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努尔哈赤的自私、无情、冷酷、野心、心机与手段在统一大业的掩盖下成为掠夺他身边人的手段时,生活在他身边的人是可悲的。
但奇怪的是大家都为了他心甘情愿,为什么?
是人性如此还是秘史有误?
皇太极是个比努尔哈赤野心更大的霸主,他又干掉了努尔哈赤。
社会学里提到一种现象,群众为了领袖的信念与意志可以抛弃性命,舍身忘死。
看来历史一直如此。
马景涛跟陈德容同时出现的时候还是挺养眼的,但是陈德容年纪能看出来真的不小了,与剧中半月她二哥的演员同框,还是看出来年龄差,真的不像妹妹,但是孟古真的好漂亮!
尤小刚导演的御用女配吧!
演技也非常好,可惜后来年纪轻轻就抑郁死了!
剧情还是有一点扯的,哥哥居然把自己喜欢的女人嫁给弟弟,也就是传说中的接盘侠,弟弟与他共打下天下,最后他却独享天下,而对自己亲弟弟那么不好奇!
太祖秘史,一个久到了我都快忘掉的电视剧。
我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正好是我初一的时候,当时是中央八台播出的。
一直以来家里都不让看电视,我当时是因为爷爷生病了,没有人理我了,就天天边看电视边写作业。
看预告的时候就对这个电视剧很有兴趣,应该说我就是抵挡不了古装电视剧啊。
应该也算是八台的宣传片做的比较好吧,这样一个片子完全把我这个北国女子心中的那点豪情激发了出来。
后来因为家里人回来了这个电视剧就被我耽搁了。
一直到最近几天才又想起来。
不过说起来很不公平。
我看这个电视剧的大部分的原因是娜奇娅和舒尔哈齐这一对。
我真的很鄙视努尔哈赤的为人和东哥格格的玛丽苏!
而且我觉得她一点都不漂亮,可能年轻的陈德容很漂亮,但是也不是我的口味。
在我心里,女真第一美女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应该是英姿飒爽的同时又饱含似水柔情,东哥这个人应该是个既骄傲又矛盾的人。
而陈美女倒好,完全是按照琼瑶剧的路数来演绎东哥。
所以相比较而言我更爱娜奇娅。
聪明果敢,美丽温柔等等,我不想浪费笔墨用来写形容词,虽然我真的喜欢死这个女人了。
除了我最喜欢的娜奇娅之外,我也很喜欢这部剧的另外两个人。
孟古和阿巴亥。
我不是不喜欢青雅,而是受不了她的母性,她一直以来对努尔哈赤的妥协。
孟古,出身女真另一个强大的部族叶赫,是家里的小女儿,备受宠爱。
天真烂漫,不知愁为何物。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以在我看来残忍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少女时代。
其实,相比于东哥,孟古更符合满足女孩得性格,懂得自己在乎什么,知道该如何去做。
小小年纪的她不顾即将湮没的美好人生代替姐姐上了花轿。
可我一直不觉得孟古是悲哀的。
这是一个明智的女人,是一个会成长,会宽恕,安于现状不奢求的女人。
这样的性格在那个年代就是福啊!
