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2, s02e05, in essence, she is the most selfish.
有没人觉得红魔和车管局DMV的小矮子格伦的戏特别逗?
一个高智商的大牛经常被小矮子不着边际的悲情借口和谎言气的不行,甚至被小矮子赶出办公室。
偶尔还差点信了格伦的凄惨谎言,例如"我从没出过国"!
哈哈,特别有意思。
可能编剧也发现观众比较喜欢他们的戏,还刻意增加了小矮子的戏份。
在第二季的12集,他死活求红魔带他一起出去玩,要感受红魔的私人飞机。
20150328, s02e17, I did not know where else to go................
我简直是个蠢儿,回归这么久才乐此不疲的去看,第一部整部都讲女主是多么哈尔的存在,不知道爹是谁,先生不爱自己,先生是坏人,骗子,先生你的心呢,让我找找。
于是第二部精彩还是精彩,男主用着表演话剧的功底,一颦一笑似足了强大到无边无际的恶魔,有谁会想看恶魔倒台,我才不想。
最精彩的要属女主去卧底,先生打电话过来,于是这样的情形:人们快速行走,路过,甚至连回望都没有的急速。
生活就是这样冷漠,凉薄,甚至连喘息的脆弱的机会都没有。
小我此刻披上战衣,坐在这里给你讲,什么叫现实。
你叫我爱你我就要爱你吗,我不爱你,你只是我通向自由的工具,等我自由了那一刻,举起电话问声你好,那个时候,你才会看到我的真心。
不要说你很恨我,这是我的生活。
我爱不爱你,知道的永远不会是你。
于是先生自由了,逃离了,而后又回归了。
你瞧,恶狠狠的告诉我们先生不爱女主,而后随便的一个镜头一转,先生就爱惨女主到几近失能。
编剧你玩我,可是啊,我们老到看这样的场景会立即想到无聊的编剧没得可写了。
如果我还能信你,一开始坏坏先生就是这样的存在该多好。
如果诸多表情代表你也喜欢我该多好啊。
blood on my name 背景音乐。
之所以叫先生,实在因为他不是男主,他在我眼里不是这样的存在,更像坏透了掉渣的大坏蛋。
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哪里来的那么多的荆棘,想的真多。
20150217, s02e11, every complex cases can become profitable.................
当我第一眼看到《黑名单》时,我简单的把它归类为“警察与小偷”,但它的表现却让人大为惊喜。
收视率居高不下。
究其原因是它在内容上突破了“警察与小偷”的模式,而且在人物设定上十分出彩。
人物设定,这即是本剧最大的亮点。
《黑名单》的成功是角色的胜利。
如果一部美剧是以单元剧的形式,那么他除了解决一个个事件外,都会埋一条暗线把这些看似没有关联的一个个单元串联起来。
美国的公共电视台砍起剧来真是毫不留情,管你播完没播完,收视率低的一律砍,所以单元剧要想吸引住观众,就必须在一个个单元下工夫,不然还没来得及展开主线,剧就被砍了。
平心而论,刚开始我并不理解《黑名单》为什么能获得这么高的收视率。
刚开始剧情推进模式非常简单,就是一个FBI打倒各种罪犯的故事。
但是当我抛开这些不看,我似乎发现了它的魅力所在。
一份写有罪犯“黑名单”不吸引人,黑名单上的一个个罪犯才是真正吸引人眼球的。
“本剧亮点十足,故事情节围绕在全球追击罪犯展开,地域跨度大,打造出电影般的效果;情节起伏峰回路转又具话题性,有关伊丽莎白的神秘背景和她与红魔的关系,以及谁会是下一个上“黑名单”的罪犯等等悬念令观众感到刺激的同时充满期待。
该剧不是“一周一个案件”类型的剧集,而是“混合型”。
每一集都将深入调查一种完全不同的犯罪世界——有些犯罪分子和犯罪行为,FBI可能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卷入每一起案件的人也五花八门,极具追看性。
”这是新华娱乐给这部剧的评价。
这样的评价略微地有些言过其实,我们现在回顾一下《黑名单》的第一季会发现各个单元的关联性并不是很大,即使到了季末也没有一条像样的线索来串联一个个单元。
相反,《疑犯追踪》在这点上就做得很好,不仅是在季末,甚至在第三第四季中都有与前几季相关联的剧情。
可以说前两季的剧情就是为后面的剧情发展埋下个大大的伏笔。
