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我沉浸在耿耿余淮的错过,羡慕着耿耿星河欲曙天的陪伴。
悄悄期待着振华三部曲的剧版,更喜欢《暗恋.橘生淮南》。
可是翻拍的是《你好,旧时光》。
年年有余,周周复始。
那一年的初见,她是他的四皇妃。
忘记了细节,只知道那一年她牵着他的手狂奔。
那一年的颁奖,他的眼里只有她,她却只记得将自己的笑脸和镜头给陈桉哥哥。
那一年,约好了一起去师大附中,可是她却失约了。
那一年,他们终于在振华重逢,可他们却是平行线。
终于,林杨擅自转学文,余周周的黑板报成功,一切开始转变。
蒋川,你大爷的。
小公主的凌翔茜一直羡慕着王子般的楚天阔,忽视着身旁的骑士。
三个人的暧昧,最终还是在现实的帮助下,确定了自己的心。
那一年的平安夜,她收到了水晶果。
他的一句话,让她心起波澜。
他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他喜欢成为焦点的感觉。
而她要的是简单的幸福而又平凡。
那一次的作弊,还是蒋川找到了她,楚天阔在考场上拼搏着自己的未来。
那一年的心开始悸动,那一年的秘密森林,那一年的大海边………陈桉一直都是周周最好的引路人,是她眼中的大神。
当学文学理迷茫时,他说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周周,找一个人爱或者来恨吧。
我不太吃大部分青春偶像剧那一套,我不太喜欢冷峻的冰山男主角,不太喜欢出场就自带天才设定的传奇少年,我也不喜欢女主角身边有个遮风挡雨不求回报的男二号,能戳中我的往往都是我们十几岁时真正经历过的那些隐秘的心事。
是广播体操时他戴着袖章绕着喜欢的人打转就想找机会问她一句记得戴胸牌了吗。
是一直想厚着脸皮地跟在她附近,打饭时想坐在她身边,只要她一叫自己名字就忍不住喊一句"到!
"是那个比自己高一年级的学生会主席每次发言都煞有介事得像参加主席竞选,但是他目不斜视地从你面前走过你又忍不住偏过头看他的一刻。
是那个戴着厚镜片,特别刻苦,特别安静,笔记做得密密匝匝却永远考不到好成绩的不太有天分的同桌。
是年级里一个家境优渥,骄傲美丽,被父母管教得很严,被几乎所有女生偷偷羡慕着的女同学。
是青春期的发胖,是喜欢的人从未对自己投注过目光的酸涩,是考试前和小团体一起抱过的那些没什么用的佛脚,是文艺晚会时你在耀眼的灯里睁开眼想在台下最想找到的脸,是你藏在课桌里的海报和叠了一角的武侠小说,是几个紧紧的欢畅的拥抱和更多个来不及说再见的离别。
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过一本书,看过一部剧,里面竟然没有一个面目可憎的角色,主角有主角的耀眼,配角也有配角的动人。
你从每一个人身上竟然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是林翔茜的骄傲和无奈,是辛美香暗暗咬牙的隐忍,是彦一的勇敢和坚持,是小燕子对成长的抗拒和不解,也是周周的敏感和早熟。
这里面没有一个当下热门的电视剧噱头,男女主角没有萌翻人的身高差,没有壁咚地咚甚至连一个拥抱都很难有,没有英雄救美的桥段,没有给女主穿高跟鞋,没有给女主角刷卡,没有去巴厘岛去爱尔兰去威尼斯,男主角只是一个瘦瘦高高的男孩子,不是年级第一名,也不是学生会主席,但是他笑起来,就像小太阳一样,从你遇见他之后,从此人生苦短,甜长。
情节层面上,是有差别的,应该说从一个人的内心独白式的成长,变成上帝视角的高中校园群像了,但是我觉得大部分经典情节是延续了的,只是调整了顺序使之更加紧凑合理,原著更像是日记流水账不适合拍摄。
从九州海上牧云记的编剧缺位导致的灾难,到旧时光的编剧功力,越来越感觉到编剧的重要性,有些小说作家,尤其是像今何在这样的,是没有把文字变成画面的能力的,而有些编剧,比如旧时光的编剧,有着可以媲美原著的人物塑造能力的,原创情节的第九集是目前的巅峰剧集,一个事件串联着前后还把小潘辛锐林杨米乔等等群像人物塑造的很精彩,可以说是比原著更适合拍摄的情节了。
