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明白女主的女儿为什么要取名叫爱丽丝了。
当看到两个宇宙的爱丽丝通过一面镜子看见彼此,顿时恍然大悟,这不就是“镜中的爱丽丝”吗?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刻意为之,总觉得在这部剧里也用到了一些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元素,关于平行空间关于穿越关于另一个宇宙。
在第七集可以看出两个宇宙的穿越是意识的交换。
所以如果乔要回到原来的世界就必须要将意识交还给自己死在那个世界的肉体里。
这要怎么做到呢?
还剩最后一集,我就拭目以待吧。
不过到目前为止我还真的挺着迷这部剧的,因为剧中对于量子纠缠理论具象化的表演太有意思了。
这么一来,这么多年来关于幽灵啊幻像啊既视感啊就都能解释通了天晓得我多爱看这种。
科学的尽头果然是神学(笑
口碑还不错的科幻惊悚剧,有点像太空探险加量子纠缠下的《相对宇宙》,但后者更接近于谍战剧,而本剧还是聚焦于科幻多一些。
第一季内容整体上很能吸引观众,科幻设定也不错。
空间站中,女宇航员乔在一起太空撞击事件中死里逃生,事故发生时空间站正好在进行一个量子试验,而这个实验似乎开启女主死亡和活着的两个平行世界,或者说是一个事物同处两个地方的量子叠加。
剧集抽丝剥茧,一步步揭示真相但又对其中的细节有所保留,在第六、七集播出后,观众已经很清楚大概是怎么回事,但对其中有些情节内容还是混沌模糊,比如亨利和巴德为啥会互换、此前拉森科和雅尔、亨利和巴德的出现是否与量子试验有关,最后一集中在太空站里的女主是活着还是已死还是复活,坑还是留了一些。
第二季不知道会不会填坑或是开新坑,感觉对以后的剧集走向不要盲目乐观,还是要谨慎一点比较好,但愿制作方别搞“剧情不够,量子来凑”的那套把戏。
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女神的秋裤 Copyright欢迎关注公众号“影探”(ttyingtan)小木屋的挂画一直都有两幅。
一副挂在正门对着的墙面,一副挂在右侧。
注意:①小木屋是个“阈限空间”(Liminal Space),相当于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中的封闭的盒子。
在打开盒子前,你无法确认猫的状态(活着的猫是一个宇宙,毒死的猫也是一个宇宙)。
在进入小木屋之前,你也无法确定小木屋所处的宇宙。
②小木屋中的许多宇宙仅存在于小木屋中,在小木屋外并未展开,只能算作辅线宇宙。
基本挂画有两幅,都是现实中的画作,作者都是芬兰象征主义画家Hugo Gerhard Simberg(1873-1917)。
第一幅叫做《受伤的天使》(The Wounded Angel,1903)。
画的是两个男孩用担架抬着一个受伤的天使走过草地。
这幅画是他的代表作,甚至被评为“芬兰国画”。
作者拒绝对这幅画作出解释,甚至未对画作命名(后人命名)
第二幅画叫做《烤锅旁的魔鬼》(The Devil by the Pot,1897)。
剧集中女儿把这幅画叫做“换生灵”(changeling)。
意思为“(故事中被仙女)偷换后留下的孩童”。
后面出现的第3、4副挂画,并非现实中的画作。
而是《受伤的天使》《锅炉旁的恶魔》主体窜改而成。
可以称为《受伤的恶魔》(抬魔鬼)和《锅炉旁的天使》。
单靠这4幅画作为锚点,就可以得出4个宇宙(现实中两幅,窜改的两幅,分别成对出现)。
①正天使·侧魔鬼(红色世界)②正魔鬼·侧天使(蓝色世界)③正抬魔鬼·侧锅炉旁的天使(+活狸猫,为①红色世界的镜中世界)④正锅炉旁的天使·侧抬魔鬼(+死狸猫,为②蓝色世界的镜中世界)注意一、①③、②④分别互为镜中世界,挂画主体不变,背景互换。
二、③④为辅线宇宙,只在小木屋(阈限空间)里出现。
三、镜中世界以猫的死活好区分,猫活·红镜中,猫死·蓝镜中。
注:根据剧集应用的量子理论(粒子一黑一白两个状态),所涉及的宇宙个数必然是对称的(比如生对应死,黑对应白,黑+生对应白+死),也就是说必定是双数。
