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激动的心情去看了凌晨场点映的使徒行者电影版,毕竟身为一个tvb粉,当年也是追过剧版的使徒行者的。
看完之后,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好像是部好片,又想不出哪点能让我为之惊叹的,好像是部差片,又没有什么特别想要吐槽的。
按照阿丁对欢喜哥的记忆推算,影版发生的时间应该是在剧版结束3年以后,此时Q sir是CIB的长官,阿丁的男朋友,根据剧版,也就是说Q sir很有可能就是爆Seed,然而吴镇宇的表演和林峰可以说完全是两个风格的,所以剧迷们就不用期待爆seed了,而故事发展和剧版剧情也完全没有关联,影版可以说就是剧版的一个番外篇。
下面影评带有严重剧透,严重剧透,不想被剧透的请不要看,看了别骂我。
<图片1>故事的开头,阿丁收到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一串乱码,认真阅读后,发现这串乱码是曾经的卧底联络人康道行独有的康式密码,根据密码内容,康道行手下除了剧版里的5个卧底外,还一个blackjack没有被找到,而警局it部也从电脑里找到了blackjack的损坏档案(这里想吐槽下,康死了3年了,黑警案也破了,就没整理过卧底档案么)。
于是,应blackjack的要求,阿丁在晚上7点到了东友集团晚会去见blackjack,然而男主阿蓝(张家辉)的乱入打乱了这次碰面,虽然这个情节体现了一下阿蓝的谋士属性和少爷(古天乐)的猛将属相,然而对于主线而言,这些情节完全不重要,所以笔者有点怀疑这段情节完全是为了糗百,红牛的广告。
事后,公司开会,阿蓝进入会议室开会,少爷却被拦在门外,而阿蓝在会议中被老板郭铭怀疑,为后文埋下伏笔。
见面失败,blackjack又要求阿丁去澳门见面,佘诗曼在这段澳门戏里将污演绎到了极致,也真正开始了正片的感觉,在澳门阿丁发现联系她的blackjack正是少爷,然而来自于少爷老板郭铭派来的杀手的刺杀,再次破坏了这一次碰面。
经过这两次不成功的碰面,郭铭开始怀疑少爷,于是阿丁被抓,少爷被搜,万幸少爷有两只手机,只被搜出一个追踪器,阿丁危险之际,欢喜哥再度出现一枪假装杀了阿丁。
至此,阿丁和主线剧情的关联彻底结束,大家热烈鼓掌,是的,到此为止,之后的主线和剧版有关联的只有欢喜哥了,还是个打酱油的。
挂着使徒行者这个名字,真的不代表什么。
之后进入被大量宣传的巴西剧情部分,这段可能真的是制作方花费最大的一段,也是渴望突破的高潮部分,阿蓝为了防止少爷被老板杀害,带少爷来巴西和毒贩交易,并暗中联络反派大boss董先生,算计反杀正计划杀了他俩独吞毒品的老板郭铭。
狙击炸弹,机枪乱扫,小车就是打不穿,答主对枪械不熟,但这种拉子弹链的机枪真的打不穿一辆轿车么,这个枪战戏里的终极bug是不是永远改不过来了。
反正一段激烈的枪战戏后,两个主角莫名其妙来到一个运动场。
一段“做兄弟,在心中”的煽情对话后,阿蓝用枪声通过监听器发摩斯密码给郭sir,告诉警方他才是真正的blackjack。
郭铭被杀,阿蓝正式上位,和欢喜哥董先生合作毒品生意,阿丁现身原来假死欢喜哥讲述卧底真情,警方通过记录发现少爷是个黑客,blackjack是他黑警方电脑知道的,一切进入高速节奏。
然而这里出现了答主最不能忍的一件事,电影跳过了最关键的一段剧情,董先生的毒品是怎么被扣的,董先生的犯罪证据是怎么找到的,这是警匪片吧,这是卧底篇吧,反派该死,你起码告诉我他是怎么死的吧,什么都没有,董先生暴露了。
跳过这段迷之片段后,董先生暴怒,下令杀所有人,藏在警方层层保护下安全屋里的阿丁,被神一般的发现了,歹徒轻而易举的攻进安全屋,杀光所有人,包括Q sir(爆seed?
