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前半段悬疑效果拉满,可惜后半段拉胯,结尾只能用“惊人”来形容——“这就结束了!?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如今这个时代,真的是“世界末日关我鸟事,追番追剧才是王道。
”美国人居安思危本是好事,可惜受害妄想症已病入膏肓。
继俄罗斯之后,中国和朝鲜成了他们新一任的假想敌。
作为天朝子民有点骄傲,但更觉可悲。
“I fucking hate people!”这是茱莉亚的一句台词,或许也喊出了这个世代的心声。
科技日新月异的同时,人与人的隔阂、疏离、偏见乃至仇恨却愈演愈烈。
人类大同与世界和平,到底是个幻想。
幸好还有茱莉亚罗伯茨、伊桑霍克和马赫沙拉阿里,不愧是奥斯卡级别的演员,看他们表演真是一种享受。
突然想到几年前《疯狂外星人》中的那句台词,别说还挺应景的,“毁灭吧,赶紧的。
累了。
”
#电影断网假期2023 故事分成了三段: 1.隔离:利用秘密武器使目标果家的停电电+gps失灵。
飞机船汽车手机电视通通不能用。
大量人消失死亡。
2.噪音:利用特殊噪音攻击,使人产生混乱,互相攻击,此时在一个没有明确的敌人的时间段里这个果家陷于混乱,很快就会发生第三阶段。
3.政变,内战,崩溃,核战,辐射,世界末日, the last one 。
这三个阶段是现代最轻松的击溃一个果家的方法。
观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时根本不会向着战争这个点出发。
恐怖在于【未知的恐怖最恐怖】其中还告诫了依赖ai的人类不要过渡依赖gps,电量,无线网络。
尤其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
(讽刺程度拉满了) 第三部分在现在这个世界格局之下看突然更是讽刺拉满了。
尤其是他们提到了韩国,老钟,伊拉克,伊朗,俄,并说“我们树敌太多”“不是韩国就是老钟”“伊拉克?
伊朗?
”“有可能是被联手攻击”等,我想至少他们老美还有人反思这些事情。
另外一个细思极恐的地方在于咱们老钟不正是处于第一阶段的另一种反向“隔离”方式吗?
这是一部没有鬼的恐怖片,前面我误会了很久,到后面变成反思人性,反思战争以后突然格局变大了点。
最后,镜头语言很厉害。
作为恐怖片的话弱了。
算悬疑片吧。
茱莉亚,伊桑霍克,马赫沙拉,这几人的演技撑起来了。
家庭的原罪:沉迷网络家庭的异象:遇见邮轮冲击爸爸的原罪:轻率乐观轻信爸爸的异象:遇见西班牙女人,飞机洒红纸条儿子的原罪:好色,偷拍黑女儿儿子的异象:生病掉牙齿黑人的原罪:金融业,来钱太快黑人的异象:飞机坠毁(大额财产损失)老婆和黑人女儿的原罪:不接纳他人,与对方家庭男性成员的暧昧老婆和黑人女儿的异象: 群鹿包围(代表惊恐)女儿的原罪:沉迷电视剧女儿的异象:和家庭走失女儿的救赎:来到避难所找到电视剧(也就是说原罪可以带来异象和救赎,但仅女儿)
01电影《断网假期》(《Leave the World Behind》),讲述的是失去网络后,人类世界如何自处的故事。
阿曼达(茱莉娅·罗伯茨饰)和克莱(伊桑·霍克饰)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一日,阿曼达突然厌倦了纽约的生活,她租了长岛的别墅,带着丈夫和两个孩子,开启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假期。
第一日在海边玩耍,就看到大邮轮毫无征兆冲上沙滩,一家人只好匆匆返回别墅。
晚上更是出现了尴尬的事情,别墅的主人乔治(马赫沙拉·阿里饰)带着女儿露丝敲开了门。
因为停电大堵车,他们无法返回城区的家中,只能半路回转来到别墅,请求借宿一晚。
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被迫在同一个屋檐下,开始了摩擦不断地同居生活。
02电影从阿曼达家庭的视角讲述故事的发展,他们和观众一样,对于发生了什么一无所知。
只知道纽约大停电,网络遭遇攻击,通信系统失灵,很多动物突然出现在了别墅周围。
观众只能跟着他们一起去了解事情的进展,去寻找一块又块拼图,拼出事情的全貌。
想要求助的绝望西班牙妇人,飞机坠毁,无人机发的“美国去死”的传单,突如其来的噪音攻击,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在路上疯狂行驶,堵满了整个道路,动物怪异的迁徙,紧张的BGM,让一切充满了悬疑。
03《断网假期》没有一般末日片的跌宕起伏剧情,它将焦点放在两个家庭一步步知道末日来临时的心路历程,和著名的“悲伤的五个阶段”有点相似,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最后只能接受。
电影没有大情节波澜助推,而是通过挖掘人物的内心,让故事的发展合理化。
阿曼达是一名销售人员,她每天都在研究人,研究人们内心的想法,把他们并不需要的东西卖给他们。
内心深处,阿曼达知道自己谁也骗不了,她知道所有人都生活在谎言中,所有人都很糟糕。
阿曼达的小女儿萝丝是孤独的,她看到近百只鹿出现在院中,想要知道答案,却没法告诉父母,因为没人在乎她说的话。
她最大的心愿也不过是想要看完《老友记》的最后一集,因为“如果这个糟糕的世界还有最后一丝希望,我至少想知道他们的结局。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阿曼达他们离开城市,是因为受够了城市的噪音和无处不在的人群,但是当被困郊外别墅的时候,却觉得安静也是一种噪音。
而平时讨厌的人,反而格外让人心生欢喜。
不管人类有多糟糕,也始终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人类只有彼此可以依靠。
在末日情形下,更是如此,只有人类自己,才可以拯救自己。
04我不知道电影中的人物最终会走向哪种结局,或许会在萝丝无意间发现的地堡中,等来新秩序的建立,或许为了争夺最后的生存资源大打出手,也或许在长期没有网络的与世隔绝中发疯崩溃。
无论如何,电影传递的警示信号我接收到了。
我们的自信和固执建立在通信网络上,建立在稳定安全的大环境中。
当这一切消失的时候,还有什么能够稳固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能够填满我们的内心?
