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拒绝这部网剧,可是身边的人都还挺喜欢,怎么回事,好奇心驱动下去搜了这部剧,只能说天雷滚滚( ̄Д ̄) 首先服化道具太寒酸了,剧组真的要啥没啥,这缺那缺,演员穿的,额,好像床单啊,再者剧情也是够混乱,古代,现代,男穿女式穿越,混合了bg,bl的剧情让我惊叹到眼珠要掉下来了。
服化又差,场景又像80年代小相馆艺术照,对白也雷,逻辑还怪。
但是就是看一集想两集,跟吃油炸臭豆腐或者猫山王榴莲一样停都停不下来。
此文随着追剧,会重新排版和更新,此为七更。
这也造成此文太长,心急者可直接看后半段。
由于是手机手打,错字请谅解。
仔细想想,可能至少十年不看国产剧了,基本对于连续剧,除了黄金时代的日剧,就只看美剧了。
因为在我的观念里,大概自西楚霸王那个年代为起点,中国开始进入商业文化时代,也就是说,自第一次文艺座谈会后,文艺的职责和模式,开始除了为人(Zh)民(Zh)服务这个圣洁的终极目标之外,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扩散,也开始考虑形而下的目的,那就是,如何让文化商业化,关于这个命题很早以前就和人聊过,此处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最后的结论大概有几个:1、文以载道,文化终究是要弘道的,是载道的舟,人文价值,是不可放弃的底线,所以商业文化必须是商业文化而不可以是文化商业;2、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舟不好看不结实经不起推敲,那道也传播不远,道要弘远,则必须善文,这文,就是艺术;3、商业,是让文更美的手段之一,让形式更加可以切合时代需求,不只是用不断进化的时尚元素或者审美趣味来包装价值这个道,更是可以用市场的取舍机制来对话、验证、补充和调整创作者个体的审美乃至价值体系,这是健康成熟的商业文化的三要素。
然而,4、二十年来,与已经非常成熟的欧美日本商业文化相比,刚刚进入商业化的中国商业文化还处于野蛮生长和黑暗探索阶段,在内,票房、监管、投资、旋律,都是包袱,在外,进口大片、资本运作、完整工业,都是压力,在熟悉影视行业资本游戏的过程中,烂,基本成了近二十年来大多数国产剧的标签。
大众熟悉的HuangJingJia、Wuji等作品,便代表了我们在摸索文化产品的市场运行和资本游戏的黑历史,当然,在这漫长的摸索过程里,我们自己的影视从业者们,始终在追寻着让国剧迈上骄傲舞台的道路上没有停歇,也发生过诸如为了一部兰陵王而让支持的企业破产的悲壮事件,但是,诚实的说,缓慢爬升的国剧整体品质也让我一直无法真诚的喜欢上我们自己的国剧。
好了说这些没啥用。
总之,十多年没看国产剧,包括爆红的甄嬛花千骨和当下的芈月传。
并不是对近年的这几部剧没信心,这两年其实我已经有了个明显的感觉,国产影视似乎突然要跨出质变的那一步,也许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的商业文化终于要到了成熟的时候,这个从这两年的电影票房以及国产片票房占比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剧近几年的对外输出和“华流”概念的若隐若现里,也能看出端倪,其实仔细想想,这样的突破,和我们的第二次文艺座谈会真的有着丝丝缕缕的强相关。
又扯远了,强行拉回。
甄嬛琅琊芈月这些剧没有看,并非认为不好看,而是一看见七八十集的天量自己就怂了。
---我是下半段但是,为什么我这几天要专门聊聊太子妃这部低成本不正经的小作品呢?