主线宇宙为两个,分别为红色宇宙(女主Jo死亡,只有父女两人,汽车红色,无钢琴,无冷原子实验)和蓝色宇宙(女主Jo存活,出轨上司,汽车蓝色,有钢琴,有冷原子实验)。
红色宇宙中,正面挂的是天使,侧面挂的是魔鬼。
蓝色宇宙中,正面挂的是魔鬼,侧面挂的是天使。
易记版:红天使,蓝魔
第七集中,出现了镜中世界。
这个世界中(蓝色帽子Alice进入),正面是窜改出来的“锅炉旁的天使”,侧面是“受伤的恶魔”。
而且,还有只死去的狸花猫。
通过后面可以从挂画看到燃烧的小木屋(蓝色世界中着火,以及第七集副标题“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可以断定,这里是蓝色世界的镜中世界(挂画背景互换,加上狸猫)。
特点是:正锅炉旁的天使·侧受伤的恶魔·死狸猫。
在这里,女主Jo找到了戴蓝色帽子的Alice(蓝色世界),并在镜子中看到了戴雷锋帽的Alice(红色世界)。
剧中的暗示和对应也很明显。
女主一直和戴蓝色帽子的Alice在一起,蓝色帽子代表蓝色世界。
女主出门就戴雷锋帽,她原本的女儿也是,习惯爱好都一样。
所以,戴两个雷锋帽的是原本的亲母女。
接着,从第一集开始。
正魔鬼,侧天使,蓝色宇宙。
女儿蓝色的帽子也是锚点。
第一集结尾,女主Jo进入了阈限空间状态的小木屋。
推开门,正面就是窜改的“锅炉旁的天使”,地上有只死去的狸猫。
另一幅侧面的挂画是“受伤的恶魔”。
这正是上面刚提到(第七集)的蓝色世界的镜中世界。
女主Jo在这里找打了同样戴雷锋帽的女儿Alice,Alice一脸灰。
接着,Jo将女儿抱回蓝色世界的小木屋,放开水,闻味相认。
这个世界的特点:正锅炉旁的天使·右侧抬魔鬼·死狸猫。
如果你够细心,你会发现,第七集中雷锋帽Alice走进的(活狸猫)并不是这个世界。
这个段落和第七集中开头的段落一致。
但,不是同一个世界。
第七集中,雷锋帽Alice进入的小木屋,有只活着的狸猫。
正面挂的是“抬魔鬼”,侧面是“锅炉旁的天使”。
所以,女主也在这里找到了Alice,但这个Alice一脸干净,明显不是第一集中的Alice。
这个世界的特点:正抬魔鬼·右侧锅炉旁的天使·活狸猫。
和上面的世界,挂画位置对调,猫的生死对调。
雷锋帽Alice走进的,应该是红色世界的镜中世界(挂画背景互换,活着的狸猫)。
所以,剪辑再次误导了你。
易记版:猫活·红镜中,猫死·蓝镜中。
第四集中,片尾小木屋再次出现。
但镜头只有一个。
侧面墙挂的是《锅炉旁的恶魔》(没有连贯镜头,也无法确认左右)。
正面应该挂的是《受伤的天使》,但没有呈现。
所以无法确认这是什么世界(应该是蓝色世界)。
截图已调亮
第五集片尾,女主在小木屋听磁带。
根据布局可以判断,正面挂的是《锅炉旁的恶魔》,那么右侧应该是《受伤的天使》。
这也正好对应她们所处的蓝色世界。
第六集片尾。
红帽子Alice坐着红色汽车,和父亲来到小木屋。
颜色暗示已经很明显,这里是红色世界。
小木屋正面挂着《受伤的天使》,侧面是《锅炉旁的恶魔》。
第七集。
主线红蓝宇宙依旧明显。
跟着父亲的Alice是在红色宇宙,正天使,侧魔鬼。
跟着女主的Alice是在蓝色宇宙,正恶魔,侧天使。
接着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七集)。
雷锋帽Alice第一次进到,是红色世界的镜中世界-“正抬魔鬼·右侧锅炉旁的天使·活狸猫”世界,和第一集并不一样。
接上了第一集的镜头。
女主把雷锋帽Alice抱回蓝色世界小木屋,闻味相认。
转眼,Alice回到了红色世界(正天使,侧魔鬼)。
蓝色世界(正魔鬼,侧天使)里的女主瞬间抓狂。
接着,女主Jo和蓝色帽子Alice第二次进入小木屋。
这次她们一起进入的,不再是刚刚的红色世界的镜中世界,而是是蓝色世界(正天使,侧魔鬼)的镜中世界。
这里正锅炉旁的天使,侧抬魔鬼,死狸猫。
雷锋帽Alice(红色世界),第二次进入小木屋。
进入到了正抬魔鬼·侧锅炉旁的天使·活狸猫,的世界。
和上面的世界正好相反。
这里是红色世界(正魔鬼,侧天使)的镜中世界。
在这里,蓝色世界的Alice和红色世界的Alice亲切交谈。
随后女主Jo来到蓝帽子Alice这边。
因为这里是蓝色世界的镜中世界,蓝色世界里的大火也穿越了过来。
而雷锋帽Alice因为是在红色世界的镜中世界,那里没有大火。
完整版解析:深度解析——逐帧观看后实锤!
