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推荐的一部剧!
虽然只有6集,但是每一集都像电影一样,制作非常精美!
情节不算复杂,连夜磕完停不下来!
画面很梦幻,居然是漫改的音乐剧,一开始担心会不会出戏…开局5分钟就告诉你,主演会带着你“自动出戏”,看完你会发现很治愈,有些偶像剧的情节其实可以扩展一下拍的更长,但是很赞的部分就是快进式的处理了一些“玛丽苏”的情节,反而很好磕,很细腻。
里面的歌也非常好听!
真的非常好听,反复听都很赞!
想知道是不是主演自己唱的?
“安娜拉苏玛娜拉”只要喊下咒语,魔术就会实现。
这是一部完整的音乐剧。
主角魔术师是一个脱离社会轨道生活的人,但本片深刻的刻画了一个不按社会枷锁生活的人,是不被大家所接受,不被社会所容纳的。
若是脱离了社会所既定的标准生存的人,本不是疯子也被周遭的人逼成了疯子。
魔术代表着孩子的想象,成为大人的那一刻便不再有人相信魔术。
是否是因为大人不再具有想象的能力。
现实是否是我们必须要去衡量我们能否继续想象的权利,是什么时候开始 我们失去了小孩子快乐的权利。
成为什么样的大人,我觉得并不是听说该成为什么样的大人,而是你应该自己去选择你想成为的大人,那才是真正的大人。
另外加一句,池昌旭终于接好剧了。
本人多少算个颜控,池昌旭、崔成恩和黄寅烨三人光是站在那儿就能让我赏心悦目。
我多少也不能算个颜控,也有相当多高颜值主演的国产剧因其剧情硬(狗)伤(血)而让我难以入目。
在这一点上,《魔幻之音》就已经足够打动我,更遑论剧中精彩的化学反应。
不得不说崔成恩跟滨边美短真的太像了,是这俩人同时站在我面前我都分不清谁是我老婆的程度。
这部剧中短发的崔成恩既不温婉动人,也没有玉貌花容,但那股子素净质朴配上唇红齿白真是越看越耐看。
当然,就个人而言淡妆或者素颜本身就比粉妆玉琢更能打动我心。
就剧本身而言,这部剧被打上音乐剧的标签让我大感意外,依稀记得上一次看《放牛班的春天》等音乐剧还是在初中的大荧幕上,当时被感动(哭)得一塌糊涂。
从形式效果来看,《魔幻之音》更接近《冰雪奇缘》等迪士尼电影,而一旦形成这部剧是动画电影真人化的刻板印象,客观评价便无从谈起。
很多说不出口的话用唱的往往会容易的多,无法触及的真心或许只是没有找对方式。
想要走进他人的内心绝非易事,相对的,对一个人敞开心扉又谈何容易。
李乙的包容理解,罗一等的笨拙努力都能戳中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既没有狗血的三角恋,也没有把人虐得死去活来,恰恰才是现实的真实写照。
这是属于三人的双向救赎,也由三人合力画上了句号。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的人才有力气爱人,不幸的人连活着都要用尽全力。
如果有人过得幸福的同时也愿意帮你自然值得感激,而如果有人身处不幸仍愿拉你一把,那么请务必珍惜他。
去年看到过一项数据,说国内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达到了24.6%,韩剧《少年法庭》里也提到过本国青少年自杀率、犯罪率高居不下的问题。
由此无端地想感叹,在东亚,长成一个大人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又或者说有多少人,已经在生理上长大了,却仍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大人。
该怎么去定义合格呢?
衣冠楚楚的检察官会为了洗掉儿子身上的污点去冤枉一个无辜的少女,看似温厚善良的店长其实是言行猥琐的咸猪手。
他们一个曾经是儿子心目中想要成为的偶像,一个是让窘迫的女主发出“我之前不知道,‘大人’这个词这么酷”的感叹的好人。
一定要长成这样道貌岸然的样子,才算是合格的大人吗?
