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段时间,跟男友人a与男友人b见面聊天。
他们聊起了遭到女友背叛的朋友,b说,精神出轨很严重,他绝对接受不了女友精神出轨。
接着他又说,女人一旦肉体出轨,精神也不可能回来了;男人则不一样,男人就算肉体出轨,也还会回家。
他们顺着这个话题聊到了丈夫孕中出轨。
某小伙伴公司人多事杂,丈夫孕中出轨的事情她听说过不少,每次八卦起来,都一脸心寒。
怎么不是呢?
女人因为男人的缘故正与身体的各种不适艰苦作战的时候,男人不能分担苦痛就算了,还忍不住一晌贪欢,等到以后孩子生下来,冠的也是他的姓氏。
男人的逻辑不是这样,b说这很正常,a沉默认同,看他们两人的面色,孕中出轨就跟饭堂吃饭磕到沙子一样。
B说,男人出轨值得谅解。
我问他,如果你的女朋友肉体出轨但精神没有出轨,你能接受吗?
他大概从来没有想过这个,想了好一阵才说:“接受不了,我会觉得她很脏。
”“你这样不是双重标准吗?
”他呆了一下,说:“你说我双重标准也是这样子,我就是双重标准。
”“双重标准”明明是贬义的,社会有多纵容男人,他才能这么爽快地承认自己的双重标准,不以为忤,甚至理直气壮。
2最近初中建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嘟嘟嘟响个不停。
里面有些人很早就结婚了,有些还单身。
几个单身男在里面说:还年轻,不用急,还有大把时间。
不记得有没有过了一天的时间,一个女孩子在群里说她还没有结婚,早婚男a大呼不信,隐晦地暗示她年纪不小了;早婚男b更直接,说:“那你不成了老姑婆?
”男人总是活得比女人轻松。
3说回《女人俱乐部》吧——朱莉19岁的时候未婚生女。
她中学辍学,无父无母,姑妈待她刻薄,男友人间消失,说好要永远在一起的朋友们即将各自奔赴未来,唯有朱莉无所依靠,又看不见未来。
她选择了把女儿放到孤儿院门口。
二十年后,长大的女儿恨朱莉自私,恨她不要自己。
当初拍拍屁股一走了之的男人呢?
Robert对嘉丽说:“我不知道!
”而后获得原谅,父女团聚。
朱莉怀胎十个月的艰辛,分娩的痛,19岁少女带着小女婴的彷徨、无措、心慌、羞耻,都比不过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的一句不知道。
知道是朱莉亲手扔掉女儿,Robert也厌弃这个不停地说谎的女人,婚礼不要了,冷冷地转身把她的哀求甩开。
什么爱啊珍惜啊承诺都不值钱,就像二十年前一样,说翻脸就翻脸,说不要就不要。
他都忘记了他也有份亲手扔掉女儿,Robert没有资格指责朱莉。
Robert向嘉丽讲述他游历中的奇遇,浪子变成老浪子;相同的时间里,朱莉承受别人的指指点点,从单纯变得精明。
男人总是活得更轻松。
风流过快活完,他说他要自由,于是把女人抛弃,以自由的名义拥有更多的女人;玩够了,累了,老了,想要安定了,回过头来,三两句甜言蜜语便又想回到最初。
4要描写一个女人的落魄,总是得通过男人。
没有男人的珍妮寂寞难耐、有一个猥琐老公的肥菜卑微到地底、有一个贱格情夫的小叽喳毫无尊严、被男人抛弃的朱莉尝尽苦头、有一个懦弱又自大的老公的容丹丹被迫越来越强势,甚至有一个坏哥哥的cindy精神失常。
落魄的女人才好发生故事,于是这部电视剧的渣男特别多,唯一一个好男人死于非命。
男人在整个生命里都有朋友。
女人可以每周抽出一天和朋友haapy hour吗?
