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让我印象最深刻地的画面就是 ,艾莉萨的脑中一直浮现倒在血液里的画面 ,后来知道人正是自己的同党詹姆斯杀的,一时难以接受。
她离开了詹姆斯 。
在夕阳下她独自一人走在饭厅附近的小巷。
这时, Lonesome town 这首歌缓缓的飘散了出来,即使很短,但这是我觉得很好看。
怎么说呢, 这女孩始终给人什么都不在乎的感觉,但跟随着配乐,看着她在巷里把手揣进马甲兜里在夕阳下独自行走的时候,我总觉得她最原始、善良的部分被保留了下来。
配乐很独特,多数是有种蓝调风情的歌,原本这样黑色的剧情让人很难联想到舒缓和浪漫主义。
剧情黑色不羁,男女主角为了“逃离” 以前的生活,去开启组织条件极度但硬求生存的模式,一边犯罪一边冒险,甚至有不懂事的“小混混”的赶脚……但音乐给人温柔怀旧的味道。
原本相差很大的事物结合产生独特美感。
看来出女主在感觉啥事不在乎、傲娇坚定的外表下,其实心理还是有温柔的部分,旅途的不知所措…再配上他们怪怪的“不合身”花色衬衫和奇怪马甲,怎么让我感觉到了异域风情😂反正结合的挺奇怪,但配乐无疑是这个剧的独特魅力。
像这样带着青春文艺色彩的故事,评价两极分化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我有幸,由于我个人的经历与转变,能同时理解双方的观点。
首先明确这部戏的独特之处,那就是非常不现实。
整个故事更像是发生在两个主角脑海里的演义,整个片子弥漫着独特的氛围。
觉得很好的人,正是因为自己也喜欢一样的幻想,对这种气氛有强烈的共鸣。
觉得无病呻吟的人,也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这样的幻想,完全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人的情绪归根结底还是和做的事情有关。
当必须做的和想要做的冲突,就会带来痛苦折磨,当二者和谐,就会带来心流般的投入与满足。
然而人却还有一种状态,就是两者同时不存在。
没有想要做的事情,没有必须做的事情。
日复一日的日常看起来毫无意义,没有欲望也没有压力,不需要为生活奔波也没有梦想要追逐。
没有快乐也没有悲伤。
什么都没有。
这种“无”的气氛,本质上就是“无聊”的极致。
就像快乐可以极致为狂欢,悲伤极致为苦痛,无聊其实也可以发展到更加极致的状态。
觉得死了也无所谓,杀人也可以,什么都不在乎,也没有想要的东西,没有压力没有追求什么都没有。
明明还活着,但既不快乐,也不悲伤,就是这么过着,对欲望本身有种欲望,对感觉本身没有感觉。
自己仿佛成了自己生活的看客,和生活像是隔了一层无形的膜。
你看着自己起床、三餐、上学放学,但你没有感觉。
你的本能告诉你这有问题。
就像失去痛觉的人会自残一样,在生活中失去感觉的人也会想办法刺激自己。
唯一的问题是,这种感觉是罕见的、脆弱的、转瞬即逝的。
由于这种感觉而想死的人,往往只会躺在床上幻想自杀,而不会真的行动。
如果真的行动,在跳楼的半空中一定会后悔。
正是因为这种感觉的脆弱性,没有过这种感觉的人会觉得这个故事“矫情”。
你为梦想而奔波,或是为生计而奔波,完了发现别人因为无聊而痛苦不堪,你当然觉得矫情。
但问题是,对方真的痛苦不堪。
而故事创作的好处就在于,我们能把感觉和气氛固定下来成为基调,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打破。
其实这是非常不现实的。
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到了杀人那里,马上就会惊醒。
你不可能一直说着那样虚无的句子。
更别提遇到对方本身就是千载难逢的事情。
但这是幻想故事,在有共鸣的人的幻想里,我们也觉得杀人也好,被杀也好,都无法打破这种感觉,什么的无所谓。
所以两种的人的说法都是真的。
感到痛苦的人是真的非常痛苦,觉得矫情的人是真的无法感到这种痛苦。
而且这种痛苦确实和物质条件挂钩,就像二战刚开始的时候,澳大利亚人觉得特别开心,他们觉得世界终于要有趣的迎来末日一样。
看上去就像隔了一层纸一般可以轻易突破,但实际行动起来又十分困难。
然而如果突遇肉体上的刺激,确实又会立刻消散。
在我们的幻想里,找一群人殴打自己,完了自己会继续这种感觉,但现实里,如果真的被人拳打脚踢,身体会强迫大脑出离出这种感觉,马上醒来。
慕名而来,二十四小时内结束,爽感不言而喻。
如果我们知道明天会更糟,要怎样对待今天呢?