起初看这个故事会以为没什么新意,父亲欠债逃亡、母亲出走,一个人打几份工的贫寒灰姑娘,和含着金汤匙出生,成绩永远名列前茅的上流富二代,是无数部韩国校园剧里的经典组合。
但幸好,它无关爱情。
尹雅伊和罗一等拥有完完全全不同的现实处境,但当你从第一视角去看,能感受到两人身上相似的、具象化的痛苦,像魔术师说的,孩子们只是大人们手中“上了发条的玩具”,所有苦心孤诣的栽培和管教,不过是为了把他们的自由意志、想象力修剪整齐,由此长成世俗标准下成功的大人。
所以尹雅伊一面用打工对抗贫穷造成的低自尊,一面拼命学习,想按部就班考上大学,实现阶级的跃迁;罗一等上无数的补习班,拿无数次第一名,是为了将来能获得跟父亲一样体面的工作,守住自己的阶级,他们都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闪光的大人。
当师长在金钱和权力面前屈服,当父母说出“为了光明的未来,你要懂得放弃想做的事和喜欢的东西”,他们第一次对所谓光鲜的成人世界产生了怀疑。
尹雅伊对长大的期待从“等撑过这段艰难时期之后,我也能蜕变成这样的大人吗”,变成了“我想要变成大人,不能再让这些不明事理的大人随意左右我的人生,所以我企盼自己快快变成……和他们一样糟糕的大人”,长大不再是胜利,而变成了一种诅咒。
魔术师李乙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从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堕落”成不被主流所容的社会边缘人。
罗一等说:“这个世界上本来没有疯子,但如果不遵守社会既定的标准,就会被周围的人,慢慢逼成疯子”。
李乙的经历(进局子、进精神病院),也都一一映射着这个社会自诩正常的成年人对于离经叛道者的中伤——一个成年还穿着奇装异服的人,一个沉湎于所谓魔术、居无定所的人,一个没有正经工作、没有稳定社会关系的人,注定是一个 “不正常的人”。
这样一个失败者,拯救了尹雅伊和罗一等,让一个小时候不相信圣诞老人的少女,一个在金钱面前连“正直”都守不住的少女,开始相信魔法,而且通过魔法,去治愈了童年的自己;一个未来的人生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从来不曾停下来问一句为什么的少年,决心脱轨、叛逆一回,打架退学。
从大人的视角来看,这是一个高中生被精神病蛊惑的故事,但从少年的视角来看,这完完全全是两个接近崩溃边缘的孩子被一个不合格的成年人救赎的故事。
李乙所施加的最珍贵的魔法,就是教会他们不必急着长成一个糟糕的大人。
给5星,不是为了剧的完整性有多好,是为了立意本身和似乎不太在乎票房而在乎音乐电视剧的形式本身。
作为都市男女刚入池的新粉,本剧似乎是池最瘦的状态拍的,看之前不太明白为什么要瘦成如此去呈现这样一位魔术师的面貌。
短短6集后,似乎给了我答案。
我想,他想呈现的就是我们社会眼里认为的一个潦倒 边缘人格的甚至有些自我迷失的魔术师。
不停的邀请人来简陋的场地看他的表演,不停的问他们你是否相信魔术?
这其实就是在问自己吧。
魔术还是魔法,在剧里其实我是有点迷的,可是又怎么样呢?
就像最后的雪花漫天撒下,到底是魔法师还是圣诞老人又怎么样呢?
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片纯真,哪怕其实很短暂,哪怕都知道不那么真实,但是我们愿意选择相信。
剧里的魔术师的存在,在短短的6集里,其实份量并不是太多,大多数的投射在其他人对他的看法里,跌宕起伏的其实是他人的眼光,而他一直是在那,只是重量级的营造了他们的内心丰盈的画面。
比如让破旧的游乐园再次流光溢彩,比如让冰冷的男孩躺在一片粉笔画出的花海里。。。
是啊,路,也许是泥泞开出的花更绚烂。
可是几个人会去走采花的路?
好的剧的存在本身不就是为了看见真实的我们自己么?
