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世代又如何 (2016)8.72016 / 日本 / 喜剧 / 水田伸生 相沢淳 铃木勇马 / 冈田将生 松坂桃李又如何?
又如何!
很奇妙,日本所有描写的“宽松世代”和我国的“90后”很像,我们同样在这样的世界经济崩溃的边缘生活,但2024年找工作已经成为一件困难的事,以及大批人涌入考公考编中,因为人们在不稳定的生活里过了太久,以致于不想让自己在不确定、不能把握的生活中蹉跎,造成这些连锁反应实质上是青年一代对未来的迷茫、失落,看不到太多希望。
我们现在的时代,每天每个人都被巨大的信息裹挟,或许大家都刷到过“小学很关键、中学很关键、高中很关键、找工作很关键,结婚很关键、生孩子很关键…”我们被套在“关键的一辈子”,但大多数的确再怎么努力,运气也差那么一点点,关键的都没有赶上所以我把这样的共同困境理解为:东亚人关键的一辈子。
我们一直被要求“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可事实我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时代的洪流下每个人都无能为力。
能将目前的日子过好,或者稍微开心些也许就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的“梦想”。
很奇怪,日剧总是以残酷、普通人、失落的视角展开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颓废、伤心,但这样的剧情深深感染着我们。
或许,这才是感同身受,我们同在一个困境中,讲述困境,大家一起面对,这些比每天告诉你人要“加油”的电视剧更平视地看待“宽松世代”/“90后”!
未开播前,几乎我所有日饭朋友都是极其期待这部宫九口碑加上强大卡司的剧了,要知道光看到影后安藤樱和影帝柳乐叶弥就已经很值得让人兴奋了,不过,初放送给我的感觉: 宫九这是要奠定春季扑街了吗(蛤?
回归正题,首先来看看什么是宽松世代: 广义上指2002年“学习指导要领”修订实施至2011年纲领再度修改期间,就读小、中学以及2003年进入大学,在主张宽松教育的纲领下培育起来的一代人(出生于1987年4月2日2004年4月1日)。
狭义上指接受宽松教育的世代中,具有一定共同特征的一类人(出生于1987年4月2日1996年4月1日)。
宽松世代的背景:工作什么的不重要?
日本逆天的宽松世代,日本在2002年的时候对“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了修订并在中小学校中予以实施,大学从2003届开始实施。
修订后的学习纲领主张“宽松教育”,就是摒弃以往的填鸭式教育,减少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动手及知识应用能力。
大众传媒一开始称1987年4月2日1988年4月1日出生的人为“宽松第一世代”,慢慢的将其与之后出生的统称为“宽松世代”。
按照19871995年度出生的来计算,这一代人现在差不多在1928岁之间。
最年轻的现在也是大二的学生,最年长的如果顺利念完4年大学到现在也有6年的社会工作经验了。
剧中三人三人均生于1987年,是日本社会宽松教育政策下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如今即将30岁。
每个人都面临着各自工作、生活方面的烦恼。
宽松教育政策一直也是日本社会争议较大的问题,当年受这一政策影响的孩子们正逐渐步入而立之年,他们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们又面临着什么样的迷惘,正是这部剧想要探讨的问题。
所以,剧中一开始就给我们了一个先入为主的感官,社会上对宽松世代普遍都是不看好。
譬如:
自我感觉良好:
圆周率背到3就可以了...
被上级训斥,还在发社交(这条应该很多人膝盖都烂了....(蛤?
连冈田DD自己都说:<图片4> 虽说是这样,不过三人互动的看可看点居然让我有种错觉,比剧本给我的吸引力还大,特别村长这次软(没)萌(用)的“女主”味。
以及一本正经伪装成不是宽松世代的影帝
以及三人同框:
冈田DD设定和安藤樱是cp的萌点还没有他和村长两个(软)蠢(蛋)萌的人在一起映像深刻。
总之,初回的精华还是集中在最后6min钟吧,毕竟大背景介绍就花去了一大半的时间,持续观望才是我等日剧饭该做的事情不是吗?
