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片无论在电视剧还是动画都非常吃亏,发力点确实应该在人物情感。
为了失踪的母亲去比宇宙更远的地方,并没那么苦心孤诣,而是意气风发,达到目标后失落迷茫,“近乡情怯”,却终于被自己多年来射出的箭击中。
虽然动画中说得不明白,但去南极是一个失怙少年希望走出旧时创伤的决定。
不过真正让她走出阴影的并不是看到南极,而是为了这个目标努力的过程。
一分一厘,聚沙成塔,她离南极越来越近,也离那个等待母亲归来的原点越来越远。
邮箱的信件喷涌而出,等待彻底终止,这是最后的最后的诀别时刻。
不是没有其他办法,是还能这样下去,但做了这个选择。
她其实已经获得了前进的勇气。
“没有退路才是真正旅途的开始。
”
女高中生去南极需要几步?
首先,想去。
其次,准备钱。
然后绑架一个能去南极的朋友。
当想做某件事,想办法解决目标途中的困难,比忍住不做这件事容易!
(我是在鼓励自己啦)在南极,和朋友只(能)做“活下去”这件事,多么纯粹的天地啊。
谁不想和朋友一起旅行(大哭)。
片头和标题动画、片尾彩蛋比正片更精彩是怎么回事!
如下:
可惜关于南极还是稍嫌不够。
《比宇宙更远的地方》动画简评 比宇宙更远的,怕不是你那颗炽热的初心!
《比宇宙更远的地方》。
如果不算卫宫饭的话,可以说令人无比期待的一月新番就从此拉开了序幕。
本番是由madhouse;花舞少女いしづかあつこ(石冢敦子)监督;系列构成·脚本花田十辉;虎纹鲨鱼原班人马的制作的原创动画。
水濑祈、香菜、井口裕香、早见沙织献声。
讲述了一个少女X南极的旅行物语。
我们的女主,一个神经略显大条,心中有野马但却是个乖乖女的小姑娘,曾经梦想着上了高中以后要做一些出格的事,比如翘一次课,来一次没有目标的旅行。
后来把这事就给忘了。
直到高二的时候,偶然间从以前的日记上,才看到曾经自己写下的期许。
门前流水尚能西,少女于是决定立刻付诸实践,去东京!
明天就去!
然后就在一段激昂的洋溢着青春热血的BGM中因为下雨取消原计划。
随后就命中注定般的结识了我们另一个女二黑长直,女二因为母亲在南极失踪的原因一直向往极地,女主被她的故事打动于是两人相约一起去南极。
大致就是这样的故事。
画风稍有开光油腻,不过从月色真美回来之后,这种画风应该不难接受了才是。
动作细腻背景精致,如果稳定发挥的话,质量上应该是不用过多担心。
而且这番幕后是文部科学省和国立极地研究所。
从OP的板报、灯塔、破冰船这样遍地的自然地理元素来看,今后应当少不了会有严谨的甚至带有一点科普性质的科学素养加持。
这也让小爷对这部番产生了一些别的的遐想。
另外实际这个船每年秋天不执行科考任务的时候会在日本各地展开上舰的活动。
即便不去广岛。
在关东的话,他也会在他的母港横须贺港公开展出。
而无论是走向百合,成为“摇曳去南极”,还是走向科学成为“百合三千问”如何在百合和科普之间取得一个和协,都十分的令人期待。
而政府机关和科研机构的助推,应该也不允许这么浪费这么好的一个激发人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的机会使这部番成为一个百合日常的。
至少也要是一个能够令所有人愉快的水平。
小爷十分看好。
冷笑话一样的笑点、出色的人设、自然科学的题材。
无论你是被这部番的哪一个特质吸引,还是像小爷一样抱着一月番开局大作的怎么也要看三集的心态点下追番的按钮。
在女主翻开日记本的下一页,看到“青春する”那四个字进而嚎啕大哭的时候,或许都感受到了心头一颤。
从馆林到吴市,可以坐东武伊势崎线的有料急行直达东京的北千住,换乘东京地铁日比谷线到上野,随便坐两站最短2分钟一班的山手线或者京滨东北线到东京车站,要一个半小时。
从东京坐上中途停靠广岛的开往博多的希望号新干线,每小时有四班之多,如果愿意在新大阪换一下车的话,每小时则多达12班,几乎随到随走,再花费三小时五十分。