最后,非常喜欢结尾音乐剧Live般的谢幕中气氛 - Fantancy but Lonely总之,是带着泪看完,充满力量的剧。
李乙到底是魔术师还是魔法师看到很多姐妹纠结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李乙是魔术师,而且会催眠技术,第三集女主和李乙坐在旋转木马上飞过大桥就是被李乙催眠了出现幻觉。
男二第三集中见到沥青路的考场,第五集中在高速公路上飙车、油菜花花海,也是中了男主的催眠术。
过后女主、男二才从幻境中清醒过来。
李乙的项链有魔法,每次李乙念咒语是蝴蝶项链就有发光,有几个比较魔幻的场景就是念咒语后项链发出蓝光后出现的。
最后一集男主为什么会从警察局消失,为什么会从游乐园消失,因为他的项链有魔法。
这部剧结合了魔术、音乐、悬疑、贫穷与富有、抨击社会和家长对孩子兴趣的扼杀等多样主题元素,接收音乐剧,理解了他们是相互治愈的内核后,看起来就觉得很享受。
首先说一下看完的第一感想吧,韩国人真应该好好感谢Netflix,不仅把韩剧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了影响,甚至投资了一些以前根本在韩国本土不能完成的项目和实验性的项目,这里包括爆红的鱿鱼游戏,DP,当然还有这部作品-安娜拉苏玛娜拉。
安娜拉苏玛娜拉最为漫画本身的立意是值得肯定的,熔炉里那句众所周知的话-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可仔细想来我们真的没有被这个世界的规则改变吗?
不,恰恰相反,我们每一天都被这个世界的规则一步步变成我们不喜欢的样子,改变我们本来的想法,丧失我们的梦想,放弃我们的自尊,最终变成和所有其他动物一样的每天工作的,社会这个大型机器中的一粒灰尘,而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是人,你不快乐,这就是成年人经常为什么笑笑着就哭了。
但这个内心剧情过于丰富的漫画是否适合改变成音乐剧,我本身是有疑问的。
作为欧美音乐剧和音乐电影电视剧的爱好者(我是连Nashville这种泡沫音乐剧都看过3季)当然也看过一些韩国剧场音乐剧的一些片段,也包括池昌旭参演的《thrill me》《那些日子》和《新兴武官学校》,从个人角度说一下这部剧最大的问题吧。
1.编导没有理解和梳理音乐和剧情的关系音乐剧集和其他剧情类的剧集最大的区别就是,音乐剧集音乐就是剧情本身的一部分,音乐是可以推动剧情发展的,这里包括冲突,愤怒,悲伤。
如果音乐本身只能表达觉得内心活动和感受,不能推进剧情发展和进一步给观众展示人物性格和背景,那么这段音乐和普通的OST也就没什么区别了,印度歌舞除外,人家就是要high。
要用音乐来说故事是有难度,对音乐本身的要求极高,剧情反而不要求过于复杂,像是经典的音乐电影,人物和剧情都不复杂。
回到这部戏中,6集的篇幅看上去并不长,但音乐的占比事实上却很低,大量的音乐都是女主面对矛盾后,表达内心的情绪,这些情绪又过于雷同-悲伤和痛苦,如果剪掉女主的一半的内心音乐,这剧在中间就成剧情戏了,而且对剧情完全没有影响,剧情就显得更为无聊,没有男女爱的死去活来,没有穷人为了一夜暴富互相杀戮,只有含着金汤匙男主找不到自我的压力和女主的贫穷本身根本就支持不了剧情发展,你说悬疑,对不起,这部分我没看到。
2.音乐制作意识较美国差距较大韩国的音乐剧制作还停留在照本宣科的阶段,虽然他们也意识到了,音乐电影的音乐本身就是流行音乐的一部分,但能写出好的音乐本身并不容易,很多好莱坞优秀的配乐,也没写过音乐剧,不是写不了,是要求极高,既要音乐类型丰富,又要够流行,够抓人耳朵,还要和剧情结合。
所以很多音乐电视剧就有了大量的翻唱,因为你找人写的质量,还不如已经成功的作品。
3. 电视剧集不能复制漫画的体验韩国有大量的漫画改编成电视剧,他们共同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物背景和内心挖掘不够,漫画的平面载体缺少人物深层内心的挖掘,这个只能靠脑补,这就要求编剧一定要重新架构主要人物深层的内心需求,列如女主是否有对父母的怨恨,因为家庭男主是否有被隐藏的性格懦弱和压抑,李乙为什么一定要呆着那个公园,这些编剧都要补全所有缺失的拼图,而这些都要求更多的冲突和剧情,意味如果只按照漫画的节奏,观众很容易失去兴趣。
总体来说,这个项目是值得鼓励的,毕竟奉俊昊也不是第一天就能拿奥斯卡,有市场就能有人投资,有实践总会越来越好。
回到池昌旭的戏份,这部戏就6集我看了很长时间才看完,说实话如果不是池昌旭参演,我可能都看不完,毕竟后面3集他的戏份有20分钟嘛?
