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师老巴,小巴。
老巴,有眼光。
保守。
从零起步。
安于他的配角的比赛。
小巴。
有野心 。
有大志。
不择手段。
要进入到最黄金的战斗。
成为城市当中。
最成功的训练师。
克拉苏与儿子。
老子。
深谋远虑。
沉稳,不出击,等待时机。
儿子。
看了很多的书。
觉得父亲太会忍耐。
不知道把握时机。
一看到斯巴达克斯出城。
就派出军队进行进攻。
准备要赢得胜利。
他纸上谈兵。
战争的残酷性。
他不理解。
角斗士的战斗力。
他不了解。
军队的逃跑。
他不了解。
等他出来的时候。
失败的名声已经在头上。
好大喜功。
很多二代所喜欢。
同时,他们的出身。
让他拥有很多的优越感。
而把一支军队。
交给这样的一个贵族二代。
如何能够赢得胜利。
而现实往往是这样。
元老的儿子可以成为元老。
可以成为执政官凯撒强大的贵族。
他对于屋大维的培养。
良好的教育。
一直对罗马文明很感兴趣,这部剧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半年前用15天刷完了第一二季和前传,因为不适应同一个角色演员的更换,上周才看了第三季。
虽然依旧对新Spartacus和新Naevia接受无能,但是可以正常代入剧情了。
部分选角审美走下坡路真的有点影响观感,比如Melitta、Mira、Nasir和Sibyl,后面几季的选角普遍没有第一季的灵气。
这季两大阵营势均力敌平等对峙,交锋也是直来直去,没有太多迂回曲折的博弈周旋,不过Caesar和Tiberius的对手戏还是很精彩的。
大统帅Crassus力压众猛男靓男承包70%的床戏简直不可思议!
Simon Merrells的表演特别出彩,那个气质简直别太sexy。
当初他为了演好Crassus这个角色在四周的高强度体能训练后减重了21磅。
对于Kore和Crassus的结局,be得我实在意难平。
感觉这个处理很突兀缺乏情感层次(包括用十一抽杀律惩罚Tiberius),只是编剧为了制造戏剧冲突设计的极端化编排,而非角色性格的自然延伸。
而且Crassus的形象定位只是与Spartacus利益对立,虽是敌人但并非恶人,追剧过程中一直觉得这个塑造很高明,真的不知道最后一秒让他黑化的意义在哪儿。
最后,我可能大多数时间都在不可避免地用悲观主义视角看待第三季的剧情。
前几季逃出角斗场的部分很燃,令人肃然起敬,但是开始起义后又总让我感到有些唏嘘,因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分化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奴隶翻身成为主人,必然会有新的群体沦为奴隶。
这一季在奴隶解放后的对抗中,我觉得编剧不再强调对正义与非正义的界定:同一阶级的人本质上不过是为维护自身权力与利益而结成同盟。
而最令人痛心的,还是那些在混战群戏中惨死的普通人——无论时代如何更迭,他们始终随波逐流,成为最先被牺牲的群体。
以下是看每集的一些小思考,记录下来, 全当练练脑:E1,这一集把斯巴达克斯的劲敌——克拉苏的形象塑造出来了,有三点:1.坚持接受角斗士奴隶的训练,甚至立下生死竞技令,还很注意培养继承人儿子;2.为拿到统帅职位使出花招,借敌之手除去晋升障碍;3.充分了解斯巴达克斯心里所想,会去取两位统帅首级,这种换位思考的能力很难得。
甘尼克斯就一直逍遥着,对当leader毫无意愿,P性格体现无疑。
E2,克拉苏与凯撒的利益约束,且能冷静对待妻儿关系;斯巴达克斯与铁匠的利益约束,先诱其上贼船;攻城胜利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攻城杀罗马拥护的良民,怎么处理既得利益者问题?
E3,镣铐锻为兵器这件事很有象征意义,让我想起了化铁为犁;让罗马人决斗也具有象征意义,妮维雅这个多疑的角色令人生厌,铁匠的好,为人正直;带兵打仗取决于首领个人斗志,这种事风险较大;斯巴达克斯与海盗的利益约束;少女都会对解救他的男人怀春吗?
市政官利用海盗排除异己;远程火力攻击真他妈牛逼!
E4,凯撒的间谍计演得好;斯巴达克斯和克雷斯的首领气质对比出来;克拉苏不仅有独自的过人之处,还有识人之才;十一抽杀令好玩,死的少,作用大;分裂敌人制造内乱是赢取胜利的绝妙之策;找合伙人得找那些直觉强,能顾全大局的,太拘泥于眼前的人说不清理;E5,利用尸体充当数量,带兵打仗,粮草先行,制造分乱假象,迷惑敌人,借他人之手传达假消息,质问市政夫人动机,叛徒的下场从来就不怎么好,无论哪边都不被接受,攻城略地这防守要害很重要很重要,城门一破,那大军杀进来挡都挡不住。
E6,为什么给甘尼克斯安排一个小女孩?
这符合大众需求么?
克拉苏的成功离不开凯撒的助攻,克拉苏善谋有武,凯撒有谋善武,二者合力,威力巨大。
斯巴达克斯团队,除其本人善谋善武外,其他人多半无谋善武,甚至反谋,这样的团队不利于维系。
克拉苏送走市政夫人的原因,独霸此城。
克拉苏之子的计谋。
凯撒的尚武精神。
骑马逃跑,工具的作用。
问一个问题,克拉苏为击败斯巴达克斯真的花费了超量的经费吗?
E7,冰雪天地,雾雪优势,“擒敌先擒王”策略对克拉苏失效,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也。
女奴隶与克拉苏之子的矛盾导致其和凯撒结盟。
首领之战,部落的遗风。
想起拿破仑攻打苏联时,也是因为天时(风雪)不利,败于敌手。
宗教、爱情等信仰对人身心的安抚作用,尤其是人处于恶劣环境下时。
尸体的再次利用,之前用来充人数,现在用来填沟壑。
E8,克拉苏屌屌屌,直接揍上级,有钱,任性!
斯巴达克斯团队中诞生出一个婴儿,其父亲不知何处,这个景很感人。
克雷斯的分离出去对斯巴达克斯团队影响大吗,克雷斯部队战绩如何?
