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
有点无聊。
中规中矩的悬疑轻喜剧片,立意不深,不带脑子看得话还蛮搞笑的。
全片除了“死gay”和“对不起老公”两句台词其他完全脱离鬼家人,就这两句联动了一下,冲着鬼家人的情怀来看的难免期待落空,感觉台词应该可以再联动一下。
但本来就衍生剧我对它期待不高,冲着鬼家人的卡司及喜剧类型看的,没想到导演想写的是包裹悬疑外壳的喜剧。
题材一般立意不深。
但蛮接近现实的,成语滥用,到处都是谐音梗和缩写(常上网但不常刷dy的朋友们应该深有体会)没想到们台湾也有此等现象,6集写一个成语连环杀人案的故事浪费编剧导演演员拍摄的时间还浪费观众的时间,拍摄手法可能只有鬼家人三成吧没什么特别令人讶异的片段,循序渐进,外送员前两集埋的伏笔带脑子看完全秒懂。
总之,当作下饭剧还可以。
但想跟程伟豪说再有钱也不要拍续集or继续衍生了倒不如在找个好本子拍拍😂😂😂案发现场恰到好处的镜头,一点点血腥,不过我都跳过这个镜头看的,有点怕😨😨但情节很简单,跳过几个镜头也不会漏掉什么重要的内容,感觉如果是按照一部10-12集电视剧的制作来看应该只会分到两集的内容。
搞了一年结果水了六集麻烦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好吗不然把林柏宏拉来拍鬼家人前传啦!
(一点建议,林柏宏在鬼家人也不止人设讨喜,演的也比对手好😂🤲🏻)ps.一点个人想法:在吴明翰这个角色看到了好多人😂😂随时随地大小吼贱的没边的恐同还厌女,浪费鬼家人立的人设。
许光汉演的特别贱,看的我想揍他!
pps.涉及剧透:感觉凶手自杀那里后面还想表达点什么😧凶手是模仿犯 最后居然自杀了 想表达不能活出“自我”的话只有死路一条?
(没看懂这趴…看剧评都说程伟豪是台湾陈思诚笑死我了,最后一点想法还是:不要拍续集了就算是有我们相信音乐的人参与也不要拍了🤗🤗
有剧透,慎入!!!
《正港分局》8月22号网飞上线,周五一下班点了外卖一口气熬夜刷完六集,本来想着周末有两天时间,谁知道愣是没忍住看完了,结论是:许光汉依旧很帅,这家伙不会老是不是!
王子晴长得好看嘴巴也不饶人属刺猬的,马念先憨憨的捡漏大队长,很帅的杨祐宁20年后变成了邰智源,戴了假发的黄宣比没有头发的时候更好笑,正港小分队人员配备完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作用,团队协作,理不直气也壮的幼稚鬼编号59478小分队!
悬疑惊悚+白目中二风混搭,有点吓人但又不那么吓人,偏偏有些好笑,特别是吴明翰,在书店看错字被小学生鄙视特别好笑,有点日漫风那种大大咧咧的深金劲儿,是不是只有许光汉来演才这么好笑又不讨人厌啊!
提示!
以下是剧透!!!
一个保安被敲后脑勺噶了,敲后脑勺的时候真的有给我吓一跳,台式惊悚片在此刻发挥的淋漓尽致,该说不说镜头质感真的好,投影仪跟案发现场的血腥重叠,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快感,又试图想自己破解点什么,然后跟着又有一个体育老师被拔光牙齿跪在孔子像前,证据指向有可能跟20年前的错别字杀人魔有关,不过那个杀人魔已经被捕了,凶手是邰哥!
邰哥还致敬了汉尼拔!
戴了防咬口罩,很酷!
还有一个死者是地下偶像,很漂亮的女生,还是法医大鹤的偶像,当时他都蒙了,刚参加完粉丝见面会合过影的偶像就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在他面前有点崩溃!
但是!
这个剧就是不会让你多沉浸在恐怖和悲伤一秒钟!
吴明翰一把搂过大鹤的头靠在自己怀里,一种莫名的气氛和反差真的好好笑哈哈哈哈。
然后黄宣出来了!