说到底,什么叫遵循原著:文字细节-情节-人物-主旨,按照文字一字不落的拍,并不一定是好事,海牧一个战争拍了五集,今何在觉得好,我觉得差,情节是观众的记忆点,大多数只要按照情节拍也不会出差错,但是可能作为剧集感觉节奏不那么流畅不舒服最重要的,其实是人物,人物是我们爱上一部小说的主要理由,拍摄的最大目的,其实不是还原情节,而是塑造出和原著一样特质的,吸引人的人物,情节只是推动这个人物塑造的一个手段,所以说旧时光的编剧好就好在,选择了不按照原著按部就班的拍,用插叙,倒叙,加上细节联结前后文,调整了结构之后得到的第六集,并不影响人物塑造,还有这时光轮转的隐喻选择了原创一个艺术节的事件,聚集一些矛盾冲突,多方位同时展现了辛锐的家庭悲剧和性格养成,小潘的口是心非和学生为重,林杨的套路和唯周是命,米乔的领导力和不怕事,奔奔的义气和周周的小聪明还有凌翔茜的叛逆和对楚天阔好感,几乎可以说是群像塑造的典范了
29集已经有很多人分析,大部分我都没看,因为已经知道了是很糟心的一集。
所以当我抱着糟心的心情去看,反而对那句不是一种喜欢有了心理准备,没那么难以接受。
一、关于周周的喜欢(一)有了前28集的铺垫,我们都以为周周喜欢林杨,水到渠成。
其实本就如此,到第三十集,是在说她想搞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喜欢。
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
他们的关系是恋人,亲人还是朋友。
林杨的采访中在振华采访之前,问周周:你对于林杨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周周说了以下。
那是在去非洲之前,周周只是确定自己喜欢林杨,但还是不知道是哪种喜欢。
二、关于林杨的塑造林杨的塑造在编剧这里是不成功的,在张新成这里是演绎成功的。
林杨性格被弱化,因为小学的笔墨没描写到的那部分强势,被删掉了。
其实这些情节很好加入,只需要在幼儿园分别之后,小学见面第一天还原原著,林杨不是弱弱地问周周你还记得我么,而是 气势汹汹地说你、第、二、天、为、什、么、没、有、来。
甚至不用加入初中那部分推墙里秒杀温淼的气势,也能够说明林杨并非一直弱势。
他的卑微,更多地来源于对周周妈妈的愧疚,编剧将林杨性格弱化,少了那一分霸道(指对于周周),多了一丝犹疑,造成了林杨在和周周的相处过程中后期一直在追逐。
林杨对自身的采访,说恋爱就像放风筝,只需要周周还能时时刻刻记住他。
林杨默认的恋爱关系,周周默认的我喜欢你,但是不知道是哪种喜欢。
这种关系怎么说呢,在高中可以,对于爱情迷茫的周周,放到成人世界里,还在迷茫,说不过去了。
还是林杨太怂了,试婚纱的时候,怎么可能看不出周周眼里的期盼。
三、关于周周的喜欢(二)振华采访,周周明白了一件事。
就是喜欢,可以不用分的那么清,在漫长的成长岁月中,青梅竹马的优势是什么呢。
大家差不多都听父母说过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夫妻。
夫妻前期都是爱情,后期大部分是亲情,这是岁月磨合的结果。
而青梅竹马的恋人,这份喜欢是建立在年少的友情,成长的亲情,和最后的爱情。
也许太长时间都在友情和亲情中度过,那份爱情少了轰轰烈烈,也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多巴胺或许一直在点点滴滴地释放,没有一瞬间的井喷,让人难以察觉,这份情愫在不知不觉中发芽。
所以到最后,周周也不知道这份喜欢是不是纯粹的爱情,但是,这本来就不只是爱情。
所以她在振华采访中说。。
所以,余女士还是像十八岁的余周周同学那样,只是知道自己喜欢林杨,但是她已经不需要去明确是哪种喜欢。
但是,余女士,你要知道,你是文科大神,你领悟能力太差了,你可以在高三的暑假就明白过来,而不是而立之年的夏天。
所以,林先生在门外偷听了余女士的采访,还是只知道余女士说林杨我喜欢你,也许高三暑假的阴影太大,又听见了这句话的林杨,依然不敢求婚。
