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跑时耳机里循环着的是Joseph Arthor的《In the sun》。
想起了伯恩在果阿海滩上跑步的场景。
一瞬间又重新多愁善感起来。
这几天疯狂地刷着《谍影》系列。
以至于快看到忘了我是谁的地步了……爱上了伯恩。
也爱上了马特达蒙。
看过这么多遍,也想为它写个影评什么的。
但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实在太喜欢。
像爱上了一种隐秘的情怀,太伟大。
说什么也都只是画蛇添足。
我所迷恋的伯恩。
CIA的头号杀手。
身怀绝技。
处事冷静果断。
智商高到可以玩转整个CIA。
就是这样一个几乎无所不能的人。
他站在河边,静静地望着人们打捞上那辆破损的汽车,红了眼眶。
他烧掉玛丽的相片、护照,决然地,像个陌生人一样面无表情。
但他从裤子口袋里掏出那张他与玛丽的合照,玛丽搂着他的肩膀,他们笑得那么开心。
他停顿了。
手指轻轻摩挲过照片上两人的脸庞,将照片卷起又收了回去。
他从来都没有怀着简单的恶意或抱着复仇的目的去伤害那些伤害他和玛丽的人。
他说:“我记得我杀过的每一个人的脸。
”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忏悔。
忏悔他曾经作为杀手的存在。
这样的一个人。
他从被害人女儿家中走出来。
冬天的莫斯科。
厚厚的积雪铺满了整条街道。
他拖着一条受伤的腿,走得很艰难。
空荡荡的街道上留下了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
他面前万家灯火通明,可他只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亡者。
他无比落寞的背影令人心碎。
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第一部。
紧凑的剧情,写实的风格,完美的配乐以及伯恩的深沉低调自是不用说。
最重要的,它让我看到希望。
幻想着伯恩能得到幸福。
幻想着伯恩和玛丽可以永远幸福。
剧中伯恩大部分时候都神色严峻,眉宇间深藏着作为顶级杀手所特有的警惕。
他不笑,不代表他心底没有温情。
当玛丽和他四目相对,彼此的气息靠得那样近时,他眼角闪过一丝羞涩的慌乱。
他说;“我……我要去拿瓶子。
”像个孩子一样,有种手足无措的感觉。
玛丽轻轻地吻他。
他彻底放下了所有戒备,沦陷了。
坐在屏幕前的我也一瞬间沦陷了。
以至于看《谍1》时我更倾向于把他看成一个大男孩。
他忧郁无助。
大雪纷飞的苏黎世街头,他穿着一件单薄的暗橘黄色旧毛衣躲在街道的某个角落里瑟瑟发抖。
清晨的巴黎,玛丽问他是否认为有家人在等他。
他无奈地说:“我也想过这个。
”他一次次的尽量做到不伤害别人。
他只想卸下所有盔甲。
他只是需要一份爱。
镜头里他仅仅只有两次露出心无城府的笑容。
一次是他坐在玛丽的床边,望着她苏醒。
玛丽睡眼蒙眬地问:“我可以在房间里走动吗?
会留下脚印什么的吗?
”他忍俊不禁。
被她天真的孩子气所打动。
他需要这样一个女孩来重新点亮他的生活。
我喜欢玛丽这个角色。
她明知呆在他身边是危险的,但她敢爱敢付出。
有点小聪明,但绝对实诚,善解人意。
第二次是他飞到爱琴海的小岛上去找她。
碧海蓝天,白色大理石的优雅建筑,还有玛丽店里的鲜花——他给她的红口袋,如今用来插花真是再合适不过。
他们紧紧相拥,又相视而笑。
伯恩的眼神真的好 温 柔。
像水一样。
流淌着幸福的旋律。
其实有时候真心希望第一部的结局即是全部。
天涯海角处的长厢厮守,伊甸园一般的生活……在第二部里又全成为了蜃景。
于是孤胆英雄继续踏上漫漫逃亡之旅。
玛丽和他的笑容定格成了手边的相片。
果阿既是天堂,又是地狱。
两种极端对他的冲击都太大。
他那么好,却注定无法摆脱杀手的宿命。
失忆后的他疲惫,茫然,反抗着这个充满暴力与杀戮的世界。
他潜意识里的世界不是这样的。
后来他记起来了。
但生活只能一直向前。
他渴望通过忏悔来弥补。
“当人们失去他们的挚爱时,他们只想知道真相。
”真幸运。
我有这样一段对杰森伯恩的记忆。
一切的一切都给人感觉那么的“朴素”。
当特工人员惨遭枪击时,他们甚至没有卫星定位系统来定位在汪洋大海当中的特工人员。
当然,个人认为这一点恐怕是这部电影当中唯一一处“疑点”。
紧靠着贴身不停闪亮的防水手电来告知能看到自己的人从而让自己得救。
这恐怕怎么也想象不到是美国中情局探员应有的“待遇”。
只不过植入臀部的银行保险箱帐号实在是很真实,毕竟在高强度的工作下特工们的特点就是容易头疼并且怕光,这也是属于特工的“职业病”。
而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特工的“黑暗”属性。
自己的身份不可在阳光下暴露,并且时时刻刻自己总要绷劲神经来应对可发生的一切问题,最终提出绝对有效的解决方案。
因为不同于其他的工作,一旦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不恰当,恐怕自己也就没有机会再有让自己活命的机会了。
而这,也恰恰是这类特工电影独到的扣人心弦之处。
说说个人看法非常平淡如水的结局:男主找回记忆,成功逃走躲了起来,和女主隐居;非常套路的半路被卷进事件的女主:在大使馆遇到问题的女主,专门给台词,后面必然由于这些问题和主角达成合作关系,并且产生暧昧。
不然这个平淡的故事就更加直白不带伪装的平淡,没有女主的点缀的话;非常无聊的背部中两枪但脑袋失忆:经典失忆但是除了自己的特殊身份外任何技能都记得,诸如语言,打斗,社会规范,人情世故,地理等等;非常开挂的谍战主角光环一路杀不过也没杀几个:看到最后搞不清楚CIA派了哪些人来,两个boss级别老头也没有明确让观众看到下令派人追杀主角。
其实,你甚至搞不清剧情里为什么要弄死主角,虽然明白失忆逃亡很刺激;非常冷血又固定的没有表情:我很冷静,也很酷,很熟练,很专业,其实是不做表情。
后面细说。
1 结局 结尾没有高潮,平平推进,跟boss见了个面,然后干掉两个小弟就躲起来了。
真是非常草率处理的结局,让人看完没有爽快感,也不知道这个故事意义在哪:主角是特工,任务失败失忆了,然后被自己人追杀最后躲起来了,然后呢?
你甚至不知道他有没有完全恢复记忆,只能确定他想起来了在那艘游艇上的事情。
2 女主 这部电影去掉她也能演,无非是一路爽杀--当然这部电影没有爽杀,也没有十分亮眼的特技,很多场面十分廉价—她一直跟着男主不离开我觉得是导演告诉她需要一个年轻女性角色,其实并没有什么为什么,别问,跟着一个陌生的杀了人的而且是被追杀的杀手,都吓吐了,不害怕吗,正常人的反应应该是什么?