这部剧写尽了各种中年妇女所会遭遇的心境。
小诗:中产阶级家庭妇女,表面风光,内里完全丧失自我,为家庭付出几十年,却得不到家人肯定。
曾经有人说过如果家庭妇女(包括绝大部分做基础职位的妇女)把放在家庭的心思全部解放出来放到事业上,那成绩是可以看的到的。
但是放在家庭,却总是被忽视,一切变的理所应当。
这一直是对女性的不公平。
也是最普遍的社会现象。
cindy:少有的敢于坚持追求自己年少梦想的女性,放弃婚姻,放弃家庭,只为梦想,结果很现实的只能孤身住进精神病院小吱喳:中年失婚&和有妇之夫婚外情,中年失婚女性在身体(性)和感情上都是很软弱的,渐渐失去的年轻容貌身体,也渐渐的不受关注,简单一句称呼“靓女”抑或“师奶”心情差天动地。
不管爱与不爱,这时只要有个男人还愿意理睬,就像抓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为的只是证明自己还有人要,有存在的价值。
现实生活中离异或丧偶的女人行为不检点的多,大都是这样的原因。
在这种时候,如果没有一帮好姐妹寄托感情,真的很容易让人沉沦肥菜:好多人讲肥菜坏,我不觉。
看看身边为人妇的朋友们吧,哪一个妻子不是一心向着老公的。
我能见到很多为了老公背叛朋友的,但没见过老婆为了朋友背叛老公的。
电视剧只是把矛盾扩大化,但其实肥菜的情况真的很普遍。
被老公嫌弃,被老公哄一下高兴感动的一塌胡涂,看不清老公对自己的感情还有多少是真的,理不清也不敢去理两个人的关系。
就这样低声下气的准备将就一世。
珍妮:“剩女”,无论什么原因被剩下,到这个年龄没结婚,就被归为剩女。
剩女+宅女,就是小伙伴们刚找到珍妮时的样子。
邋遢,自暴自弃,最后自卑,没有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朱莉:最悲惨的社会缩影,一直以来都很努力,努力争取朋友的认同,努力寻求人生伴侣,她的自私是一次次被朋友男人背叛抛弃以后留下的阴影。
但她的性格是最坚强的,无论遭遇什么,她还是能再一次站起来,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
看朱莉的时候会有种人力抗争不过命运的悲凉感觉。
片子讲述了当女人也有自己的朋友时境遇心情的变化,重拾友谊,聚会,聊心事,让他们重拾自信,重新回到几十年前,不需要依附别人也可以快乐生活。
现实社会中无论是有家庭有子女,单身,失婚,太多太多女人在一定年龄后都完全忘记了朋友,就像m club成员这二十几年来的情况。
不知道是社会伦理道理观,还是女人的天性,朋友对于女人而言似乎只是在青春年少时,真是让人不胜唏嘘
古早的评,硬盘坏了,整理资料,害怕丢失,就贴上来了,很不成熟,纯粹自娱自乐。
刚刚开始看就有点泄气,后来慢慢就放下了。
冲着几个老美女去的,但是看到的结果就是岁月是把杀猪刀。
脑海中反复回放着一句话,人生中最残忍的事情,某过于英雄断腕,美人迟暮。
尤其是李丽珍,曾经的青春退却之后,不管再怎么涂脂抹粉,扮可爱,还这也是像是整容手术失败之后的凄凉。
于是,把原版韩国电影找出来,看的倒是很有滋有味。
到底旧瓶装新酒,酒的滋味也是不同的,有勾兑的,也有慢慢酝酿的。
今天无聊了,看到剧终了,还是拔出来看了一下。
到底是为了大团圆结局,Cyndi如愿以偿的让M club参加了舞蹈大赛,并且获得了冠军,但是他们的舞蹈说实话,实在是烂。
如果我是编剧,就会安排他们收获回忆,而不会收获大奖,毕竟那样太不现实了。
看到很多网友的留言和自己都一样,跳舞的时候,成年的女子和青年的女孩的身影交织,实在是让人感慨,尤其是袁洁莹脱下面具的一刻,实在是让人激动,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流泪,或许是那一刻袁洁莹脸上的眼泪,不是假的,于是我心底的什么东西也被打动了。