有证据指向有可能是饰演老师的黄宣,他被带到警局问话,还是邰智源那个角色审问他,结果不是,但是他做了伤害女学生的事,给邰哥气的要命,虽然自己是杀人魔,但是也不允许被自己教育出来的学生居然如此对待女生,怒气压不住邰哥,愣是死死咬住黄宣的脸,嗷呜不愧是为了致敬汉尼拔吃过人肉的邰哥!
凶手我就不剧透了,我没有猜到!
知道的时候我直呼好家伙!!!
虽然剧情偏搞笑风格,我就是很吃这种无厘头小学生斗嘴的戏码,就算是刑侦悬疑剧,也不一定非要很苦大仇深啊!
工作已经很烦了,看点轻松的开心的,无压力就很爽!
我不过我觉得正港分局很好的一点是它的主题,很意外很新鲜从没见过的,凶手对社会文明的失望,对文字和文化的偏执和执念有点让人五味杂陈,这主题能上网飞也是很神奇,怀疑这个剧最大的后遗症不是看到许光汉就想笑,而是看到错别字就后背出汗哈哈哈哈哈,看过的一定懂!
我的建议是速看!
关键才6集!
就算一口气刷不完,两口气也够了!
很解压很下饭!
鬼家人的续集,而且还是双豪合作,期待值拉满,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没有那么符合期待。
维持了一贯的搞笑无厘头风格,但是连杀人动机都让人感觉到很荒谬。
吴明翰的臭直男性格的确是没那么容易被毛毛彻底改变,只有在提到同志时有对不起老公的小彩蛋🤣。
如果不是许光汉演的,我可能会讨厌吴明翰。
和林子晴吵架的部分也很烦躁,但还是很多动作戏很精彩。
新增的两个新角色好像也没什么必要。
卧底少年这么无遮掩的穿着警衣在路上走都没问题吗?淑芬的分析MBTI人格感觉很跟上时代流行,但实际上好像没什么帮助。
小花遇上奇怪的外送员这么多次,结果也没想到他是凶手。
警局内部的案情相关资料可以这样随便让路人进去看到吗?
邰哥源演老师真的好适合,每次讲话都好像在说教,但是很有韵味,只是会让人感觉很想睡觉。
年轻水源的眼神真的很有魅力,一副可以魅惑人心的样子。
爱抢功劳的警政署副署长也是从一而终,以为他在被逮捕时讲的东西是有什么含意,结果看到最后还是没有看懂。
整出戏里面最难看出演员是谁的谢正达,坤达本人都不肯承认是他自己,跟大鹤还很牺牲的要跳日本偶像应援舞。
不是很懂为什么要跟木曜合作,连最重要的凶手都给他们演,老实说最后一场戏完全不行。
这么重要的戏,她的表演真的让我太出戏了,没什么表情,完全就是在念台词。
其他人是比较符合本色演出的刘睦婷每一句话都要夹杂流行语和简称很烦,黄宣第一次演戏倒是惊艳的。
原本电影的受捧、表达以及创意,在这部电视剧完全没有延续,破案的剧情逻辑太牵强,黑色幽默又算不上,故事谈不上创意、也没深意,过程缺乏悬疑、也没有反转,无厘头看着有点尴尬,都是吵来吵去的一部电视剧,人物从头到尾么有变化……总希望有点变化,所以继续看下去,看到最后,感觉“就这……”,看完后,总会有点食之无味的感觉……
讲真,能把喜剧元素与悬疑探案剧糅合好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更别提正港分局的特色荒诞无厘头风格真的很对我们鬼马星人的胃口!
这次开播上线更是十分敞亮的一口气放出完整六集,这口好饭我直接大炫特炫,爽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人员配置上主打一个大大的满分,中二臭屁的许光汉和酷飒甜辣警花王净C P感简直不要太强,正港小分队原班人马回归又加入了不少新鲜血液,群像塑造也更加鲜明立体,男女主的Battle、队友间的互呛完全喜感拉满,平均每3分钟就是一个金句,“有朋自远方来下一句是什么?
