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2>迷家的剧情发展更像是自我救赎的心灵成长漫,每个人都是带着痕迹生活着的,遇到了创伤就想着要抛弃过往不就相当于否定了自己的过去吗?
否定过去也就等于抹杀了自己,所以第十话听到神山说这句话感觉这其实就在讲每个人的内心,而看到怪物的人说明并没有否定自己,还是在正视自己的,第十话的大家明显出现了精神萎靡的状态,或许这就是即将看不到怪物的征兆,来到纳鸣村的人都是为了逃避现实,想要摆脱过去从新开始,这也是一般人遇到挫折后的正常反应,想要逃避它,而纳鸣村让每个人内心的创伤实体化,这些伤害已经成了每个人身体的一部分,紧紧跟随着你,人们逃避着创伤和自己的过去,对内心的怪物视而不见,等到已经习惯逃避了,就不会在遇见那个怪物,然而这也是否定自己迷失自己而已。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可以重来的事,不管你有多期待,已经发生的事是改变不了的,所以迷家可能是想表达希望让迷失了自己的人正视自己,然后放过自己,不要逃避过去。
但我还要说这番装逼装的不行。
看完第五集,我觉得整部番已经开始转向了挖掘每个角色心灵深处的阴影部分。
第五集中每个人听到的声音不一样,每一个人听到的声音都挺恐怖的,那为什么不可以假设为是每个人其实听到的就是自己最怕的那个声音呢?
按照这个假设往下推的话:司机看到了自己的女儿,而自己的女儿死去是他这辈子心里最大的痛(暂且不论真假);舞舞在隧道的尽头看到了巨大的光宗,其实我觉得就应该是光宗,因为这时候她最不想见到的不是他的那个忘不了,而是眼前的光宗;在那么明显的出口位置有一个巨大的东西存在,而这个东西就应该是第五集最后光宗看到的那个时宗,任何一个人看到自己最不想见到的人,而且还是巨大化的这个人后一定会惊慌失措的逃跑,结合那个绕圈子的地图,锄头上的红色粘稠物,树上的血痕等等迹象表明这很明显就是有人把他们困在了这个村子里。
在我看来我觉得最可疑的还是这个司机,当然说的是可疑,并不代表我认为他就是真凶,而是他可能已经不再是那个司机了,他不是最后的老BOSS,他可能是这个BOSS或者团队的第一个棋子。
司机肯定是被什么东西吓到了,他看到了什么?
如果说领队都要靠地图走出这个村子的话为什么司机却能轻松找到这个地方?
回来以后不再和那个声音超响男争吵,心真的有那么大?
他应该是不坏的,我认为他应该是第一个受害者,他没有死,但是他也不算活着。
在第五集最后救男主这个行为并对男主有话说的神态和前四集完全不一样,我觉得这应该也是问题所在。
我很同意一个贴子:http://tieba.baidu.com/p/4516973195的观点,光宗有一个兄弟,而用一个玩具来睹物思人死者这是电影里很常见的象征,而我想到的更深入的想法是,每个人用的都是绰号,而只有光宗用的就是真名,那么。
会不会光宗真的就是一个绰号,一个叫时宗的男孩儿用了自己哥哥或者弟弟(根据男主的气质我觉得更像是弟弟)的名字进入了这个团队,他的好基友一直在灌输给他“你乖乖听我话你就会活得很好”的观点,让时宗的人格越来越趋向于自己的弟弟,最终弟弟的人格完全替代了他。
同样,杰克逃走了,那个中二病失踪了,但是人们却根本想不起来他的名字,冰结的加吉涅斯,他出走的原因是因为她觉得杰克和他重名了而杰克想杀了他,但是杰克是好人,不会因为这个就真杀了这个中二病,之后杰克被人放了出来,之后他和中二病还有阿四一起失踪了,他们三个,到底去了哪里?
我肯定不相信他们就这么简单的死了,他们去了哪里?
第五集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超能力的BUG存在,那就是那个可以看到将死之人(有部漫画也叫这个名字!
超级好看!