斯巴达克斯与市政夫人的one night很难得,要好好珍惜。
克拉苏之子爆菊凯撒这招够虐啊,哎,也就是经历过十一抽杀的孩子能干得出来。
克雷斯死在了情人的眼睛里,头颅飞起,哎。
What's beneath on our feet?
Shall we begin?
E9,兵不厌诈啊,诈来了克拉苏之子,正如凯撒所言,克拉苏之子自以为是恶狼,却不知别人是猛虎!
尼玛,狮子克拉苏派猛虎凯撒去谈判,这招够绝。
其实,奴隶们反抗的不应该是罗马,而是制定战败者沦为奴隶的制度。
斯巴达克斯组织竞技来愉悦大众,获得民心,挺好。
被剑砍死,被矛刺死,被锤打死,你选哪个?
克拉苏用500奴隶换儿子命,这样合理吗?
如果部队不是他资助的会怎样?
女奴隶杀了克拉苏之子,然而克拉苏依旧爱着她!
厚葬领袖克雷斯也能团结民心。
E10,最后一集名字叫Victory,最精彩的一集!
斯巴达克斯叫众人假他之名,吸引敌人兵力转移,但还是被克拉苏识破计谋。
古罗马时,男风流行度如何?
斯巴达克斯战败后,有多少奴隶依旧自由?
罗马军队的打法很讲究秩序,回头可以看看吴军老师在《文明之光》里对罗马人的介绍。
说好的“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呢?
真替他们心疼。
世界本来就没有公平,我们有选择自由的权力,以及行驶自由的权力。
不爱一个人可以从ta身上找寻安慰吗?
斯巴达克斯团队究竟对罗马造成了多大的损害?
如何一声不响地挖出一条如此长的沟壑?
投石器和投矛器的优越,会阻碍斯达巴克斯前进,导致必须争夺,甘尼克斯率骑兵抢夺。
人在绝望下如何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想想那些原动力,或仇恨?
最大的胜利就是死的时候是一个freeman。
最后的人物剪辑加上史诗般的音乐,简直棒呆了,还以已死去的第一季男主吼一句:“I am Spartacus!
”结尾,很有纪念意义。
怎么说呢,不能说《罗马》党对此剧肤浅的认识,只能说大部分推崇《罗马》而贬低此剧的观众对历史可能并不热衷。
作为历史剧最难的是在已知结局和进程的情况下去吸引观众表达出自己独特的东西。
先说《Rome》,毫无疑问这是部优秀的作品,宏伟的战争场面,又从两个小人物的视角去经历整个罗马从民国到帝国的转变,但对于我这种略精历史的来说,整部剧基本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立意和剧情,完全是跟着正史流程加上点那么野史一点点走下去的。
我始终觉得人的行为是由心推动的,凯撒的遇刺,庞培之死,和屋大维战胜安东尼等等重大事件,此剧只是简单的去描述,并没有多少对人物内心的探究,和对发生这些大事的思考。
看完全部两季感觉又读了遍历史书般平淡枯燥。
而《斯》全部4季编剧可谓大下功夫了。
第一季小斯从反抗到顺从,再到追求自由反抗,各时期各事件对其这段内心转变的阐述。
再到巴老板追求名利这条线,两者相辅相成,到最后一集kill them all的必然结果。
这13集你完全猜不到下一集剧情却又那么的合理符合历史。
据说前传是为了等安迪康复的,只有6集却高节奏的安排了巴老板摆脱父亲阴影且消灭强劲对手,并和索罗尼斯交恶。
还包括甘尼克斯和黑教练恩怨,小克成长。
最难能可贵的最后一集,安排的是大群挑,有个细节是阿舒手臂烫伤,这个本只是临时才出的短季却完美的承前启后,在如此细节上还能顾及第一季,并且还为第二季做了很好的铺垫,不得不佩服编剧的缜密用心。
第二季复仇就不多说了,关键的结局季可谓将此系列推上神剧巅峰,在史料记载中,斯巴达克斯起义最终灭亡有几件大事,1 斯和克的反目分离,2 海盗的出卖,3 克拉苏断海阻击,4 斯巴达克斯去而复返。
特别是4,小斯在已逃离罗马情况下为何又复返被全歼,在史料中也是悬案。
据说因为资金不够了,这么多事件要在短短十集里讲完,我真担心会烂尾。
结果却没人失望,包括凯撒的出彩演出,编剧将斯巴达克斯和克雷斯的分离诠释为两种理念的差异,兄弟情义更甚。
4中小斯是为克雷斯报仇而复返的,很有独立思考和创意却又不失实际的编导。
甚至连斯巴达克斯屠杀罗马俘虏这么小的片段也完美融入这十集中,你没看错,只有十集,却非常丰满的塑造了凯撒,克拉苏等人的形象。
此剧精彩的不仅仅是血腥的打斗,露骨的情色,更是精彩绝伦的剧情,这是对史料精心加工烹饪出的大餐,全部39集没有一集能错过,能靠常规去推断出剧情的。
像我前面所说,改编剧是非常有挑战的,包括改编小说,历史,从前剧等。
因为大家剧情都知道了,还有先入为主的偏见,怎么才能突破,全靠编剧对人物事件的理解再加工,创作出独立带有自己烙印的作品。
请不要再拿《罗马》作为标杆去评判这部剧,天空才是极限,《斯巴达克斯》系列已经超过优秀剧的范围,是一部接近完美的神剧。
Kore: 一个以为主人爱上她的女奴隶,她可以不要名分,不要地位,主人Crassus让她直呼其名就以为主人爱上了她,但殊不知这个狡猾的政客只是把她当做慰藉的工具。
当她被Tiberius侵犯后,她也不敢反抗,寄希望于crassus能够给她保护,没想到在主人眼里,一个女奴当然没有儿子重要,她反而将被留在城里陪伴他儿子,这时Kore才醒悟,原来自己就是他们父子的宠物,在他们大杀四方时给予女性的抚慰和陪伴而已。
所以kore绝望而去,离开了主人投奔了起义军,最后他杀死了tiberius,但最终还是被crassus钉死在十字架上。
可见无论再怎样爱,还是不能违反主人和奴隶的这个基本关系。
公大于私。
Laeta: 一位美丽华贵的城市执政官妻子,她本性善良,对奴隶也有一丝同情。
本来她在Sinuessa城过着万人敬仰的幸福生活,但却被spartacus一举破城而入,丈夫也被杀死。
城破之后为了保护剩下的市民而配合了spartacus,斯总也给予了她必要的尊重,当海盗头子想得到她时,斯总断然拒绝,说我们不做奴隶买卖。
但crassus重新夺回城市后,却把她当做奴隶送给了背信弃义的海盗,当海盗给Laeta的手臂上烙上“H"标志时,她内心一定充满了对crassus和他代表的罗马共和国深深地绝望和痛恨。
因此她最后侥幸逃出来并和斯总有一腿时也就不奇怪了,在宏伟的罗马共和国,一个贵族女子可以随便被强权变成奴隶,这个国家也就不再被保佑了。
从第一季她出现,我就知道终究会害死高卢战神。
她那受伤的身躯和灵魂导致的莫名其妙的一种东西最终害死了最在意她的人。
另外,那个黑人演员的外貌实在是让我反感!
