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地、随心所欲地弹钢琴,有什么不对吗?
最后一场比赛的“失利”,面对千秋的邀请说出这句话时,可以说Nodame感受到自己随心所欲享受音乐的风格在与正统音乐的对比中败下阵来,并且这让她有一长段时间不再弹钢琴。
我一直知道排除开不断地参加比赛取得更好的名次之外,像千秋与折扇老师、那位好色指挥所说的正视音乐、按规矩地弹奏是正确的,但是为什么是对的呢?
什么可以说服Nodame要这么做?
作者最后想用什么来让Nodame改变,什么样的转折让她重新弹起钢琴呢?
又是什么让她在最后重新说“(演奏比赛)很开心”。
总结来说,就是想了解除了生存名利,喜爱一份事业是因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努力去追求。
由于个人经历,我分外想了解这一点。
第一次看的时候,在最后一集,还觉得有点突兀,怎么突然她就在家里重新弹起舒伯特十六号钢琴奏鸣曲了呢?
第二次看,第三次看的时候,才看仔细。
第一幕:云淡风轻,她坐在树下的的长椅上,抬头看着天她想起练习比赛第一个曲子,也是让Nodame真正认真对待乐谱的曲子时,心中的千秋说“你看见了吗?
这首曲子的情景?
”这句话蛮关键的第二幕:长椅已经空了Nodame回到钢琴旁,试了一个音,坐来下,弹起了这首奏鸣曲。
我知道她感受到了曲中的情景,每一个音符汇聚而成的春日和风阳光明媚树影婆莎。
与她第一次在折扇老师家随意弹的完全不同(顺便说句,因此情景我爱上了这奏鸣曲,听了N多遍,可以听出不同)。
我理解为,只有用心去感受曲作者的每一个音符,才可以感受到曲中的意境,才可以弹奏出让自己,也让他人享受其中的音乐。
这与随心所欲所能达到的境界是不同的。
一曲毕,身边的人静静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舒心和意,弟弟与奶奶都鼓起掌,一瞬间,让Nodame仿佛回到了那个掌声雷动的比赛现场,她知道了原来当时的自己是震撼的,原来当时的自己是感动的,原来当时自己也是在享受音乐,并享受自己给别人带来快乐,而并不是与千秋所说的“不快乐”。
第二次仔细看这一段时,我感受到了Nodame的心思,竟感动得眼睛有些湿润了,第三次看时,我才发现原来回想起当时的她,一低头,眼框真的是泛着泪光。
(又一次有发现细节的喜悦,二宫老师真的能体会人心呀)所以如果这是一份自己喜爱的事业,只是“自由快乐地”弹琴有什么不好呢?
看完后我的理解就是,认真地对待,才可以感受到真正的乐趣(像她感受到曲中的情境,或者如黑木君所说“只是单纯的进步,就已经觉得很快乐”);而能给别人传递这一份乐趣或者说给别人带来享受,也是前进的动力。
对于其他喜欢的,从事的事业,也是如此。
不得不说的就是,“你看见了吗?
这首曲子的情景?
”这句话,是她心中的千秋说的,在Nodame弹奏的时候,也回忆起许多两个人之间的故事。
那么在对音乐的喜爱与追求的导因中,爱情的成份占了多少,就暂时没能理解啦。
(剧透预警,包含巴黎篇的内容) 二周目发现毛绒宠物一样的野田妹其实是个很独立很有主见的角色。
我一直认为千秋是野田妹的天使,千秋督促野田妹练习,千秋是野田妹的动力,没有千秋,野田妹就只是一个小镇里的幼儿园老师,永远不可能去巴黎进修,活跃在世界舞台上。
但这次看才注意到,野田妹也是千秋的特异点,触发了千秋的世界线分歧。
千秋的很多机遇,都是野田妹推波助澜的。
第一集时颓废在僵局里千秋甚至考虑放弃音乐,正因为有了野田妹助攻,推他到指挥席,才有他之后的所向披靡。
一旦关注起野田妹,就源源不断感受到野田妹的厉害之处。
黑木到了巴黎并不适应,交不到朋友,被人说阴暗。
直到看到野田妹不管在哪儿都开开心心的, 迅速和周围人建立起信赖和友谊,黑木才意识到是自己先在周围筑起了高壁,将他人拒之门外。
野田妹看似一直粘着千秋学长,实际却并不粘人。
在一开始的单恋中,她只是享受着与学长在一起的一分一秒,耍赖般地靠近,但除了音乐教学外,不要求千秋为他做任何事情。
在野田妹心里,钢琴和学长是同等重要、乃至相辅相成的,以学长为动力和奖励,野田妹一直在努力。
千秋陷入瓶颈开始自闭时,野田妹总能恰到好处地推动他;野田妹陷入瓶颈时,除了向千秋请教音乐上的事,其他都是自己爆肝解决,等取得成果了再向千秋汇报;千秋决定和野田妹拉开距离时,结果野田妹在忙自己的事情,别说拉开距离了,压根儿找不到人;打算去留学时,野田妹没有追着千秋跑,而是自己定了巴黎,再问千秋要去哪里;和千秋暂时分开时,野田妹就自觉去忙自己的事情,想念时,也不打电话,只自顾自闻着千秋的衣服的充电……千秋开挂似地,不断站上新的台阶。
而野田妹也非原地踏步,而是逐渐取得更多人的认可。
在我想着该怎么描述野田妹时,千秋已一语中的:“看似一直在一起,却又并非如此。
独立踏上旅途,不知不觉间又回到身边。
这样也不错,只要我不看丢她。
”反省了下自己,如果我站在野田妹的立场,必然患得患失、索要未得到的、为对方只关心音乐而心烦。
不断地确认到什么地步了、可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不断地申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断地询问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不断地自卑,不断地生气。
如此,肯定一早就把千秋推远到了够不着的地方。
看《玻璃假面》时,站在女主麻亚的角度,看了樱小路的敏感,才觉得这种敏感,不仅给自己徒增烦恼,也给对方徒增情绪负担。
如果对方恰好很忙,那真是,一方无知无觉,一方柔肠百结,一点就燃的矛盾导火索。
我经常会想,为什么我的生活总是严肃又忧郁的呢。
我肯定思考的价值,但如果减少思考反而能过得更开心,那思考又是为了什么呢?