赶紧逃跑或者报警,代入想想就知道了,就算女主不逃跑,也应该解释一下吧,讲讲她的心理变化。
前面说引出女主的方式很套路,一开始我还以为有什么高端操作,比如女主也是特工,故意在此吸引主角的注意力,让他主动上钩,这样不容易暴露—事实上我想的太多了。
塑料的剧情进展和结尾,还不如让主角偷抢一辆车去巴黎(电影里是坐女主的车去巴黎)3 失忆 过于经典的安排,如前文所说主角是选择性失忆,只忘记身份但语言社会常识打斗技巧全知道,如果心理上过不去主角的选择性失忆,和到了结尾为了告诉观众答案又恰巧突然选择性恢复记忆,我们可以理解为主角是假装失忆,因为他想退休了,所以装成失忆的样子,这样大杀特杀各路杀手就没有道德包袱(虽然只有一路杀手),也可以骗过CIA同事自己没有泄露机密的风险,然后偶遇一个导演钦定女主隐退。
你问他为什么中枪?
他是中枪之前厌倦,犹豫,中枪醒了之后铁了心退休,装失忆,很合理吧。
事实上我觉得在结尾可以通过一个蒙太奇,让主角进入自己的回忆,把他装失忆的计划展示给观众,来一个反转,这样会有意思点。
4 谍战 其实这不是谍战片,它缺少一些要素,它相当于谍战中的插曲,不是传统的完成一个任务的流程,但是主角是谍战片的无敌主角。
这部电影冗长啰嗦却不清晰,谍战中的目标坏人,也就是本片中的黑人,你并不清楚他做了什么坏事,只在片头几个龙套口中交代了几句。
他死的也很草率,被一枪狙死了。
他死不死很要紧吗?
事实上,有没有他,似乎都无所谓。
主线剧情里主角为什么被追杀,我也看到一些讨论,至少不够清晰。
杀手为什么不组队去呢,除了枪就是刀,没有特工的亮眼装备。
几场打斗极其敷衍。
5 主角 主角给人的感觉是他解开自己身份之谜的欲望不够强烈,杀了人之后也没有起伏,在他弄清楚这一切之后,依然平平淡淡,仿佛一个无情的杀人机器。
他有什么性格特征吗?
站在中立的视角来看,对主角完全没有情感上的偏向,他由于个人原因任务失败了,作为特工不回归,必须被铲除,但是他却杀了很多特工,实际上他才是有问题的那个人。
最后回忆起这一切了竟然也不向队友们或上司解释,依然继续杀人然后逃跑,他杀同事不会有点儿下不了手吗?
这完全抹除了个人棱角,全员剧情工具人,就因为要草草结尾了,所以赶紧杀,为了这么一个平淡无奇的无聊故事。
其实这部片不止结局,全程都比较草率,全程骗人。
槽点主角到巴黎之后就应该赶紧离开女主,当我看到男主上了女主的车,就为女主捏把汗,这样的路人在这种谍战电影里很容易当炮灰,相当于你自己身处险境,你还拉一个路人下水。
还跑到人家亲戚家去到底干了什么,不怕害人吗,在野外干掉一个杀手然后分开了,导演让那个杀手临死前透露点信息然后非常生硬的死去,那段太假太廉价了,被杀手狙击但没打中,躲一下的动作都没有,杀掉杀手的桥段也没看出多厉害,就是绕来绕去绕到敌人背后开枪,没有什么动作设计。
整段莫名其妙,是为了给电影多增加一个场景,或者一个流程,不然流程太少。
最后和boss见面boss他们也是心大,主角打电话时已经说了不是让你一个人来吗,说明他在暗处而你不知道他在哪,他已经看到你了,就没有可能跟踪你吗?
这还让主角给车上装了东西,然后就回去了,跟演员一样。
引开俩小弟爬管子上楼,主角用了一招路边一排车全响警报,这么奇怪的事不是明显主角来了吗,俩小弟全走过去看,主角趁机爬上去,不能留一个小弟原地看守吗?
如果他们突然回头看到人在爬管子,一枪不是打死了。
让boss来巴黎他就来了,你手上又没有他的把柄,他千里送人头到底为了什么?
最后跟boss见面,先用枪指着他,然后又把枪放下俩人开始聊天,那你费这劲干什么?
然后又莫名其妙的发现一个门后面有埋伏,就这样杀出去了,干掉两个小弟逃走了,boss不管了。
boss最后被另一个老头boss派人干掉了,主角是不知道的,也就是说一切都和跟boss见面之前一样(除了死了两个龙套小弟),回到了boss来巴黎之前,那么主角凭什么认为他安全了?
为什么能够结尾了?
他还去找女主,有没有可能女主正在被监视,为了找到他?
草草结束的电影,全程开挂爽杀,最后男女主在一起over。
这么多的人物和情节没有交代清楚我想是因为电影是小说改编的原因,小说有足够的篇幅,有旁白,可以说清楚两个boss、黑人反派、CIA杀手等人的恩恩怨怨,但电影里则完全迷糊,想要面面俱到,照单全收,结果一头雾水,改编不够成功。
失忆了看到自己的身手,保险箱里的枪、各种货币和各国护照,猜不出自己是谁吗?
有杀手来杀自己,更应该知道自己是个特工间谍这一类的了。
揭开男主的记忆时也没有惊喜感,因为观众早就知道他是谁了,最后那段游艇刺杀,放不放出来没多少区别(看得出来本想作为最大谜底揭露),最终主角结局都是逃走。
游艇刺杀失败是因为看到小孩了,这实在是太随便了,最后失忆的原因就是这个,仿佛等着上菜期待了两小时最后如花也不演了端了一盘shit上来,虽然看到后面已经不期待了。
这就好像是为了强行结束而随意编出来的答案一样,如此简单。
他一个杀手,动手之前没有了解过目标的背景吗,不知道他有小孩,或者以往执行的任务里杀的人都是独身一人?
边上没有小孩也有家人,有父母,那他怎么动手的,他为什么干这行?