余女士的我愿意还是有必要的,如果真是林先生求婚,那么大家更不知道余女士对林先生的感情了,哦,此时是林太太了。
四、关于陈桉更希望他如原著一样是个蓝水被冻住了的人。
既然编剧们已经在29集表明了现实和人生百态,为什么还要将陈桉推向温情,推向与父亲和解,将之前塑造的悲情陈桉冲淡,这个人物也不复经典,他是那个36岁的淡漠青年,捧着冰冻的蓝水,精神在漂泊。
五、关于奔奔戏加太多,此集跳过,明明上一集就可以结束。
六、关于年年有余,周周复始此处本是正书结局,在执子之手,将子拖走之前。
剧里颠倒了时间轴。
看着求婚成功的林先生笑崩的脸,又想起了十七岁的林同学在食堂里笑崩的那一幕。
心里柔软了一下,那就这样吧,三十岁的林先生,你这个时候的样子,真的会让我认同你是那个60岁也年轻的少年。
那个女孩早已如了你的意,可惜你终究比书中缺失了一个初中,缺失了你应有的霸道。
回了山海的二位,周周看见了马路上十八岁版的林杨余周周,同样的书包鞋子,就像最好的我们耿耿重回振华那一幕一样,后门里望去的窗台边嬉笑的是十八岁版的耿耿余淮。
只是为了说明那句话吧,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
你们互相望着,浮现了那一行年年有余,周周复始,也做到了执子之手,我们也知道你们一定会与子偕老。
Conclusion二十四集之后的群像是失败的,好的群像戏应该是如话剧,圣诞夜,钢琴曲穿插几个家庭冲突那里,不着过多笔墨,交代人物铺垫和冲突,反而到了个人大solo那里,完成度不高。
配角戏份过多1.蒋川凌翔茜我希望是开放性结局。
毕竟书里没有盖棺定论,这样改倒是像凌翔茜找了个爱自己的人,并没有两情相悦。
而且书里的蒋川不如剧里,人物更加没有个性,私认为不值得凌翔茜去爱。
而剧里虽然值得被爱,也更加世俗,平淡如水的小夫妻。
虽然还不错,但是我心里不太认同。
2.楚天阔,似乎过于现实了,家族也是资本没错,毕竟你爷爷奋斗的资本给孙子用也没什么,只是我以为楚天阔长大会弥补上当初他缺失的担当,毕竟他并不是一个凤凰男,他的眼界和见识还是在的,这里的结局反而像凤凰男孔雀女的故事。
3、辛锐,个人认为她的原生家庭很难让她有勇气去创业,她要是混国企反而更正常4、林杨夫妇,这是书里确定的称呼,欠他们一场婚礼,欠他们一双儿女。
看看吧,编剧欠的债,我可能想替他还一还,手痒想写婚后番外。
不会改分,冲他们前二十四集的精彩,冲他们28集的番外。
冲导演,李兰迪,张新成,李牵,赵健雷,汤梦佳,许梦圆,柳俊岐以及各个其他演员,还有各位爸爸妈妈们的精彩演绎,就演员来说,他们演技撑起了剧本,态度也很认真,让我看到了93年之后新生代科班生的素质,不用再被80 后那一拨辣眼睛,未来可期。
哪怕是我前期寄予厚望,后期差强人意的编剧,我也会赞美你当初给我们的惊喜,那几集质量超高的群像戏,我会反复观看。
至于林杨夫妇的结局,书里剧里我会联合起来看,甚至自己写番外,脑补,不过不管在书里,还是剧里,在parallel worlds 他们都是林杨夫妇,无论是被奥数苦恼的余周周,还是文科生却擅长数学的余周周,无论是物理数学双奖的林杨,还是理科生却地理强势的林杨,他们都是年级第二couple,是友达以上,恋人亦满的林杨夫妇。
最后最后林先生,你的裤子越来越gay,这几年发生了什么,令人绝望。
图片只能插最后了
我作为两部剧的演员,深深地感受到两部戏的用心之处。
首先向全剧组的工作人员致敬,同时也感受到了朋友们的热情。
《你好旧时光》,好戏在后面。
我希望好戏要让更多的朋友们看到。
用心之作,小潘加油。
(我当了20多年的教导主任,虽然哪都没去过,但是我的学生遍布大江南北,我骄傲因为你们就是我的眼)
振华三部曲的第二部影视作品,好久没看到这么感动的故事了,一口气看完了,林扬小太阳太暖了,默默守在周周背后,为她遮风挡雨,里面的蒋川和茜茜,在蒋川一心一意,不放弃,最终和他的茜茜公主修成正果。
米乔和奔奔让我泪奔又感动,米乔的结局让观众的我很难受,但在剧中的她是快乐的,在她最后的时光和她喜欢的奔奔在一起做她喜欢的事,陪在她身边!这剧每个人物都很丰富,值得一看!