毕竟,用一个简单的三阶段策略,就能从从内部推翻一个国家的政府,更何况是一个人不怎么牢固的自我。
如果世界上的网络突然中断会发生什么?
当然这是一个想象,但是也许真的会发生,如果将网络中断视为一种攻击性战略的话,比如将目标国的网络进行全方位的瘫痪:一种全新的战争思维,让其陷入全面的混乱。
那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这种想象在一部 2020 年的小说中被诞生了,在今年被拍成了末世影片《断网假期》(Leave the World Behind),直译而言,应当翻译为“把世界抛在脑后”,正如在书及影片中出现的主要场景,一座既能隔海遥望城市,但又远离市区的一座长岛上的房子,它的租房广告信息就是:把世界抛在脑后。
《Leave the World Behind》(Gray Rhino)2023故事中的主人公,两家人,正处于这末世风暴之中,整部影片被架构在巨大的悬疑氛围中。
故事里,将这场末世危机比喻为灰犀牛(Gray Rhino),而不是黑天鹅。
这一象征由一艘从极远之处直面向度假沙滩驶来的失控巨轮所承担。
它暗示着人类的末世危机是一场早就已经开始发生,但直到它压迫到你跟前才会被发现,并已来不及躲避的事件。
作者期望读者能将自己代入其中,当这悄无声息的末世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小女孩的哥哥在森林小木屋,指着遥望着远处房子的二层卧室窗户说:想象一下,外面一片漆黑,唯有你的小床头灯还亮着,他可以顺着那道光直接找到你。
这种叙事,暗示着人类的末世危机就像贼在人们熟睡之时来到一样,也正如影片中在夜晚突然到访的房东一家。
这种叙事是相当的圣经,因为书中所预言的最终之日正是突然的到访。
《Leave the World Behind》(Gray Rhino)2023这部电影内敛到极致,除掉了惯常的大规模灾难场景的镜头,更集中于对人类危机的深层挖掘,若不借助于真正的钥匙,要想打开这部电影中隐藏的深刻奥秘,是有一定难度的。
而打开《断网假期》的钥匙,就是:《圣经》。
正如那在卧房背墙上逐渐升高的海平面墙绘,在这里,导演刻意将这样不可能的画面(墙绘高度发生变化)安排在场景之中,就是要直接指向那在圣经中的经典末日意象:洪水。
并将它作为一部章节,来对它进行深度挖掘。
这是一部相当有深度的末世灾难故事,并且带有极强的启示性文学结构,作为对当代人的警示。
正如小女孩在断网之后,一直想要知道《老友记》的大结局,并期望父亲能带她回市区去能看《老友记》的咖啡馆。
但她的父亲却转过头来告诉她:那不是真的,那只是个布景。
很显然,他并不认真对待这件事。
而当事情越来越糟糕的时候,每个人都意识到世界正在不可逆的分崩离析,小女孩却仍然在惦记着《老友记》的大结局:我永远也无法知道罗斯和瑞秋的结局了,是吗?
躺在床上的哥哥很不耐烦:你还在纠结呢?
谁在乎呢?
你为什么那么在意那部剧?
小女孩面带悲伤的回答说:我在乎,那部剧能让我开心,如果这个混乱的世界还有希望,我至少想知道他们的结局如何,我在乎他们。
《Leave the World Behind》(Gray Rhino)2023当我们真的意识到关于人类未来的悲观境况时,正如小女孩的母亲突然一天在失眠中爬起来,望向窗外,看着充满斗志开始新一天生活的人们,都是为了让自己有所作为,让世界更加精彩,幸运自己也参与其中,但却又清醒的想起世界的真实模样,就恨死人类,就马上在网上了租了一个海边景房想要把世界抛在脑后时,我们到底在逃避什么?