),然后在最后一刻手枪卡壳,被阿丁反杀,阿丁杀青。
我一个顶别人一队·我不用枪·杀手,独自找到了刚逃脱追杀,没有带一个保镖,也没有一件武器的阿蓝和少爷,展开了一场肉搏。
最终阿蓝杀手同归于尽。
然后反派boss董先生直接被欢喜哥抓了,是的,直接抓了,没有任何反抗。
这部影版,我看到了两位影帝那纠葛的兄弟情,我看到了Qsir阿丁嘴硬心软的爱情,但是这不是警匪剧么,这不是使徒使者么,导演你告诉我,卧底最后做出的成绩去哪了,等了1个多小时的高潮戏去哪了,被你吃了么,用那么多镜头展现的高科技警队哪里去了,被你吃了么,阿蓝那一堆视死如归刚刚从追杀中救出他的保镖哪去了,被你吃了么。
可怜整部片里最爱的暴力萝莉小英,死的真不值。
作为港片里最出彩的警匪片,近年来却陷入了稳定有余,进取不足的境地,本片虽然有强大的演员阵容,完善的故事背景,但最后仍然没有走出这个困境,而过多的支线与广告,又让原来十分丰满的主线剧情被剁手砍脚,让没看懂的人大喊烂片,看懂的人暗叫可惜。
为煽情而煽情的戏份完全靠主演的演技支撑,却把这类题材片里最重要的逻辑合理性不知道抛到哪里去了。
综上所述,笔者觉得使徒行者这部影片远没有达到答主心中的期待,导演用了丰富的镜头语音,却没有强大的统筹能力。
Ps:张家辉演技越来越好,黑古也算在线,但是他们真的老了,看到他们和张慧雯同屏,真的有父女的感觉,皮肤上的皱纹在电影院的高清大屏上藏也藏不住,略感心酸。
第一次觉得有些电影,或许电脑上看会比在电影院看更好。
刘心武先生到学校进行读者签售会时讲到他研究《金瓶梅》的原因,为《金瓶梅》正名。
他选取其中的片段,进行人性化的剖析,充满了人情的拷问。
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于中国文学作品中黄与暴的说法。
他说,中国人看到一点关于性的描写就认为这是黄,而对暴力却习以为常。
比如《金瓶梅》中,武松当着武大郎女儿的面杀死潘金莲,全然不顾及这样会吓到儿童。
对于谁抚养他侄女这件事,却表示漠不关心。
刘心武先生表示,《金瓶梅》中有许多描写充满了这样人性恶的描写,它是一面镜子。
他还与西方文学进行比较,表示他研究《金瓶梅》的目的是为了写小说。
中国的文化中从不拒绝暴力,这一点从电影电视剧以及小说中都可以看到这到点,《使徒行者》是其中之一。
张家辉饰演的角色死时响起的音乐令人莫名感动,这样的兄弟情现实生活中我想肯定是没有的,所以才会在电影中展现。
它存在于人们对人性的美好想象中。
它想说明的是就算这个世界罪恶不断,还是有这样的情义存在。
虽然夸张了这种情义,但那有什么关系,我依然为这份情义感动,依然泪流满面。
正义和罪恶只在一念之间,它们之间的战争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力量也是势均力敌。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正义都会得到申张,但还是有许多人一直在寻找并追寻着正义。
许多不知名的人满怀热情在暗处守护着这个世界,他们涉过横在眼前的暗河,只为寻找心中的明亮。
阳光在他们顶头,也在他们心上。
因为这样,世界看起来才不至于太糟糕。
讲真,在看过《冲上云霄》电影版之后我对TVB剧改电影是拒绝的,能把那么有立意的电视剧改编成一部爱情电影,我感到非常的气愤!!!