我又不是追求信仰的苦行僧。
昨天看到一段话,深以为然。
“一般来说,内向敏感宅属性的人思想都比较深度,这样的人真的很多。
把人生过得深沉痛苦,没什么了不起,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
连楼下的保安也可以慨叹几句人生曲折、世事艰辛。
但真正难的是把人生过的幸福美满,多姿多彩,不是你深刻而痛苦。
深刻而痛苦说明你遇到问题解决不了,只能逃避,沉迷于无用的思考。
检测智慧的增长,恰恰是你痛苦的减少,真正厉害的是不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自己的人生过的幸福美好,同时还能给他人带来幸福和美好。
”野田妹就是这样的人,天天开开心心的,不去为不重要的事情烦恼,去解决重要的事情带来的烦恼,于是身轻如燕,Nodame Cantabile,如歌般的野田妹。
这是我新的目标。
“千秋大梦,就是一个关于千秋的很大的梦。
” 上面这种解释,就算是讲给小学生听,也一定会被鄙视的吧OTZ……但是!
我以世界著名指挥家休德列杰曼的名义发誓,这个标题和这个解释都没骗人。
Question1:那么标题到底是什么意思?
野田惠,桃丘音乐大学钢琴科二年级,邋遢程度让伊谢同学心有戚戚焉的超级垃圾女,被广大读者亲切地称为“野田废”,人生理想是成为幼儿园老师,弹着钢琴教孩子们愉快地做“放屁体操”,以及……当千秋的好太太。
千秋真一,桃丘音乐大学钢琴科三年级,著名钢琴家的儿子,在校内是风靡万千少女(和个别少女心少年)的王子大人。
怀抱成为指挥家的伟大理想,却因为不敢坐飞机也不敢坐船没法出国留学,结果在正颓靡的时候被隔壁公寓的野田废捡回了家,于是千秋王子偶尔沮丧有时彷徨但好歹还像个精英的忧郁生活被各种各样的奇人异士搅得叽里咕噜稀里糊涂,从此振作精神焕然一新,在美妙的古典音乐与FANS的尖叫与野田废的各式怪叫(例句:叽呀啵!
)的多声部大合唱的伴奏下,轰轰烈烈地驶向光明的未来。
而这个抽丝剥茧地分起类来本该概括进“A对B一见钟情死缠烂打,B对A由拼命抵抗誓死不从进化到渐渐发现A的美好”套路的故事,也因为野田废独特的王子捕获方式,以及诸位角色各异的华丽个性,而显得独具特色与众不同。
在星光的照耀下,在鲜花的环绕里,在对男女主角的音乐才华与他们分别具备的管家般的十项全能和动物般的野性本能的充分展现中,一切都正一步步走向不可知的彼岸…… Question2:那么这故事到底讲了些啥?
华彩抒情乐章结束,正经的简介开始:其实《交响情人梦》所讲述的,是关于坚持着“以温暖的被炉武装人、以错误的言论引导人、以独特的料理塑造人、以多彩的生活鼓舞人”四项基本原则的野田废同学,如何用自家丰盛美好的家居环境(丰盛到被大群蚂蚁环绕的不明液体会从她家的垃圾堆里一直流淌到隔壁的阳台)、放了一年放到发黑的奶油泡芙和长在没洗的衣服上的鲜艳蘑菇、味道独特的料理、具备“给谁谁犯懒”可怕魔力的神奇被炉与附带卓越的环绕立体声效果的魔音洗脑必杀技“我们是夫妇嘛!
夫妇嘛!
妇嘛!
嘛!
”一步一步将不可一世的千秋王子调教成自己的专用钟点工(或者说伟大的饲主)的励志故事。
而由于日本观众对这种感人至深的励志片一向最没抵抗力,所以这部漫画自然也就当红不让地出了(号称由千秋真一指挥的)交响乐CD又出真人版,出了真人版又出动画版(括号一:这种剧情简介你信咩?
我都不信)(括号二:“找到千秋真一那种帮你做饭帮你打扫甚至还帮你洗头的男朋友到底需要跪在佛前心无杂念地求上多少年!
”确实是个感人至深的励志题材呢)…… Question3:那么动画版到底好不好看?
《交响情人梦》的真人版电视剧甫一播放就好评如潮,这里也没必要再给它打广告了,可惜的是电视剧的表现形式和篇幅容量毕竟有限,想要完全体现原作的有趣之处,到底还是有点困难:比如那个源自七十年代少女漫画的常用KUSO表情 “满脸黑线加白眼”,一旦放在了真人的脸上,就算演员表现得再努力,给观众带来的感受只怕也还是惊悚的成分比搞笑多……而做成动画版,自然就没有了这种困扰,也更不用提“没钱去欧洲出外景!
戏比较多的外国人角色其实都是假洋鬼子!
”的状况了…… 当然,比起真人影视作品与二维动漫之间恐怕永远无法消除的差异,大部分读者想必更关心动画本身好看与否问题——有作画质量在业界有口皆碑的J.C.Staff撑腰,又有制作了《蜂蜜与四叶草》动画第一季的カサヰケンイチ担任监督(人设师也是从HC剧组拖来的原班人马岛村秀一),动画的整体水准自然无需质疑(不过监督大人,滨美之后是桃音,你的下一个目标不会是体育大学题材吧……);对“交响”这种题材的作品来说最为重要的音乐环节,则请到了东京交响乐团操刀——泪,真是辛苦诸位了,对“交响”这片子的配乐演奏者来说,最难的可不是“如何演奏得出色”,而是“如何演奏得很烂/很怪/很特别”呢…… 声优方面,虽然在日本那个弹丸之地“人生何处不相逢”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但想来《草莓棉花糖》里的“姐姐+LOLI五人组”有三人(生天目仁美+川澄绫子+能登麻美子)在此胜利会师,也是一件颇有趣的事。
只不过角色从“LOLICON大姐姐+眼镜娘+别扭洋LOLI”变成了“男主角的前女友+男主角的现女友(自称)+娇小到‘背大提琴时会被当成是大提琴自己在走路’的可爱少女”,另外还有从HC里的“真·仓鼠”变成了“交响”的剧中剧动画里的“伪·机器猫”的工藤晴香小妹妹,和继相良宗介之后再次出演冷面笑将型角色的关智一同学——不过这次相良忠犬变成了千秋王子,角色TYPE也从标准的M变成了(貌似是)S。
而折扇老师江藤耕造由中井和哉配音,更是让人十分期待在原作和真人版里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放屁体操江藤版”有机会华丽重演…… 这么一看,交响动画版无论从STAFF名单还是CAST阵容上来说都相当不错,再加上有那么有趣又感人的原著,绝对是一部值得期待的佳作。
在《蜂蜜与四叶草》的暖暖春风拂过之后,就让我们再跟着野田废柴和千秋王子一起,享受一次《交响情人梦》在这寒冷冬日里奏响的夏日青春旋律吧。
这几天又重温了交响情人梦,自高中第一次看,到现在大三,已经第四遍了吧。
本来只是想再回忆第三季中的几集,结果又一次沉迷,不断地回看几集,最后直接从第一季开始细细地再看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为什么一部看似普通的音乐爱情番会让我如此沉迷呢?