欢迎光临啊”属于是孔子听了要曰一句“朽木不可雕也”的程度23333~台词含梗量过高,看他们的警局相处日常真的能给我笑到满地找头哈哈哈哈~言归正传说到探案部分,这一次成语杀人魔的设置真的非常亮眼,剧本结构不错,双豪出马在镜头语言的表达上又极为丰富,给人一种光怪陆离又细思极恐的压迫感,第一集的凶案现场按照错别字版的“凤毛麟角”来布置,将鱼鳞强行植入死者皮肤,画面冲击感极强,属于晚上睡觉眼睛闭上了脑子还在想的程度,之后每一个连环案都以更诡异、恐怖、变态、扭曲的形式逐一呈现追,剧过程中肾上腺素持续飙升,直接看的人头皮发麻~案件告破、真相揭露的时刻其实看的人心情很沉重,表面上看是凶手对错别字的执着,实则是无力改变这个世界的悲哀,只能在这些他认为违背礼法道义的人身上泄愤。
因为小时候被国文老师救赎而爱上国文,又因此潜移默化的接受了那个遵守礼义廉耻、充满道德仁义的世界,而放眼现实,书本中描述的美好社会与离我们身处的这个环境已然格格不入,没有人在把书本上的规则礼法当回事,越多人忽视成语、忽视书本中丰沛的文化瑰宝,就越是将凶手心中赖以生存的精神净土瓦解的分崩离析,偶像的谴责与失望更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时候他的结局其实已经不难猜测了。
想象中的世界已经腐烂,凭一己之力在现实世界修补反而显得可笑。
这部剧在荒诞搞笑的外壳之下包裹的关于人性、关于自我、执念、自赎等多个方面的内核才是真正引人深思、值得细品的。
《正港分局》原来只有6集的吗?
说它是探案剧吧,这季玩成语玩的有点抽象了,说它是喜剧吧又有点微恐感,被害人各种die法蛮血腥的,脍炙人口那个我真是受不了!
像是在玩柯南凶手排除法...把所有嫌疑人都抓起来,然后一个个排除,最后我们回到了原点,Congratulation~所有的警员除了子晴(包括分局长和副座),都很像临时角色扮演,比儿戏还儿戏,尤其是少年啦,但这个名字我喜欢。
真凶抓捕过程就还挺草率的 ,吴明翰一路靠直觉破案,虽然有搞错方向,但最后歪打正着了;虽然咱国文差,但咱办案能力强啊(主要是被车撞了一次又一次都能生还,牛哇牛哇)还整了个“成语杀人魔”,让我这个本来就喜欢滥用成语的人,更爱用成语了,怎么办?
“有朋自远方来的下一句是什么?
”“欢迎光临啊~”虽然吴明翰每个细胞都在向我彰显他是毛毛口中的“臭直男”,但还是很期待他能和毛毛再见,“你好,我是1/你好,我是你老公!
”还好没有搞一些言情戏码,不然我会觉得这totally是另一部剧。
(没有王净不美丽的意思,王净小姐姐独美)拜托,再拍的话请林柏宏来客串嘛!
许光汉真的太帅了,我至少还能再爱一周🥰结尾,水源说的那句“其言也善”啊,是对捉弄自己的卖冰淇淋老头说的(人之将死)吗?
没悟透啊,没悟透啊💧马尔济斯很洗脑,许光汉请出纯享版!