)的超小支女,她说,光宗要死了。
按照我上一条的逻辑,我认为死的可能是光宗这个人格,而不是光宗本身这个人,种种迹象表明,男主即将深入这个事件的中心,而只有他内心的自我被激发出来了,他才可能成为这部动漫的主角。
也就是说,到目前,我们可能压根不知道,男主到底是谁综上所述,我认为可能的解释:大家都被催眠了。
只有大家都被催眠了才有可能在同一个环境下听出不同的声音;看到自己最害怕,最不想见到的东西;村子本身就像桃花源一样存在,没人证实这个就是纳鸣村,而这个地址也是陌生人发的邮箱,这到底是哪里?
没人知道,可能就是一个试验场。
本着从小看柯南受到的教育和影响,我认为最可疑的反而是那个根本没有过多描述背景的男领队,他是整个角色群的领队,团队分裂成两派,两派首领争执不下,反而真正的领导人却一直在装好人,从来没有被怀疑,而且这个角色太普通了,普通到动漫都没有细节描写他的很多神态,普通到让人觉得完全和这个剧脱节,但是,他却一直在推动情节发生,好像一个工作人员带领着团游一样的那么普通,细思恐极
超出我的预期,出乎一些乃至许多人的预料。
它是部成人童话。
许多关于角色的非议在结局播出后不攻自破。
而至于“吊胃口”的叙事,你其实可以认为制作者希望你自己去思考背后的可能,同时强化“这个人,有故事“的感觉。
当然就算给出这个解释,可能许多人也不满意。
这个可能算是冈妈特色吧。
至于角色性格的夸张表现,我觉得是为了营造一种脱离现实的氛围。
作为观众,不能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去看,因为,他是童话。
而更具体的说,这种夸张的作用是使观众不会轻易代入角色,所以最后对角色众人的说教也就不会成为对观众的说教。
但随后你会反过来想:就算是对这部动画角色适用的道理,对于我们或许也适用。
上面是对这部动画的各种差评的一个解释。
给出差评的你或许不能完全接受,但希望能多少缓和你对这部动画的不满。
下面说说超出我预期的地方。
冈妈制作,却意外的没有贵乱,没放催泪弹。
这使得原本有些超现实背景设定,带有悬疑色彩的剧情,多了一点和日常的契合点。
而且与超现实的背景设定相反,剧中各个角色的遭遇是相当现实的。
不煽情,因而更能表现内心挣扎和情感起伏的真切。
换句话说,剧中的每个人物本可能出现于我们的生活中,他们每一种突出性格影射了一种现实困境,任何人都有可能遇到这样的困境。
而走出这一困境的方法是正视它,并接受它,即使这需要一个过程也没有关系。
你明白它讲的这个道理,但你不会感到被说教。
因为人物性格的夸张化处理,和带奇幻色彩的背景设定,在不断提醒着你,这是个童话,我们没有想对你们说教:但它不只是童话,它对成人世界有现实意义,我们希望大家能在看完动画后有所收获。
对于主旨本身的评价:很日常,很现实,很成熟。
这或许是许多人真正不接受迷家的地方,但正是我最欣赏的。
我们会发现一般动画的模式是,主角被给予了伤痛,主角不接受,主角要反抗,反抗越强越精彩,以至于到”和世界为敌“的程度。
这样的模式吸引人,因为它的非日常满足了我们自己的对于力量幻想。
这样的模式的动画如此之多,它们都在表达一个观念,你受伤是因为你不够强,所以你要反抗,要变强。
之后EVA算是在这之上有突破,同样是不接受伤痛,但还可以不反抗,而选择逃避,但之后还是逃避不能,只能战斗。
总的来说,它们都讲了一个希望通过超人的能力改变环境或是否定以往的自己来改变自己的不幸的故事。