再坐吴线的各停到达广岛县吴市另需42分钟。
全程约22000日元。
算上等车最短仅需不到7小时。
假如你愿意早上五点以前就出发的话,到了广岛还能赶上午饭点来顿正宗的广岛烧。
而如果六点前参观完毕的话,可以赶上末班车在午夜时分回到群马,想要日归也并非不可能。
另有晚上八点半从东京开出隔天早上九点抵达广岛车站的夜行巴士,几乎可以伸直了躺的三列独立座位单程仅万円有找。
这也是很多缺钱的日本年轻人出门的首选,其中不乏拖着粉色复古旅行箱的lo装萝莉。
别看好像要倒车很久的样子,每一个换乘点却都没有离开都会区的便利,这简直是除了钱以外毫无技术难度的一个旅程。
但就是这样,少女做出了多大的心里斗争。
又有多少人连迈出这一步的勇气都没有。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好,一场肆无忌惮的恋爱也罢,哪怕是在二次元理性蒸发(微信公众号:futa404)写下自己第一篇千五百字五张图的动画随笔。
(PS:配图我额外添加了。
by观)说不定飞机会坠毁,说不定新干线会爆炸,说不定陨石会掉下来。
我们已经为自己找了多少借口而不愿意付诸行动。
一拖再拖,拖到根本就把这事给忘了。
转眼心已暮垂,到了不得不为了繁殖而相亲的年纪。
现在有能力前往小时候想去的任何地方,有能力拥有小时候想要的几乎任何东西。
去吉野家只吃照烧鸡排不吃饭、一晚上干掉一盒可爱多、整整打上一通宵的XBOX、只为了一个展子飞一趟东京……看上去好像生活也就这点追求了。
然而发现,是不是该买个保温瓶了;冰淇淋吃两根就要拉上几泡水;游戏,也没什么好玩的了;啊,又要去东京,好烦啊。
futa404.com/23629.html等到有钱有时间了,却发现已经不想去桂林了;等到想起还有诺言要兑现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没有女成朋友了;等到羽翼看似丰满了,却发现已经宅成一坨常温下是固体的能量储存库了。
无论女主这份热枕,只是这部番的一个引子,还是会持续到他们真正踏上南极冰盖的那天。
能够让已经趋于安逸的小爷心头颤这一下,就追下去了。
所以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趁你还年轻,就像那残酷的天使一样,少年啊,变成神话吧!
.文/道啊道道道微信公众号:futa404原文地址:http://www.futa404.com/23629.html
1.乘坐与平时方向相反的列车,去看没看过的风景(四星半)2.在动,我的青春在动(爆星)3.清晨的阳光下,友谊在敲门(五星)4.被关闭的家暴之门,狗头(四星)5.绝交无效(四星)6.固执己见有什么不好?
(五星)7.窘迫的、坚持的人(四星半)8.狂风巨浪中的大笑(四星半)9.无数次破冰终于换来的,活该!
活该!
活该!
(五星)10.nei(四星)11.这就是伤害我朋友的代价啊(爆星)12.妈妈(五星)13.一定会再次启程(四星半)
卖点是女高中生去南极。
OK,前面几集准备去南极描写得非常好,节奏又快又劲儿,在众动漫中显现出少有地顺畅、丝滑。
但等到了后期抵达南极时就一下子卸力了。
她们刚下船,双脚结结实实踩在南极冰雪上时,导演用音乐、白茫茫一片大地、笑容渲染她们的兴奋激动,但我完全没法感同身受。
那可是南极啊!
怎么搞得像去其他普通地方露营似的,还花了很不必要的篇幅大肆交代日向的人际受困什么的,再细究还会发现,其中两个女高中生完全化为背景板了……那怎么会这样呢?
究其原因,是女高中生和南极两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没处理好,或者说软色情的女高中生和广袤无垠、严酷寒冷的南极本来就是矛盾的嘛(其矛盾程度甚至超过30岁姐姐们与女团),编剧能力不够怎么办呢?