只有两个宇宙,但每一秒,都是无限!
這週為了寫專欄的稿子加上補春節檔其實還是看了不少影視劇,包括《周處除三害》是我這週看過來最愛的一部,看到瑞克回歸我也是一開始就拍手鼓掌了,但是《群星》在一開始看到第一集時的那個震撼感,還是覺得很厲害。
多國合作的國際太空聯盟1號遭到了不明物體的撞擊,正在作業的宇航員保羅去世。
這時候太空艙還剩下四名宇航員,而逃生艙,只能乘坐三個人。
瑞典宇航員喬主動讓出了機會,說會繼續留下來完成這天她要完成的艙外作業。
地面總部告訴她,她需要找到出逃的方法,而太空艙的氧氣,也只剩下19個小時了。
喬最後當然成功出逃了,但是總部沒有放過她,開啟了一系列冗長又繁雜的調查。
大家想推卸責任,比如神神叨叨的俄羅斯管理人員就老是覺得一切都是美國航空局的責任。
而當喬說自己見到了一具身穿前蘇聯宇航服的女性屍體時,誰也不相信她,直接說她是把太空垃圾看錯了而已。
這個時候她更鬱悶了,畢竟她一個人在太空艙的時候還遇到過更多奇怪的事情,比如明明顯示需要兩個人同時操作的問題被莫名其口地解決了;那個時候太空艙應該只有她一個活人,但是她分明看到有人影子晃動。
回到家裡,喬也發現了很多奇怪的事情。
生活中的細節和自己記得不一樣了,氣味也不一樣了,她還見到了兩個閨女。
其實衝著《絕命毒師》老麥克去看的,但真的是超過我預期了,也瞬間理解了這部劇從開分的7.8到8.5的原因。
Apple TV+的製作這幾年都沒得挑,所以那種太空感配合著驚悚撲鼻而來的時候,我覺得特別沈浸。
其實第三集老麥克說「同一個事物可以同時以兩種不同狀態存在」感覺已經是最大的劇透了,可是看到那種不同情境的出現,還是會覺得自己的智商不夠用。
🥹現在我只希望這部空間站、太空屍體、某項神秘的太空實驗、量子力學、冷物質等科幻元素拉滿的劇集可以善始善終。
前三集:看了个开头基本奠定全剧走科幻惊悚风格,这类剧集最怕的就是故弄玄虚之后来个烂尾,看了三集有点隐忧。
看似节奏很快,剧情进展很紧张,但是实则前三集给出的信息量很少,尤其是前两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女主角的脱困上面,看得蛮紧张的,但是回想一下,里面有很多惊悚的情节没有多大的意义,不知道后面会不会重新揭晓。
第三集给出的信息量就是女主角是另一个世界的她,通过那个实验来到现在的时空,原来时空的她不爱丈夫,二人感情已经破裂,并且似乎有意于男同事,但是现在回来的这个还爱着丈夫,并且抵触男同事的接触。
和那个老宇航员一样,老宇航员也是另一个时空的人。
到此为止,没有其他很多的信息,也可能是有遗漏,有待观望。
其次有不少外行人都看出来的细节漏洞,不知道是不是剧集的安排,女主角下飞船的面色太健康了,还带着妆,并且居然带了一个耳钉???一个宇航员带了一个耳钉?但是不得不说,这部剧的质感非常好,苹果的科幻剧大场面毫不逊色于某些科幻电影。
开头的太空舱以及后来的脱困戏很真实,质感挽救了剧情的拖沓。
ps:女主角长得像凯特.温斯莱特。
看完了,太割裂了,看完前后不用猜就肯定有两个导演,剧本应该也是边拍边写的,前面的5集看上去像是个男导演拍的,专注于大场面的呈现,漫长而沉闷。
前两集简直就是一个太空恐怖片,没有任何剧情,一看男导演,拍了《帝国的毁灭》。
后面几集像女导演拍的,西部世界,权游都是非常注重剧情的剧集。
后面几集对女主角的选择的讨论其实非常有意思,但是没有给出更深刻的讨论,太遗憾太遗憾了,本来可以成为月球+彗星来的那一夜的档次,结果现在就是悬疑不悬疑,恐怖不恐怖。