是的,我们在逃避人类的真相。
在这里,作者借《老友记》实则暗指着《圣经》,因为里面记载了关于人类的真相和大结局。
但人们并不认真看待这一问题,只是把它当作是一个虚构的布景之中的故事书。
影片中,作者不止一次在警示人们要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因为末世灾难不是黑天鹅,而是灰犀牛,而这个灰犀牛正是人类自己:“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
”
《Leave the World Behind》(Gray Rhino)2023在故事中,黑人男主从事着金融经纪人的角色,所研究的就是世界的波动,并学会捕捉一切可能预知未来的蜘丝马迹。
他捕捉到高层阶级的异常动向,在大断电的夜晚中第一时间选择离开市区,前往在长岛已经租赁出去的海边房子。
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危机:搁浅的巨轮、不断从天坠落的客机、似乎被操控着的无人驾驶的特斯拉以撞毁的方式堵塞交通、空中无人机散发着不同文字的“美国末日”传单、突然划破天际刺透身体的声波武器的噪音、遥远长鸣的警笛声......他尽管相信存在着想要去控制世界的团体和圈子,比如影子政府或跨国际利益集团,但他认为真正的真相比这个还要可怕:没有人在控制。
没有人在背后操纵。
那些有机会能接触到正确信息的人,当在面临世界正在发生这样的事件时,哪怕是最有权势的人,也只能希望获得警告。
但是,没有人能警告他们,因为真正的警告是在那本书里。
正如黑人男主所说:智商顶尖的客户也会损失很多钱,他们总是先入为主,认清事实与观念的差异难于登天,没有什么比一个不愿意吸取教训的人更让我感到害怕,哪怕牺牲的是自己的利益。
那是我永远无法理解的黑暗。
《Leave the World Behind》(Gray Rhino)2023这种黑暗是在人心的深渊之中。
那些以为能靠自己的权势控制世界的人,恰恰是被黑暗所控制的人。
换而言之,试图控制世界或正在进行控制实施的,是有一些自大的团体,但他们并不是这世界真正的主人,正如在那本书中所说,人是罪的奴隶,罪才是人的主人,这就是黑暗。
在电影中,这种黑暗一样表现在几位主人公身上,他们相互之间的猜忌、偏见和私欲,甚至是怠惰、愤怒和情欲,都无疑显明出这黑暗无处不在,哪怕是在一个房子里的几个人。
这故事的推演,使得事件逐渐走向了绝望的境地。
但是,还有比罪更大的黑暗。
在经历过最激烈的药物风波之后,黑人房主终于说起了,他所认识的一个在国防部工作的客户,在经过长时间对军事行动成本效益分析的过程中,所发现的一个最可怕的方案。
而这个方案,跟圣经中所提到的魔鬼撒旦的战略极为一致,一个三阶段从内部推翻一个国家政权的方案:一、隔绝。
切断目标的通讯和交通,让目标尽可能聋哑和瘫痪,为第二阶段做准备。
正如在伊甸园中所发生的,魔鬼通过罪,切断并破坏了人和神之间的关系,使人再无法靠自己恢复本该与神的连接,成为属灵上的聋哑和瘫痪。
二、同步混乱。
用秘密武器和错误信息恐吓他们,压垮他们的防御能力,使其武器系统在极端分子和军队面前不堪一击。
在没有明确敌人和动机,人们就会开始自相残杀。
魔鬼擅长使用谎言,并隐藏自己,攻击人类的思想,使人类不断陷入纷争混乱和相互残杀,而不知道真正的敌人是牠,让人类不知道牠真的存在。
如果第二阶段成功,那么第三阶段就会自行发生:政变、内战、瓦解。
魔鬼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毁坏人,挑战神,并彻底通过罪奴役人。
《Leave the World Behind》(Gray Rhino)2023当小女孩的母亲看见隔海相望的城市正在遭受炸弹袭击所升起的爆炸云时,当小女孩的哥哥因着声波武器导致牙齿脱落时,观众在心中也在问,在这绝望之境,人类的结局到底会如何?