只好把南极这个点浪费掉,用女高中生们来消解南极啦。
要我说,要么就让她们去不成南极,但这种去不成的失败在她们的青春中也自有意义留存;要么就只设置一个女高中生,然后安排她去南极,再用南极来消解她女高中生的身份。
当然,也可以两者都不消解,那样就有《漂流世界 地球下课后》的味道了。
从知道这个片子,到刚刚看完第一集,一共有将近3、4个月的时间。
每次打开看几分钟就关了。
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因为害怕和惭愧是的,害怕、惭愧。
对于这个片子,除了豆瓣评分的9+之外,看过几个短剧评。
所以之前并没有足够的了解。
看了几分钟之后,我知道这是一个关于友情、青春、梦想与现实的故事。
我就是因此害怕了。
我今年过年35岁,青春已经不再,仍然是个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临时工。
除了年龄,我和主角一样,从“‘上高中之后’总想做点什么、至今为止从未做过的事情、感觉很厉害的事情,但是我什么都做不到,一到关键时刻就害怕,然后放弃。
”因此我非常的惭愧,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茫然没有目标,是可以原谅的,而我至今如此……但是主角,遇到了她命中注定的“勇气”,虽然没看完,但我觉得最后应该是在朋友们的陪伴下,他们实现了各自的梦想。
因此我非常的害怕,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有朋友、勇气去实现梦想,而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不做,看到这样的正能量,我会本能的退缩、害怕。
回归这部片子,虽然只看了一集,但我相信,这是一部描写关于青少年的梦想与现实的冲突,但在朋友们的相互扶持中,克服困难实现梦想的故事。
为了一个目标,无视身边各色人等的嘲笑,一直能努力,是一件让人敬佩的事情,即使没有成功,这个过程中付出的辛苦,得到的东西不是假的。
我是一个很被动的人,从高考之后,我就不记得自己是否还有过这样一种努力的过程了。
片子里出现的朋友们告诉我一个道理,在一次以遥远目的地为目标的旅途中,朋友的陪伴是很关键的。
而我现在的朋友们,都有各自的生活,而轻微社恐的我,又抗拒在旅途中寻找新的朋友,那么我想成为“我想成为的人”,这段旅途中,我会是一个人。
当我成功的那一天,我肯定会和别人讲,这个过程中,一个人真的好难。
然后听别人对我说,我真伟大。
而现在的我需要做的,是坚定地迈出第一步,就像主角踏上那列新朋友的新干线,这是零和一的区别,让自己破釜沉舟,让我不存在的青春再次舞动!
基本每集的弹中幕都有人刷“名言”以及进行乐此不疲的“复读机”行为。
这部番的台词说不上多么优美多么深刻多么声嘶力竭,但设计得很走心,很戳心,与剧情场景切合度很高,起到了恰到好处的升华作用。
这里放上一些个人很喜欢的台词。
不按剧集顺序。
1.当代鲁迅,名言制造者日向。
也是吸引我追番的一大原因。
2.关于友情,在聊天软件应用广泛的今天可谓很真实了
3.说出了一直想表达的东西。
老子要出去玩啊岂可修!
4.关于友情,称呼朋友有多容易,分开就有多自然
5.义无反顾,出门去
6.全篇最写意的段落
7.关于朋友,或许不需刻意维持的友谊才最为真挚吧
8.日向支线,很用力,很动情的一段话
9.名言制造者日向再出金句
10.完美的点题:南极一片没有藏身之处的地方,也无需藏起对待彼此的真心。
报濑也在此卸下了负担。
11尾声。
看完之后,心境一时开阔。
感觉有必要约上三两密友去一趟南极,吃极地刨冰。
青春 友情 旅行 决心 当这四个词结合在一起时,不论什么样的故事都被赋予了值得回忆的价值。
“一定要去南极呀!
”这不仅仅是关于南极的故事,也是少女友谊的故事呀!
对于真正的好友们来说,有不同的目的地,距离与时间永远不会是阻碍。
小决和小惠,就是这样的关系吧!
“看着屏幕 有时哔的一下 出现了已读的标记 有时回点什么 有时回得很快 有时回得稍晚一些 有时是在半天之后才回 每次看到这些 总感觉我能理解 啊 她现在在学校 她在睡觉 她想回信却又不知该回点什么好…之类的 我知道她脸上是怎样的一副表情 很奇怪吧 对我来说 朋友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无需担忧的关系” 真是太喜欢小决这番表述了!