其实我不但为了太子妃买了乐视年费会员,也已经专门为了这部剧在豆瓣注册了账号写了我第一个豆瓣评论,(不过因为不会操作,导致评论消失在列表里…)但是还是觉得有不少想法还没说完。
就在这里零零碎碎的接着说两句。
看这部剧,总会不由自主想起大话西游,大话西游是周星驰电影艺术的巅峰之作,虽然没有喜剧之王那么深刻严肃,但是却把香港无厘头的独特喜剧艺术推向了极致,使这种港式黑色幽默得以标签,列入喜剧表演艺术形式门类。
大话西游也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二十年来很多导演、编剧和演员都曾经向这部电影致敬,尤其是伴随着那部剧和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这几辈人。
这部太子妃也是如此,由于本来就是个没有什么投资商看上的穷剧组,反而让剧组少了投资方的压力,得以任性一回,所以,这部剧里跳脱的思维、随意的逻辑、任性的剧情、甚至稍有越界的价值体系,犹如脱缰的野马,反而在投资方意志、票房期待压力、传播受众缺位的情况下实现了自由,而自由,其实正是艺术最本初的动力源泉。
这种任性的搞笑,与大话西游的无厘头一样,对观众的审美惯性带来强劲的冲击。
大话西游之所以取得了当年也是让很多人都莫名其妙的巨大成功,在一个网络社交还远未展开的时代迅速扩散积累了庞大的口碑,最终成为港式喜剧的经典,除了他不作就会死到极致的幽默表达艺术之外,其核心是因为他关注的仍然是人性和对人性的追问这个原始而又永恒的艺术母题,当从头到尾没心没肺的笑到最后,却在看着城墙上相拥的现代版紫霞和至尊宝目送孙悟空那孤独背影走向夕阳下的西天时莫名湿了眼眶,才会明白吃糖并不证明这就不是个虐心的故事,才知道这部剧最强力的武器,就是用轻松的笑声无声无息的揭开你内心一层层包裹住的防备,直到让你发现,你那也许早已连自己都忘记了的纯洁、纯真和纯粹,然后,让你为这种纯粹而泪流满面,这就是让荒诞揭示真相的至高境界。
而太子妃这部剧,虽然人物设定更加荒诞,情感碰撞更加激烈,但是仍然是在做着艺术最本源的追问:人性。
这里不八卦导演到底是不是同性恋,(在此声明我本人虽不是Gay,但我对同性恋没有任何偏见,用张芃芃的话来说,只要是认真的,性别也许并非是界限,能够理解并尊重这种情感和取向)有没有想借这部男魂穿越到女身上以后所思所想所做所为的合理性来为同性恋心理张目的心思,只就这剧的设定出发,一个在现代花花公子游戏感情,到了古代仍然借女身为掩护四处揩油的男性人格,不仅仅是如何慢慢明白和认识的真正的爱情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慢慢从抗拒、崩溃到体验、接受、理解、认同甚至尊重女性、妻子、母亲这个性别和人格的,这是一场可能超越了哲学的人性实验,这种实验有用吗?
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这很有意义和价值。
也许这就是为何这部剧被称为有魔性的原因之一,在荒诞的表象下,潜藏着严肃的课题,便会引发人类本能里对未知的不知不觉的吸引力。
以下属猜测:另外,虽然还没有看到结局,但两首好听到无限循环到片尾曲(我现在上下班车里就是如此,来回30公里,四首太子妃原声无限循环)已经暗示了糖衣包裹着的爆炸,也许我们也将在不远的将来在这些魔性的欢乐里直面自己内心的纯粹,如果真的有这样的结尾,我却并不想给剧组寄刀片,而是会感谢终于又有了一声可以让自己暂时从麻木和昏睡里睁开眼睛的唤醒。
第三点想说的,是这部剧里的表演,除了白莲花和绿篱以外,基本都没有表演的科班学习,却让人觉得那表演浑然天成羚羊挂角自然清新,所有的表演都具有说服力,与诸多科班出身、教科书模式、又因急功近利浮躁而不再如老一辈表演艺术家那样研究表演这门手艺的艺人们一比,这群没有所谓偶像包袱的年轻人的表演,扑面而来的是一阵清新自然的气息。
这剧组的确很穷,却因为穷,更让人体会到了用心,用慢动作、一台鼓风机和一台风枪完成了特效组所有的工作,却仍然让观众的情感和意境跟随着那些唯美主义的画面跌宕起伏绕梁三日。
穷到让人心疼的一部剧,甚至,如果还有重剪版,都希望不要删掉那两集硬广,好像这部作品已经成为一部不可割裂的整体,连那植入的广告,也成为这部剧不可放弃的回忆。
最后想说说两场船戏,真是非常经典,尤其是第一次,我没有想到这个情节居然设计和把握到这么高的程度,不只是画面的唯美和音乐声效的配合,与国际大导几无差距,更震撼或者感动的是对情感的理解、把握和表达的精准、深刻和重要,把双方因爱而恨、又因恨更爱,求而不得、又难放弃,把渴望拥有又恐惧失去、心被撕扯疼痛又爱的温柔炽烈的爱表达到如此惊心动魄淋漓畅快!