对于这样一部剧,这就够了:一首好听的歌,几个美丽的女子,还有一句话:人生中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曾经拥有青春,永远拥有朋友。
20140606
看完《女人俱乐部》大结局,看到戏里面的主角们各自展开自己的新生活再用whatsapp联系大家时才恍然大悟,为什么我越看到后面的代入感越强。
原来这不是她们的故事,也有可能在说你,也能可能在说我,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M Club.《女人俱乐部》,乍听名字跟一般TVB的九点半档的师奶肥皂剧无异。
吸引到我去看的原因主要是演员阵容,其次是之前强大的宣传攻势。
这电视剧讲的其实是六个中学时期很要好的姐妹淘M Club毕业接近三十年后重遇所发生的一些事。
不用毕业三十年,从踏进社会的第一天起,各自踏上不同的分岔路,就注定是一条条截然不同的轨迹。
如果不是同一个城市或者离得不远,往后如果要见面,要么趁逢年过节,要么在同伴新婚的盛宴了。
剧中几位主角之所以能再次聚首,靠的是一个穿针引线的角色Cyndi. 其实连我自己也差点忘记了,在我的空间底部,有一堆日志记载着我也曾经担任着Cyndi的角色。
曾几何时我也一手包办过假期聚会同学聚会班级聚会节日聚会,也曾几何时何其重视友情却又患得患失,生怕友谊不能千载不变。
但现实很快就会教会你什么是“顺其自然”,不过Cyndi就是这样一个逆其道而行之的角色。
罹患精神病的她只记得和M Club的姊妹情,靠着她的病情和执拗当然还有大家对她的关心最后才将早已南辕北辙的M Club重新聚集起来。
现在中当然不会有太多Cyndi这样的角色,但一段段友谊确实需要一个这样负责维系的角色,才能得以延续。
对于友情,也许是过去十年已经写得太多,来到今天已经词穷,很难再写出一些新的解读。
但看完这套剧集,不期然令我想起我也曾经有我的M Club,我也是曾经的Cyndi,当初高呼友谊万岁的是我,如今说顺其自然的也是我。
电视剧终归是电视剧,现实生活中的友情不会像剧集里面那么戏剧化,也不会经历那么多大大小小的跌宕和风浪。
现实中,更多的是明明是走在一条路上,到下个路口却分道扬镳了;明明是河水井水不相往还,却又在某个路口起走在一起了。
就好似陈奕话斋“为何旧知己 在最后变不到老友” 我相信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友情会变得越来越醇,就像谭咏麟在剧中说:“几十年噶朋友可以起埋一齐,无可能净系靠缘分,中间亦一定会发生过好多大大小小噶事,开心同埋唔开心,性格唔同,避开唔到都会有争执同摩擦。
嬲起上来,我捻会捻过绝交都未定。
但系朋友系可以包容,嗰种互相信任系可以令到你相信无论你成功、失败或者你做错事,朋友依然会起你身边支持同鼓励。
坚持到尾,感情会升华,朋友同亲人已经系无分别。
“ 亦如李若彤起大结局最后一段旁白 “时间一日一日咁过,我地以为过左好耐,其实根本同十六岁噶时候一样,大家都无变过。
朋友的”朋“字有两个月,意思要月月见。
但系而家科技发达,就算天涯海角,仍然可以随时联络。
唔单止月月见,日日见,时时刻刻都可以见。
有时都觉得几吵嘎。
朋友就系一样咁奇怪噶物体,无血缘关系,但你偏偏会着紧,会上心。
朋友好,会真心为对方高兴。
朋友失意,会真心为对方流眼泪。
朋友同青春一样,人人一生中总会拥有过。
但朋友同青春唔同,因为人老左,朋友可以进阶成为老友。