我很想弄清楚这点,所以我决定写一篇评论整理我的感受。
虽然我看了不少的高分影视,却没有写过多少评论,但我还是想毫不掩饰地表达我对这部番的感受。
去年在去电影院的路上,我听到了公交车里的小电视播放龙猫电影预告,里面传出了dororo的主题曲,我的眼泪已经快出来了。
电影中我哭了四次,看完电影后,朋友问我龙猫好看的点在哪里?
我其实也不太知道怎么解释,是两个小女孩把农村贫苦的生活过成了乐园,从而让人感动吗?
我感觉不是,恰恰相反,我哭并不是因为悲伤,而是看见了太美好的东西,听着龙猫的音乐,我在想我或许再也无法看到类似的动画上映了。
这种感觉跟我为交响情人梦哭时很像。
b站的一则评论似乎帮我表达出来了,我们就像旁观者一样看着他们,但是当这些优秀的动画、小说或漫画完结后,我们却无法再继续看他们的生活了。
是啊,可能人物的形象太生动了,我已经无法说服自己他们只是虚构的人物。
我可能再也看不到这样美好的东西了。
回想第一次看交响情人梦的时候,是被b站的封面吸引进去的,nodame和千秋互为上下地依偎着,画面清新而精致……点开了正番,是的,被骗了,人物的脸似乎有一丢丢的残念。
开篇就是自恋又有些绝望的“千秋少爷”嫌弃着学校里的一切。
然后nodame出现了,自nodame出场,一切都变了。
“玛丽莲梦露就是这样子了吧?
”我确信这是一部充满欢乐的沙雕番。
随着往下看,我越来越喜欢nodame,也越来越感受到里面人物的丰满,爱才如子的折扇……努力不迷茫的真澄......几乎每个配角都很鲜明。
而这部作品占了最大内容的,却是各式各样的古典乐,钢琴曲、交响乐对于完全不懂得鉴赏古典的我来说像是巨大的浪费,不过这部番极其用心的配乐也开启了我的古典入门鉴赏。
是的,这部番并不只是沙雕番。
第一季主要是千秋的蜕变史,而nodame一直混日子,梦想成为幼儿园老师和千秋妻子。
期间很多人发觉了nodame的钢琴天赋,迷路费也帮忙指点了nodame:现在的你是无法和千秋在一起的......nodame治愈千秋的飞行恐惧后,决定通过比赛赢取留学资格,实现和千秋一起出国的梦想。
这里折扇老师起了很大作用,他苦心强迫nodame努力,让千秋更加了解nodame的天赋,也拉进了千秋和nodame的距离。
交响情人梦的情节精彩纷呈,但我不想过多地叙述。
我想更多的整理这部番中nodame和千秋的感情线。
nodame无疑是其中我最喜欢的角色了。
nodame那么的特别,她如此的沙雕,纯天然,嘎嘣!
波噶!
不功利,喜欢着各种美好的事物,却又善解人意,而且是钢琴天才。
nodame也很普通,她毫不掩饰的自私,喜欢着千秋,遇到情敌毫不退让,完全不会做饭,又脏又乱不爱整理,对千秋毫不掩饰的喜欢(变态),用千秋的电脑看收费R18网、偷拍、蹭饭,不爱努力......每次nodame内心受伤害,都会让人忍不住心疼。
比如,当她还不确定可以留学的时候,选择了治愈千秋的飞行恐惧,即使那意味着她会失去千秋。
还有后面的种种...无论是第几遍看,我都想寻找那些细节,那些证明千秋爱nodame的细节。
因为从头到尾,千秋都没有明说他喜欢nodame,只是“我喜欢你的钢琴”这样的言语。
千秋的第一任女友,彩子,人美歌声好,是的,这就是千秋跟她交往的理由。
歌声,千秋对音乐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这也使他比常人更加的勤奋。
无疑,nodame的琴声也是千秋喜欢nodame的首个理由。
那么,千秋喜欢nodame到什么程度呢?