之所以还是去电影院贡献了票房,主要还是为了张家辉古天乐吴镇宇,但当在荧幕上看见‘王晶监制’四个大字的时候,我突然就有点方。
<图片1>张家辉古天乐演技没话说,吴镇宇好像就略酱油了,期待的老司机都没飙车啊!!
这个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应该复杂的人物关系因为难度系数高而绕过,应该简洁的人物关系硬要复杂化!
这就导致了明明是一部大纲还不错的电影,但具体到细节就心有余力不足了,人物转变突兀,前后衔接生硬,为反转而反转。
小说界有一句话:作者的能力越大,权力就越小;作者的能力越小,权力就越大。
意思就是如果作者水平高,那么他深谙故事中的人物的走向是根据人物性格而走的。
如果人物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那就不能因为作者自己内心燃烧着一股中二魂,而强行让人物杀人肆意酣畅,痛快淋漓。
然而《使徒行者》观影感受就是,编剧的大手硬是拽着剧情拧,非要拧到自己满意的一个弧度。
虽然满足了编剧自己的喜好,但观众却越品越拧巴。
编剧还特理想主义地保全了许多电视剧里的角色,比如阿钉,比如欢喜哥,其实跳出来会发现,这些原电视剧中的人物剥除之后,剧情反而连贯了不少。
电影是一个新生儿,干干净净的出生,不带一点前世的枝节。
如果非要把上辈子的纠葛带入这一世,那么注定这一世也过不好。
好的主题,好的故事大纲。
编导能力太差,没能用有血有肉的细节充实,只剩下突兀的框架。
为了强行符合原剧,剧情已经硬到为了剧情而剧情毫无逻辑可言,佘诗曼和吴镇宇的CP感情脸谱化,莫名其妙,自以为是生硬的搞笑,其实与整部电影的基调格格不入。
佘诗曼的作用只是让观众想起来:噢!
这是TVB的那部电视剧。
然而却因为融入得不好让他们成为了鸡肋。
这特么跟《冲上云霄》的改变有啥区别?
强调TVB剧?
电影在佘诗曼出现时就脱节了,又想搞笑又想有深度,结果是两面都不讨好。
如果整部电影把佘诗曼的戏份全部删掉,电影节奏会更能衔接,观影感受会更上一层楼。
阿丁和Q sir虽然插科打诨了一整部电影,却毫无CP感,虽然吴镇宇又双叒叕死了!
但我内心居然有点轻松感…太好了终于不用看着强扭的CP不甜了。
当然,吴镇宇总是死不瞑目 全世界欠他一副上眼睑。
<图片2>当然不是删掉了佘诗曼,这部电影就没有硬伤了。
硬伤是确实存在的,比如故事里逻辑尴尬到极致,连古天乐是黑客这样的设定都出来了。
古天乐虽然黑,但是长得黑就要做黑客吗?!
长得黑有错吗?!
我不服!!
<图片3>好吧,虽然内心骂街了一会儿但我也还是生吞下了这个设定,但是然后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古天乐假装是卧底,然后就开心地和好基友一起玩耍了。
张家辉是隐藏的卧底,但是也没有发挥出一名卧底的职责,连主动联系Q sir都没有,接下来就开心地和好基友一起玩耍了。
<图片4>整部剧就是少爷和老板的情感历程,这是一个从亲密爱人到反目成仇再变成亲密爱人的故事……<图片5>然而剧情再一次为了反转而反转,巴西帮都搞不死的男主们居然被打手搞死了。
这个结局也太扯了!
我不接受!!!
而明明应该双主角强强联手搞死的大BOSS,竟然莫名其妙就被欢喜哥搞死了。
整部电视剧古天乐和张家辉存在的意义就是谈恋爱吗?!!
嗯?!!!