就算不在同一个地方,就算目的地不同,就算暂时分离,我们也是心灵相通的,“因为有着同样想法的人,立刻就会察觉到” ,我们互相依赖,但也彼此独立,要一起发光!
对于目的地相同的好友们来说,为了同一目的地而一起努力,相互支持,相互支撑,“只要和大家在一起,就算在北极或许也一样”。
真是太喜欢她们四个的友情了!
相互支撑的同时,也会给彼此留有空间,“并不是只有做些什么才叫为他人着想 ,什么都不做也同样是在为他人着想” “互相能够放着不管,这也是好朋友的证据”。
所以说,这南极之旅,是她们的青春之旅,也是她们的成长之旅呀!
南极好美呀,不仅仅是自然之美,更重要的,是和你们在一起呀!
但是未来,也许我们的目的地又会不同,但是,“就算不能在一起,也还是能在一起,因为我们已经是我们了!
”
青春应该怎样度过?
《比宇宙更远的地方》给出了一个标准而细看下非常不同的答案。
标准在诸如远方、决心、友谊、羁绊这样的关键词,与众不同在——这里的青春,不知为何充满了“证明”的味道:要让所有认为我们去不了南极的人看看,我们最后去了南极。
去南极这件事不仅是对她们自己重要,同样也是对他人“我拥有青春”的一种宣示。
过往的青春片里,凉宫也好,轻音也好,四叠半也好,甚至像少年同盟,主人公们都更独立与自足,他们“拥有”青春,因而不用宣示,就自然地展现了“青春正与负的凝块”(转引自南妹转引自S1)。
凉宫虽然深深恼火于校园生活的无聊,发出寻找外星人、未来人、异世界人或者超能力者的宣言,但是谁能否定她正是青春的涌动本身呢。
而另一个向度上,像折木和比企谷八幡这样的男孩子,虽然在整部作品里慢慢改变,但也是自足的,并不会否认自己灰色的生活,而想要过某种更值得一过的青春。
《小南极》里则有一种久违的“去占有青春”、“要努力让青春充满回忆”、不要伪物而要“真正”的青春的感觉。
因为“没有”所以想要“有”,并且想要给别人看自己“有”,满溢着迷人的对自身匮乏的知觉和不知觉。
所以我看完第一时间的感觉是,这个片子的peer pressure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麻理想要旅行的动力,和小恵的关系,报濑对他人冷嘲热讽的在意和不在意,踏上南极土地第一瞬的“嫉妒吧、怨恨吧”,日向不上高中直接考大学的打算,报濑代日向面对田径部说出口的“已经向前走了”,都在真心的同时,脱不开向他人宣示的意味。
比较例外的是结月——既有身为童星的经验的丰盈,又有正常女孩子的青春的失落,所以反倒是正常层面上的补足。
在动画里看到这样的作品,有种特别的真实感。
寻求冒险的主人公以为自己是贫乏的,但不知道从哪一刻起就忽然变成传奇,自给自足无需别人肯定。
竞技系少年漫画最后一定要回到“爱”这个主题也是这个道理,要爱篮球,爱棒球,爱排球,爱将棋,爱花牌,爱那个让你痛苦的东西,因为只有爱才是one thing ends in itself,依傍自身而不用假托旁人的,换言之是纯粹的。
《小南极》如此特别,在报濑母女间真挚的亲情下,在四人组建立了那样深的羁绊和拥有了各种珍贵的回忆后,证明与宣示的意味都没有消却,意义内寻的部分完成后,是有了充足的底气和骄傲,但却依然要通过想象外界的确认才能最后达成。
而这个想象的过程,《小南极》完成得如此顺畅。
虽然只有一部还很不好说,但说不定是一种时风悄然转化的征兆。
过往的动画主人公,尽是些不需要外界肯定就自动获得了肯定的人,他们所象征的,大概是在人与人汲汲营营的关系里,大家更向往的勇敢的裸露与不迎合他人依然被爱的强大的自我。
而现在的主人公,则是生活在众人之中的,永远需要他人。
或许看动画的我们,已经对于“人需要他人承认”这一点,接受的更理所应当,更不痛苦。
就,从这个讲述友谊的片子里,看出了一种“我就是要你承认我”并对这种需要丝毫不羞愧的坦然,为此堂堂地努力着。
作为一个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从peer pressure里超脱出来的人,觉得这样真是勇敢啊。
现在已经是太空时代了,人们可以搭乘太空船到达月球,却永远无法探索人们内心的宇宙 。
——出自电影《大佛普拉斯》
一起去往比宇宙更远的地方 虽然有为《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宇宙よりも遠い場所,简称《去南极》)写点儿什么的念头是挺早之前的事情了,但开始真正着手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正巧赶上霍金的去世,这也让我突然回想起了导语中提到的那句电影台词。