后来杀起人来却又那么面无表情的冷血。
不杀就算了,自己也未能全身而退,而对方是毫无准备的,是被你偷袭上门的,这怎么感觉实在太假,整部电影其实都是这样的。
你不杀,你也应该知道会有其他杀手被派来执行任务,那你也没有救人救到底,而且对方终究是个反派,也没有反转说此人是好人上司才是坏蛋,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也不用问,整部电影都没有意义,其实就是想拍个无脑爽片,搞点失忆逃亡故弄玄虚。
总结:平铺直叙的故事,全程没有高潮没有反转,揭开所谓的全片悬念也没有惊喜感。
剧情服装动作场景配乐演技颜值皆无亮点,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平淡乏味,节奏拖沓。
不值得一看。
如果对这类片感兴趣,可以去看危情谍战这部“还行”的电影,然后再回过头看看这部电影,会承认是真的比较烂。
事实上,同类型的,我没见过比这更烂的,也可以看看史密斯夫妇,甚至ghosted。
我也觉得被碟中谍任意一部完爆。
还有人说什么开山的,碟中谍1是1996年的。。。
何况这种水货全程无脑流水账的开什么山
在碟战题材的系列电影里面,恐怕没有哪个系列可以和谍影重重叫板。
碟中谍系列呢,我觉得阿汤哥喜欢耍酷,他每次任务的完成更多地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007系列,以前的没怎么看,最近几部,我觉得邦德的打斗太过血腥,没有美感。
所以哥一直很中意谍影重重系列。
伯恩不算帅,至少没有阿汤哥潇洒,也没有邦德性感,但伯恩的酷是他们无法比拟的。
伯恩完全是一个人在战斗。
从最初躲避追杀,到最后轻松杀进中情局深度防护中心,他简直就是特工里登峰造极的角色。
第一部伯恩的身份,影片第一个镜头是深蓝的海面上,波涛滚动,一具浮尸飘零在海面,任由波浪拍打。
第三部最后通牒片尾,枪声响起,伯恩跳入河中。
伯恩又似浮尸般静静地浮在水中。
画面与第一部第一个镜头如此相似,谍影重重三部曲环环相扣,三场精彩的演出之后,轮回到了最初的状态。
不过,结尾还是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因为沉在水中的伯恩,最后游走了。
伯恩依然健在。
这就为第四部伯恩的遗产留下了空间。
其实我觉得三部曲就近乎完美了,原著也这么结束的。
伯恩的遗产能演些什么内容,我难以想象。
原导演也不打算再拍第四部,而是由另一个导演接手。
我很担心影片的风格和水准不能延续下来。
况且已经很完美的三部曲,再继续狗尾续貂,很可能搞砸这个系列。
不过,我又很期待第四部,期待伯恩的精彩表现。
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碟战片,谍影重重系列除了收获很高的票房,还赢取了若干奖项。
最后通牒就拿下了第80届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效果和最佳剪辑三项大奖。
谍影重重的剧情不用说,足够引人入胜的。
关联性很强的三部,总要一气看完才觉得爽。
谍影重重的原声音乐,不用多讲,这么紧张急促的音乐,和剧情真得很搭调。
不过也有柔情,舒缓的音乐,很能烘托剧情。
谍影重重的画面也是很讲究的。
要把紧张的追逐、打斗场面变现好,这是一个课题。
谍影重重做到了。
另外,谍影重重的主要剧情是在欧洲完成的。
不过他的足迹踏遍了半个地球。
美丽的地中海风光,富有特色的欧洲小城市,印度的海滩,穿梭于阿尔卑斯山脉的欧洲高铁,德国的运河,莫斯科的铁道,摩洛哥迷宫般的民居……谍影重重展示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部高水准的谍战片,也是一部反映欧洲各国绮丽风景、民俗风情的纪录片。
伯恩的完美在于,他的竞技状态。
马特达蒙完全把伯恩那冷酷的表情,冷峻的眼神,冷静的头脑变现出来了。
伯恩做事的目的性让我叹为观止。
就如尼基所说,他不会做有破绽的事,他做的任何事都带有目的。
我想这是特工的基本素养。
但是伯恩达到这些目的所使用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让我不得不赞叹,他无愧于高智商玩家的称号。
关于伯恩的竞技能力。
第一部伯恩的身份,他用一支笔干掉了来杀他的特工。
第二部至尊伯恩,他用随手卷起的一本书,击败了另一个特工。
第三部伯恩的最后通牒,他用一条毛巾终结了杀手Desh。
这让我想起了我国的剑客的最高境界:手中无剑,心中无剑,信手拈来的花花草草皆可为剑……很显然,伯恩已经渐入佳境了。
他用笔对抗小匕首,用书对抗水果刀,用毛巾对抗铁棒。
其实,剑客的最高境界,乃是放下剑。
那便是,不杀。
伯恩也确实如此。
第一部最后决斗时,伯恩枪法不好,干掉了来追杀他的特工。
第二部最后飙车完了,伯恩用枪对着奄奄一息的俄国特工,强忍住了为女友玛丽报仇的愿望,默默地放下了枪,离开了。
第三部最后在楼顶,伯恩已经超越了不杀人的境界。
伯恩先是在可以干掉杀手的时候,没有杀他。
在杀手将枪对准伯恩的时候,伯恩开始游说杀手,说杀来杀去的有什么意思,我已经厌倦了。
喔靠,居然可以如此嚣张,手无寸铁,还敢藐视杀手。
这是对杀手的鄙视。
他的游说是成功的,这个杀手放下了枪。
估计也是对伯恩之前饶恕他的回赠。
其实,打打杀杀,斗智斗勇,紧凑的剧情,好看的打斗场面,激烈的撞车……这些都不是谍影重重要表达的意思。
谍影重重其实在讲,米国CIA是如何把正常的人变成杀人机器的。
为了利益,CIA耗巨资培养了诸多杀人机器,全世界的人,包括美国公民均是杀人机器的对象。
层出不穷的项目,踏脚石,黑烟斗……批量生产的杀手、特工……伯恩是头号杀手,但看得出,他人性尚存。
他沉入海中就是因为不忍心杀目标,而反遭射杀的结果。
他可以为了一个他愿意争取的人,去全力营救。
他可以找到他杀害的人的女儿,向她坦白,向她认错。
他可以每次将对手打败,但手下留情,不再将对方致死。
伯恩找回记忆的过程,也是伯恩逐渐找回人性,逐步恢复为正常人,想过平常生活的过程。
所以谍影重重系列,在深层次,讲的还是人性的善良,人性的回归。
这就是谍影重重高于其他同类影片的地方。
伯恩的象征意义已经永远留在众影迷的心中。
每当《extreme ways 》的前奏响起,紧张的剧情终于又告一段落。
听着歌声,我仿佛看到了伯恩的身影:extreme ways are back again 再次踏上无尽之路 extreme places i didn't know 朝向生疏未知远方 I broke everything new again 一切重新来过 everything that i'd owned 我将我的一切 i threw it out the windows, came along 沿途抛向窗外 extreme ways i know, will part 无尽之路 划分 the colors of my sea 海洋色彩 perfect color me extreme ways that help me 无尽之路助我 they help me out late at night 助我深夜行外 extreme places i had gone 去过最远的地方 but never seen any light 但是从未见到光明 dirty basements, dirty noise 肮脏的地下室吵闹的噪音 dirty places coming through 肮脏之地穿梭期间 extreme worlds alone 茫茫世界唯我独行 did you ever like it planned 可曾喜欢按部就班 i would stand in line for this 我愿为此经受等待 there's always room in life for this 生命之中总有机会 oh baby, oh baby 哦 宝贝,哦 宝贝 then it fell apart, fell apart 然后瓦解,四分五裂 oh baby, oh baby 哦 宝贝,哦 宝贝 then it fell