我想了解清楚。
交响情人梦里的感情实在太细腻了,每次看我都能有不同的收获,就像是捡不完的贝壳。
第一季中,千秋是逐渐喜欢上nodame的,从刚开始只喜欢nodame的琴声,嫌弃她的变态到......到后来忍不住去nodame老家寻找她。
第一季中的千秋是把自己的音乐之路放在首位的。
结尾nodame比赛失败,拒绝千秋回家后,很长一段时间,千秋也没有想去找nodame。
专心的忙完R&S乐团的收尾工作后,回到公寓时,说了一句“出国前先回三善家吧。
”,并没有第一时间想到nodame,然后看着屋里的一切,回想起了nodame,一种不可阻挡的情感扑面而来,我想,这里是他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自己离不开nodame吧。
而到了第三季,千秋对nodame的爱确实升华了。
千秋长大后第一次遇到维也纳老师,然后那晚鸽了nodame的沙龙演奏会,我其实有被气到,毕竟留个联系方式改天再师徒相聚也是可以的。
不过后面千秋真诚的道歉也是很可爱了,毕竟老傲娇不容易。
第三季的nodame虽然很努力的正视音乐,但她终究没有千秋那样对音乐的执着。
全靠“和千秋完美地协奏一曲”的梦想支撑着,一旦梦想达成,或者比赛拿到优胜,满足了,她就不会再努力了。
而欧克雷老师和千秋非常了解这一点,他们就这样吊着nodame的胃口,想把这个钢琴天才引到职业道路上。
是的,千秋也同样梦想着和职业钢琴家nodame共同协奏钢琴曲。
所以为了nodame的功课,甚至放弃了师徒聚会,专心在家辅助nodame。
而欧克雷老师则禁止nodame参赛,防止她满足现状。
这时出现了插曲,就是孙蕊。
孙蕊在第二季中的表现我确实不喜欢,我也觉得没得洗。
在明知nodame和千秋是情侣关系的情况下,仍然很暧昧地跟千秋打交道。
和nodame交流时,也丝毫不关心她,也不考虑她和千秋的关系。
这些都是不礼貌的行为,而这也和孙蕊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
孙蕊妈妈是典型的望子成龙型家长,从小不断地束缚、培养孙蕊,孙蕊成才的同时,也缺乏了很多经历,所以不太会关心他人,不太会自理,也对很多事物感到新鲜。
而孙蕊也在慢慢成长,第三季的孙蕊和nodame心有灵犀,选了同一首钢琴协奏曲。
或许有人会感觉怎么就那么巧,偏偏这个点来阻挡nodame。
其实这一切不是纯粹的偶然,之前已经有了铺垫。
孙蕊在跟她妈妈吵架-复合后,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她知道自己缺少一些经历(友情、恋爱、邂逅),但她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经历(从小和乐团一起演出感受到的各种精彩内容)。
是的,她羡慕着nodame,从她听到nodame的音符开始,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但她知道自己无法成为nodame,因为她不会像nodame一样“傻傻地掉进池塘”,也不会发出“嘎嘣”之类的声音。
但是,她明白了自己不一定需要经历那些事情,她还可以通过音乐的方式去感受那些经历。
所以孙蕊邀请千秋举办演奏后,试着用nodame的心境去感受音乐,试着在音乐中做一个nodame。
她成功了,她也看中了那首协奏曲,并且在演奏会上完美地演奏出来了。
演奏结束后,她说了一句“恋爱真不错呢”,又一句“结束了”,然后扑进妈妈的怀中痛哭。
是的,在那短暂的一曲中,她成为了nodame,和千秋共同演奏了恋爱的协奏曲。
而nodame在观看演奏时,也感受到了同样的错觉,她看见台上的不是孙蕊,而是自己和千秋四目相对,尽情演奏。
因为孙蕊的这曲演奏风格和她完全契合,甚至超越了她梦想达到的效果。
nodame其实一直在和千秋拉开距离的不安感中用钢琴满足自己,很多次听完千秋演奏后,都会急急忙忙地跑去弹钢琴,然后满足。
但这次她无法再通过钢琴满足。
“和千秋同台演奏那首曲子”这条路被封死,“参赛”似乎也失去意义,她选择了另一条路—结婚。
和千秋结婚后,她就能满足,但也意味着她很有可能不再有动力去进修钢琴。
她认真地跟千秋求婚,而千秋没有回复,敷衍了过去。
而后nodame经历了出道后,千秋说“我还是接受她的求婚吧”。
第一次看这些时,我也像一部分弹幕一样,不理解千秋,觉得他睡了nodame,第二天nodame求婚,他为什么不答应。
即使后来也只是说“接受求婚吧”,这些都显得那么被动,如果千秋爱nodame,为何像个举棋不定的人,不主动一些。
其实后面千秋的一些言语解释了这些,千秋考虑的一切都离不开音乐。
当nodame向他求婚时,他那一瞬间希望她是开玩笑的,但nodame的表情让千秋感觉她是认真的,千秋觉得她要“退缩”了,她打算通过结婚满足自己,放弃职业道路了。
所以千秋没有答应nodame,因为千秋梦想着她能成为钢琴家。
后面当千秋看见nodame如此享受和小孩弹钢琴,他心中说出了那句“接受求婚”,他想将nodame的快乐放在第一位,即使她不再上台演奏,“只是在日常中听她快乐的弹琴也足够了”。
是的,此时千秋接受求婚意味着nodame能收获日常的快乐,但也将浪费她的天赋。
而后那些小孩逼迫nodame演奏高难度曲子,nodame琴声一出,在门外的千秋泪水流淌出来,他果然还是不想浪费nodame如此动人的钢琴天赋,然后他决定用一己之力配合nodame的钢琴协奏......nodame再次被千秋的配合打动,又对演奏充满了憧憬。
第一季中,千秋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nodame并不是必要的。
第三季中,千秋的第一梦想是自己和nodame一起在职业的道路上演奏。
而第二梦想才是 nodame和他过早结婚成为幼儿园老师,他仍然会在职业道路上演奏。
不过无论是哪一种,千秋都已经离不开nodame了……
其实我很想写成普及贴,但要是碰巧写成了吐槽帖,也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就这样,《交响情人梦》的前两季在我的无限欢愉与花痴中结束了,这个剧中,除了有爱的男女主角和好听的音乐,还有许多有关交响乐队的小细节让我倍感亲切,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制作方的良苦用心。
所以呢,在进入Finale之前,让我先来小小“盘点”一下这些或明显或不起眼的地方,算是对自己过去乐队生涯的小小回顾1. Bravo!此语在整部剧里出现得太多了,相信原本完全没听过的人也会用了,Bravo系意大利语,在乐队结束演奏观众叫好时使用。
对我来说,这个词是大一时和阿巴拉契亚来的那帮人一起排练时才学到的,当时只要一段排练过关,那个长相颇为富态的美国指挥就会一边喃喃道“Bravo”一边拿指挥棒敲谱台陷入对下一段乐曲的沉思。
话说之前两个乐队是怎么叫好的呢……我真的不记得了唉。。
2. 调音的时候整部剧里调音的场景不是很多,也就一两次吧,不过还是很对头的啦(笑)虽然我从来不晓得为什么,不过orchestra的调音,都是双簧管给基准音,首席小提琴根据这个音调准了自己的琴然后带领整个弦乐对音,管乐们就是跟着双簧管走了。
刚进乐队的时候,确切的说,是刚跟管乐队一起合排的时候,完全被其气魄震慑到了。
虽说人并不一定比弦乐队的人多,但是不论铜管木管,上面的金属在灯光的照射下都超级炫目,一起吹A音的时候更是气势磅礴。。。
当时我们几个新成员的反应都是:“哇……”插播一下,进orchestra的话可以学很多“外语”像oboe\flute\cello\viola这些词都是在新蕾听梁爷爷指挥的时候学的,还有啥米piano\forte(以前从来只知道p和f…)但是他从来只叫双簧管的英文,不会叫黑管的英文,为啥米捏?