她从来没有真真切切的走进努尔哈赤的心里,但也从来没有远离过这个男人。
孟古可能一辈子都不懂爱情是什么,但是她的心被自己的柔情,亲情和母子之情还有那对英雄的崇拜之情填满了。
她从来都不是寂寞的。
阿巴亥,大言不惭的说一句,这绝对是努尔哈赤心间上的人。
无论是从历史上的痕迹来说,还是在电视里面。
连努尔哈赤都不知道这个曾经自己看不上眼的女人,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吧。
阿巴亥,这个电视剧里美女多的很,不过她真的很漂亮,是比东哥要漂亮年轻的。
她的贫苦让她没有那么多的追求,她就是想过上好日子,她应该是知道自己的美貌的,对于这些男人对她美好的忽视,她也曾一度不甘过。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老话真的没有错。
我觉得东哥美与不美已经不重要了,她已经成为了一个象征,一个征服者的礼物。
所以部落的男人们为了她前仆后继。
我想如果当年的那个预言不是在东哥身上而是在孟古的身上,那叶赫老女就是孟古了。
老年的努尔哈赤得到了太多太多,当他终于不在那么在乎东哥了,他就终于看到了阿巴亥的美貌和女人味。
终于自己都不好意思的承认,原来阿巴亥是最好的。
可是自己错失了太多年了。
对于娜奇娅,我相信努尔哈赤也是爱过她的,她还有个更重要的身份就是红颜知己。
可就是她的这份聪明让她成为了太祖秘史里唯一我认可的薄命红颜。
她一直周旋在这么多男人之间,让她无法真正看清自己的心到底是谁的。
舒尔哈齐也是,太多的苦难和不甘让他无暇去顾及自己的真心。
就这样两个真心相爱的人就那么蹉跎了。
努尔哈赤对娜奇娅的爱在他心里根本无所谓。
也许本身,努尔哈赤就是一个队爱情无所谓的人。
他对东哥的执着一方面是因为王者之心,想要征服她给天下看;另外,就是给自己一个暗示,我是一个有过爱情的人,因为他的戎马一生需要爱情来点缀。
所以这么看来东哥也很悲哀。
也许,真正用心喜欢过她的真的只有舒尔哈齐。
注意我用的字眼“喜欢”,我肯定的说,舒尔哈齐一生的爱都给了娜奇娅。
对于娜奇娅和舒尔哈齐。
我将再另写一篇。
孝庄秘史,皇太子秘史,太祖秘史。
秘史三部曲我三部全看了,结果没有惊喜,一部不如一部。
这三部说简单点就是山峰,山腰,山脚。
最后的一部太祖秘史真的是最差,可以说如果第一部播的是这部,估计另外两部都不会再出现。
太祖秘史无论从像泡沫一样的铠甲,男主后期堆上去一样的胡子,还是跟开玩笑一样的楼阁,都透着一股廉价。
这也就算了,但是这部里的爱情部分跟第二部皇太子秘史有得一拼,真不愧是传承……总之,这最后一部,在我这里算是给秘史系列打了个低分,如果要平均……算了,别平均了,孝庄秘史做错了什么?
这部剧总体上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后半段的权谋戏非常精彩,值得四星:一🌟给剧中的人物塑造:剧中的人物形象都很鲜明,各有特色。
努尔哈赤心存高远,智勇双全,但又阴险虚伪,他一次又一次地试探自己的亲弟弟舒尔哈齐,一直提防自己的原配夫人青娅,还多次利用救命恩人那齐娅,他多情但又无情。
舒尔哈齐仁慈宽厚,但因为他的善良和心软他又显出了软弱无能的一面,一直在妥协,被哥哥努尔哈赤拿捏得很彻底,被迫放弃了东哥,放弃了那齐娅,后面还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叶赫贝勒一家子都很有傲气,可能这种傲气来源于他们尊贵的身份:东哥性格刚烈,宁愿死也不嫁给自己不爱的人,同时她也深明大义,她理解努尔哈赤为了统一女真而灭掉叶赫的做法,也理解努尔哈赤为了巩固权势而想要杀掉舒尔哈齐的无奈;孟古坚毅善良,自尊自傲,她不会放下自尊去争宠,也不愿意轻易原谅杀掉哥哥的仇人,她也是整个剧中最善良的人,她是唯一一个会心疼士兵的人,青娅说努尔哈赤不会伤害乌拉的百姓,她却说士兵也是百姓,也有父母亲人,她的善良足以让天地动容;金台吉有勇无谋,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趁努尔哈赤重病包围了都督府后竟然放过了努尔哈赤,东哥三言两语就劝退了他,但他宁死不屈,宁折不饶,至死都不愿意向努尔哈赤投降,这份傲气也让人肃然起敬。