apart, it fell apart 然后瓦解,四分五裂 oh baby, oh baby 哦 宝贝,哦 宝贝 then it fell apart, it fell apart 然后瓦解,四分五裂 oh baby, oh baby 哦 宝贝,哦 宝贝 like it always does, always does 一如以往 extreme songs that told me 遥远之声在耳际 they helped me down every night 我夜夜辗转难眠 i didn't have much to say 我不想多说什么 i didn't get above the light 我并未放弃光明 i closed my eyes and closed myself 闭上双眼和自我 and closed my world and never opened 封锁自己的世界 up to anything 不再为谁而开启 that could get me along 将一切阻绝在外 i had to close down everything 我必须封闭一切 i had to close down my mind 必须封闭我的心 too many things to cover me 太多事蒙蔽了我 too much can make me blind 太多事让我盲目 i've seen so much in so many places 见识过沧海桑田 so many heartaches, so many faces 太多心痛太多面孔 so many dirty things 太多不堪如目的事 you couldn't believe 你根本无法去相信 i would stand in line for this 我愿为此排队等候 it's always good in life for this 生命之中总有机会 oh baby, oh baby 哦 宝贝,哦 宝贝 then it fell apart, fell apart 然后瓦解,四分五裂 oh baby, oh baby 哦 宝贝,哦 宝贝 then it fell apart, it fell apart 然后瓦解,四分五裂 oh baby, oh baby 哦 宝贝,哦 宝贝 then it fell apart, it fell apart 然后瓦解,四分五裂 oh baby, oh baby 哦 宝贝,哦 宝贝 like it always does, always does然后瓦解,四分五裂
9:13 bourne在船上清醒过来,不知道自己是谁,屁股里有一个灯,提示了一个苏黎世的银行账号。
登陆到瑞士大陆。
中情局说任务失败。
11:40bourne在苏黎世闲逛,晚上睡觉遇到两个警察查身份,突然发现自己会说法语,还会格斗和枪械。
慌张逃跑13:50介绍影片的主要目标,非洲的军阀,通过威胁中情局,要求中情局扶他上位。
还说中情局有人威胁要暗杀他。
中情局内部确实出现了此事,确实有人要暗杀他。
18:22在苏黎世银行拿到了很多钱、护照和枪支。
20:06银行开始有人跟踪,他躲进了美国大使馆。
(智取,来软的)25:19女主角出现,一个平民。
在美国大使馆,成对的警察对他进行追踪,通过格斗,躲过持枪的警察。
(格斗,来硬的)手法:抢走了警察身上的对讲机、拿走墙上的办公室布局图、用灭火器砸碎门的把手不让外人进来。
在建筑的外部进行徒手攀爬。
(杨阳他们需要学习特种兵的常用手法和培训内容)27:10Bourn和女主一起坐车走了,Bourne给了她1万美金。
主观视角进行拍摄,而不用非常规的视角。
29:17中央情报局对bourne进行全球追踪,并在全球号召特工的协助。
当地的警察局或者中央情报局进行系统内追踪、交通灯、监控录像、酒店、火车站等等。
是连续镜头,而不是碎剪。
包括电脑屏幕的特写,软件的特写、计算机屏幕的特写,人的表情和脸的特写等等。
32:02男女主角的正式沟通,放松节奏点。
33:09CIA发现了女主角的车和女主人本人。
38:58Bourn和女主一起回到了自己在巴黎的家中47:39Bourne和女主在家中被特工1号攻击,由此知道了他们自己正在被通缉的现状。
四处检查周边可以用的任何道具,并加以利用和提前准备。
男主向女主介绍自己对细节的关注和超强的记忆力,这些是可以放进情节当中的。
48:34中情局知道了特工1号已经被杀52:52女主决定和男主一起逃亡57:11街头追车戏是否需要?
逆向开车,摩托和汽车同时追车。
汽车可以植入一部分。
58:55军阀发现bourne并没有死,因为尸体不是他。
中情局也发现军阀不会上当受骗。
61:55女主角换完自己的外形,然后两人做爱。
63:22军阀被刺杀。
男主告诉女主他要去女王饭店,故事往前推进。
66:30男主让女主去饭店,最后拿到了他之前在这家酒店下榻的记录。
67:39中情局知道军阀被刺杀了,boss质问下属这是什么情况,boss被告知是bourne杀了军阀。
69:11bourne发现了一个线索。
联合安保公司。
70:00bourne发现一切都和船有关系。
女主告诉他她发现了他的尸体,就在停尸所里。
72:37在停尸所,bourne通过登记本发现了是谁来查看了他的尸体,是军阀。
76:30男主通过军阀这个关键词,找到了自己之前的身份,原来他是一个刺客,之前的任务是暗杀军阀,但任务失败。
男主发现自己再次被监视,他抛弃了自己的酒店,带着女主再次逃亡。
78:46女主决定带着男主前往自己曾经的住处。
与此同时,中情局也猜测到他们会前往女主之前的住处。
他们开始守株待兔。
交叉剪辑,一方面是中情局掌握的信息的汇集,一方面是镜头的呈现,信息呈现下人物的反应。
82:28男女主进入了房间。
同时中情局也知道了这一切,他们派出了杀手。
84:00Bourne看到孩子,触景生情,说希望能够安顿下来。
90:00Bourne通过杀死特工2号,知道了关键字treadstone。
通过点燃一辆车来制造混乱和掩护,在一切变得开朗之后就动手杀人。
放枪打鸟,制造声响,掩护自己的行踪。
音乐非常重要,紧张的气氛营造,鼓点。
95:00bourne和女主分开。
然后打通了中央情报局的电话,并告知他们在巴黎的某座桥中间见面。
boss2只能前往。
97:42bourne发现boss2并没有一个人前往,而是带了其他特工,bourne在他的车上安了跟踪器,然后离开了。
98:40特工3出场。
因为bourne知道了paris的秘通信点的处所,boss2决定要把这个秘密处所给清洗掉。
各方人物都开始向此处集合并最终大战。
电影的后1/5,剪辑的镜头越来越密,场景也越来越多,单个场景的持续时间在变少。
说明节奏在加快。
最后场景要在一个封闭空间内部展开。
108:10 Bourne通过boss2的当面较量,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来他是特工,要去刺杀军阀,可是当他马上就要实现目标的时候,他看到了军阀的孩子。
他决定收手。
Bourne和楼里的各方杀手大干一场,杀死了所有人并逃跑。
把周围所有的汽车都弄响,然后声东击西地达到目标。
把电给断掉,在黑暗中进行战斗。
bourne选择不杀军阀的理由非常温暖,这是很好的一个设定。
bourne从顶楼跳了下来,并逃跑。
片尾一定要来一场大戏!
109:11boss1对boss2非常不满,把他暗杀了。
原来之前的暗杀小组当中的一个人并不是来暗杀bourne的,而是来暗杀boss2的。
这是故事的一个大埋伏!
第一集感觉剧情不合理,一开始在公园里袭警,好像不是一个失忆的人要做的之后的一些行为,与失忆对不上还是他意识中就是有特殊身份或要遭人追杀而在如此的巨大风险中带着个女的也不太合乎一个职业人士吧最后在田野里杀死那个杀手,杀手在临死前还要告诉他事情原委,仿佛知道他失忆了,可能是导演想通过杀手的口来告诉观众感觉剧情太弱了看完后两集,感觉很好,时空交错,类似无间道。
还有追杀过程太刺激了。
严重剧透,透一、二、三……N部,透18代祖宗。
各路神仙,各种不看抬头不看标题,不看XXOO的各位,这篇评论剧透了这系列电影的每一部,所以!!!!!!