它们是年少的轻狂,但对于成人世界来说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们来看迷家这个故事的模式:一群人不接受自己的伤痛,选择逃避现实,面对实体化的创伤或逃避或反抗,最终逃避和反抗都不是出路,接受自己的伤痛,接受自己,才会有好的转变,因为解答不在外界,在自己的心里。
这个主旨直白的说出来或许很老套,但不得不承认它的高度是在上面两个常见的模式之上的,我觉得这在动画圈算一种革新。
这就是超出我预期的最主要的一点。
同时能让人由角色的转变认同这样的主旨而感觉不到说教也是迷家厉害的地方。
引用一段小岛秀夫针对《死亡搁浅》的采访词:“小岛秀夫说,他是Kōbō Abe的粉丝,这位日本作家有一部短片小说叫做《绳子》,在这个故事中,Abe表示人类发明的第一个工具是棍子,人们使用棍子来抵御不好的事情,而第二件发明则是绳子,不同于棍子,绳子是为了让事物连在一起。
现如今的游戏都是基于“棍子”制作的,人们总是使用“棍棒”来和周遭环境交互,比如射击,攻击等等,即使是在多人合作模式下也是如此,但是在我这部新作中,你可以使用“棍棒”,但是我同时也希望人们使用“绳子”来和他人互动。
在这部预告中,你可以看到螃蟹,海豚,鲸鱼,手铐和一个连着脐带的婴儿,这些都是有关联的,和游戏的整个主题是相关的,“搁浅”是游戏的主题之一,而游戏名《死亡搁浅》则代表了游戏的关键主题。
”这段话提供了一个更直观的视角来考察迷家的主旨:我们习惯于用棍子去驱赶自己讨厌的事物,包括自己的伤痛,但不要忘了即使是那些你最抗拒的伤痛也包含着和你的联系。
【本文含有重度剧透,未观赏的读者谨慎阅读】久闻爆笑喜剧片《迷家》大名,日前终于正式将其补完,为了判断它是否值得一看我还特地先看了up主的吐槽视频,吃到了关键剧透后,根据“编剧:冈田麿里”这个重要TAG,我判断它肯定还有除此之外的诸多乐趣可以发掘,于是便看完了这部各种意义上都让人难以忘怀的超级大作。
一群在生活中遭遇了各种失败和伤害的年轻人,为寻找传说中人人安居乐业的梦幻桃花源而参加了网上组织的旅行团,穿越重重迷雾来到一座废弃村庄,殊不知一出精心策划的惨剧正在等待着他们……以上皆是前3话诈骗。
和盼着看恐怖片结果发现惨遭编剧耍猴的追番观众不一样,在观看本片的时候我是没有怒气值的,只是单纯为各种荒谬的展开而笑,可谓大大降低了体验。
过后我试图总结一下剧情但是发现有点难,因为它支线实在是太TM杂了,31个人里镜头比较多还交待了过去经历的就有12个,如果只留下主线的话那它大概是这样的:众人到达山村后频频目睹恐怖巨物,但每个人所看到的都不一样,还有人莫名失踪,想逃跑却发现无路可走,来时的隧道又有怪物逼得他们返回。
众人陷入内讧状态,女主被部分人怀疑是将他们诱骗至此的幽灵,差点因此被杀。
男主在探索隧道的时候偶然回到了现实世界,遇到一名研究山村现象的老人。
老人告诉他,山村是一个只有特定条件下才能进入的异次元空间,怪物就是人们各自的心理阴影,只有愿意面对心理阴影并接受的人才能安全离开。
忘记阴影也可以离开,不过有迅速衰老之类的副作用,他自己就是因此变老的。
得知真相后男主返回山村,告知所有人并试图带他们安全离开,但仍有部分人拒绝。
最后愿意回来的人们坐上大巴返回了现实世界。
老实说借助非现实空间讲讲现实社会问题这个出发点还是不错的(虽然心灵鸡汤已经被许多作品炖到馊),问题在于这片的编剧是冈妈!
