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亲爱的你 窗外阴雨连绵,大白天的屋子里暗若傍晚,开着灯,听着外面雨声潺潺,有一种淡淡的愁绪在滋长。
昨晚睡觉前看完了《致亲爱的你》,总觉得有千言万语要说,但是最后也只能化成一句幽幽的叹息。
我怀抱着沉沉的倦意睡去,眼角还带着湿润。
起床的时候已经上午十点,厚重的窗帘外面透过来些微的光线,让自己以为天还刚刚亮,原来外面大雨倾盆。
然后我想起电影中那场大雨,沧岛坐在自己改装的小房车内抓了一把洋子的骨灰,在手心细数了几下,然后又沉默的放入骨灰盒里,旁边是蓝色玻璃瓶装着的波斯菊,高仓健沉默而深情的老脸一下子就击中我的心房。
然后小饭店的老板娘打发自己的女儿邀请沧岛去家里住,台风席卷的小港口与室内温暖的气氛形成对比,然而沧岛睡不着,有着自己故事的老板娘也睡不着,于是两人对着一杯清酒,各自说着自己的故事,感情压抑而缱绻。
而屋外的狂风大雨或许也正是两人内心的写照,然而最后所有的一切又都会平静起来,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过波澜之后总是会慢慢的走入平静之中,如同前一晚还波澜壮阔的海面第二天又恢复成温和宁静的样子。
老板娘帮沧岛解答了困惑,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劝解呢?
洋子说:“没有什么比错过季节的风铃声更让人伤感了。
”说话的时候她脸上带着俏皮的笑容,像得到糖果的小孩子那般满足,而坐在旁边忙着的沧岛那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画面会伴随着他今后漫长的旅途。
柔和的风铃声以及那些你微笑着的时刻,我都记在心里,一遍一遍的重温只是为了温暖寂寞的自己。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回忆有时让人觉得温暖,但是大多数的时候是会让人觉得感伤甚至难过的。
而我们生命中出现的很多人只是陪着我们走过那么一段,总有一天我们还是要学着一个人去继续新的生活。
这就是洋子为什么大费周折的给沧岛两封简单的信的原因吧,是为了让他放下,是为了让他和过去道别,和有她的记忆的那些生活道别。
道别不是为了遗忘,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然而也有很多人是执着着无法走出那一步的,就像是辗转在外拼命在车站销售便当的主任,明明知道自己的妻子在外面有了其他的男人可是却没有勇气去捅破,像一只乌龟把头缩进厚重的壳里,背负着枷锁般踽踽独行。
然而我在那些明媚的画面里看到了美好,那使人宁静的风铃声,让人眼前一亮的蓝色玻璃瓶,以及将要结婚的渔夫坚毅的说我想要奈绪子幸福,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啊,可是我们的生活难道不正是这些小事拼凑而成的么?
那些困惑的模样,那些对未来充满幻想的期待,那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经过了那么久的沉淀之后,我们才能够从容的面对生和死吧。
我总是被这样的故事治愈,这些日常的小温情总是能够引发我内心那个燃烧着小火苗的角落,小火苗跳跃着,像是夏日咸咸的海风吹来,眼角有些微的潮湿。
你说感情从来都不说话,可是你看高仓健满脸皱纹沉默的样子就能明白什么叫情深不已了吧。
很多年以后等到我们都老了的时候,等到我们都可以从容的面对生和死的时候,等到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回忆一生的时候,我们再来看这样一部电影吧。
还有啊,北野武饰演的偷车贼依旧是那样的可爱啊,他说我只是在旅途中迷失了的时候我真的有那么一丝的难过啊,他问高仓健你知道旅行和流浪的区别吗?
旅行有一个目的地,旅行还有一个可以回到的地方。
呐,亲爱的你,多年以后,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开着自己改造的简单小房车去旅行呢。
2013/3/17
用旅程和你郑重地说再见。
旅行和流浪的差别,有无目的地,有没有可以回去的地方。
以为没有了你,我已无处可去。
你却笑着说,“哪里哟,你还有有你自己的人生”。
多喝了点酒,用力拍拍自己的胸脯,指着雪夜里那点灯光,“是你点亮了我心里的灯”,说完了那么开心地笑了。
是好人坏人都不重要。
懂美的人能坏到哪里去呢?