纯属个人意见,不是人身攻击。
反正最终都死了,那对基友倒是活下来了,难道是暗示少年们都去搞基才有活路?
斯巴达克斯让我想起了勇敢的心!
自由在何处!
没有自由,自由向往的自由
我滴个妈耶,我看了整整两季,终于在第三季看到了史诗大战,而且第一集的第一幕就出现,太有诚意了,虽然不过瘾,但却是好的开头。
这种时间跨度我还是挺满意的,相对于第二季,第三季直接快进到有一支军队,看起来像是那么一回事了,不然老是十几个人打来打去,得打到猴年马月。
而且第一集做为第三季的开篇,质量比第二季还高,太离谱了,远超出我的预料,几个小细节的铺垫就足以看出编剧的水平之高超。
首先是罗马大将军跟奴隶传奇冠军的对打,一开始让儿子跟奴隶对打,教儿子做人,让他放下身段,不要自满,不要轻视对手,说明大将军是个稳重的人,其次最后一场跟奴隶生死局的时候,为了锻炼自己跟斯巴达克斯较量的勇气和意志力,直接破釜沉舟,足以说明大将军的决心和毅力(难怪儿子虽然嘴上叛逆但是身体却很诚实),而且为奴隶建立的纪念碑和记住奴隶的教诲,说明大将军的格局和远见,最后一波借刀杀人,直接让大将军这个角色丰富立体,仅仅就一集的时间,编剧太强了。
我已经开始期待大将军跟男主的交锋了。
而男主这边也不缺乏细节,从“微服私访”这一情节就看出编剧在为整个故事的宏大结构在努力,男主开始观察后援的情况,民生的情况,逐渐将领导者这个角色“越做越高”,之前最多是个领袖,或者说叫领头的,但第三季经过这么一铺垫,王的气质和刻画就开始深入人心了。
一举一动都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整个群体,甚至是整个族群的兴衰。
而男主的三个副手都均有各自的角色小故事,更加融入到这个集体里,相辅相成,很棒。
开局王炸,当之无愧。
第二集,主角团再次扮演老传统,以少打多,智取罗马城,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大,而大将军这边,又加入了一员猛将,虽然看起来有勇无谋,呆头呆脑,但实际上机灵的很,跟男主的对决也会更加有趣。
最后给到我的惊喜就是雄厚的军队一眼望不到头,壮观,之后的战斗应该都不局限于小打小闹了。
讲更大的故事。
第三集,我喜欢这类的剧情,“矛盾”,从被压迫的身份转变到压迫者的身份,从羸弱的平民身份转变到被压迫的身份,从相信善意到滥杀无辜,这里面很难去分清善恶,立场很难鲜明,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导演也特意安排了一段剧情去完善冠军妻子的行为动机,人的心是有限的,一但被消耗殆尽,就只剩下走火入魔。
而男主的表现一直稳扎稳打,恩怨分明,有勇有谋,胸怀天下,有远见有大局观,这是好消息。
坏消息是,目前他的三大得力干将,冠军,传奇冠军,副手,没一个能接班,而剩下的人的表现更是一言难尽,用一句话来概括更恰当不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士兵都处于士兵的位置,而三大干将做为领导者也没有领导者的样子,当然上梁不正也有一定的原因,但如果后面有把焦点聚焦于士兵,培养于士兵,让士兵变的有血有肉,逐渐接触主角团,也是一大看点。
冠军虽然稍微有理智,但全听妻子的,只能做莽夫,副手是最拉的一个,一点理智没有,全靠莽,传奇冠军虽然整天花天酒地,心不在焉,但确实是最接近斯巴达克斯的角色,因为他有理智,也没有牵挂,还有大局观,但可惜,志不在此,按结尾的走向,应该要脱离团队了,或者直接领饭盒。
突然有点心疼传奇冠军,即便活着,但心却死了,只有死亡才是唯一的解脱,如果团队能拉回来,成为团结有爱,有组织有纪律的团队,这样的氛围可能会治愈他,但可惜这样的剧情应该不会有,而现在团队也寒了他的心,传奇冠军一直都不是好战的人,而男主一个人又管不了这么多事,后继有人原来是件多么幸运的事,对反派将军来说也是如此。
第四集,虽然看的很揪心,但还是需要这样的剧情,需要这样的成长,这是反叛军的必经之路。
复仇的第一层,无疑是血债血偿,无所不用其极,至死方休,但这样怨恨永远也无法消除,敌人可以解决,但心结呢(这是90%的反叛军想法)。
复仇的第二层,恩怨分明,立场分明,不会被仇恨控制大脑,有着绝对的理智去完成君子复仇十年不晚的大业(男主,罗马大将军,罗马奸细猛将) 复仇的第三层,冤冤相报何时了,这种境界,只能意会。
(传奇冠军) 是的,传奇冠军对罗马是有恨的,但却早已放下了,又或者说放下了心中的负担,活的坦然,活的自在。
但反叛军面对的问题是,除了男主,其他人的复仇极端情绪,持续高涨,虽然有奸细猛将的助攻,但也只是推了一把而已,即便没有奸细,这也是迟早发生的事,可以是因为冠军妻子打死铁匠,也可以是某个叛军打死某个罗马人。
但这些叛军对罗马人的暴行发生以后,男主强势的态度让冠军“闭嘴”,这个角色再次更深入人心,做的太好了,看到传奇冠军心满意足的微笑,应该后面冠军就算离开了男主队伍,传奇冠军都还在,对男主的信任也不会衰减,没跟错人。
而副手,这一季这一集,终于明确清晰了自己的定位,做男主的影子,虽然前面的影评我一直简称他为副手,但剧情里都没有明确表示过,他要当王的影子,基本跟其他两位得力干将一样,充当杀敌的角色。
但我对他的定位就一直是王的影子,先从冠军说起,冠军其实跟男主差不多,如果男主的妻子还在,估计也是对妻子言听计从,所以男主是个不稳定因素,适合一起打仗,但跟男主不一定同心。
传奇冠军,自由人,边缘人,如果可以,他甚至不想管任何事,虽然他跟男主是一条心。
副手,虽然他也听小男朋友的话,但起码小男朋友和男主是一条心,而副手跟男主虽然没那么同心,但忠诚度是拉满的,或者也可以说从面相来看,副手一定是最适合替男主挡刀的(有点憨),其他两人都是武力值的代表,唯有副手,是王的心腹代表。
既然火已经拱起来了,就让它烧的更猛烈些,只有燃烧殆尽,才能获得新生。
还有个要夸的点,导演居然还会埋小细节了,一开始罗马人不顾安危的向叛军询问妹妹的下落,却招来毒打,以为这一段单纯是塑造传奇冠军去帮助罗马人和展现忠心的,没想到当奸细为了证明自己不得不杀女罗马人的时候,那个女罗马人竟然就是他要找的妹妹,戏剧性拉满。
第五集,基本全程无尿点,谋略对决太精彩了,原本以为兄弟决裂是第一层,后来男主考虑的是第五层,原来以为大将军的奸细是第一层,后来大将军考虑的是第五层,虽然有些剧情衔接的不是很丝滑,但也无伤大雅,我唯一担心的就是副手不能死!!