有了剧透就不看片子的人士,切莫看此文,后果自负。
时隔11年的追加:这篇影评是2007年写的,本婆婆是从1996年还在用录像带看电影的时代穿越来的,刚出生的宝宝们,就别劝我多看电影了,谢谢。
****************************************************************看电视里介绍《谍影重重III》介绍得天花乱坠,于是BT把I-III部都下了。
但一直没什么精神头去看,最近日剧断档,正好补上。
惊为天人。
很久没有如此吸引人的商业片了。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了第一部,其他几部都是重复,噱头用多了就没意思了。
但《谍影重重》没什么噱头,一点都不华丽。
一个失意的、价值3000万的杀人机器,寻找记忆(或者如他女友说的“总有美好之事”),却杀机重重。
一个杀人机器的罢工,是会引起制造者的麻烦的。
所以中了病毒的机器,除了FORMAT没其他出路。
反击、反击、反击。
个人对马克戴蒙印象很一般,一是不美型,二是没特色。
但在此片里,至少看出了不属于好莱坞的演技——把个商业片中肌肉男仅剩的一点七情六欲演至极致,要知道商业片一般只需要拳拳到肉,而不需要演技或者主角复杂的内心,只要必要时嘶吼或者流泪就成,哦,对了还有大喘气。
第一部中的:身体会自动跟着环境反应,反击、逃跑、侦查,但自己却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迷茫;然后一脸无辜又困惑的表情,但却又能冷静分析现状,一步一步按线索靠近目标——冷静;在和玛丽说“听你说话是种放松”时的无邪;在冷静态度支持下,无与伦比的说服力——当杀手来到玛丽朋友家时,“你家有地下室么?
快带孩子进去”“不是她,是我。
不要问,有危险。
”与玛丽的吻戏。
渴望又恐慌,欲拒还迎的表情——好吧,你是台杀人机器,为什么在前面如此冷静逃过那么多追杀后,还露出像纯情少男一样的紧张感呢?
俺甚至觉得“无垢”?
“可爱”?
反正把一个失意者的复杂,表现得很彻底。
动作戏又干净淋漓,连常见的嘶吼、呐喊都没有。
一切都静悄悄的开始,静悄悄的结束——也许这是导演的功劳,不过鄙人实在喜欢这种调调。
第二部中演技的高潮,就在玛丽死的一段了。
前面已经看了影评,知道玛丽在此会死。
我揣测了各种场面与演技,作为“永失吾爱”的可能。
嚎啕?
欲哭无泪?
扭曲?
像野兽一样嘶吼?
沉默?
发呆?
愤怒?
然后竟然都不是——玛丽高速开着车,子弹就直接穿过了她的脑颅,车子直接冲过桥沿,重重地砸入恒河水中。
没有任何的犹豫与吃惊,救她。
门打不开,就从外面用脚助力顶开。
在水中把氧气吐给她,一次。
两次。
——这里我有倒退一次才看懂,本以为做了第三次人工呼吸,其实那是一个告别的吻。
最深最苦痛也是最珍惜的吻。
那张开的手指,温柔地、小心翼翼地抚在爱人脸庞边(果然手指头也是可以演戏D)。
然后看着她沉入恒河的最终。
这片子节奏快得我连快进都没机会用。
第二部里马克戴蒙台词少到几乎没有,似乎有一段20几分钟里,他一句台词都没有。
但我好像看到角色身上幽幽的蓝色怒火,虽然眼睛里只有冷静与杀戮。
话说,自己最爱的人,失意后唯一的精神支柱就那么永远离去了,连悼念的瞬间都没有,直接考虑下一步——复仇,而且还一环扣一环。
由于小马同学自始至终的冷静、平淡,倒让这个过渡一点突兀感也米有。
小马童鞋俺决定做一段时间粉丝找点你其他片片来看看看是不是真的演技如此出色?
还是仅仅由于谍影重重的导演出色,所以才造就了你?
****************************************************时隔多日,看到了微博网友:茫然四顾的鱼 的总结 http://weibo.com/1404846130/FpLWk1auS?type=comment笑崩,备份。
『来来来,随手散播几件这些年马特达蒙,站错队被骂成狗的黑点,(记忆可能稍有偏差,但事情大致不会错)群情激愤时他反对伊拉克战争,还拍了个电影叫“green zone”,电影非说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全美人民骂成狗。
连希拉里都投了伊拉克战争的赞成票,他在那里瞎胡说,不是自己找骂是什么?
电影票房扑街扑个底儿掉。
他和大本创办绿灯计划节目通过竞赛选导演,黑人女制片说要多元化,呆萌非说不对,要选就该选最好的,被全国左派骂成狗。
好莱坞太白必须多元化,他身为左派居然要将选最好的凌驾于多元之上,ZZBZQ不是找骂是什么?
绿灯计划到现在没人肯再播。
去年他宣传谍影重重5时,接受采访说应该严控枪支,被全国右派骂成狗。
毕竟后来虽然发生了拉斯维加斯枪击,可又没死他家人,电影宣传不说些大家都爱听的,不是找骂是什么?
谍影重重5被抵制。
参加教师游行集会,为公立学校教师争取加薪,要求提高公立学校教育水平,他自己的女儿在私立学校上学,被全国人民骂成狗。
他再有80个女儿也上得起私立学校,就该努力给私立学校呐喊助威。
居然常年给公立学校老师和学生争取利益,完全虚伪。
不是找骂是什么?
直到现在这事还被翻出来骂。
和小布什总统及小小布什州长对骂,后来发现小布什总统在控制艾滋病方面做得不错,于是站出来表扬了小布什总统,被左右两派一起骂成狗。
右派嫌他是左派,左派嫌他居然说右派总统也有优点,不是找骂是什么?
和布什家关系一直不好。
奥巴马第一次参选的时候特别积极,帮着筹款参加活动。
后来发现奥巴马政府搞得美国债务危机,狂怼奥巴马,还说希望奥巴马别连任了,被左右两派一起骂成狗。
右派嫌他当初看走眼,左派觉得他居然敢怼伟光正的奥巴马,不是找骂是什么?
后来和奥巴马和好了(噗)不支持川普的移民政策,也不支持川普的持枪自由政策,可整个好莱坞都在忙着说川普是傻B,根本不是真总统的时候,他在达沃斯论坛说川普刚当总统,应该给他点时间。
上一次怼川普是说在川普大厦拍电影,川普都要求在电影里露脸。
左派嫌他不骂人,右派嫌他瞎说大实话,照样骂成狗。
左右不讨好,不是找骂是什么?
反正和川普关系是好不了了。
合拍片长城,美国媒体说他带路,带着中国软实力soft power来美国要帮中国电影拓展市场,中国人说他为了钱啥片子都拍,被中美两国一起骂成狗。
一个常年2500万美金片酬拍长城没有多拿一分钱的人,说自己能参与全球两大电影市场合作很荣幸,根本没人信,不是自己找骂是什么?
两国媒体一起骂,十分酸爽。
这几天热点哈维韦恩斯坦性侵,因为十几年前一个电话又不出来划清界限,继续被骂成狗。
身为一个被哈维坑了第一部、第二部电影薪水的人,和哈维对骂,不收钱客串依然被哈维摆了一道,和大本一起合开公司引发哈维不满,被哈维四处黑大本主演呆萌自己制片的电影,十几年来没再拍过哈维任何电影的人,居然还不如之前跪求着哈维拍电影的人表现好跳得高,不是找骂是什么?
就算那个sharon waxman本人澄清了呆萌打电话时对性侵根本不知情,又能怎样?