人类如今的科技水平早已超越当年登上月球的时代,可是人心的距离依然遥不可及,还是那样的难以企及。
或许正是因为对此深感无奈吧,所以才会那么容易地被《去南极》触动到,搞得我看每一集都会留下眼泪,所以即使这部番套路满满,即便它描绘的青春美好得不真实,但我仍然想不顾逻辑地写下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仅此而已。
《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不是一部讲述如何去南极的科普动画(当然,它的协力单位包括了科学省和极地研究所,所以大部分内容还算是科学的),它的作画也不如同季的某部新番精良,但它所展现的四名少女的成长过程却足以打动人心。
证明自己、释怀过去、相互理解、学会与他人相处,每个角色都在旅程中完成了各自的人物弧光,让绝大多数观众获得共情,单从这个方面来说,《去南极》就要比那些泛滥的卖萌、卖肉番要高级太多。
#B站房产了解一下(附B站正版在线链接) #以下含有大量剧透,注意绕行!
玉木麻理(小决),一个故事开始时总说着要做些事情却始终无法迈出那一步的人,当我看到这个角色的时候头脑里冒出来的词就是“真实”,这不就是我自己吗,平时会想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最后真正下定决心去做的却少之又少。
现在想想考虑那么多又有什么用,认准一个目标就去做就好了,遇到什么困难再想办法去解决,太过患得患失就什么也做不成了啊。
小决和好友小惠在第5话的对话是这部动画里最先触动到我的一个情节。
当小惠知道小决真的打算去南极后,用了最糟糕的方式想留住小决,当她回过神来明白自己是舍不得小决的时候,她却只能一边道歉一边哭着、违心地告诉小决:“我终于能踏出一步了啊,去往没有你的世界。
”小惠的绝交不单单是因为嫉妒,更多是源于她的不安和恐惧,她太过害怕小决认识新朋友之后就忽视了她,害怕她们的关系因为去南极发生变化,她看到了小决的改变与成长,而小惠自己却还没有准备好走出那一步去跟上小决的脚步,依然想待在曾经的舒适区中,所以她选择了伤害小决,同时更是在伤害自己。
正如报濑所说:“朋友跟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都不同,这种关系很模糊,无论什么时候消失都没有人需要去负责,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自由,才能在一起。
”在第10话,小决跟结月聊天的时候提到了“绝交”事件之后她与小惠的关系,在去南极的途中,小决一直在给小惠发信息,分享路上的所见所闻,小惠却很少回复她,但小决觉得这样就足够了,她尝试着去理解小惠有意的疏远。
而小惠,在动画的最后,她告诉小决自己去了北极,一南一北,看似是地球上两个遥远的极点,却是小惠用一种傲娇的方式告诉小决自己也勇敢地迈出了那一步,她又可以和小决站在一起。
三宅日向,一个几乎每集都要说出一句“名人名言”的学霸,看似总是成天没什么烦恼,但她在学校里却受到了社团的排挤。
日向的问题在第6话的护照事件中开始展现出来,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扛,不想给别人添一点麻烦,不想被别人顾及自己的感受,如果说小惠的问题是过于依赖小决的话,那么日向则是另一个极端,不想去依赖任何人,实际上是将自己包裹起来,试图扮演一个什么都不在乎、谁都不伤害的好人角色。
有类似经历的报濑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别人越是看不起她、孤立她,嘲笑她去南极的想法,她就变得越坚决、越果断、越不在乎别人对她的看法,所以造成报濑在不了解她的人眼中性格很差劲(而日向的坚强则让人觉得她过于善良)。
在护照事件之后,虽然日向真正地融入了四人组里,开始敞开心扉地说起自己的故事,但之前社团的事情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于是就有了第11话的转播事件。
过去伤害过日向的人突然冒出来想获得原谅,日向依然想逃避,她犹豫着到底要不要显得大度一些,但报濑却直接把社团的人怼了回去:“你们就继续怀着内疚的心情活下去吧,这就是伤害别人的代价啊!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好说的,开什么玩笑!