我真的服了,这场船戏一点也不污啊我被骗了,我盼到24集就是想看看污的,结果却被迷之感动了…不说了,去食堂吃饭。
以后有新的感受,我还会来更新与大家分享。
谢谢坚持看到这里。
也谢谢太子妃剧组和演员的惊艳表现和认真创作,谢谢金哥,赞助了这部经典。
第三更-!!!!!
今晚下班回来再刷24集的时候,居然发现船戏被!
删!
了!!!
有这个必要吗?!
这样的连点都不露的镜头都不能过审吗?
这场戏,是这部剧人物感情自然发展的逻辑必然,如同交响乐积蓄情感辗转曲折而终于绽放的那段华彩乐章,是对人性螺旋向内探寻真相的诚挚答案,是一部真诚作品结构不可缺失的篇章!
删掉这一场戏,不但让故事的逻辑突兀断裂,更会让原本饱满的情感变成苍白无力,这一剪让这部剧的品质……遭受了降维攻击……到底是中国观众的道德有问题还是担心中国观众的道德有问题?
突然觉得很失落很失望,……………好吧,被呵护在道德摇篮呢喃在襁褓里的大众们,于是就纯洁了吧………突然想弃剧………国剧………………唉
<图片2><图片3><图片4>
我只能………一声叹息……-第四更---今天居然发现了这个,微博实时热搜榜第三名………470万的搜索量,看着这个数字,不知为何突然扫去了昨天心里感受到的对国剧环境的失望和低沉,一种宽慰隐隐而生,不论这些搜索里有多少猎奇和其它的想法,但这样大的搜索量仍然说明了这部剧的力量,也许这样也好,就让我们亲历见证一次,对于真正值得喜爱和尊重的作品,即使被野蛮撕裂、被破坏摧残,美好的仍然是美好的,那声音,即使被沉默了,但仍然会让真诚喜爱的人们用各种方式寻找、珍藏和聆听。
这,就是一种守护。
这,不就是任何真正有价值的艺术都可能会经历的修行吗?
不会弃剧,而是继续用自己的方式喜爱和呵护下去。
<图片6>下午还在增长…这简直就是个浩大的群嘲啊<图片7>热度持续增长,百度热搜已经逼近芈月传<图片8>--第五更-结局了……却实在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写第五更……导演这惊天动地的恶趣味啊恶趣味……我的预感虽然变成了现实,包装在荒谬的欢乐下的,果然是一场爆炸,但是我万!
万!
没!
想!
到!
这场爆炸居然还是荒谬!
比荒谬的表象更荒谬的真相!
导演你赢了!!!
话说看到结局,我突然荒谬的想起来日剧沉睡森林,是的,就是那部被我认为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具有现在的神夏水准的那部推理神剧沉睡森林,我看沉睡森林时,最敬佩的就是,每一集都让你觉得,好!
导演编剧你被我看穿了!
我知道了你藏的好深的真相!
但是…下一集开场不需要5分钟,你就知道,原来弱智的是你……你再一次被智商始终碾压着你的导演编剧设下的陷阱完美的嘲讽了……而看太子妃的结局,看着满屏抓狂要揍导演的弹幕,好吧,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一本正经的耍流氓,就是这么任性的硬生生的拍出了这么个远离观众预测的结局……我知道你是导演你说了算……但是!