难道是因为clarinet音节太多了么。。。
3. 跺脚=鼓掌这个小细节在剧中只出现过一次,是在第一季,具体应该是长野音乐祭的时候千秋指挥的那次演出吧(我真是不记得了。。。
)因为手里都拿着乐器,拍手很不方便,所以交响乐团的成员都是以跺脚代替鼓掌,跺脚越狠,相当于掌声也越热烈。
这个也是和阿巴拉契亚的人一起时才学到的,从前在新蕾时弦乐都是拿弓敲谱台(不敢使劲,伤弓啊……)管乐都是拍手的,新上海的情况已经不记得了,FD的同学们在从美国人那里学来这一招之前也都是用敲弓子的(真的很伤弓啊。。。
)总之,跺脚这一招真的是很好4. 首席小提琴是乐队的灵魂?
应该有人记得峰的这个论断吧:什么“在某些细微的指挥无法传达清楚的地方,首席小提琴要用肢体语言等等带领整只乐队”如何如何的。。。
理论上,首席小提琴的“带领工作”是这样运作的:(第一小提琴的)首席将讯号(可以是抬一下琴头,或者给一个眼神,或者其他不影响“舞台效果”的小动作)传递给其他各声部的首席,其他首席迅速领会,将此意图以同样方式传递给自己声部的其他人员,比如,拿弦乐为例,由第一档传给第二档,第二档传给第三档,以此类推。
问题是,在我所待过的三个交响乐队中,除了弦乐四重奏的时候,的确是会接受第一小提琴的指令,其他时候这个指令不管有没有跟大部分人都是无关的,毕竟,这个指令的传达很像是往狂躁的大海里扔了颗小石头,其涟漪瞬间就会被波涛淹没的。。。
所以在我的经验中,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看指挥的,更大多数的人只是瞄一眼指挥其他时间关注乐谱,也有人从来不看指挥,只听效果,还有人只看乐谱其他什么都不管……当然了,千秋真一君带的是职业乐团么。。。
职业和业余的区别,也就在这里么。。。
5. 谁来翻谱第一季长野音乐祭的时候,峰坐在“沙悟净”的旁边,由于没有练习,峰拉得非常之差,遭到了沙悟净的鄙视,其中有一段,是沙悟净白了峰一眼,说/想道:“好歹翻译下谱啊!
”但事实上,这里翻谱本来应该是沙悟净自己的“工作”。
弦乐队中,每一档(i.e.每一个谱台)上的两个人分别叫做外档和里档(内档),靠近指挥的为外,另一个则是内。
在演奏中,如果曲子中有双音或者和弦部分,外档负责拉高音的部分,内档负责低音部分,内档还有一个职责,就是需要翻谱。
我没记错的话,在剧中,峰是外档,沙悟净是内档,负责翻谱的应该是后者才对。
(如果我碰巧看错了则请无视。。。
)至于我自己,属于异常clumsy的那种,加之无论是新蕾还是新上海都是在外档所以不用翻谱,到了FD坐内档,但是动作太慢翻不动,所以还是由旁边人代劳=。
=所以说曾经非常向往能有一个用脚来操作的翻谱器,因为不论是在哪个乐队,翻谱的人肯定会有几个音甚至一两小节无法演奏,排练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翻谱就半支乐队陷入瘫痪的情况。。。
=。
=6. 圆号要吹轻是很难的……这个小细节出现在千秋真一的指挥大赛上,当时他一再要那个圆号吹得再轻一点,搞得对方相当郁闷。
管乐真的是很神奇的东西,只是那么几个键却可以吹出那么多音高,当然了,管乐也是非常累的东西。。。
记得在新上海的时候,有几个铜管在演出前的热身时才到,那次要演一个贝多芬的“串烧”(其实那次全是串烧么,贝多芬、莫扎特、披头士、音乐剧……)其中一个长号要负责“命运”里面“命运的叩击”那几个音,但是他无论怎么吹就是吹不出来,无论怎么吹听上去都是慢撒气,于是——我们只好演了弦乐版的“命运”。。。
7. 双簧管的簧片要自己削黑木自己制作簧片的事情在有一集中占了很大戏份,修德雷兹曼在千秋“失去指挥资格”的时候也曾经很“满怀爱意”地对吹双簧管的人说过类似“簧片不好不是你的错”之类的话,让对方很是感动。
我是没见过别人做簧片啦,不过簧片这东西似乎真的对音色很重要初中的时候有过一个吹单簧管的女同桌,还有过一个吹双簧管的男同桌,周三下午去乐队的时候一直超级羡慕后者,因为oboe拆卸之后相当之小,塞在书包里根本看不出有乐器,分量也不是很大,比我们这些搬大件乐器的人幸福不知多少倍。
我看过他乐器盒里面的“配置”,绝对不像黑木那么专业,我敢保证——里面最多只有两个簧片!
至于是不是自己做的呢。。。
who knows…不过簧片的确是很娇嫩的东西,我还很清楚地记得,这个吹oboe的同桌,每次演出从来不肯擦口红(想象一下他擦口红的样子。。。
残念でした。。
)也不吃东西,说是会弄脏簧片。
其他搞管乐的貌似也是如此,好辛苦那。。
8.“小提琴把音程拉得再准确些!
”这个是第一季里面千秋在排练时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我很惭愧我不晓得他是啥意思。。。
从来没听过哪个指挥这么要求弦乐或者管乐声部,所谓“音程再准确些”,难道指的是之前的音没有拉准?
简称“音不准”?
喂喂9. 千秋的指挥大赛第二次预选这个和我对交响乐团的认识无关,纯属个人吐槽之前还在想,指挥大赛要怎么比呢?