没看过小说,只看了剧,群众相的刻画让人深入人心,高一的松弛社团大办到高三的紧张,整体都很有代入感,从班主任武文陆到教导主任小潘,从班上的转学生路人到主角配角的家庭以及青梅竹马CP乱炖,从单独的男女主到多线的矛盾情感重叠,没看过剧的我每集都很期待。
整个就是又悲伤又难过又兴奋又甜死了。
余周周&林杨余周周理科大学霸,可以说很有天赋,上来直接轻轻松松解出了别人不会的题目,难以相信她小时候成绩很差,被老师扣了小红花,也许是后天潜移默化的努力,很喜欢她,给人很大的能量,即使遭遇父母车祸去世那么惨的事情,她没有自闭,没有消极,没有阴暗,她仍然可以比较乐观的生活,甚至还帮助了辛锐,和她说话也很有意思,不是一板一眼,很有个人魅力。
还很羡慕她有一个北大的少年宫哥哥陈安,可以给她一定的人生指导,比如:主角游戏,做自己的主角。
还好她舅舅舅妈挺好的。
林杨,怎么能有人如此温暖,一直跟在女主后面,女主在的地方就有他,也是超级大学霸,情商智商都超级高的那种,他真的是巧舌如簧,人情世故都懂,在学霸的光环以及能说会道,真的是游刃有余,对标同时发现早恋的楚天阔和凌翔倩直接不打自招,甩锅女生,他是直接把小潘说的一愣一愣的,销售也不过如此。
他俩的情感,是青梅竹马畅通无阻,奈何因为推迟了周周一家旅游不幸导致他俩车祸,他俩有了一点芥蒂,从一开始周周的不想面对,林杨持续发力,从通宵刷票到圣诞节绿帽旁边站到大姨妈疼了悉心照料,周周也算渐渐打开心扉,认识到陈安只是心中偶像,林杨开始搞学业,不在跟在他屁股后面以后,他俩开始甜起来了,真的美好,一起在图书馆讨论,现实中肯定不存在林杨这样的人。
凌翔倩&楚天阔&蒋川凌翔倩:父亲常年不在家,经济支柱,母亲负责她的学业,常年打通关系,为她铺路,比较急功近利,希望她一直第一名,做一个乖巧优秀的小孩子,为了她能竞选主席以及班长都花了很大的心血打通关系,甚至最后单独招生报送考试没考,都想走后门补考,不得不说有关系真的好, 不过倩倩这个人很有个性,她不屑于当形象大使,也很正义,很优秀,就是被管的太死,没啥自己的空间,前期一直喜欢楚天阔,甚至因为他的一句话就放弃了竞选主席,真的傻也是天真,为了男人不值得,敢爱敢恨,知道蒋川从小喜欢自己,但是一直明确表示拒绝,表示自己更喜欢楚天阔,在看烟火的时候,楚天阔没能如约而至,和周周没有太多的摩擦,是很好的朋友,喜欢这种,强强闺蜜没有太多矛盾的。
彼此都很尊重,他俩一起拉琴钢琴的画面真美好。
后来在保送考试被诬陷作弊,感受到了蒋川的温暖,最后选择和他在一起了,包括后来工作以后再次遇到楚天阔,都是离不开不提蒋川,很美好。
其实她也可以选择更好的,毕竟她那么好,就是很难找到一个如此爱她的人,没有那个时间成本还有不敢冒那个风险。
楚天阔:家境朴素,兢兢业业的努力为了更好的前途,学业前途第一,或许这就是跨越阶级的困难,所以他在和凌翔倩有关的事情中犹豫不决,又享受那份简单的美好,又不敢去承担这份爱带来的责任,他选择了推脱,看烟花纠结半天再去,被抓到早恋犹豫甩锅了,凌翔倩出事了,他也只能漠不关心。
蒋川:没颜值没实力全靠一颗真心取胜,跟在倩倩后面的痴情守护,现实中很难有这种人。
辛锐&徐志强辛锐:两个同是转校生,徐志强很喜欢捉弄辛锐,辛锐在周周的帮助下,努力学习,努力活出自己,但始终活在周周的阴影之下,后期想争林杨我不能理解,虽然保送了,但是失去了什么。
不太开心,不得不说努力是有用,但是她拼死拼活的努力不如周周的轻松看起来,她妈妈对她非打即骂,英语口语差也不在乎,但是周周那边一切就很轻易,新年礼物啊还有随身听啊。
徐志强:妈妈是早餐的小商贩,后来米乔发现了我一直以为他俩会有故事,并没有,后期去当兵,整改仪态都端正,很神奇。
