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咱们没有男人也可以好好过日子的,何必呢?
想说的东西很碎,我尽量把想法整合起来,原本想先写个快速剧情说明,但想了想感觉没什么意思,就不写了。
此篇影评的阅读基础建立在你看完了C&T动画全篇上,如果你没有看完很可能不会明白我想表达的观点,请注意。
最后,此篇影评的内容不包括任何音乐鉴赏。
对于主要剧情线的整理与分析C&T大致分为三条剧情线,这三条剧情线互相交织,同时互相冲突,这种冲突不止是剧情上的冲突,还存在根本性质上的冲突。
第一条剧情线,是以C&T为主视角的,俩个女孩追逐音乐梦的故事,也是最重要的主线,贯穿头尾,下称其为追梦线;第二条剧情线,是T妈妈,女版川普在火星进行选举的故事,T妈妈不支持T的音乐梦,这是副线一政治线;第三条剧情线,是AI,讨论了AI和人类的关系,以及AI对人类的影响,这是副线二AI线。
毫不客气地讲,追梦主线、政治线和AI线都写得跟垃圾一样。
看C&T之前首先要明确的一个事实基础是,C&T是一部理想主义动画。
整部动画围绕C和T两个角色建立,政治线和AI线都是两人追梦的背景,而不是真正要讨论的问题。
那么C&T的理想主义部分体现在哪里呢?
就体现在C和T轻而易举的追梦过程上。
两女孩没有遇到什么真正的挫折,有朋友有经纪人有小帮手,建立乐队和参加音乐真人秀的过程都很顺利,火起来也很容易,两个人甚至不会卡稿子,没有灵感枯竭的情况,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天才。
这种理想的环境看了就会让人觉得“成为歌星真的这么容易吗?
”实际上C&T的走红过程,比起理想主义,更接近于白日梦。
俩女孩弹钢琴被偷拍也能有几十万点击,这里借用我朋友的话来说:“C&T走红过程里,制作和宣传环节是完全缺席的,也不见任何负面乐评,唱片销量暴死也是不存在的。
”C&T很励志,很有理想,然而真的只要靠励志和有理想,我们就可以成功吗?
动画在这里做得太过虚幻,已经无法让观众沉溺于C&T的成功,留下的只有浓浓的对于玛丽苏情节的疑惑。
动画本身的剧情非常轻松写意,就拿16集歌后因沉迷酒精和药物而堕落的部分来说,酒精和药物并不是着重描写的地方,歌后走出人生低谷也只是靠着看C和T唱自己的歌而已,一曲歌毕后,歌后的人生问题就解决了,这毫无疑问非常理想化。
比如说T被自己妈妈派人绑架回家软禁(这段剧情完全槽多无口),最后轻轻松松就从政治家的宅邸跑出来了;再举一个例子,C和T两人参加音乐真人秀决赛的时候,因为迟到而出局了,原本已经失去资格但因为主角光环也得到了出道资格,这难道不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结局吗?
这种对根本矛盾高举轻放的做法,也决定了C&T动画并不可能真正讨论什么严肃话题。
在轻松写意仿佛游园式的欢快氛围下,政治线看起来就如同儿戏一般,AI线则直接降到学前儿童的智力阶级。
我就直说了,我对于把T妈妈描写成女版川普的行为非常不能接受,这完全放弃了塑造一个政治家角色。
T妈妈为了成为火星领导者,听从AI给出的选举意见,采取了驱逐地球难民的政治立场,她原本不是这个观点,但AI说这么讲会赢得选举她就这么讲了。
也许动画是希望通过这段剧情来讽刺现实政治,比如说政治家都是木偶,但现实里的川普牛逼又傻逼是因为很多事情他第一次干出来,动画把他行为复制一遍就只剩傻逼了。
如果C&T动画真的想谈政治,我个人建议不要做女版川普了,直接做希拉里,这是前所未有的视角,不比什么女版川普时髦多了。
女版川普听从AI意见改变选举的政治立场这个剧情一出来我只感受到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严重的侮辱。
接下来讲AI线。
C&T动画里面的AI分为以下几类:① 辅助人类生活② 谱曲③ 收集选举数据并给出方案而C&T动画持有的立场,就是反对AI。
只是反对AI。
为了表达这一点,就要表现AI的各种问题。
对于①来说,问题就是这些AI过度把持了人类生活并且会【骗人卷钱跑路】,而这一点在剧情的具体表现是这样的:第X集,C和T请了一个AI导演来拍音乐MV,结果这个AI导演是个骗子,只是来骗吃骗喝骗钱的,根本不会拍片子,被发现后AI骗子导演被踢到了天边;第17集,配角艾特根的AI管家骗了艾特根,卷了艾特根的所有存款跑路了,被发现后AI骗子管家被踢到了天边。
如果这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动画,那么【AI会骗人】这个根本前提就是不存在的,没有人类会蠢到给AI编写【可以欺骗人类】的指令,这完全是自找麻烦。
AI骗人后也不会受到“火箭队一样化作天边一颗闪亮的星”喜剧式退场,而是报废处理。
对于②来说,剧情表达了AI谱出来的曲子莫得灵魂,而C和T是人类谱曲,所以有灵魂,所以C和T的音乐是珍贵的。
但问题在于,这动画里面的音乐都是现实里有血有肉的活人做出来的,在动画里宣称这些都是AI谱出来的曲子莫得灵魂,这他妈不搞笑吗。
尤其现实里为这部动画写作的歌手肯定是各自付出了心力和精力的,动画里大笔一挥说这些都是AI谱曲,是否太伤人了?