但人老左,青春就只可以永远留起心里面,脑里面,回忆里面。
人生最幸福莫过于,曾经拥有青春,永远拥有朋友。
”看到最后才明白,即使我没有朋友未婚怀孕被未婚夫抛弃,没有朋友跟自己的上司搞婚外情,也没有朋友患上精神病,但每个人的青春有共性,朋友之间的感情有共性,所以在M Club身上,或多或少地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最后讲一下这套剧集的配乐,由于剧集的基调是八十年代,所以用了大量八十年代当红歌手的歌曲作为配乐:有谭咏麟,梅艳芳,陈百强等。
这些配乐为剧集生色不少之余,剧中七位女主角及各位配角的演技也可圈可点。
尤其是陈慧珊,成功塑造了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反派角色,演技相当棒。
姑姑真的到了姑姑的年纪,47岁的李若彤在TVB新剧《女人俱乐部》里出演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师奶角色,当女神变成了女神经,多少男人心碎又有多少女人如我一样感慨。
关于年龄公开资料里,李若彤的出生年份从来都是未知,她也从未对外公布。
当年做空姐被星探意外挖掘,演了几个广告和花瓶角色,然后被杜琪峰签约,简历表上赫然写着1973年出生,这应该就是粉丝们唯一可信赖的出处。
阴差阳错,直到2013年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开拍曾志伟的《女人俱乐部》,才被港媒爆出,其实她早在1986年就以19岁之龄考入国泰航空当空姐,数数手指,今年应该是47岁。
面对年龄造假的质疑,她倒也来的坦然,一句从未公布何来造假,便堵住了众人的嘴。
事实上,如今这个年龄的姑姑,踢爆年龄只会更加被赞叹驻颜有术,姑姑还是姑姑,而你我早已不再是翩翩少年。
关于绯闻十年如一日的不离不弃,则是关于李若彤另一个常常被人提起的话题。
香港商人郭应泉曾是上世纪90年代上市公司“中华发展”的主席,可惜没能扛过1997年的金融风暴,自此之后常常传出负债的新闻,连同李若彤也被媒体戏称“压债夫人”。
实际上,算算两人好上的日子,那时候的郭也早已江河日下,加上比李大了足足20岁,十年之后终是郭提出了分手。
我宁愿相信郭是为了李好,正如李若彤坚信“他还是一个好人”一样。
可惜事与愿违 ,情伤之后的李若彤沉寂许久,并换上了抑郁疾病,也许更加遗憾的是她自己在访谈中提到的,“错过了与孩子的缘分”。
关于复出从2004年拍摄完电影《青花》以后,一直到2013年受曾志伟之邀接拍电视剧《女人俱乐部》之前,李若彤再没拍摄过电影或电视剧。
网络上时不时会被翻炒出来的,“李若彤成为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的新闻也被证实为误传,现实生活中的她正忙着为自己的妹妹带孩子。
这一次重回大众视野,李若彤的角色让人大跌眼镜,戏里的女儿比当年看“姑姑”的我们还要大。
可偏偏这一次,我却觉得她终于扔掉了那些包袱,当年的木头美人,也有了生动的表情和精湛的演技。
年龄是硬伤,单身是硬伤,这个世界对于女人的要求总是那么苛刻。
岁月残酷,容颜易逝,也只有这样才能看透这红尘俗世,比起不食人间烟火,更爱这繁花丛中来去自如的姑姑。
我能说这不片子比起原版阳光姐妹淘差距不是一点点好吗,我逗比一样的居然还全部追完了,无语到爆。
全部人物的性格不仅古怪而且扭曲,嘉丽可以默默忍受小诗这样的母亲清远委屈自己也要保护小诗的家庭幸福。
但是对朱莉完全抵触,简直不明白她大脑怎么长的。
难道真的是人总是喜欢伤害在乎她的人?