我竟无言以对!!!!
而且!!
我那么惊艳敬佩的沉睡森林,直到看到最后才明白,原来深藏在那剧里最隐蔽最深处最后暗示的,居然是讨论和论证姐弟间乱伦爱情这个禁忌话题的!!!
难道太子妃你连这个也要向沉睡森林致敬吗?!
这个,好吧,我承认,现在我有点混乱,和看到沉睡森林结局时,看着木村拓哉在列车上闭上眼的时候的复杂心情很有些类似……看来,太子妃果然是个潜伏着深深的恶意的故事啊……不过,直到如今,我仍然深爱和尊重着那部沉睡森林。
---第六更---真的蛮喜欢豆瓣这种评论方式,可以随时编辑,想到什么就过来在原帖子里聊点想法,呵呵。
其实现在自己好像有点患了“后太子妃症”的感觉…现在看其他剧,总是提不起精神,总是不自觉的和太子妃进行对照,而在这个对照过程里,就会发现,当时看太子妃时看到的所有吐槽点,和当下看的剧相比,都成了优点,无论是构图、色彩、氛围、演技、台词还是道具,在回首时,才发现竟然已经在心里对这部剧的很多要素有了认可,也许不止,是有了肯定、赞许甚至感情。
很多好的东西,是需要回味和咀嚼后,才知道它的价值,艺术也是如此。
什么是艺术?
解释和界定很多,是个一两本书都没说不清的问题,但是,我有一些基本的判定。
如开篇聊的,艺术是载道的舟,舟的华美是艺术与哲学的区别,然而,道却是艺术与哲学的共同核心。
道有许多,物理规律、数学体系,都是道,但是,作为人类,更重要的道,是对人性的思辨、选择、追随和捍卫,这也是哲学和艺术所承载的最多,也最重要的道。
从远古神话,到古典悲剧,到话本戏曲,到莎士比亚,到近现代文学,直至后现代之类的当代艺术,无论是浩然磅礴的史诗,还是精致清醒的小品,凡是创造或者说显现了价值并流传于世的,莫不是承载了对人性的真善美的追问、守护和捍卫,对假丑恶的剖析、批判和抗争的这个“道”,无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目标及人类这个种族得以骄傲之根本原因。
而谈到艺术对人性的表达,对于受众来说,在审美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体验和感受,而最根本的感受是两种:爱与恨,这两种情感,也是艺术创作者通过作品将价值从创作者向阅读者输出的最核心的两大动力。
简单的说,这给了审美受众一个简单的艺术鉴别手段:一个艺术作品是否有价值,在不考虑专业和系统的审美知识的情况下,看这个作品是否引发了自己人性中爱与恨这两种情感,如果能够引起,那么,即使我并没有完全看懂,或者还未更深刻的理解这件艺术作品的技巧和功力,我也可以确定这件作品是有价值的,是好的。
当然,在审美行为中,还存在着理解越深,审美快感更强,对艺术作品阐述的价值把握更准的规律,这个,就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思考和经验的积累了。
但在此之前,我们只要用单纯的情感共振来感受审美的快乐就很开心了。
突然觉得自己聊天又跑的太远了……拉回来,其实我是想说,太子妃这部剧,也许现在有很多人在讨论,未来还会有很多人讨论,会有褒有贬,但是,如果这部剧能让你单纯的快乐,单纯的喜欢,单纯的悲伤,甚至单纯的愤怒和抓狂,那么,即使你不去跟随着媒体的褒贬言论,不去研读专业人士们的分析文章,不去参与浪潮或者漩涡一般的骂战,不去理会豆瓣上哪些为了迷之公平而故意拉低的评分,只要你感受到了那些单纯的温暖和怀念,那么,这就是艺术,好的艺术所带给我们的礼物…………………第七更………………………经过整改,太子妃重现回归,删了好多……心累……不想说太多,只是心痛到沉默。
国剧想走向世界,和好莱坞缸正面,有这样的监管尺度…我看是永远无望了,看看美剧,丧尸围城,拍了多少季?
