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突袭2】出来蓝光了,剧情虽然说是紧跟着【突袭】后的两个小时,其实前面稍微交代一下剧情就跳到两年后去讲故事了。
【突袭】出来的时候剧情被人诟病,主要是在故事过于简单,但完全不影响观影快感。
于是导演加雷斯在第2集下苦工打磨故事,把第一集的场景引导到了一个庞大的腐败丛生,警匪勾结的黑暗现实世界中,却使得电影出现了明显的断裂感......故事完整了很多,比第一集多出50分钟,但完全可以把中间的50分钟再节简一点。
从监狱里面出来后,就忽然没有男主伊科艾乌斯什么事情了,剧情都放在了脑袋被驴踢的黑2代如何连同外人颠覆自己老爹辛苦建立的黑帮帝国上面。
黑2代在监狱里面与伊科艾乌斯过命的交情,但还是没让他参与颠覆老爹的计划,伊科艾乌斯的卧底工作休闲的不得了。
中间还让第一集中的疯狗--男版莫文蔚大叔出来客串,浪漫的打了一场。
外媒对【突袭2】的剧情赞誉有加,我确觉得反倒不如第一集的粗糙来得干脆利落,来得别有风味,用100万美金拍出来的第一集,虽说简陋粗糙,但在人物塑造上却又带着浓浓的黑色CULT味,没有谁不会对疯狗的两场大战以杀人为乐,把对手打败后拗断脖子的表情有如高潮快感,看得瞠目结舌大呼过瘾的。
【突袭2】的打斗同样非常的出彩,开始监狱混战和结尾的通关大战绝对让动作戏迷们大呼过瘾,导演和幕后武指对动作设计玩出了新的花样,与港片的招式套路不同,【突袭】系列则是几乎彻底的去美感去招式化,加上大量的运用手持拍摄,把故事中角色每一场打斗都是为了活命和要命的癫狂味道发挥的淋漓尽致,让观众充分体验到电影营造出来的那种紧迫感。
港片招式套路在写意浪漫中已经走得太远而近乎入魔,尤其是袁和平在好莱坞为【黑客帝国】设计出子弹时间等的各种慢镜动作后,几乎所有动作片都肆无忌惮的使用慢镜。
一开始还是角色出到什么绝招或者必杀技时候会用一下,到了后来则完全没有节制,逢打必慢。
(只有墨镜王能把动作慢镜用的得心应手)【突袭1】里面伊科艾乌斯使用的CQC近距离战术格斗,棍匕组合一击必杀的实战动作设计令人惊艳回味无穷,不过在第2集中已经难以看到,同时为了使动作场面更有看头,导演舍弃了【突袭1】中简单粗糙的砍刀互劈机枪狂扫的对抗,【突袭2】保留了CQC追求瞬间使敌人失去战斗力的技击动作技巧,近乎泛滥的使用各种拗断关节,断手断腿的实战动作,还在动作设计上加入了极有特色的人物,伊科艾乌斯通关大战对阵的残疾兄妹,尤其是喜用钉锤的墨镜妹子战斗力惊人,毫不吝啬的给了她充分的血腥杀戮场面,手握双锤,正手敲烂脑门关节,反手勾断脊梁咽喉,一双钉锤用得出神入化。
一个姿色极佳的软妹子拿着钉锤残暴嗜血的击杀对手,所到之处不是骨头爆裂就是勾肠断肌,这种视觉和心理上的差异怪诞感带给观众极具震撼的冲击力。
因为【突袭1】的成功,导演加雷斯拥有了更多的拍摄资金,电影中的世界不再是简陋肮脏的贫民窟灰暗味道,随着黑帮高层的出现,电影场景移入了精致豪华的写字楼办公室内,几个黑帮的办公室都设计了红色背景,对黑帮的嗜血性有了明显的暗示。
导演加雷斯在场景和动作上长镜慢镜交配使用,还玩出了一些很刁钻的角度来拍摄动作场面,开始拍出了自己的动作风格,在一部以快打快的动作片中居然多次的使用了缓慢拉近镜头近乎静止的画面,电影后段伊科艾乌斯在车内一人对抗4人,镜头从车内换到车外,又随着打斗移入车内,居然一个长镜完成拍摄。
他的手持拍摄不仅仅跟踪运动场面,还经常在运动场景中运用环绕或者颠倒的跟踪机位,巧妙地借助天花板或者地面上的水渍,镜头围着角色游走一圈后又回到原来机位,带给观众新鲜的画面冲击力。