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乌拉贝勒布占泰,布占泰是个和舒尔哈齐一样软弱的人,但是他的软弱更多的是来自他的胆小怕事,贪生怕死,面对努尔哈赤的威逼,他只会闪躲退让,完全没有与努尔哈赤对抗的胆量和勇气。
青娅的形象也很鲜明,她是个贤妻良母,一辈子为了丈夫和儿子鞠躬尽瘁,同时她也与人为善,善待丈夫的弟弟和其他妻儿。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剧中的恋爱脑CP:那齐娅和李如柏。
两个人各恋各的,那齐娅为了努尔哈赤赴汤蹈火,李如柏又为了那齐娅做尽傻事,先是放了努尔哈赤后又纵容努尔哈赤扩张,使得后患无穷...除此之外,剧中的配角们也各有特色,兴妮亚像是个没心没肺的傻姑娘,努尔哈赤都要去攻打叶赫了她见到努尔哈赤还笑容满面,把他夸得天花乱坠,直到努尔哈赤大军压境了她才知道在金台吉面前着着急;相反,哈达齐就显得精明能干,她帮助孟古和努尔哈赤重归于好,说服孟古帮助皇太极当储君,最后还想出了把徳因泽送到努尔哈赤身边帮皇太极争取时间的主意。
褚英冷血残暴,桀骜不驯,刚愎自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不能得罪五大臣和四大贝勒他还是我行我素地去得罪他们;尼堪外兰狡猾奸诈,他能给李成梁设下连环计,能猜出努尔哈赤在总兵府劫走那齐娅的原因,能算出李如柏杀了褚英后能让李成梁和努尔哈赤翻脸,也能料到李成梁打算用叶赫贝勒对付努尔哈赤,就像他说的,他算无遗策,可惜他可能不会行兵打仗,反攻努尔哈赤那次,蒙古的5000骑兵被叶赫骑兵吓走了,但他的一万兵马竟然败给了努尔哈赤的几千兵马,看来他更适合当个谋臣而不是战场上的指挥官...总而言之,剧中的人物形象都很鲜明,虽然有些角色很不讨喜,但至少被塑造得很丰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给演员的演技。
每个演员都演得不错,就连一些小配角都很出彩。
比如说,褚英要被努尔哈赤处死的时候,就算一句台词都不说,他的神情、动作完全表现出了他的桀骜不驯和对努尔哈赤的怨恨。
还有一些小细节也表现得很好,李成梁父子和那齐娅去接努尔哈赤的儿子的时候,双方僵持不下时,那齐娅对李如柏做了一些小动作,示意他去说服李成梁签下保证书。
虽然镜头没有将这些动作放大,但这些细小的动作也可以看出演员很用心。
一🌟给差强人意的剧情。
这部剧基本是参照真实历史来拍的,虽然有很多改编的情节,时间线也不太多,但没有魔改历史。
明朝误杀努尔哈赤的祖父、努尔哈赤13副盔甲起兵、努尔哈赤杀死尼堪外兰、大败九部联军、建立后金、七大恨昭告天地、萨尔浒大战等历史故事都被吸纳进了剧中。
这部剧在提供娱乐之余,也能够让观众了解一部分历史。
这部剧还提到了明末的党争,一定程度上“洗白”了被嘲笑多年的“清成祖”李成梁,在这部剧的勾勒下,李成梁也不是故意养寇自重,养虎为患,而是迫于当时激烈的党争和腐败的朝政不得已纵容了努尔哈赤,正如他告诉李如柏那样,他们守边之将只能报喜不报忧,不然的话他们还没死在战场上就先被党争害死了。
从多个角度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也是这部剧的一个小亮点。
一🌟给后半部分的权谋戏。
褚英哄骗代善和他一起怂恿舒尔哈齐造反然后又向努尔哈赤举报舒尔哈齐、东哥猜出了努尔哈赤容不下舒尔哈齐是担心舒尔哈齐要为她报仇、皇太极吓唬代善努尔哈赤要杀他从而诱导他让出储君之位、皇太极送徳因泽给努尔哈赤好让努尔哈赤暂缓放出阿巴亥等等勾心斗角的情节比前半部分的狗血情感纠缠更加吸人眼球。
正如前文提到的,少的一🌟归咎于前半部分的多角恋狗血剧情,李如柏爱那齐娅,那齐娅爱努尔哈赤,青娅爱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爱东哥,东哥爱舒尔哈齐,布占泰也爱东哥,布占泰后来又爱阿巴亥,阿巴亥然后嫁给了努尔哈赤...前半部分很多篇幅都在刻画互相纠缠不休的狗血爱情,相反,对战斗场面和努尔哈赤军事谋略的刻画显得太单薄了,尼堪外兰说败就败了,九部联军也说败就败了,为数不多的谋略是抵御九部联军时努尔哈赤袭击乌拉然后趁乌拉向叶赫求助的时候埋伏叶赫。