不过池昌旭对音乐剧的热爱还是值得赞赏的,起码我看到了池昌旭同学表达的欲望,而表达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了。
这部作品属于,喜欢的人会特别喜欢,不喜欢的人会不太容易接受的那种类型。
用音乐剧的形式拍出的短剧。
我个人特别特别喜欢。
其实很想打五分,但是确实制作上还是有一些应该提升的空间。
服化有部分也粗糙了些,给池昌旭的打光有时打的不够好,也没有磨皮。
这个人物这么理想化,可以有凄凉感,但是不该憔悴。
女主倒是很多惊喜。
剧的内核是有关世俗世界和精神世界。
不想长大的孩子,不是真的不想长大面对世界。
只是不想在世俗世界里,渐渐失去自我,失去自己内心的那个空间。
童心,就是我们心中最原始最纯洁的渴望。
大部分的人,在长大的过程中,终将慢慢的遗忘或是遗失自我,终将把自己的心也放在了身体所在的世界。
而女中学生和男中学生,他们一开始对魔术师的对抗和拒绝,其实就是象征他们的内心深处,世俗的自我和内心的自我的斗争。
魔术师,终于还是成功的对他们种了魔,拉入幻境,帮他们找出了深藏已久的自我和勇气。
这里字幕翻译的不是很贴切。
应该是"我希望你能像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那样,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剧中其他的大部分人物,早已失去了心灵的世界。
他们只生活在身体所在的那个唯一的世界,只相信眼前的这个世界。
他们看不到另一个世界。
他们只能判断什么是物质世界的成功。
而精神世界的幸福,他们不相信,也无法看见。
老师,父母…尤其是反派女二的存在。
她有多坏吗?
可能也不是这个意思,但是她就代表了世俗世界里最普通的恶。
我们身边每天都存在的,大大小小的恶。
美女鹦鹉不肯和女二对话,就是象征了精神世界对世俗的无语。
女二来到魔术师的家,打翻东西,乱动东西,真的很像世俗世界的那些人们,对别人的精神世界没有分寸的指指点点,搞乱别人的精神世界,自以为是,没有礼貌。
你,相信魔术吗?
你相信精神有一个世界吗?
只要你相信,只有你相信,你就可以进入那个世界。
魔术师一次一次的演示出奇迹。
这些奇迹确实不能解决世俗世界里的困难。
可是,它可以带你走出困境。
以及,不是无法创造奇迹,只是有些人们,看不到奇迹。
特别喜欢这段的设置,魔术师终究不能象魔幻世界里的英雄一样,在俗世里解救出女主。
但他还是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女主的愿望。
不是吗?
虽然很狼狈,虽然是受伤。
幸好,他不能成为现实世界里的救世主,幸好,没有为我们勾画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它让我们看到,这确实不是一场虚幻的童话。
它坦率的承认,不同的世界,是不同的游戏规则。
他无法消灭现实的苦难,他只能驱走心灵的苦痛。
现实的苦和心灵的苦,谁又能轻言定义孰轻孰重。
对你来说重要,才是重要。
你相信魔术吗?