被骂成狗的事太多太多,摊上这么一个不合时宜的偶像,粉丝也是心累。
要不是他长得好看,早就脱粉了。
还好他长得真挺好看的』这个....除了最后一句不太百分百赞同,其他都挺赞同的,23333
本人只想从技术层面看待这部影片,之前看过很多很多的间谍片,之前也看过Bourne,但是没有像现在这样仔细仔细 从头到尾地回味,我很少会将电影看过3遍。
我从2009年才开始看这部电影,三部曲一并看完,实在是很享受,这是电影的初衷,但是,我喜欢从现象,细节,任何蛛丝马迹去探索,而且很享受电影看得还算是不少,但是很难再花1个半小时去回味,觉得不值或者实在是没那么太好的精神。
不过谍影重重,绝对是我见过最好的间谍片,动作片。
Excellent!
强力推荐!
还是写点东西,希望能跟大家一起分享。
暂时就写Bourne Identity里面的吧。
顺便说一下,本影片的音乐灰常Nice! http://www.douban.com/review/1253333/ 这一篇有所收录的,我就再写一下自己的见解。
本人力图把所有的细节收录进来,欢迎大家补充。
正文开始:作为一个特工最首要的任务是什么?
生存&完成任务OK,为了生存&完成任务,达成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做什么?
首先我们先谈生存:Survival。
如何能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保存自己,完成任务?
毫无训练以及准备不够充足的士兵必将一败涂地,身首异处。
孙子兵法有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只有在战争(任务行动之前)做好万全的准备,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任何一点几率的把握,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于万人之中取上将之首级。
完成Mission Impossible!
我习惯把事物一分为二看,一面看硬件,一面看软件。
一面看阳,一面看阴。
硬件便是指硬性条件,作为一个价值3000W的超级特工理应具备的物理条件是什么?
1.专业化的训练,大致分为生理上,心理上,专业技能三大块。
A.生理上,身体素质-->强健的身体(在不良环境中全速奔跑800M+,军人出身),身体良好的协调力,控制力,身体抗击打能力,以及对自己身体素质的估计和判断。
包括自己受伤之后的急救,根据自己身体条件所能完成的身体动作的估计,人体构造学的理解,软肋,弱点,一击致命的地方。
B.专业技能上,特工培训:武器&防具&载具的使用 SG550 猎枪,手枪,消声手枪(各种资料,有效射程),个人认为Jason Bourne 至少熟悉50种以上常见武器的使用方法。
甚至可能会拥有驾驶飞机,坦克,吉普车,汽艇的驾驭能力。
以及从自己身处环境中挑选或者制造简易随手武器(铅笔,猎枪)的能力。
这一块相当重要,很多专业方面的培训,会涉及到各种领域如:电子信息,建筑,语言学,记忆学,枪械学,博弈学等等。
C.心理素质 1.身处危机时刻的临机判断和决定 2.瞬间将各类事件处理分类的优先级 3.善用语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情感:暧昧,利益,威胁,(对象:Marie 他的上级 Conklin 派来的杀手等等)4.熟悉常见的心理学现象以及问题。
但是这里值得一提的是,Jason Bourne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他的心理疾病问题。
但是我们是人,不是机器,不是价值3000W的武器,不是美国政府,或者C-Gov的财产。
如果我们所有的事情都能够按照一切都是最优解的方式完成,我们还剩下什么呢?
以上只是我暂定的分类,本人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这里只能抛砖引玉。
欢迎大家补充。
软件是什么?
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
你拥有了知识,但并不代表你拥有了能力。
知识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脱离了知识加附在个人身上的东西,知识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不管看任何方面的知识,你所能得到的只是你个人的见解。
你应该转化 知识-->能力(Ability)。
而能力同样也是私人化的东西。
而在影片之中,有大量的涉及。
下面我将一一列举出来(不喜欢剧透或者冗长剧情的同志可以跳过,直接到最后一段):这是一次刺杀任务,普通的刺杀任务。
按照特工的流程:CIA的Conklin(treadstone)暗杀掉Wombosi,企图让他闭上关于晓得中情局非洲所有资料的嘴巴。
然后用嫁祸的方式栽赃给他的随从。
Jason Bourne接受了这一项任务,他激活了Kane这个在巴黎的身份,他找到了保安公司,他接触了游艇公司,了解到关于游艇的构造。
然后选择了游艇作为下手的地点。
他选择了日期,跟踪好了船员,食物,燃料。
并且把 时间,地点反馈给了CIA。
他藏匿了5天。
一切已然准备就绪。
他穿上了逃跑时候使用的潜水服,带好了随身携带的自发求救信号(以防万一 为了Plan B)———>请注意,军事人员一般都会有一个Plan A,Plan B,Plan A作为常规方案,Plan B作为应急,对付突发状况的方案。
这里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这里再次做一下补充。
孙子兵法有云: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这里Bourne很好地利用了天时和地利,雷阵雨天气,可以很好地利用雷声来掩盖自己的行动和降低敌人的警惕性。
并且是接近深夜时刻,快要就寝的时间段,正是最松懈的时候。
地点选择在wombosi的起居室,计划应该是用消声手枪一枪爆头,扔掉武器,利用身上的潜水服藏匿,返回,完成任务。
就在他正准备用消声手枪一枪毙命干掉Wombosi的时候,该死的头痛病!!!!!!
他放弃了。
这是不可原谅的,对于特工而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wombosi有这样的觉悟,他反身打了Jason两枪,Jason坠海逃跑!
故事开始!
首先从Bourne的中枪溺水开始,为什么Bourne不按照正常溺水死亡的方式,男俯女仰。
在影片中,他是仰面朝上的。
(这样便不会被溺死)这里是百度里面对男俯女仰的结果:男人的胸部、大腿前部等肌肉多,肌肉的密度比脂肪高故面朝下女性的肌肉较少胸腹部、大腿前部的脂肪较多,密度较大故女尸面向上这种现象实际的溺死现场是都能见到的 (本人不是医生,若有专业人士,欢迎提供更加专业的解释)本人认为 这可能跟他自身携带的潜水服以及他长期所受到的军事,特工专业训练有关。
生存是第一要务。
只有生存下去,才能完成任务。
以及臀部的瑞士银行账号:这是失忆之后的Bourne的第一条线索,也为故事起了导向作用。
一个失忆的人,渴望找回记忆。
这是人类的本能。
在下船之前,Bourne做了3件事情:1 恢复&锻炼身体,做引体向上,帮渔民打渔。
2.寻找记忆的碎片,照镜子的自我对话,打结,阅读,煮咖啡,做算术等等3.对船员表示了感谢。
Bourne的潜水服已经不能用了,衣服,鞋子杂物之类想必应该是船员提供的。
(那个打渔的大叔,临走之前还塞了Bourne路费,好人哪!!
)下船之后,Bourne坐火车去瑞士,到达了之后,由于已经是晚上,可能身上钱也不够自己住旅馆的,只好去公园野营。
小马同学实在是太可怜了。。。
睡长凳。
(导演我要求加待遇!!!!