【突袭】系列黑暗残酷实战风格对动作片影迷来说简直就是一场2个小时的世界杯一般的狂欢。
剧情其实真的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只需要坐在屏幕前看着他们打出让我们肾上腺激素瞬间爆表的动作场面,看着他们打得断肢残骸,骨头爆裂,血喷千里,带给我们无与伦比击杀对抗的高潮快感,电影已经成功。
【突袭】系列绝对是动作片的标杆,而【突袭2】则肯定是2014动作片中坐第一把交椅。
(有一个情节真的挺碍眼的:伊科艾乌斯被一伙凶徒追杀,在中餐馆中大打出手,被他按在铁板上面烧烤的那个倒地后露出了警员证,实在不明不白)(BTW:因为【突袭】疯狗的一鸣惊人,雅彦大叔已经参加日本导演三池崇史与市原隼人时隔6年再度合作的新片《极道大战争》。
他将扮演名为“狂犬”的恶角,雅彦大叔饰演最强敌“狂犬”是个全身布满纹身、充满野性杀气、传说中将黑帮老大神浦碎尸万段的恶魔,是主人公影山(市原隼人饰)的最恶宿敌。
)
记得前几年看《突袭1》的时候就觉得挺2的,剧情上。
今年2出来了,反而看着不2了,也许是1已经在心理上把底线拉得很低,所以只要不比1差,那我心理上是能接受的,毕竟,刚刚出来的《冬阴功2》让我对这类片子本身的抵御能力就强化了一个档次,所以,尽管来吧。
看非英语又非汉语国家的片子就是这样纠结,看着双语字幕,说出来的却是他妈的另一种语言,让你有三语系的感觉。
真实的监狱是这个样子吗?
一群犯人跟受了谁的指使似的,不要命的往前冲,一个犯人就像李连杰似的,闯关似的往里打,没狱警,犯人们也不怕死,他们是受了多大的诱惑才用性命相搏啊。
老二刚被安排在一个陌生房间,他就把藏着的卡拿出来打电话,不怕监控吗?
哦,对了这一切都不过是做做样子。
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什么一逃跑就要往死胡同跑,好人总是能翻过去,坏人总是待宰羔羊。
要饭的用一句话就可以形容了,他出场就不咋风光,没多久就作为一代旧臣被屠戮,那句话叫做:乱棍打死老师傅。
那女的是一个聋哑人,还瞎了个眼,可是你看她做的事情,完全是报应啊,她另一个眼应该也瞎掉啊。
这几拨人都让这小伙子干死了,虽然他有主角光环,可是,他为啥啊?
他太卖力了,而且主角光环亮瞎狗眼啊,他明明已经不行了,结果一个buff,又满血复活,艹,他是人是鬼。
等这一切结束,日本人来了,发现他已经解决了,擦,擦,擦,算了,到这儿已经看完了,想重头不看都不可能了,这片子打得是比较爽,可是爽过之后满满的都是空虚啊。
一开始,我以为是一个无间道,然后演变成一个监狱情仇,然后变成忠奸人,然后是拳霸,然后是弟报兄仇,再然后是里通外国假装教父,再到最后,我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了,大杂烩,乱炖,反正就是看谁不顺眼,抄起榔头,改锥,小刀,锄头,棒球棍,反正就是在一个现代化社会非得用原始农具来打打杀杀。
看了突袭2,真不能自吹自擂了,说中国功夫片怎样怎样;看了伊科的动作,再不可自高自大,夸甄李的招术如何如何.无论是场景的安排,动作的设计,还是镜头的调用,音乐的渲染,这部电影都高过众多的中国动作片.中国动作片这几年来乏善可陈,不是欺骗观众,就是意淫自我.打着各种旗号,招摇过世,最终一个个被观众的口水淹没.好就是好,烂就是烂.看突2的时候,从头到尾,连眼都不敢多眨两下,生怕漏了什么精彩画面.这两年东南亚几个国家为领土,跟中国争来争去,现在看样子,连电影也受到危胁了.唉,老大真不容易做啊!
应了那句老话--最好的一个永远是下一个,而这下一个,谁都可能是.醒醒,醒醒啊...