小女孩就像是一个守望者,她是在沙滩上最先发现油轮(灰犀牛)异常的人,她是第一个发现空木屋的人(空木屋象征着祂的空坟墓),她是唯一真正关心《老友记》大结局的人(圣经的真理启示和人类命运),她是第一个想起在灾难中持守错误信仰的故事的人(不是迷信,而是真正发现并行动)。
她离开了不断纷争和等待的人,独自前往和寻找她所看见并相信的。
她在之前所发现的那座房子中发现了一个“末日地堡”,在那里有储备好的水源、电源、植物生态及一大书柜的影碟。
这个安全屋,暗示着大洪水时期里的诺亚方舟。
小女孩在书架上找到了《老友记》的影碟,在机器里打开它,发现是完整的一整套,还可以按目录选择最后一集。
小女孩毫不犹豫的点开了“大结局”,荧幕上的光照映在小女孩的脸上,她洋溢起了最幸福的笑容。
《Leave the World Behind》(Small wooden houses and Apocalyptic bunkers)2023魔鬼想要的结局,不是真结局,至少是不完整的结局。
而真正的结局,是在那本书中。
就像《老友记》里的罗斯和瑞秋一样,他们最后幸福的在一起了。
在这部带有启示性的影片中,其故事所发生之地,在一个既远离市区而又不远离的地方,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
作者邀请我们通过这个故事,把世界暂时抛在脑后,如此我们才能更清楚的看明白这个世界。
这个标题(Leave the World Behind)从本质上说明了那本书想要叫我们去做什么:把这个被罪和黑暗控制的世界抛在身后,召唤我们去寻找祂,遵循祂的道路、方向和引导。
正如在故事中的小女孩那样,在这随时都可能来到的灰犀牛末世中,做一个等候婚宴的聪明的童女,随时预备好自己手上的灯油。
虽然看不见的属灵的黑暗正在实施着牠的三阶段战略,并且第一阶段已经完成,第二阶段正在进行,但有一个更强大的力量为人类而来。
祂将带来希望、爱、幸福与和平,祂将自己作为最贵重的礼物送给了我们,用自己的死代替我们的死,用复活代替我们战胜黑暗。
祂永古以先就在,救赎自永古以先就预备了,祂为了人类,降生在马槽,因祂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
这一切的事,要应验神藉先知所说的话:“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
”
一艘巨轮突然脱离航道,全速冲向最近的海滩;还在晒太阳的游客们,遭受无妄之灾。
被卷进船底,死无全尸……客机从天而降,坠毁在海滩边,乘客无人生还;
受难者们想离开,却发现出去的公路早就被堵死了。
上面满满当当,都是汽车的残骸。
无人驾驶的特斯拉,从四面八方开过来,排着队追尾。
在高速路上,连成一条破铜烂铁组成的白色巨龙。
究竟是恐怖袭击?
还是世界末日终于到来?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网飞投拍,阵容豪华的科幻剧:《断网假期》
如果大家以为,这部电影讲的是断网之后,人们该如何生存。
或者世界局势、人类社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那你们就把编剧想简(fu)单(za)了。
我们的主角胡子哥,带着一家四口来海边度假。
他们租了一栋带泳池的豪宅,本想远离喧嚣的城市,尽情享受生活。
却遭遇了上述一连串的诡异事件。
wifi有信号但没网,电视更是从蓝屏变成一片雪花。
他们本打算离开,却没法使用GPS导航。
没有地图,不辨方向,即便有车,也不知道该去往何方。
断网之后,人们变成一座座孤岛。
没想到有“一艘船”,突然靠岸了。
一对黑人父女,敲响了大门。
父亲老黑自称是这栋房子的主人,也就是他们的房东。
他和女儿原本打算去城里的公寓住,却得知全城停电。
老黑腿脚不便,爬不了楼梯,就半道折返。
回自己家住,不过分吧?
为了证明身份,他还当面用钥匙,打开了上锁的酒柜。
胡子哥的老婆,想看看驾照验证身份。
老黑装着证件的钱包,却“恰好”丢了,在大衣兜里被落在了剧场。
可他刚刚明明说,自己是半路折返啊?
他们真是房子的主人,回来避难;还是伪装身份的歹徒,另有所图?
更诡异的还在后头。
成群的鹿闯入人类居住区,肆无忌惮地打量着他们。
原本只有在保护区才能看见的火烈鸟,也突然出现在游泳池里。
胡子哥的孩子们发现,森林深处有一座小木屋。
里面的草垛上有个人形的凹陷。
窗户则正对着妹妹房间,显然是有人在这里偷窥。
对方有什么目的?
他此刻又在何方?
隔三差五还有尖锐的噪音,攻击他们的耳膜,就连窗玻璃都被震破了。
儿子在森林里转了一圈,第二天牙齿脱落,满口鲜血。
无人机漫天播撒红色宣传单,上面全是阿拉伯文。
传单背面,赫然出现了代表“美国末日”的图案。
前半段的情节发展,以及埋设的伏笔,都在往神秘学的方向引导。
我一开始以为是恐怖袭击,但超自然的元素实在太多。
我又猜想,会不会是沙马兰导演的《拜访小屋》?
用解释不通的宗教玄学,讲述莫名其妙的怪异故事;到最后,我甚至怀疑过外星人入侵地球。
当答案被揭晓,我顿时戴上了小丑面具。
原来是美式阴谋论,加受迫害妄想症;是911的PTSD,再一次狠狠发作;是用降智伪科学愚弄观众,疯狂抹黑假想敌。
老黑好像是个股票分析员,他通过市场波动曲线,看出要有大事发生。
长期混迹上流社会,他也认识了不少达官显贵。
其中就有政府和军方的高层。
对方也曾暗示他,要做好末日求生的准备。
再加上邻居的指点,老黑终于悟了。
原来这几天发生的一切,都是因为美国遭遇了某个国家的攻击。
老黑的邻居,煞有介事地提出了“崩溃国家政权”的三阶段理论。
第一:瘫痪该国的通讯和交通。
也就是电影里出现的断网断电,卫星失灵。
第二:用神秘莫测的攻击和错误信息,扰乱他们。
让这个国家的人民相互猜忌,自相残杀。
放在电影里,就是微波造成的刺耳噪音,以及漫天播撒的红色传单。
那些鹿和火烈鸟,也是受到了微波的影响。
迁徙的模式随之改变,离开聚居区,进入人类的领地。
胡子哥儿子的牙齿脱落,可能是受到微波影响。
也可能是他前一天去森林里,被虫子咬了一口,感染了什么怪病。
第三:政变和内战。
*黑人和白人在星条旗下对峙我也不知道这套理论靠不靠谱,但是看导演和编剧这么熟练……美国恐怕没少在其他国家实践过吧?