对于③来说,AI收集选举数据并给出方案,T妈妈女版川普听信AI选择【驱逐地球难民】的政治立场,这是人类的问题,不是AI的问题。
以这个为切入点表现AI操纵人类生活,完全搞错了方向。
而这时候再看看②,现实里的活人也能干出来【骗人卷钱跑路】这种事情啊,因为AI干了所以AI有问题,根本弄错重点。
想通过以上①②③点来反思人和AI的共处问题真是天方夜谭。
真要写反思AI,那切入点我可以提供一个,就是AI主宰人类审美,人类失去了辨认AI音乐的能力,并且不会再被人类音乐感动,同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AI把控,变成了AI豢养的宠物(我知道这很像黑客帝国)。
在这个背景下讨论AI和人类的共处方式还算有意义,现在就写两AI机器人骗了人卷了钱跑了特,这他妈完全是喜剧。
最后再讲一下追梦主线。
上面我分析过C&T本质是一部理想主义动画,在轻松写意的背景下想讨论严肃话题(政治、AI)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在轻松写意的背景下插入私生饭设计则是对动画一体感的极大破坏。
私生饭和C&T动画格格不入。
如果私生饭剧情只写了一次也就罢了,但我非常不能容忍这动画居然把私生饭剧情演了两次。
第一次:私生饭是西贝尔,私生对象是T。
西贝尔对T有病态的爱,所以千方百计和T亲近,亲近的时候又咬了T,给T带来伤害,最后甚至用某种液氮式极低温武器烧伤了T的手部。
中间动画演了一堆烟雾弹,引导观众猜测犯人是西贝尔之外的人,但犯人就是西贝尔,实在是太过无聊的真相;而西贝尔最后被逮捕的时候,大喊“小特遭天谴了!
”,这就让人非常不解:事情是你干的,怎么能算天谴呢?
这句台词就非常奇怪。
而我原本以为西贝尔还会有后续剧情,但万万没想到这之后就没了。
从她进入警车后角色就彻底退场了,我在屏幕外面一脸懵逼。
第二次:私生饭是网络黑客,被私生的对象是安吉拉,这次私生剧情和第一遍大致相同,放烟雾弹引导观众误解犯人真面目,唯一不同的地方是第二遍的私生饭会用高科技了。
揭示真相前我还跟朋友吹水“下一集该不会演‘私生饭其实是高科技黑客’这么弱智的剧情吧”,结果一语成谶,气得我鼻子都歪了。
第一次私生饭剧情唯一表达出来的内容,就是“私生饭很可怕”,除此之外没了。
第二次私生饭剧情表达的内容多了一点,从“私生饭很可怕”,进化成“会使用黑客工具的私生饭很可怕”。
我以为西贝尔会有后续剧情是因为我以为会深入讨论私生饭问题,但并没有。
如果C&T动画要讨论私生饭,那就应该就挖一挖西贝尔为什么会当私生饭,她做出伤害T的事情的理由是什么,她被逮捕后有没有发生什么改变or死性不改等等,现在演出来的就是一道雄浑的声音从天空响起:“看见了吗,私生饭除了进监狱外没有结局!
”——谁他妈要看你教化观众啊。
原本西贝尔这个角色是很值得深挖的,现在登了警车就完事了,人物弧光到此结束,无转变无反思无后日谈,完全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更不要提西贝尔唱的歌挺好听的,也是场外真人歌手献声,包括形象上也参考了歌手本身,好了结果剧情里变私生饭,这算个什么事。
对降智情节的吐槽而接下来C&T的剧情也没有变好。
不仅完全没有起色,还愈发狗血化了。
18集唐突演绎T单方面暗恋单方面失恋,我每次看到虚拟作品里写年轻女孩对中年大叔动心这种剧情就浑身过敏,一点都不带夸张的。
你写也就写吧,但这段剧情是想表达什么……让观众知道T是异性恋吗?
那我确实地明白这一点了。
最后C跑来安慰失恋的T,弹幕狂刷“橘里橘气”,我一边嘲笑一边心想这蕾丝边浓度还不如《女高中生的虚度日常》。
对,我就踩一捧一了。
20集开始演两条新支线,第一条支线是继T找男人失败后C也开始找男人(以西结),第二条支线是塔奥因为人体实验入狱后安吉拉的妈妈要求安吉拉按照AI指示来唱歌。
我们先讨论第一条。
原本C和童年竹马以西结的故事,是可以写得很好的,童年的朋友长大后变作陌生人,两人走上不同的道路,这样的剧情好好写是有其深度的。
但是,编剧,把,C和以西结故事的落点,放在了,两情相悦上面。
瞬间让这条支线变得巨垃圾。
通过以西结来表现非法地球移民在火星的糟糕待遇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但是在以西结入狱后剧情立意瞬间下滑了四百个档次。
以西结入狱是因为他唱诵了反对政府的说唱歌曲,结果进了监狱后以西结想起来女人(C)的好,于是瞬间自己感动自己,为C写新歌。
写新歌就算了,狱警,对,狱警给以西结拍MV。
这MV还带调色和剪辑,这我真的忍不住了:你他妈是来蹲牢子的还是来旅游的?
而且写的新歌立意也很垃圾,就是跟C告白,那看到这里我又想问了:以西结你现在人因为反政府而蹲在牢子里还想着跟女人告白,你的志向呢?
既然你现在人蹲在牢子里,又有什么立场去跟C告白?
至少要自己屁股干干净净的才能跟女人告白吧,入狱前慷慨赴义,入狱后情情爱爱,我觉得不行。
最垃圾的地方是C还真被以西结感动了,我现在看着C和T两人,脑海里只有两个大写的字:蠢直。
又蠢又直。
不过,虽然C被以西结感动了,但后续并没有C和以西结的其他情节,照我理解,这是C十动然拒了以西结,然后因为以西结人还蹲在牢子里,所以C也不去看他了,不得不说这点还蛮人间真实的。
现在讲第二条支线。
第二条支线,可以说是垃圾中的垃圾,纵观全剧,可能是最垃圾的一条支线剧情。
塔奥和安吉拉妈妈都要求用AI来替代安吉拉唱歌,等于是找个代唱,问题来了,安吉拉本来就能唱,为什么要找代唱?