<图片6>一个电影有好卡司是远远不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电影走入了‘故事不够明星来凑’的歧途,可能导演没搞清楚,电影和电视剧不一样的。
无间道之后十年,港片还在学无间道,然而这部片子有无间道的形,却没无间道的范儿。
这就是TVB搞的一部剧场版,不可能真给你弄个杜琪峰。
看到前面点赞十分多的评论但全是说使徒行者不好的影评,所以决定说说自己的想法。
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有不同的想法很正常,所以不要太过偏激。
毕竟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也许是我看的警匪片比较少,所以并不觉得套路满满。
有很多人说全是套路,都是什么卧底,枪战,兄弟情。
我想说不然呢?
不然你要人家怎么拍?
如同人人心中有,却个个笔下无。
都是相同的题材,却更容易显示水平。
串起这部电影是辨别忠奸以及浓浓的兄弟情。
我说几个让我感动的细节。
第一是Q sir 中枪的时候,他说是时候分手了,可以钉切一直说不分手,突然华晨宇的歌想起来,空灵的歌声,让人不禁流下眼泪。
第二是古天乐和张家辉最后对抗杀手的时候,张家辉最后和杀手同归于尽一起葬身车底,古天乐握住张家辉的手,深深地磕了几个头,此时音乐又响起来,也许是我特别感性,爱哭,我哭得一塌糊涂,脑海中回响起了他们对彼此说的话“做兄弟,在心中”。
还有一个感动的小点在,张家辉和古天乐讨论为什么要做卧底的时候,张家辉饰演蓝博文说了一句话,“我只想做博仔。
”我感受到了无可奈何的悲凉。
我喜欢这部电影,也许它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我认为我们不能拿它和电视剧比,电影只有短短的一个多小时,而电视剧却有很多集。
这和电影的插曲截取的部分也很让人感动。
我喜欢它!!!
关于插曲音乐响起的镜头有俩个,一个是Q sir 和钉的离别,Q Sir 逝世,留下钉,音乐响起,开始只是纯音乐,慢慢循序渐进 渲染悲伤 一种溢出屏幕的离别的忧伤。
第二个是蓝博文即张家辉牺牲,古天乐在一旁跪拜,一种悲壮之美。
因为这首歌在电影中的插曲并不是和全部镜头相符合,而是单单和这俩个镜头相匹配。
整首歌就和电影匹配了,尤其是MV就是电影的剪辑,“我越无所适从,越会事与愿违 ”一种浓浓的无奈感,中间的Rap又像是对现实的不屈服。
就算到了现在,我还能记起当时听到歌热泪盈眶的样子。
暑假档,你值得3.5颗星,乃至四颗星。
绝地逃亡我都给打了3颗星,四颗星怎么可能少给你!
其实个人不太喜欢古天乐和张家辉的兄弟情,一度我以为黑化的是张家辉原来是黑古,但是没怎么黑化剧情就写不下了,最后的磕头好评,张家辉演技不愧为影帝,我也很喜欢古天乐拿影帝呀,真的好帅哎,港片重现不了以前的辉煌,但在制作和构思上从未放弃进步,内地的扎堆青春片恶俗搞笑片是否应该停止滥用卡司多多学习呢,用点心耐点性
《使徒行者》不是反转越多影片就越好看!
好像从《无间道》开始,卧底警匪片就成为香港电影的一种独立类型,而这种类型片最吸引观众眼球的莫过于那真假难辨的人物关系。
这部《使徒行者》就是这种类型片,从谁是失联的卧底入手,构建一个人物关系复杂的故事。
如果单说反转次数,这部绝对是此种类型片中的佼佼者,但反转多并不能体现影片的精彩程度,而片子的主要问题也恰恰出在这多次的发转上。
其实从头至尾人物就那么几个,在一部109分钟的电影中,要呈现如此繁杂的人物关系和角色性格的两面性就势必要牺牲在其他方面投入的精力,而人物一旦丰满不起来就会很直接的影响剧情反转的内在张力,让整部影片看下来感觉炫技的比重更大,缺乏根基。
国配的效果更是听的分分钟跳戏,5分。
ps:港片真是没人了,每年演来演去就是那几个老面孔,特别容易把片子搞混!