《正港分局:成语杀人事件》是一部集悬疑、喜剧于一体的影片,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新颖的案件设定引起观众的兴趣。
虽然影片在许多方面表现出色,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不足之处。
优点:创意十足的案件设定: 影片的核心案件以成语为基础构建谜题,这一设定既独特又富有趣味性。
成语与犯罪元素的结合,为影片增添了不少新鲜感和智力挑战,使得悬疑情节充满了趣味。
轻松幽默的风格: 影片融入了大量的幽默元素,成功地将悬疑与喜剧融合在一起。
演员们的出色表演和诙谐的对话使得影片在悬疑之外还充满了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为观众提供了一种轻松的观影体验。
紧凑的节奏: 尽管影片的长度并不算短,但故事的节奏掌握得当,各个情节环环相扣,使得观众始终保持着对谜题的好奇心。
案件的逐步揭示和反转安排都很合理,让人保持对影片的关注。
不足:角色刻画较浅: 虽然影片中的角色个性鲜明,但部分角色的背景和动机缺乏深入的刻画。
特别是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经历没有得到充分展示,导致观众对角色的情感投入有所欠缺。
情节设定略显牵强: 部分情节和线索设定虽然富有创意,但在实际推进中可能显得略为牵强。
成语与案件的关系有时显得不够自然,导致某些谜题的解答过程略显突兀。
结局处理不足: 影片的结局虽然有一定的悬念和反转,但对于最终谜底的揭示和解释显得有些仓促。
结局的处理和谜题的解决过程没有完全展现出应有的严谨性,可能让一些观众感到不够满足。
总体而言,《正港分局:成语杀人事件》是一部将悬疑与喜剧巧妙结合的影片。
虽然在角色刻画和情节设定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其创意独特的案件设定和幽默的风格为影片增添了不少亮点。
如果你喜欢充满趣味的悬疑故事,这部影片无疑是一个值得一看的选择。
《正港分局》作为《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的衍生力作,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喜剧悬疑风暴。
许光汉、王净、马念先等原班人马的回归,无疑是该剧的一大看点。
这部剧以幽默诙谐的手法,将一系列复杂命案与成语字谜巧妙结合,既考验智商又逗乐观众,展现了其独特的叙事魅力。
全员逗比的设定,让每个角色都鲜活有趣,无论是许光汉饰演脾气火爆的警员吴明翰,还是王净饰演性格固的执菜鸟队长林子晴,乃至其他各具特色的成员,都贡献了满满的喜剧效果,让人忍俊不禁。
该剧分为两条叙事线,讲述两代成语杀人魔的故事,天赋极高的黄小茵最终以自杀结束让人感慨万千。
而结尾的悬念设置,无疑是主创团队给观众留下的一份神秘礼物。
成功逃脱的徐水源被卖冰淇淋的老外戏耍后,说出了其言也善这个成语,不仅预示着徐水源会再度出山,也让人对这位初代成魔的后续行动充满了无限遐想。
期待第二季能继续保持这股子新鲜劲儿的同时,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应该算得上去年最成功、最火爆的台湾电影了。
仅靠6000万台币投资,就拿下3.63亿台币票房。
时至今日,豆瓣上已经有超过40万人评价,为《鬼家人》打出了8.1的高分。
许光汉跳脱衣舞、叫死GAY还是叫老公、不敢相信等等相关梗当时频频刷屏。
甚至“许光汉的屁股”一度成为互联网流量密码。
《鬼家人》讲的是直男警察吴明翰(许光汉饰)误捡地上红包,被迫成为同志冤鬼毛毛(林柏宏饰)的冥婚老公。
为了斩断这段荒谬姻缘,让毛毛安心投胎,吴明翰耐心帮助毛毛实现遗愿。
在一起经历了许多故事后,他们成为了家人和朋友。
不过咱们今天不是重温经典栏目,聊到《鬼家人》,是因为电影的衍生剧《正港分局》近期上线了。
《正港分局》是一部搞笑悬疑剧,讲的是吴明翰和林子晴(王净 饰)在警局期间的破案故事。
《鬼家人》里的灵魂人物毛毛并没有出场,剧情也相当平庸,属实是让所有期待的观众大失所望。
其实早在2023年8月,《鬼家人》上线流媒体的时候,导演程伟豪就在豆瓣分享了关于本片创作的契机和心得。