在我们这里,一集都不会让你拍的。
艺术啊艺术…关在笼子里的豹,就永远只是只徒有其表的宠物,只有在大草原上纵横驰骋的豹,才是生命。
不说了。
睡觉。
只想最后对自己说:你很幸运,在整改前已看过。
不得不说这是继武林外传以来,让我看的最欢乐的一部剧。
追小说的人都懂得,电视剧很少能和观众想象中的画面切合的,这部剧却多处让我惊喜。
以前看过小说原作的,文笔轻松浮夸,挺喜欢的。
作者其它的几部作品比如和亲公主,淑女本色这些也都不错。
在把小说内容忘得差不多的时候,竟等到了拍成剧的这一天。
电视剧有颜值,有色彩,演员们表情很到位,做作的那鼓劲儿让人不禁的乐。
遗憾衣服,场地这些硬件不停的提醒你这只是个网剧的成本,真是可怜儿的。
导演品味还是不错的。
灯光柔和,妆容洋气。
虽然出场必有风的梗搞笑的有些尴尬,但画面确实还算唯美的。
出镜最多的那棵大只樱花树,看着假的不行,但姿态和色泽设计的尚可忍受。
白色砂石路配着混搭风的主子们,看人恍恍惚惚呀。
江映月一袭白衣,乌黑长发披背,头后系着一朵白色绢花,一身月白纱裙,可怜楚楚的依偎太子肩上,简直是言情美图的写实画像啊!
后花园幽会这一幕把我对导演的佩服之情提升了好几档。
太子妃那活脱脱的女汉子一个,演技妥妥的。
喜欢她把每件淘宝款的裙子,穿的仙气儿十足。
肆意飞扬的长发,古灵精怪的眉头,缤纷颜色的渐变唇妆,满足了我对小说的女主的幻想,哈哈。
每次内心OS那里都是亮点,特喜欢这一部分。
绿篱这个小丫头卖相不错,人物性格拿捏的很好,演的很走心,代入感挺强的。
太子冷酷够了,霸气不足啊,看了几集后还挺喜欢的。
头两集出场的发型和衣服真是虐的我无力吐槽啊,导演任性了。
九王是各位公认的帅哥加暖男了,可惜角色塑造的不够饱满,看后面表现如何吧。
看了近三分之一,喜欢导演细节处的搞笑,不装逼不做作,可能因为资金导致剧情表现无力,场景局限单一。
如果按照片尾MV的水准走,必定是部年度好剧了。
虽然各方面简陋了些,但有演技和颜值撑着,弃芈月传追太子妃了!
《太子妃》最讨喜的一点是老子不屑和别的女人抢男人。
女主也做了女生想做的一切啊,雌雄同体、可攻可受。
(◐‿◑) 是的,这剧为什么火,因为它颜值高、因为它男穿女、因为它集bl和bg和gl于一体,因为它搞笑、因为它的画面有谜之美感、因为它槽点满满又诚意满满。
女主作为全剧的总攻,整部剧里所有角色,只分为两种,她想泡的以及她想揍的。
她一直在践行着我倡导的人生观:肉体这么纯洁的事,别被爱情和友情给玷污了。
请记住,不想被小姐睡的丫鬟不是好宫女。
对于丫鬟绿篱,女主芃哥从来没动摇过,放心,宝贝儿,你就是那春茶,我就是那刚烧开的水,我想泡你啊!