最后女主角面临的选择就很像《楚门的世界》里的变体,但是更加难以抉择。
非常值得深思,但是母女两个人的煽情戏码太多了,起码删掉一半感情戏,再把前五集压缩成2-3集,重心放在后面对伦理的讨论,肯定比现在更有意思。
优点:1.质感绝对足够,太空舱里的环境气氛渲染得太好了,就是过于冗长。
不可名状的,未知的恐惧,极具张力。
2.里面的演员演技都很好,尤其是女主角的坚韧和强大的气场,秒杀那些比她高出半个头的男人。
3.8集追下来,剧情虽然抱憾,但是也很流畅,叙事拖沓但后期有跟上。
缺点:1.剧情其实不算糟糕,但无法跻身上流,前后风格过于割裂,前面花了好几集的铺垫的谜底不就是个平行世界,互换身份的事情吗?
把它说上天了还不是就那样。
后面对人物行为的探讨有意思,但是不够深入,不算烂尾,就是没讲明白。
这种剧完全没必要开拓第二季的,8集的体量足够讲一个精彩深刻的故事,可惜苹果太壕了,制作这么好的剧集用来试试水。
2.有好几处细节出现漏洞,比如说把女儿带上船的那里,女主角过于自然了,过于想当然了,毫不犹豫地就把女儿也带上船了,真的不怕出事吗?
三星太少,四星太多。
三星半
去年秋天我开朗乐观了60年的妈妈突然患上了非常严重的PTSD,她能看到我看不到的人,听到我听不到的对话。
有时候她会哭,会对着空气讲话,每天半夜三点准时起床坐在飘窗上,我问她为什么不睡,她指着一片安静的漆黑说:那些直升机飞过来,声音太大了,吵得我睡不着。
后来她说看到一对夫妻,那是我家刚刚去世的邻居,他们一直背对着她不转身,她大声问他们到底去哪儿了,他们回答说:放心吧,我们去了一个有草原的地方,很好。
她跟我说这些的时候,眼里有光,充满向往。
我很怕她哪天真的跳下去,加装了护栏,锁了窗,收起了家里所有尖锐的器具,在她发作的时候抱着她,像小时候她安抚我那样摸着她的头说:“呼噜毛儿吓不着,妈妈,跟我回家吧。
”又过了一周,她依然没有好转,哭,笑,发火,骂人,拒绝吃药,拒绝去医院,每天最多只能睡四个小时。
她总说自己要走了,那个地方很好,她说的那片草原开始有了其他人,有了房子,房子里有了桌椅板凳甚至连床的木头都是她喜欢的颜色。
最后几天,她不发作的时候就跟我说自己的葬礼要怎么办,墓地选在哪儿,让我别担心,那边很好。
我很害怕,但一次也没有哭过,我知道她把自己的一部分丢在什么地方了,我必须拉着她的手去找回来,因为我们是分享过一个身体和心跳的人。
如果这时候还有人能帮到她,那一定也只能是我。
再后来我就连哄带骗陪她去了六院,最好的精神专科医院,看了最好的医生。
医生说住院吧,她要做详细的检查,也需要睡觉,在家不行。
住院的日子我每天往返50公里去看她,有时候见不到她就跟主治大夫聊天,讨论怎么治疗对她更合适。
一周后我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个病症的了解已经可以再单开一篇来讲了。
她当时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幻视、幻听、狂躁、抑郁、焦虑,身体上的反应就是极度亢奋,进食障碍(吃平时三到五倍的食物和水,医生说这也是进食障碍的一种),血压经常急速飙升到180、190,后来核磁的结果显示她大脑的一部分已经和正常人不同了。
半年之后的现在,她基本已经康复了。
除了还需要定期吃一些稳定血压和每天半片的抗抑郁药物,她已经不再提那片草原和那些我们认为已经死去的人了。