难道带一只乐队演出吗?。。。
原来是这么比超级有趣的让指挥来给乐队挑错,什么“双簧管吹的是单簧管的部分”、“第二小提琴拉的是中提琴的内容”,这个乐队本身也太享受了吧,纯粹是折磨指挥的性质嘛超级好玩姆嘎为什么我们玩不到。。。
10.“咣当咣当”的《西班牙交响曲》和千秋真一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再次吐槽。
国际指挥大赛的决赛上,曲目依旧是抽签决定。
维埃拉老师的另一个学生John想要抽取一个适合自己华丽风格的曲子,但却“不幸”抽中了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话说私当时正很不好地一边看屏幕一边在练《梁祝》的一个快段,看到这里立马尖叫把梁祝二人扔了《西班牙》是个人相当喜欢的曲子啊吉普赛女郎和大篷车哈哈—— 结果呢,John的女朋友竟然不满地说:“就是那个咣当咣当的曲子?
” ——什么咣当咣当嘛,此曲风格明明是相当华丽奔放的最后轮到野田替千秋抽签,抽到了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次我是彻底把自己的琴丢了准备好好看指挥大赛决赛啦老实说《交响》里面还是我不太熟悉的曲子偏多,难得有两首大曲子都是自己练过的,实在是难得的亲切啊结果呢。。。。
竟然没有比赛过程。。。
竟然直接进入到颁奖阶段。。。
姆嘎!!!!!
这算什么嘛吐槽完毕 –Fin-
一篇未曾面世的评论,还是想把它献给我最爱的漫画之一《交响情人梦》————————————————————————梦想。
11岁,你遇见维也拉老师。
呆呆地坐在歌剧院里,你发现音乐响彻的那一刹那,舞台明亮如白昼。
世界仿佛从来不曾如此澎湃激昂,眼泪瞬间涌出眼眶。
那一刻,你决心,一定要当指挥。
总有一天,一定要和欧洲最大的乐团,演出最棒的音乐。
22岁,神与你开了一个玩笑。
无法乘坐飞机也无法搭乘轮船,被夺去留学机会被老师鄙视又被女友抛弃。
你无数次地想,为什么我要呆在日本呢?
反反复复,却没有结果,直到梦想一点点地变质腐坏,世界归为沉寂。
却在那一刻,你遭遇野田惠。
仿佛突然之间天空被捅破了个窟窿,那个奇怪的女孩强行地进驻你的生活,而你不自觉地自暴自弃地充当起了她的家教厨子还有清洁工。
生活仿佛在朝另一个更为诡异的方向前进。
可当她即兴弹起《打扫》,随性演绎《悲怆》,连她弹琴时不自觉的嘟嘴动作,都让你觉得意外而又可爱。
与她相伴的生活里虽然总会上演你无法控制的暴走场面,但你却无法否认,她手中的音乐,具有魔力。
你轻轻地呼一口气,原来在日本,也有值得你努力的事情。
随后的一切都顺理成章地让你无法想象。
休得列杰曼成为了你的老师,你成为了交响S团的指挥,而后又成功地举办了初次演出。
业界对你赞赏有加,《古典生活》上更是刊载了大段大段令你脸红的赞美之词。
那个曾一度遥不可及的梦想,仿佛突然就近在手边,只要伸手一探,便能紧紧握住。
可是野田惠,她的梦想居然是想成为幼稚园老师?!
人生恰似一个难解的谜团,是不是只有当蓦然回首才会猛然醒悟?
醒悟自从遇见了她之后,尽是一些好事。
成功出道,大受瞩目,甚至是治愈了飞机恐惧症,这一切都发生在相遇后。
你无法理清你和她之间那纷繁复杂的关系,究竟是谁纠缠着谁,又是谁无法抛弃谁。
你唯一记起的是片平先生的一再疑问,为什么呢?
你才华洋溢,对音乐充满热情。
为什么你不去欧洲呢?
为什么?
那个曾经你几乎要放弃的梦想,那个曾经怎么够也触碰不到的梦想,却依然是永远横亘在心底的,想忘也忘不了的,放也放不走的,宝物。
只等待一个破茧成蝶的机会,它依然会回到你的眼前。
而她,又究竟在想什么?
不会看谱,厌恶一板一眼地弹琴,对于工藤的严厉教育更是逃之夭夭。
她的一切都好似一整个谜团。
却又并不是不能体会的,并不是不能理解的。
她仿佛是你心底的另一道影子,清晰地照射出之前心灰意冷的你来。
想起她带着你去吃回转寿司;想起她轻轻地说,神在叫我了,我该走了;想起她默默地落泪,即使照谱弹,还是输掉了啊……心底仿佛有什么涌上来涌上来。
即便你依然毒舌,即便时不时依旧被她折腾到满脸黑线,你的心底却明朗而清晰。
不能任由她离开,那就好像,放任之前的自己肆意颓废一般。
只能坚定地往前走,在能够的时候,伸手拉住她。
却不曾预料她顺着自己的路蜿蜒地蹒跚而来。
当她突然练起拉赫曼尼诺夫,当她执意参加马拉度纳钢琴比赛,她周身所洋溢出的才华令你惊叹,使你倾慕。
猛然你就醒悟,你和她,永远像是拔河的两端。
你紧系着我,我也紧系着你。
那么,如果她没有梦想,就让我来成为她的梦想。
于是,当听到她在教堂里将莫扎特弹得如星星般美妙,让拉威尔犹如游弋在大海,你的喜悦和难以置信是不是又回到了普拉提尼国际指挥比赛颁奖典礼上的那一刻?
那一刻,梦想终于如心底的火花,瞬间绽放,霎那明亮。
那么近,这么近。
千秋学长,你回来拉?!
我,我回来了。
天才。
5岁,你第一次听到钢琴的声音。
黑与白的琴键,只要用手指轻轻敲击,就能发出玲珑的声响。
是简单的,清澈的,没有杂质的快乐。
你被名为钢琴的东西,牢牢吸引。
邻居姐姐看着你五指灵动地弹奏,惊讶地夸你是天才。
你歪着头好奇地看着她,天才?
天才可以吃么?