她想见其他几个妃子,丫鬟担心她要去找茬。
她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几十年后,还不是一起去跳广场舞啊”。
😂 哈哈哈哈哈,分分钟笑哭我,🤣
太子妃升职记的颜值、剧情、演技都不错,但是因为资金不够,所以有些人物的剧情和人设处理得比较粗糙,比如“绿王”和九王。
女二的人设不令人讨厌,一个倔强清高的女子,如果没有女主光环,她和太子在一起挺好的,这让我想起了宫里面的男主和女二。
但是这部剧的特点也是简陋的网剧,给人一种接地气的感觉。
因为很多高大上的电视剧总给人一种无趣的感觉,完全没有兴趣看了,比如:猎场。
太子妃升职记这部剧,其实我本意想给三星半,可是豆瓣不能给半星所以只能多给了。
这部剧我在看的时候,一直在感叹为什么明明演员在努力的演戏却没有投资,有一些大投资影视剧最后拍出来一群滥用替身、面无表情?
【打光、妆容】首先必须给这部剧的打光师点赞!
整部剧的色调虽然很艳丽,不符合高级灰的低调奢华感,但是与剧情的雷很好结合在一起,于是很容易使人接受并且很好凸显了主角的美。
可以说最开始我是想弃剧的,完全是被太子妃的美所迷住才继续看下去。
很奇怪的是,张天爱后来的妆容并未多出色,在这部剧里却真的达到了颜值的巅峰,剑眉使她多了一份英气与角色性格相符,明艳的妆容也非常适合她。
而且鼓风机起了很大作用,整个场景美轮美奂,太子妃眉目含情,真的很让人入戏。
【演技】我个人觉得演员演技都是达标的,完全不让人出戏,虽然场景非常非常破,但是看的时候一本正经的入戏。
男主略面瘫,人设我也不是很喜欢,但是由于他本人就是一个高冷角色所以不会让人反感。
个人觉得女主演技还是不错的,有面部特写镜头,眼角含泪看着让人很心酸。
【配音】我只想说其实庆幸是配音吧,看过原声台词真的挺烂的。
虽然又是边江和乔诗语,但是至少cv台词真的很棒啊。
【配乐】剧情一般,但是由于立意新颖所以挺吸引人的。
我倒是觉得配乐非常非常好,可念不可说这首歌给这部剧增添了太多亮点,甚至由于bgm的得当进一步凸显了演员的演技。
我只能说导演真的不错,让这部剧最大利益化,最大的发挥了其亮点。
虽然剧情略雷,但是很让人入戏。
整体很不错,演技不错配乐很赞主要是场景很美!
女主超级美,主题曲特别特别好听,推荐看看。
记得这部剧是和芈月传同一时期在乐视视频上播放的,追芈月的时候也看到了很多太子妃的广告,当时的我因为甄嬛传成了孙娘娘的骨灰级粉丝,也因为从来只爱看那种服化道精致,有历史感的剧,所以对太子妃雷人的画风嗤之以鼻,讨厌这种恶搞的剧,可是呢,高中毕业的时候我还是把这部剧找出来看了23333,可能是因为那雷人的画风和鼓风机已经深深地映在我脑子里了吧😂😂😂开始的几集,边看边在心里不遗余力地吐槽,那衣服,那鞋子,那台词,羞耻尴尬😂😂😂,可吐槽归吐槽,我还是把它看完了,也就明白为什么当时大家都说这是一部有毒的剧。
确实它是在恶搞,可是也是在用心恶搞,剧组虽穷,但能做到的都做到了最好,剧组是在用心作剧的👍前面的剧情很不错,后面的就有些尴尬和狗血了,演员都很契合,get到了张天爱的颜,四美妃也真的很美(//∇//)
第一次看网剧把自己笑成这样。
剧情没有什么,亮点就是男的穿越成了女人,然后因为性别的错乱引起的心理混乱和行为差异,导致笑料不断。
最后女主居然真弯了,我也是醉了。
这剧最好笑是因为制作粗糙导致的各种笑点。
比如服装,真是又雷又好看;比如耍帅,那由风带动的造型,真是笑果明显。
剧情前期还好看,后期烂尾。
然后主创们长得都不错,挺养眼。
在微博上看到无数次这部剧的安利,我一直是拒绝拒绝拒绝的。
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自认为欣赏水平较高的【伪】文艺美少女,这艳丽的画风,这低俗的造型,我要是看了,我的爱慕者们会怎么想我!