朱莉的印度阿三男友简直就是“我的前任是极品”好不好,完全不明白喜欢他什么。
剧中唯一爱的是珍妮以及她的小男友,还稍稍有点喜剧的赶脚好吗。
最后吐槽编剧,你把小诗好好老公弄死是闹哪样啊?
就为了增加一点槽点吗????
<图片1>还比如朱莉为了和小诗,Cindy做朋友,问问她喜欢谁,明明自己喜欢张国荣,却说我也喜欢阿伦。
片头和片尾,配乐都很不错,我当然还是最爱《星斗群》,《星斗群》之于《女人俱乐部》,就像《越难越爱》之于《使徒行者》,莫扎特的《G大调小夜曲》之于《三人行》,《your latest trick》之于《壹号皇庭》《岁月如歌》之于《冲上云霄》
说不看不看的,还是看完了。
5月初看到第8集,想怀旧一下的主角陆续登场完毕,心满意足,便说不想看下去了。
毕竟这样的剧情很难抓住人,早不再是学生,没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和情绪。
断掉半个月后,却在某个双休日又毫无因由地捡了起来,然后就一路看到了最后。
原来他们的魔力大到如此。
李丽珍读完台词后还是会习惯性地撇撇嘴,那弧度和20年前的方婷一模一样;姑姑十年不拍戏了,老公死掉这样的狗血剧情她演起来却让我泪下;陈慧珊演巫婆式的反派,居然眼角眉梢都透着可爱;吴启华在这部戏里是一个完全褪去了男神光环的普通中年男人,但他只要一安静微笑起来,就还是男神,不折不扣。
还有袁洁莹张慧仪郑敬基。。。
要我如何舍弃?
再忙碌的工作中,再琐碎的生活里,我都记得我曾经爱过他们。
所以剧情什么的真的不重要了,况且这部在近两年的tvb里已算过得去。
看到那一段,朱莉时隔二十六年后仍然抓起礼物,甩掉鞋子,一路狂奔追校长的车,我堕入情网你却在网外看始终不释放,画面不断闪回少女时的她,一样的不顾一切气喘吁吁,这奔跑中的力量。
外貌都改变,处境都变,情怀未变。
我觉得这部戏才是港剧近年最被低估的一部,每个演员都交足戏,尤其是陈慧珊,骄傲、神经质还有后段的啜泣、吃汉堡,声量有强弱,情绪有渐变,拿捏到位之余还有细节可推敲。
七位女主里,也就江欣燕和陈慧珊两个没在出道之初当过花瓶吧,江欣燕是模仿见长的谐星,延续到本剧的罗凤仙;而陈慧珊出道就是气质女主,淬炼至今表演里确实更加有层次。
两个年代交错的剪接手法,《天与地》被奉为神剧,《女人俱乐部》被嘲为烂剧,我觉得个中差距就是:前者是男人剧,后者是师奶剧。
所以《天与地》从首集吃人肉的阴郁氛围,到政治隐喻和城市已死的探讨,有内容有深度;《女人俱乐部》就唯有贩卖回忆、婆媳不和、家长里短和缀述直白的梦想、浅显易懂的姐妹关系。
总的来说,剧情是无脑的,但结构是完整的;故事是积弱的,但线索是渐进的;结局是俗套的,但又不乏亮点,比如袁洁莹舞至忘情脱掉面罩完全在我意料之外,差点大哭。
某天在家的晚上,與家人一邊聊天、一邊隨意摁著遙控器轉著節目,無意中轉到TVB,剛好在放著這部劇。
忽地想起不久前的宣傳,據說由曾志偉監製,出面邀請了一眾當年的女神回來拍的這部劇。
看著劇情,當時已是放到臨近結局,於是又在網上重新補回,以便迎接大結局。