收视什么的根本不能作为一部剧好坏的评价标准,自己看的开心最好。
未完待续…持续更新最后,送你们一只帕露露
附:2016春季日剧初回放送一览(持续更新,含SP)https://www.douban.com/note/551919412/
个人认为这是本季第二好看的剧,第一好看是《重版出来》。
刚开始看到这部剧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拒绝的:三个男主角,有两个不认识,一个长相不是我的菜。
题材类似成长鸡汤类,也不是我的菜。
所以本剧刚开播的时候,我并没有开始追剧。
直到季末的其他剧完结的差不多了,我才捡起来开始看。
看了第一集就知道,本剧绝对是良心之作。
坂间正和--没有竞争心的上班族,被领导嫌弃宽松世代办事不利,被不负责任的下属折磨的苦不堪言。
女朋友小茜,与自己同期进入公司,却比自己职位更高。
<图片1>山路一丰--29岁的小学老师,至今还是处男。
喜欢上来实习的代课老师,烦恼多多只能找出租大叔倾诉。
<图片2>岛上万里部--混迹街头,挑战大学接连失败。
话说这个角色的演员桃乐优弥,2004年凭借《无人知晓》击败《2046》的梁朝伟,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当时仅14岁。
本片中的亮相第一句话是:“来个大胸美女吧”。
<图片3>正和的女朋友小茜,工作上的女强人,想要结婚,却对没干劲的男朋友没什么办法。
扮演者安藤樱,曾经获得日本电影学院奖(日本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也是不折不扣的影后。
<图片4>主要人物的介绍看完了,会觉得这片子描写的大概就是几个二十八九岁的废柴日常生活吧。
没错,这部剧就是这么简单直接的在描写这代年轻人,三个男主加起来就是大写加粗的废柴。
<图片5>废柴的日常生活当然不是我喜欢的点。
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此片的代入感很强。
<图片6>看到这里的时候,顿时觉得这不就是在说我吗?
初中的时候怕重点班压力太大,决定留在普通班,还能做前几名,环境也更轻松。
高中的时候也没想着要有什么目标,从来没想过要努力争取考个高分。
自习课偷偷听歌偶尔看杂志,最后正常发挥考了个还可以的大学。
也不知道以后想做什么,大学报专业就选了个大家说不错的建筑学,稀里糊涂就混完了五年。
大学毕业也没想着考研,觉得太累了。
找工作也没想过去知名大院试试,就想找个差不多十拿九稳能拿到offer的公司。
盘点了一圈下来,真是不得不感慨,我还真是从来不勉强自己啊!
选择的都是压力小,不太累,十拿九稳的路。
没有给自己定过什么目标,感觉好像都没有努力过。
当然,也没有感受过努力之后达成目标的喜悦。
所以嘛,人还是应该给自己一个稍微高一点的目标,需要去努力去奋斗。
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图片7>说完上面那一段,简直觉得自己好像又回到了青春期,理想和努力。
然而早已过了青春期,已经到了20岁后半程的我,最近两年时常会有一种恐慌。
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们怎么纷纷就结婚生娃了呢?
网上有人调侃说看着同龄人纷纷结婚生娃,自己的心里就好像上学的时候别人都交卷了,自己还连题都没看完,最后也只能匆匆交卷了。
我恐慌的原因倒不是这一点。
而是觉得,明明大家也都刚刚脱离父母不久,自己还没长大呢,怎么就能开始养育下一代了呢?