米乔&奔奔他俩给我感动的,也很有意思,心脏少女和摩托男,最后米乔没了,奔奔一个人带着米乔的心愿去彩虹的尽头。
一起去看陈奕迅演唱会,然后摩托车没油了遇到的好心的爷爷奶奶那里真的很暖心。
『2018.01.05』真的是我2017最喜欢的一部剧,没有之一。
2018还不知道。
中途被辛锐气到去看了小说,发现剧跟小说还是挺不一样的,但怎么说呢,这二者之间是没法做比较的,在各自领域都让人心动。
我喜欢它,不仅仅是因为林杨余周周,也不是因为张新成李兰迪,而是,很多时候,我看到了叫做“青春”的东西。
无论是余周周高二分科的纠结,还是凌翔茜成绩的不断下滑,亦或是这群人之间的暗生情愫,都像是在回看自己的青春。
当然,我的青春不像他们这般有趣。
最后的最后,蒋川终于追到了他的茜茜公主,而凌翔茜虽然不再出众,却成了遵循自己内心的“普通人”;奔奔看了米乔留下的DV,拾起了自己的梦想;辛锐终究是离自我越来越远,还好她还有许志强;楚天阔还是那个楚天阔,即使是对当下的生活有很多困惑,也不会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陈桉在最后见到了多年没有联系的父亲,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石头。
可是可是,在我的潜意识里,我更愿意结局停在28集,希望他们不要长大,不要经历生活的苦楚,也希望林杨不要再等十年…但是,生活的齿轮到底是继续不停转动,而经历了可能与期待中不同的柴米油盐的平淡和生活的酸甜苦辣后,他们还是成长为了更好的人。
年年有余,周而复始。
希望他们都能拥有最好的幸福。
惠子 2018.01.06
看旧时光的小说已经好多年了,三部曲里最喜欢的就是旧时光,因为她真实接近我的青春。
和很多书粉一样这是一部心底最不愿意被翻拍的小说,因为害怕剧里呈现的林杨周周不是我心中的他们。
经历了对选角的质疑,对一开始剧情改编的失望,而后慢慢接受了剧情的改编,喜欢上了剧里演员塑造出来的群像,尤其是林杨周周,纵使角色和书里不尽相同,但我也明白剧和小说本来就是两种表现形式,不可能一概而论。
辛苦追了两个月,期间又重读了一遍小说,我本是满怀期待等待着结局能给我们一个番外里的林杨夫妇。
结果,最后两集这毁灭式的结局,真的让我有种用了很多年喜欢的杯子被打碎在地上的无力与难过。
不吐不快,最后两集,别人基本按着番外拍,补充的剧情都很好,唯独林杨周周被改的面目全非。
不谈小说只看电视剧,它最后真的完完全全拍崩了,自己推翻了前面的情节。
剧里茜茜作弊是真,28集里林杨班级聚会又照搬小说的话,对着周周说不习惯周围人的眼光,认为他们本来就希望自己是那样(作弊)的人,这话就已经和她真的作弊这个梗矛盾了…既然真的作弊何来的认为别人误会她…周周对着米乔的说喜欢林杨的花,对着米乔的镜头说起十年后的自己时说希望有愿意守护的人,和米乔在医院真心话大冒险时不敢说喜欢林杨时的娇羞,为了实现林杨的梦想考北大,还有天台说林杨有你真好,高考英语作文写给林杨打电话…前面28集拍的那么多的细节,如果这都不是林杨心中的喜欢那还能算什么,请编剧告诉我你眼中的高中时代的喜欢是怎么样的。
十年后蒋川电话里说林杨孤寡青年,周周当年说走就走说回来就回来,茜茜说有些事情没有结果确实会耿耿于怀的。
基本可以说这十年林杨周周没什么所谓在一起,所以这十年干嘛去了呢,编剧大概想说你们自己脑补去吧......前面什么都不交代清楚,后面直接拍周周"求婚",整个就是尬。
还有周周回国回北京打电话给奔奔,然后奔奔从山海跑去北京接她?
