阿桂不随从一块去河间府,盘问和珅做过什么手脚没有,把和珅的小动作一一列出,将了和珅一军,让和珅在马车后面跟着跑,哈哈哈皇上一直都是坐山观虎斗,让纪晓岚牵制和珅。
不得不说和珅真的权势很大,只有要贪污案一定有和珅的身影,哪里都和和珅有关系啊。
早几多年前,就不大看国产影视了。
即使看,也是翻出些经典,更准确说应是有趣"古董"重温。
对我个人而言,这部剧应在其列。
尤赞王刚演绎乾隆朝最大贪官和珅,更早是在《宰相刘罗锅》中演这个历史人物。
那可真真切切演活了。
因少了对于去年负面新闻颇多的杜小月的扮演者袁立的那份喜欢,因而四部曲中,专门找来由台湾酒窝美女张庭演的第三部。
第三部第33集,因山东菏泽蝗灾牵扯出山东巡抚德祥连续三年贪赃赈灾粮款一案,纪晓岚为求真相不依不挠,乾隆不得已把和珅下了大牢,同时到大牢对自知有违圣意把自个关了的纪晓岚掏心窝子,可谓经典。
他明确了本朝立朝根本,他说:元朝和贵戚番僧共天下,明朝和朋党宦官共天下,而清朝是和读书人共天下。
他对纪晓岚坦言说“不要他做朋友,让他一直做读书人,告诉他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而对和珅,他说“是他可以聊天的朋友,有他陪着高兴”,不用像纪晓岚那样时刻盯着自己。
还说:和珅是生活腐化,有时不知收敛,可他一不把持朝政,二不勾结朋党(真实历史中,嘉庆查办和珅,罪名中有这两项没待查),试问历朝历代有几个这样的?
结果,这个案子以纪晓岚敲了和珅二百万两银子充作西北战事军费,冲抵被纪晓岚私自发放下去的一百八十万两赈灾银。
除了冤大头和珅,皆大欢喜。
如果你觉得这是一部戏说怪诞的搞笑剧,我要说,你恐怕没看懂。
和绅老纪伶牙俐齿的斗,加上个迷糊的乾隆,加上漂亮的陆姑娘,还有三五贪官来串场。
这一切的确构成了搞笑的剧情。
但是,你看清楚了吗?
老纪嘴里说出多少为官之道,他不是不知道,他只是不妥协,他赌皇上惜才多于厌恶。
他在这混水里走来走去,凭的是自己清晰的头脑。
这些,你有吗?
没有,就乖一点。
和绅?
他对乾隆绝对的忠诚,处理事务条理清晰,得心应手,乾隆用着这样的大臣,能有什么抱怨?
抱怨他贪吗?
换一个就不贪了吗?
这可是户部。
就像《潜伏》里的站长,对余泽成,知道他是卧底又怎样?
重要的是,忠诚于我。
乾隆绝对不是表象里的那样肤浅。
面对和绅的一箱财宝,乾隆亲自送到,却当面拒绝检查箱子里的东西。
皇上啊,你也太聪明了。
乾隆对下面臣子,哪一个不是了如指掌?
你以为,你真的看透皇上了吗?
早呢,从小被帝师培养,在宫廷的血雨腥风里长大,怎么是我们能看懂的?
《铁齿铜牙纪晓岚》一直是在电视上看的,都没有去仔细看过有多少部。
其实更多是那时候解闷的一个消遣,因为那时候很多都是如此的画质制作,那时候到不觉得如何,加上本身的演员演技加成,故事内容,反而更能吸引人!
那时候的作品也不会有现在这么明显的注水,随意加戏,尬人的广告植入……其实作品更有保障,是实实在在的一部电视剧作品。
虽说是电视剧,跟历史是会有较大区别出入,但更多的是看演员的精彩演绎,“铁三角”之间的精彩来回,这才是很吸引人的地方,精彩所在!
日常真的挺适合看的,以前的真的有很多经典!