21岁,你是邋遢的不擅识谱的钢琴系学生。
公寓好似垃圾场,最爱真纪的各色便当,热衷的是屁屁体操或者毛佳毛佳组曲。
生活伴随着钢琴,垃圾,普莉语吕太迅速流逝而去。
每天每天都平淡地仿佛身上的格子连衣裙,经久不换。
脱线的你,平常的你,出没在音乐大学里,却不是天才。
直到某一天回家,在门口你捡到了千秋学长。
爱情是一瞬间到来的。
当千秋学长打扫你那形同战场的公寓,当千秋学长煮出梦幻般的咒语料理,当千秋学长和你联弹起莫扎特的奏鸣曲,就好似那个夜晚学长耳边轻拂而去的微风,刹那间心湖扬起涟漪。
学长挽起袖子仔细切菜的模样,认真地弹奏钢琴的模样,闭起眼睛欣赏交响曲的模样,甚至是对着你发飙的模样,都是徜徉在心底的,能让你一遍又一遍回忆起来的,温馨而美好的东西。
直到学园祭上,学长弹起拉赫曼尼诺夫。
黑暗中,钢琴清脆的声音犹如海啸一般迅速就没过了你的头顶。
心防在瞬间倒塌。
你突然觉得眼前竖起了一座高峰,一座你永远也无法攀越的高峰。
米奇在黑暗中走来,拍着手却叹口气说,弹成这样不能跟管弦乐团合奏哦。
为什么?
为什么不可以自由地弹琴?
为什么要逼着你不断练习?
为什么明明是愉快的钢琴却渐行渐远?
遥远的影像在你心底一点点地清晰起来,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
童年的记忆开始在身体里叫嚣,明明本该忘记的,明明本该抛弃的,却终究会在某些时刻,突然造访,轻易击溃。
可是学长在前方,是即使明知怎么跑也赶不上却无法轻易放弃的那个前方。
不可以中途停顿哦,小女孩。
你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才到这里来的吧?
鼓起勇气参加比赛,努力将痛苦踩在脚下。
却在离目标还剩一步的关键时刻,回忆就这么汹涌而来。
玩具王国在你眼前倒塌,分不清梦与现实的木偶人终究跌落废墟,无人可救。
曾经的痛楚再一次将你击败,你默默流下的泪,是不是名叫悔恨?
忘不了的是回忆,逃不过的是伤痕。
可想起观众们为你喝彩,想起台下响起的BRAVO,想起有过的亲切声音“把压翘的头发弄直啦!
”你仿佛又回到了最初。
最初的钢琴声音玲珑,最初的你简单轻松,最初的大家夸赞种种。
天才,他们无不称赞,天才。
所有的痛苦仿佛瞬间归位,化为前尘往事,一切都在那一刻变得如此清晰。
已经没事了。
你已经,没事了。
能够抛弃过去,能够伴随学长,能够再次正视音乐。
当令人生畏的莫扎特变成可爱的诗人,当难以取悦的舒伯特变得平易近人,你是否明白,使自己淹没在过去里的人,其实是你自己?
想去留学,想努力学习,想和学长一起同台演出奏鸣曲。
梦想突然在你眼前堆积成山,曾经从身体里流逝地,消去的,不再闪闪发光的,终究再次回到了手中。
愿神祝福你。
野田废,快点。
学长,等等我!
画风很赞,而且相当搞笑,女主角是那种一个大马趴摔在地上,爬起来看到地上的饭团子,会怒吼“可恶!
只差一口就吃到馅了!
”的粗线条少女,但对音乐有着特殊的天分,可以把感情全部融入乐曲中。
算是讨喜的傻大姐风格吧。
配乐也很有感觉,毕竟讲得是音乐人的故事,所以音乐是重点,都是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啥的。。。
(以上好评仅限于动画版,电视剧版感觉一般。。
)
看完一部动漫也好,书也好,果真是要第一时间写下来自己的想法吧,不然就轻易地忘记了,《交响情人梦》是我看的第二部音乐主题的番剧,可以感觉到漫画作者二之宫知子以及动画导演今千秋对于古典音乐的丰富了解和用心,比如我们的男主千秋真一,光看名字就好像是导演本人的化身呢。
看完三部之后,可以发现这部剧是关于音乐不假,但是从没有音乐是孤立存在于世的,它与作曲者和演奏者所处的环境、心境密切相关,甚至是和那个时代贴合着。
曾经我不知在哪里产生误解,纯音乐是单纯为了愉悦人而存在的,更有甚者在山多尔的《草叶集》中,山多尔把音乐描绘成一种迷惑人心,不宜多听的毒药。
现在想来,真是肤浅的理解啊。
《交响情人梦》是以古典音乐为主要题材,用古典音乐和秋野之爱双主线线索齐头并进,音乐总是轻易地传出一个人心中最真实的感受,也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我对于古典音乐的着迷是源自今年一月看的《四月是你的谎言》,由于《四谎》篇幅短小,并且着力于一种女主和音乐对男主的巨大改变的刻画,使得它对音乐本身的魅力传达得十分不足,当然这是现在的看法了,虽说如此《四谎》里一次次上演着古典音乐还是让我深受震撼,比如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那种由小提琴上演的张力十足,让人听到不禁心揪起来的吟唱,双音也好拨弦也好,让人心中满是悸动。
因此,在结局的泪水之余,我看到了音乐在自己心中变得不同了,原来它里面所蕴含的情感是那么丰富、深邃,我开始了寻找相似的动漫,紧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交响情人梦》。
《交响情人梦》丰富了我对于音乐的了解,同样是古典音乐题材,它对于里面所涉及到的古典名篇会用像介绍人名一样的方式来呈现。
这种感觉,我能感到导演对于古典音乐的推崇和尊重,又像是已经发现了宝藏的他慷慨而又热情地将它们分享给像我一样对于古典乐知之甚少的小白,像是拉赫曼尼诺夫,一位俄罗斯的作曲家,我完全未曾听说过,剧中的男主千秋,一位卓越的钢琴师、指挥家也倍感陌生,于是我们就跟随着千秋去了解一位可能冷门的音乐家。
如果说《四月是你的谎言》是我古典音乐的启蒙老师的话,《交响情人梦》则是为我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它在一首首音乐演奏的同时,讲述着这首音乐创作的背景,作曲者创作的目的,更奇妙的是它在剧中的演奏者和曲子之间找到了一种联结。