似乎是为了佐证老黑和邻居的猜测,一水之隔的城区,也在此时发生大爆炸。
俨然就是核武器打击。
所以,面对灭国危机,胡子哥一家和老黑父女,会如何应对呢?
哎,电影到这里,戛然而止。
导演最后把镜头给到了胡子哥的女儿,这个毫无存在感的角色。
她闯进了老黑的房屋管理员家,发现地下另有乾坤。
欧美国家有一类人,叫“末日地堡派”。
他们是悲观主义者,总是担心世界末日明天就会来临。
为了在末日活得更久,他们会挖一个地堡。
地堡里有水循环和空气净化系统,太阳能发电板和柴油发动机供能。
自然也少不了充足的食物、擦屁股纸等日用品。
导演最后拍地堡,可能是在表达美国人民对国家命运毫不关心,只想着自己苟活。
*甚至准备了这么多剧解闷其实原本《断网假期》,可以呈现多维度的末日景象,深挖人性。
从完全没必要,但就是拍了的外太空镜头和爆炸场面,可以看出这部电影本身是不缺钱的。
阵容方面:奥斯卡老牌影后茱莉亚·罗伯茨、《爱在黎明破晓时》的白月光伊桑·霍克、《绿皮书》的雪利博士……
我甚至怀疑,他们几个都欠了人情债,才愿意屈尊演这样一部烂片。
随便想想,都能找出很多断电后的不便之处。
首先是钱。
习惯了移动支付,断网后无法使用虚拟货币交易。
纸币和硬币?
容易磨损又占地方。
我家翻遍整个屋子,估计都凑不齐100块。
取钱?
银行也没联网,恐怕很难取出来。
当然了,像医院和银行这些机构,都有内部专线。
不接入互联网,除了管理医保和账户之外,别的啥都干不了。
断网之后,就能派上大用场。
然后是沟通。
自从网络普及后,我们越来越依赖这种方便的工具。
微信和QQ消息,代替了速度缓慢的信件;微信语音,取代了电话;甚至很多人的社交圈,都从线下搬到了线上。
很多所谓的朋友,其实更像是“网友”。
一旦断网,我们就孑然一身了。
宏观一点,全球断网可能对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人类社会发展大倒退,也不是危言耸听。
但是《断网假期》,完美避开了可以大书特书的点。
把大量篇幅,消耗在人物无趣且没有内涵的谈话上。
对于危机的叙述角度,也充满了美式“自傲”。
通篇都是两家中产,被困在豪华大别墅里。
无病呻吟着:“我们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和平!
”是在自嘲吗?
知乎用户@嗜啡电影,有一句评价极为精妙,点出了这部电影的本质。
“在远离战争的地方去审视战争,在战争波及范围的边缘,去探讨战争核心的风暴。
”
十分滑稽可笑。
希望编剧和导演,与其天天忧心忡忡到处树立假想敌。
不如多自我反省,想想自家都做了哪些恶,去别人的地盘耍威风。
总而言之,这部《断网假期》让我大失所望。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对这部电影的感受。
今天就说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大力
1. 罗伯茨和霍克的几段对话很精彩,把这个家庭里男女主人的内在性格和行事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2.黑人小女孩对白人的不信任以及无法抑制的被白人会伤害她和她爸的妄想,正如罗伯茨饰演的女主对所有的people she doesn't know的态度一样。
人与人之间是割裂的,身处人群之中,却极度厌恶人类,也包括自己。
3.美漂亮国树敌太多,所以无法确认这次灾难究竟是谁一手策划的,也折射出漂亮国在国家利益至尚深陷地缘政治泥沼的最深处的忧虑。
4.当失去了电力和网络,智能设备还比不上一个盆栽的装饰作用。
现代人类似乎除了彼此陪伴,没有办法让自己意识清醒的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Rose耿耿于怀老友记的大结局,而脱离了电和网的我们,结局会是怎样,编剧和导演也给不出来。
5.充斥着对信息化战争的恐惧,不妨再往深了想一想,人类终将去往何处?