第三部本来故事就有所下滑,陆琳琅临时代替杜小月更是让故事彻底稀碎啊。
整部剧看下来,写剧本的时候是明显有安排杜小月戏份的,只是袁立缺席,导致临时改剧本让陆琳琅女主。
这一改整个剧情就下滑一大截啊。
第一,第二部结尾只是有个找夫婿的话头,因为缺演,在第三部开头强行把杜小月嫁出去了,杜小月莫名其妙又结婚了。
第一部里,编剧可能没打算留个女主角,在最后个故事里,给莫愁和杜小月都安排了归宿,之后杜小月人气不错,续集打算继续用,就强行死状元。
于是乎杜小月有两次莫名其妙的婚姻,不明不白的就克夫了,就见异思迁了。
给杜小月的人设和月纪关系带来许多麻烦。。
第二,杜小月的缺席,对第一个故事影响是最大的。
如果本来剧本有杜小月,陆琳琅只是单元女配。
那么用不着大篇幅来塑造陆琳琅,用不着以常四和杏儿来分担杜小月的作用,铁三角之间有个现成传话筒,可能8集就能把故事讲完。
结果第一个故事啰啰嗦嗦11集,陆琳琅还是不怎么出彩。
第三,强行以陆琳琅代替杜小月。
不仅让第一个故事里陆琳琅类似苏卿怜,张了了的文青人设彻底崩坏。
而且陆琳琅在出场故事里的人设远没有杜小月在出场故事里的人设讨喜。
不仅可能观众的第一印象不好,出场故事结束后同铁三角的关系也远不如杜小月。
杜小月第一个故事结束的时候,已经是纪晓岚的铁杆,已经敢怼和珅,已经能和皇上撒娇。
皇上敢放心用杜小月帮纪晓岚牵制和珅。
而陆琳琅第一个故事里玩小聪明折腾铁三角,结束的时候,不仅皇上和珅不怎么待见她,纪晓岚也表示不想要陆琳琅住草堂。
于是强行变格格,强行住草堂,在同铁三角都不熟的情况下,强行女配改女主。
第四,陆琳琅同铁三角关系不佳,导致在后续几个故事里,只拿到杜小月一半的剧本,杜小月的作用一是帮忙推动剧情,必要时充当闯祸的丑角。
二是充当团宠,与铁三角互动卖萌,算是一个润滑剂。
而陆琳琅和铁三角不熟,导致同和珅皇上的互动相当少不说,同纪晓岚的互动也相当尴尬。
团宠卖萌刷好感的戏份少很多,推动剧情的闯祸却没拉下,自然讨人嫌了。
另外杜小月是团宠,有着自家熊孩子待遇,戏里的铁三角看在多年交情上,很多时候宠着点,大家习以为常。
而陆琳琅算是别人家的熊孩子,很多剧情表现得铁三角是被迫给她善后。
这不仅仅使陆琳琅角色不讨喜,而且还无法充当铁三角之间的润滑剂和缓冲,使得部分需要与铁三角互动的剧情更加费事更加生硬。
所以第三部里陆琳琅看似拿的杜小月剧本,可因为人物同铁三角交情太差,导致不仅同和珅皇上互动少,哪怕是和纪晓岚互动的戏份也改动颇多。
只有打架和闯祸是基本继承了杜小月。
最后结论,与其让新角色陆琳琅代替杜小月。
还不如直接让张庭出杜小月。
不仅剧本会好上一些,张庭的演技颜值也可以不局限于蛋疼的陆琳琅。