以笔者浅见,即使都是动作片,不同的演员与剧情加上不同的观影需求,所拍摄出的东西是存在相当大的差别的:以打戏见长的动作演员不应该过分苛责于演技的精确度;而在动作戏份不十分火爆的前提下,对故事的叙述,情节的拿捏也就显地尤为重要了。
比如在《拳霸》系列里感叹托尼贾拳法的同时还要吐槽一下他那张万年面瘫的脸?
相反地,在《黄海》中仅仅由于有了那场猪骨大战,我们就可以毫无压力地夸奖这是一部优秀的犯罪动作片嘛?
诚然,那个场景的经典度完全不逊色于《老男孩》中的长镜头巷战。
但若没有河正宇金允石两人精巧的表 演,以及导演对整部情节的把控,它又怎能获得韩国百想艺术大赏评委们的青睐呢?回到本片当中,全片一共150min,相比第一部足足多出半个多小时(基本都用来了铺垫故事)打斗场景也从前作的楼房中拓展到了:监狱, ktv ,街道,公车等多个地点。
可以明显地感觉出制片方在续集的制作上有着更宽裕的资金,使得场面、道具、特效、音效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打斗场面也更具有观赏感。
刀刀见血,拳拳到肉,冷兵器与枪支交叉使用加上乌艾斯过硬的武术功底是传承上一部的经典,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加入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角色:只为家庭的流浪汉,忠心耿耿的保,颇具浪漫色彩的哑女与棒球少年使整部剧显得不那么的苍白,昏暗。
这片子跟第一部一样在动作方面有创新,值得肯定,但是剧情简直不敢恭维,可以当做纯动作爆米花来看,还有那个拍摄不喜欢,镜头太抖,晃的人眼睛疼,这种样子的片子要是在国内,分如果超过7.5都会被人骂的,可一旦变成国外的,就捧上天了,这是什么尿性呢?
零几年的杀破狼和导火线在这些方面处理得更好才7点几分,我只能呵呵了,指望你们打分理性客观是不可能了,说白了,要是二流子打架符合你们的口味,你们会追着捧着说街上的二流子打架才是真实的最吊的,对吧
第二部明显投资更多,更加多元化。
但是我觉得,更简洁,场景越简单,才是最原始的。
2个半小时,有些拖拉,可以更加紧凑一点。
最主要的还是打斗,拳拳到肉,血肉横飞,各种近身搏斗,厨房,工厂,地铁,追逐,应该有的都有了。
对于动作片迷来说,还是一部心情激荡的影片。
这么多的影片,剧情套路大致都差不多。
所以就看手法和打斗。
看看中国电影,一直不分级,那就只能是一家独大,想让你上就上,不想让你上就一直压着。
有才华的导演有几个,演技超棒的演员也有不少,可是始终没有奥斯卡。
什么类型都不是自己拿手的,比鬼片,弄不过泰国。
比灵异,又弄不过日本。
比特效炫技,和好莱坞又差得远。
比唯美,欧洲随便拿出来就完爆你。
连印尼的动作片都可以这么火爆了,国人颤抖吧。
我们是个小部门,但小是有原因的,因为需要信任。
世上不存在干净的战争。
做些足以坐牢,但又不足以在牢里待一辈子的事。
永远没有足够的墙掩护你的后背。
我如今指望你,像你以前指望我那样。
我信不过任何人。
我的责任就是确保在这个城市干活的所有人记得表示他们的感激。
这正是这个国家的问题,什么都说“好”,什么都说“是是是”,但等到收钱的时候,什么都变了,“对不起,不行”。
我这一生从来不用遵守任何人的规矩,因为没人期待我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规矩可遵守。
用钱和女人拉拢一个警察或政客是很简单的。
我不想再听你说你想改,因为已经过去15年了,我都快认不出你了。
你父亲并未失去肚子里的火,他只是学会了控制。
时代变化得比你想像中还要快。
只有傻瓜才会为死人的尊严而辩。
我们都不是英雄,我们都被困在一张大网之中。
我们来自同一个地方,但我希望我们最后不是同一个命运。
光这几个镜头 就可以给3星<图片1>朱莉·埃斯特尔演的榔头女 好吧4星<图片2>再加上伊科·乌艾斯的武打应该在给一星