这才第五集,而奸细这颗棋子发动以后,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来了一点,不然老是替男主提心吊胆的。
还剩下五集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主角团逝去也是无可避免的事,但现在还是一个舍不得。
第六集,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传奇冠军从罗马军队里杀出来了!!!!
回到了大队伍!!
我一直以为豆瓣剧照的情节要发生了,传奇冠军被钉在十字架上,但这集逃出来了,我还得担心下一集。
第七集,武力决定胜负的下限,而智商决定胜负的上限,一开始男主入了大将军的局,虽然有点狼狈,看似有点蠢,但其实是无奈之举,我代入这场战争的时候,发现这依旧是必死之局,双方军事差距过大,正面刚肯定是死的,侧面用谋略的话,环境又限制死了,等于是等死,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个突破口,哪怕男主想到了这是个局,也不得不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所以上当是必然的。
而后就是这集里谋略用的最好的就是女奴隶,也就是大将军的情人,成功把我骗过了,一开始还真以为是要弄死小将军,估计是见到大将军以后发现这个计谋行不通,实行B计划,加入自由的阵营,这步棋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要牺牲的,至于怎么牺牲,暂时还没想到,不可能单纯露个脸然后就没戏份了,怎么也得刺激一下大小将军。
最后,大将军布置的围墙策略被识破也是情理之中,正如大将军对男主说道,聪明反被聪明误,双方都是聪明人,喜欢这种运筹帷幄的感觉,就看谁识破对方的诡计多一点了。
这样高质量的谋略对决,看的还是很过瘾的。
第八集,不是不能接受进度快,而是剧情得流畅,凯撒被爆了菊就跟小媳妇一样舔着小将军的脸?
之前铺的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设呢?
怎么都在捧小将军?
付不起的阿斗没啥好捧的,冠军就这么被干了,被小将军收人头,真没必要。
现在能打的都没了,后面应该没什么战争场面了,这波也不能说谁对谁错,毕竟冠军的队伍吸引了大将军的军队,从而能让男主有惊无险的逃出生天,获得喘息的机会,而罗马的军队好像就剩大将军的了,那,大将军,对吧,你懂的,手握兵权。
其实也能理解要这么兵分两路,虽然最稳的打法就是跟着男主,扬长避短,但这样节奏太慢了,等男主发展也太慢了,索性直接牺牲一半的人,拉快一大半的进度,快大结局了,希望后面的剧情稳健一点 第九集,虽然剧情总是峰回路转,女奴隶这枚棋子也发挥了她的作用,但当副手他们相聚的那一刻,还是那么温馨,那我提前看了豆瓣的剧照,输了,全输了,这剧情非要Bad ending吗。
第十集,看到男主被刺穿身体,看到男主奄奄一息最后离开人世,五味杂陈,这或许不是最好的结局,但对于男主来说一定是慰藉,“斯巴达克斯,我终于再一次听到心爱的妻子呼唤我真正的名字”,一瞬间拉回到了最初开始的相遇,紧接着也暗示男主的离去。
而副手对男主说的话,让我无比渴望第四季,“罗马终有一天不复存在,我要让为自由而战的人,永远铭记你的名字”。
传奇冠军这边,看到了最好的兄弟教官,看到了曾经风光无限的竞技场以及为他喝彩的万千观众,也算安心了。
大将军没有死在镜头前面,而遗憾却是带到了镜头前的我们。
整一季的台词都挺有讲究,这一集也是,开局看到伟大的胜利,我以为稳了,最后才知道,身为自由人死去,又何尝不是伟大的胜利。
我以为男主的杀青,是为了有千千万万个斯巴达克斯站出来,营造更史诗的场面和气氛,但现在,是看不到了。
第三季,故事进入全面战争状态。
为了展现战争的面貌,故事设置了很多情节,不再限于之前的战争谋略,而是真正让我们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战争。
首先,战争是经济实力的竞赛。
现在和斯巴达克斯对垒的是更加厉害的角色克拉苏,他不是个愣头青,是个资深的大奴隶主,他的成功,不仅在于他超人的经商头脑(他会采用伪造信件的方式,让交易对象选择与自己贸易,从而打败竞争对手;也用相同的手段来打击自己的军事同道),在于他经营多年积攒的巨额财富;而且还在于他懂得“平等”待人(他教训藐视奴隶的儿子,因为他认为人的高低是才能与眼光,而不是空虚的阶级地位,他敬佩斯巴达克斯,他懂得换位思考,他拜角斗士为师,他还一直爱恋一个女奴隶)。
他专注自己的财富增长,然后一直在等待时机(正如他能够打败自己的角斗士师父一样,靠的是师傅所交的“知识+等待”)。
影片中,没有展现克拉苏累积财富的过程,只是透露了一点他攫取财富的手段。
但是在战争过程中,我们却看到了“财力”的决定性意义:克拉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挖了一条深深的沟壑,还有垒砌高高的城墙,以此来阻遏斯巴达克斯的军队。
尽管这一军事设施被斯巴达克斯击破(用冻死的尸体填充沟壑,猜测高墙后守兵很少,然后夜袭高墙,顺利占领军事高地)。
正如当初二战,美国能够打败日本,在于他背后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就像福特汽车生产线,不断地制造出战斗机来。
财富与生产力是战争的决定性要素。