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比较主观了,因为我很讨厌那齐娅这个人物,她真的该跟努尔哈赤锁死,名字就叫虚伪CP,不要去祸害其他好男人了。
努尔哈赤很虚伪,他多次试探自己的弟弟,假意要把都督之位,甚至大汗的位置都让给舒尔哈齐,从而逼迫舒尔哈齐放弃自己想要的一切。
但至少努尔哈赤知道自己对不起舒尔哈齐,在青娅和东哥质问他的时候他还能承认自己的险恶心思。
那齐娅这个人物就虚伪得可恨,可恨在于她装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她在泄露了朝廷出兵的情报给努尔哈赤之后,竟然对李如柏说萨尔浒大战只能败不能胜,理由是胜了杨镐会弹劾李如柏父子,输了杨镐就会只想着为自己开脱。
这个逻辑我真的是笑了,只能忽悠忽悠李如柏那种恋爱脑上头的傻子了。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输了李如柏会被问罪,杨镐更要把责任推脱到李如柏身上,相反,赢了的话李如柏还能将功赎罪,免去一死(历史上李如柏正是因为战败畏罪自裁)。
这个剧一直在说那齐娅是一个智慧的女人,既然她这么智慧,那她肯定明白个中厉害,那她给李如柏说的就是假话。
明明是想害李如柏,让努尔哈赤赢,她还虚伪地说是为了李如柏好,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装得楚楚可怜,人畜无害。
这个角色真的恶心到我了,吃里扒外的白眼狼,虚伪到令人作呕,辣我的眼睛!
从小看舒尔哈齐时候就觉得他特别帅特别温柔特别善良 长大以后觉得翩翩公子 举世无双大概也就这样了 很多人都说他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 而且优柔寡断 在我看来他是没有作为一代乱世枭雄的杀伐果断 但是他的品德也足矣担得起儒将一称 我觉得他并不是优柔寡断 而是太过善良 太过忠义他本身没有错 只是生错了时代 他这样的人若是生于繁荣盛世必定是一代明君贤相啊
终于在无数的快进之后完成了对这部剧的二刷(也有可能是三刷或者四刷,上次看已经是很久以前了),评价也经历了从四星,到三星到二星再重返三星的过程。
首先,本剧的服化道和审美的和谐度方面还是很需要提高的。
由于时间跨度极大,大部分演员要从青年时期一直演到老年。
很可惜,不是贴个胡子,换个发型发就算老年妆了。
电视剧和历史不同,短短几分钟就可以代表几十年,所以在时间层次上一定要做好处理。
(孝庄秘史就处理挺好的,宁静就明显的演出了岁月的痕迹,而且妆也一点一点的加重)青娅的出众虽然在于气质和风度,但是容貌从来没有半点变化。。。。。。
在开篇时和马景涛怎么看怎么像多尔衮和他四嫂,而不是夫妻。
孟古也只是换了更加庄重的发饰,样貌妆容一如当初。
当阿巴亥喊出”我服侍了大汗二十年“才让人惊觉,原来电视剧已经快要收尾了。
五大臣的老年妆就更显得草率,贴个胡子,连点抬头纹的妆都不给准备。
唯一比较认真的是娜齐亚的老年妆,眼角眉梢都透露出老年娜齐亚疲累,虚弱, 青春不再。
其次,这部剧的女性服装和发饰种类十分丰富,远超《孝庄秘史》。
可是服饰贵精不贵多,每位大妃/王妃的发饰都像是塑料制品,羽/绒发饰都没有光泽略显廉价,还偏偏一个装扮都有很多饰品,想忽略都忽略不了。
最醒目的一点就是色彩十分鲜艳,而且很多时候都是亮蓝和粉的搭配。
再一次注意到,娜齐亚的服饰反而是最简朴的一个了。
东哥和德音泽的美甲倒是很漂亮,就是不知道明末到底有没有没有美甲(没有查过正史)。
男性的服装数量不太多,来回就那么一两件,反倒省事。
铠甲看起来都是皮革制品,好像比《孝庄秘史》里面高级了很多,在战场上的防护性能也好了许多。
这部剧最大特点就是人物角色性格鲜明,极好区分且绝无重合,自始至终,绝无成长。
努尔哈赤自信,自负甚至有点自恋;舒尔哈齐性格软弱,优柔寡断;储英性格桀骜,由于童年阴影心理扭曲;代善自私且贪婪;皇太极精明有心计;、青娅从容识大体,但又兼具了母亲的身份;东哥,美貌且忠于爱情;孟古善良真诚;娜齐亚兼具智慧和坚韧;阿巴亥活得最真实。