想到纸、笔,书籍,这些最古老的用于记录并见证人类存在的媒介,我默默的放下了手机。
很奇怪的电影,概念很好,想表达的东西也很新奇,像是一个要告诉全世界人的“预言”,不过在故事的进程中,每每要到一些时间节点,拍摄的方式和故事的讲述总是有那种很明显的力不从心的感觉,所以呈现出来的很割裂。
整个故事的中心点我觉得其实是点在两个女儿身上的,以及女主。
三位女性的性格、话语还有对事情的敏感度、犀利…..在影片里是要超过其他三个男角色的。
但就像rose跟哥哥在树林里说的,没有人会听他说什么,所有人都不在乎她怎么说;女主说所有人都在骗自己即使我们知道我们在欺骗自己,在所有人看来rose就是那个一直只在乎老友记的小女孩,但大家总是忽略,进入房子后第一个发现不对劲的就是她,在车上的时候她就察觉到了一些,但是永远没有人相信她说的话。
一家人睡在一起时,她讲了老人即将被水淹死的故事,父亲和哥哥根本没有去听她说什么,妈妈也只是惊讶于她看过这种类型的影视作品,明明故事和所有的一切都摆在眼前,上帝的警告就在耳边,没有人听。
所有的人好像都知道要发生什么,却只是将那种察觉到不对劲的情绪抛之脑后掩耳盗铃。
世界在人类的发展中慢慢变得不可控亦或者说少数人可控,但终将会像潘多拉魔盒一样,人总是无法控制自己所创造出来的某些东西….
202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分享了2023年他最喜欢的电影清单,其中包括他自家公司HigherGround和网飞Netflix出品的《断网假期》
《断网假期》是由《黑客军团》的导演山姆·艾斯梅尔执导的电影电影的演员阵容非常的豪华:《诺丁山》的茱莉亚·罗伯茨、《爱在三部曲》的伊桑·霍克、《绿皮书》的马赫莎拉·阿里、还有《x战警:第一战》的黑皇凯文贝肯
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Leave the World Behind》,电影和小说的评分都不高,《断网假期》豆瓣评分只有6.0,imdb6.6,只有及格分
很多人会把《断网假期》和另一部灾难喜剧《不要抬头》联系到一起,不过这部《断网假期》更加晦涩难懂,电影的整体风格更像《科洛佛道10号》,有种神神秘秘,结局很突然的感觉。
但希望大家了解到一点,奥巴马夫妇是电影的制片人,这位美国前总统参与了电影的制作。
奥巴马和导演交流过,给导演提供了剧本创作的部分建议。
剧情解析:《断网假期》分为四个篇章,分别为:房子、曲线、噪音、洪水阿曼达(茱莉亚·罗伯茨 饰)打算和她的丈夫克莱(伊桑·霍克 饰),儿子还有女儿,一家四口一起去度假。
电影开头的信息量就非常大,阿曼达自己家的卧室全是蓝色,非常奇怪,有谁会在自己家卧室加这么多的蓝色。
克莱觉得非常突然,阿曼达是突发奇想去度假的,并且还直视镜头,对着观众说我恨死人类了。
大家注意看这个女主阿曼达的造型,其实阿曼达这个角色就是“国会山股神”佩洛西。
之后还有一个她戴墨镜,好像在看观众的镜头。
一家人租了一栋在郊区的别墅,远离城市。
第一篇章:房子
有人说这个“house”是指白宫,第一个进门的是代表佩洛西的阿曼达
注意墙上的眼睛,电影有非常多的眼睛符号包括片尾。
全视之眼,眼睛是那两个组织的符号在超市采购的时候,阿曼达发现凯文·贝肯饰演的奇怪邻居在疯狂采购物资。
(生存吧老哥了属于)一家四口开车去海滩,小女儿想看《老友记》结局。
注意大儿子穿的裤子,上面有黑白格子图案(光明hui的标志)到了海滩,没多久,就发现有一艘船向海滩冲过来。
船没有减速,直直冲上海滩,海滩上的人四散逃跑。
船是红色的,在船身上写着白狮号的名字。
历史上的白狮号,是用来贩卖奴隶的,电影里这一段情节,其实是暗示美国大选特朗普上台,白人至上主义回归。
一家人回到别墅,才发现没有网络信号,所有设备都连不上网了。
晚上,一个黑人带着自己女儿突然拜访别墅,黑人介绍自己叫乔治,是别墅的主人。
他提出了减少一半租金,希望能够住在别墅地下室。
乔治说城里发生了停电,城里一片混乱,由于没有通讯,只能突然拜访。
乔治非常熟悉别墅,阿曼达一家人同意了让乔治住下。
打开电视,电视里说全国网络遭攻击。
这张美国地图上,堪萨斯州是一个二维码。
扫开来是一个网站。
电视频道都没有信号,全部都是蓝屏。
联想到现实生活,微软就出现了大规模蓝屏事件。
第二章:曲线
卫星的镜头,暗示卫星信号也中断了别墅里的主角团,打开电视,只有一片白噪点雪花。
第二天一早,阿曼达打开手机发现了四条新闻消息,她十分激动,把手机拿给丈夫克莱。
克莱接过手机,发现什么都没有。
阿曼达拿回来,四条新闻消失了?