这意味着你会看到各种无意义的废话情节,现实中会被人白眼到死的奇葩角色,以及强行展开的扯头花撕逼大战,总之怎么讨厌怎么来。
异空间设定已经够不讲理了,人物行为更是堪称群魔乱舞,一会发疯一会突然正常前后性格高度不统一,各种老套路神展开不打招呼想演就演,导致剧本要素过多全面崩盘无法归类,这正是《迷家》成为神级烂片的最大原因……【以下是角色杂感】男主:心理阴影是死去的双胞胎兄弟+当时在场的企鹅玩偶。
母亲一直偏爱兄弟,甚至在兄弟死后将男主当成对方的替身,父亲还听之任之(什么祸害父母),于是他就离家出走参加这个分分钟可能被卖肾的不明旅游团。
比较典型的GAL GAME式男主,片中属于无用嘴炮+伪基担当,看到女生脑子就不听使唤(甚至因为看到处刑女的胸部在关键时刻爆种救了他一命),无条件袒护女主角,动不动就摆出一副“我是真心的你们要相信我”的姿态,问题是大家此前都是陌生人,你的真心保证算个P啊……
男主说出了全片最神奇的蜜汁逻辑名台词女主:搅浑水+拖戏要员,自称曾和堂哥前来寻找山村回家途中失散,实际上堂哥是她幻想出来的童年玩伴,即阴影本身。
自己都觉得这事很丢脸根本不敢提,差点被做成烤全人也坚决不说。
我以为她开头时不时抽风也是为了掩盖真实目的演戏,结果看了设定才知道不是装的,她就是那么神经质……可以说是出场戏份最无用的角色,压缩到1/4都不影响剧情进行那种。
“我知道但是我就是不说你们不要再问为什么了”男二:男主的基友,自幼饱受精英阶层父母鸡娃虐待,一犯错就被关进小黑屋,里面有死去奶奶的遗像,阴影形象为恐怖版本的奶奶。
这个角色的剧情是所有人当中最离谱的,充分体现了冈妈没事找事的撕逼精本质:男二从小被父母控制惨了就想控制别人,跟男主当朋友纯粹是因为他没有主见事事都听自己的,对女主恨之入骨是因为男主见色忘友不听自己指挥了!!
没错,他甚至不太相信女主是幽灵一说,为了重新把男主牢牢抓在手里,在发现她会受伤流血可能是活人时还想继续补刀!!
结局里明明已经对真相了解得差不多了,依然被女导游洗脑导致阴影巨大化,想的还是不顾一切杀了女主再把男主夺回来,作为一个不是疯子的角色,思路可谓三观炸裂!!
惯例的本子要员,低级卖腐喂狗不吃眼镜男:曾经的社会精英,一开始看起来还是比较理智地分析各种问题的现实派,结果他展示天才的方式就是和特种兵、机枪女、处刑女这些明显的傻叉联手绑架其他人逼问村子真相!
在经过一番有鼻子有眼的推论后,得出“女主失踪了一阵子所以她就是幽灵一切都是她搞的鬼”这种逻辑关联约等于0的结论!
完全不考虑【自主离家出走】这种失踪事件中最常见的原因!
心理阴影的诞生过程简直搞笑,在公司怼天怼地怼老板力排众议策展,因为自己看错交货日期黄了……到村里还是一副功劳自己揽责任别人扛的无耻姿态,呸
处刑女:发疯担当,从头到尾只考虑怎么花式处死别人,完全不懂得什么叫冤有头债有主,丝毫不肯正视要被她“处刑”的人基本都很无辜这个事实,结局突然不发疯也没人追究她责任了,因为冈妈写不下要收尾了
90%的出场戏份都是这种Berserker状态暴躁哥:怒吼担当,在车上罔顾交通安全作死骂司机导致后者路怒症爆发,虽然到村里之后基本都在干实事,但智商也是时刻不在线,在众人处刑女主时一会拦住男二,一会架住要阻止男二的男主,你究竟想不想女主死啊?
整体上是一个受冈妈操控比较严重的角色
不知道水岛在做这场戏的时候有没有动脑子,总之我看懵了女导游:黑幕担当,老人的女儿,真正的传销大师,策划这场旅行诱骗数十名无知群众来当小白鼠,通过恐吓洗脑等方式使他们的阴影增幅,试图研究出拯救父亲的方法。
明明你爹都说了自己身体健康不需要救了!!