在发言的最后,他提到将来会出一部衍生剧,聚焦于《鬼家人》的男女主角所在的正港分局。
网友回复除了惊讶导演竟然亲自售后,更多是希望能看到毛毛和吴明翰的后续剧情。
虽然导演一开始就说了《正港分局》是以吴明翰、林子晴为主的犯罪喜剧,不算“吃饭砸锅”“消费情怀”。
但《鬼家人》的笑点和感动,大半是由毛毛和吴明翰组合产生的。
类型杂糅、元素丰富才是《鬼家人》成功的关键。
电影本质上是一部喜剧片,却通过“直男”和“死Gay”的碰撞,灵异惊悚的元素和悬疑犯罪元素收获多种受众的喜爱。
在各种没正形没节操的剧情中,主角得到了个人成长,也与家人达成和解。
到了衍生剧《正港分局》,直接简化为老老实实地破案+搞笑。
前作结尾的“林孝远案”告破后,队长升任分局长。
为了破案中枪挂彩的吴明翰伤愈归来,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将接手新任小队长。
在《鬼家人》的结尾,林子晴的下落交代的并不是很清楚。
到了《正港分局》,林子晴的身份有了新解释,她成了把林孝远所有赃款送回警局的大功臣,属于是谍中谍中谍。
于是队长一职由林子晴接任,也引出了《正港分局》的一大主线,那就是她和吴明翰之间不断的矛盾和摩擦。
经历了《鬼家人》,吴明翰应该成为一个善良的大男生,林子晴也应该打破了性别偏见。
但到了衍生剧里,所有人物弧光褪去,好像之前的一切没有发生过。
吴明翰还是个动不动就发火的臭屁直男,林子晴还需要再通过6集剧情不断证明自己,重新撕掉花瓶标签。
另外一条主线,就是正港分局破获连环杀人案的过程。
这部剧对于案情的设置,突出个尺度生猛,画面还是很有冲击力的。
第一起案件的受害者,是一名大厦保安。
小队赶到案发地时,发现死者身上有很多鸡毛和鱼鳞片,还带着鹿角帽子。
如此蹊跷的死亡现场,令众人一时找不到头绪。
这时局长提起,当年曾有一件很离奇的案子可以参考,那就是成语杀人事件。
20年前,有一位叫水源的补课名师,连续制造了两起杀人事件,被害者都是他的学生。
而水源作案仅仅因为学生在成语测验的时候,写了错别字。
水源不但手法残忍,还精心布置了犯罪现场,用死者的姿势和动作来重现成语。
以此警醒世人,学好国语的重要性。
比如砍掉学生的头,吊在断桥边上,是因为学生把“走投无路”,写成了“走头无路”。
从女学生的大腿上割肉烤熟,再塞进女学生的嘴里。
以此暗示成语——脍炙人口,让她亲口尝尝烤肉(脍炙)的滋味。
从这种思路出发,结合现场发现的鸡毛、鱼鳞、鹿角帽,林子晴想出了“凤毛麟角”。
而“鳞”和“麟”这一对错别字,可能就是凶手想要展现的成语。
吴明翰则一边不服气,一边去书店买书恶补成语。
没办法,他文化有限到会被小学生看不起。
吴明翰刚买好成语参考书,又一起离奇的杀人案发生了。
某学校体育老师被钝器砸死后,尸体被放在孔子塑像前,摆成了跪拜的模样。
而且他的牙齿被全部拔掉,嘴里是空空荡荡的。
有人猜这个成语是“没齿难忘”,有人说是“无耻之徒”。
(大家觉得是什么🤔)
接连两起杀人案都相当变态,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些案子出自成语杀人魔水源之手。
但水源当年正是被局长亲手抓捕送进监狱,作案的应该另有其人。
于是林子晴提议直接去监狱见水源,看看他能不能说出点有用的信息,
水源是极度危险型罪犯,受到最严格的监控。
刚露面的时候甚至手脚被绑,还戴着面具。
不对,哥们,你这姿势、打扮不能说很像汉尼拔,那简直是一模一样啊。
甚至警察的站位,面具的样式,都做到了像素级致敬(复制)。
水源脾气古怪,加上吴明翰又控制不住脾气,跟他起了冲突,这回谈话也没问出个所以然。
结果没过两天,又一起杀人案发生了。
死者是一位日籍地下偶像,她的死状也非常诡异。
她的头发被麻绳悬吊,手被刀子刺穿钉在桌子上。
这两起案子代表啥成语,藏着哪个错别字,大家可以猜一下哈。
虽然是地下偶像,但她的影响力不小,甚至就连正港分局里的法医都是她的粉丝。
(亲手给偶像做尸检的感受)连环杀人案到这里还没有打住,在正港分局的调查过程中,杀人案一直不断。
一时之间社会上人心惶惶,书店里的成语词典被市民哄抢。
家里没有参考书,或者孩子语文不好的,都不敢随便上街了。
(电视屏幕下方滚动的新闻字幕,藏着《鬼家人》彩蛋)正港分局查案进展颇慢,但身在监狱里的水源,却是个“预言家”。
将要发生的杀人案藏着什么成语,都被他一一写在墙上。
警察也只能跟他合作,按照他提示的信息,慢慢接近真相......