找代唱是因为原唱不能唱,原唱能唱的情况还找代唱,光用脱裤子放屁都不足以形容这事的多此一举程度。
我可以理解这里是编剧突然想起来要表现AI线的深度,但实在做得唐突又垃圾。
而更唐突又垃圾的情节还在后面,那就是安吉拉妈妈因为安吉拉的忤逆之举而病发入院,这里看得我满头雾水,姐,你之前剧情里表现得都很健康啊,怎么说病就病呢?
唐突发病就算了,居然还直接挂掉了,我看到这里时差点把自己杯子打了,脑子里只有四个大写的字:【活 活 气 死】。
这种程度的都合主义已经不是能用偷懒来解释的了,就是没动过脑子写剧情。
而此后该支线剧情的drama程度更是突破天际,安吉拉妈妈挂了,尸骨未寒人还在太平间躺着,但安吉拉要完成妈妈的愿望,站上格莱美舞台,歌唱着唱着晕倒了,实力诠释什么叫drama的极致,极致的drama。
然而这居然还不是这条支线剧情最垃圾的地方。
患上抑郁症超量服药的安吉拉已经是病人了,她作为病人去向塔奥求救,她发短信对塔奥说“help me”,但是塔奥根本没有理会,塔奥忙着自己的“事业”。
这里剧情看着我就觉得挺好笑的,C和T又蠢又直,然而安吉拉也不过是又蠢又直,出事了想着找塔奥,然而塔奥根本没有搭理安吉拉,不搭理就不搭理呗,安吉拉的反应居然是在格莱美上唱歌控诉塔奥。
我们来看看安吉拉在格莱美上演唱的歌词:世界在逐渐崩离无法呼吸我瘫坐在地 你却依旧熟视无睹无法呼吸氧气也不见踪迹你明明当面保证 一切都好可你说的是真的吗?
还是自私的谎言?
都是因为你我连自己都变得模糊我可曾真正了解过自己?
一切都在崩离为什么?
是我不好?
我献出了一切想取悦你 让你面带笑意不想让过去溜走 却失手我只知道无法回头我只知道无法回头而现在只剩我自己这歌我听完就一个想法:姐姐,咱们没有男人也可以好好过日子的,何必呢?
想我安吉拉堂堂新生天后,居然沦落到在格莱美颁奖台上写歌控诉男人,我觉得编剧是来黑安吉拉的。
本来要是以drama的极致结束也就算了,没想到安吉拉入院后是小助理来照顾她,本来小助理照顾得好好的,结果塔奥终于忙完了他所谓的“事业”,横插一脚来看望在小助理照顾下逐渐康复的安吉拉,而安吉拉表现得更加又蠢又直,居然被这样的塔奥感动了。
这男人在安吉拉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消失了,等安吉拉好起来的时候又坐享其成,我对着对塔奥发情的安吉拉和塔奥一连翻了十个白眼。
对安吉拉更好的人明明是小助理,但编剧笔下的安吉拉只看得到男人。
姐姐,咱们没有男人也可以好好过日子的,何必呢?
好了,下面讲回C和T的事业主线。
C和T的歌星之路已经不能用一帆风顺来形容了,她们已经完成了开局自行车结局登火箭的壮举,从俩街头演唱艺人到登上格莱美,充分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人脉比实力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来让我们看看C&T、安吉拉、以西结三人的对比。
C&T有人脉超丰富的黄毛经纪人,安吉拉本身就是明星,还有大公司的资金支持,以西结白手起家,没经纪人没背景没靠山;所以——明明四个人都被提名新人奖,但C&T靠黄毛经纪人的人脉登上格莱美和天后共唱,安吉拉的歌星之途走得也异常顺利,只有没背景没靠山的以西结还在蹲牢子。
这弱智动画就是在一些非常没所谓的地方特别人间真实。
23集倒是出现了惊人的情节发展,不,我不是在说C&T要搞火星大合唱,我是在说C&T居然第一次出现了创作瓶颈期的情节,在我以为制作组终于要讨论创作问题的时候,C&T只花了三分钟就突破瓶颈期了。
只花了,三分钟,就,突破瓶颈期,了。
成吧,我也不指望你讨论什么了。
接下来还剩一集,等24集更新后我再来更新这篇影评,现在就先这样。
第24集太震撼了。
震撼我妈。
我真的找不到词形容我的震撼。
塔奥和安吉拉是同一个怪人博士做出来的人造人。
这么震撼的剧情。
他妈居然最后一集抖出来。
抖完了没下文了。
我真的。
我真的没话讲。
然后女版川普火速改邪归正。
就是儿子放个证据她就改邪归正了。
显得女版川普毫无智商和判断力可言。
还火速跟女儿和好了。
但是根本没有任何和女儿的沟通。
就女儿唱了歌两人和好了,根本不是双向的交流。
太震撼了这剧情。
真的震撼我妈。
最后齐聚一堂唱歌。
西贝尔不在场。
得,跟踪狂不配唱歌,我懂了。
以西结在一片荒芜的地球看火星直播。
你妈,沙漠里信号这么好啊。
安吉拉、卡罗尔、特斯黛三个抱一起。
你妈,最后一集这么搞不突兀吗。
我真的不能分析24集剧情,我做不到。
我输了。
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分析是肯定要写的,但是,朋友们,我真的写不出来。
我写不出来,不是因为我笔力不行(虽然确实不行),而是因为C&T整个人物就没什么好分析的。
三女主,卡罗尔、特斯黛、安吉拉,三个人的形象经过24集,留给我的只有【又蠢又直】四个大字。
相较之下,最值得分析的反而是全剧从头到尾的工具人罗迪。
罗迪的工具人属性,已经超越了他工具人的本质,成为了工具人之神。
换别的剧里要十几个角色才能完成的剧情推动,在C&T里面只靠罗迪一个人就完成了。
而这样的罗迪,这样的男人,对于C&T丝毫没有非分之想,甚至还自掏腰包帮助T给C送礼物,朋友们,这是什么,这是人间有真情,人间有大爱啊。
建议C&T第二季(如果还有的话)改名罗迪传。
1,宇宙观在看《圆桌派》讨论八卦那集的时候,有句话给我印象深刻。
“做人要有宇宙观,我们都是宇宙的一粒尘埃。
”渡边应当是每时每刻脑子里都是这样想自己的,星际牛仔,太空丹迪,卡罗尔与星期二,都是跨越星际,以宇宙为背景。
不管在哪颗星球,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美是丑,孤苦伶仃,还是囿于家庭的压抑。
生命的掌控仍然在自己的手上,宇宙那么大,你想去哪都是你的自由。
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都是你的自由。
没有什么,能够束缚你的灵魂。
2,梦想,目标作为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什么都不做,让生活成为一潭死水。
你也可以劳碌到死,却不知人生的意义。
可人生短暂,且于宇宙真的无足轻重。
一辈子就那三万多天,过一天少一天,与爱的人见一面少一面。
梦想是使生命焕发光彩的魔法,而很多人因为别人的质疑,因为父母的反对,因为对财富的渴望将它抛弃。
那么为什么不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摸摸自己的心口,做的这些工作你快乐吗,将他做三十年,你愿意吗?