(这段看不懂)一伙人不想坐以待毙,乔治去到了海滩,发现这里全是残骸和尸体。
天上,一架飞机冲了过来,乔治立马逃跑,这才躲过一劫。
克莱开车去了外面,遇到了一个神秘的墨西哥女人,女人说着克莱听不懂的西班牙语。
翻译过来就是求助的话
克莱发现对面有无人机在喷洒红色烟雾,情急之下抛下了眼前的女人,开车走了。
无人机飞近,原来洒落的是红色的传单。
墨西哥女人其实是也是暗示特朗普上台,他的美墨边境墙,和对外来族裔的不利政策。
阿曼达的大儿子和小女儿也去出去探索了,他们发现一群鹿,跟着鹿群找到了一个木屋,大儿子觉得没什么意思,编了个鬼故事吓了吓小女儿两人回去,大儿子被虫子咬了一口。
大家都回到了别墅,乔治说他自己做着类似资产管理的工作,可以接触到一些知道高级机密的重要客户。
讲了一堆一头雾水的话。
他讲到了“曲线”,就像漫威的神圣时间线,大家要维持曲线的稳定。
第三章:噪音
这一章一开场就是刺耳的噪音。
剧里的主角和屏幕前的观众都受不了阿曼达一家人决定离开别墅,结果发现去外面的道路都被堵上了。
有几辆车子向这里冲过来,全是无人驾驶的特斯拉,这些车源源不断的冲向这里,非常的诡异。
(不知道马斯克看了这部电影会有什么感受?
)
阿曼达一家人只能开车重新回别墅。
在晚上,乔治向阿曼达讲了一些,他知道的事情,他的客户之前的把账户里的资产抛售,获得现金(现实中,巴菲特等人就做了类似的事情)乔治还讲过现实中很流行的一个阴谋论“影子政府”,他说很多人觉得有影子政府存在,在背后操控任何事。
乔治说其实压根没有什么影子政府,全世界就是一个草台班子(我还挺期待,他说有外星人、蜥蜴人呢)
不过乔治也永远无法得到真相了。
阿曼达和乔治两人抱在了一起,不过两人最后守住了底线。
第四章:洪水这一章也是最后一章,洪水是指圣经里的大灾难洪水
电影并没有打算好好收尾,而是让一切继续神秘和混乱下去。
大儿子的牙齿突然脱落,一颗接一颗(串戏到隔壁的某种物质)。
所有人只有大儿子身体有了问题,非常的奇怪。
有人说是因为大儿子之前被虫子叮了。
(可能暗示疫情,用昆虫来传播)阿曼达夫妇想办法,阿曼达突然想起了那个超市购物的陌生人。
克莱知道了之后和乔治去了那个人家里。
这人叫丹尼,门口挂着美国国旗,一出门就带着霰弹枪,一开口就是一股红脖子味。
他说最近的事可能是战争,可能美国本土被入侵了?
他还说这附近可能有末日地堡。
有钱人修地堡大家或许都有所耳闻,脸书的扎克伯格,比尔盖茨,亚马逊的贝索斯等等克莱和乔治两个人希望丹尼能够给点药物,一开始丹尼不高兴,乔治和丹尼还拔枪了(奥巴马和红脖子,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对立)。
不过最后丹尼还是给了几颗药。
乔治推测可能不是外国入侵美国,可能是美国发生了内战(衔接到《美国内战》)克莱试图找到地堡。
不过到最后,他也没有找到地堡。
远处的城市里,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了。
最后是小女儿找到了那个末日地堡,她进入一栋红色房门的别墅,地堡就在别墅下面。
小女儿轻松进入地堡,里面各种物资应有尽有,还有她最想看的《老友记》。
她打开电视,播放《老友记》最后一集大结局。
电影就在小女儿在地堡看《老友记》大结局时结束。
相信这部电影看得人一脸懵逼,大家都有无数的问号:为什么要看《老友记》?
大儿子为啥掉牙齿?
世界发生了什么?
有意思的是,小女儿的老妈阿曼达的演员茱莉亚·罗伯茨,还在老友记里客串演出了,而且当时她就是钱德勒现实中的情侣。
这部电影算是阴谋论者的狂欢了,有人说这是“美国版让子弹飞”,还说是美国未来的预言,不过再怎么样猜测分析,也只是一些阴谋论。
如果只是作为电影,那《断网假期》这部电影,是非常晦涩,和不完整的,虎头蛇尾的。
长达两个小时的铺垫,观看途中最怕烂尾,最怕最后演什么人性的险恶…还好只有一点点。
编剧和原作应该是《辐射》爱好者,很遗憾原作没看过,但电影最后讲的不清不楚的,总让人感觉“策动这次攻击”的这应该不是地球人,因为这完全超出了地球人的能力。
动物的奇怪行为(鹿看上去连食性都快变了),以及多次出现的星球视角画面,似乎也预示着可能是更先进的玩意儿。
按照末日准备者的话来看…古巴?
漂亮国的敌人为什么会去古巴放什么声波辐射武器?
电影中提到的几个国家,除了漂亮国自己,哪个看上去是会攻击古巴的?
古巴!
古巴!
为什么要投放阿拉伯语、韩文(朝鲜文?
)或中文的传单?
他们根本看不懂啊!
那么就脑洞另一种可能吧,某种超先进生物掌握了人类科技,又了解了人类各国之间的隔阂,并充分利用了这些科技与隔阂。
他们切断人类的基本通信,让人类无法交流,利用散播不同语言的传单可以挑起矛盾、虚空树敌。
当人类无法正常沟通后,巴别塔效应产生。
猜忌、仇恨油然而生,人类相互按下核按钮最终走向自我毁灭…这两张截图,分别在第一章和第五章。
或许是想表达秩序与混沌。
第一章刚进屋,背后的画像不像“塔”
第五章第一幕,画完全分崩离析但谁能告诉我,除了来自宇宙某处的chaos军团,谁能把人家家里的画变了???