谁都有故事。
谁都又不过平常。
粉末状的骨灰洒进海里,静静地潜入水,伸展成一个个微小优美的花朵。
又像深蓝天空中的星星,亮闪闪的。
我想象你变成了拥有尾巴的美人鱼,欢快地被放归大海,没有悲伤,没有留恋,只是全然地愉悦。
紧咬着覆盖骨灰罐的黑布,一次一次地轻轻地放你入海中。
老渔夫说,今日大海真温柔。
君子成人之美。
不说再见了。
高仓健有那样一种魅力,成熟而内敛,坚毅而谦逊。
第一次听到高仓健的名字,是在2014年的报纸上,高仓健离世。
我问父亲他是谁,爸爸说那是刚改革开放时,曾经家喻户晓的杜丘,“向前走吧,不要向两边看,然后你就会融化在这蓝天里”。
十四岁的我被这般“浪漫”吸引,但真正看了《追捕》后,才发现这台词并不如想象般“美好”。
然而杜丘——高仓健的男子汉形象,给我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
他的脸庞方正而有棱角,面庞冷峻而黝黑,是海风的痕迹,充满故事和沧桑。
他的动作干净利落,面对追捕冷静而勇敢,骑着骏马英姿飒爽。
他与众不同。
不同于陈道明,高仓健缺少英气和霸气;不同于史泰龙,高仓健并不靠力量和肌肉吸引别人。
高仓健所展现的只是一个普通人的形象,一位检察官,一个逃犯,一位监狱技官,或者一位铁道员。
他的深沉,是一个个普通的人的升华,他赋予了这些角色新的灵魂。
在这部电影里,作为一位为了完成妻子遗愿而独自驱车,从富山县南下至长崎的薄香的丈夫,他带给我们关于家庭和死亡的思考。
洋子为什么要把明信片寄到长崎呢?
仓岛最初并不理解。
他希望在长崎的信中找到答案。
而在另一张明信片上写着的“请将我的骨灰洒向大海”更是让仓岛疑惑,如此决绝的做法,仓岛自身在洋子的信中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而当他看到长期的明信片上只有的五个字“さようなら”(再见),仓岛内心可能更加动摇了。
了解仓岛的洋子自然知道他内心的苦楚和不舍,如果不用这种方式让仓岛来到长崎,也许仓岛真的会守着洋子的骨灰,继续着在监狱的工作,看似与以往没有什么不同,但思念和悲伤会在无形中捆绑住仓岛的心,那种生活便也与监狱无异了。
把信寄到长崎,让仓岛走出第一步,离开熟悉的环境,仓岛才更有可能做出改变。
仓岛确实犹豫了。
他并不希望离开那个深爱的人,心底里都是和洋子一起度过的时光,各种各样的时刻,从相见相识,到相爱相依,洋子已经成为仓岛生活的支柱。
看出仓岛的犹豫的不仅只有大浦先生,还有港口食堂的老板娘。
七年前她的丈夫出海后就下落不明,而她用丈夫的抚恤金将钓鱼店改成了现在的食堂。
生活方式看似变了,但老板娘心里却始终挂念着丈夫,她的思念和悲伤在七年间里没有丝毫减少。
而在电影中,几乎每个人都承受着失去至亲的痛苦,但每个人面对痛苦的姿态各不相同。
新近丧妻的国文教师,自比于俳句浪人山头火,却在寻找“归去之所”的旅途中行窃犯罪;喜欢看到顾客们笑脸的精明便当推销员田宫,却在得知妻子背叛后,靠工作和奔波麻醉自我;热情善良的港口食堂老板娘,在七年的时间里沉浸在丧夫之痛中,虽然生活恢复正轨,但内心依然消沉。
他们虽然担起了生活的痛,却停滞了自己的时间。
洋子不希望仓岛的生活也变成监狱般的枯燥重复和悲伤堆积。
洋子向仓岛的告别,也是仓岛对丧妻之痛的和解,是对新生活的问好。
正如仓岛洒向大海的骨灰,既如记忆中与洋子生活在一起的幸福一样闪耀,也如仓岛未来的生活般充满希望和光芒。
从亡妻的故乡迈出新生活的第一步,我想这才是洋子真正的遗愿。
仓岛向监狱邮递了辞职状,将年轻夫妇的结婚照交到了变成名为南原的老板娘的丈夫手上,好比从监狱中放出的“鸽子”,传递心处囹圄的老板娘的思念。