《使徒行者》影版同人文CP :邵志朗x蓝博文邵志朗站在墓碑前,笔挺的身影,头发里掺了点灰白。
目光依然如鹰隼般犀利,直勾勾盯着眼前的墓碑,穿透过去,又被截断,无所适从地明亮着。
这是他第十二次扫墓,也不知何时就成最后一次。
墓碑上的人微笑着望过来,遗容安详,细长的眼睛里透着光,邵志朗总觉得他有点像狐狸,还是修成了精的那种。
转念一想,妖精怎么会死呢?
还他妈是自杀的。
邵志朗弯腰放下一捧白莲,花枝扫过石碑,发出细小的悉簌声,空气中飘忽着闷热的香气,一如即往是鬼天气,香港独有的天气,只有这点十多年未改。
枉费我救你那么多次。
巴西的时候就不该折回去,还有第二次给你挡枪子儿,还有最后那次。
邵志朗心里起了扑腾,一波波推到心尖,又给一点点褪了回去,岁月教会他的掌控自我和情绪平复,最后他只剩下心跳,扑通、扑通…这么多年没停过。
人的心跳不会停,因为它一直都在,所以你以为它永远都在。
直到你失去它。
直到你失去他。
他的指尖划过墓碑上定格的年轻容颜。
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人,却总能轻易反超自己。
头脑、身手…什么都比自己反应快一点。
所以走的时候也要先走一步。
要证明什么?
蓝博文,你想证明什么。
邵志朗不记得自己最初见到的蓝博文是什么样。
但他好像一直都是那样,笑着出损招,不笑的时候很少,故作严肃,一转眼就破功,敌人摸不清他虚实,岂不知他是真嘲笑世人滑稽。
在外人面前狡猾无比,三两句话指点江山,到了自己面前,不过是个帽子控手办狂,喜欢打太鼓达人,饭量小,却讲求质量。
但也意外的好打发,饿了,邵志朗煮的一碗车仔面都能取悦到他。
邵志朗回忆着, 自己既知道蓝博文诸多细节,也应该知道他早就做了决定。
赴死不是个突然的决定。
对于谁都不会是。
何况是他。
插朵花都要查风水的人,怎么会随意滚到车轮底下去。
死的也很狼狈,一点不像他的作风。
蓝博文这个人,总是喜欢替人做主,他以为先去地狱就可以高出他一头。
邵志朗的指尖传来石头冰凉的触感,这触感和他碰触的蓝博文不同,他的身体温热,他的血那么烫,车轧过去,他的血就烧心的滚在邵志朗身上。
看起来那么冷的人,血也是烫的。
邵志朗想,原来一个人一心求死是拦不住的。
他拦不住他,或者他从没觉得自己拦得住。
黑客习惯于反复计算与一击即中的精准结果。
迟疑便会软弱,软弱则会进一步迟疑,结果一事无成。
说到底,邵志朗不是个纠结过去的人,现在他已经代替蓝博文成为BlackJacket,扫墓的事情就该交由别人去做。
丁小嘉提醒过他,他不理。
她就派文文做说客。
“你这叫用往事刁难自己。
” 出落成伶俐少女的文文咬着吸管评价道,“干爸,你得放的下。
”放下了就能忘掉吗?
邵志朗笑问,你们年轻人总是忘性大的, 对于你们来说,友情就是吹顿饭唱顿K的关系吧?
文文一笑,滚个床也不在话下,玩得起就要输得起,这年头哪有什么真情谊,但人总得活下去。
邵志朗就语塞了,他想到自己说过的话,你不信我,一万个理由都作废。
谁都别信谁,人只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东西。
他打电话给丁小嘉,“我的事,你别让文文多管。
”对面就笑,爽朗又风火,“女儿长大了就要管爹,不然你这个爹迟早给女儿捅娄子。
”“阿钉,我只想记着一个人,错了吗?
”对面沉默数秒,忽然叹气,“不要忘掉,也不要和自己作对,你现在就在这么做。
”邵志朗沉默。
他不说话,电话那头的声音也变得索然,“以前我觉得遗忘是件很可怕的事,可你说遗忘哪有那么容易?