不过既然我并没有爱慕者,那我在一个百无聊赖的夜晚点开这部剧就情有可原了。
谁能想到,原本只是打算睡前瞟一眼第一集的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看到了次日七点半,一口气刷完了18集啊!
居然为了它第一次上淘宝花三块钱充了乐视会员啊!
我怎么变得不像我自己!
这个世界突然好陌生!!
是的,从早晨七点半睡到下午三点起床,我终于认识到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
我必须调整自己的定位,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我就是这么低俗!
我就是这么low逼!
装什么文艺!
不就是喜欢羞羞的剧情!
诚实面对自己的感觉就像E罩杯的美少女第一次不穿内衣在街头肆意奔跑呢!
(你那是不要脸…)回到正题。
这部被网友认为“又穷又污”的国产雷剧到底给我们下了什么毒?
先说“穷”。
简单到衣不蔽体的女性服装(你不就是喜欢这个),鲜艳浮夸的色调,演员们人手一双的淘宝爆款厚底罗马凉鞋,男人不是穿条纹西装裤就是不穿裤子,无论表现什么情绪都是鼓风机鼓风机鼓风机(后来才知道剧组穷到只有一台鼓风机),全组疑似共用一只口红,小说里的打马球改成踢足球(目测用的蹴鞠是本剧最精致的道具),水战改成陆战,这林林总总说起来,简直对剧组心疼得不行…然而为什么硬件这么敷衍,观众依然买账?
因为——虽然我们造型low,可是我们颜值高啊!
太子刚出场时因为买不起头套而剃成板寸的鬓角和后脑简直让人捂脸不忍看,时不时穿上的让人害怕的葫芦娃同款塑料盔甲也无数次亮瞎我眼,演员这是拿脸在硬扛啊!
虽然我们道具差,可是我们摄影美啊!
鼓风机虽然简单粗暴,但偶尔还是会让人一不留神就忽略了这部剧的雷点,陷入女主飘逸的长发和飞扬的裙摆。
怎么回事?
这鲜艳的配色为什么让人感到了一丢丢和谐?
就是不断插入的天空和云卷云舒的镜头让人感觉打开了动物世界… 虽然我们剧情雷,可是我们演技好啊!
有人说女主一人的演技撑起了整部剧,的确,女主表现让人惊艳,大方自然不扭捏,我那频繁发作的尴尬癌都被她治好了一半。
然而剧里其他人的表现也都在中上,随便一个小太监都让人感到浑身是戏。
男二九王虽然老是一个表情,台词也像在念,但是架不住他帅啊!
我这种美少女就是看脸看脸!
男主从头到尾一个表情,然而为什么我能脑补出那张冰山脸下风云变化的情绪!
一定是因为帅气的脸就是心灵的桥梁!
这剧组穷吗?
真穷。
但是所有主创的诚意就是能跳脱出粗制滥造的表面直达观众内心。
什么是诚意?
不是花了大价钱,用不合逻辑的剧情和夸张的表演逼观众相信,我的女主就是纤尘不染的白莲花,我的剧就是高大上正能量,没错芈月传说的就是你;而是相信观众的智商,你可以告诉观众,没错我们就是来搞笑的,但是我们很认真地想让你笑出来,而且还想让你偶尔感觉到,我们做的比搞笑多一点。
我们说到做到。
说完了“穷”,再说说“污”。
感觉“污”这个字是最近才在本少女的身边流行起来的。
但是从第一次听到时起,我的生活就被“污”字填满了。
女主穿越前是个好色的花花公子,这就注定穿越后各种占女人便宜的香艳场景是少不了的。
时常卖腐,偶尔屎尿屁,真是挺污的。
可是我说我完全把它当做纯爱言情剧看你信吗?
半夜看到第六集就看到男女主角做羞羞的事情,两眼放光地发微信给朋友:“这剧太特么给力了!!