看到第四部了,第四部还没有看完,但已经有一些思考。
《大明王朝1556》和《铁齿铜牙纪晓岚》都是历史剧,主题最多深化到领导人治国的思想。
都揭露以下两点1.贪官的敛财之道,奸臣的处世之道,还蛮有意思,也让人感叹。
只要方法适合,条件允许,邪恶的力量也可发展壮大。
这就是盗亦有道吧。
2.其次,揭露领导人明白天清地浊,人世总归是清浊皆存,作为帝王,确实要兼容并蓄,但是也必须要惩恶扬善。
关于惩恶扬善,我觉得明朝嘉靖帝和清朝乾隆帝,都做的不尽善尽美。
除此以外,让我有感叹的是《铁齿钢牙纪晓岚》里,关于乾隆帝和和珅的朋友情。
眼看着纪晓岚已经把和珅打入大牢知罪的时候,乾隆帝向纪晓岚求情。
理由是,乾隆需要和珅,需要朋友。
淡淡一句请求的原因,道出了帝王的无奈,也让人深究体制的缺陷。
作为皇帝,乾隆其实也蛮不容易。
没有朋友不说,就连亲情也和政治连接,不免沾染政治的无情与血腥味。
除此之外,事业上,看似已是天下之主,可皇帝却要害怕百姓的舆论,怕天下人指责你这个皇帝昏庸无能。
有时皇帝辛辛苦苦为天下百姓做了那么多事,不说成效好坏,可天下给了皇帝什么?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皇帝的第三层次的需求,也就是情感的需求,也总是缺乏的吧,不过好在皇帝物质不愁,他人的尊重不愁,自我价值的实现也不愁,所以体制缺陷,已经这么小,感觉体制已经蛮好了。
因为越长大越发现,评价一个体制的好坏,不在于他是否能多推动社会进步,而在于他缺陷毛病,能少一个是一个。
转过来,又感觉和珅是多么的聪明,他洞察到皇帝情感世界的不顺,所以给皇帝一段温暖的友情,也保证了自己在乾隆时期不败的命运。
(虽然嘉庆帝一上台,他就凉了,不过他这种巨贪,能存在几十年也是很厉害了) 另外,我觉察到皇帝这个职业,对个人的思想境界要求极高。
乾隆帝已是个伟大皇帝,但他对爱情的情商,“好色”的程度多于“真情”(我不知道准不准确,因为我没有翻阅史实,我只是根据电视剧来看😂😂)还有许多昏庸的皇帝,沉浸在后宫佳丽的荒淫之中,连最基础的人欲都没有堪破,如何修身明理。
想到这,我不禁赞同苏格拉底的一个观点,他认为国家领导者应由“哲学王”担任。
现在想想,觉得好有道理。
那些骑马射箭,军事掠夺取得王位的帝王,有多少是懂得治国的呢?
以上是对两部历史剧的思考。
小时候特别喜欢袁立,只要电视上演前两部就一定会看。
第三部没有袁立了,一直看不下去。
甚至前几年我在b站把124部刷了个遍也没刷第三部。
最近从第一部开始刷,觉得至少第三部也要看一遍讲的什么。
看完5集的时候觉得怎么还没进主线呢?