成家立业生孩子,是你真心想做的,而不是别人这样所以我也这样的缘故吗?
现在悲惨的生活,难道是你母亲操控了你,逼迫着你的缘故吗?
不是,一切都是你的选择,没有任何人逼你,你的自由一直都在自己手上,是你自己选择了顺从的不被人质疑的生活,造成现在这样空虚的状态。
渡边称颂梦想与自由,一遍又一遍的为它唱着赞歌。
就是因为它的难得与珍贵,在他人质疑的眼光中依旧做自己,认真的做一件事,做一件快乐的事情,是没有利益的。
快乐充实的活着,不后悔满足的死去,才是幸福人生的真谛。
3,勇气星际牛仔和太空丹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两个主人公都有着匪夷所思的勇气,在周围人开始动摇的时候,他却坚定着自己的信念,这份坚定带给了所有人信心。
怀疑,质疑,在现在的利益至上的社会中,是一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
它反应的是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怀疑,自卑,压抑。
一个有勇气的,我行我素,不在乎他人眼光,坚定向着梦想迈进的人,真是让人羡慕的心驰神往。
4,羁绊马克思说“一个人,是由她所有的人际关系所组成的。
”我们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定位自己,然而一段健康的关系是很难得的,作为一个人充满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大多数人选择忽视和停滞,固执的用自己认为的“正确”伤害他人。
然而孤独却又只能让我在寂寞的晚上,丧失自我。
知音难觅,挚友难寻。
但是如果找到了这样一个相信你的人,理解你的过去,支持的梦想,陪在你的身边,在你任何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
生命也就没有缺憾了吧。
星际四人团,丹迪的三人组,卡罗尔与星期二。
伙伴,真的是一个人此生最重要的财富。
我们也无时无刻不被渡边刻画的友情所感动,也渴望自己也能够拥有这样的友情。
以上就是渡边作品中最打动我的部分,纯属个人看法,见笑了。
先看了一圈豆瓣的评价,感觉这真是一个不得了的地方,创作团队不做不错,做出作品反而被观众喊打喊杀,甚至在标题上打出要吊死编剧。
真是感性的人儿!
我又转念一想,应该正是观众心中抱了极高的期待,才把这原本一个动漫作品放到艺术品这样严苛层面来品评,这何尝不是一种赞誉。
在此我仅表达一下一个像我这样几乎没有什么音乐和艺术知识储备的普通观众的观看感受。
我亦不代表其他普通观众。
《卡罗尔和星期二》是一个像童话一样美好而有趣味的故事,其中几乎没有什么让人极度不适的现实丑恶,但凡提及,也都是蜻蜓点水般浅尝则止。
所以,沉浸在这个理想的小世界里,感觉是很不错的。
最近我有一个新感悟,作品是否优秀的评价标准不一定仅限于是否深刻,高立意,有道德寓意。
因为有时候为了给深度让路,作品的自然生长性就可能被扼杀了。
自然生长为浑然天成的作品,有时也是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
所以既然这个作品是带着治愈的初衷创作的童话,那为什么不能对它宽容一些呢,毕竟这是个动漫,而不是什么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它的其中有一部分受众是稚嫩的孩子啊。
我对音乐的了解就止步于“格莱美好像是个音乐奖吧”这样的程度。
所以剧情里涉及到的“一个音乐人该如何出道,如何提高知名度,音乐影视圈里的暗箱操作,拜金,药物成瘾,私生活,音乐类型,理念和利益纷争等等问题,以及作品里又以现实中谁谁为原型创作了那个角色,作品里的人名,建筑又是致敬谁谁”,我都是不甚了解的,甚至我对歌曲本身的鉴赏力都非常有限。
所以全程我是带着一个这是一个新世界的谦卑态度去观看的,实话实说,这个过程令我非常快乐和享受,如果这是我很low的表现,那我乐于做一个这样的井底之蛙。
拧巴着看完24集,蓄满一肚子刻薄的苦水,才是何苦呢?