每到天黑一闭眼,梦中都是他,可梦见的全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说奇怪不奇怪?
”丁小嘉说,邵志朗你倒是说句话,都害你惹我哭,要记得请我去铜锣湾血拼。
邵志朗笑笑,给你花钱,我家那位会吃醋。
丁小嘉默了默,诶,上次你占我便宜,我家那位还说“继续摸,不要停…”十多年前那次误会,回忆起来如同柔光加持,模糊了锐利的棱角,比现实要美好朦胧,也抵不过最后镜花水月渐渐醒转,低徊于幻觉不肯出来,自是要付出代价。
邵志朗懂得丁小嘉,丁小嘉也知他懂得,可是两个人都劝对方要放宽心,最终相望一眼,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自己也认为不可饶恕,说太多嫌矫情,又显得虚伪。
只能陪着沉默,听到心头泣血,不带响。
也不知是谁在哭。
邵志朗听见她最后一点近乎哽咽,人碰到同病相怜的人总会忍不住倾尽所思所想,她也不是女金刚,此刻的这点情绪,却是她多年仅剩的柔软。
“没关系,我们很快会与他们重逢。
”邵志朗轻声说道,“阿钉,他们只是先行一步。
”消失在时光浓尘里的原因,最终不过是数年,他们还能遇见。
尽一生等一次重逢。
即使要等许多年。
邵志朗说,会很快。
Fin.2016.08.149:08pm
仍记港片没落前引起大陆全民追剧的两部TVB片,一部是《潜行狙击》,一部就是电视剧版《使徒行者》而使徒行者的电影化,似乎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当然,如果每个人都有看完影版《冲上云霄》的觉悟后去看这部电影的,相信看完一定是十分惊喜的。
中规中矩,其实倒退十年的港片都有这个水平,然而却是整个低迷的暑期国产片中唯一清流。
让我们先回到电视剧版最后的剧情:爆seed和阿钉成功找出5名卧底,过上了虐狗生活;欢喜哥英勇献身,最后的电脑资料显示,欢喜哥很有可能是第6个卧底。
在电影版中,剧版角色被大洗牌:剧版男主演一个不留,新增豪华卡司——黑的不要不要的-古天乐一人抵过万千小鲜肉-张家辉神经病专业户-吴镇宇似乎就是这几个人就有着让你整部片子被吸引的魔力。
演员的细节处理很到位(果然是老戏骨!
)比如张家辉和古天乐的对峙啦,比如吴镇宇一边假装不满意的皱眉头一边眼泪滑下啦……而且我要说最后30分钟高能!!
全程高能!!!
不要说什么为了反转而反转!!
好看!!
在影院看的时候真心燃了!
具体的我就不剧透了!
总之不得不说,如果今年暑假,你还在为没有看到好电影而苦恼的时候,这部片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有点回到小时候一起追TVB剧的日子,一边感叹现在编剧越来越无脑,一边却还是停不下来!
最后,再次表白张家辉!
太帅!
AND私心觉得这片如果有刘青云的话估计还能多一星!
警匪、卧底、大陆演员的无缝对接,从《无间道》投射而来的几大经典元素,在《使徒行者》再次聚首。
而人气,是使徒最大的入场券。
要不是为了TVB仅存的佘诗曼,谁会买票去看?
加上剧版对于“无间”的创新——寻找失联卧底,光凭这种“谁是卧底”真人游戏的玩法,影版《使徒行者》怎么说也该值回票价。
可惜,本该是个好故事,一群好演员,却毁在了二流的剪辑和三流的大反派手里。
使徒行者的看点,就在于这场游戏里,到底谁是卧底?
卧底有几个?
谁在说谎?
谁是自己的手足?