现在的仓岛孤身一人,收拾起行囊,走向未知的生活。
相濡以沫已属不易,释怀悲痛更是艰难,而让心爱之人“放下”深爱着的自己更需要勇气。
平凡之中蕴藏伟大,简单之处饱含爱意。
这就是普通人的幸福。
写于2023年五月的最后一天及六月第一天之交。
有一天我和我的他晚间散步的时候聊到了一个话题,就是生死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真的有点大,有点严肃。
他说他们公司有一个人对易经什么的挺有研究,那天给他看了看手相,说他的生命线不是特别长,应该不会高寿。
他就问我,你觉得活到多少岁可以了?
我想了想,好像没有想过具体到多少岁,但是我好像的确一直说过我不想活到太过苍老,以至于给身边的人添麻烦。
他说他也这么觉得。
好好的聊起这个话题,心情的确沉重,两个人不由得扣紧了手,好像生怕对方就此就消失不见,在我们还未实现一起许下的那些誓言和愿望的时候。
父母会先老去离开,孩子也会长大离开,会与我们相守相伴的就是我们身边的这位,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日子,有什么理由不好好互相照顾呢?
也就是从那天起,我想一步一步的改掉他不好的那些习惯,晚睡,抽烟,喝酒,大鱼大肉,我想要他一直健健康康的陪着我直到老去。
电影节第一天和第二天 之所以一起写是因为我15号第一场15:45的《乘列车前行》之后跟的是20:45的《致亲爱的你》(也译成《只为了你》)回家以后再写不太现实,而且这一天也发生了太多事。
于是,两天合起来写。
早上约了发型师补颜色,补完以后回家吃了饭笃悠悠出门去新天地。
新天地最近满世界的蓝胖子,我在蓝色气球海洋里游啊游啊终于游到UME影城,一号厅。
记得去年我在这里看了《凯撒之死》,记忆犹新。
之前已经看过片子了,剧情不是最重要的。
无非是在大银幕上看一下瑛太听一下原声罢了。
结果,画面最上端在荧幕外,声音在锅子里,字幕则在外太空……我这种看过的人还可以全程听日文,第一遍的同学们于是看着画面笑了一遍,后知后觉的字幕出来以后再笑一遍,不晓得累不累……不过全片看完以后还是给了两遍掌声,一遍是给去世了的导演,另一遍是打出字幕工作人员名字的时候……电影节的观众真是亚萨西啊~ 走出电影院往和平的方向走,一遍刷微博,抬起头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然来到了大剧院这里。
突然意识到原来去年我的电影节也是瑛太的片子开场呢(《一命》),散场后走去大剧院看红毯什么的……如今的红毯在几个街区外的另一处,风吹过,大剧院这里有些落寞。
因为时间大把,于是跑去COSTA捧着杯咖啡看南京路上人来人往。
这时候开始隐隐觉得不太对劲:脸很烫,心跳很快,手心也烫烫的。
自己觉得不应该是感冒的样子,因为我自己知道感冒时候我什么样子的。
但是各种不舒服不能影响我去看贵美子生人啊,于是去家有好面吃了碗小馄饨默默上楼。
刚从过道想走去和平影都,却发现人塞满了整个大厅(虽然这个大厅很小啦)原来是前一场还没有散……我跟几个霓虹斯达夫站在楼梯上,他们拿着相机拍摄盛况,我也拿出手机拍了发微博。
(跑题一句,几年看下来,日本电影周时候过来的斯达夫们无论年上年下,一律有型得很,就算是单一的黑西装,也看起来很精神(和本土一穿西装就很有银行摆摊卖信用卡以及新入职地产经纪的不一样)大概是他们都比较花时间整理发型的关系吧……) 终于等到前一场散场我们可以进去了。
这一场因为有贵美子出席我才买的,位子已经不是考虑首选了。