第二天又回山海继续摆烤串,这段我也是不明白编剧到底想才表达什么?
编剧从把江边告白改为江边拒绝起,一晃就是十年,也许他是想表达喜欢不是那种喜欢,而是一种被陪伴的习惯(源自操碎了心的蒋川扮演者),但十年的时间还不够余周周这么一个早熟坦荡荡有主见的女侠认清自己的内心吗,最后用十年时间在镜头前得出一个"在每一种关系里都包含着其他情感"的结论,所以excuse me?! 加上林杨采访周周时说看在20多年的同窗情谊份上,所以这十年周周就一直把林杨当同窗和好朋友了罗,编剧一定在搞笑。
最后这有如神来之笔的两集真是让我们剧里的周周人设崩到了大西洋。
好吧,就算余周周去年在非洲终于认清了自己的心,那去年到17年一整年的时间还不够她认真对待林杨的心吗…最后求婚那段拍的也是尬,林杨对周周说你认为我是小太阳那段话两个人的氛围异常诡异。
敢从太平洋追到大西洋的林杨怎么可能怂到求婚说不出口,按最后两集周周的人设,认怂的话这段十年间被吊着的关系早就结束了…蒋川那里也是,要不是演员自己说蒋川是为了换更好地工作,追求什么游戏梦,观众们能看懂他为什么待业在家三个月不上进天天只会打游戏? 一个编剧改编剧情还得靠演员向观众解读,到底是高估观众了还是高估自己的改编水平了。
什么都不交代清楚,要么你就别乱改,省的圆不回来,要么你就多编(拍)几集,交代清楚。
讲真,导演编剧就算最后两集要拍别人的番外,只让林杨夫妇从美国回来参加茜茜和蒋川的婚礼也会让我们这些把这部小说捧在手心做自来水认真追剧两个月的书粉和观众不这么生气。
我爱书里的周周林杨,也爱剧里前28集的周周林杨。
正因为爱这部小说,所以才对这结局感到生气。
看完结局后我只是把五星改为了四星,终归还是因为不舍不忍心。
二熊从不宣传旧时光,也许就是被这毁灭式的改编气昏了吧。
我亲儿子要是改成这样,我早已拎起我的大刀赶路了。
我只能说,书里的他们就是最好的他们。
还是期待橘生淮南吧。
当然每个人观感不会一样,肯定也有满意这结局的,只是有多喜欢才会有多生气。
如果有一天旧时光被拍成电影,我希望那位编剧你一定要认真读读小说,顺顺逻辑,我拜托您了。
剧里的林杨可太可怜了,十年间都也没能做到万事如意更别说万事胜意了。
十年才等来一句我喜欢你。
这个系列的第二个作品,我好像是在余周周的故事里看见了编剧和导演的野心。
是非常非常温柔、缓慢的野心。
它想告诉我,虽然是一个系列,虽然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年级一样的老师主任穿着一样的校服,也可以生出完全不同的花来。
很久以前我一直固执地做着原著党,觉得改编的人可能都是为了某些目的把原作者费心写出来养出来的作品改的面目全非。
但现在没有了。
就好像你不看西游记原著永远都不会知道,原来书中唐僧孙悟空的性格和电视剧那个经典形象有那么大的出入--编剧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更好地将这个故事告诉你,而导演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更好地把编剧想表达的东西影像化。
完全照搬原著也好,有所改动也好,我不想以是否改编为好坏,只想单纯以作品本身说话。
所以我到现在还是不能接受电视版择天记的故事,也许只是因为它把我的陈长生和徐有容,把这个故事完全改了,它只是套着IP的另外一个故事。