在东哥格格谈恋爱之前,一切都是正常的,按照往常的秘史的套路在一步步地推进剧情。
当东哥格格谈恋爱之后,画风突然变成了言情,“男主男配都爱我”。
舒尔哈齐跑到叶赫去替自己的哥哥向自己爱的女人求婚,这就是四星变三星的开始。
舒尔哈齐想的是不能伤害任何人,即使自己伤心也没有关系,这样的想法看起来伟大,其实很不负责任。
他只追寻自己内心的平静,完全不顾及东哥的感受,好像受委屈的只有他自己。
很可惜,他的委曲求全不会换来任何人的感激,感动的只有他自己。
之后不顾一切私自跑到叶赫去坐牢,给建州带来很大的麻烦,又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总觉得自己是在为别人着想,而不看清楚眼前的事实。
反正他自我牺牲了,自我出局了,你们如果再不幸福就不关他的事了。
孟古嫁给了努尔哈赤,娜齐亚嫁给了舒尔哈齐,努尔哈赤为了东哥自残,剧情就变成了“女主女配都爱我”,画风彻彻底底的变成了努尔哈赤与东哥相爱却不能的局面,马景涛与陈德容这两位演员终于再一次在古装剧中重逢,展开了他们的爱情。
因为实在不能忍受那绵绵的情话与被感动的爱意,自此三星变两星,开始了快进之旅。
东哥的感情是真挚的,她对舒尔哈齐的爱是真的,她后来对努尔哈赤的爱也是真的,她的眼中没有叶赫百姓,没有她的哥哥,她只忠于自己的感受,在这一点上她和舒尔哈齐是一样的,动不动就有说走就走的”旅行“。
理智这个词,不存在的。
又或者说,他们两个人的世界很简单。
好在,他们的社会阶层允许他们过分的关注自己的感情世界,他们不愁衣食,有人服侍,相貌出众。
在东哥格格成为农妇的那十年,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的感情世界就相当没有波澜啊。
整部剧还比较能看的就是青娅和娜齐亚,在那样一个女人是男人的附庸品的时代,充分展现出了独立思考和冷静处事的能力(可能在真正的历史中概率比较低)。
可惜这两个聪敏的女性活得最艰辛,她们懂得察言观色,懂的大局为重,却无法活出自由的自己。
她们的眼中有亲人,有朋友, 有她们爱的人,她们从不会让自己的感受凌驾于他人之上。
娜齐亚的每一次出嫁都并非她的自愿,但她都默默承受了,尽好自己作为妻子的本分。
当舒尔哈齐临死之前,喊得名字是娜齐亚而不是东哥的时候,不得不说这里面大有玄机。
青娅清楚地认识到她的丈夫在她面前自卑,始终不能忘怀被逐出佟家庄园。
她的丈夫对她不是爱情,最多是尊重还有几分忌惮。
青娅在大金后宫活得如履薄冰,保护着自己的儿子储英,也要应对好与五大臣的关系。
当她为了自己的儿子骄傲的时候,当她为自己的儿子而放弃了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当她反复的说储英会孝顺他的汗父,她不是没有疑虑,但一个母亲的天性又使得她不得不选择”天真“一点。
是娜齐亚和青娅支撑起了这部戏的非言情部分,也是从二星变为三星的原因。
孟古大概算得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不是看不到现实,只是她的自尊,她的高贵不允许她向现实低头。
她善良温柔却不懦弱,她敢于在第一次见到努尔哈赤的时候就拦住他的马,内心是何等的勇气。
她可以为了保护她的叶赫人民来到建州,她会下厨为青娅做菜,她曾如此积极地面对生活。
孟古夹在叶赫与建州之间左右为难,而这一切在那一纸婚约之前都本和她无关。
孟古的第一场戏是她踩在纳林的肩头去救助一只小鸟,多么善良的少女,值得纳林放下叶赫贝勒的架子去疼爱,即使纳林是一个精于谋算的人。
阿巴亥是戏里面最认真生活的人,她对形势有着最正确的认识。
她对努尔哈赤可能不是最纯洁的爱情,但是她并没有以死反抗。
呆在努尔哈赤身边,得到他的宠爱,教育好自己的儿子,保住自己在大金后宫的地位,成为大妃,这些目标清晰明了。
这就是四星、三星、二星又到三星的过程,剧中有太多的戏份都纠缠在了东哥的爱情,而不是太祖和他的大金。
大玉儿作为满蒙第一美女辅佐了三位帝王,而东哥作为女真第一美女硬生生把这部剧拗成了言情。
多少情节都是靠着东哥的爱恨情仇来推动的!