而且她后面还莫名洗白没有被受害者们围殴!
男导游:为了泡女导游而参加,对她的阴谋并不知情,但出了事就脚底抹油,本质垃圾墙头草司机:女儿早夭夫妻关系宛如仇人的悲惨中年,全片中难得自始至终言行比较合理的角色堂哥:明明是女主的阴影却能被所有人看见和触碰,还能讲出一堆女主不知道的真相,实质上就是冈妈用来说明剧情方便结局的金手指机枪女:阴影源于被同学欺负得很惨还绑起来挨大黄蜂蛰,合理怀疑她和处刑女的经历来源于冈妈本人,毕竟冈妈写女人发疯撕逼最在行特种兵:因身高不到155无法满足自卫队征兵条件,突发奇想往头皮底下植入了一块硅胶,不幸被教官识破惨遭梦碎,所以阴影就是一块蠕动的硅胶……对不起我真的笑死了啊哈哈哈哈哈……155要求是真的低,明治时代征兵条件都要152呢(当时平均身高158)老人: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事情的起因,但他是彻头彻尾的受害者,后面发展成那样完全是他女儿+那群臭鱼烂虾的责任,更别说他其实已经很努力在阻止其他人进入村子了其他人:基本都是傻叉,简直是众愚之恶的最佳体现,遇事只会瞎起哄出了问题就甩锅,最后也真的因为不想面对现实而变成了真正的傻叉……
女巫审判中庸众的嘴脸堪称无耻至极
这群人的基本盘
纷纷变成了一条条没有梦想的咸鱼【打分】配音4,演出2,剧本0,音乐1,美术3,综合1.5(满分5)这片DVD销量悲惨到水岛和冈妈都不敢出席庆功宴,他俩确实责无旁贷,是整个团队里最失职的家伙……哦还有配乐师,音乐烂是最出乎意料的,危机时刻的BGM就是那种免费AVG风格的廉价音乐,喜剧指数顿时增长百分之二百……
装神弄鬼 故弄玄虚 毫无逻辑 人物性格塑造失败 彻底中二 故意拖沓 一句话可以说出的结果分给十个人嗯嗯啊啊地打岔站桩然后接ed 有点职业道德良心不? 简直是学了国剧7集硬生生拖70集的节奏 不给一分都对不起各位被浪费的时间 这番的委员会在11区就没被投诉淹没? 第一次衷心祝某番收视垫底 有着这样的名声 这样的班底 出质量严重不对等的作品可是对行业的亵渎
我常常会有一个疑问,我所看见的世界是世界本身吗?
【当你看到桌上有一个半杯水的水杯时,你看到是那空着的一半,还是那满着的一半呢?
】【比如一次我与一名友人一同吃饭,用餐一半友人突然开始频频皱眉心不在焉。
友人的反常行为让我擅自断定一定是我说错了话惹了他不高兴,可是我却怎么也想不出到底是我的哪句话引起了他的不悦。
于是我对此念念不忘,纠结了一个星期。
直到与这位友人再次见面他无意中提起我才明白,原来那天他的反常举动是因为我身后的斜阳刚好晃在了他脸上,而他又对光线极其敏感。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一件事:“这件事是A”,和“我觉得这件事是A”,不是一回事。
世界是物质的存在,这件事毋庸置疑。
但是,人类的观察并不能完全反应客观存在。
因为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背景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就像那条白金/蓝黑的裙子。
同一个事物,在我们怀有不同感情的时候,也代表不同的意义。
火可以代表温暖,也可以代表灾难。
对于同一个比赛结果,站在胜方或者站在负方,会形成不同的感悟。
人的观察力总有这样那样的局限,因而人的观察很难是完全反应客观世界的。
也就是说,人的主观视角构成的世界,和客观世界是不完全一样的东西。
主观中的世界,比客观世界,多一层自我的滤镜。
而那些因为这层滤镜而扭曲的,就是Nanaki。
草木皆兵,不是因为草木本身对于他有威胁,而是因为他主观上觉得,草木的动摇,象征着,预示着,更加恐怖的东西即将到来。
这些恐怖的东西常常是不存在的,所以才说草木皆兵。
那些被Nanaki追逐的人,大多是自己吓自己。
施虐者都是乐子人,他们是不会在乎受虐者的感情的。
只有受虐者耿耿于怀。
他们沉浸在焦躁中,混淆了想象和现实。
而这形成了负反馈,让他们更加恐慌。
《迷家》的编剧冈田麿里(おかだ まり),是那朵花,伊吕波,黑岩射手,Gosick,黑执事,樱花庄,来自风平浪静的明天,等等等等的编剧。