”使得我对这剧今后的发展充满期待(你在期待什么不正经的东西…),可是我一直熬到第二天,充了会员看到18集,只看到了一次亲亲啊!
从那以后男主就进入了”我只是来你这里坐坐就走”的禁欲模式啊!
少女我感到受到了欺骗啊!
只好把那段只有两秒钟的羞羞回看无数遍…你们跟我说“污”,我好想让它更污一点啊!
最后,作为“身上八个洞,最大是脑洞”的美少女,我能说我好喜欢12集植入的硬广吗?
“一两颗金戈药,三四点不能眠”,这脑洞开的朕龙心大悦啊!
本以为只是剧情需要,没想到上网一搜,居然真有这种药。
这部剧我最想安利给朋友的片段,必须是这段广告!
广告君那么可爱,为什么你们要吐槽它!
人家如果不是羞羞哒吕孩纸,也好想买一盒金戈支持一下呢(其实这篇影评是金戈的软文大家拿好不谢)最后的最后,谁可以告诉我这剧的标签为什么是:【剧情,儿童,歌舞,戏剧】?
儿童是什么鬼?
最开始看这部剧是经朋友推荐的。
那时候是无聊至极的时候朋友说,反正无聊看看打发时间咯,随意,我就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态看了太子妃这部剧。
不得不说,这部戏确实投资特别特别少吧,花絮看的时候笑到不行,这得是个多简洁节约的剧组啊。
不过,这部剧还是满有意思的,在你需要打发无聊时光的时候,这部戏可以陪伴你一段时光是无可厚非的。
不过,在这部戏当中,我最喜欢看的不是男女主。
(我是不是有点儿跟别人不太一样的赶脚。。。
)我比较喜欢看的是九王还有杨严,觉得他俩比男主长得好看,杨严还挺逗比的。
感觉有点提亮整部剧。
有原著基础的脑洞,挺放得开的。看到12集!前面故事还蛮流畅的,嘻嘻闹闹之后的狗血和剧情就没怎么看了
笑死我 罗马凉鞋救命
不太明白爆点在哪里
一路停不下来是什么鬼
好难看
一开头就明显网文穿越桥段,还是典型的女频。
开始冲着网上铺天盖地的宣传去的,可是,,,特效剧情演员演技惨不忍睹,没法看下去了,没有欲望,用这个打发时间感觉都不是很好的选择
那段时间被太子妃刷屏,忍不住看了一下,差点被掰弯,可惜的是最后2集我都没看到!!!
服装剧情大雷,还是往死里雷,可是颜值好高,演的好脱线,好好笑23333~~
如此低俗不堪竟然还这么高分,对于屎尿屁特别热衷跟三岁小孩儿笑话似的。要不是有人推荐真的不会忍两集。
极度恶心人的电视剧,尽是些鱼龙混杂的内容。穿越回以前本身就是一种谬论,何况还是这种无厘头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只能说,这种现代化的低俗艺术我无法欣赏!
一群gay拍的耽美向言情剧……哈哈哈哈竟然还有点好玩
颜美,然快进了十几集还是弃了
不行,我还是受不了无聊。
细细想来还是很直男癌啊,给颜值加一星
奇怪了,这剧究竟为啥会火啊,制作low,台词水,就是有些低俗笑料咯。看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时以为张天爱是为了演幺鸡故意装傻,再看看让她一夜走红的太子妃,才知道她演技就是这么尴尬……对穿越剧完全无感,还是觉得小时候的寻秦记和穿越时空的爱恋好看
很搞笑,放松心情不错,可惜最后没看完就又被剪了
不管怎样,这部剧应该是网络剧成功的典型了。鼓风机的技术用得不错哦
去年也跟风追的一部剧,有记得被封后的全民一片骂和结尾男女主双双死去的又一片骂啊。很多地方就是让人忍不住笑或是嘲笑,哈哈。张天爱在里面非常美,就是脚不漂亮(拖鞋:怪我咯)
后面剧情一路崩坏,结局强行bl,导演夹带私货,果断日了狗,因为前面十集的好感才打了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