”不得不承认这段台词写得真过瘾,说什么岁月静好,说什么不要小气,凭什么?
受到伤害的人本就没义务去原谅施害者,没有了解就劝受伤的人原谅别人其实是在进行二次伤害啊。
(说句题外话,我们总说的“以德报怨”本身是在断章取义,原文其实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至此,日向在朋友的支持下终于摆脱了过去,直面自己。
白石结月,相对于四人组的其他三人,结月的问题其实是最纯粹、最简单的,就是交到朋友,往深层来说是对“朋友”这个概念的认知。
像结月那样用“契约书”来做出证明友情的存在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但我又特别理解她的行为,和小惠类似,她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乏安全感,何况“友情”真的是太过模糊了,不像亲情血溶于水,不像爱情可以做出承诺。
需要承认的是,每个人对于朋友的界定是不同的,所以这里也不打算展开去说,但我觉得最最基础的一点或许是可以很轻松地在一起聊聊天,没事的时候都可以有说有笑吧,如果连“可以”都没法做到的话,“自由”就无从谈起,于是便没办法成为朋友了啊。
小渊泽报濑,一定要放到最后来说她,没有报濑就没有这次的南极之行,即便OP是以小决“翻身农奴把歌唱”作为开场,但我始终认为报濑才是这部番的核心人物,没有之一,她在去南极的过程中,不只完成了自我成长,更影响了周围的人,促成了他人的改变,不单单是四人组里的其他三人,还包括了观测队队长藤堂吟。
报濑和队长对于报濑母亲之死一开始都不愿去找对方说清楚,回避与对方直接沟通,不是不想说,而是因为她们对于这件事都还没有真正释怀,报濑不愿意去接受这个事实,而队长还在责备自己,即便她其实并没有责任。
第9话里她们在甲板上的对话将二人矛盾的心理展现出来,紧接着就是科考船破冰的桥段,这也预示了报濑和队长的关系从这次对话之后开始慢慢缓和。
什么都不说就什么都解决不了,尝试沟通是破冰的第一步。
第12话中,在朋友的帮助下,报濑找到了她母亲留下的笔记本电脑,她登上母亲的账号,邮箱瞬间被她这几年发给母亲的信件填满,未读信件的数量从个位数涨到上千件,此刻,报濑终于哭了出来,而其他三人则在门外默默陪伴着她。
当报濑剪去了长发,将一百万元留在南极时,她彻底完成了与母亲的告别,接受了母亲的死亡。
她来南极的意义也发生了改变,不再只是追寻母亲的脚步亦或是去打嘲笑她的人的脸,而变为和朋友一起踏上旅程,一起体验旅程中的痛苦和欢乐,一起去往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
#絮絮叨叨的分割线~ 写在最后吧,实际上我本身也是一个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缺乏安全感的人,我也明白像《去南极》里面的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遇到越来越多的事之后,有些人会选择像日向那样将自己保护起来,不去展露内心的想法,有意思的是,小时候说友谊长存是发自内心的,而长大之后更多的只是客套了吧,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吗?
如果必须要选择的话,我希望能成为报濑那样的人,果断、坚强、坚决,同时对他人又是真诚的,即便这种真诚有时候会伤人,我也觉得这要比虚假的友善要宝贵得多。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吧,自己做到自己认为的最好就够了,不要强求他人,不要寻求什么承诺,能成为朋友的自然就会成为朋友,不能成为了就算了,毕竟朋友就是这种随时可以消失的自由关系啊。
这几年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有担心过自己会因此变得冷漠、麻木,但当我看到像《去南极》这类的作品时还能流下泪水,我感觉我还是可以抢救一下。
//沉水友情提示:这番看看可以,切勿盲目效仿!