當然一開始對所謂的名人“回歸”並不抱有太多期待,皆因TVB 今年確實不甚景氣,即便邀請當年鼎盛時期的各紅人回歸,效果也不見得很驚喜,不是主演演員過氣而演技不再,更多是因為缺少好的劇本及配角(或說年輕一輩演員)青黃不接,著實難以與老戲骨搭上戲。
TVB鼎盛時期的好戲,之前常常有人總結為時裝劇“警匪、醫生、大律師”,古裝劇是“宮鬥、廚師、騷文人”。
從題材來看,這樣分類確實沒錯。
而仔細想想,卻又好像不僅僅只是如此,90年代,時代劇稱霸電視圈,《創世紀》、《流金歲月》、《天地男兒》等等,無不以暴風驟雨之勢衝擊觀眾,古裝劇又有多次翻拍金庸的武俠片,各種古典名著、文人軼事改編的故事,《再生緣》、《施公奇案》、《聊齋》等等。
在那個手機及網絡還未很發達的年代,看電視是最主要的娛樂方式,做作業做到一半,都要偷溜出來喝水上廁所,只為瞥幾眼電視,也是很歡樂的事情。
甚至可以說,港劇和港產片幾乎奠定了我的三觀。
到後來上了大學,晚上窩在宿舍可以看各種各樣電視劇,TVB卻少有好劇可追了。
都市劇確實TVB的拿手好戲,在每個平凡崗位上的人,警察、醫生、 律師、教師又好,抑或消防員、飛行員、公務員、演員、商人也好,題材不一樣,但深入人心的原因卻是類似的,一是貼近現實和人性的生活情懷。
很久以前,中學的語文老師跟說過,一部好的作品,是能引起人性共鳴的作品,可以穿越時代、跨越種族國界,直達每個人的心靈之中。
二是傳達的正面能量和積極的精神。
而傳遞的正面積極的能量,港劇之中,最令人敬佩的是對專業的追求,最令人感動的是堅守的毅力,最打動人心的是團隊的默契和信任,最激動人心是拼搏的激情和勇氣。
就如這部劇來講,是TVB近年來少有好劇。
首先從劇本主題來看,雖然此劇改變自韓國電影《陽光姐妹淘》,然又更深入了一層,有更多的懷舊情調和堅守夢想的精神。
女生之間的友誼,常常不及男生般坦蕩爽朗,男生們有爭執有不爽,打一架出口氣,也就一笑泯恩仇了。
而女生卻因為各種各樣小事情可以生出許多嫌隙,生出許多是非;即便好來好去,經過了青春期的躁動,在事業奮鬥和建立家庭之後,生活的重心更多是專著事業和操持家事,友誼亦慢慢變淡。
劇中講述的就是這樣的故事,年輕時因朱莉的加入,而與丹丹決裂;後來又因各奔前程而疏忽照顧朱莉母女,產生種種事端,最終各散東西。
28年後的重遇,既富戲劇性,又合乎常情。
鳳仙的舞室是她們的一個基地,包含著她們幾乎所有的青春回憶——友誼、初戀、秘密。
而這里將要被毀滅之際,重新集合的她們又一同找回當年的記憶,共同捍衛她們的舞室。
若說這部劇是關於回憶,那麼就不僅僅是劇中主角們找回青春的回憶,還有觀眾在找回青春的回憶和對港劇港產片美好時代的回憶。
有人說這是一部港版的《致青春》,我覺得這部劇較之有更深的情懷,不只是初戀難忘,而刻畫更深的女人之間的友誼和對夢想的堅持。
都說女人友誼很脆弱,一言不合,便就此陌路,而這部劇見證的就是女人的友誼,有間隙有不和,有妒忌甚至有陷害,但最終都可以原諒一切,都可以和好如初。
而不論是團體面對的共同困難,還是個人遇到的困境,都是共同進退,絕不留下一個。
當大家知道是肥菜遭到丈夫的欺騙而無意中出賣朋友,肥菜回來向大家道歉而糟糕拒絕之後,Cyndi只是講一句,你只是遲到了;當丹丹在最後比賽時問Cyndi,你們還當我是朋友?