我看她的作品比在演职员表看到她的次数都多。
我不觉得她的作品能够差到不能看,于是才亲自去观看了这个番。
这个番在豆瓣和B站都不足五分。
我认为其主要的矛盾在于,读者有预定视角的倾向。
【开始以为是推理向,然后感觉是猎奇向,再后来WTF不会是腐向吧,再再后来以为是治愈向,最后才明白原来是智障向。
】迷家本来说的就是主观世界预定视角的故事。
观众在前期宣传中也自然而然的用了结构性的猜测。
迷家的前8集非常接近惊悚片。
再用预定的落差视角,套上原作的抑郁视角,评分不低才怪了。
另一个矛盾是理解力的问题。
迷家的主旨是心理学上非常现代的概念。
用一个番来介绍它,有点向唐朝人介绍智能手机的意思。
从作品本身来说,我认为迷家是心理类番的先锋作品。
它的表达方式可以更加有张力,它的色调可以不那么阴间,它的细节可以更加合理,但是这不能掩盖它的惊艳的构成,和深刻的内涵。
我就不拿心理测量者来当垫背了。
心理测量者还是很成熟的优秀作品。
虽然这么说,我并不完全赞同迷家里的所有概念。
比如,人失去了情感就会迅速衰老这件事。
这完全取决于观众对于老的定义。
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认知扭曲—是什么偷走了我们的快乐?
https://www.douban.com/note/726132828/zh迷家评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056227
因为目前人生面临着巨大的恐惧,我也好想逃离,这个番恰巧出现,于是便开始看了。
动漫开始的剧情和就像我期盼的那样想,我也希望能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开始重新的人生。
然而后面却变了,那可怖的怪物,原来就是自己内心最大的恐惧与创伤,是自己最不想面对的现实。
此番原来不是惊悚悬疑番,而是治愈番。
主角们战胜了怪物,于是变获得了重生,重生之后的,是要比之前还要温柔阳光坚强的自己。
我想我明白了,人生的重新开始并不是逃避,而是勇敢面对。
看完此番后,也无意中治愈了自己。
在众人齐唱幸福的河马先生的歌声中,动漫走向了完结,黑屏的一霎那,我突然感觉到我也要勇敢面对自己的人生了。
我很想为这部番写点什么,因为它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但是和它的水平相悖的,是网上大多数人对这部番的评论。
其实我能够理解说它渣的人的逻辑,大多数的动漫都是短平快的叙事风格,偶尔有一些剧情里加入一些烧脑的元素,很容易就广受好评。
如果再死个人什么的,说不定还会被贴上“致郁”的标签。
这部番不一样,全剧都营造出了一种悬疑、烧脑甚至于是致郁的氛围,但是结局居然还没死个人什么的,而且男女两位主角扭扭捏捏的性格也恶心到很多人了。
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人物形象才是一部作品的核心,而情节和环境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
从这方面来看的话,这部番的人物其实塑造得很成功。
我举几个被大家吐槽的栗子:第一:女主来的时候不说明情况,被询问的时候也支支吾吾,导致她被大家怀疑,这一点让很多人都觉得不合理。
但我认为这是编剧从一开始就设定好的人物形象,在之后也通过各种情节和环境的烘托让这个形象更加饱满,而且前后统一了。
那个从小就被大家用奇怪眼光对待的真咲,那个曾经在大家面前说出自己看到的真相的真咲,却被大家当成是不正常的,只能假装自己看不到铃治,在没有人房间里让铃治说出自己想听到的答案。
但是她又那么善良,哪怕失去了一直陪伴着自己的铃治,她也不愿意麻烦别人,而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寻找,生怕给他人带来麻烦。
总之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是理解女主的想法了,如果曾经经历过这么多事情之后还能在很多人面前说出自己的真实观点,那才是颠覆了这个人物的最初形象吧!