到底是魔术,还是魔法,其实不重要。
重要的是,相信。
看到这里突然心生一种感觉,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是也可以选择活在无数个这样的瞬间。
有人曾对我说,理想主义终究战胜不了现实主义。
可是我想说,他们其实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战场。
家世优渥的学霸男学生为什么会喜欢上女主这样的女孩,这并不是灰姑娘的童话。
这其实是想告诉我们,相同的人总能找到对方这个道理。
即使在物质世界里属于相差甚远的所谓阶层,但是在精神世界里,他们是站在一起的。
即使他们一时混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灵魂在何处,冥冥之中,他们也一定会找到彼此。
不按照世俗世界的条条框框努力的人,不被这个世俗世界认可。
可是总有一些人,他们的灵魂是醒着的,他们希望能选择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的幸福。
不在物质世界里做人上人又如何,这个目标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期盼。
可是这个现实世界,似乎已经容不下不期盼这个想法的存在。
幸运的是,男中学生的呼喊,被听到了。
这里应该翻译为“魔术,不是创造奇迹,
而是使你能够发现奇迹”你相信我是一个真正的魔术师吗?
你相信我吗?
只有你相信我,我的存在对于你才有意义。
只有你相信魔术,你才能走进这个世界。
最后的信任,很重要。
最后的醒悟,你是真正的魔术师,是你让我开始相信魔术。
从这刻起,我成为了能够看到奇迹的人。
这一刻,魔术师的魔术终于成功。
浪漫的一塌糊涂。
最后一集流了很多眼泪。
而结尾的剧场返场是一个大大的惊喜。
我真的太爱舞台剧的返场,每次都会心动不已。
而把这个形式做到这部剧里,是给观众的礼物。
只能说,非常非常的感谢。
Netflix首页推了好长时间,以为是幼稚的奇幻小言就没看,直到最近剧荒。
印象中池昌旭的颜没问题,演技也没问题,就是挑剧本的眼光有点小问题。
这部音乐剧多少给池欧巴正了名,不枉科班出身,女主颜值也在线,至少比奇怪的搭档强多了。
看惯了偶像时装剧的wuli第一反应可能是拒绝的,毕竟男一男二女一女二除了演出服和校服就没穿过别的衣服,但不影响我这个中年妇女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是看池欧巴的身材,而是原生家庭,校园暴力和社会内卷这种高度的问题。
没错,安娜拉苏玛纳拉低龄的外壳下包裹着一个少年法庭般的硬核。
魔术师一出场就知道这不是奇幻爱情剧了,皱皱巴巴的外套松松垮垮的裤子乡村二手集市都未必淘得到,怎么看也不像是专门去谈恋爱的。
安排了高富帅同桌拯救少女心,但从第一次交易开始画风就急转直下,考虑到一共只有6集想必到结束都不会波波,分级16+有点过于严苛。
果不其然,几次交易后给钱的名场面就被拍到了。
青少年的自尊比天大,其他事情跟这比起来都不是事儿。
如果我是女主我也不会撒谎借钱,而且本身就是一等提出来的交易啊,他是优等生学校肯定会宽大处理吧,出于这些考虑应该实话实说。
谁知道现在有些老师舔得都没下限了。
看到这里挺难过的,学校里的穷学生自尊心是被按在地上摩擦的,又穷成绩又差的就几乎不配拥有。
想起自己当年也不怎么光彩的学生时代:经常烦我借作业后来被我一概拒绝后,同桌提出花钱跟我买,我都忘了当时有没有犹豫,反正是答应了。
她家其实挺困难的,邋里邋遢不怎么洗澡的样子,穿很成熟的衣服,上课总是睡觉,班里男同学在教室里打她。
当年我对她挨打这件事的感受只有两个字:活该。
真的。
以成年人的角度看待可能会说我这种熊孩子落井下石吧,但那并非当年我的心情。
为什么不梳头不洗澡?
大家都在听课你为什么要睡觉?
有本事睡觉有本事写作业啊?
为什么总在我写题的时候烦我?