意料之外的是她居然一套纯白和服出现,好美。
主持人照例问了些场面问题,居然还有粉丝送礼物环节,男粉上场送了只玩具胖达……呼呼。
影片按说是挺煽情的,不知为何明明被触动而想到很多但是完全没有落泪,只是觉得温暖充盈。
其实看这部的时候心里有点儿小忐忑,怕音画会和下午的《列车》一样糟糕,不过好在一开场虽然上下调整了很久但正片开始就好了,字幕从头到底也就打错了一两个字,心满意足。
但我观影过程中其实是很难受的,我的心跳一直过快,浑身发烫,更糟糕的是COSTA的那杯咖啡开始折腾我了,于是这一回我坐到黑屏上字幕的时候就起身了,没等到最后。
打车回家,照发型师说的重新冲了一遍头发,似乎好点了,勉强睡着。
好在早上醒来觉得好些了。
起床吃了东西去离家最近的医院,结果人家皮肤科休息日不开,打车去华山医院,人家皮肤科门诊不开急诊开,但是预检的医生说,两条路,要么这三五天每天过来挂激素同时口服药物,不过有副作用,要我想清楚,要么就吃开瑞坦……唉…… 鉴于我当时心情很糟糕,一路走去静安寺地铁站的时候我就去贵都二楼补了个妆,下去地铁站里坐着平复心情……朋友倒是情绪高涨,唉…… 今天的片子是《致亲爱的你》(对,我看两遍)以及《天地明察》,两场都在大光明,很方便。
第二遍看《致亲爱的你》,注意到一些之前关注情节时放过的细节,不过大光明的画面颜色和UME的相比似乎偏黄。
我对《天地明察》主要是看小葵,剧情略雷。
贴片广告的时候对焦一直不准,好在正片的时候准了。
不知道为什么,《天地明察》的音量开得很响,而对白中对着对方大吼的部分又好多,于是对耳朵来说还真不是个好消息。
(劇透) 《悲慘世界》是煽情MV音樂特輯,「睇到喊」成了口碑;但淚流之後又怎樣呢?
戲裡的主角很悲慘,但最後上 天堂,觀眾可滿足地離場。
《給親愛的你》的力量,卻在於其哭不出來的哀愁。
人所承受的壓力分級,最高的是喪偶。
年過八十的高倉健在戲裡保持著其硬漢形象, 對亡妻的思念無論多麼強烈,都不會流淚。
橋段看似平淡,但靜心觀看也發現不少轉折,不為扭橋而扭橋。
角色設計和情節都反映出粗中有細的日本文化:高倉健飾 演的倉島英二本是監獄職員,木訥謹慎,卻有一雙做木工的巧手。
他獨身多年(這樣性格的人,不驚訝吧),卻跟常來監獄演唱的洋子(田中裕子飾)譜出中年戀。
洋子後來患癌逝世,之前留下遺言,請丈夫把骨灰撒在她的故鄉長崎的海裡──離倉島工作的監獄很遠。
於是老人便駕著改裝過的七人車上路,沿途碰到各式各樣的旅行者:有徘句詩人種田山頭火的愛好者、厚臉皮的流動便當商販、改名換姓以另一身份生活的漁夫…… 那些角色背後都有愁懷孤寂的故事,他們之間好像有一股不需明言的牽引之力。
就像其他公路電影的角色,他們一見如故,相識不久就趟開內心的陰暗角落。
有異於 其他公路電影的是,汽車在公路行駛的鏡頭不多,更多的是過橋,既有人行的小橋,也有跨岸的大橋。
每個在路上的人都像孤島,倉島有時就像橋,在他們之間聯繫 著;他們也像那輛經過改裝後,能容納客廳、廚房和睡床的七人車,是移動的島。
倉島本像一個孤島,或像監獄,在筆直的監獄通道兩端觀看,都是盡頭──直至他遇上洋子,她就像明信片裡鐵窗旁的小鳥,在死後才帶著倉島真正的告別孤獨,瀟灑上路。
老人的愛情和悲傷深沉而含蓄,你不會哭出來,但你不會那麼快忘記,因為這齣戲並沒有叫人用眼淚來消費。
没有什么声音,比错过季节的风铃声更悲伤了。
二十几岁的年纪大概是理解不了那种中老年的困顿。
可是,现在的人生啊,大约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停滞了吧。
也许,有人会说,二十几的年纪不正好在奋斗吗。
那,为的是什么呢?