斯巴达克斯的奴隶大军,虽然大家都愿意为自由拼死一战,但是骁勇善战的角斗士始终占少数,更多的只是常年劳累的普通人,他们没有受到太多的战争训练,何况还有不少老弱妇孺需要保护。
更何况,凭借普通的兵器,对付罗马军团的重盔厚甲;遇到极寒天气,衣物单薄,食品短缺,斯巴达克斯只能做困兽之斗。
虽然,历史学家基本都承认斯巴达克斯是杰出的军事家,但很明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财富上资源上的匮乏,是斯巴达克斯失败的关键。
其次,战争是政治博弈的成果。
克拉苏和巴蒂塔斯其实一样,都是野心勃勃想跻身元老院的人物,都是阶级限制了他。
但是的手克拉苏很明显与巴蒂塔斯不是一个等级的,巴蒂塔斯了不得是善于管理,但其实对政治一窍不通;而克拉苏更懂得政治的窍门。
克拉苏懂得等待,因为机会早晚来临。
当然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斯巴达克斯的奴隶起义,势不可挡,罗马高层受到极大的震撼。
罗马元老院这时候只能寄望于克拉苏这样的财阀出手。
因为战争其实就是“钱”堆出来的,而罗马多年征伐,口袋空虚。
当然,元老院给出的条件只是一个将军,而且还要克拉苏当另外两个贵族将领科西尼斯和费尤瑞斯的手下。
克拉苏表面答应,但是根本就没有去调集军队。
他反而是派出几个士兵去送信,谈与科西尼斯和费尤瑞斯如何合作歼敌。
故意把信送到斯巴达克斯军队的门口,让斯巴达克斯明确科西尼斯和费尤瑞斯的虚实,一举将之消灭掉。
这样一来,罗马元老院无奈之下,只能把希望寄托克拉苏身上,委以“大将军”的重任。
想想,当初曾国藩打太平天国,也是在获得统一指挥权之后,才能反败为胜。
可想而知,获得指挥权的重要性(克拉苏对儿子说:克拉苏家族从来不对人卑躬屈膝)。
所以,克拉苏把两个罗马将领当作自己绊脚石,一下子踩着他们上位。
再联系一下,唐王朝的藩镇割据,为什么国家掌握那么多军队,结果却在安史之乱中措手不及?
原因就是藩镇为了保存实力,各自为政。
大家不希望自己的军队在迎战安史大军中折损,只希望借此机会剿灭竞争对手,捞到好处。
也可以理解之前葛雷博与其他将领的矛盾,以及最终逼得他狗急跳墙,靠杀人来抢夺军事指挥权。
不仅要获得军事指挥权,还要利用这次机会,提升自己的地位,并且确保自己的赢面。
假如赢得战争,但是又遭到罗马元老院的抛弃,仅仅是过着“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日子(这倒与辛弃疾无异了),克拉苏又怎么愿意;同样,假如费尽心力,付出资本,结果却惨遭失败,那么不仅不能在罗马帝国捞到政治资本,还会成为笑话,克拉苏更加不允许。
所以,克拉苏用了三招:一、拉拢罗马贵族、悍将——凯撒入伙,他知道凯撒能征善战,但是因为之前的胜利耗费了太多的金钱,甚至负债累累,被元老院所厌弃。
拉凯撒入伙,不仅获得一名悍将,一名敢于只身伪装成为奴隶打入敌后的悍将;而且还让所有的罗马人都知道,凯撒(这位在元老院有一席之地的罗马贵族。
用克拉苏的话说:有维纳斯的血脉)在自己之下,甚至在自己儿子之下(一开始连儿子也认为自己会在凯撒之下,直到最后关头才让儿子以“代自己行令”的名义,让儿子身居其上),心甘情愿地协助自己,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所以,他和凯撒做了一笔交易,一笔头衔与财富的交易(“你有头衔没有财富,我有财富没有头衔,现在有大好功名在前”)。
二、耍弄罗马元老院的要人——梅泰勒斯。
梅泰勒斯作为元老,一开始自以为找了个有钱有能力的人,来为战争付钱。
但是克拉苏不是傻瓜,他一开始就借斯巴达克斯之手,杀了梅泰勒斯为他安排的两名上司。
梅泰勒斯知道现在只有他有财力支撑战争,也只得装作不知道,将大将军的职位送上。
接着从斯巴达克斯手中夺回希留爱沙之后,他大言不惭地向梅泰勒斯袒露要将希留爱沙吞为己有(他自言:聪明人打仗不仅仅为了荣誉。
贪婪无非是嫉妒的人对雄心壮志的说法),梅泰勒斯明确告诉他元老院不会同意,克拉苏则告诉梅泰勒斯,自己会和他分享希留爱沙,只要他帮忙说服元老院。
梅泰勒斯自然也就答应了。
这样克拉苏就名正言顺地拥有了自己的地盘,而且还是一个富饶的港口城市。
自己的政治地位就更加稳固了。
当梅泰勒斯对他后面的失败加以指责时,克拉苏又竟然对梅泰勒斯饱以老拳,并且警告梅泰勒斯要听自己的命令,和元老院说自己必定剿灭斯巴达克斯的好话。
否则他会雇佣杀手,把他干掉。
很明显,暗杀这一途径非常可怕(正如第一季巴蒂塔斯对自己的对手,第二季葛雷博对于自己的同仁),聪明的梅泰勒斯再怎么不喜欢克拉苏,也只能暂时屈服他的淫威之下。
就这样通过利用梅泰勒斯,克拉苏慢慢上位。
三、委曲求全,与罗马名将庞培均分战绩。
克拉苏精明,庞培也不傻。
所谓“一将成名万骨枯”,世上哪有什么百战不殆的战神,有的只是爱惜羽翼,善于攫取胜利果实的战鬼。
庞培的军队本来与克拉苏的军队对斯巴达克斯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但是庞培迟迟没有动手,直到克拉苏与斯巴达克斯血战获胜之后,庞培才出手,剿灭斯巴达克斯的余党。
对于庞培,克拉苏只能表态,功劳同享。
就连凯撒都觉得十分不服气,但是克拉苏却很清醒地说:我们表示支持(庞培的功劳),便可以拉拢他,我们将成为强大的三巨头。
很明显,功劳已经到手,虽然和庞培分很委屈,但是庞培兵强马壮,而且在罗马元老院的地位稳固。
与之抢功劳,自然是自找麻烦,不如与之均分,罗马元老院也希望有这样的存在,可以与之相互掣肘。
而元老院这样的意愿,也自然确保自己的功劳与地位的存在。