后来又多了一条,欠了好几次作业的钱不给。。。
跑题了,剧里的女主显然没有这么讨人厌,虽然贫困但并没有放弃,她小心翼翼的收起饭盒,捡回一等扔掉的书并快速撕掉封面,像极了年少时的我晚自习第一个冲出教室只因担心被同学看到父亲的三轮车。。。
雅伊这条线把原生家庭问题和校园暴力都交代了,这部剧的核心是由罗一等的故事体现的。
他是李乙的翻版,是魔术师终其一生想要救赎的自己。
出生在这种家庭的孩子已经躺赢,可是父母为了自己更有面子,不断地灌输罗一等以考上名校法学院为梦想,每次校考都要力争第一,生活中一切的一切都要为这个梦想让路。
好吧你们说那是我的梦想就是吧,反正我也没别的兴趣,直到我遇见她,直到魔术让我第一次真正的开怀大笑,我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那个在你们眼里卑微到甚至不能叫梦想的东西,就是我的梦想,是我这十几年未曾体会的生活。
李乙是一个真正的魔术师,他的天赋他的兴趣他的梦想就是魔术表演,而人们却叫它把戏。
不疯魔不成活,当我清醒的时候不能有梦想,连我疯了以后也必须得是个杀人狂。
我说,你们对普通人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我人生的剧本能不能重写?
每一个苦大仇深的女一都要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二来衬托,丢钱那一幕简直人间真实,此类碰瓷事件不光在学校,即便在某些工作场所也有迹可循。
但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好像荷娜才是那个德行高尚的人,毕竟偷拿食堂的菜,捡到钱没有上交确实不够光彩,可上帝的视角却在说雅伊即便拿了也没错,是荷娜太咄咄逼人了。
我为什么突然想起了疫情时期因为给快递小哥充200元话费而遭网暴跳楼的小姐姐?
所以道德的制高点到底在哪里?
谁有权力给出正确答案?
荷娜第一时间把视频给雅伊和罗一等看,言语冰冷但不能否认是出于信任和关心,这种下意识的反应只存在于单纯的同学关系中,因为成年人不会管对方死活吧。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
本该在大自然里嬉戏的年纪,少男钟情少女怀春的年纪,却只能奔波于各种学习班,刷一套又一套的试题真题模拟题,听起来确实凄惨。
但是,如果真的能穿越时空,如果看到十年后的自己为衣食住行奔波,看尽各种白眼红眼势利眼,曾经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又算得了什么?
吃不了读书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对大多数寒门子弟来说这是一眼就能望到头的路。
所以,如果有所谓的出人头地的梦想,这条路注定是一路荆棘。
这不是梦想的错,不是怀着这样的梦想的少年的错,甚至也不是塑造这样梦想的父母的错,我也不知道究竟是哪里错了。。。
与此同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梦想终究不是所有人的梦想,我喜欢魔术表演,我快乐你快乐他快乐的同时,能够支撑自己平凡的走完一生,这样的梦想就难以启齿么。
如果能想明白这一点,这个世界会不会就不那么卷了?
魔术师的身份通过两个比较玄幻的桥段隐晦的揭示了,第一次是下的钞票雨全部是道具,第二次是雅伊得到安慰是通过与年幼的自己对话而不是与未来的自己,说明魔术师的存在并没有在现实中改变任何事情,他的作用更多是在精神层面让雅伊和一等变得自信与坚强,至于不安好心的社长也不是被魔术变消失了,毕竟没有失踪人口的案子。
这里借魔术师的形象把少年心中对自由的渴望具象化,当少年的内心足够强大后魔术师就消失了。
这种处理挺常见的,尤其多重人格的悬疑片都爱这么玩。
美中不足,作为一部音乐剧,歌舞的桥段略显单薄和突兀,通篇下来没有记忆深刻的旋律。
所以现在,你,相信,魔术吗?