本片给出的答案是,fuck off。
丧,似乎不是整部剧的重点,却穿插各个角落,这是它的气质。
带着些许荒诞的流程展现了方方面面的社会问题,家庭缺失、不良继父...来点说教吗?
当然不,仅仅展现就足够了。
我们多多少少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会觉得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这是两人的共通点,也是本剧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起初两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如James一般的,脑海中的自己拥有一套完美的说词,每天愈加入戏的扮演这个角色,手法熟练,信心良好,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小目标,一步一个脚印,遇到瓶颈便会有各种各样的解释,直到遇到习惯解决不了问题才发现,我该咋办?
而Alyssa作为另一种类型代表完美的补足了这个缺憾,你说这是月光宝盒,我偏说它是个指甲钳。
因为通宵喝酒没写完稿?
于是假装忘了日期。
莫名其妙被领导骂?
立刻骂回去。
面对问题,总会立即给出方案,解决不解决问题我不在乎,爽就可以了,毕竟生而为人,没理由总让别人爽。
于是在James在杀人意识缺失后,Alyssa及时插上,故事继续,又是重重困难,又是难以完美解决,两人的设定开始转变。
Alyssa弥补James心理上的空缺,James填充Alyssa技术上需要,两人照着青少年版雌雄大盗发展,渐渐的似乎也没那么丧了,于是boom,结局来了。
我难以忘怀的莫过于,当警官Eunice的及时出现,能给本剧带来一个正能量结局的时候,Alyssa问道“如果自首的话我们会坐牢吗?
或者少管所什么的?
”“可能会...”“可我们不会被关在一起对吗?
”“不会,但是...”“不会?
”“不会。
”“那么对不起。
”Alyssa这一枪托下去,砸懵的不仅是Eunice的脑袋,也让我恍然大悟,这xx是个爱情故事啊。
默默接过两个青少年递来的糖,发现自己的心态兜了一圈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而且让我感觉最丧的,莫过于这一切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都似曾相识,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而我却连句fuck off 都得捂着嘴接一段bbox才能说完。
如果我们知道明天会更糟,要怎样对待今天呢?