第二:男主喜欢上女主的过程莫名其妙,而且莫名其妙地情愿自己被怀疑也要袒护女主。
我觉得编剧对男主形象的定位是善良、真诚、善于为他人考虑,但是哪怕是这样善良、这样顾及他人感受的人,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啊!
他不愿意活在时宗的阴影里,对“光宗”这个存在的日渐消失感到恐惧而又无可奈何——这也正是他想要参加重生之旅的原因。
因此,当真咲说出“光宗这个名字很适合你”的时候,其实他已经对真咲产生了好感并且会在之后的日子里对真咲投入更多的关注。
而在关注真咲的过程中,他发现了真咲的善良和孤独,这和他是多么的像啊!
他们都是善良而又孤独的人,在作为“时宗”生活的那么多年里,从来没有人理解“光宗”的想法,甚至从来没有人体会过和“光宗”一样的孤独。
现在有一个人,她体会过“光宗”的孤独,还肯定了“光宗”的存在,她是这么一个善良可爱的女孩,那么光宗会喜欢真咲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那么他宁愿自己被怀疑也要袒护女主就更加可以理解了,当一个女孩被绑在柱子上接受审问甚至即将面临谋杀的时候,任何一个善良的人都会于心不忍。
更何况,面对众人的指责却无从辩解的情况,和他被人当做“时宗”却不能反驳的情形是多么相似啊!
正因为经历过这样的痛苦,所以才能理解对方的痛苦,这正是光宗宁愿自己被怀疑也要袒护女主的原因。
其实看到最后几集之前我还是觉得番里的人物性格都很纠结,用B站弹幕的话来说就是强行拖集数,然而在最后几集大家的心理创伤显现出来之后我才发现,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受到了过去的束缚,在纳鸣村的人们的性格,正是他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性格。
在现实世界中他们会有怎样的行为,在纳鸣村中他们也同样会有如此的行为。
那么,真咲在现实世界中被大家用奇怪的眼光看待时会局促,铃治的存在被怀疑时会支吾,在纳鸣村中被怀疑也同样会局促和支吾。
那么,光宗在现实世界中被大家当做另外一个人时会低落和孤独,飒人帮助他时会感动,在纳鸣村中想要改变的他看到和自己一样低落和孤独的真咲,自然会想去帮助她。
研究员老头神山说nanaki是由人的心伤具象化所形成的,那么,一个人可以欺骗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伤痛不算什么,甚至是并不存在,但是当nanaki真真正正地出现在你面前时,要么接纳它,认同自己曾经的伤痛;要么逃避它,或者与它战斗,直到自己已经千疮百孔,才发现逃避自己是没有用的,与自己战斗只会更加伤痛。
如果觉得那些痛苦的曾经是自己现在仍然痛苦的根源,便想隐瞒、忘记那些记忆,终有一天它们会再次出现,带给自己更大的伤痛。
nanaki是不会骗人的,能欺骗自己的只有自己。
这里是个很厉害的地方呢因为内心出现了实体之后本人的心情以及是否在撒谎全都能看出来呢
这部番成功烂到让我不吐不快的地步了,可能是近十年最烂的番之一了。
如果这部番十分满分,1分给第一集,另外1分给希安喵。
从第一集开始用了鹅妈妈童谣,还有自相残杀,遗书,过多的登场人数等等一系列暗示这可能会是一个存活人数最后为个位的故事,但是结局不光人数没少,还增加了。。。。
主线显得混乱,过多的路人精神病的吵闹让这部番让人产生厌恶。
另外过多的路人的回忆占了无意义的篇幅,他们曾经什么经历我还真不想知道。