到现在看完8集了,情节好像还是没进入主线,主要情节只有皇后闹自杀,纪晓岚去刑部查前几年自杀的官员,陆姑娘给了一首诗,铁三角加一起只破出一个字,好像就没别的了……按前两部的节奏,短故事都已经讲完了,长故事也该收尾了。
当然我还是会硬着头皮刷完的,感谢b站,这么无聊且拖沓的电视剧只有就着弹幕才能看下去。
不同的时间看这部剧感受真的是不同,从前偶像是纪晓岚,因为他刚正,勇于说出真话,能够打破皇帝的新衣,在复杂的环境里面还能独善其身,真的是偶像。
但是现在再看突然觉得和珅又接地气了,官场我不太清楚,但职场类似于和珅这种人我还是见过的,这种人在职场上混的也是比较不错,有什么好的机会都让给这类人了,如果在当个职场版的纪晓岚,那脏活累活肯定都是自己的。
但有人会说是环境的问题,是领导的问题。
这种想法在某种角度上是对的,但不适用于大部分的情况,大部分的情况确实不是领导和环境的问题。
和珅虽然贪污,但他对乾隆真的是好,不管自己什么事情和珅都会尽力的去办好,还有一点是不让自己操心。
现在的管理学说一个好的下属不应该给问题,而应该给领导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决定选择哪种方案是领导的决策。
同样,一个好的下属把更多的问题解决在领导前面,对于领导来说,肯定是非常看重和喜欢这个人,而和珅就是一个把问题都解决在乾隆前面的人,而纪晓岚通常是提出问题的人,当然两者都有好处,所以乾隆才留下两个人。
至于和珅花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去给太后过70大寿,有些人觉得奢靡,但我觉得这也是比较正常的,就好像现在自己过节,纪念日,过生日都会买一些自己不时不舍得买的东西,或者是吃平时不舍得去的餐馆,这些都是一个性质的问题。
区别在于我觉得平时吃饭都是二三百,结婚纪念日吃个饭花了三四千我觉得这个就比较奢侈了,而别人平时吃饭都是三四千,而纪念日肯定要吃个七八千的。
当然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方向,这个是根据个人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无论对与错,都是自己的选择。
就像有些人羡慕纪晓岚的清廉公正,名声好,有些人羡慕和珅的富可敌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两者都有优势又都有不足的地方,但最重要的是两者都不可缺少,因为没有了其中的一方,就不会有另一方的存在了。
此观点源自影视剧中,与正史无关系。
在重翻老剧看……看到最新的短评也是六七年前了也是很醉……好了这个剧bug好多。
这个贴不定时更新,也可能我就看不下去不看了也不一定。
编剧脑子瓦特了吗。
前几集没放心思在找bug上面,因为根儿上的bug就挺多,看到现在有些有趣的就写一写1,第11集老纪一个人追押送陆琳琅母弟二人的马车,我天追着跑了一夜至少几十里吧,老纪身子骨挺硬朗嘛。
2,第12集假纪晓岚,陆琳琅怎么就忽然变成杜小月的人设了?
会武功+没头脑像那种特别触及剧情根基的问题我都不好意思提,你比如说皇帝莫名其妙的把个美女放在臣子家,比如说纪晓岚单独跟皇上干妹妹出游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算了看wuli和纪cp发糖才是正经事。
很想念当初对电视机的那份执著。
怎么小时候会天天看得津津有味呢-0-
张庭的演技真的跟大佬们对不上
张庭也挺萌的就是发型好傻
虽然不是很喜欢剧中杜小月这个过于大大咧咧的角色,但是少了杜小月的铁齿铜牙又似乎少了点什么~
我看这铁三角都看腻了……
3的剧情的逻辑、衔接和开展不如1和2,看点依然铁三角,三位的演技和默契依然杠杠滴。
都第十集了!!!!!!还不知道在说什么!!!!!!!陆琳琅太烦人了!常四死了陆琳琅都没事,她亲人丢了倒是哭成泪人!还有皇后!拜托!你是泼妇吗?还有太后,居然让皇帝剪头发给皇后道歉!我谢谢您了,您不知道古代剪头发有多严重吗?告辞。
真喜欢看他们斗嘴
铁齿铜牙
不喜欢看
我忘了
第3不没有袁立,不想看了
有些情节已经忘了,但是仍然记得他们三个人。
越来越不好看。
不喜欢陆琳琅,还是喜欢小月。
第三部要是按照12的方式来也是一部好剧,可是拍烂了,纯属为了搞笑而搞笑,失去了12那种家国天下,为国为民的情怀,张庭毁了一部好剧。
那时候着实是因为没什么看的
误导人
没错,小时候熬夜趴在门缝里偷着看的(家里不让晚睡),那个时候全民播放的只有那几个选择,情深深,还珠格格,纪晓岚,还包括一些武侠动作,童年的记忆,如今只要回忆起那个年代,就是一把泪水。现如今三个人还多少的活跃在荧幕,不论现在,就那个时候说,三人帮的组合无敌了,没想到有四个版本的纪晓岚,也不清楚看过了哪一版了,还有微服私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