以上就是《正港分局》的破案悬疑线,全剧就围绕这一个“成语杀人事件”展开。
观感和近年来内地的一些悬疑刑侦剧完全不同,没有浓厚现实主义的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但剧情在荒诞中透着合理,作为网飞出品尺度也足够之大,部分画面甚至血腥到咱不敢展示。
很明显,《正港分局》不能完全以悬疑片的标准来评价。
因为它的喜剧成分实在太多,和破案内容比重差不多,无时不在,无孔不入。
不得不说,这剧玩的梗看起来略显尴尬,且版本过时。
比如警局里的李淑芬,张嘴闭嘴就是帮人做16型人格分析。
然后再被人反复叫错名字,难道把淑芬叫成“淑珍”“嘉芬”是个很高明幽默的包袱吗?
吴明翰经常发脾气,不招人喜欢,被骂“普信男”。
发现重大线索之后,局里的小胖夸赞他YYDS。
什么测16型人格、普信男、YYDS,要是放在几年前也许真能让人会心一笑。
这些比“恐龙抗狼”都要老的梗,放在2024年的剧里,给人一种网速过慢的感觉。
就像是科目三都已经流行了N个版本之后,当地年轻人才领会其妙处。
另外,吴明翰追查凶手的戏份,尤其突出一种荒诞感。
比如拿着豹纹床单当降落伞跳楼;
跳楼之后,马上被嫌疑人的车创飞;
吴明翰被撞后,好似塑料袋一般满天乱飞,之后绑点纱布就能生龙活虎。
从特效到剧情来说,都透露着一种“玩玩而已,何必认真”的糊弄之感。
最后,作为《鬼家人》的衍生作品,《正港分局》也少不了有关性别和性向议题的桥段。
前面咱们说过,《正港分局》的剧情虽延续在《鬼家人》之后,但就像前作的故事完全没发生一样,依旧开着那些“不美好”的小玩笑。
比如吴明翰问保安“你的后门谁在用”,保安扭头看看屁股说很多人。
吴明翰开车时吐槽女人请生理假不公平,流一点血就能翘课、翘班属实离谱,而且生理痛压根没有那么严重。
黄宣扮演的补课老师是水源的学生,两人聊天时鸡同鸭讲。
水源说的“搞学生”,是他杀了自己的学生,黄宣伸手抓着水源的手指轻轻套弄,暗示他说的“搞学生”另有深意。
《鬼家人》的编剧吴瑾蓉,在一次颁奖的时候说过:我们做这部电影,是真的希望毛毛投胎以后的世界,是一个对北极熊、海龟、同志、女性、没有犯罪意图的直男们都更美好的世界。
《鬼家人》演到大结局,让人感觉世界更美好了。
可《正港分局》结束时,案子被完美告破,全队出发去吃麻辣锅。
纯纯包饺砸。
然后呢?
大多数观众收获的,就是记住“千万别写错字”。
《成语杀人事件》如果只是《正港分局》系列剧中的一个案件,那它可能是一部很有风格的悬疑喜剧。
但它作为《鬼家人》的衍生剧,很难不让人将两者放在一起比较。
《正港分局》能博人一笑,却很难去引起《鬼家人》式的思考和感动了。
这种差距,远远不是许光汉露一下屁股就能弥补得上的。
好了,关于这部《正港分局》咱就聊到这里。
有看过剧或是看过《鬼家人》的朋友,欢迎多多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阿仁
(欢迎关注辉兔的影音杂货铺公众号) 刚看完台湾六集悬疑犯罪喜剧《正港分局》,正港分局长张永康,手下有小队长林子晴,以及吴明翰、少年、小胖、李淑芬等警员。
除了王净饰演的林子晴,其他就没有正常人。
许光汉饰演的吴明翰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少年当卧底嗑药过头总犯病,小胖是个吃货,李淑芬是个搞人格分析的,加上窝囊派张永康,全员逗比还能误打误撞破获一起连环凶手案。