Cyndi說,幾十年了,不止是朋友,還是老朋友。
M Club隨時歡迎你。
我相信,很多時候,女人之間根本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經歷將近三十年的風風雨雨,太多的人生際遇之後,無論是執著什麼、依賴什麼,只是需要有人先退一步,原諒、寬恕,或是重新開始,都並不是太難的事。
只需要下定決心,只需懂得放開。
就如小詩的婆婆講的一句,重新開始,適合任何人在任何時候。
劇中所講的故事,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一同追星、一同上體育課、一同講其他人的是非八卦、一同吃飯逛街。
年少時,追求新鮮刺激,越是犯禁的事情,越是覺得有趣過癮,偏是越想嘗試。
到年紀漸大,大多數的女人卻選擇過早地放棄保持一個優雅的自己,諸如覺得年紀大了,某些衣服就不能穿了,會被取笑;年紀大了,要照顧形象,許多瘋狂的事情就不能做了;年紀大了,還是省點錢買菜什麼的去好了。
在專注工作和照顧家庭之餘,女人還應該有屬於自己空間,有自己的形象、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友誼。
或者說比較倒霉的是,劇中的幾位主角的婚姻並不是十分愉快,朱莉未婚產子遭到拋棄,小詩在幸福婚姻之中卻中年喪夫,小吱喳因丈夫不能原諒她間接導致破產便帶走兩個兒子而淪落為他人情婦遭到利用,肥菜的丈夫只會對她呼呼喝喝當工人使喚,珍妮因要照顧中風的母親而到處奔波無暇打扮談戀愛,Cyndi執著跳舞不諳世事而遭到騙財騙色,而丹丹即便搶到到各人心中的王子,也得不到王子的心。
而整部劇的主旋律卻不是因為各人因各自的悲慘際遇而走到一起同病相憐,而是因為走到一起才有重拾走出困境的信心。
這樣的主題很老土,卻十分真實而動人。
她們可能各是一類人的縮影,雖然各有各的困擾和不幸,而人生那麼長,不能輕易放棄和墮落,進一步又好,退一步又好,換一個角度也好,換一種方式也好,都能活出不一樣的精彩。
其次是選角。
這部戲的演員“回歸”確實令人眼前一亮。
之前TVB劇所言的名人回歸,諸如呂良偉、苗僑偉、黃日華、黃子華、戚美珍,甚至更老一代的人所謂“回歸”,都因為各種原因,而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這次回歸的陣容可謂豪華,一眾女神幾乎全是闊別影壇多年而因此劇重聚首。
即便多年沒有演戲,除開頭覺得有些生硬,很快就都進入狀態,而表現得非常自然。
劇中不斷穿插年輕時的故事,而年輕一代的演員都算是較新面孔(恕我最近關注香港娛樂圈較少),演技稚嫩,并不成熟,卻也恰如其分地將少女情懷表現得很到位,飾演黃河的妹紙也相當可愛,倒是力捧的岑麗香每每在劇中都顯得不如人意,總讓人有種慌慌忙忙、冒冒失失的感覺。
劇中的男人卻成了配角,而同樣闊別演藝圈多年的鄭丹瑞和吳啟華的表現,算是非常放得開,絲毫不覺得做作;崔建邦和鄭敬基都是本色演出,差強人意。
再有便是一眾老戲骨,演刁鑽婆婆的苗金鳳和耍寶小詩爸爸盧大偉,中風的珍妮媽呂珊,都把角色演繹得非常到位。
最後再有不得不提的,就是小詩家菲傭Daisy,絕對誠意演出!