再加上伊科·乌艾斯的武打应该在给一星纯碎的动作片 拳拳到肉 本来可以打五星 但是由于是印度尼西亚电影 1998年5.18事件的原因只能给四星
怀着对第一部的惊喜,看了第二部。
也许期望值过高,没有能够延续1的辉煌,但是看得出 加雷斯•埃文斯用了心,增加了投资,充实了剧本,也花了心思来塑造人物,想把故事讲好,但是这番功夫没有用对地方,老套的剧情,动作演员的不够精湛的表演,难以实现无间道1向无间道2的那种转变。
把剧情拉长,范围扩大,导致节奏变得缓慢,反而失去了第一部那种紧张的氛围、逼仄的空间和让人喘不过气的张力。
没有了绝境逃生的以命搏命,刀刀见血、拳拳到肉的快感变成了花里胡哨动作表演,特别是监狱泥潭的一场戏和最后复仇的一场,给人感觉是打得累,看得更累,第一部荷尔蒙充斥大脑的感觉不复存在了。
再说剧情,有些欲言又止,该说到的地方没有说到,该表现的东西没有表现,比如说猪脚在父子两人关系中起到什么作用,没有看出来。
窝了底,也没有找出什么证据,到底该何去何从,没有说法,人物关系也比较凌乱,还不如按照第一部的类型,简单粗暴,把心思花在创新动作,营造紧张氛围上,这才是类型片的本质。
原本以为成龙式的时装动作片已死,但当它再出现的时候,却没想到继任者没有在华语电影,却在印度尼西亚 。
实战风格的《突袭1》虽说仅匆匆一瞥,便被淹没在大片云集的3D视觉奇观里,但《突袭2》的出现,说明好影片最终依靠的还是诚意。
还记得《警察故事》公园打斗的那场戏,虽说整个打斗在公共运动器械场地这个简单并且不算大的环境内完成的,但招式之新奇,动作之生猛,花样百出,惊喜不断,让人眼花缭乱。
这离不开每个龙虎武师之间动作衔接的严丝合缝,干净紧凑,才能让成龙的动作流畅、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既紧张刺激,又让人信服。
看着这些我们似曾相识却又叫不上名字的龙虎武师真摔硬撞,身磕肉挡,可以想见,即便是再如何计算准确,也难免受伤。
回想成龙的早期影片,如果缺少龙虎武师的搏命演出,主角动作新奇、异彩纷呈的精彩镜头可能就要大打折扣。
但随着华语动作片的风格转变和港式电影的日渐衰微,真正拳拳到肉、敢打敢拼的时装动作片已是凤毛麟角。
幸运的是,久违的成龙式搏命演出在《突袭》系列中又可以看到了。
这部片子在好莱坞绝对可以定为R级片。
暗黑的气质、残忍的打斗,这些在第一部中突出的特点,在第二部中丝毫没有减弱。
仅仅经过了短暂的过场,《突袭2》紧张到让人窒息的招牌式打斗,就忙不迭的在监狱的泥地里残忍的开始了。
伊科·乌艾斯的动作还是以往的刚硬、生猛、简洁、狠辣。
所不同的是,由于范围限定在了湿滑的泥地,不能“力从地起”,伊科·乌艾斯的动作很难大开大合,所以更难缠,更胶着,更残酷。
这样的武打设计既防止风头盖过了后续武戏的光芒,紧张感又足够吸引眼球,还为文戏中伊科·乌艾斯与班昆的儿子的共患难从而取得班昆的信任增强了可信度。
《突袭1》的打戏以伊科·乌艾斯为主, 但《突袭2》伊科·乌艾斯的打戏明显减少了,增加了其他演员的打斗戏份和追车的镜头。
1、“疯狗”的身手与伊科·乌艾斯不相上下,风格相近。
疯狗的死,是为引出“弯刀”,侧露其强。
同时避免让伊科·乌艾斯连斗两大高手,否则不仅打戏设计难度高,剧情也很难让人信服。
2“弯刀”的动作戏在本片中很特别,不象伊科·乌艾斯是以泰拳为主,而是中规中矩的中国功夫,这个设计很有意思。
不足之处就在于,厨房大战中,“弯刀”从优势到到劣势的过渡些许生硬,没有设计一个可信的转换点,虽说精彩看点很多,但打戏并不连贯,起伏唐突,不够流畅。
3一男一女两个龙套的动作戏也很新颖。
用棒球棒打人见的多了,用棒球打人还是第一次见。
更不要说用小锤子了。
我们经常见的锤子都是偶尔一用、并不专业。
由于锤子无刃,大多是用来重击,但本片经常出现用锤子的方式却是把肉豁开,这个设计比较新奇,也更血腥更暴力。
4罗礼贤指导的追车戏有很大特色,风格也同样生猛,但追车中更多体现的却是伊科·乌艾斯的打斗戏。