二十几岁的时候,离开了学校,周围的人会告诉你,嗨,接下来的路,你该是这般走:有一份稳定的薪水不错的拿得出手的工作,有一辆配置不错的款式挺好的开得出去的车子,有一套遮风挡雨的装修还行的房子。
这些都有了,那么你就该找一个与之相配的女子或者男子,然后孕育一个新的生命,重复你们来时的路。
二十几岁的时候,斗志也好,激情也罢,正在一点一点的被时间吞噬。
就好像那监狱里的岁月,本该流动的时间却是停止的。
我们以同样的节奏重复同样的动作,连表情都是嘴角微扬15°一般的标准。
不管是预备进来抑或将要出去,我们都是在围城里徘徊迂回。
区别大概在于,从一个围城进了另一个围城。
不幸一点的,进的是一个中国式的房子,一进又一进院落。
拔草行行复行行,此身犹在青山中。
感情也是如此。
年少的时候,大抵都是相信永恒的。
也愿意说些关于永远的话。
那些感情其实很纯粹,喜欢你,所以要和你在一起。
一起看书,一起吃饭,一起逛街。
看你看过的风景,走你走过的路。
只是,这样纯粹的感情十之八九不得善终。
因为太纯粹了。
看得都叫人心碎。
那之后的感情,是痛定思痛之后的考量。
爱不爱在这个时候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适不适合生活才是最关键的。
此时,若是遇见一个你爱他(她),正好他(她)也恋着你的人,并且你们身后的家庭,事业,生活都合适,那么真是上天厚爱了。
这样的厚爱,让人心甘情愿的收起微张的羽翼。
人这一生,就是想要在哪里安定下来过悠闲的生活,找一个人生的归宿地。
只不过,有些人很幸运,在最初的最初就到达了那个地方。
而有些人,却是穷其一生也未曾找到那个地方。
未曾找到那个人,那个点亮你心灯的人。
十几岁之前,从未考虑过从哪来往哪去,因为,心里那盏灯是父母细心呵护着,长明长亮。
十几岁之后,有风有雨有雾,那盏灯摇曳不定忽明忽暗,却也开始拒绝父母的庇佑。
遇见过此男彼女,灯亦是亮了又灭。
此后长长的岁月,那盏灯终是未曾亮起。
时光停止。
一只误入的小鸟,一首误会的《星之歌》,一个孤寂的灵魂。
她告诉你,是你点亮了她心里的灯。
之于你,又何尝不是呢。
没遇到之前,所有人都以为你会单身一辈子。
你的生活里除了木工就是技术指导,就连作品完成之后的试用都必须保持沉默,欢呼雀跃只能埋放在心中。
一道又一道的铁门,一个又一个的枷锁,将你困在时间的原处。
即使遇见那个点灯的人,你还是不懂吧。
所以你会说,你用这个太奢侈了。
人啊,都是在失去以后,才会意识到它的价值。
困惑是理所当然。
撒入海中的骨灰,好似纷飞的蝶,好似指引的星。
你知道流浪和旅行的区别吗?