这部剧的感情线错综复杂,远非《孝庄秘史》与《皇太子秘史》可以比。
后两部剧,每个人的爱情都很简单,不会变来变去,线索单一。
虽然感情得复杂程度会使每个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但电视剧也不能全部用来塑造人物而忘记讲故事。
如果问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电视剧,《太祖秘史》一定是其中之一;如果问我陈德容演的角色里我最喜欢的,也绝对少不了东哥的身影。
关于《太祖》首播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
每天做完作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两集。
酷爱历史的我是冲着剧名去看的。
清太祖努尔哈赤,一代天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样的英雄是我所崇拜的,这样的历史是我所向往的。
但纯粹的历史叙事显然不是秘史系列所追求的。
恢弘的历史画卷之下,不仅有血与火,还有情与爱。
亲情、友情、爱情的交织与碰撞,是本剧最大的内在张力。
最唏嘘的是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的兄弟之情:故事的前几集,他们相依为命,兄友弟恭;然而因为东哥,兄弟间有了隔阂。
后来,努尔哈赤成了汗王,弟弟还是当年的弟弟,哥哥却不是当年的哥哥了。
但是,当舒尔哈齐被褚英的刀刺中倒地临死的时候,努尔哈赤紧紧地抱住他,不让血流得更快;舒尔哈齐安心躺在他的怀里。
那一刻,兄弟又是当年模样…关于东哥她有倾国倾城的容颜,是叶赫第一美女;她有不输男儿的智慧,得东哥者得天下。
她钟情于温柔多情、善良单纯的舒尔哈齐,却也被努尔哈赤的痴情和抱负打动。
徘徊于兄弟之间,想爱却终不能爱。
她是叶赫格格,叶赫亡了,她的心也死了。
从今以后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复仇。
可她却发现自己爱上了努尔哈赤,知道努尔哈赤会是一个有作为的好帝王。
背负着国仇家恨,想忘却终不能忘。
这个女子,美貌与才情并重,善良与智慧集于一身。
与无数普通女子一样,追求的不过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奈何天意弄人,爱不了,忘不掉,于是只能选择离开。
这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当别的民族崛起的时候,自己内部却在打内战。
那么结果就只能是两败俱伤。
我觉得应该先把内部的不安定因素解决了,然后才能对付外面的威胁。
假如宋朝和明朝本身都很强大,又怎么会给别人机会。
自己不争气,腐败无能造成农民起义,正好给了外敌机会。
战争中倒霉的总是百姓,普通人想置身事外估计只有移民到美国去。
东哥因为舒尔哈齐太过美好,所以他的一生就尤其让人痛心,他似乎得到过很多人的爱,却从未得到过一次完整的爱,他以一颗良善之心对人,却被他生命中至为重要的人一次次利用甚至是抛弃。
他本该是最幸福的人,却一直与幸福失之交臂。
东哥是爱过他的,这毋庸置疑,舒尔哈齐和东哥之间有过一段最美好、最纯粹的爱恋,这是唯一一次,真真正正完完全全属于他的一段爱恋(感谢东哥),纵观舒尔哈齐的一生,这段感情当然值得他记一生。
遗憾的是,她最后不爱他了,这当然怪不了东哥,是舒尔哈齐先放弃了她,一次次放弃了她,最终放弃了她。
她如他所愿爱上了他的哥哥,但她没能幸福,所以舒尔哈齐更怜惜她,毕竟这段感情里,一直是舒尔哈齐对不起东哥。