fuck off(捂嘴
“原则上我不跳舞,但我却很难对Alyssa说不。
”刚听到这句话时,我的心口像突然被一只猫爪轻柔地挠了一下,不疼,但痒痒的。
从此,这部小甜丧剧就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奇异的种子。
它随着时间的流逝肆意生长,在平淡的日子里闪着暖暖的光。
相比于现代几乎模式化的“爱你”“宝贝”之类的字眼,这句话的每个字都不甜不腻,平平淡淡。
细品却发现它带着一个“冷血变态”所能给出的温暖与他爱而不知的懵懂。
这是一个独特的告白,专属于James对Alyssa的告白。
因此它打动着我,打动着每个见证了他们彼此救赎的观众。
伴随着别具一格的音乐,故事从James的自述开始。
“我叫James,今年17岁,我很确定自己是个冷血变态。
有次我把手放入油锅,因为我想让自己有所感觉。
Alyssa是新来的,这学期刚来,我觉得杀掉她应该挺有趣的。
所以我假装爱上她。
”
刚出场的James抱着一块滑板,孤僻,冷漠。
为了让自己有活着的感觉,他九岁时把手放入了油锅里,十五岁开始虐杀小动物,十七岁他把目光锁定在了新转来Alyssa身上。
影片采用双视角叙事手法,其中有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
这些独白细腻地展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更奠定了一种孤独的抒情的风格。
接下来是Alyssa的自述,她的父亲在她八岁时离开她,母亲重新嫁人并生下两个孩子。
继父总是朝她开一些有性暗示的玩笑,而母亲对此视而不见。
在这样糟糕的环境下长大,Alyssa浑身带刺,满口脏话又有些神经质。
这个家里她就像是一个多余的人,就在这时她注意到了食堂一角同样孤僻的James。
急于逃出这个冷漠无情的家,也为了找自己的生父,Alyssa带着James离家出走开始了疯狂的公路旅行。
而两人的合拍使James推迟了自己的杀人计划。
一路上,他们抢了男孩老爸汽车,吃霸王餐,入侵民宅,反杀了变态教授,抢劫加油站……变态男孩遇上了叛逆女孩,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
这是一部藏着甜甜夹心的小丧剧,大多数时候,他们始终面容沮丧,做出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从表面丧到了骨子里。
“丧”是整部剧的底色了,要理解这部剧,免不了去了解究竟什么是“丧”。
从2016年“葛优躺”现象后,丧文化越来越被大众熟知和使用。
丧文化是一种有着颓废,悲观等情绪的文化,它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嬉皮士运动。
80年代日本的“宅文化”也和丧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无论是过去的嬉皮士运动,还是今天的丧文化,其实都是个人精神对于主流现实社会的反叛。
今天人们对丧文化的理解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把丧当做懒惰的借口从而放弃努力,另一种则是把丧视为一种反向的积极。
这部剧里的“丧”无疑是第二种。
我们总是被要求积极向上,笑对人生。
但当现实压力已经压到人喘不过气来,将这种委屈和压力表达出来何尝不是对自我的和解,对客观现实的清醒呢?
在我看来,不论是接受式的“丧”或是鼓励式的“积极”都只是一种面对糟糕现实的方式。
男女主都明白这个小镇是无趣的,现有的生活是糟糕的,于是他们遵从内心出逃了。
就像导演借女主的父亲的口说的:“在一个错乱的世界疯狂,不是疯狂,而是清醒。
”17岁时,我们不懂很多成人世界既定的规则,没有社会地位或者能力对现有的糟糕生活说不的权力,有的只是像Alyssa一样想改变的满腔热情。
也正因为没有权力也没有束缚,才可以更加直率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
体现在剧中就是她随口而出的脏话和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态度。
回望我们的十七岁,James和Alyssa做了我们大多数人敢想不敢做的事。
而最让人羡慕的是,他们正当青春就遇见了那个灵魂伴侣。
男女主行为如此特别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