新一代的青春和稚嫩,中年一代的迷惘、掙扎和堅守,老一代的豁然、幽默和人生智慧,三個層次的演繹都十分出色,沒有搶戲,沒有做作。
個中可想而知,需要這麼多不同年齡層的演員配合和默契,在中間調度的人(曾志偉)功不可沒。
最後是各種雜感。
無線的劇看多了,大致都知道劇情發展脈絡,橋段情節的設定幾乎都有套路可循,所以中間漏掉或跳過也沒太大影響。
而前面也說到,我看的時候接近結局,前面是重新煲的,但卻是一集都不想跳過,不是猜不到中間的劇情,而是好像重溫一個美好故事,不想錯過和漏掉哪怕一段。
看的過程中,不自覺就將自己和幾個閨蜜代入其中,回憶起那些屬於我們的“那些年”。
這種感覺,確實《致青春》和《那些年》都給不了我的感覺(個人偏好問題,對《那些年》和《致青春》并不十分有感,都太浮誇而不接地氣)。
而當然啦,私心里還是帶著看女神的心態的。
最喜歡的當然是袁潔瑩的角色,這麼多位女神裡面,看過最多的就是袁潔瑩的戲。
她的戲路非常廣,而且那種酷酷的感覺最帶感了。
當年最喜歡她的戲是《人龍傳說》、《闔府統請》和《大喜之家》。
她跟陳浩民當時真是男才女貌,襯到絕啊!
讓人有種他們不能在一起就惋惜到心疼的感覺。
而後面兩部都是比較輕鬆大團圓結局的故事,同樣非常有港味的劇。
而這幾位主角裡面,也只有她和李若彤保持得最好了,其他幾位風韻猶存,但畢竟歲月不饒人了。
而她劇中所扮演的角色性格,又與我本身性格比較相近,都是短髮帥氣的事業型女人(我短髮但不帥氣,事業未成),外表堅強,內心脆弱;外表冷漠,內心柔弱得很啊。
(就是她淪為別人情婦的一段很心酸啊,所以到她決心分手的時候,真的好痛快!
)然後要贊的是台詞。
這部劇創造了很多經典金句啊,也有很多感人和不做作的對白,惹得人又哭又笑。
如果有時間的話,真的很想整理一下劇中的各種金句。
嗯,看這部劇找回很多美好的回憶。
看不下去啊
大家虽然演的好,但是....太心碎了,女神们都垮了
好笑..
为什么连续都是烂片。。
全线老美女回归,冲着这个也得看看,坚持看了几集觉得不咋地,结果还是弃剧了,太没营养了,现代和十几年前来回穿插也没意思。
回忆满满,有生之年系列。袁洁莹还是这么漂亮。片头曲好好听~
陈慧珊怎么回变芥养 张谭之争哟
勉强打发时间,太吵这剧!
心中的女神安然地老去
为了李若彤和陈慧珊我想回归港剧了,改编自阳光姐妹淘。第一集居然陈慧珊都没出来╮(╯▽╰)╭,李若彤真心没老呢~~结果果然还是不如阳光姐妹淘,没什么追下去的动力。
剧本结构、情节设置虽然极为老套,但很难得的是那份泛黄的温情!都是好演员呐!
被吐槽说是师奶片,剧情确实摆脱不了tvb的繁冗无聊,本来也是为了看当年的女神们,龙儿依旧那么美,可灵动的洁莹和性感的慧仪去了哪里,,,意外陈慧珊和吴启华在本片中充满了喜感,好评
女神们友谊万岁!
女神俱樂部。
居然看完了,前面很闷,后面虽然很套路,很小家子气但还好。大概是近年TVB女性阵容最强的一部戏了吧,这么多年后重新看到李若彤也是幸福的~女人到了中年,也许难免有更多认同感上的问题吧。
美人迟暮啊…岁月是把杀猪刀啊…
最近这么多部港剧 这部是我最喜欢 最引起共鸣的一部
太喜歡袁潔瑩啦
补记
哎,想不到那么难看。白瞎了这耀目的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