多好的题材,非常容易出戏,刻画人物也是如虎添翼,可导演似乎并不理解什么叫角色的立体度。
市井气十足却又仗义的阿钉变成了一个聒噪烦人的弱鸡佘诗曼;亦正亦邪城府极深的阿蓝变成了满脸褶子的圣母屌张家辉;自私自利但对兄弟情深义长的少爷变成了动机不明的无头苍蝇古天乐;因为演技太好,渐渐忘记自己卧底身份,几乎变成半个反派野心十足的欢喜哥,最后成了关键时刻出场解救众生的金手指。
导演,你塑造的这些角色,简直是教条式的平面人物!
在下佩服。
编剧在这些卧底中加了一个新的角色——假卧底。
又是一个很出彩的角色。
他为什么要假扮卧底?
他到底是哪一边的?
他有什么目的?
还是迫不得已的苦衷?
这样一个人物,和真正的卧底BlackJack形成经典的双男主模式。
互相较劲,互诉衷肠,又相互猜忌。
到底谁是卧底?
黑古?
张家辉?
还是说两人都是卧底,只不过互不信任?
关于卧底的揭晓正是影片的魅力所在,却再次被导演活生生地破坏了。
在黑古赌场里敲出摩斯电码的一瞬间,我就知道要完。
摩斯电码?
这种早就被前人玩吐了的网红桥段为什么还会出现在2016年的片子里?
导演你就没有其他素材了吗?
黑古就这么rio轻易地告诉观众“没错啊我就是传说中的BlackJack你猜到了吗”,观众真的很难开心起来;哪怕最后张家辉用枪“开出”摩斯电码告诉观众“猜错了哦其实我才是真正的BlackJack嘻嘻”,观众也不会震撼到浑身颤抖的好吗!
可怜的观众就这样被强行看懂,却一脸不情愿,甚至纷纷怀疑起剧情的真实性:我读书少别骗我,其实BlackJack还没有出场吧?
好好的一个前戏,就这样被猴急地破坏了。
另外导演,你知道什么叫悬念的设置吗?
重要的线索你用口述,甚至为了推动剧情而插入和补充?
脑子是个好东西,相信我,中国观众人手一个。
康式密码要比摩斯电码牛逼多了,为什么只用了个开头?
魔方明明能通过佘诗曼的回忆作为贯穿全片的叙述主线,为什么非要通过吴镇宇的脑袋和生硬的闪回做关联,不让观众主动联想?
欢喜哥妻子的死因太他妈好猜了,跟主线也没有半毛钱关系,为什么非要横插一脚,占主故事线的珍贵篇幅?
导演想讲好这些人物的所有历史,这本来就是不可能的。
有轻有重,有主有次才是电影,什么都想要,反而落得什么都做不好。
所以有的时候真不是故事烂,演员差,而是导演该去反思。
希望所有国产片导演都记住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
前话:纠结了半天,因为冲上云霄的前车之鉴一直没敢去看这部,但昨天和朋友实在是没事做,挑来挑去也就只有这个可能不是烂片的可以看了,结果,还好没失望。
开篇就是追逐戏,也算是在港片中的常见桥段了,拍的还行,然后的一场大戏是张家辉古天乐耍帅的恶搞和追车戏,嗯,我知道这段主要是耍帅哈哈哈,挺帅挺帅!
剧情基本没有明显的bug,设下悬念也没有集中在片尾解密,在剧情推进过程中解密,比如巴西那场戏,阿丁逃生那场戏,这点个人比较喜欢。
有些一两笔的情节也没漏掉有解释,比如警察说古天乐刚被带走家里就被闯进去,但怎么是两路人?
后来就有解释。
以及编剧并不是弱智,对于Black Jack的身份,开始的时候我和朋友都因为张家辉是男一都猜是他,但看着看着诶?
是古天乐?
真的是古天乐啊,后来张家辉又说他是,真的有混乱疑惑的感觉,还好后面又理通了。
还想说还是有树蛮多flag的啊!