如今我们总是讨论起原生家庭,并不是把它当作为错误行为开脱的借口,而是对某种行为背后原因的重视和反省。
Alysaa的家庭问题文章前面已经说过了。
在剧的结尾,她一直崇拜并觉得唯一爱着自己的爸爸为了举报费打电话给警察。
得知被骗后,她用刀狠狠扎向了父亲的大腿。
其实,Alyssa是一个总在假装坚强和镇定的人。
反杀变态教授时,她明明内心慌乱得很,脸上却没有一丝害怕的表情。
她原以为世上唯一真心待她的亲人——那个每年都给她寄生日贺卡的爸爸(其实是妈妈偷偷寄的),原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蛋。
她的家人没有给予她半分温情与爱,于是Alyssa也不懂爱。
她用冷酷伪装着自己,内心却还是那个渴望亲情的小女孩,直到遇到了给她温暖的James。
James的无感则是因为小时候亲眼目睹了母亲的自杀。
而父亲总是用笑话和电视节目掩藏自己的悲伤,忽视了对James的关怀。
父亲其实是爱他的,只是还没学会表达。
无感的James想要感受活着,于是他虐杀小动物,甚至想杀人。
遇见Alyssa后,她和他拥抱,教导他可以拒绝他不想的事情。
跟着Alyssa,他对生活的感觉逐渐苏醒。
于是我们看到,这个男孩闭着眼睛快乐地跳舞,面对Alyssa的生气不知所措地手捧了一盆小黄花,在夜晚轻轻触碰Alyssa的手。
“本来想杀了你,没想到却爱上你。
”有感觉的James终于确信自己不是一名冷血变态,他为他虐杀的动物们感到难过和伤心。
开头那个冷酷的男孩竟然这么脆弱又温暖,还有着隐忍的勇敢。
剧的结尾是个开放性结局。
警察赶到Alyssa的父亲家包围了他们。
James想揽下所有责任,他用尽力气跑向海滩,伴随一声枪响全片结束。
她唤醒了他,而他始终保护着她。
旅途结束,他们终于在陪伴中完成对彼此的救赎。
“我们在变好,世界却觉得我们在沉沦。
”多么讽刺的结局,多么残酷的导演,把所有的心疼和难过都丢给了观众。
男女主逃亡过程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剧集通过对这些人的展现,拼凑出一个更为完整的真实世界。
James和Alyssa在逃亡途中遇到了一个总被经理压制的加油站小店员。
小店员受了男女主行为的影响说:“我不喜欢我现在的生活。
”他们回答他:“那就做点什么。
”然后小店员就真的把经理反锁最后逃跑了。
他和男女主一样,都是对糟糕现实不满的的人,对应着现实世界中具有反叛精神的被压迫者,也是这段旅程的同行者。
另外一些人则代表了较为复杂的成年世界,与纯粹的青少年世界发生了剧烈的碰撞。
比如Alyssa的父母和继父,他们都有自己的私心,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了Alyssa。
作为大人,他们同时拥有了掌控,教育和伤害青少年的权力。
面对这种权威,孩子们是很难去反抗的。
又或者James的母亲,她当着他的面自杀,带着无奈的残忍。
让James此后的人生中都缺乏温暖的母爱。
也有坏得彻底又虚伪的大人,比如那个被反杀的变态教授。
他空有名誉和财富为人皮,内心却是扭曲的野兽。
第三类就是旁观者了,处于评论者位置的两个女警察。
她们因为调查教授死亡原因而卷进事件里。
两个人对于James和Alyssa表达出不同的态度。
一个只看他们的所作所为,另一个却说:“我为他们感到难过,我觉得他们是可怜,糟糕又愚蠢的孩子。
”这对应了剧里的旁观者甚至是观众对于男女主的两种看法。
正是这些人的设置,才使得本剧在如此特别的故事的外壳下拥有更多的现实意义,不至于成为一部空有噱头的悬浮剧。
作为一部公路片,《去他*世界》的每个场景都浪漫得让人心醉。
当他们穿过雾气缭绕的树林时,阳光逆着照射下来,光束四散,给本来死气沉沉的树林带来了唯一的暖色。
当他们穿过原野时,风轻云淡,那抹蓝像是淡淡的水痕,而原野的绿是那么清新动人。
当他们来到海边,相对而卧,黎明的曙光缓缓铺满海平线,天空将明未明。
只剩澄澈的蓝色和橘红色慢慢接轨、交织。
即使是杀人现场,猩红的血也在地板上流成了爱心的样子。
颇有暴力美学的感觉。
另一个特色就是贯穿全片的背景音乐,每首歌都在恰到好处时响起,而歌词写出了男女主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这是一部极美的剧集,无论是男女主颜值,造型,还是场景都是一场欧美风的视觉盛宴。
他们互相救赎的感情也像那些自然的风景一样,美妙动人。
这些东西,无一不让我一次次沉沦。
当无情的枪声萦绕内心独白时,一切落下帷幕。
詹姆斯浑身浴血,搭配着花纹衬衫,宛如再次绽放的黑玫瑰。
在我的幻想中,便是这样罗曼蒂克式的终幕一舞。