可惜,富有“雄才伟略”的克拉苏,着力培养自己的儿子,没想到儿子没有学到重点,只学到“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结果还把自己的小命送掉。
最后,战争才是战略与战术的结果。
斯巴达克斯聪明,克拉苏也不傻,两人都懂得“将心比心”,根据对方的思维方式和策略定势来采取措施。
克拉苏知道斯巴达克斯喜欢突袭,所以一早就伪装自己的大帐在阵前,引诱斯巴达克斯来突袭。
斯巴达克斯知道克拉苏喜欢耍诈,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伪装庞培的信使,引诱克拉苏前来商议联合作战。
结果抓住了克拉苏的儿子。
克拉苏意图分裂斯巴达克斯,利用克雷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让凯撒从旁挑拨。
斯巴达克斯故意让所有人认为他与克雷斯矛盾无法解决,但又在关键时刻,向克雷斯袒露自己的计划。
让克拉苏虽然占领希留爱沙,但是折损严重,而且无法将起义军一举剿灭。
克拉苏利用财力,挖出沟壑,建起危墙,意图以形胜以虚设来堵住一边,然后另一边重兵击溃斯巴达克斯。
斯巴达克斯故意分兵两路,一方面使得克拉苏以为自己军队势单力薄,降低对方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让甘尼克斯率骑兵从后面攻击克拉苏大军,夺取投石车攻击克拉苏,制造混乱。
不过因为克拉苏精明,不仅没有撤退(如果撤退,军队会混乱,会让斯巴达克斯击溃),反而不管后方的突袭,继续前进迎战斯巴达克斯。
在寡不敌众之下,不仅斯巴达克斯军队折损严重(毕竟以少对多,以弱对强),让斯巴达克斯也死在其手;而且甘尼克斯的队伍也因为被重兵围困,甘尼克斯被捕并且被钉上十字架。
所以,战略和战术虽然重要,而且正如历史学家基本都支持的观点——斯巴达克斯是杰出的军事家。
但罗马军团与斯巴达克斯的起义军的确敌我悬殊。
胜负其实一早就是必然的。
总之,单就展现战争而言,这一季的情节非常密集,也非常充分地展现了战争的台前幕后,让我们看到的远远不只是血腥的厮杀,还有不见血的谋划与博弈。
此外,这一季在展现历史的“技术处理”上也是可圈可点的。
在两季之后,观众自然而然地成为斯巴达克斯的拥趸。
但历史的事实无法改变,斯巴达克斯的起义最终被扑灭,斯巴达克斯也惨遭杀害。
那么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充分展现斯巴达克斯的足智多谋和起义军的英勇善战,直到最后一刻,才让克拉苏获得胜利。
这样来看,既符合斯巴达克斯自打崛起,一路士气高涨,节节胜利相符合,也充分满足了观众的观赏心理。
其次,特意安排一个失败必然性和失败的另一面。
历史上的确克雷斯的分裂与斯巴达克斯的失败有关,但是故事做了修改,让斯巴达克斯和克雷斯的分裂源自一个“合理性”“合情义”的理由,克雷斯坚持以死相拼,解救更多的奴隶,推翻罗马的统治。
斯巴达克斯却觉得对罗马帝国的打击越大,引来的镇压就越大,这样子可能自己的军队无法保护那么多救出的奴隶。
而克雷斯分出了一波精锐,剩下一半精锐,自然就不够罗马重兵夹击了,失败自然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而且,斯巴达克斯最后的策略就是,以自己和剩余的精锐,与克拉苏拼命,换取大量奴隶逃离,重新寻找自己的自由生活。
尽管我们知道这样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作品最后,让我们看到那些妇孺和残余队伍活着离开,奔向自由,似乎斯巴达克斯的牺牲在当时就已经获得了回报。
最后,是突出战争的价值:宁可身为自由人死在战场上,也不愿意充当努力活在鞭打之下。
这是一场为争取自由平等的战争,是《国际歌》中所展现的人类的不屈灵魂。
所以,即便失败了,但是那种追求,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不仅让罗马帝国覆灭,也让所有剥削人民,压榨人民的制度最终走向灭亡。
这三者,明显可以让观众感到舒服一点。
让这个英雄悲剧,显得悲壮,也显得辉煌。
2020-06-22
这一季斯巴达克斯据说是最后一季了啊,看了4集非常过瘾。
够血腥,每次杀人必多次击打头部直到脑僵蹦出,或直接脑袋一切二,或一块石头把脑壳爆浆,一刀捅进肚子属于非常仁慈的。
够淫乱,绳子一抽,身材火辣的美女们就一丝不挂了,然后各种三P四P搞基LALA性怪癖(凯撒是在割JJ放血吗?
)。
虽然新的小斯演员已经演到第二季,但我还是不太喜欢也不习惯是他,总觉得没有leader范啊。
克雷斯越来越娘,他老婆越来越MAN。。。
甘尼克斯倒保持风格,看似生活糜烂,但思路清楚,有情有义,又很能打,只是这种男人,谁爱谁倒霉。。。
这季的BOSS克拉苏很强啊。
不过任何组织内部都隐藏着权利矛盾、暗涌猜忌,人多就是麻烦,哪有什么乌托邦共和国。
斯巴达克斯最后一集看完后久久无法平静,本来泪点就低的我哭的不行!! 片尾时所有演员一一出现,而最后一刻第一季时去世的主角安迪·惠特菲尔德扮演的斯巴达克斯喊着:I am Spartacus!!!没憋住又继续狂哭。
这是一部2009年首播的美剧,一共三季+外传共39集。
一直知道此剧的大名,但也只是因为浅薄的历史知识得知这个代表自由的名字:“斯巴达克斯”。
酷爱美剧的我从来没想过去看这部古装历史剧,也是因为从各方面被传递过来的信息总是“赞扬”此剧的大尺度和重口味。
让我觉得此剧只不过是挂着那位传奇英雄名字的色情三级片罢了!!