区别在于有没有目的地。
你一直在时间的长河里流浪。
你的时间是停止的,即使是不停的工作调动,你也只是重复一样的日子。
她为你开了一扇窗,风过处有清脆的铃声。
她与你的别离,让你踏上了旅行。
一次有目的地的旅行。
1200公里的路程,从富山到长崎县平户市的薄香。
同样丧偶的退休教师,全国跑的乌贼饭销售员,开着小餐馆的母女。
遇见那么多人,看过那么多风景,你却一直孤独。
一小时三十分,你独自站在监狱的长廊里,回首处是紧锁的门。
前方是微光。
旅行的另一个意义,在于有能回去的地方。
而那个能回去的地方,从现在开始找不就好了。
このみちやいくたりゆきしねれはけふゆく種田山頭火岁月那么长,困在时间里你,何时才能遇见完整的自己。
从此刻出发,流浪也好,旅行也好,人生的意义不就在于寻找吗?
走那么远的路,见那么多的人,只为与你相遇。
而你,却是另一个自己。
My Dearest:我走了。
拜托你去我千里之外的故乡,探望我来不及与你细述的过往再见!
=====1.还能记起她的什么?
相识相依画里窗边的小麻雀蓝色小水瓶中的几瓣小花沙滩上被时间打磨变形的树木残骸用心写下的小小菜谱本...于是口里衔着包袱皮,一把一把,让那从海里来的,终究回去海里2.监狱里的木匠监狱仅仅是一片白墙围起来的地域么?
是不知如何述说的心事是回不去的家是想逃开的小镇平淡生活是你走了,而我陷在回忆里3.旅行还是云游?
诗不离口,自称丧妻的偷车贼妻子出轨,天南海北奔忙以逃避面对的厨子不甘心小镇生活,诈死还债的渔夫...那些各怀心事在尘世中游荡的灵魂啊!
(原載於2013年01月17日 am730)《孤星淚》是煽情MV音樂特輯,「睇到喊」成了口碑;但淚流之後又怎樣呢?
戲裡的主角很悲慘,但最後上 天堂,觀眾可滿足地離場。
《給親愛的你》的力量,卻在於其哭不出來的哀愁。
人所承受的壓力分級,最高的是喪偶。
年過八十的高倉健在戲裡保持著其硬漢形象, 對亡妻的思念無論多麼強烈,都不會流淚。
橋段看似平淡,但靜心觀看也發現不少轉折,不為扭橋而扭橋。
角色設計和情節都反映出粗中有細的日本文化:高倉健飾 演的倉島英二本是監獄職員,木訥謹慎,卻有一雙做木工的巧手。
他獨身多年(這樣性格的人,不驚訝吧),卻跟常來監獄演唱的洋子(田中裕子飾)譜出中年戀。
洋子後來患癌逝世,之前留下遺言,請丈夫把骨灰撒在她的故鄉長崎的海裡──離倉島工作的監獄很遠。
於是老人便駕著改裝過的七人車上路,沿途碰到各式各樣的旅行者:有徘句詩人種田山頭火的愛好者、厚臉皮的流動便當商販、改名換姓以另一身份生活的漁夫…… 那些角色背後都有愁懷孤寂的故事,他們之間好像有一股不需明言的牽引之力。
就像其他公路電影的角色,他們一見如故,相識不久就趟開內心的陰暗角落。
有異於 其他公路電影的是,汽車在公路行駛的鏡頭不多,更多的是過橋,既有人行的小橋,也有跨岸的大橋。
每個在路上的人都像孤島,倉島有時就像橋,在他們之間聯繫 著;他們也像那輛經過改裝後,能容納客廳、廚房和睡床的七人車,是移動的島。
倉島本像一個孤島,或像監獄,在筆直的監獄通道兩端觀看,都是盡頭──直至他遇上洋子,她就像明信片裡鐵窗旁的小鳥,在死後才帶著倉島真正的告別孤獨,瀟灑上路。
老人的愛情和悲傷深沉而含蓄,你不會哭出來,但你不會那麼快忘記,因為這齣戲並沒有叫人用眼淚來消費。
“谢谢你。
”谢谢你来过我的人生,带给过我那些简单的快乐与幸福。