然而残酷的伤痛根本无法抹去,哪怕是最后温情脉脉的内心独白也无法治愈——那来自童年和身边人的伤害。
我只能寄希望于仿佛呐喊般的奔跑之中,希望这样的努力能够让人类回归至原始的状态,生出自由的羽翼。
文|饱饱已经忘了“丧”这个词流行之前,人们是怎么表达这种情绪的了。
《马男波杰克》、“葛优躺”带动了丧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用无所事事、麻木不仁的生活状态来标榜自己。
最近豆瓣上9.1分的这部英剧,从片名就丧到极致——《去他*的世界》。
很多人评论它是丧版《怦然心动》,我觉得它更像是丧版《月升王国》。
丧的表象之下,其实是挣扎与反抗的处世态度。
在剧里,男女主角选择的方式,就是逃离这个操蛋的世界,一段雌雄大盗式的亡命之旅因此展开,只不过主人公变成了两个未成年的孩子。
骂这部剧无病呻吟、矫情做作的人,你们应该庆幸自己不用体会被逼成freak的滋味。
出于对成人世界的恐慌,以及原生家庭的伤害,两位叛逆厌世的主角不甘于待在这个无聊透顶的小镇,每天面对一群索然无味的正常人,而是选择在一个错乱的世界中保持疯狂。
确切地说,不是疯狂,是清醒。
*以下内容有剧透,请慎看男孩James曾亲眼目睹母亲的自杀,这成为他挥之不去的阴影。
他的父亲并不古怪,但总是一味选择逃避,逃避母亲的死亡,逃避与孩子交流,而是用假象来充斥生活。
与父亲不同,James喜欢去体验,他定义自己为一名精神变态者,把自己手放在油锅里,记得每一只他杀过的动物,甚至计划杀一个更大的东西,一切的出发点,是因为他想让自己感觉到些什么。
女孩Alyssa的生父从小就离开家,只会在每年生日时寄给她一张贺卡,但是Alyssa依旧理解父亲选择的人生。
她不幸遇到最糟糕的继父,母亲也对她不管不顾,一心扑在Alyssa同母异父的双胞胎妹妹上。
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不再信任合群的人,用愤世嫉俗的外表伪装自己:总是不吝啬对任何人爆粗口,并且非常善于制造麻烦。
表面上一拍即合的两人,各自其实心怀鬼胎。
James答应与Alyssa约会,其实是把她当做猎物,趁机展开自己的杀人计划;对于Alyssa来说,James也不过是一个逃避现世的出口。
然而这样一段畸形的关系,却在不自觉中摩擦出花火。
在惹Alyssa生气后,James会稚气地捧一束花给她道歉,也会用拥抱给她温暖,那一刻,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被另一个人需要的感觉。
女生总是展现出比同龄男生的成熟,相比James的懦弱不果断,Alyssa直来直往,无所畏惧。
当James遭遇怪蜀黍猥亵时,Alyssa告诉他说“你不必什么都顺从别人”,这些言语在无形中都潜移默化地对James产生影响。
当Alyssa被强暴时,James勇敢掏出猎刀,对准坏人的喉咙狠狠割下去。
他终于实施了自己的杀人计划,也彻底改变了自己。
杀个人,都是爱你的形状James终于明白,杀人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想摆脱情感也没那么容易。
现实的残酷就这样血淋淋的展现在眼前,就连一起对抗世界的Alyssa也因为难以承受压力而离开James。
这大概是全剧我哭得最惨的地方,James被重重打倒在地,第一次知道他的懦弱与幼稚,知道原来自己才是那个被保护的人。
发现懦弱并不是什么坏事,James渐渐有了感情。
他会为碾死的小狗哭泣,会在海边牵起Alyssa的手,也会在Alyssa父亲的逃避时挺身而出。
他终于告别曾经那个冷血又软弱的自己,变成了保护Alyssa的那个人。
“I love him so much”,这句Alyssa内心的独白,却成了全剧最甜的一句话。
We have to be very strong,if we want to do something very wrong.最后,James选择牺牲自己,留下一个他绑架Alyssa的假象。
那个向大海奔跑的少年,如此勇敢,如此义无反顾。
他用这样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18岁的James,第一次明白了人对彼此的意义。
· THE END· 这是“不散”的 第510期 文章,爱就是为了ta奋不顾身。
本文原创首发于:不散微信公众号(ID:busan-movie),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我觉得这个结局足够了,不需要后续,不然第二季演什么,被抓回去关进监狱然后在里面继续叛逆?