只是春节那几天,有一次她说又梦见了邻居那对夫妻,这次他们走到更远的地方几乎看不清轮廓了,也没有任何对话,因为他们和另外一群人在一起,有音乐,有笑声,有人在跳舞。
她说他们现在不错,但她不去了,她实在放心不下我。
这就是在看完《群星》之后我想记录下来的一段经历。
在看到昨天更新的第八集,Jo用另外的身体在疗养院很熟练的弹着陌生的钢琴,嘴里哼着那首歌的时候,我第一次因为去年的这段经历哭了。
我不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我身边的这个妈妈是不是从前的那个,但我非常爱她,她也很爱我。
就这样,从出生起我们就已经是对方的羁绊,除了死亡,再没什么能让我们放弃彼此,可能死亡也不行,我会永远拉住她的手,就像她小时候拉住我那样。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同名(杨素瑶),欢迎关注】20240604:这张去年在医院拍的照片,送给特意留意夸我是编故事高手的那几位。
你们的不相信其实是一种幸福,愿你们珍惜这种幸福吧,也祝我们爱的人都能平安、健康,让我们不用去经历这些看起来像编的故事。
故事里有两个不同世界:1.世界A 故事主线发生在这一世界,这个世界亨利负责冷原子实验,艾琳娜是俄罗斯航天局总负责人。
乔夫妻双双出轨,家里有蓝车,女儿不说瑞典语叫妈咪,乔返回地球,保罗死在空间站。
2.世界B 女主乔原本所在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冷原子实验,巴德(亨利二重身)是个酒鬼,艾琳娜很多年前死在太空。
乔夫妻恩爱,家庭幸福,家里有红车,女儿会说瑞典语叫妈妈,乔的尸体留在空间站,保罗返回地球。
个人理解,由于量子纠缠两个世界会产生重叠现象,世界A的保罗启动CAL之后两个世界的乔和保罗意识交换,交换之后世界A保罗重伤,世界B乔重伤,活下来的乔和保罗都不在原本的世界。
CAL只存在于世界A,第一集一开始乔和女儿的视频通话中乔和女儿介绍了冷原子实验,但后来乔收到指令带回CAL时她却说不知道这个实验,而保罗在世界B发现根本不存在冷原子实验。
两个世界之外还存在量子叠加产生的阈限空间,还有观察者可以看到另一世界,甚至影响到另一世界。
剧中出现的观察者,乔,保罗,女儿爱丽丝,交换世界的亨利和巴特,原本应死在另一世界的艾琳娜……第一集乔出舱修理空间站,发现橙色宇航服尸体,此时就算摄像头正常其他人未必能看到,而两个世界的空间站都出现损坏极有可能就是尸体撞上了空间站。
爱丽丝看到了另一个她踩玩具兔子,看到了另一个世界乔的葬礼。
乔在航天中心的大楼里看到了亨利和巴特的交谈,另一个世界有人在收走她办公室的物品,还让那个人看到了她,在墓地看到了保罗……最后多出来的小木屋就是两个世界之间的阈限空间。
剧的叙事手法蛮好的,开头倒叙,直接拉出不一样的小木屋和两个爱丽丝,悬疑感拉满。
之后开始讲乔空间站逃生,乔回到地球后仿佛记忆错乱,逐渐引出两个宇宙,最后几集再从不同视角讲前几集的故事,保罗视角的太空逃生,世界B爱丽丝视角的找妈妈,逐渐回归到开头的小木屋,把前面展开的故事讲完。
剧中最让我动容的是对母女情的刻画,不同世界的乔和爱丽丝在相处中发现了对方的不同,但乔不想相信在太空历经万险却没有回到自己的家,爱丽丝也不想相信自己的妈妈再也回不了家,最后母女两人一起找到了真相。
另一个世界的女儿也很好,爱丽丝在雪地里呼喊妈妈奔向另一边的时候很感人,特别是那句“但是我才是你的爱丽丝”,妈妈到底是留在了太空还是在她看不到的地方?