本剧里的山路老师,在片子的最后一集需要给班上的小学生进行性教育课。
同时也回答了我的疑惑。
<图片8>完美的大人并不存在。
请做一个能原谅他人错误的大人吧。
觉得还不错的话,可以来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嘛<图片9>
剧情一开,就如我曾经历程,小学没毕业碰见“9·11”,初中没完就来非碘,高中快完大地震了八级,大学一只脚跨过社会、房价就已经上了高速。
真到出校门,要当上班族时,发现自己处处碰壁。
没看这出日剧之前,我自以为是社会变化过快,没法匹配这样的节奏。
苍天跟你开玩笑时,想哭都是可笑的举止。
刚好今年29,刚好今年看到《宽松世代》。
又他妈刚好主角开场形象就是我这类人:混不好也没能力改变多少现状,还以为是社会变化快。
不过到底是人设的开场,流水线的圆场,几个主角走着走着就开各种外挂各种套餐。
所以说电视剧是梦的续费。
现实实在无力,也就只能充充值,看看梦的彼岸,安好就如晴天,其他也就无所谓得失。
宽松世代,我算是了。
但也没有剧情那般神呼其神。
一代人赶上改革开放,而我这代人又是出生于那个繁华假像的初期。
仿佛不用努力也有钱花有钱赚的年代。
所以如今代价很大,只因当时都只看到眼前的假繁华而进行地假努力,而忽略了人力资源的培训。
宽松其实不是问题,只是社会演化中的一根稻草,恰巧又是压倒一个时代的最后一根。
以前自以为社会问题,现在我认为应该去为远方培训自己。
如果问我为什么想做一名编剧,我只希望我也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 2017年是我人生的谷底,考研失败,前途未卜,与家里的矛盾激化,一个人在出租屋里躲了半年。
半年时间,浑浑噩噩,投的简历大都石沉大海,期间找到两份工作,再三考虑下也放弃了。
平日将自己困在房间里面,不停的刷剧,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方向。
3月的时候我开始翻看日剧,由《求婚大作战》入门,随后参考豆瓣评分看了一系列高分日剧:《legal high》、《半泽直树》、《家族的形式》、《我的恐怖妻子》……,刚开始迷上了《legal high2》中的阿拉伯王子,随后便翻看了这部由他主演的《宽松世代又如何》。
不得不说,这部剧陪伴我度过了那个最艰难的春夏。
坂间正和,一颗社会中最普通的齿轮,是最早一批宽松世代,他没有继承上代人严谨的工作态度,有着宽松时代的各种毛病:自觉性差,不注重细节,推脱同事间的聚会,被公司各部门像皮球一样扔来扔去;山路,小学老师,爱抱怨学生家长的奇葩行为,骨子里深爱这份工作,30岁还是处男;马里布,曾经的神童,未考上大学而加入了皮条客,年近30仍然不断参加大学入学考试。
失意的人生需要一场相遇,三位男主通过一个帮助他人纾解压力的大叔相识,故事开头。
每位男主内心都有焦虑:正和焦虑着如何做好工作,处理与上司女友的关系,山本急于想谈一场能够破处的恋爱,马里布每晚在街上拉皮条养活妻女,深夜还要复习入学考试。
我似乎在每位男主的身上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想重新考试,却承受着家庭的压力,想找人倾诉,却不敢面对曾经最亲的朋友……在剧情的发展下,每个人的生活在逐渐变好:正和慢慢学会了工作中的为人处事,山田逐步拉近与实习女教师的距离,马里布照顾好家人的同时,成功考上了大学。
在探索中一步步成长的宽松时代,偶尔流泪,也充满欢乐。
很佩服宫九能够发现辛酸生活中的幽默,以喜剧的方式缩小阴霾,放大阳光。
在看《当幸福来敲门》时,虽然主角最后赢得了工作,但前期他痛苦的经历始终压抑着我,我更喜欢用喜剧告诉大家生活没有那么操蛋,尽管大家都知道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在2019年今天,我找到了一份不是很满意的工作,还是想考研,想回去读书,想找到能与我契合的另一半。
三位男主就是生活中90%的平凡人,干着普通的工作,过着普通的生活,重复着普通的每一天,曾几何时我们梦想成为大人物,又或向往着诗和远方,在年复一年的平庸度日中,大多数人学会了对生活握手言和,接受了普通的标签。
但现在的我,还不想那么快的妥协,感谢这部局让我看到,人在低谷中,只要愿意改变,就能够改变。
补完了《宽松世代又如何》,有趣的群像剧,人物鲜明可爱得过分,剧情非常神经+亏贼,太对味儿了!