这个故事我感觉他想要讲的就是:音乐可以打破阶级,性别,语言,国界甚至物种的藩篱的沟通方式;它可以给人以温暖,奋起的力量,滋润心灵,跨越隔阂去抒发自己内心感受,是一种人类古老又高效的传递心灵能量的方式。
于是这个故事为了讲明这个核心道理,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创造了火星的故事背景,建立了生存上,政治上,亲情上,利益上的几种矛盾,最后用音乐去连接角色,用音乐缓和化解矛盾,用一种很理想温和的形式,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片头一遍遍说有一个奇迹,就是这个用音乐跨越藩篱传递心意的奇迹。
从人物角度来讲,总统候选人家的千金小姐,生活在夹缝中的移民女孩。
魅力四射感情丰沛的明星少女,淡漠理性情感缺乏的工科青年;这是两对比较极端的例子,音乐让他们走到一起。
还有有人如摇滚乐般奔放,有人如民谣般温柔,有人如爵士般优雅,有人如说唱般自由,有人如古典般端庄……各色人物也因此在某一刻心意相通。
单独说一下,AI在故事里的位置则是有类人智力,却没有感性的其他物种代表,除了丰富未来火星科技的设定(辅助人类工作),主要就是提供“没有灵魂”的纯理性智能生命样本,可以说是类似空白对照组。
它也能创造音乐,但与卡罗尔和星期二他们人工创作的作品比起来,缺少了心灵能量的内核本身,只是音乐外壳的容器,所以不如卡罗尔的星期二她们青涩却真挚的作品触动人心。
再说一下他的剧情,它有两条线汇聚而成:一是卡罗尔和星期二的成长线,一是安吉拉和塔奥的成长线,这两条线有分别牵涉出各自的人物与故事,它们又彼此缠绕交织,互相碰撞推动剧情,最后两条线合在一起。
主要角色们在追梦中经历了小我的孤独,迷茫,被轻视,不被理解,他们又依靠音乐的力量奋起,抗争,敞开心扉,最后在某一刻,这些音乐人实现了心意相通,也向世界抒发他们的心意,并传递到了片内的听众和片外我这样的观众心里。
他们用音乐创造了一个火星大我的和平演变奇迹。
这部作品的表现形式是理想化的,基调也是整体欢快的,并不是极度写实,但也不是天真烂漫的幻想,它更像一个模拟现实的简化美化版:里面丑恶的一面以及反派都被弱化了。
相反,不论是卡罗尔家楼下抽烟的大爷,长胖了的加斯经纪人,其他化妆师,音乐人,制作人,记者,甚至路人,都在合理范围内表现得尽可能的善良,可亲,为他们认可了的梦想与真善美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帮助。
我挺喜欢这行的处理方式的。
虽然故事也能创作得像《悲惨世界》,《绝叫》,《孔乙己》那样凄惨写实,但温暖美好也没有什么低劣之处,事实上,考虑到这个故事传递的是一个正能量的理念,结束于一个向上的结局,处理得理想化才更适合他的创作初衷。
最后再说一下里面的音乐,毕竟这是音乐番。
好恶是很主观的,从我的角度来说,没有一首,让我一听就觉得钟情的程度。
也没有特别耐听的感觉;只是觉得有些乍一听有些深情婉转,心有触动;有一些节奏挺欢快,让人想起舞;而拉丁文的美声,美人鱼的和声,反叛的rap倒是很惊艳,但多听几遍,这种惊艳感过去后,也就中等的感觉,而那几首励志的歌曲比起《孤勇者》的感染力更是差得远。
但哪怕这些曲子就是现实中音乐的简易模拟,完成度没有特别高。
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看完后对音乐产生新的正面认知,对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感同身受,一个对音乐不甚了解的我,看完心生向往,我认为它的创作初衷是达成了的。
以上就是我一个外行人,看完这个作品的主观感受。
我想,这个作品,对外行人也没有门槛,而不是只有资深专家才能品评,也正应和了这个作品想传达的音乐应该是自由、平等、积极、温暖的创作理念吧!
一部货真价实的音乐番,歌好听,人也好看,剧情非常充实。
以卡罗尔和星期二的成长为主线,掺杂了许多支线,梦想与现实,家庭与孤儿,火星移民,人工智能,歌手之路。
虐的不是两个姑娘,而是所有的支线人物。
但这些支线,也许就是未来的卡罗尔和星期二。
政治线确实是没啥必要,可能为了强调所谓的奇迹而硬插进来的。
索然无味,甚至有点想笑。
AI线才是我认为的重点,ai创造的音乐和人创造的音乐,孰高孰低,谁会流行,谁会更打动人心,这才是更值得深思的地方。
且不说ai,就是现在的乐坛,抄袭成瘾,流行歌都是只会一个和旋就可以随便弹唱,原创艰难。
ai创造出流行曲也并不是不可能,甚至再往后歌手的存在都很尴尬了。
但是我依旧相信,人才是最理解人心的存在,大数据再详细,总是缺少真正的灵魂。
看了很多剧评,大家探讨这个故事的主题都放在了什么未来科技与人类矛盾的哲学思辨上,作为半个rapper,七老师这里也想写个影评,告诉大家,这个动画根本讲的不是哲学思辨,而是——高度工业化的文化产品与诚意之作的对抗。
记得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在听邓丽君的老歌,我则是听着张学友、黎明。
那时,父母常说一句话——“老歌总有一种味道,会让人反复品味。
”如今我上了岁数,对这番话品来,真是百感交集。
时代不同,想起我大学时,刚接触hiphop和r&b的时候,那时只是四个人单纯的在画室中围着一个音箱freestyle的时代。
听2pac、biggie、nas、nate dogg,如今说出这些名字,都变成了lil pump、6ix 9ine等我看着就花里胡哨,甚至名字也叫不出多少的rapper。
而我,时常还会听一听宋岳庭的《life is a struggle》。
想来,那时的人做歌,真的只是靠着一腔赤诚。
如今又是中国新这个新那个,我们只能看到节目制作组为了圈钱恶意消费听众们的情怀,大型唱片公司的军备竞赛,还有主流包装后,失去特点的艺人,却不见谁真的在诚意做音乐。
人们更多的是听电子合成的乐件,花哨的制作,单纯技术而失去感情的演唱。
忘记了音乐,应该是在语言出现之前就用来表达的东西。
所以我说,一百个中国选秀节目,比不过一部日本动画。
在中国的主流文化从过去的流行歌小情小爱,变成如今遍地的小脏辫,高中校服式穿着,花哨的拼制作。
文化产业,在工业化在不成熟的道路上,朝着韩国和美国形而上学的模仿,音乐成为了单纯的商品,作为刺激人管能反应存在的产品,失去了原本纯粹打动人心的艺术价值。
人心浮躁的背后,当我们打开这样一部动画,是否应该反思呢?