虽说手持摄影目前有被用滥的趋势,但本片的手持摄影手法却运用得恰如其分,通过跟踪演员的动作轨迹,更大程度上还原了动作的现场感,突显出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的紧张感,契合本片武戏狂放粗砺的风格。
文戏也同样精彩,虽说从影像色调方面明快多了一些,阴郁冷暗少了一些,但暗黑气质却并没有减少。
腐败、背叛、颓废、压抑、挣扎,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繁而不乱,情节流畅,引人入胜。
1、父子反目的情绪堆积层层递进,2、虽说疯狗杀手的狠酷和木讷到可爱很夺人眼球,但疯狗的境遇更多的却是让人感到可怜。
从侧面折射出一个底层的百姓为了供养家小是多么的艰难。
忠心耿耿却被自小看大的少东家出卖致死3、卧底同僚埃卡车里吐血让人想起《无间道》中的傻强。
本文是作者辛苦的劳动果实,请支持原创,转载、摘抄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作者微信:zlswsd
居然两个半小时还开始扯剧情了,杂乱的剧情完全没有投入感嘛
劲道 虽然一打起来就不敢不顾 剧情叙事 人物都浮夸的要死 但是好久没有看到这样拳拳到肉 刀刀见血的动作电影了 有种90年代港片的感觉
格局大了很多,还有对《教父》《无间道》这些黑帮片前辈的致敬,但是剧本实在弱,而且我还是更欣赏短小精悍的第一部,没办法,太喜欢那种封闭式高楼环境了。
突袭1我可是给了5星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也没觉得多好。
英语配音版很烂很影响观影感受,剧情和打斗都无法超越1,等了1个小时才看到疯狗竟然不到半个小时就死了,靠!阿里芬·普特拉不仅手指漂亮还自带明星光环,不比不知道还是第一次觉得松田龙平丑,真是太不应该了。ps:日本人在整个事件里面显得很多余~
现在拳拳到肉的电影不多了,这个系列在许多方面比之《敢死队》有过之而无不及,真正的荷尔蒙爆棚,动作迷必看!PS:电影再好不能改变该国在本人心目中的地位。。。
反正我是没看过比这更牛逼的动作片。。。。。
打斗依然精彩,不过复杂的剧情变得多余了,反而不如第一部那样纯粹的动作片来得流畅
有点傻
还是第一部毕竟好看。这里想要讲故事,但是故事俗套,逻辑有缺陷,还使得整体篇幅变得过长。想看打斗看最后半小时就可以了
难以欣赏
故事情节偏弱,动作设计可看性比较高,主角一人单挑三派势力,只是打的太久了,看到后来只想快进
可以更简洁点,第一部的纯打印象太深刻,这一部太多文戏,导演又不敢舍弃,怕会造成缺失,但还算是精彩。不是Cult片,因为看得挺揪心的。
第一部就是把无差别格斗冠军赛精华剪辑做成了一部合理的电影。我对续集的追求也只有更高(其他武术技)更快(其他高手客串)更强(七种兵器来吧)。结果却来一了部卧底片+傻逼总裁爱上我。镜头和用光更考究有质感也架不住故事又旧又长歹戏拖棚。姐只想看折断关节和打怪爆头好嘛。最后20分钟才是正片。
动作戏不减第一部威武,只是这第一部两倍的时长真心多余啊,为了弥补第一部无剧情的不足,这部戏直接在主线外加了N条辅助线,可我真心觉得一点用没有,还真不如直接派男主勇闯龙虎穴,直接延续第一部的FTG风格多好。
比起第一部,添了这么多无用的“故事”,观众选择看这部电影不是要他重现一个什么精彩的黑帮故事,而是动作动作动作!好在最后40分钟,一切渐入佳境,动作相当给力,完全不亚于第一部。处处充斥着暴力美学和cult的范儿,直接把观众的感官燃到了极点!
各种打到全身是血还不死,然后起来继续打,一打多拿个五杀都是小问题,给五星的都是傻逼(最近自己越来越暴躁了)
3.5 鸡肋文戏长了一点,更喜欢1的花式环境杀人
各个方面都比第一部强很多,是部出色的动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