本剧MVP是爱丽丝,女儿们真的很聪明,很短时间内就发现可以通过录音机对话,可以在镜子里看到对方。
乔本想乘车开往另一个小木屋,却发现这个世界的小木屋着火了,她毫不犹豫地返回,她想回到自己女儿的身边,但她不能让这个世界的爱丽丝陷入险境。
她通过这个世界的爱丽丝联系到了自己的爱丽丝,彻底明确了自己被困在了另一个世界。
故事的最后,乔留在了世界A,爱丽丝说自己需要一个妈妈,乔说她也需要一个爱丽丝,而世界B的爱丽丝告诉爸爸,妈妈可能留在了另一个世界,成了另一个爱丽丝的妈妈……其实整季的故事还算完整,不过还是能看出来给下季埋下了伏笔,还有几个坑没填,没有下一季有点小可惜。
同样是讲多重平行宇宙,我认为彗星来了那一夜是最佳神作。
除此之外前两年看的闪光女孩也是难得的佳作。
这部片子感觉要弱一些。
其实开局的几集还是不错的,只是后面越到后面显得力有不逮。
我总结大概就是:一似乎宇宙本身就会有某些触发机制会让平行宇宙的人乱穿,我一开始以为是冷原子设备才造成的,但是苏联女宇航员、老麦克、还有关在修道院楼上最早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老人,他们平行宇宙错乱的时候,还没有那个设备。
所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宇宙错乱?
希望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第二是好像只有意识能转移到平行宇宙去,物质不能。
其实我倒觉得既然都科幻了,不妨大胆一点,人也能过去。
毕竟平行宇宙之间就不是正常我们三维空间理解方式那种。
第三嘛,感觉核心还是,爱才能战胜一切消除困难的终极武器。
也是,如果造成平行宇宙意识交错的某种看不见的力量有那么厉害,凭什么爱就不能是一种很强烈能与之对抗的力量呢?
本来以为就是一季的故事,现在还有第二季、第三季的话,姑且观望吧。
本剧毫无意外是一部围绕“平行时空”叙事的剧。
首先将时空划分为两个,我将它们命名为宇宙1和宇宙2。
在宇宙1里,Jo和丈夫Magnus的感情十分要好,他们的女儿Alice梳着双马尾,能说流利的英语和瑞典语。
Jo不会弹钢琴,家里有一台红色的车。
他们去太空站只是一次普通的发射计划,其中的重要活动是观察莴苣的长势(?
)。
Jo的黑人同事Paul有个幸福的家庭,妻子叫Erica。
我们将出现在这个宇宙中的人们,命名为“名字+宇宙编号”,比如第1个宇宙中的女主,称之为Jo1。
在宇宙2里,Jo出轨了自己的领导Frederic,和丈夫Magnus感情破裂。
女儿Alice梳着单马尾,能说英语和听懂少量瑞典语,但不能用瑞典语进行流畅交流(划重点)。
Jo家里有一架钢琴和一台蓝色的车。
Jo的黑人同事Paul的妻子叫Frida。
Jo参与这次发射计划是为了NASA科学家Caldera验证他的CAL理论(再划重点:这是平行宇宙出现的原因)。
Jo预计在这次飞行任务结束后和老公谈离婚,与情人双宿双飞。
同理,这个宇宙中的每个人,都是她们的名字+宇宙编号。
注意,这种命名格式仅对除了Caldera以外的所有人适用。
而两个宇宙里的Caldera有各自不同的名字,因为他们早在几十年前就认出了彼此。
自美国宇航局阿波罗18号计划发射后,世界线展开了。
宇宙1中的Bud Caldera是阿波罗18号三位宇航员中唯一幸存返回地球的,他因此被世人怀疑与两位同事的死有关,几十年后渐渐活成了一个酗酒、残忍且众叛亲离的混子。
事实上在这个躯体里的灵魂(为什么说灵魂,并非本人赞同灵魂肉体分离的哲学学说,仅仅作为不了解量子理论和平行时空的浅薄观众为了区分清楚两个宇宙而做的比喻)属于宇宙2。
宇宙2中的Henry Caldera带着两位同事成功返回地球,他也成为了功成名就的航天英雄,并获得了诺贝尔奖。
但他始终怀疑记忆里本已经死在那次飞行任务中的两位同事幸存下来的原因,他认为也许发生了量子纠缠。
因此他创立了火箭推进实验室(Rocket Propulsion Laboratories,RPL),潜心研究CAL(冷原子)计划,并且成为了宇宙2女主参与的飞行任务的索引。
【第一集开始】Jo和女儿Alice通过iPad上聊天,她给女儿展示了此次飞行任务中的核心:莴苣在宇宙中的生长(?