重点是,凶手不是被他们抓住的,而是被二十年前的凶手水源给嘚啵死的,那一刻如唐僧附体。
但凡不是有喜剧标签,整个分局的智商情商加一起,也斗不过两代杀人大魔王。
两代大魔王用的都是成语杀人法,且有师承关系,谁成语写错了字,谁就会被杀死,这是对国学严谨的态度,不允许有丝毫错误。
换句话说,成语不过是给自己和给社会的一个交代,他们杀人与成语关系不大,不然第二代也就不会杀失控了。
案件的想法挺好的,略牵强但有新意,如果是用《谁是被害者》的方式呈现,那这部网剧应该还能再上一个档次。
这种喜剧流不太好笑,就显得有点尴尬,搞得观感怪怪的。
二十年前,水源是一位补课名师,每年都会帮学生列出会考的成语重点,按照顺序前几位分别是走投无路、脍炙人口、凤毛麟角、不耻下问、悬梁刺股、杀一儆百。
水源用走头无路和烩炙人口的错误方式,杀死了两名学生,成为第一代杀人魔。
二十年后,大厦保安程百祥惨死在工作间,头戴鹿角帽,上半身被插了很多鸡毛和银龙鱼的鳞片。
张永康联想到成语杀人案,说出了“凤毛麟角”的成语(鸡毛鳞角)。
随后华大附中发现尸体,死者是体育老师廖山戴,双手被绑跪在孔子像前,牙齿被拔光。
警方分析为“不耻下问”(不齿下问),并认定这是第二代杀人魔的连环杀人案。
第三起命案死者是地下偶像由美,全裸死于家中,头发被绳子缠绕起来,手被插了一刀。
警方分析成语为“悬梁刺股”(悬梁刺骨)。
水源根据当年编写的成语大全,先警察一步预告了“悬梁刺股”,并假意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实则开始为逃跑布局。
第四案是新补课名师黄仙的学生刘睦婷死了,心脏被挖出,双手各持半边心脏,对应的成语是“一心二用”,非水源成语重点里顺位的“杀一儆百”。
由美的国学老师是黄仙,黄仙又是水源最好的学生,可惜黄仙辜负了水源的期望,成了一个乱搞师生恋的禽兽。
有强迫症的水源,再被带去看过案发现场之后,自然猜到了凶手,即黄仙的妹妹水茵。
水源说水茵是天赋流,但杀刘睦婷属于离经叛道,与发扬国学不沾边,心态崩溃的水茵直接自杀,让人一脸懵逼的剧情设定。
行动慢吞吞的警方好不容易赶来,水源早就跑没影了,估计会有第二季,水源还有那么多成语没用完呢。
对《沉默的羔羊》/《汉尼拔》的拙劣模仿,幼稚得像幼儿园小朋友玩cos,徒增笑耳。*林子晴被洗白是本剧最大败笔,强行抹去了《鬼家人》最大亮点之一,无法忍受。
网大一样难看。能看出想拍正经悬疑的野心,但不敢放开电影喜剧效果带来的暴利、又没能力做到平衡不同氛围,出来就是这么个鬼东西。知道湾湾的幽默是天生的,但这么粗俗的抖机灵,不忍直视……许光汉都变得好油腻……
作为番外篇 实属取其糟粕去其精华了
整个剧跟黄路梓茵的角色一样,无聊且多余。
啊,我没猜到凶手
整个分局的人都像废物一样(三星已经是情怀➕滤镜了)
吴明翰虽然浑身上下嘴嘴硬,让人一天想打他八百次,但许光汉的表演却实在是自然,让这个角色看得人又爱又恨,真是有趣极了!
不喜欢许光汉那个角色,太咋咋呼呼。#20241104
我知道肯定有很多前作粉丝不买账,改动是很大,为了群戏出彩,男女主角变纸片人了,我也觉得大为不妥。但是这剧讨论的主题实在是太好了:御宅屋、外卖小哥、补课文化、古文没落、税金小偷。。。都是当下很值得讨论的议题。居然能捏合的还不错,并且有一些表达。对制片,对导演应该鼓励!
每个人对生活里都有许多难言之隐,就像由美,表面光线活力四射,背地里不也是忍受着无法做自己的痛苦?