假死多年的东哥突然出现,亲眼看着自己的部族被灭,亲眼见着自己的哥哥被逼自焚,她的心中有恨。
舒尔哈齐爱她、怜她、愧对她,他想要帮她。
诚然舒尔哈齐有长年被兄长压制的怨气和积年的不满,可他兵变的最大原因还是她,他知道她的恨,他要帮她化解这份恨。
他要获得最高权力气以恢复她的部落,然后带着她去中原,实现他最初的诺言。
可是东哥拒绝了,向他坦诚了自己的心,她的心已经寄挂在了另一个男人身上。
他说他不在乎,他只要天天见到她就好。
她还是拒绝了他,舒尔哈齐却没有因为东哥的拒绝而终止兵变,最终被关进了地牢,等待着处斩的指令。
他素来疼爱的侄子褚英为了自己顺利登上汗王位,所以要他的命;他最爱的哥哥努尔哈赤为了自己的江山大业,不希望他活下去。
并肩共战数十年的五大臣为他求情,最后为保全自己而噤声;尊重若母的嫂嫂青娅为他求情,最后为了成全自己的儿子而离去。
相伴数十年的枕边人春儿原来也是嫂嫂安插在自己身边监视自己的一枚棋子。
甚至在皇太极有心为舒尔哈齐求情的时候,东哥会教会自己的侄子审时夺度,先为自己谋划,顺从当权者的意图。
他不是任何一个人的“最重要的人”,所有的情意都敌不过权力二字。
最后还是东哥亲自去求了努尔哈赤,那个权力的最高统治者,她用自己的命换来舒尔哈齐的平安。
而在赴死前,她去地牢里见了舒尔哈齐最后一面。
那时,舒尔哈齐正在熟睡,她没有叫醒他,站在他的身边默默流着泪。
我不知道舒尔哈齐醒来时的满脸泪水是她的还是他的,他睁开眼,疯了一样叫着她的名字,他知道她来过,他恨她不肯让他见她最后一面。
东哥心中还是有他的。
诚然她最爱的是他的哥哥,但她未必就不再爱他了,只是,爱和最爱,总还是有个差距啊。
来看赵鸿飞的 剧情不要太狗血😨
重温老剧 还是老剧好看啊 喜欢舒尔哈齐、那齐亚~
好怀念这种风格的剧啊!现在能不能不磨皮不加那么多滤镜啊!
关系太混乱,努尔哈赤太自私
狗血爱情小过场太多,战术谋略大戏太少,一些人物的行为逻辑不是特别立得住。主题曲和片尾曲十分上头(真的是褒义)。以后谁再黑马景涛我跟谁急
这个努尔哈赤魅力真大,那么多女人为他付出牺牲。。。以及陈德容真的老了。
没什么理由
起点大男主,但是小马哥把握的还挺好的不油腻,让我信服他是一个让女人着迷的英雄
《装哔姐脚踏两兄弟并在妹月子期going妹夫的淫乱琼瑶风》,话说琼瑶这种专门传播出轨、劈腿、乱伦的祸害终于死了,死得太晚了,琼瑶的后辈也会全部惨遭报应!
寒假终于把这部剧看完了,这部剧男主人设不同于当下流行的圣父人设,塑造了一个杀伐决断,血性霸气的开国帝王,人设很带感演员也演得很有气场,不得不说马景涛演技还是不错的。五个美女也各有特色,最喜欢阿巴亥和那齐娅!
秘史系列是不错的。
陈德容
肯定又是谈情说爱的努尔哈赤,台词搞笑了
当年最喜欢孟古,这版的感情纠葛属于比较野性原始的。小时候一直以为都是乱编的,后来一查资料,清初那些大妃,阿哥,部落主之间的纠葛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就觉得其实是一段很有意思的历史。叶赫老女确有其人哪,利用自己的美貌野心谋略游走在各部落之间,算得上奇女子了。
舒尔哈齐啊舒尔哈齐,你最敬爱的哥哥PUA 你,你深爱的东哥不要你,你一心一意对待的那其娅并不爱你,春儿嫁给你是为了监视你,你嫂嫂防着你,你的侄儿构陷你……啊啊啊……舒尔哈齐,让我爱你吧!让努尔哈赤一个人打拼他的大金吧!我只要善良、深情、重情重义的你!我的舒尔哈齐啊啊啊!!!(仅赵鸿飞版)
秘史系列只喜欢这部和孝庄秘史
這部裡的努爾哈赤就是綠茶男始祖(/‵Д′)/~ ╧╧
3.5星
人物关系也是真敢编,看看剧情就好了。。
演技在线,造型还可以,整体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