反正你的意思就是怪物是心灵创伤嘛,展示一两个人的就完事了好吧。
多余的路人就让他意外死亡就好了嘛。
登场人物的性格转变简直迷一般,什么人渣突然好人形象出场,互相干架的俩人突然变成好哥们一起给boss递茶等等。
反正接受自己心灵创伤之后就突然三观正变成五好青年了。
(开心就好)挖了不计其数的坑,转眼到11话了,马上完结了,最后篇幅不够了怎么办,去TMD的坑,剩下的开嘴炮啊,反正进度条不够了你说怎么办。
搞的最后像我只要会说个浮莲子三连我都能进去当主角一样。
另:个人认为主线做的还不如公交司机大叔和小萝莉的个人支线。
最后简单说一下,30人全员强行存活我是服气的,宁可扔一边睡觉也不发便当。
剧情走向没有按照开头铺垫的变成自相残杀的剧情,后面出现怪物也没有人肉妙脆角,所有选项里偏偏选了最差解,这也算是一种才能吧。
一群城里人来到无人山村生活,如果探险寻密,这是冒险剧;如果连续被杀,这是悬疑剧;如果互相残杀,这是猎奇剧;如果鬼影重重,这是恐怖剧;如果出现怪兽,这是特摄剧;如果家居日常,这是乡村剧;如果倒叙过去,这是社会剧;如果开始浪漫后期争吵,这是现实剧;如果正视自身迎接未来,这是治愈剧;如果以上都是都不是,可以,这是迷家。
一开始剧情疯狂挖坑很吸引人 但是看完之后一脸懵逼
不是悲剧也被喷得这么惨,实在是很少见。不过中国人大抵没有童谣天赋也可以从这里看出来了。评分比喰种低我竟然有点高兴。
相处几年的基友被才处了几天的女人抢走,醋意这么大,快去表白!逃避现实也行,但心里总是会硌应吧。生活本来就是要花力气的,力气不够了就互相借点。自己的火够旺,不需要别人温暖的,对这种人的存在,我持怀疑态度。
前5集是不错的,气氛酝酿得很好,也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6-8集其实有不少爆点,但因为有很多观众漫画动画同时追,所以一些真相在漫画里已经知道,动画就无味了。最终的走向是虎头蛇尾,想要表达的是“接受曾经的痛苦还是重头来过”。最大败笔是人物众多却用途寥寥,演出不能解决节奏慢的问题。
水岛岁月静好了……现在除了rh就沉迷于少女战车
只剩下了迷。
喜欢片尾曲
编剧老师的技艺太过于娴熟,以至于被炎上了(悲)说到底这部动画最大的问题就是,到底谁在乎这样一群人啊!
我真的很迷。。。让人讨厌的男主角,让人蛋疼的设定。最后还基友妹子一把抓,带着萌宠滚回家。还好我是一口气看完的,不然根本看不下去
在知道风评情况下以看乐子的心态一口气补完,可以说剧情并没有那么差,确实整部戏全程很吵还故弄玄虚,但是对比现在大量2倍速都看不下去的动画,迷家放在现在大部分人都会每周追着看。
前面用十集讲了一集可以讲完的事,后面用一集讲十集也讲不完的事,这都是啥?!
前两集还不错,后面就开始拉了,可能是我期望没那么高吧,我觉得不算烂作
一生悬命拖节奏。结局小触动。あたしのnanaki、戻ってくれよ
烂片烂到一定程度,大概就是你连骂它的话都不愿意想吧。
剧本简直智障...
剧情真的迷啊,咱能不故弄玄虚么
不好意思我瞎了,从此以后没有原作的冈妈番一部都不会看了。
自己追的番哭着都要看完…虎头蛇尾,娱乐性不强专业性也不高。实体化的心理创伤明明能够更深入地去描写,却只留在了最后两话浅浅带过…能战斗的飒人奶奶结果也是个战5渣…男女主不讨喜只有智商颜值女孩子三人组能看,老教授出现最后一锅好剧就熬成了毒鸡汤:要嘛痛苦面对现实要嘛麻木死去。这很迷家。
看完我就懵逼了。。。但是隐隐觉得还不错
节奏好慢,人物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