关进监狱想要好好改造出来跟Alyssa 一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不,不行。
在我心里James 已经被枪击穿,满身弹孔,仍旧蹒跚着向大海跑去,离无聊的小镇越来越远,离肮脏的成人世界越来越远,当然,也离Alyssa 越来越远。
不过这又怎么样呢,他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认识到“自己并不是真的想杀人”“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变态”“自己有了想要用生命去保护去爱的人”这难道不是人一生的追求吗。
说实话,我认为人,就是为爱而生的,以这样的经历结束在18岁,虽然说对以后可能会有的更多的可能性来讲会很遗憾,不过在我心中真的是一个非常完美非常浪漫的结局。
说说Alyssa ,我觉得她应该跟James 一起被枪射中然后拥抱着死去的。
不然现实对她来讲未免太残酷了。
既然主题就是“丧”,那就丧到底吧,不要什么主旋律了,不要什么真善美了,不要什么美好的明天和未来了,就他们俩,那就是他们的世界。
The best end of “THE END OF THE FUCKING WORLD ” is death.
我们毫无意识就被带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比别人幸运的是不用生活在战争与饥荒中,但即便如此,环绕在我们身边的还是一群糟糕透顶的大人。
我们一开始以为这会是一个很酷很真实充满爱的世界,但当无耻的大人一次又一次露出他们龌蹉的微笑时,好像原来世界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最亲爱温柔的妈妈会在你眼前亲手结束生命,你以为那个很酷的爸爸原来只是一个自私到血液里的渣子毒贩,母亲为了自己的幸福选择放弃你,继父会侵犯伤害你。
当然,还少不了社会上一个个虐待狂,猥亵犯。
面对一个这样的世界,我们一无所有,不知所措。
骨子里坚信的感情和爱到底在哪里呢?
生于这个世界又是否是我们的错呢?
明知一切都是错误的,我们却完全无力反抗,成人的规则、成人的欲望利益,仿佛一切都这么理所当然,仿佛一切都这么道貌岸然,除了无力地对世界举起中指说一声fuck,年幼的孩子又能如何反抗呢?
幸运的是,James和Alyssa 能从对方身上找回最初对爱这种感情的信念。
我们一无所有, 但我知道当我们牵起对方的手时,我们拥有了所有!
这个世界那些操蛋的自私,那些操蛋的龌蹉,那些操蛋的虚伪,全部去他妈的!
有些人,看起来拽拽的,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比如Alyssa有些人,隔绝在自己的世界里,基本上不怎么说话,也没表情。
比如James他们也是同一类人:缺爱的,怀疑情感的,找不到存在意义的,和尤其孤独的人所以相隔甚远,此前丝毫没有交集,也能一眼透过人群发现彼此。
在经历糟糕的原生家庭和糟糕的成人伤害这一切之后,能遇到彼此,是此生唯一值得庆幸的,也是唯一幸福的事情。
那些糟糕的为人父母,带给孩子的情感伤害,会纠缠这个孩子一生。
没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的孩子,经常会想不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自己异常地多余,所以才会被本应该最爱自己的人嫌弃和丢掉、抛开和放弃。
因为想不清楚,所以他们要花很久的时间,在无数个孤独难过的夜里宽慰自己。
花很久甚至一生的时间,接纳自己。
会很多很多次,无法控制地把手里的东西摔碎,又捡起来心疼地检查。
谁说,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很多妈妈不是这样的,比如Alyssa和James的妈妈就都不是。
谁说,父爱如山?