//在还未开始前就退缩,很挫。
但是,仅凭一腔热血,很难成事。
有的作品负责传递梦想。
有的作品负责光速打脸。
这部番,是前者。
《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 那里是,比宇宙更远的地方—— 虽然想要开始做些什么,却始终无法迈出脚步,就这样升入了高中二年级的少女·玉木麻理“小决”,偶然与向往南极的少女·小渊泽报濑相遇了。
看到报濑那即使被人说“高中生没可能去得了南极”也绝不放弃的样子,小决的心灵受到触动,于是她发誓要和报濑一起以南极为目标……。
——豆瓣
这番的开场,就像《来自深渊》一样。
——我的妈妈在深渊里,我要去找她。
——我的妈妈在南极,我要去找她。
不要在意角色们不戴护目镜和帽子。
不要在意角色们不戴手套和面罩。
他们是优秀的霓虹国人。
可以在南极穿短裤短裙。
可以在南极裸奔。
【滑稽】
乘上与平时相反方向的电车,为了去看未曾见过的风景。
能回头就说明旅途还没有开始,当你无法回头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旅途。
不想让高中生活就这样结束,想去远离这里的某个地方。
离开一直以来依赖的东西,去往一无所有的世界。
去往不知向右走有什么,不知家在何方的世界。
去往明天会身处何处,后天向哪里前进都无法想象的世界。
选项一直都有,但我们选择了这个。
人性中是有恶意的,不要用恶意去应对恶意。
你们就继续怀着内疚的心情活下去吧,你们可是伤害了别人,带给了别人痛苦啊,你们就抱着这种心情活下去吧,这就是伤害别人的代价。
不是只有做些什么才叫为他人着想,什么都不做也是在为他人着想。
互相之间能够放着不管,这是好朋友的证据。
在看到陌生的景色之前,一直走下去吧,因为无论走到哪里,世界都很广阔。
迟到早退装病挂科翘课恋爱……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流言——做过XXX事,学生时代才是完整的。
什么都没发生的一天,是不存在的。
不完整的人生,也是不存在的。
【跑个题】看番时,想起了两件小事:第一件:比宇宙更遥远我十四岁时,也有过,这样说走就走的旅行。
没出国,没出省,只是去了省内另一个城市。
在那个年纪,这已经是了不得的举动。
没有高铁,没有火车,单程六七个小时的长途车,已经很了不得。
对于这样的年纪,南极,确实是比宇宙还遥远。
那时的我,觉得宇宙并不远,每天抬头都能看见。
第二件:自己赚钱自己花昨天在公交上遇到一个自来熟的男生,一路一直说自己的生活。
说他晚饭就是一个煎饼果子,接着还要去加班。
说他干的活特别多,手都磨出茧子了,伸着手让我看。
说他现在要去练习打高尔夫,这样才能教更多的游客。
说他家住什么小区几号楼,周边环境特别好。
说他老板和老妈都会打他,还是外边的人和善。
说他要给自己赚学费,赚不够的话就没法上学了。
我问了句:你多大了?
他说:18。
【跑题完毕】
这番曾被我完美错过,几个画风主流的美少女一起展开的故事,一般都不是我的菜。
后来有人强烈推荐,说是春季番中的一股清流。
于是,时隔数月,我开始补番。
观看之后,去问推荐人,看他有何观后感。
结果,他说,只看了开头,就没再看,根本看不下去。
看来,这番不适合中年人。
这部番讲的是什么?
讲的是——青春啊!
每一集都要跑,为什么要跑?
青春啊!
每一集都要喊,为什么要喊?
青春啊!
每一集都乱来,为什么乱来?
青春啊!
每一集都折腾,为什么折腾?
青春啊!
每一集都又哭又笑,为什么又哭又笑?