反正你乖我也不给你买该,你就不用在这条剧评下面喷我了。
看看现在中国人模仿欧美流行乐的成果就知道。
这部动画中出现的无论是soul、rnb、jazz、future funk还是电子等曲种,无不吊打现在中国大部分唱片公司的歌手。
中国这个自媒体时代,还多是噱头多于实际的东西,打开网易云、qq音乐、虾米听听就知道,那些过万粉丝点击量的歌,有好多唱调和弦都不对。
真丢人。
人家骨头社在做动画的时候,找了歌手亲自演绎,又找了制作人亲自弹唱,渡边对每首歌的运用恰到好处。
就这点来说,你都不如一群做动画的。
为什么人家日本人能说匠人精神,人家真的是在用诚意去做,你呢?
不成熟的中国流行乐,你的rnb、jazz、hiphop呢?
精神何在?
得了,再给我国的主流文化五十年吧,希望那些有钱的老板们,不再是愚蠢的猪脑壳了。
ps.我看到有人说这动画低龄,人家可是连潜规则都没有规避,如果你真的懂流行音乐文化和圈子,你回发现渡边信一郎在这里面用了多少梗讽刺现在的音乐圈子。
我跟你个外行弹什么琴?
你小子没事多读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一个礼拜看完了《卡罗尔和星期二》,既有感触也有遗憾,简单地来谈谈。
作为渡边新作和骨头社周年庆献礼番,我对这部音乐番给予厚望。
但在实际观剧过程中,心里的一个评分表起起落落,大致经历了豆瓣8分—6分—7分的一个转折。
首先要谈的当然是音乐番的灵魂——曲作。
很遗憾我缺乏现代音乐流派的基础知识储备,但依循江柏安老师音乐欣赏的逻辑而言,耳朵总是最诚实的欣赏客。
这部番剧的作品都很好听!
相当好听!
没有任何一首曲子拖了后腿。
感染我最深的应该是《loneliest girl》、《move mountains》、《mother》这三首。
最后一首致敬了1985年杰克逊的“天下一家”义演,复刻的很让人感动。
在剧情和设定上,我非常可惜地目睹了本番高开低走的全过程。
前半程节奏紧凑、主题明确,足以充分让人忘记设定上的诸多不合理。
但在13话及以后,1集1随机事件则显得松散,跳脱的节奏下也隐隐让人觉察到了世界观的粗糙、各类音乐大赛赛制的不合理以及两位女主角音乐创作历程的幼稚化。
譬如,我们从头到尾都没能看到新世代科技手段在两人作曲中的辅助,制作人仿佛一个只会嘶吼“再来一遍”的复读机,出道曲的录制和专辑制作过程弥漫着不专业的气息。
身为音乐家的主角完全没有乐理知识方面的进修和成长,仿佛从头到尾这么多的经历,没能带给她们任何成长,结尾的她们和开头的她们并无二致。
那么,人物塑造是否成功呢?
由我看来,《卡二》立起了许多角色的性格,但是没能展现出他们的人格。
就主角而言,地球难民孤儿卡罗尔和政客出走千金星期二是相当具有对比性的一组角色。
主创团队将她们的相遇描述成“命运般的相遇”,两个角色甫一相遇便获得了深入灵魂的共鸣。
这并不是不可能,然而这样两个背景天差地别的人物竟然能够这样完美融合、而没有一个观念上的对撞,总让人觉得虚假。
就配角而言,几乎全员都遭遇到了工具人化,成为主角前进路上的铺路石,仅仅接触到了许多有趣角色的性格,却没能获得他们丰满人格的进一步诠释,是令我相当遗憾的事情。
在开头看到借助人工智能作曲的安吉拉和主角二人组对抗,这使得我一度以为本音乐番的主题是人在音乐中无可替代的创造性。
这一点在后续完全断掉,而是转变为了“音乐能够传达心声”这样一个容易讨论的安全的主题,与传奇《四月是你的谎言》有异曲同工之处。
尽管选题安全,骨头社也较好地实现了解读,但是“把音乐视为手段而非目的”的明显局限难免让人惋惜,觉得音乐仍是被视为工具。
此外,无论是主角的一黑人一白人,还是地球火星之间的难民冲突,这总让人觉得作品里有夹带制作团队的政治私货,不免心存戒备。
这部作品充分诠释了其预设的内涵,但也仅仅是充分、无法达到更高的层次了。
要评价这部作品无疑是矛盾的,一方面它所带来的歌曲是我无法忽视的动听,但另一方面诸多粗糙和不成熟之处也是相当明显。
仅我个人看法而论,如果用好听的词语来描述,《卡罗尔和星期二》就像一个乌托邦、一场幻梦境,但用难听的词语来描述,《卡罗尔和星期二》仅仅是现实的阉割版,展现出了音乐制作的幼稚和政治上的儿童感性。
时间不足够的话,仅是听听它的音乐作品就够了。
真的很辣鸡啊 !
(渡边信一郎风评被害(真的⬆️评分超主观,因为被打击得太厉害了,希望打好评的朋友们也别来我这里吵,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嘛,我只是说下自己的想法因为评分九分多而来补的话看到实际内容之后那得多失望,太惨了,我都不敢想,简直跟抱着高期待来看结果被低质量吓得说不出话来我的一样惨x说是做双女主音乐番,结果整部可能就op好听点,剧中曲就算旋律ok词也跟用脚写的一样, 甚至不如一些音乐好听的机战动画……感觉被吹得太过了(而且代唱歌手和cv的声音明显有差这点真的很违和啊……虽然可能是因为英语发音啊之类的问题必须要选英语歌手……可差别很大的话那就跟另外一个人一样 很精分啊oyz双女主也没什么意思,所有的人物形象都不立体不丰满,连主角都完全按照想当然的套路来。
故事就更别提了,每话开头说的那段奇迹时间令我非常疑惑,住火星又不是智商和见识也重新来了,看到最后满脑袋问号“真的值得被这么夸张称为奇迹的吗??