比如千秋在指挥由学校内成绩平平,但是对音乐有着独特理解的学生组成的S乐团时,由于指挥经验不足,和成员们的沟通很成问题,所以在反复的排练、纠错中,还是变得脾气暴躁,就像一个暴君一样,而他们所练习的正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剧中此时说道,“这首曲子是贝多芬打算献给拿破仑的赞歌,可是当拿破仑最终称帝后,贝多芬气愤之中,放弃了将它献给拿破仑的想法。
”我觉得这一段写得非常精彩,作者通过剧中的人物以旁观者的身份,结合着《英雄交响曲》的创作背景,讲出了一句对主角的警醒之言,让人心生快意,又觉精妙不已。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除了小提琴、大提琴、钢琴协奏曲外,还有长笛协奏曲、双簧管协奏曲;第一次听说了拉赫曼尼诺夫;第一次通过动漫的视角了解了音乐生的生活与前途;第一次了解指挥对于乐团的巨大作用,和作为指挥所具有的敏锐的洞察力,对音乐深刻的理解力……所以,很感谢这部剧带给我的新知与收获,不过我相信其中又不仅仅如此,所以我再想想吧,下一篇想更多从人物入手,可能会更难说吧,不过也更能接近这部剧的本质。
交响情人梦 (2006)9.12006 / 日本 / 剧情 喜剧 爱情 音乐 / 武内英树 川村泰佑 / 上野树里 玉木宏
交响情人梦 巴黎篇 (2008)9.22008 / 日本 / 动画 / 今千秋 山口祐司 铃木洋平 高岛大辅 岛崎奈奈子 太田知章 上田繁 / 川澄绫子 关智一
交响情人梦 终曲 (2010)9.32010 / 日本 / 剧情 动画 / 今千秋 铃木洋平 秋田谷典昭 佐藤光 太田知章 / 川澄绫子 关智一
我对音乐一窍不通,但从小就非常喜欢听交响乐。
虽然我听交响乐还远远称不上欣赏,说好听了是凑热闹,说难听了就是附庸风雅,虽然我对古典音乐大师和他们作品的了解甚至不比任何一般人多,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想说我真的非常喜欢荡涤心灵的交响乐。
动画中以音乐为题材的作品本来就少,交响乐题材的动画就更是凤毛麟角,本作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实不管大家懂不懂交响乐,也不管大家是男是女,都不影响观看这部改编自少女漫画的片子——要不,人家怎么能又出电视剧,又拍电影,搞得不亦乐乎呢。
事实证明,只要找对了路子,曲高也未必和寡。
千秋王子和野田废,这样的组合可以配得上经典二字了,不管其中有多少沟沟坎坎,只要他们两个的肩膀每靠近一厘米,我们都能笑得很快慰。
片中其它的配角也都焕发着不容被忽视的色彩,这一点让作品增色不少。
其实想说的还有很多,可是到真要写了却不知从何说起——算了,这样的故事就是要自己去看才能感受到乐趣,在美妙的音乐和美好的人们面前,一切语言都是苍白的。
看了一下前几篇评论,好像不少是误将动画当作了真人剧的……动画据说会出23话,目前EM上已经能下到第3话了。
看完目前为止的动画之后,平心而论,制作的还是不错的。
画风基本上维持了漫画原作二之宫的简约风格。
就少女系作品来说,造型偏写实,线条细而流畅,色调偏冷、浅色系,给人清爽的感觉。
声优方面,理论上来说,有关智一这样当红的声优担纲千秋(至少在演技上)应该有保证,但是实际听了之后……也许是因为真人版的千秋太过成功、太过深入人心(或者说我太过喜欢玉木了><),总觉得关智一的声音太过“少年”……因为千秋毕竟是设定为大学3年级生,又不是那种温柔形的性格,关智一的声音就显得太稚嫩而不够“有型”了……如果有喜欢关智一的,千万别介意我这么说,毕竟,真人版播到一般才决定制作动画,这种情形真的很少见…… (何况玉木的声音也相当悦耳><) 至于川澄绫子的Nodame,个人认为是萌过头了,看原作的nodame应该是更加令人抓狂的白目才对Noda那家伙怎么可能有这么美少女的声音……以上,纯属个人意见,具体两位声优的表现如何、能不能超越辉煌的真人版还都不好说,毕竟本人只看了一个零头而已。
= =本人还会继续关注动画版的交响还有对真人版的评论请大家赏光看一下啦http://www.douban.com/review/1118172/
好喜欢千秋真一,我是不是对他的职业滤镜太厚了
在细节的表现上,不如玉木宏版电视剧,感觉像是简版的电视剧。动画比电视剧还要晚一年,有些小意外。看到了S乐团首次演出完毕。
尽管综评很高,但不是我的菜。
有时候看得下去。有时候看不下去。
3.5
之前还有洁癖学长单方面殴打邋遢牛皮糖学妹的乐趣。。。为什么后面这个乐趣就没有了啊啊啊。。。演奏场面总是静止的没感觉。。。。
没玉木宏 就是好。
ugly
野田妹追不到的千秋前辈才是完美的千秋前辈
你一定没有忘记如何去爱吧。就算忘记也没有关系,因为它可以重新教给你,什么是哭,怎样是笑。永不止息的生命,永远蓬勃的热爱。每一集我都被深深感染,每一次交响乐奏响都让我想哭。它似乎可以随时拯救我,驱走我的惶恐与软弱。如果你热爱生活,请不要错过《交响情人梦》,如果你热爱音乐,请不要错过《交响情人梦》,如果你已想不起自己曾热爱过什么,用心感受,《交响情人梦》会重新让你学会该如何去热爱。音乐的魔力就在于,它可以让你在某个瞬间忽然惊觉,原来自己还活着。你要活着!还有这样好的作品没欣赏完。只有活着才会流泪,只有活着才能感受到爱。最后一话的最后,太美了。这一次,绝不是说谎,这一次,绝不会放开。交响情人梦,是属于他们的梦,也是属于我的梦。
千秋实在是太正统的优秀典范了,对梦想执着专注,有天赋还很努力,但太正确了所以让我无感。更喜欢看怪才的成长,喜欢野田妹,但她的中心也太千秋主义了,诶但要不是为了爱情她也不会正视音乐和自己的才能。搞笑部分还是蛮好玩的。以及男主实在万人迷哦。
更喜欢真人版
好看。好听。好玩
真人更美= =
真的佩服日本人拍的东西,够细致,够专业,有情趣。
因为跟交响有关看的,还向吧,怎么说呢~没啥特点,就是一部不算太出彩但又不过不失的东洋鬼子动画片
很典型的励志少女漫啊!前几集略煎熬,看下去便觉得节奏流畅,停不下来……
从看到它的那天起,开始爱上古典音乐。
电视剧已经先入为主了
丁酉08。只是对野田这种没有大脑一样依赖男人的弱智人设有些吐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