但我们如果抛去这点不谈,就会发现《黑名单》中的每个罪犯,每个主要探员,个性都是鲜明的。
另,本剧在人物关系的处理上也是可圈可点的。
可以说red,Liz,tom的关系在第二季季末前,关系一直扑朔迷离,很有吸引力。
雷蒙德雷丁顿无疑是这部剧中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扮相十分潇洒,再加上其独特的语言魅力,都使这个角色在这部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每次他跟人聊天时总是能扯到看似毫无关系的事情上去,但是其中另有深意,或是寒暄,或是无声的威胁。
最开始我并不喜欢这种谈话方式,不过时间久了,也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大坏蛋说话这么洒脱,不容易。
至于黑名单上罪犯呢。
可以说他们撑起了整部剧,如果这些罪犯没有些独特之处又怎么能吸引观众呢?
创作人员在他们的特点上可谓是煞费苦心。
有点走在科技最前沿,有的发展传统工艺使其有了新的特点,有些集多种身份于一身(如人贩子,走私者)《黑名单》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我们并不了解的罪犯世界,里面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到了第二季接近尾声,《黑名单》摆脱了单元剧的模式,直接切入主线,这让人不得不期待第三季的到来。
《黑名单》在剧情上的打磨远没有其在人物上的十分之一,有铺垫又不像《疑犯追踪》那样稳当。
所以我还是倾向于把它的成功归结于角色的胜利。
20150515, s02e22, wonderful end................................................
20150510, s02e21, mark but no comment........................
20141002, s02e02, do not be too serious about the details, just for relax......
20150321, s02e16, just a gesture................
十集弃
小心那些自以为爱你的人们
While James Spader is amazing, Megan Boone is one of the worst actresses in history.
选曲品味太棒
终于有几集感觉会编故事了,悬念比上季强很多,结尾不错。嗯,我意见最大的是,大家都太!不!专!业!了!每次出任务太多多余动作然后就把事搞砸了;各种废话就像想好台词不管有无意义非要念出来;16集莫名其妙引女主回顾s1的法官没一点make sense;这么水的FBI还总能找到罪犯下一步棋,好替罪犯憋屈
红魔一点都不吸引我
前半季简直像在过家家,比第一季还幼稚,幸而结尾的女主恶堕(无误)相当有趣~
感觉看不下去了 没意思
三星纯为Alan Shore。。
尾巴看的我。。。如鲠在喉
小汤姆要加油呀!
用了1个多月才把去年追剩下的最后几集看完。。。第三季不想看了
貌似进入主线风格和紧凑程度稍微有点不一样,希望女主不再脑残。2015.4.7,实在没时间看,已弃。
美国人以其自以为是的价值观衡量正义与邪恶,却不知在踉跄前行中已将正义踩在脚下,其所以为自身内心的正义感与价值观只不过是糖衣包裹下的赤裸裸的利益诉求。为什么美国人自己的叛国就是罪不可赦、绝不姑息;而引诱别的国家的人出卖自己的国家利益就成为正义的行为。普世价值泯灭之下彻底的利己主义。
人心和猪心长的一模一样,肉眼分辨不出
这一季基本就没怎么认真看…红魔的个人魅力完全整部戏的大梁 除此之外也是没什么太driving我看下去的元素 liz和tom or whatever his real name is总算在我弃剧之前滚床单了 red对liz是真爱啊…算啦 留下悬念say goodbye~
哎 从波士顿律师第四季开始发量明显变少 直到现在都成了……
Tom黑化后好帅(≖ ‿ ≖)✧
剧不咋样…完全靠男主
男主为啥老是歪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