像张家辉古天乐互问如果发现自己背叛,结果就真的两人都用上了,以及两人的回答;像张家辉女跟班说下次说老大你先走就请真的走,就感觉还会有下次,然后这次她肯定要死了,结果就真的有这个情节,不过我看的时候猜会在她中弹要死的时候回回放那段,不过没有,也好,免得重复拖拉。
再说说打戏,感觉好痛啊,最后两人对打一人的,我的天,居然被打的那么惨,而且还死了一个,编剧你给点主角光环好吗,太悲伤了。
这点不满意。
然后就是和剧版,其实不看剧版对影版没什么大影响,开头很简单明了的交代了背景,我朋友就是没看过电视剧,也基本都能理解,关键电影的主要内容不是重复剧版是新的故事。
她还是感觉比那个寒战好看。
虽然没有了爆seed,但还有欢喜哥露面,阿丁在线,而且张家辉和古天乐是真帅啊!
啊!
啊!
张家辉现在真全身都是戏,只要有他的画面,眼睛根本顾及不到别人,哪怕眼角的一条鱼尾纹都性感有戏,感觉像精心练过的。走路、站姿、含烟、眼神、身姿、打戏,他一定在家用心编织过,动作潇洒从容,每一场戏都行云流水、干净利落,让人跪服。除了他,此片可以说一无是处(围笑脸)。
香港类型片再无突破,审美非常疲劳,不进就是退。
【C】太电视剧了
不差,导演是上了心的。故事不能推敲,但大多演员表现都很很不错,老辣沉稳,大概是烂片演太多后的沉淀。连张慧雯都表现不错。单场的戏信息量够,不浪费,这也是为什么欢喜哥小英这些角色只需要几场戏仍旧很好看,比很多电影要强,但大的方面就把控较弱,节奏和衔接都是有些问题的。
整体松散,观影疲惫感高于燃点无数倍。虽然有点用力,不过张家辉全程帅炸。吴镇宇没太大发挥,不过也一样帅。没爆seed就一定要给钉姐新拉郎么,你看,这不便当了么。
不如电视剧精彩,全靠张家辉硬撑。另外,看够古仔了。虽说你是劳模吧,但演戏好歹走点心……
还不错,几位影帝飙戏看的挺爽,就是剧情不怎么样
张家辉演技在线,最后华晨宇的声音棒呆
整个戏只有家辉哥的鱼尾纹和佘小姐的双下巴看上去是真实可信的。
自扫毒之后看过最好的港产警匪片,好在哪里?情节构思,有出乎意料,有意想不到;演员表演,张家辉神级演技;制作虽不算完美,但至少用心。
装b之前请确认你的对手已经死了
张慧雯最让人出戏!!!给了她那么多戏份演悲情!后台很硬啊!剧本棒,本来港片就甩大陆片十年,现在大陆开始拍狗血青春片后,港片已经甩大陆片十五年了。[微笑]张家辉和古天乐那叫兄弟情,铁血汉子兄弟情!!!最烦网络傻逼说什么基情基情,基你妈!为他们哭成狗[流泪]
和以往的港片套路基本一致 没有什么新意 港片再不创新如此吃老本真的好吗 (⊙﹏⊙)b 片子最大的问题在于电视剧导演 不会运用电影语言 镜头感较弱 故事也没有讲完整 片子宣传时噱头多多 看完便是失望多多 O__O &#34;…
打斗场面还行,缺点就是怎么死光光了
深刻记得这片是在巴西奥运会前夕上映的,片头上帝之城的标志性建筑和那里的景色自然成了那时的宣传点之一。影片讲述了警队“卧底”配合警察剿灭郭铭犯罪集团,而其手下魔童和蓝爵命悬一线,一场警方与歹徒的生死之争的故事。
请给我一个张家辉这样的男人
逻辑不够严密啊,富有正义感的毒贩+永不忘本的卧底,坏人的命运真惨呐。。。
到底是有多少卧底,这年头黑社会真的很难做哎!不如拍一部电影黑帮百十号人个个都是卧底,最后大家集体滴血认亲相拥而泣?想想就感人。
看两遍都看不下去,放弃了
拍的很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