青春啊!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一看到这句话,就有无数人想到旅游,想到周游世界。
不要把“世界”定义的这么小吧,世界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大。
无论什么年纪,都可以看看,看看这个每集都像最终话的动画吧。
另,这番有些小细节令人在意。
被排挤的战败国——日本。
被颜色区分开的中国与台湾。
还有菲律宾、印尼。
对于只想单纯欣赏作品的我来说,这种细节就像是吃玉米送肉虫,有人喜欢玉米,有人喜欢肉虫。
各路神鬼总是在孜孜不倦全方位立体式进行价值输出,怎么说呢,我们自己有脑子就最好。
图片均来自douban.com关注微信号『沉水沉水』,收听我的消息沉水为你展示影视、动漫、书籍类原创文章若有合作意向可以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ここじゃない、どこか遠くに行きたい。そして、引き返せなくなった時に、初めてそれは旅になるのだ。一步踏み出す勇気を持ってない私にとっては、本当に涙が止まらなかった作品だった。意地を張って、生きてきて、何が悪いの、何がいけないの。私の中も、また青春、したいの。
四人小队果然才是最有意思的组合,什么 butt control,什么人类圣经通通靠边!感谢石塚敦子,感谢花田十辉!你们才是17年最佳!
质量在线,别的没了。
活泼可爱的4位少女:玉木真理、小渕泽报濑、三宅日向、白石结月,在互相影响下,迈出了那一步,一起乘上了与平时相反的电车,去看未曾见过的风景,去往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南极!憧憬、勇气、行动与梦想!青春开始舞动起来了!!
有点可惜,希望能够再拍一季,像《南极料理人》一样把南极生活的细节展现出来。
离开一直以来依赖的东西去往一无所有的世界去往不知向右走有什么不知家在何方的世界去往明天会身在何处后天向哪里前进都无法想象的世界即使如此也要出发所以说为什么是朋友到底要如何才能变成朋友呢大概…既没有形体也没有语言…什么都没有朋友跟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都不同这种关系很模糊无论什么时候消失都没有人需要去负责怎么这样至少我是这样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自由 才能在一起这里的一切都是赤裸裸的时间也好 生物也好 心灵也好是没有保护 没有藏身之处的地方我们身在其中 将自己羞耻的一面想隐瞒的一面全部展现出来一边哭泣 一边赤裸裸地直面自身一起跨越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冷笑话一样的笑点、出色的人设、自然科学的题材。无论你是被这部番的哪一个特质吸引,还是像小爷一样抱着一月番开局大作的怎么也要看三集的心态点下追番的按钮。在女主翻开日记本的下一页,看到“青春する”那四个字进而嚎啕大哭的时候,或许都感受到了心头一颤。
脚本鸡肋
南极冰回荡的是好美,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好想打棒球,国度伤。
为什么有种一切都没有惊喜的感觉,我是变冷漠了吗,一滴眼泪也没流过,还是我变得咸鱼到了几点,可能在乎的是这个事情的可实施性,感觉是每个普通人都能做到除非天时地利人和,可能这部剧讲解的也只是天时地利人和,没有触动到我吧。
冰封的南极大陆,与日本本土直线距离1.4万千米远,即使是被人质疑、称作异想天开的梦想,四位少女也不顾一切踏上了前往“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的旅行。疯房子制作,NGNL原班人马,值得期待的一月黑马,激动人心的旅行开始了。
三星半。本季另外的黑马,同样受限于预算,作画精度和角色演出都挺直白的。不过好处是情绪很足,虽然只不过是把老题材架在「去南极」的新包装之下。考虑到肯定会有民杂故意给低分,所以多给半星。
3+,没想到还蛮沉重的,有些地方味太冲了,去南极前比后半部分有意思。
很无聊
我越来越不适合看这种治愈番了…名字都忘了叫什么了…笑点和泪点都戳不到我…觉得蛮平淡的,唯一感觉:香菜的配音依旧可以萌出血…然而我也不吃…相比起来我更喜欢她变态角色的配音…也感觉不到和朋友一起实现梦想的激动…我可能真的老了…
前面真的特别好,一到南极之后节奏就不对了,最后两集虽然使劲追回了节奏,但开始的心情又找不到了。
南极之旅在这里还是特殊的,也因此得是完整的。
谈二战那段给我整无语了,不会写剧本就不要硬写,侵略者战败还可怜上了,弹幕还一堆说燃的,给我看沉默了🤗🤗🤗
很一般
6.0,没有很夸张的戏剧冲突,淡淡的人物背后,简单又容易共情的效果,声优和配乐都极其出色,看了想去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