)状况,注意看此时Paul的工作台上并无CAL装置。
但是镜头从莴苣的观察室离开,画面一转,Paul的工作台上出现了CAL!
而且iPad里Alice从双马尾变成了单马尾!
在观看第一遍时,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个转变,所以犯了一个错误:我曾认为从第1集-第4集都是以Jo1的视角展开的。
但事实上,这里就已经穿插了Jo2的时空。
接下来发生在国际空间站ISS上的故事变得格外有趣起来。
所以,让我们在此时就引入2个宇宙和人名+宇宙编号的命名方式,以此来梳理整部剧。
宇宙1。
Jo1带着iPad飘到空间站透明玻璃处,想让女儿看地球的样子。
变故发生了。
不明飞行物撞击国际空间站(ISS),这是一个同时发生在宇宙1和宇宙2中的公共事件。
但是世界线同时也因此展开。
宇宙2。
Paul被飘浮的物体钉在墙上,同时空间站内发生火灾。
NASA要求5位航天员到联盟一号(Soyuz 1)逃生舱集合撤离,但是经检查,Soyuz 1逃生舱内断电、电力减少95%、生命维持系统等其他系统严重损坏;联盟二号(Soyuz 2)一切正常,但Soyuz 2逃生舱只有3个座位。
在Henry Caldera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的Irena,NASA的Michaela,欧洲航天局总监Frederic进行紧急会谈时,他观察到了短暂的双量子信号,只能在零重力环境中存在的全新物质状态(看不懂了)。
这种信号恰巧是由Paul带上空间站的CAL装置发出的。
Henry也因此拒绝了后三位大佬要求航天员迅速返回的计划,执意命令航天员携带CAL装置回地球。
NASA要求Jo去舱外检查Soyuz 1的损坏原因,并将舱外指挥权交给了俄罗斯航天局。
同时Paul经手术截断伤臂后抢救无效宣告死亡。
尽管Jo在检查Soyuz 1后给出了无法修复的结论,俄航局指挥员谢尔盖也因此作出所有航天员全部乘坐Soyuz 2返航的结论,但Henry Caldera对着指挥话筒说别搭理谢尔盖那鲨b。
谢尔盖和欧航局Fre坚持返航,直到俄航局头子、那个神秘的女人Irena拍板:听Henry的。
Jo接受指令后前往Soyuz 1修复次级生命维持系统,在那里,她发现对空间站造成剧烈撞击的“不明物体”是一具身着前苏联宇航服的干枯女尸!
Jo用iPad将女尸画了下来传回地球,接到消息的Irena女士内心大受震撼。
这一集里,Henry和Irena发生了一段听起来很怪异的对话,仿佛使用了加密语言,但也因此揭露了权力很大的Irena为什么要听从一个“疯子科学家”的话,以宇航员生命为可能的代价去保护一个装置。
这里Henry反复强调:这是我们此生仅有的了解到当年发生了什么的机会,对你,我和我的brother都很重要。
(我认为这里的brother指的是另一个时空的Bud,两个时空加起来也就他们仨知道自己进行了穿越)Irena妥协了。
地球给了ISS活着的4人一个指令:必须有人检查并修复好Soyuz 1。
这个时候善良的Illya提问,可不可以两个人先返回,另外两人一起修好Soyuz 1再返回呢。
NASA回复哦亲爱的,不可以捏,因为Soyuz 1上的生命维持系统只能维持一个人呢(过期的东西就是不好用orz)。
从壮烈牺牲的Paul那里接过指挥官角色的Jo,决定自己独自留下,让其他三人先行撤离。
(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啊,值得敬礼🫡)就在Soyuz 2返航以后,太空中活体只剩一个还在当修理工的Jo。
丈夫Magnus2和女儿Alice2被欧航局接到了预计降落的地方,准备第一时间迎接伟大的航天英雄Jo,然而意外又发生了——地球和国际空间站断开了联络。
他们只能单向跟Jo说话,却接受不到Jo的消息。
Jo一个人苦逼地飘在太空修理供电系统,在生命维持系统仅剩15小时的时候,她听到了诡异的声音,这是她首次听到这样的声音,而接下来该场景将反复发生在两个宇宙中。
她疑惑地飘向声音的来源,看到了家里的走廊。
走廊的尽头是一个把手上挂着一串珠子的衣橱。
衣橱里有生物在发生响动。
但Jo一回头,又闪回了国际空间站。
凌晨兩點看完第四集,老頭一會兒在實驗室,一會兒又在郵輪上,這難道是不同世界的兩個他?