真的有够弱智的
靠北!痴迷于成语纠错的汉尼拔是好的国文老师,日常喝茶、被撞、长痘、剪指甲、做性格测试、吃炸鸡的刑警小队的最爱其实是麻辣锅。破案水垮垮,搞笑一箩筐,合家欢的外表实际是中二少年德斯。
年度失望。没有毛毛这个灵魂角色后,本剧基本和前作已无太大关联,也无意对任何社会议题做出探讨,沦为一部平庸的犯罪喜剧。但关键的是,从类型的角度来看,案件本身并没有多打动人,推进基本靠扯,喜剧部分也不是很扎实,梗都比较难笑,人物塑造也比较牵强,尤其是上一部刚建立起来的人物弧光这部基本灭完了。主创可能没搞清楚,观众之所以喜欢鬼家人,喜欢的根本就不是什么破案,而是双男主的互动、情感的流动,对于人性的处理,以及对于传统的颠覆等等,而作为衍生的正港分局本身包括一众配角们,其实是撑不起来这个IP的重量的。而且,归根结底,没有人喜欢看臭屁普信男跟女生吵架——哪怕你是许光汉也不行。
六集水到不行,简单的案子被无限抻长,穿插一堆无用边角料和让人笑不出来的所谓幽默,就像反派水源说的那样,正港分局一堆废物,吴明翰这集也窝囊到一个不行,跟生硬回归的林子晴,没智商没情商咋咋呼呼哔哔赖赖了一季,对案情完全没有实质性的帮助,群像装腔作势,案件破铜烂铁,给人直观感受是一群毫无敬业精神与侦查能力的人,在故弄玄虚的杀人逻辑滑坡上一直玩出溜滑,正反派都一个熊样,断案叙事没眼看,油腔滑调废物集结,喧闹聒噪毫无头绪,跟前作的风格天差地别,电影版起码还有感人至深的情谊与莽实的场景调度,剧集版完全退化成草台班子的随性与工具化式的敷衍,导演程伟豪与殷振豪双人保驾护航,交出这种像狗啃过的东西,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每个犯罪现场都布置的很精心,成语字谜还挺可怕的。
被里面的幽默感逗得欢乐大笑,没想到竟然这么喜欢成语杀人的设定,真是文字洁癖者的福音,正如我忍受不了麻园诗人的语病歌词“哎呀,你是否还爱我吗?”
“待会儿你来测测16种人格,看看我们合不合得来”,每个角色都喜剧感十足,“黄仙”“光明顶”笑喷,看就完了!许光汉这个死直男癌好帅,“死gay”“对不起啦老公”,也就他可以演的那么可爱,“你们这些教国文的有够变态啦!”。也许有缺点的人物,保持讨喜,需要纯粹和真诚的品质,比如许光汉侃侃而谈自己所坚信的,比如美漫那些跌尽三观、横行霸道的主角,他们反而让你很爽,无视别人的评价和社会提倡的道德。网络梗用得如此贴合,(《步步惊心》并不贴),因为这些是我们当下真实的文化环境吧,刻入角色性格的,比如爱“人格侧写”的学妹,xd orz 的被捕犯。没有压着几年才播放。“人啊用功是很重要的,因为你们的中文不好,所以害死了一个学生;因为我的数学不好,所以坐在了这里”,成语啃人狂魔好可怕
七分
难看得我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失去了前作《鬼家人》温情底色的关怀风味后,这一部完全就很荒唐——网络用语大行其道下提笔忘字都是常态,成语用错引发的连环杀人真的很荒谬,不苛责社媒这个罪魁祸首,反而归咎普罗大众,我只看到了控制欲和法盲,反正很无语的剧情推进和台词。许光汉真的很吵很直男,王净这里的人设也很单薄,多元群像急转直下为插科打诨,好烂一部剧。看出来前两集在cos《沉默的羔羊》,但是一点神韵都没出来好吗……嘈多无口,惋惜我浪费的两个多小时。
首先,从没见过一部衍生剧是把正传的财富密码删了再拍的。不是,请问呢,你对你的受众是不是有什么误解?回到作品本身,如果没有吐槽役的话,发呆役不就单纯只是个白痴吗,在正传里这个脾气不好的直男癌只要一讨人厌就会倒霉所以不会真的讨人厌,现在没了那个制衡因素,要全程看这个家伙摆臭脸,这不单纯让人生气吗,你是喜剧啊拜托。另外,现在用MBTI作人设的一律被我称为春晚型创作者,俗称加塞都赶不上热乎。又是口吃,又是臭脾气,又是MBTI烦都烦得要死,怎么可能让我觉得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