)此时两个打酱油的Cop同志来了。。。
赶小马倒没什么,掏ID,这个不能忍啊。
反手一抓警棍,一个影袭,反手一击,警棍一捅,抓枪,警戒,所有动作一气呵成。
仅仅只有4秒钟,简洁干练。
随后一个拆枪的动作,太牛掰了。
一唰,一把枪就变成一堆零件了。
只是不知道Bourne逃跑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外套给脱掉,至今我还是没想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里大家有知道的可以联系我。
而反观CIA这边收到了Wombosi的最后通牒,Abbott连忙找到Conklin,两人厮会了一番,谈及到Treadstone(实质就是利用CIA高层的权利,向下层的特工人员下派一些见不得人的暗杀行动)Abbott也向Conklin施压,“You Never Made Mistakes Before”又一场血雨腥风将要开始了。
回到瑞士,小马同志站在银行门口等开门。
没有外套,太悲剧了!!!
冻惨了不过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Bourne的身体素质灰常好(长时间的挨冻和无眠,以及保持身体状态)进门之后,Bourne立即假装不经意地四周观望。
(嗯,一定是职业病!
)不得不说演员和导演对于各种细节的把握太牛X了。
填写完毕账号之后,上楼,手纹检查。
OK,一切都很专业,包括保险库,保安之类的,说明这家银行在世界上的先进程度,CIA他妈就是有钱啊!!!!
而且所用的盒子我估计是当时最好的技术,一定要用特定的钥匙才能打开,强行使用外力估计只会让盒子和里面的物资一并消亡。
在私人空间下打开盒子,护照,手表,一系列杂物等等。
Bourne终于找到自己的身份:“My Name is Jason Bourne。
”“我住在巴黎。
”又有新的线索的诞生。
而随后Bourne打开了盒子的夹层。
我不知道这里是否有暗喻作用,在所谓的表象之下,打开之后,下面竟然是一把手枪,多个国家的护照,各种国家的货币(还有俺们山寨的Chairman.Mao哟,RMB!!!
)正如另一位豆友所说的一样:权势,武力,资源。
世人纷纷争争,不也就为了这三项东西么?
并且Bourne在打开盒子的同时,注意到了别人的谈话。
可以说同一时间完成两三件事情。
这让我想起了韩国星际职业联赛,职业玩家的高效的控制力,执行力,运营能力(无所不在的感知力,警惕性。
这是一个作为特工那么优秀的必备品质)并且只花了20多秒审视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将所有的现金和护照,杂物一股脑地全部放到了自己的包包里面。
除了那一把枪。
从这里不难看出,Bourne此时还是很厌恶用暴力解决问题。
但是并不代表他不使用暴力。
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但通常并不是最优解。
而且后遗症很多。
把枪塞回箱子之后,简单很随意地问一下工作人员,离我上次来这里有多长时间了?
“大概有3周吧”无所不在的细节,Bourne很少会说废话。
每一句话都颇具深意。
大家可以在很多地方观察到。
此时Bourne就拥有了多条线索了,比起最开始当初只有1条线索--臀部的银行账号,现在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同时拥有了资金,还知道了自己上一次到访的大致时间。
找个安静的地方,稍事休息一下,整理出来,便可以得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不料被CIA在银行的线人观察到了。。
(说明CIA的能力是无所不在的!!!
奶奶的,有钱就是王道啊!!
)走出银行,附近的公用电话亭-->利用114黄页,寻找Jason Bourne的住宅电话46990384-->并且注意到路上的Cop。
离开-->偶遇路边警察时,保持低调,镇静,就像路人甲乙丙丁一样。
并且保持对周遭环境的监视。
-->当你被当地警察追踪时,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你的护照,进入我国驻该国的大使馆。
(奇怪了,Jason Bourne居然知道路,Jason Bourne:导演他妈的就是这么写的!!!!!!!!
)这里我们姑且认为是,Jason Bourne可以用多种方式甩掉警察,并且他也有去美国大使馆的动机。
(这些准备工作,应该是来瑞士的路上就已经完成了。
很有可能他去过网吧了,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路线等等。
)进入大使馆,就听见Marie 在跟工作人员balabala。。
本人不懂他们在讨论什么。
了解过美国移民法,签证,绿卡的朋友欢迎补充一下。
(但从后面可以知道,Marie需要金钱,可能是国家补助或者贷款一类的东西)Bourne随时注意自己周遭的环境,监视器,保安,人员的站位,房间内部的焦点(Marie)。
顺便我们可以从广播之中听出来:“Potential Suspect ……Help in assault incident”Bourne嗅觉出来了一丝危险,继续保持低调,保持平和。
但是还是被保安人员发现。
即使被发现,他依然保持低调状态。
直到保安把手放到他肩膀,准备铐他的时候,(这就是最关键的时刻,事情即将要完成的时候,一定是你最松懈的时候)Bourne一个发力,一瞬间便放倒了3个人。
OK,故事的第一个高潮来了!
一个切换,Jason进入楼梯间,并没有使用电梯。
(电梯这时是最危险的选择,有监视器,很容易被人瓮中捉鳖,如:断电,停层等等)上楼梯,瞥见一个带耳机的安保人员。
(由于消息传播的延迟,他不知道Bourne的长相)Bourne放倒了他,拿取了他的对讲机&耳机。
一切简洁有力。
估计这个人几分钟后才能恢复行动能力。
在行进的过程中,接着拿取了大楼的地图,得知了大楼的各个出入口。
这为Bourne的逃跑工作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到达5楼后,对方发觉了Bourne拥有了,采取了代码通讯。
然后寻找通往天井的路。
扒开那扇很久不用的铁门之后,Bourne继续观察,这并非是一条绝路,可上攀爬到天井。
(可惜铁架子并不能承受Bourne的体重,并让他把包给丢了。
)可下。
(一路凭借地形向下爬去)对于真正的特工而言,这种难度根本不值一提。
随着海军陆战队一层一层的搜索,最终找到了Bourne所在的地方,就在那一瞬间,Bourne双手一放,凭借两腿的支撑让身体缩进那个墙体的凹陷之中。
(多么强大的心理能力和身体素质。
一般人想想都心跳加速和手心发汗!!
)请注意此时,Bourne已经佩戴了手表。
(对资源的利用和携带。
)接着一路沿着墙沿攀爬下去。
双脚的支撑,以及落地时候的姿势,非常专业。
镜头切换到Zorn和Conklin这边。
CIA知道了Bourne去过苏黎世,然后他们开始猜测Bourne的动机。
为什么他行动失败之后,还要去银行?
(难道Bourne不知道银行有摄像头,不知道银行有线人?
前提是Bourne没有失忆……)为什么他拿走了钱,却留下了枪。
两大疑点,围绕着Bourne。
这样一个超级特工脱离了组织的控制,实在是难以预计,他这是在威胁CIA?局势已经Out Of Control。
Conklin对Bourne已经动了杀机了。
Marie与Bourne的第一次对话。
(剧情需要!!
剧情需要!!
)注意Bourne选择的目标,你可以说他在利用Marie,Marie需要Money,他需要搭便车去巴黎。
而且此时他已经大闹了领事馆,不可能再乘火车,飞机,甚至是公共长途汽车去巴黎,这样很容易暴露目标。
时间有限。
当下用10000 Bucks甩给Marie。
当Marie看到Bourne躲避着警车声时,Marie有了疑问。
但是Bourne强调了“You Drive I Pay.That's Simple.”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Bourne对Marie的弱点有所一定的了解。
他需要Marie的配合。
Marie:“I got enough trouble OK? (我已经有太多的麻烦了)”Bourne:“OK.Can I have my money back?(OK,我能把我的钱拿回来么?