或许,不仅是漂亮国,而是全世界各国都收到了所谓“敌人”的传单,面对“敌人”攻击,无头苍蝇般开始了鱼死网破的打击报复。
或者?
真的是树敌太多,连外星都惹上了…以上仅为个人脑洞
虚张声势、故弄玄虚、造价很高的一坨大便
评分稍低了点。全明星阵容,演了一个反类型、挺不一样的末世灾难片。仅围绕六人主角,在灾难发生地的外围而非城镇中心,少人物、少场景。通过“断讯(断信息流)”的概念,延展出一个奇怪、费解,却又似乎有可行度的“国家灭亡法”:摧毁国家的致命手段不是武攻,而是切断网络、通讯、交通、电力,因所有可视信息的断绝,而混乱猜忌,内战Z变,政府公权不再,最终自行瓦解。
怎么就这样结束了
邮轮搁浅,动物聚集,哥哥生病,女儿去找到那个房子,房东老婆,房东做军火朋友的秘密,半路上遇到的西班牙语女人,给出很多神秘元素,但是结尾没有填坑就觉得有点无厘头…
现在拍电影都不用有故事不用有人物的了吗。有一个高概念就能随便拼凑一个两个半小时意识流碎碎念合集出来唬人?电影都快看完了还是觉得牛头不对马嘴。里面的角色个个性格都莫名其妙,人物没有弧光,转折没有解释。全都像提线木偶一样在演一出不知道为了什么的闹剧。
以前的美国电影,就算是个人英雄主义,至少在人性部分是人类共通的,爽也好、感动也好、恐惧也好……但是好像从某个时间开始,他们就不玩儿了,只讲一些只有他们才理解的东西,比如好莱坞历史、种族历史、人物历史……只和美国有关,再也不和人类有关。
故弄玄虚,无病呻吟,有恃无恐。
2023年王炸电影诞生了!整部片都太牛了,138分钟根本不够看....希望它继续讲下去....世界末日、武装ZHENG/CHANGE、人性、富豪。直冲沙滩的邮轮、成群聚拢的鹿、飞到泳池的红鹤、坠机沙滩、超声波武器、切断通讯、特斯拉失灵,到最后的长岛爆炸,年龄最小的露丝是最后的赢家,她走进了富豪建的末日basement,终于看到了老友记的最后一集。慢慢揭开故事谜底的感觉真的太棒了。一开始以为黑人男女是bad guys,我支持女主的警惕心。到后面两家人和解,对抗末日。但承包商开始反转性格,因为“我们已经被这个世界抛弃了”as the war is happening。怎么才两个小时!!!在最后地下室揭开谜底,是civil war的时候,震撼了。剧中“never trust 任何白人”、可能是伊朗,也可能是韩国中国、我们在世树敌太多
这节奏,只卖关子啥也不说 另:老友记在青少年中真的那么受欢迎么 存疑 3.懂外语很重要 听不懂真抓狂
珍珠翡翠白玉汤,末世难舍老友记
也没有那么差吧,虽然讽刺的事情还是那些,但是观看过程并不难受,有点意思
现在时长超过两小时的电影真没几部不是shit
2024-02-28:节奏好慢,整场就看下来特别特别无聊,特别像是一群美国中产阶级在无病呻吟乱七八糟。想探讨的太多太深,结果最后讨论了个乱七八糟浅尝辄止。搞了一堆炫酷的转场和好像很厉害的镜头,但是实际上也是屎上雕花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感觉最恐怖的是我真的花了两个半小时来看这样一部超级无聊的电影,太可怕了。特斯拉集体失控撞车,感觉是对家买的黑广。最后的结局是,世界末日都不如老友记最后一集重要,很赞成这个观点。
导演和编剧清醒点儿吧,这件事但凡和我们有一丝关系,传单上的语气词都会是中文!你们要是想表达你们的民众就是如此脑残,倒也是很成功!片子不错,好看!
导演绝对跟特斯拉有仇!
左手怀旧 右手末日。nostalgia, melancholia. 美国式的乌托邦,和美国式末日,两者的感染力通过网络信号蔓延全球,成为语言共通的美梦和噩梦。在我们最爱的剧中我们共同的老友们永远友爱温暖 ,无忧无难,而剧外的世界分崩离析,人冷家碎。在反季节的暖冬,寒意爬上我的我背脊。油轮像巨鲸一样搁浅。无人驾驶特斯拉的自杀。鹿群凝视包围。火烈鸟落满夜光泳池。一零后女孩在世界尽头的那日终于找到了《老友记》最后一季最后一集的DVD,独自幸福地点开了大结局。在末日隐约的炮火声里,那首快乐的I’ll be there for you如期响起。
没提前查相关信息是对的,两个多小时紧张到最后。You may not need answer, but you have to take action.
好!
世界末日也要看老友记 正确的
结局搞了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