A世界的他在宇航局,B世界的他在郵輪上,B世界老頭將一位男人推下海,A世界的他並未知曉⋯ B世界的女主和上司有婚外戀且會彈鋼琴,家中車是藍色,A世界女主與未與上司婚外戀,車是紅色且不會彈鋼琴,B世界女主在太空已死,A世界的女主活著回到B世界,B世界的女兒看到A世界的媽媽遺像葬禮也見到了A世界的自己⋯⋯
有些设定很有新意,但整体节奏太慢,如果砍掉一部分乏味的家庭戏份会好一些~
太空鬼片
幸好观影经验丰富,料到了会被剪辑坑
3.5。一部教书级的水剧情范本!就物理一个概念“量子纠缠态”,或一个提法“平行世界”,写出整整8个小时的故事。编剧也是疯了。直接剧透也没事:空间站意外打通了两个世界,然后就是然后,8小时。但科幻点子和推理还是太弱了,很不过瘾,3集不到基本揭谜了还没过半,后面实在煎熬。不愧龙文身的女孩,演技是保底的;小女儿演技惊人,原来真的是双胞胎演员。老公很眼熟,一查居然演过《复联4/奥本海默》
一向喜欢科幻剧本,这个也很不错。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感觉女主的演技有点用力过猛,女儿演得更好
悬疑感拉满,少有的平行世界的题材能做的悬疑感这么好的。
又是个高开低走的典型!apple似乎没有一部质量稳定的美剧。到第八集已经非常非常非常老套无聊了,而且漏洞百出,搞不清走向。即使对比之前同类题材,也算糟糕!
量子力学相干效应叙事的典范之作,旁敲侧击揭开迷雾,层层递进推进剧情,绝对值得五星。剧中的恐怖镜头氛围,也给人类面对的量子力学未知现象增加了一些克苏鲁情节。不过量子力学终究是科学,人类不像面对克苏鲁一样完全无助,因为人类终究会攻克未知的科学难题。
一部电影的体量,本来算不错的惊悚片,非要玩这么花,折磨观众……小女孩演技不错,其他真的一言难尽……
第一集就明白了结局,毫无悬疑感,真的对我来说太无聊了。
这科幻的感觉太真实,我已经开始严重怀疑我的世界也是这般非真非假的了
季终了,降一颗星。
第七集拍出了《彗星来的那一夜》的感觉,可惜结局第八集差一口气,还弄了好几个尾巴。
看得我大脑过载
一部没有太多科学做支撑,编剧说行就行,说不行就不行的虚头巴脑科幻。
这部剧亮点就是在烧脑和大众娱乐之间找到平衡,前半段太空的恐怖片氛围,后半段借由量子叠加理论带来的科幻悬疑,俩部分完成度都很高。前半段可能一头雾水,后半段不同时空互相交织,抽丝剥茧补完前面的伏笔,不把观众当傻子的剧情真的看起来很爽。所以千万不要被剧透或者看剧情讲解,你会丢失这部剧最完美的体验。#Apple TV
平行宇宙,这里有一个你,那边还有一个你。如果有一天突然你不再是你,只是那个你变成了你
白瞎卡司
整个概念破题之后就不论节奏剧情都出现问题了。令人惊讶的是居然会有第二季?3.5星。
第一集惊艳,抱着期待往后看,从回到地球开始,科幻片变成悬疑惊悚片,后面愈加无聊,外壳包裹着科幻概念的糖衣,但内里充满类型片香精。原本这一课题是可以做很有意思的延展和探讨的,失望。ps:非常讨厌编剧硬是不让剧中角色把话讲清楚,强行制造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