宽松世代是在“不强调第一而强调唯一”的教育形式下成长起来、被老一代人视作松懈无能的一代人。
剧情要素其实很多且杂,但因为宽松世代这个视角,让一切变得顺理成章,并且编剧从头到尾都在试图打破宽松世代的刻板印象。
首先,用不同阶级、职业、性格、经历的角色们告诉观众,不管是不是宽松世代,一个人就是他/她本身,并不是标签下的人,而贯穿始终的命题也体现在此:不管是哪一代人都会犯错,就算身体发育成熟了,心也还是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因此要做一个懂得原谅他人的人(我对这个观点持保留意见…)。
其次,通过各种复杂的家庭关系和宽松世代这个主题,表现了大环境下一个个小人物的无奈,人没法选择自己的出身、父母、年代,成为经常出轨的父亲的孩子、接受宽松教育之类的事,明明都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明明是上一代人作出的决定,可是一旦犯错,却被指责是宽松世代,被迫承担后果。
其他一些零散的点,比如职权骚扰、男女纯友谊、儿童教育、子承父业、催婚催生、婚后女性就业需求、婚内出轨、大龄母单、大学与就业的关系等议题,作为大命题的陪衬,在剧情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有一部分的价值观我会感到不适,但总体来说不算太说教(因为反转太多,我以为的鸡汤下一秒就掺了毒),还是值得理性讨论一下的。
顺带一提卡司真的又强大又养眼🤤
宫九的对不起青春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完美日剧,但这部剧有一点让我失望,在描述小人物的点滴上,这部剧确实做的非常好,台词经典幽默,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特点。
但是,还是不太习惯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让我想起《最高的离婚》那种琐碎的叙述方式,不太喜欢,时常会感到乏味和不知所云。
但是,不得不佩服这部剧对日本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2002年,日本实行教育改革。
学生们的课业负担减轻,每周有两天休息日,生于1987年的孩子们有幸(不幸?
)成为第一代的“宽松世代”。
而今,这些孩子们纷纷走入社会,但是历史的特殊性造就了他们迥异于前辈的个性,他们为此吃了不少的苦头。
没有任何竞争心的上班族坂间正和被不负责任的后辈折磨得苦不堪言,入社七年也还是吊儿郎当,与同期的女友关系也没有顺利推进;小学教师山路一丰表面是一个成熟的老师,实际上也被学校里的各种烦心事困扰着,还喜欢上了实习教师,由此带来烦恼多多;混迹于街头巷尾的道上海音是一个挑战大学接连失败的资深高考复读生。
三个被贴着宽松世代标签的年轻人的人生轨迹因为偶然的契机而交织,他们谈论着爱情、友情、职场、人际,他们为了各自的人生奔忙操心。
这个剧已经反复看过了四遍,我总能从中获得快乐与感动,是剧中主人公的一些想法与做法让我感同身受,是本剧对于他们人生图景的描绘中,仿佛也揭示了我的人生解法。
对于日本的宽松世代,对于我们的80、90、95、00,这些年轻世代来说,真有人生的解法吗?
一、原生家庭与性格三位主人公虽都是宽松世代,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原生家庭背景,有着各异的性格,自大、固执、玻璃心、敏感却又勇敢、高傲、细腻与温柔。
在 坂间 身上看到了废柴的我,虽然废柴,却有着坚韧的性格,忍耐,低头;他热忱的关心后辈,看望素不相识的自杀亲年的母亲;同时还有着无比的勇气与宽厚的心灵,这人太有趣了。
在 山路 身上看到了不善于与异性相处的我,喜欢逞强的我,性格懦弱的我,背后脆弱情绪化的我,但是在哭过/骂过之后,能够收拾心情,抱着对教师,对天性纯真的孩子们的教育责任感,重新担起责任,实在太帅了。
道上海音应该是和我性格差异最大的人了,他说话洪亮,举止霸气,充满智慧又体格强健,非常具有男子气概,但是在人生路上,我却能理解他对读书的坚持与渴求,那是一种对自己人生不甘,是一种对自己的追逐与施压,这种选择是否真的值得或者说对本人来说,是否是正确的,恐怕也只有自己才能知道。
二、日本职场的责任与耻文化宽松世代在日本的职场社会,遇到的压力与责任与羞耻息息相关,做错-丢脸-羞耻之后,是自暴自弃还是承担道歉重新出发。
我认为其实都行,有的人坚韧能力强,可以向上攀登,有的人没有上进心,做事能力也一般,有的人不适应职场遭遇,心里奔溃,无论是前进还是逃避,都是一种解决的方向。
重要的是经历,感受这份经历在人生中留下的印记,用这份印记去未来更适合的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三、友情三个主人公的友情发展非常令人意外,混混和被敲诈者居然最后能成为亲友,实在不可思议。
其实大家都是普通人,都是有趣的人,互相麻烦,互相关心,在朋友遇到麻烦事情时,一同商量,甚至出主意踏足干涉,彼此彼此的关系就是在这些事情中慢慢加深的,越来越多的交集,也就会催生越来越多的故事。
四、爱情做真实的自己,自然会有合适的对象出现吧,没有也没关系,和山路一样守护童贞吧!