就算特效再怎么真实过瘾也无法引起我的兴趣。
在大亲友的强烈推荐下看了前传第一集也是让我更肯定这个想法,同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从心里反感抵触那个曾经在两千年前的古罗马风靡盛行了近七百年的残酷游戏角斗竞技。
所以关于它的任何影视作品我都有种强烈反感,以此为题材的作品也许大多都是男人的菜。
但我从心里喜欢斯巴达克斯这个人物,因为他是古罗马历史上唯一反抗此残酷竞技反抗被压迫命运争取自由人生的传奇英雄。
那是在遥远的公元前73年,被罗马人贬为奴隶的斯巴达克斯率领同伴逃离角斗士学校,揭竿起义,势力不断壮大,跟罗马军队对峙近三载。
成千上万的奴隶背水一战,震动了罗马朝野,伤及其筋骨。
至今已过了两千多年,他的名字他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
他的名字总跟自由挂边,而自由两字对于现代人似乎也是一种美好的憧憬。
所以斯巴达克斯的故事是很好的影视题材,在此剧之前,就已经有5、6次被搬上荧幕。
但都是电影的形式,60版最为经典,迈克尔道格拉斯的父亲扮演斯巴达克斯,而04重拍版也没掀起多大风浪。
似乎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英雄故事早已乏味。
09版则是第一次把斯巴达克斯的故事以电视剧的形式搬上荧幕。
对于我个人来说先看前传真是很大的错误。
所以当时只看一集之后觉得并不合我口味就弃掉了。
前传讲的是斯巴达克斯还没来到巴蒂塔斯家成为角斗士之前,这个以经营角斗士训练场家族崛起的故事。
这样的题材丝毫没有引起我的兴趣故而弃之(讨厌那个时代毫无人性的残酷游戏,怎么推翻它我倒有兴趣,之所以怎么崛起一点兴趣都没有),那个会用来吸引人的大尺度重口味的噱头对我来说也只是食之乏味。
前传尺度相对更大,个人并不是很喜欢!
丝毫不觉的更大的尺度会有更大成功。
其实我总觉得如果不是主角安迪不幸患病,更本不见得会有前传,而甘尼克斯应该会用其他的方式登场也不一定。
后过两年又决定再次尝试看斯巴达克斯这剧也是因为得知此剧今年已全部完结,正剧荒的我琢磨要不要重新在尝试看看此剧。
但和第一次看此剧唯一不同的是不再从前传开始看而是第一季血与沙。
起初第一集的时候我还一边看一边众多的挑刺。
在很多人狂热迷恋此剧是因为其展示的逼真血腥镜头在我来看却很假,血不像血,像被稀释的红油漆,一种故意唯美型的暴力美学也很做作。
等到第一集末尾斯巴达克斯为了生存为了能够有朝一日再见到他所爱的妻子突然像开了外挂一样把那四个魁梧厉害的角斗士全部干掉后,我开始想放下我的成见不再抗拒接受此剧对我的强烈吸引力。
我想之前我似乎太过带着有色眼光去看这部剧了,故事虽然老瓶换新酒但也增加了很多新的元素与原创角色。
而我更为之迷恋的是此剧油画般的色调感觉,两千年前古罗马的异地风情,里面的造型服饰、场景、慢镜头武打动作、音乐都统统令人大饱眼福甚至为之激动颤抖。
也许熟读古罗马历史和角斗士历史的人会觉得此剧瑕疵太多,但如果一部影视作品完全照搬史实也许倒会变得枯燥。
比如看过此剧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个捕网三叉戟角斗士,第一集斯巴达克斯对战的那四个角斗士其中一名就是此类型角斗士。
前传最后一集那场群斗中捕网三叉戟角斗士用燃火的网打败对手,而很多看过的人都很喜欢那个角斗士耍火网时一瞬间帅气的动作并还做成了动图。
可其实在历史上捕网三叉戟角斗士是后来的罗马帝国时期的产物(斯巴达克斯起义时还是罗马共和国)。
大约在斯巴达克斯从角斗士学校逃跑六十年后,才出现此类型角斗士。
但不可否认有此类型的角斗士在对阵组合中从影片打斗效果上来看精彩绝伦,此剧违背了这个历史事实也许让影片更加好看,而早在1960年版的斯巴达克斯也是如此。
而第三季的时候还让恺撒出场,和克拉苏一起讨伐起义军,但历史中恺撒并没有参与讨伐斯巴达克斯起义的战争;甚至有记载说恺撒还秘见斯巴达克斯支持他的起义,虽说他之所以支持是为了借机削弱克拉苏和庞贝的军队罢了。
过早的让恺撒这个让大家都众所周知的名人出场也许使剧情增加了更深的吸引度?!
而那个扮演恺撒的演员也很出彩,我总觉得他很像布拉德皮特,帅气十足。
虽不可能完全当正史来看,甚至很多都差的很远!