比如Alyssa的父亲为代表的,一些父亲们,我们就找不到他们那如山一般厚重的爱,在哪里?
小时候觉得大人都是伟大光荣正确的,长大了才发现,有很多的大人叫做禽兽不如。
可惜小时候不懂,所以小时候会被他们伤害。
并且就算长大了也能很难摆脱在这种成长环境下形成的性格、思维模式。
但是还是会慢慢变好的,尤其是当Alyssa们和James们在茫茫人海中漫无目的地游荡时,发现彼此后,人生和生活,还是有一点意思的。
希望世界上所有被亲生父母伤害过的孩子们,都能遇到彼此的Alyssa和James
最后James夺过了Alyssa手中的枪,还一直的向前奔跑就坐实了他曾在加油站持枪犯罪,真的成了警察严重的暴力持枪犯,并且他还成年了。
想想很心痛,他们从来没有机会倾诉,直到找到了彼此。
不会有第二季了,James was gone. 他们从来没有机会解释他们的遭遇,也不用解释,在这样世界,他们是不会被理解的。
好了好了 不要有第二季了
无爱空活七十,有爱十七值了。那一天,我才知道无声的安静真的很吵,震耳欲聋。想趁你睡着的时候亲手杀掉你 我躺在你床边的地板上甚至不敢触碰你垂下的手。James在Alyssa生气时会温柔害羞地为她准备小花。
画风配乐大赞 剧情老土 中二少年真是幼稚又矫情啊
给成年人的童话——自由的旅途,合拍的伴侣,有什么错都是别人的。另外就是好多影视剧和现实中都是这样的离异家庭:把孩子拉扯大的妈和没见过几面的浪子爸,孩子全都义无反顾地更爱酷爸
傻逼
小男小女主角真tm尿性,去tm的这俩2货,弃剧
好奇什么样的心态能把这部剧看下去,而且给好评?好好的青春非要为了“酷”而各种傻逼脑残的事情做下去
完全进行不下去了。
18岁之前你就可劲儿作吧,然后赶在成为大人之前死个痛快!
丧得高级就是cool freak,丧得不好就是中二傻逼。
过了四年才发现,真**好看!
3.5 非常园子温的一部英剧..看着他们从叛逆到出格到难以自制,实在是太他妈爽了.女主的成长在于不再把别人当作在这个fucking world的answer,男主则是不再自闭解放天性.总而言之,自闭成就达成,不合群成就达成,破碎家庭成就达成,叛逆成就达成,装酷成就达成,悬疑成就达成,成长剧意义达成。非常seventeen了
所谓“丧”,不过是或肆意或无意拆除了人类为社会行为所构筑的保护性屏障,看似沉沦实则反叛;更遑论这剧拍的是真有调性,尤其那乡村蓝调配乐和小镇背景搭配起来,特别《双峰》。
真的有点受不了这种privilege的蠢teenagers
《作逼女主是如何一步步坑死自己男票的》青少年正当防卫杀了人顶多蹲几个月少管所的事硬是被自己越作越大最后作成了死刑简直蠢到MMP
一开始觉得真丧,俩小孩真讨厌。最后觉得这他妈就是极致浪漫。两个被世界抛弃的人相互依偎,我只有你你只有我。还有警察cp真的有点甜。
自以為很酷,其實做作又空洞
拍得真的很无聊,主题无非就是青少年issue。主角真的超级annoying,完全不想去理解这些少年情绪。
丧到我心上了
大概是我老了吧(歌单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