话说远了。
有太多话想说,我下次更新。
上一篇影评,我是第一次被人赞了“有用”,很谢谢各位这么看得起我,我很幸福。
如果余周周要相同类型,我更喜欢张含韵,男主和心里的林阳不一样,凌翔茜也不一样,米桥和楚天阔还算可以
这不是我原著党心目中的林杨 与最好的我们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编剧垃圾 就这样
余周周和林杨的故事是我想要的青春期初恋的样子~
细节好演技也都还在线,然而剧情狗血,比起《最好的我们》差远了,仿佛看到十年前所有狗血一齐喷撒,班级戏宛如《淘气包马小跳》《快乐星球》,还有主角父母车祸双亡这样的老梗……
很尬,很扯
“振华三部曲”能不能不要总是毁在最后两集啊?
很多朋友都很喜欢,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青春太平淡了又或者是一开始期望太大感受不到太多,主角光环太多了,情节人物表现的不够细腻。。。
比最好的我们差很多 第一集就不抓人眼球 再看看后续吧...
非原著党表示,如果这都不能被称之为好看的青春片,还有谁能配得上这样的称赞。(鼓励性质加一星)
这里面的角色,不管男女都好恶心
不怎么爱看青春片,听说这个没有打架怀孕那些个乱七八糟的才来看的,但是只说剧,看剧体验真不好。没有片头,我就喜欢看剧的时候听听片头片尾,看看MV,这个倒好,每一集还都有上集剧情下集预告,跳过片头片尾还跳不掉,烦人!不能单独放一个系列吗?这镜头晃得太恶心人了,专业摄影师吗?剧组买不起支架,还是觉得这种拍摄方法特牛批?!就算没有主角滤镜,前期女主就是把男主当备胎,对他的好不拒绝,只有当他妨碍她见陈桉的时候才会说“只是把你当朋友”!前十几集都看得挺憋屈的,女主特别关心和她没啥关系的人的想法(辛锐),一点也不关心关心她的人的想法(男主)。还老是随意许诺,随时失信于人,太讨厌了!男主也不把骗人当回事。
作为青春校园网络剧,要比很多同类型的剧好——如果它不叫「你好旧时光」,改编得一点都不高级,而是投机取巧;其实看下来完全觉得没必要改原著,换掉了所有人的名字,其实不就是一部套路却讨喜的青春剧么?
一起同过窗就是我心中的最佳校园片,其他校园剧都是老套剧。
(补标 怎么说,考古到这部剧,一塌糊涂。当年实习中午不睡觉看了两集气的我直呼浪费午休时间。
我觉得一部好的电视剧成功首先男女主角要合适 这部剧男女主角很合适 特别是女主角笑起来好甜 你年纪也符合 我很喜欢看这种类型的电视剧
2星给第6到12集和片尾曲。所谓的全景就是碎片式剧情,就是常常主次不分剪辑突兀,乱改编的时候还要硬套小说,导致人设崩塌,比如凌主动作弊,男女主已经情侣模式相处却又莫名崩塌女主人设,编剧这种恶心的随意发挥还自以为高明的手法真恶心,走好不送。
校园纯纯的爱
到底在讲什么?是校园?还是别的?每个家庭都那么不完整,就不能有个正常家庭吗?这是哪个年代?好混乱。
男主演技有点捉急,女主不漂亮,但是有些情节还是很触动我的!
加强了原著的玛丽苏元素,女主高一就天赋异禀,天天看小说还能找到了两个学校的学霸加老师都看不出的大学数学问题,男主的设定就是没有灵魂,唯一的重心的就是女主,全班人都喜欢女主,女主换到文科全班给他写留言。换了个接地气的环境,玛丽苏还是玛丽苏,不会变成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