但此剧也有很多符合古罗马那个时代的展现,让观众更接近的看到那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社会状态。
在我们现代人眼里古罗马是一段已经消失的文明,现今的意大利首都罗马已经此罗马非彼两千年前的罗马共和国。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光辉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等等这些名言给我们传达的都是罗马好的一面。
而此剧则是更多展现了古罗马社会养奴蓄奴的残忍,上层人物的骄纵狂妄淫秽不堪,他们不把奴隶当人看,甚至动物都不如,女性奴隶贞操更如风中残烛,奴隶只有死亡才能得到自由。
角斗士也是奴隶,罗马贵族阶层会将他们置于社会等级的底层。
对于高贵的贵族来说,角斗士只是卑贱可鄙的外人,是命定没有拯救希望之人,是臭名昭著的奴隶。
但他们在角斗场上视死如归的勇气又使骄傲的罗马人为之敬仰倾倒,可能够爬到顶峰甚至以此得到自由的角斗士少之又少,就是得到了自由得到了那把象征自由的剑鲁迪斯rudis,但他们的身份在罗马人眼里也是低人一等,他们永远得不到真正的自由,只能用自己的生命来供他人享乐,为了生存还有可能必须杀死本来一直朝夕相处的兄弟。
角斗训练师或者说是经纪人也只是把角斗士当做赚钱的工具,没利用价值时就把你当牲畜一样卖了或者扔到矿场做苦工直到活活累死,因为说道底你也只不过是个奴隶,这些真实都在剧中尽情展现。
而剧中的斯巴达克斯的心理路程也刻画的细致入微,从他本身为自由人却被罗马人俘虏夫妻分散被贬为奴隶,后成为角斗士。
在那个残酷的地方营救妻子是他活下去的动力。
最后妻子死亡,好友维罗仅仅是行政官儿子的一句话就死于非命,让他意识在那群上层人的眼里他们的生命多么卑贱,永远只是他们的享乐工具。
反抗起义的种子也逐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关于演员方面我很喜欢一代斯巴达克斯,安迪有着凌厉的眼神和强大的气场。
可是他很不幸患了癌症那么年轻就去世了。
二代斯巴达克斯一度让我很不适应,但是看到后面你会发现连姆麦肯泰尔虽然缺乏气场显得太嫩但还有一定演技的。
除了主角此剧也聚集了很多出色的演员,虽然最开始我只认识其中扮演巴蒂塔斯的约翰汉纳,因为看过他演的木乃伊三部曲那个吊儿郎当的女主儿哥哥。
斯巴达克斯里那个野心勃勃满脑子诡计的巴老板被他表演的入木三分。
还有象征力量莽撞粗鲁却又对自己所爱女人钟情的克雷斯、竞技场之神甘尼克斯、刚正忠心的黑教练Oenomaus、对斯巴达克斯最忠心的艾力冈、无耻小人阿舒尔、葛雷博将军和他的妻子伊利西亚(葛雷博是斯巴达克斯最恨的仇人)、心狠手辣可怜又可恨的女主人……等等每个角色都有的个性特点推动着精彩剧情。
Starz电视台是美国的付费有限电视台,它的原创剧集起步很晚,这部大尺度的斯巴达克斯也使很多人知道Starz,百万收视率也给此电视台创下从没有过的高收成绩。
也许很多人都是得知此剧的大尺度因而好奇才看,纵然有着赤果果的情色部分,但其实斯巴达克斯并不是那么肤浅的剧集,如同剧名一样这是一个为了生存为争取自由而战斗的故事。
虽说不能当作正史来看并且少儿不宜,他更多的还是有一部超有娱乐性的剧集。
但他的主线不能违背历史,斯巴达克斯最终会战死。
看到最后时我总想如果能够违背历史该多好,就让起义军胜利吧!
罗马军队被打败吧!
奴隶制从此废除,角斗士这种残酷的游戏竞技也能就此消失。
可是现实不是这样,古罗马奴隶制到公元476年才废除,而角斗士也在斯巴达克斯起义失败后继续存在了好几百年。
起义虽最终失败,但最后一集的名字却叫“伟大的胜利””不要流泪,没有比这更伟大的胜利了,死的时候是自由之身“这是斯巴达克斯临死前说的话,接着天空开始下雨,携雨之使者就此远去。
看到这里坐在电脑前的我已经泪如雨下。
斯巴达克斯虽然全部完结了,但他的传奇故事相信皆由这部经典剧集又会再次深入每个人心中。
希望天堂上的安迪能够开心,你是最棒的斯巴达克斯。
因为此剧也知道了很多出色的演员,期待他们更多更新的作品。
看着这么多我喜爱的角色,这么多鲜活的生命一个个陨落,但我不愿意替他们难过(即便忍不住),因为“没有比以自由之身死去更伟大的胜利了”。纪念这些生于自由,死于追求自由,永远的斯巴达克斯众。Spartacus!!
强烈抗议结尾走尊重历史路线!
终于完结了。
血与沙第三季。
血浆片,不喜欢
拉着进度条看完整季。
真的是很讨厌古装戏里面乱搞的情节... 为了表现barbarous跟vulgar也不至于要搞的那么obscene啊...这也就算了 人还长的那么难堪= =
垃圾
终于大结局了,离期待很远
奴隶军的战斗力、两个女角色的战斗力、单薄到裸露的服装,都太雷人了,爽剧而已。对前主人的恨,不至于以杀罗马人为乐、为动力,不至于夺城后要杀光剩余的无抵抗能力的罗马人。Spartacus变圣人了,Crixus成傻逼莽夫了,Gannicus比较讨喜。讨厌插入不必要的黑人角色、gay剧情。
虽然第三部分最高,但是我觉得越真实的历史演绎,越枯燥 这也是这部历史选材的局限吧,越狱可以编6季,斯巴达只有三季,因为真的没有方向编了。第三季的最大的益处是,顺带了解古罗马的一些历史和人物,但在这个历史中,斯巴达克斯不是主角。真实的历史,可以看这篇文章www.360doc.cn/mip/516250653.html
潇洒哥也死了,唉
这个结局还是潦草,我想在往后的岁月里我只会重温第一季和前传。
弃剧。纯粹为了满足血腥欲和色情欲,情节苍白,动作浮夸。
最后Gannicus在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眼前闪过anonemous,仿佛又回到了竞技场被众人呼唤是全剧最感人的地方,这一刻,潇洒哥赎了罪,又重新找回了荣耀,摆脱了心灵的枷锁,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本剧不光是色情和暴力,还有关brotherhood, love, freedom, glory, atonement..
好在Starz知趣,让这剧趁早终结了,折腾到如今,慢镜血腥砍人和色情卖肉似乎连剧集的主创们都懒得再用心倒腾尺度了,还有一个毫无悬念的乏味故事,比如第九集杀几个罗马人拖延了半集时间,整部剧都有拼凑时间之嫌,好在篡改历史之后的最终为自由而战的主题依旧让人感动。★★★
潇洒哥居然…没想到
有点墨迹啊。
回想自己看美剧的路线居然是Heroes-Gossip GIrls-Spartacus-Supernatural,那时候真是什么刺激就看什么。
每次打斗的慢镜头,看的让人蛋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