”选秀部分可能确实是有必要把各个选手的部分都过一下,不过……真的太水了(扶额)可能更适合低龄一点的小朋友看吧算子供向的话倒是还不错(诚心建议)……忘记说了 补一句:不要拿这部跟nana比 这部不配 知道吗(暴言)溜了溜了
23话更新一下:标题又毁了一首我喜欢的歌(叹气)还有 主角组提出合唱的时候弹幕都在刷“这就是tm的奇迹?
”都惊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太好笑了哈哈哈
老实说ct不是传统音乐番。
传统的音乐番往往以校园故事为主,音乐为辅。
而卡二却跳出了这个小格局,格局更大,主题上更偏。
他的主题有:爱与和平,对人工智能的思考,励志于奋斗。
其中涉及政治惊悚、贸易战、移民问题,细品一下像不像某个国家。
如此复杂的内容我相信24集肯定讲不清楚。
还有就是导演的风格。
渡边信一郎的作品其实大多数是非主流的,你看这画风、音乐、故事就知道不可能是主流题材。
在加上他曾经说过一直都想做一部真正的音乐剧,于是他做到了,但尝试可能不被市场接受。
那骨头社亏了吗?
其实不亏。
骨头社那来这个能力全球海选歌手来为动画唱歌,全靠网飞砸钱,靠的是渡边和骨头在业界的名气和实力。
骨肉社其实没用多少钱就搞了20周年纪念性作品,岂不美哉。
音乐剧需要创新和拓展,虽然尝试不一定成功,但它的魄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初识Carole and Tuesday是在网易云上,被推荐了《The Longliest Girl》, 因为一支歌去追一部番,这是第一次。
从小失亲,在贫民窟长大的Carole;不被理解的富家掉车尾Tuesday,在大桥上结缘,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偷跑进大剧场,擅自使用昂贵的钢琴,明明只是演奏了一半的《The Longliest Girl》,就已经让我热泪盈眶了…这种感觉很难用平时的情绪和感受去解释。
这是一部需要插耳机听的,甚至在吃饭的时候都不敢看,因为咀嚼的声音会妨碍音乐的传达。
“不用想着将自己的想法传递给所有人,真正相传达的有一个足矣。
即使传达不到也没关系,如果那是你的真情实感,一定会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感觉好深刻,这似乎就是音乐的意义。
事后去查了这部番的制作,全作有50余首原创歌曲,考量了大众接受度,所以全部用英文演唱,感觉怎么说都说不到点上,好多首都好喜欢!
全部都加到了我的歌单上,烦死了!
说不出来这种惊艳和喜欢啦!
就这样,bye
今天盘点君为大家带来的是一部好看又好听的新番动漫,名为《卡罗尔和星期二 / CAROLE & TUESDAY》(下文简称C&T)。
这部新番目前上映10集豆瓣评分9.3,B站9.9,可以说看过的都说好,这部动漫是如此的特殊以至于盘点君将它作为近期最值得推荐的作品。
special在哪呢?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这部优美绝伦的音乐励志动漫。
C&T 一部周年纪念力作《C&T》由日本动漫界享有盛誉骨头社
不关注的朋友可能对他有些陌生,但他出品过的作品,可是都是一时无两的神作,钢炼FA,近年的英雄学院,灵能100%,均出自其麾下。
而这部《C&T》来头不止于此,今年适逢骨头社成立20周年,《C&T》则是作为20周年特别纪念番亮相,可见这部作品的含金量有多足。
而作为一部音乐番,动画音乐的制作则交给了业内知名的flying dog公司,动画导演则是由渡边信一郎操刀,这位鼎鼎大名的动画监督曾执导了《黑客帝国》与《银翼杀手》动画电影,是位不折不扣的业内大佬,可以说《C&T》的制作是不折不扣的强强联合。
C&T 一个关于追梦的美好故事作品有两位主角,分别是感觉自己是笼中鸟继而毅然离家出走的富家女孩儿Tusday(右),和难民出身乐观开朗的打工妹Carole (左)。
两个拥有不同人生的人都对音乐有着深深的热爱,本该永不相交的两个人生轨迹,却因缘巧合的相遇,有时候我们不信命运,但我们感恩着缘分,两个姑娘一见如故,组成了乐队CAROLE & TUESDAY。
从默默无闻,到要被世界听到,两个柔弱的姑娘,开始了艰难的最求梦想之路,好了,一个美好的关于音乐冒险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C&T 一部很好听的动漫如标题所说,这部动漫你需要全程配带耳机,作品中大量的左右声道立体声让人直呼耳朵要怀孕,而看到两位女主角一点点创造的歌曲逐渐成形,并公开演唱时,相信我你会起满身鸡皮疙瘩的,而在这一刻动漫不再时动漫,而像是梦幻的MV。
骨头社为了给作品最高的专业度与动听度,进行了全球范围的歌手海选,也就是说,为角色配音与角色歌曲演唱的声优并不是同一个,最终如下两位女孩夺魁,她俩负责录音片中所有动听的原创/非原创歌曲。
所以当你听到两个说日语的女孩儿发出标准的英文发音时千万不要奇怪C&T 一部相当前卫的作品如果你以为这部作品的亮点只有好听的歌曲你就大错特错了,像所有神作动漫一样,《C&T》也有着不算宏大但新颖的世界观,架空的世界背景是本部动漫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故事不是发生在纽约的街头,也不是东京的市井,而是火星,故事背景是人们处于火星大移民时代,人类在火星建立了高度发达的文明,这里的科技水平远超21世纪的今天,AI技术进入到了成熟运用的时期。
自动驾驶的大型卡车
像宠物一样的AI猫头鹰闹钟
真正的AI宠物,居然也需要溜
发达的无人机物流网络。
酒吧餐厅全都是自动化机器人服务,在一定程度上,《C&T》的科技世界观是对人类未来社会的合理预测,这样背景让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知名英美剧《黑镜》。
但是不同的是,《C&T》中社会虽然是发达的,但依然保留了相当多的地球原生色彩,生活化的场景故事与未来世界的对比而展现的反和谐反尔有种和谐,从人的服装,到人的性格,到人性并没有被科技“毒害”,终究《C&T》不是一部以科幻为主的动漫,但这些科幻元素作为点缀已经足够让人惊喜了。
不过作为主线的音乐的确对AI技术进行着一场思辨,未来世界的流行音乐绝大部分是由AI创作,音符可以组合,人的情感也可以组合,真的可以吗?