不太够四星,是好看的,但结尾有点迷……导演到底想怎样?是想说要相信梦想 or 相信梦想就会被当成神经病?想起跨文化交际课的教授曾说,她怀孕时已经40+岁,高龄产妇胎儿出问题的几率较高……一般中国人都比较忌讳讨论这个话题,而她老公却说:“没关系,残障之所以被称为残障只是因为他们是少数人,只是因为这个世界是根据「健全人」的构造而建筑的,因而造成了「残障人」的不便。
相反,如果造物主把多数人造成「残障人」的模样,那么相应地,世界就会是更适合「残障人」生活的世界,而「健全人」就各种不便了。
”所以,不要轻易judge,不要轻易下定义贴标签,并不是「大多数人的答案」就是「正确答案」。
只有男二和女主的戏份吸引我 然而两个人的结局也太潦草了
看完cut,没看到音乐的部分所以觉得剧情挺弱的
歌舞剧的设定还是挺少见的 这个简直不能太合适人均出道的hgr(拍群舞很合适)歌还挺好听 就是迪士尼味比较重 虽然剧情老套了点 女主很耐看 黄寅烨里面的造型好乖好爱!
女主家庭贫困被父母抛弃,男主家境富裕同时也背负父母过度的期许。以这样的人物设定,深入探讨青少年面临的各种难题,不论是课业压力、人际关系、对外来的迷惘,或是遭遇挫折后的自我否定,都透过主角的视角很清晰的描述与呈现。就像每个造成《魔幻之音》这些悲剧的根本原因,还是出在这个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价值观,不管是成绩至上的教育体制,还是活在社会的既定标准,都使得大家只能够用成就来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导致问题永远无法解决的恶性循环。
拖沓
迪士尼式歌舞音乐魔幻剧. 即使现实多么的残酷和不幸,只要“信魔术”将获得短暂的快乐. 结尾全体成员合唱跳舞太嗨了. 短发女主太美了. 池昌旭帅啊. 谁是疯子?是我还是世界?
女主人设真的差
在无限刷书俊cut之后,终于迎来了黄寅烨新剧,怎么说呢,音乐是好听的场景也很美,但是剧情有点慢无法看进去,两集弃。等下月新剧再见
3集弃 黄寅烨以后不要再演这种爱而不得的角色了 只有他有看点
因为池昌旭演技超好,颜值超高,期待他的剧大发。
很多年没看过这么大傻叉的女主了,有嘴不说,又当又立,气的心肝疼,还好只有六集
这导演拍的为什么前期都喜欢拖那么长…
水果硬糖成人童话,核心咒语的成功秘密只需要“你相信”,除了你自己,没有人可以定义你拥有的一切。
适合年纪under 16的娃看。有点牵强的剧情和魔术(or魔法),摄影太素了,每个人脸上坑坑洼洼拍的特别清楚。没到气氛下突如其来的唱歌…真的好糟糕。
表现形式很神奇的剧,前面部分歌舞占比多也比较突然时常觉得如果是音乐舞台剧会更有感染力,不过其实对于这个有点奇幻的题材来说这样设计倒也不违和,就是挺奇妙的观感。最喜欢最印象深刻的是罗一等陷入的与其他学生幻境里的舞台:学生方阵好像永远朝着不明方向的前方盲目赶路,恋爱也是浪费时间的妄想,生活好像唯有压抑的黑中追逐一点点光明的前路,自由好像在那春天的花海。感觉到魔术师这个人物存在意义就是埋下残酷社会的现实与理想主义的冲突,大概也想演一些韩剧一如既往特别擅长描绘的人性复杂的点,但是配上这个剧本设定感觉实在是有点荒诞。到最后会渐渐发现本以为的精神寄托是一个特别奇妙脱离尘世甚至可能是幻想异世界的存在但实际上是一个靠把自己也骗过去才能一样仍然活在沉重现实世界里这一真相真的让人梦醒,就是一部反乌托邦题材的剧吧
get不到女主 非常想看下去但是女主总是哭唧唧的性格让我无法看下去甚至看得有点烦 弃剧
这居然是音乐剧,太突然了,一言不合就开舞。上次我看韩国音乐剧还是在百折不挠具海拉的时候。希望自己永远记得“花永远不开在沥青路上”。这部剧探寻的是人生的目的,结局有点理想主义。导演很细腻,要熬过三集。总的来说,看完还挺欣慰的。
表现形式比较特别 小池不愧是音乐剧演员出身 唱歌好好听
内核可以,剧情还是有些俗套。
前三集老套拖沓的剧情真是考验我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