2333就像山路最后一集讲的那样,成年人真的很立派吗?
其实也不过是一直在长久的思春期罢了!
哪有什么人生的解法,大家都是在时代的浪潮下,一步一步走在当下的道路上啊。
是什么世代又有什么重要呢?
被贴上什么标签又怎么样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何必在意他人的看法。
ゆとりですが、何か???
看到第六集,精华的,精彩的东西都出来了。
从这一集开始本剧已奠定我心中的神剧地位,后面的怎么写,不重要了。
山路老师的一段话,其实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意思。
某个年代出生的人们,和他们所受到的教育,是不能因为政策性的东西就定性的。
在宽松教育被诟病的前提下,这些宽松教育出来的人们,是不是就要一辈子背负失败者的标签,抬不起头来。
答案其实见仁见智。
宽松教育的优点,在于肯定了人的个性,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发现和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东西,让他们更懂得享受生活,其实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而真正尊重每个人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因材施教,而不是嘲笑或者放弃那些只能用计算器的孩子。
第二个让人感慨的地方就是小茜的一段话,爱一个人,要不要让ta改变。
刚好穿插在山路和马里布的一段恋人间一旦发生关系就会改变的对话中。
说到底,爱情会因为两人的关系不断推进而发生改变,但到头来,还是希望对方保持初见时的样子。
安藤樱的演技,配合着这一段纠结无比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台词,真的太戳中泪点也太温暖了。
至于笑点,难道不是那重出江湖的优惠券吗?
宫藤官九郎的几乎所有作品我都喜欢,除去没有看过的一些,以后也想慢慢补完。
我喜欢他犀利的笔锋,适时的调侃,独特的讲故事的手法和对节奏的掌控。
但日剧编剧大神众多,我独爱他和坂元裕二,因为他们都有悲天悯人的社会派作风。
坂元裕二是外热内冷,看上去暖的一塌糊涂其实讲的人性和社会,残酷无比。
宫藤反之,总是很刻薄,总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其实骨子里比谁都能看到人心的闪光面。
他的笔下,黑社会老大讲起了落语,街头小混混可以做英雄,青春期纵火的人也可以成为好老师,父母双亡差点成了诈骗犯的兄妹三人也能找出凶手。
这一次,干脆玩个大的,讲一个世代的人,他大声告诉大家没有必要为一个标签所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是有价值的。
平凡人如同你我,看到他笔下的人个个嘴炮技能满点,哪怕处在社会的边缘却依然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一下子被打了鸡血,不是被治愈那么简单,而是得到了一种认同和肯定,有了继续努力的劲头。
“大人当然会犯错,我们要成为能够原谅别人犯错的大人。
”山路老师在生理课的最后说了这句看上去特别牛的话。
可我觉得,这并不能概括整个宽松世代的问题。
这部剧幽默,好看,狠狠戳到了痛点,发出了年轻人们的疑惑的声音,但是似乎到了结尾,也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只是原谅了彼此的错误就可以吗?
只是回归正轨有一个漂亮的结局就可以了吗?