作为原创歌手的CAROLE & TUESDAY或许就将为大家证明,人创作的歌曲是否有机器所不具备的温度。
C&T 一部很“美”的春夏新番C&T的美是美术构图的美,从OP到正片,这种艺术的美观始终刺激着观众的眼球。
盘点君对绘画没有研究,但很多画面对外行的我而言,会不由自主的赞叹:真美。
《C&T》的美也不全是美术的美,美好纯洁的人物,美好温暖的故事,美好纯净的歌声,让盘点君觉得这部动漫相当治愈,看看这部动漫吧,好心情可能就会从不自觉的鸡皮疙瘩+泛泪后野蛮生长。
劇情太掉分了,故事講不好不如就看聽mv
就当我是超龄野猪吃不来细糠吧 连音乐都只能说emm 我感觉我二次元要毕业了
我不允许我的朋友们没有看这部番!!第一集就给你吹爆好了!!骨头社牛逼!!只要你看了这部番我们就是亲兄弟。
最开始看1-4集的时候是真的很激动感觉超好看。但是后面并没有满足期待值。比起主角二人组更喜欢安吉拉w。是一部好的音乐番但永远比不起星际牛仔和混沌武士了
喜闻乐见的剧情,你能猜到的结尾估计八成都是正解。歌曲好听,制作很棒,不过这些都掩盖不了剧作的简陋,细想想用这种剧本来讽刺合成音乐你真的好意思吗?讽刺快餐音乐的同时你却要用快餐剧情,真是好讽刺啊。
只论音乐的话勉强三星,除了双女主的歌还行之外其他角色的基本听过就忘,尤其是号称AI打造最强歌曲的安吉尔的歌,搁流行风格里都不算抓耳好听。剧情扣一星,老套低幼、无聊至极,情节设置跟人物塑造基本没啥关系。考虑到是骨头社、渡边、网飞三者结合还做出来这么个食之无味的成品,再扣一星。
国家队的《DARLING in the FRANKXX》渡边的《Carol and Tuesday》有些人看到制作团队就盲目吹捧,完全不管作品质量如何,即使最后发现是屎也要强行尬吹着真香一边往嘴里塞。
Not my thing. 越看越傻啊,不敢相信这是网飞X骨头社X渡边。真的是很蠢,不知道感动的点在哪里,无法产生共鸣。一切都有点...莫名其妙。还有,音乐番竟然给我听毫无亮点的欧美流行乐,这剧本是什么开挂二人组追梦爽文吗?
太失望了,如果不是渡边和帅哥我根本不会追到现在的...看完第七集我是真的撑不下去了,剧情、分镜、音乐无一不乏味,更不要说夸张做作的片头和声优出演,画面虽然细腻流畅,但一不是我的菜二后期崩了。那个片头老让我想起来卡巴内每集一喊:老子不是卡巴内是卡巴内瑞哦!这样讲梦想幼稚又空虚。本来想跳着听音乐追完算了,但是歌实在达不到惊艳水准... 唉我好失望。第一集没有抓住我,没想到后面更是一集比一集烂。不要提牛仔混沌,提就是此片不配。
听歌足矣,谨慎观看。这部的观看过程让我又想起《Beck》,都是音乐不错却剧情薄弱。但后者虽有些狗血俗套,但至少基于现实主义,能有所共情;而这部的科幻式俗套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音乐是海纳百川般的爆炸,但成片效果总有种渡边粉丝按着他的习惯性设定去拍了部少女漫的怪异。
追就完事儿,错过了星际牛仔、错过了混沌武士,你难道还想错过这部carole and tuesday吗?
大概很多人前面都以为这只是一个单纯的小清新音乐番,但越到后面才发现主创们的野心好大,可惜篇幅展开不够……个人觉得从第6集开始才真正进入节奏,但是后面几集对于政治的各种隐喻跟之前的设定铺垫却没有机会展开。然而里面的歌真的是每一首都是听觉盛宴,而且有各种不同的音乐类型甚至不同的语言,中间选秀的那几集真的是太优秀了(安吉拉真的超级霉霉
剧情有点俗有点顺理成章,但歌都不错,艺术自由世界和平主题还是有些应景的。LGBTQ少数族裔friendly(好喜欢Carole
剧情其实是比较俗套的,尤其是后期,但是作品的人物塑造和氛围渲染非常到位。看最后一集之前,还在担心,因为从第一集就开始不断提到奇迹般的七分钟,会让观众不自觉把期待值提高,最后担心反而不够惊艳,没想到依然被歌声打动,激动到泪目。歌曲真的太好听了,歌手的嗓音也各具特色。其实从角色上来说,安吉拉更像是主角,天生的明星气质也很吸引人,就是有些可惜塔奥最后离开了。【8.5】
为音乐加一星,里面的歌真的是太好了。剧情相对而言……只能说我有些失望吧,明明可以更具深度而不是隔一段时间掏出一个工具人,而且作为对当今政治现状的隐喻,许多处理也太浅太简单……这种差一口气就能更好更复杂的感觉真的难受。
刚开始追的时候热情似火,因为音乐~渐渐的...剧情的外壳开始破碎,后来...我就淡忘了....
从音乐到人物刻画到剧情都单薄寡淡。大概是我期望太高了
我不跟了,骨头社惨遭陷害
全火星就只有10个歌手。。