)”这是一次赌博和尝试。
而且两个演员的演技都非常地Nice。
Bourne知道Marie需要这个钱,如果拖下去,Marie很可能就会不带他了。
不能给她时间去思考。
而且也没有这么多时间来浪费了。
留在苏黎世越久,被抓到的机会就越大。
Marie不行,他还可以去找别人,甚至是一些黑车租赁的业务。
不过风险也就更大了。
同样也可以说明Bourne很尊重Marie,否则他完全可以使用暴力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但是Bourne不崇尚暴力,从来不。
从谍影重重1,2,3里面都可以看到。
除了第一部里面他所杀死的特工之外,其他的特工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动杀机。
在车上,Bourne沉默寡言。
在整理线索。
巴黎,Bourne的住址,以及去了巴黎之后有可能会发生什么。
这一切都需要有所构思和准备。
但是更多的则是对自己身份的怀疑,我是谁,我究竟是谁,我到底要去哪里?!
再次切到Zorn和Conklin这边。
CIA调出了在街道上的VOD。
说明CIA的黑客技术相当发达了。
找到38分钟之前Bourne的位置,以及他身后的红色小汽车。
当Zorn说Bourne大闹使馆,将两名警察送进了医院。
Conklin一下子下达了全体动员的命令(Bourne已经相当危险了!
一个正常的特工绝对不会做这些出轨的事情。
这会是一个烂摊子。
而且必须有人负责和收拾。
那就是CIA。
):“You Heard Me.I want Bourne in a body bag by sundown.(没错,我要Bourne在日落之前躺在尸体袋里面)”Bourne就是一枚CIA的棋子,当棋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们的王就要把他铲除掉了。
然后所有的工作人员激活了在巴黎 苏黎世附近的暗杀特工。
西班牙,巴塞罗拉,德国,汉堡,意大利,罗马。
三名特工的身份,说明CIA准备撒网捕鱼了。
目标可能出现的位置为:苏黎世以及在这段时间内汽车可以行驶到达的地方。
(用圆规在地图上画圈可以搜索半径画圆)同时CIA保持对Bourne的追踪,为特工暗杀行动提供情报支援。
暂时先写到这里,后面我继续补充。
特工的影片看得太多太多,失忆特工的影片也不在少数,所以这部影片唯一能吸引我的不过是Matt Damom。
一贯的风格,简洁有力,再加青春无敌,Matt Damon是也。
当他打开银行的保险柜时,我突然发觉,世界之大,持有三样东西便可畅通无阻:金钱,身份(也可理解为地位),枪(强权)。
特工之所以是特工,在于钱使之不尽,身份无数,至于枪,反倒真是可以丢到垃圾筒里的东西。
矫健灵活的身手,机警聪慧的头脑,最终的结局往往是:美人在手,江山我有;又或者,美人在手,江山,老子不care。
他已经不是游戏中的棋子,因为,最后还是他说了算。
现代社会的侠客,终极英雄,可笑的是,不知道自己是谁。
而我们呢,恰恰相反。
很男人的一部片子,象港片中《枪火》和《暗战》一样。
情节紧凑,只是比起《反恐24小时》还是可以稍微喘过来气些。
背景是一个美国秘密组织训练的特工在一次行动中受伤并且失去记忆。
好象特工片都爱选这个背景,很早的那部《特工狂花》也有类似的失忆情节。
伯恩在影片中几乎无所不能,而且动作协调的很美,让人看的很享受。
女生肯定会有一种虚拟的保护感,而男生则会有一种崇拜和羡慕的情绪。
其实,训练伯恩的人在找到他时这样概括他的身份:你是美国政府的财产,你是一件价值3000万美元的武器。
这样看来,这种无所不能只是一种国家行为的集中体现,只不过载体不是一辆高性能的坦克,而是一个有点帅的血肉之躯罢了。
要求自己象特工一样生活显然是很辛苦且不切实际的,然而,有些时候,特别是面对危机,试着用特工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也许会很有效,特别是对于男生。
比如:在公众场合低调但洞察四方,处事逻辑且有预见性,按照对于自己危害的优先级逐次排除险情,临危不乱胆大心细,保持良好体魄和积累各项工具的使用技能,宽广的知识面等等。
http://rapheal.bokee.com/667288.html
为什么总是拿失忆大做文章呢。看着他总觉得他是那个数学天才失足少年。的确是高速剪辑啊。
20121104 男主挺萌,俩人挺配。没了。 20221221
失忆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身怀绝技,在苏黎世银行的保险箱里是大量现金、7本护照和一把枪,怎么会得出“我从事船业”的结论啊,哈哈哈哈不愧是呆萌。
I watched in Design Minor while in GHP.There are things you try to tell yourself to forget. And then, you will.
身中两枪,箱箱里发现印着自己照片的各国护照,各种现金,枪支弹药,观察入微,身手敏捷,愣是猜不到自己是干嘛的。
我发觉叫JB的都很厉害,是不是?James Bond, Jason Bourne
好看好看!最喜欢马特达蒙演绎的版本了!
罗拉的太妹身份在我心里一辈子洗不清了。妈妈因为这片喜欢马特达蒙,我一时觉得困惑,又因为马达的脸而终于理解了她。硬汉片真的、不想写感情戏就不用硬塞女主了,真是烦人。
#北京电影节#2019/4/12重看,还是我爱的呆萌/////程先生的推荐。
快节奏电影;马特达蒙很帅,属于个人巅峰。我万万没想到女主长这样 原来邦女郎只是个传说~ 然后就是我看到克里夫欧文了,造型瞎了
剧情很无聊,甚至可以说,没有故事可言,与此同时女主还特别讨嫌
10年前的片子果然不能看这种..
预算:6000万北美票房:1亿2166万全球票房:2亿1403万上映日期:02.06.14上映周数:23周分级:PG-13最高院线数:2663北美最高排名:2
一个不想做杀手的杀手杀了很多人,最后找到真爱的故事。很烂!
一个系列的开篇,相对其他动作电影来说此片格局稍微小了一点儿,但是打斗,飙车等场景非常干净利索。剧情不做作,很真实,没有任何一点多余的煽情和拖延,无论是人物关系、整体的感染力还是极具代入感的电影节奏都做的十分出色。
看了4后倒去看1,有些失望。一个不称职的特工制订了周详暗杀计划,突然因为自己想立地成佛搞砸了整个计划。之后虽然因为失忆情有可愿,但主动招惹是非给整个项目组带去危险,别人打算灭口也是很自然。最后还连累上司被枪杀。看4时和主角劲往一处使,看1时就想丫这惹事精怎么还没被灭啊
一个失忆的特工,哪里好看了啊??欧文同学打个酱油都那么闪闪发光!!!
是《蘿拉快跑》的Lola
就很满足普通人对间谍啦特工啦的梦想。但说真的这系列都是我小时候看的了后来也没咋重温已经忘记当时看完后的心情了。
剧情太弱了. 躲来躲去就把2个小时混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