曾经我以为我愿意一直一个人过,你来以后我才发现,两个人过也很好,只要那个人是你。
“永别了。
”我来过,我又走了,只难过一段路程就好了吧,从此以后开启自己新的人生吧,答应我,我不在,你也要过得很好。
想找一个温和的恋人。
因为很少被人温柔以待吧,我总是很急很燥,难以真正平静下来,希望能有那样一个人,他的到来,让我原谅一切不好平静的过往,让我每天在温柔平静中度过。
挺喜欢看这种节奏缓慢、画面美好、情感温和、音乐动听的电影,因为观看它需要自己有些同样温柔平静的心情。
每天汲汲营营,忙忙碌碌,急急匆匆的,可事实上我并不确切我在做些什么,我要做些什么。
看书看电影,看别人的人生,以观照自己的人生,希望让自己找到自己真正想追求的生活。
“人生無路盡飄萍”/種田山頭火 洋子在裡面唱的那首歌也真是好聽,整部電影的配樂也不錯。
去故乡大海撒骨灰。主角夫妇让人摸不着头脑。妻子秘密含糊过去,长得也不可爱。回忆段落(去色,强调某鲜艳物件)做作。最完整故事倒是为了骗保险还债装海难又思念家人的沉默盒饭销售副手。北野武老了……T^T
三星
真的不是在讲故事。。。
流浪和旅行的区别在于旅行有目的有归处,这样看来我果然一直在流浪啊。感觉片子剧情和表达方式上都煽情过度,反而旅途上那几个同样只身的人的经历更加吸引。个人不太能接受妻子为了忘掉过去感情所以才和男主在一起的自私的做法。男主所谓的放下其实很大程度也是无奈吧,人都没了再问其他的也没意思了。
漫漫人生路,行行复行行,今日吾亦往,重走此间路。
“漫漫人生路,行行复行行。今日吾亦往,从走此间路”
原以为只是很什么特别的公路片,但中间处理的还是很细腻,最后的悬念多少猜到了,不过不影响。其实片子有点过于理想化,但演技很强大,高仓健还很沧桑,女主一直感觉很面熟,原来就是阿信!!!其他配角也很不简单。音乐很好听。
節奏很日本、製作很用心的類型片。p.s.北野武好萌么么噠!
懂得告别
高仓健的最后一部电影。种田山头火俳句种草片。隔着橱窗看到亡妻少女时代的照片,伫立良久对窗子轻杵一拳算作招呼,这很高仓健。咬着布倒骨灰一场也好,把海水倒成星河。
日本人拍起这类东西毫不费力啊。感觉没有理清,并且洒了不必要的狗血。北野武真是亮瞎了。
这片子哪里是在说爱,它明明讲的是孤独。只不过,她懂他的孤独。
大概是高仓健最后一部作品了吧?不过对我而言完全无感,公路片的形式,老年人题材,与西田敏行的《星守之犬》非常相似。不过,影片票房非常不错,长线放映竟然突破了20亿日元,看来高仓健在霓虹国对于老一辈人还是相当有票房号召力的。
不温不火的降旗康男。老木工送妻骨灰归乡之旅,日式温情公路片。中规中矩。
田中裕子像个少女
一直以来都是看着硬汉高仓健在银幕上搏斗,没想到高仓老爷爷老了,看着老夫妻两人相依为命的那一刻,确实心里有些感动。
最后洒在海里亮晶晶的真好看,生命也不过如此
老年公路电影?
接水时认识的人所说的话中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呢?我相信他说的话并不全是谎言。旅行和流浪的区别是有没有目的以及有没有回去的地方,很有道理。仓岛在妻子的故乡看到一张可能是她小时候的老照片那一幕让人动容。去逝者曾经存在而自己之前从未去过的地方寻找他们的痕迹,是怀念逝者的一种很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