2002年日本实行教育改革。
学生们的可以减轻负担,每周有两天休息日。
宽松世代指的是就是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看似没有竞争心,不知道未来几何好像也没有怎么努力的人们。
但是归根到底,这只是整个社会的人压在这代人身上的一个标签而已。
就像中国的“90后”“80后”。
每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是同样的吧,都有努力的,聪明的,失落的,颓败的……各种各样的人们吧。
但是时代的环境的不同给了人们不同的选择。
只是这样吧。
观看整个《宽松时代又如何》时,我想到了很多有同样感觉的作品,电影《不想长大的玉子》,深夜剧《小小食杂铺》……二十几岁甚至三十几岁都不知道自己是谁,究竟要去哪里,这和现在的自己何其相似。
因为不知道自己究竟可以以何种方式立足于世界,所以软弱、无助、怀疑一切,拒绝共同成长……但是看看这几个作品,让几个主人公摆脱这样的困境的,都是到达了一个临界点选择了恋爱、结婚,好像是有了这样一个迫不得已的推动力,就会从容不迫(不得不)开始选择一条奋斗的道路,因为身上有了这样的责任,就必须将这样一个仪式感十足的努力进行下去,并且似乎,只要有了这样的坚定的决心,就一定是会迎来光明美好的结局。
嗯,电视剧真是美好呢。
但是,可不能小瞧人生呐。
也许本身《宽》就没有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事实上也不能依靠一部娱乐性的电视剧解决什么,但是发出声音本身,就已经足够令人痛快了。
至于到底该怎么办?
谁知道呢。
就算是大人也会犯错,就算是大人也有一堆解不开的问题。
就像山路老师说的,身体上的青春期早就过去了,但是心灵上的青春期,也许穷尽一生都无法走出。
如果人生只是数学题,可能会好办许多呢。
不过看似修炼成晨间剧女主,会比较有疗效也说不定。
なんてね。
节奏太慢了
第3集弃,看的太火大
让安藤樱小姐演这么一个渴婚的角色。
选角的思路很诡异:冈田松坂拉高颜值但演技触底,安藤柳乐撑起演技但颜值一般,所以这个卡司配置就是打算取平均值吗???事实上,这种情节有点另类的剧还是需要演技支撑的,否则难以令人信服,颜值反而不重要。
剧情的节奏其实挺奇怪,有点强行鸡汤了,总体上不如《对不起青春》,但最后一集的剪辑真不错,之前所有看似生硬的转折都成为这些短暂镜头的铺垫了,两人分别在婚礼现场和街头小店喝交杯酒的这段很喜欢~ 最在意悦子老师这个角色~
这啥烂剧啊。。不是演员阵容的话根本看不下去
3集弃。简直每句台词都要带上“宽松世代”,写作文都不能这样做作,难以相信是宫藤官九郎的剧。有这时间还不如再刷一遍海女。
不愧是宫九!少打一颗星是小茜辞去了工作,完全可以妇唱夫随嘛!
Ando桑演这种讲话比较夸张的喜剧真的有时候幻听她爸哈哈哈哈哈哈哈
宫九的剧还是那么厉害啊
开头结尾都稍弱,但是中间极好,宫九实在是太擅长这种轻喜剧了,安藤樱在里面巨可爱
被贴上世代标签的你我他。神展开依然很宫九,最后两集叙事速度加快反而有些不适应呢,但剪辑太棒~就将结尾的“成人童话”当作美好祝愿吧。(虽然喜欢正和这个角色,但看完这部真的要对冈田脱粉了……大力表白我櫻,还有松坂和柳乐)
看了四集才发现是宫九的剧本……ps. (•́ ⌓ •̀ )
希望成为正和那种温柔又有担当的人。也希望以后能遇到这样的人。
【表面带着yutori的tag,实质又清一色都是红星闪闪的三好青年——三个主角的人设不是有点单一且重叠吗。】茜棒呆五体投地,安藤樱棒呆五体投地。冈田将生和海豚这种动物一样应该是外星给地球送的礼物。发现了,柳乐优弥的眼周线条不时在发光,发光。
终其一生都在与父亲对抗的日本人。
影帝才是三观最正的
10(完结)拖了很久才看的最后一集,明明是因为冈田酱看的,可是开播的时候正处在独自一人去上海实习回来后辞职的当下很快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完全被影帝圈粉,欧派都能叫得这么可爱的影帝一定是第一人
硬撑着看了七集实在看不下去了,但演员人设什么的其实都不错。
影帝戏份不多但惊艳全场 安藤樱和冈田将生没啥西皮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